標籤:

醫苑芳華——鄉醫生繼廣

「沒有發財的念頭,只有想做事的心」

——記滕州市姜屯鎮前李店村鄉村醫生生繼廣

有一種祖傳膏藥,針對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接骨續筋具有神奇的療效,靠著良好的口碑及信譽,歷經300多年臨床驗證,它在棗莊乃至全國深受患者推崇,這種神奇的膏藥就是生氏祖傳正骨膏藥。今年62歲的滕州市姜屯鎮前李店村鄉村醫生生繼廣,是生氏正骨第10代傳人,憑藉著紮實深厚的正骨醫術,從醫四十年來,在繼承祖傳正骨法的基礎上,又將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創舉融合進醫療當中,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正骨手法。他無私奉獻,敦品勵學,淡泊名利,不求聞達,始終紮根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深受患者及當地村民信賴。

治病救人 心繫群眾

生繼廣從小立志杏林,18歲就跟著父親在公社醫院行醫坐診。到公社醫院後,在父親的安排下,他跟隨當地著名老中醫方先生學習中醫兩年有餘。生繼廣虛心刻苦,在跟隨老中醫學習之時勤思勤問,隨診抄方。隨診之餘,他苦讀《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及《諸病源候論》、《丹溪心法》、《景岳全書》、《溫病條辨》、《醫學心悟》、《時病論》等各家論著。每讀一書,他都要摘錄,結合臨床實踐寫出心得體會。遇到疑問,虛心向老師及師兄求教。日積月累,不僅學到了老師臨床診治疾病的經驗,而且掌握了中醫理論,深得老師真傳。他知道,要想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必須廣開思路,集思廣益。因此,他一面精益求精地探索方先生的學術思想,同時博採眾家之長,廣泛收集名家驗案,臨證加以運用、比較,開拓了自己的思路,為逐漸形成自己的學術風格,打下了基礎。在這兩三年里,生繼廣還大量閱讀了卷帙繁多的中醫典籍,名家的著述,著名中醫老前輩的實踐經驗,使他眼界大開,獲益良多,於1970年終於有了學習深造的機會,村裡選派他到姜屯衛校系統學習西醫兩年。1974年村裡成立衛生所他義無反顧的回村當了一名鄉村醫生,半耕半醫。從此,不論白天黑夜,不論颳風下雨,只要有病人的呼喚,他就送醫送葯到家,田間地頭,荒山野郊,到處都飄揚著他的身影,他把自己的青春、熱情都奉獻給了他的家鄉農民,他以一腔愛民之心,受到了鄉親的交口稱讚。他就像一粒能生根開花的種子,用自己的默默奉獻,改變著農村缺醫少葯的現狀。

建院之初,各類醫療技術人員匱乏,醫療水平良莠不齊,生繼廣所長獨立承擔起了全院危重急症的搶救工作。當時因醫院缺少專業護理人員,生繼廣所長常常親自完成取血、輸液等操作。彈指一揮間,短暫十多年。昔日那三間草房早已變成了一千多平方的門診樓,那個條件簡陋的村衛生室已成為了以中醫正骨為主,兼有內、外、婦、兒等科室,有中初級職稱17人的醫療隊伍,固有資產達200多萬元的標準化衛生室,並且在魯南和皖北、蘇北等地區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家鄉一干就是40年,四十個春夏秋冬里,他認真執行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努力鑽研業務技術,熱情為農民服務,積极參与防疫保健工作,任勞任怨,靠他那精湛的醫術,高尚的情操,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的痛苦,以一位鄉村醫生的實際行動實踐著自己的信念與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著一首新時代的奏章。

恪守醫德服務患者

在醫學繼承和發揚的問題上,生繼廣總的思路是「繼承與創新互濟」,常道,不繼承就沒有基礎,不創新就缺乏活力,既要重視中醫經典著作與各家學說的論述,又不能忽視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對醫學繼承和發揚、補充與創新的重要性。他在醫術上精益求精,在繼承祖傳醫術的同時,潛心鑽研,推陳出新,將生物力學等現代科學融入傳統醫學之中,在臨床實踐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骨傷科診療技術。他樂於培育後繼人才,首先要求下一代有良好的醫德,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他指出:看病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術,同時開藥處方要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葯源匱乏的,盡量不用;價格昂貴的,盡量少用。對待患者要親切和藹,說明病情時要避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等等。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同時,發現年輕醫生不當之處,嚴厲批評,毫不姑息,使人難以忘懷。他對醫療技術的要求更是精益求精,從一點一滴做起。如處方字跡一定要工整、清楚,防止調劑人員因看不清而出錯。特殊煎服方法也要寫詳盡。對於如何觀察病人的病症及其變化,如何進行臨床研究、療效分析和總結,以至如何寫好中醫病歷等,他都不厭其煩地一一講述。並經常自費組織年輕醫生分別到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醫科大學進修學習;對他們的後代,總是循循善誘,不厭其煩,悉心指點,逐漸地培養了一批老、中、青三代的階梯隊伍,使生氏正骨術得到繼承和發揚。生繼廣雖然是名鄉村醫生,可他醫術精湛在當地小有名氣,兗州礦物局醫院、棗莊礦物局醫院曾高薪並提出很豐厚的條件聘請他,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作為村衛生所的負責人,村衛生所的良性發展,一直是生繼廣工作之餘思考的問題,村衛生所不能走個體化路子,於是當區衛生行政部門推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模式時,他就積極響應,村衛生所和個體診所統一整合,實現人、財、物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姜屯鎮的醫療資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村衛生所的技術力量得到了充實,農民群眾無不為此改革拍手稱好。為了改善村衛生所的基礎設施,他又反覆奔走,在鄉鎮衛生院和村委會的支持下,通過衛生院支持一點、村委會支持一點、自己拿一點的辦法,修建了1200平方米的衛生所,徹底改善了村民的就醫環境。今年,滕州市開始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生繼廣老早就認為這是惠及農民群眾的大好事,可部分村民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認識不到合作醫療的保障作用,於是生繼廣又一次發揮了鄉村醫生的模範帶頭作用,深入農民家中,比方比圓解釋,他還親自為幾家貧困戶,捐助了合作醫療基金,又一次受到了村民的讚譽。

熱衷醫學的生繼廣有著迎難而上的「倔強」性格,肱骨踝骨折被西醫稱為「頑皮症」,生繼廣大膽採用「閉合性手法複位術」,並加以適時的功能鍛煉,收到了極佳的效果,治癒率高達95%以上。對老年體弱的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不適應於手術內固定的患者,生繼廣摸索出了一套「皮牽引」、「木槽固定」,外敷生氏整骨膏藥的綜合治療方法,免除了患者手術痛苦,治癒率達80%以上。生繼廣先生革新改良了祖傳的「杉樹皮小夾板固定治療骨折」的方法,杉樹皮小夾板固定比石膏固定要輕便優越,只需對骨折處作局部外固定,便於傷者儘早進行功能鍛煉,促進骨折癒合與功能康復。

生氏正骨與生氏正骨膏藥始創於清康乾年間,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生氏正骨術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是我國傳統醫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採用手法正骨,並以上百種中草藥熬制膏藥,療效獨特。生繼廣將祖傳秘方與現代醫學相融合,使這一傳統文化大放異彩,並成立了骨傷專科診所。生氏正骨的特點是以手法整復為主,板架外固定為輔,內服中藥,外敷膏藥,動靜結合,內外兼治,痛苦小,療程短,費用底,療效佳,避免了切開手術的諸多風險,其醫技和醫德深受廣大病員的歡迎。

我院製劑室生產的生氏正骨活血膏藥有著幾百年的臨床應用,對保守治療或手術後康復階段的輔助治療有較好療效,在群眾中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生氏膏藥是由藥物、植物油與黃丹煉製而成的外用製劑,中藥膏藥中最常用的一類,其基質為植物油與黃丹經高溫煉製而成的鉛硬膏。黑膏藥一般為黑褐色堅韌固體,用前需烘熱軟化後貼於皮膚上。中藥膏藥應烏黑光亮,油潤細膩,老嫩適度,攤塗均勻,無紅斑,無飛邊缺口,加溫後能粘貼於皮膚上,且不易移動。對於骨折、軟組織損傷、關節炎有很好的療效。膏藥是祖國醫藥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五大藥物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膏藥療法更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中醫外治療法,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並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它是利用藥物,施於病者體表或患部,借體表對藥物的吸收和經絡的通路,發揮藥物活血化淤,生肌止痛,通經走洛,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的功能,從而達到各種治療作用目的的一種療法。

大愛無言 熱心公益

在醫德滑坡 「潛規則」盛行的現實社會裡,不是病人向他送紅包,而是他給病人送健康。作為鄉村醫生的他,時刻不忘以精湛的醫術救治患者,一如既往的秉承著醫藥世家的優良傳統,為人寬厚和藹,很多次病人的錢不夠了,生繼廣就自己掏錢墊上。生繼廣面帶微笑的對我們說:「看見病人健健康康的出院,那就是給我送最大的禮物。」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緻診查每一例病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有時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初一,也沒輕閑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麼沒日沒夜,圖的是什麼,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在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疾控中心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戶。向村民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篩選出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肢殘疾、精神殘等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並提出康復方案。在門診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制度,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

尤其在近兩年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活動中,前李店村這個3300多人的大村子參合率達到了100%。他先後出資60多萬元為村裡建水塔、修路,建幼兒園、建敬老院,免費為村裡的30多名烈軍屬、五保戶治療疾病,每年向慈善協會捐款去幫助更多的人。

  在前李店衛生室的牆面上懸掛著「醫德高尚」「德醫雙馨」等錦旗和匾額,這是對他精湛醫術、高尚醫德的真實寫照。作為老大夫,在正骨臨床治療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作為一名傳承人,他把眾多弟子引進醫學之門,把積累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心得無私地傳授給他們,也把厚實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時刻關注民生,關心群眾疾苦,以醫德醫術取信於民。

生繼廣,一位來自基層的政協委員,一位鄉村醫務工作者,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者自己的職責,在以後的日子裡,他決心一如既往地紮根基層,服務鄉親,當好百姓的健康「守護神」。


推薦閱讀:

【人到中年,心中永駐芳華】【謹以此文獻給已步入中年的60, 70後】
徐志摩: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
如何看待美國人對《芳華》的影評-錯置的普世價值?
剎那芳華,流年闌珊!=
你如何評價嚴歌苓《芳華》?

TAG:醫生 | 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