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生物學大事記-清風閣-搜狐空間

【轉帖】生物學大事記 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4世紀~前2世紀中國已有植物、動物和昆蟲方面的物候知識(見《夏小正》)。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As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500多種動物,並對其中的一些作過解剖和胚胎髮育觀察。著有《動物志》、《動物之構造》、《動物之運動》、《動物之行進》,《動物之生殖》等,是最早的動物學文獻。他的學生狄奧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約公元前371~前287),對數百種植物進行了描述和分類,著有《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等書。 出現於戰國(公元前476~前222)晚期的《黃帝內經》,對人體內臟器官的部位、大小及功能已有較深的認識;對男女的生長發育過程及生理特點也有較切實的描寫。成書於戰國末期的《爾雅》,將植物大別為「草」和「木」兩大類,並將相似的物種排在一起,以示同類;將動物分為蟲、魚、鳥、獸4大類,亦將其中相似的物種排在一起,以示同類。 公元前2世紀~公元3世紀草創於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書於東漢(公元25~220)的《神農本草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書,共記述植物葯252種,動物葯67種。 羅馬學者普林尼(PliniustheElder,23~79)著《博物志》37卷,記述了當時所知的有關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識。羅馬醫生蓋倫(C.Galen,約129~200)集古代醫學之大成,在比較解剖和實驗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貢獻。 公元4世紀晉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狀》,記述了80種熱帶、亞熱帶植物,並首次記載了廣東人利用黃猄蟻(Oecophylla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蟲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紀晉末至南朝(宋)戴凱之著《竹譜》(約成書於5世紀中後期),用4字一句的韻文記述了我國南方竹類70多種,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植物專著。 公元6世紀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成書於533~540年間),總結了秦漢以來中國黃河中下游農業生產的經驗,含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如植物的遺傳性和變異性,某些作物的性別以及人工選擇等。 公元7世紀唐代蘇敬等著《新修本草》(659年),有葯圖25卷,圖經7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動、植物圖譜。 公元8~10世紀唐代段成式著《西陽雜俎》、段公路著《北戶錄》、劉恂著《嶺表錄異》等書,載有大量動物形態、習性、生態和生活史方面的知識。 公元11世紀宋代沈括(1031~1095)著《夢溪筆談》,全書共609條,其中有關生物的記述數十條,涉及生物的形態、分類、分布、生態和化石等方面的知識。 公元12世紀宋代出現了《洛陽牡丹記》(歐陽修)、《荔枝譜》(蔡襄)、《揚州芍藥譜》(王觀)、《菊譜》(劉蒙)、《蠶書》(秦少游)、《橘錄》(韓彥直)等多種動、植物的專著。 公元13世紀德國學者大阿爾伯特(AlbertusMagnus,約1200~1280)研究了古希臘的生物學知識,補充了一些新的觀察結果,著有《論動物》和《論植物》等書。 1247南宋醫學家宋慈(1186~1249)著《洗冤集錄》4卷,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醫學著作,其中記有不少人體解剖的知識。 公元15~16世紀明朱橚著《救荒本草》(1406)、王磐著《野菜譜》(1524),皆為當時的地方植物志。 義大利學者達·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研究人體解剖,並繪畫出精確的人體解剖圖。 1543比利時醫生維薩里(A.Vesalius,1514~1564)出版了《人體的構造》一書,糾正了蓋倫的一些錯誤,奠定了近代解剖學的基礎。 1553西班牙人塞爾維特(M.Servetus,1511~1553)發現了肺循環。 1578明代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寫成《本草綱目》,書中共收藥物1892種,圖1110幅。該書有豐富的動、植物知識。 1583義大利學者塞薩平諾(A.Cesalpino,1519~1603)根據植物的習性、形態、花和營養器官的性狀進行分類。在《植物》(1583)一書中對約1500種植物作出描述與分類。 1609義大利學者伽利略(GallileoGalilei,1564~1642)製造了一台複合顯微鏡,並用以觀察了昆蟲的複眼。

1864英國解剖學家歐文(R.Owen,1804~1892)描述了1861年在德國巴伐利亞索倫霍芬(Solnhofen)侏羅紀地層中發現的始祖鳥化石。 1865德國學者薩克斯(J.vonSachs,1832~1897)發表《植物實驗生理學手冊》,對植物生理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1866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G.Mendel,1822~1884)發表《植物雜交試驗》,報道了關於豌豆雜交試驗的結果,發現了兩個基本的遺傳規律。但當時並未引起注意。 德國海克爾(E.H.Haeckel,1834~1919)出版《普通形態學》,提出生物發生律,為進化論提供了證據。 1868瑞士生理化學家米歇爾(J.F.Miescher,1844~1895)通過水解膿細胞,首次分離出「核質」(即核酸)。 1871達爾文的《人類起源及性選擇》一書出版,推動了人類起源的研究。 約1875德國植物學家斯特拉斯伯格(E.Strasburger,1844~1912)闡述了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1875德國動物學家赫特維希(O.Hertwig,1849~1922)根據顯微鏡觀察,認為受精過程是雄性原核與雌性原核的融合。 1876德國微生物學家科赫(R.Koch,1843~1910)通過炭疽桿菌的研究,證明特定的微生物會引起特定的疾病,同時建立了細菌的培養技術。 1877德國植物學家佩弗(W.Pfeffer,1845~1902)發表了他多年工作的成果——《滲透作用的研究》。 1882德國細胞學家弗萊明(W.Flemming,1843~1905)闡述了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 德國微生物學家柯赫(R.Koch,1843~1910)發現了結核菌及其傳染性;1896年發明診斷結核病的結核菌素。190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83英國學者高爾頓(F.Galton,1822~1911)創用「優生學」(engenics)一詞,定義為改善人類遺傳素質的學問。 比利時胚胎學家貝內登(E.vanBeneden,1846~1910)研究馬蛔蟲(Ascarismegalocephala,2n=4)卵的成熟分裂,證明配子只含有半數染色體(即n=2),通過受精,又恢復為2n=4。 俄國微生物學家梅契尼科夫(И.И.Meчников,1845~1916)發現細胞吞噬現象,首次提出細胞免疫理論——細胞吞噬學說;德國免疫學家艾利希(P.Ehrlich,1854~1915)首次提出體液免疫理論——「側鏈說」。1908年他們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86~1888德國微生物學家赫爾利蓋(H.Hellriegel,1831~1895)與維爾法思(H.Wilfarth)證明豆科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1887~1915德國植物學家恩格勒(H.G.A.Engier,1844~1930)與柏蘭特(K.A.E.Prantl)合作出版《植物自然分科志》一書,其基本的分類系統至今仍為世界不少學者所採用。 1888荷蘭微生物學家別依耶林克(M.W.Beijerinck,1851~1931)從豆科植物中分離出根瘤菌,證明了根瘤菌與固氮有關。 德國解剖學家瓦爾德耶爾(W.Waldeyer,1836~1921)把細胞分裂時中央出現的棒狀結構定名為染色體(chromosome)。 1890德國細胞學家鮑維里(T.Boveri,1862~1915)確認性細胞染色體減數的普遍性。提出各個染色體有不同的特性。 1891德國動物學家亨金(H.Henking,1858~1942)闡明生殖細胞成熟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的減數分裂過程。 1892俄國微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Д.И.Ивановский,1864~1920),發現了第一個植物病毒——煙草花葉病毒。 德國生物學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提出種質連續說;認為後天獲得性狀不能遺傳;強調自然選擇是進化的唯一機制。 1897德國化學家布希納(E.Buchner,1860~1917)發現用無細胞的酵母提取物仍能進行發酵,證明離開了活細胞的酶仍有活性。 德國細菌學家勒夫萊爾(F.Loeffler,1852~1915)等證明,口蹄疫病是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還發現病毒只能在活細胞內繁殖。 1898俄國植物學家納瓦申(C.Г.Hавашин,1857~1930)發現被子植物雙受精現象。在以後的幾年間被證明,這是被子植物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義大利細胞學家高爾基(C.Golgi,1843~1926)發明了神經細胞染色法,並在神經細胞中發現了高爾基體。 1899美國生物學家洛伊布(J.Loeb,1859~1924)通過刺激海膽卵實現了人工單性生殖。 1900荷蘭德弗里斯(H.deVries,1848~1933)、德國科倫斯(C.Correns,1864~1933)和奧地利切爾馬克(E.Seysenegg-Tschermak,1872~1962)三位遺傳學家,通過各自的實驗證實了孟德爾規律的科學價值。此後,孟德爾就被公認為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 1901美籍奧地利人蘭德茨泰納(K.Landsteiner,1868~1943)發現了人的A、B、O血型。為此,1930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英國生理學家貝利斯(W.M.Bayliss,1860~1924)和斯塔林(E.H.Starling,1866~1927)從小腸粘膜提取液中,發現了能促進胰腺分泌的「腸促胰液肽」。根據這種物質的生物活性,將其命名為激素。 德國化學家費舍爾(E.Fischer,1852~1919)和霍夫邁斯特(F.Hofmeister,1850~1922)分別提出蛋白質原子結構的肽鍵理論。 美國細胞學家麥克朗(C.E.McClung,1870~1946)發現性染色體。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И.П.Пaвлов,1849~1936)多年來以慢性實驗代替急性實驗,研究了活體動物消化腺的正常活動。190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1903美德國細胞學家鮑維里(T.Boveri,1862~1915)和美國細胞學家薩頓(W.Sutton,1877~1916)發現雌、雄配子的形成和受精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與孟德爾遺傳因子的行為是平行的。認為染色體是遺傳因子的載體。遺傳學上的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因而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德國化學家科塞爾(A.Kossel,1853~1927)經過25年的努力,在闡明核酸的成分、結構、及其生理功能上作出重大貢獻。1910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2~1909英國遺傳學家貝特森(W.Bateson,1861~1926)先後創用了「遺傳學」、「等位基因」、「純合體」、「雜合體」、F1、F2,以及「上位基因」等名詞術語。 1903西班牙組織解剖學家卡哈爾(S.R.Y.Cajal,1852~1934)改進了高爾基的染色法,並系統地觀察了中樞和周圍神經,提出了神經元學說。1906年高爾基和卡哈爾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5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E.B.Wilson,1856~1939)和斯特蒂文特(A.H.Sturtevant,1891~1971)以細胞學的事實,確定了染色體同性別的關係,並提出XX為雌性,XY為雄性。 1906英國生理學家謝靈頓(C.S.Sherrington,1857~1952)出版《神經系統的整合作用》,提出神經元和突觸活動的概念。1932年與英國學者艾德里安(E.D.Adrian,1889~1977)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07美國生理學家哈里森(R.Harrison,1870~1959)建立用懸滴法的組織培養技術,推動了實驗生物學的發展。 1908法國醫生卡雷爾(A.Carrel,1873~1944)將血管縫合、器官移植和組織培養方法應用於生物學研究。191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英國數學家哈迪(G.H.Hardy,1877~1949)和德國醫生溫伯格(W.Weinbery,1862~1937)分別運用數學論證了遺傳平衡定律(即哈迪-溫伯格定律),為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909丹麥遺傳學家約翰森(W.Johannsen,1857~1927)創立「純系學說」,在《遺傳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基因」、「基因型」、「表現型」等遺傳學概念。 英國醫生加羅德(A.E.Garrod,1857~1936)出版了《代謝的先天缺陷》一書,表明代謝途徑亦受孟德爾遺傳因子的控制。 1910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T.H.Morgan,1866~1945)發現果蠅白眼性狀的遺傳總是與性別相聯,指出白眼基因位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從而發現了伴性遺傳現象。以後用果蠅進行實驗,又發現了連鎖與互換規律。1926年出版了《基因論》。1933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1美國生物化學家芬克(C.Funk,1884~1967)從米糠中分離提純出有活性的維生素B結晶。 1912英國生物化學家霍普金斯(F.G.Hopkins,1861~1947)用實驗肯定了維生素的存在,並提出「營養缺乏症」的概念。

荷蘭學者艾伊克曼(C.Eijkman,1858~1930)用試驗證實糙米含維生素B1,有治療多發性神經炎的作用。為此,霍普金斯與艾伊克曼1929年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生物化學家瓦爾堡(O.H.Warburg,1883~1970)設計了可以精確測定組織耗氧速度的測壓計,揭示出正鐵血紅素在生物氧化呼吸鏈中起著呼吸酶的作用。他的工作為研究生物氧化奠定了基礎。1931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4美國生物化學家肯德爾(E.C.Kendall,1886~1972)提取並獲得了甲狀腺素結晶。 1915英國微生物學家特沃爾特(F.W.Twort,1877~1950)和法國學者德荷雷萊(F.H.D′Herelle,1873~1949)發現了噬菌體。 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維爾斯塔特(R.M.Willst?tter,1872~1942)發現葉綠素分子中鎂離子同4個氮原子相連。1915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1915美國營養學家麥克勒姆(E.V.McCollum,1879~1967)發現了維生素A。 1922年又發現了維生素D,並證明它與軟骨症有關。 1918德國胚胎學家施佩曼(H.Spemann,1869~1941)發現在胚胎生長過程中的組織誘導效應,開創了實驗胚胎學的研究。193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2英國生物化學家希爾(A.V.Hill,1886~1977)和德國生化學家邁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分別研究了肌肉收縮中的化學過程。為此共獲19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加拿大生理學家班廷(F.G.Banting,1891~1941)及其助手貝斯特(C.H.Best)在麥克勞德(J.J.R.Macleod,1876~1935)的指導下,分離提純出胰島素,並成功地應用於治療糖尿病。1923年班廷與麥克勞德共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1923瑞典物理化學家斯維德伯格(T.Svedberg,1884~1976)發明了超速離心機,推動了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1924德國組織化學家孚爾根(R.Feulgen,1884~1955)和羅森貝克(H.Rossenbeck,1895~)發明了專染核酸的「孚爾根染色法,」一直沿用至今。 蘇聯生物化學家奧巴林(A.И.Onaрин,1894~1980)出版了《生命起源》,提出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假說。 1925德國生物化學家邁耶霍夫(O.Meyerhof,1884~1951)發現,從肌肉中提取出來的一組酶可使肌糖原轉變為乳酸。 英國生物化學家凱林(D.Keilin,1887~1963)發現細胞色素在細胞呼吸中起氧化還原作用。 1926英國生理學家、藥學家戴爾(H.H.Dale,1875~1968)證明引起神經衝動的乙醯膽鹼是廣泛存在於神經末端的化合物。德國生理學家洛維(O.Loewi,1873~1961)用實驗證明迷走神經受刺激,可產生一種使心臟跳動減速的物質,並證明此物質的性質類似乙醯膽鹼。1936年他們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7美國遺傳學家馬勒(H.J.Muller,1890~1967)報告了X射線對果蠅的人工誘變試驗,為輻射遺傳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4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蘇聯學者維爾納斯基(B.И.Bернaдскии,1863~1945)作了題為《生物圈》的演講,引起了人們對「生態危機」的重視。 1928英國微生物學家弗萊明(A.Fleming,1881~1955)發現青黴素對細菌的抑制作用。弗洛里(H.L.Florey,1898~1968)和錢恩(E.B.Chain,1906~1979)提純了青黴素,並在實驗和臨床上證實了青黴素的療效。1945年,他們3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德國生物化學家費斯克(C.H.Fiske,1890~?)、薩巴羅(Y.SubbaRow,1896~1948)和羅曼(K.Lohmann,1898~?),分別獨立地從肌肉提取液中分離出ATP。後來羅曼又闡明了ATP的化學結構。 美國生物化學家科里夫婦(C.F.Cori,1896~?;G.T.Cori,1896~1957)發現了肌糖原、血乳酸、肝糖原及血糖之間轉化的循環過程。阿根廷豪賽(B.A.Houssay,1887~1971)發現腦下垂體前葉對糖代謝的影響是通過控制胰島素的生成而實現的。 1947年,他們3人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化學家布特南特(A.Butenandt,1903~)提取出雄性激素結晶。 荷蘭微生物學家范·尼爾(C.B.vanNiel,1897~?)發現細菌光合作用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區別在於供氫體不是水,而是硫代硫酸鹽、硫化氫、氫氣或還原性有機物。這一發現擴大了光合作用的概念。 中國人類學家斐文中(1904~1983)在北京西南房山縣周口店發現北京猿人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化石。 美籍蘇聯化學家列文(D.A.Levene,1869~1940)發現核酸可分為核糖核酸和脫氧核糖核酸。 1930英國統計學家、遺傳學家費希爾(R.A.Fisher,1890~1962)的《自然選擇的遺傳原理》出版,首次以數學形式論證了遺傳與自然選擇學說的關係。 1932德國物理學家克諾爾(M.Knoll,1897~1969)和魯卡斯(E.Ruska,1906~)發明電子顯微鏡。 德國生物化學家克雷布斯(H.A.Krebs,1900~1981)與亨斯萊特(K.Henslelt,1908~1973)共同發現尿素合成的鳥氨酸循環。後來,克雷布斯又提出代謝的公共途徑「檸檬酸循環」假說,並得到了證實。他與美國生物化學家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共同闡明了糖有氧氧化的三個階段。為此,他們兩人共獲195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3英國豪沃思(N.Howorth,1883~1950)首次合成維生素C。 匈牙利學者馮森特-齊爾吉(A.vonSzent-Gyorgyi,1893~?)發現蘋果酸、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在組織氧化過程中的作用。 美國遺傳學家佩因特(T.Painter,1889~1969)發現果蠅幼蟲唾腺細胞的巨染色體,並用作實驗材料,推動了細胞遺傳學的研究。 1934挪威生物化學家弗林(J.A.Folling,1888~1973)發現患苯丙酮尿症的病人智力低下,是由於缺少苯丙氨酸羥化酶所致。 1935美國生化學家斯坦利(W.M.Stanley,1904~1971)等首次提純出煙草花葉病毒的結晶體,確認病毒能在細胞中「再生」。1946年,斯坦利與薩姆納(J.B.Sumner)、諾索普(J.H.Northrop)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德國生物化學家邁耶霍夫·埃姆登(G.Embden,1874~1933)和帕納斯(J.K.Parnas,1884~1949)等人闡明了糖酵解過程的全部12個步驟。因此,糖酵解過程又稱為邁耶霍夫-埃姆登-帕納斯途徑。 英國植物生態學家坦斯利(A.G.Tansley,1871~1955)首先使用「生態系統」(ecosystem)一詞,強調應把生物與其環境統一起來考慮。 匈牙利放射化學家赫韋希(G.D.Hevesy,1885~1966)製得人工放射性磷P32,並用於生物化學研究。194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1937美國遺傳學家杜布贊斯基(Th.Dobzhansky,1900~1975)出版了《遺傳學與物種起源》一書,標誌著綜合進化論的誕生。 1940英國植物生理學家希爾(R.Hill,1899~?)發現向離體葉綠素懸液中加入適當的電子受體,在光照下能放氧,稱為「希爾反應」。 英國生物化學家馬丁(A.J.P.Martin,1910~)和辛格(R.L.M.Synge,1914~)建立色層分析法,後又發展為紙層分析法,推動了分子生物學的研究。1952年他們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1941美國遺傳學家比德爾(G.W.Beadle,1903~)和生物化學家塔特姆(E.L.Tatum,1909~1975)共同提出「一個基因一個酶」的假說,開闢了生化遺傳學的研究。 1942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R.L.Lindemann,1915~1942)發表有關「食物鏈」和「營養金字塔」的研究報告,創立了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十分之一定律」,為生態系統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1943美國細胞學家克勞德(A.Claude,1899~1983)分離出核糖體,並用電鏡研究了各種細胞器,為從亞細胞層次研究生理學奠定了基礎。1974年,克勞德與比利時學者杜弗(C.R.deDuve,1917~),美國學者帕拉德(G.E.Palade,1912~)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德國動物學家符瑞西(K.vonFrisch,1886~1982)發現蜜蜂的舞蹈動作可引導其他蜜蜂到新的蜜源去采蜜的先天性行為。 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德爾布呂克(M.Delbrück,1906~1981)確認受噬菌體感染的細菌是研究自我複製的理想材料。美國學者盧里亞(S.E.Luria1912~)首次製得噬菌體顆粒的電鏡照片。他們共同在噬菌體敏感菌的培養物中發現了耐噬菌體的細菌突變體。其後美國學者赫希(A.D.-Hershey,1908~)和德爾布呂克又各自發現了噬菌體存在著遺傳重組。赫希1952年又通過實驗證明,進入細菌的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為此他們3人共獲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4美國細菌學家埃弗里(O.T.Avery,1877~1955)、麥克勞德(C.M.Macleod)和麥卡蒂(M.Mc-Carty)報告了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證明不同品系的肺炎雙球菌之間的轉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質,即DNA是遺傳物質。 美國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B.McClintock,1902~1992)根據玉米粒色遺傳的不穩定性、有的甚至出現花斑的事實,認為基因可以轉移,並稱之為「控制因子」。但直到在大腸桿菌、果蠅等的染色體及多種細菌質粒中發現了轉座子之後,她的發現才被承認,並獲198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微生物學家瓦克斯曼(S.A.Waksmann,1888~1974)發現並分離出能抗結核菌的抗生素——鏈黴素。195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生物化學家李普曼(F.A.Lipmann,1899~1986)發現了作為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環的「橋樑」的輔酶A。為此,與克雷布斯共獲195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5瑞典化學家奧伊勒(U.vonEuler,1905~)和美國阿克塞爾羅德(J.Axelrod,1912~)闡明去甲腎上腺素貯藏在交感神經細胞間的觸突小體內,證明了神經傳導的化學遞質說。1970年他們2人與英國的卡茨(B.Katz,1911~)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6美國微生物學家萊德伯格(J.Lederberg,1925~)與塔特姆(E.L.Tatum,1909~1975)發現細菌的有性繁殖,又發現細菌的基因重組和轉導現象,推動了分子遺傳學的發展。1958年他們與比德爾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9美國化學家肯尼迪(E.P.Kennedy,1919~)和勒寧格爾(A.L.Lehninger,1917~?)報告三羧酸循環在線粒體內發生,而酵解作用則在細胞質中進行。 美國化學家鮑林(L.C.Pauling,1901~)等人在研究非洲人鐮形紅細胞貧血症時,用電泳法檢出有異常血紅蛋白存在,推測它們必為某種基因所控制。 1950美國化學家鮑林提出蛋白質大分子立體結構中的α螺旋構型。1954年獲諾爾貝化學獎。 美國生物化學家查哥夫(E.Chargaff,1905~)等發現,在DNA大分子中,腺嘌呤和鳥嘌呤分別同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的分子量相等,為DNA雙螺旋的建立提供了依據。 1951英國動物學家廷伯根(N.Tinbergen,1907~)發表《本能的研究》,總結了多年觀察分析雌、雄三棘魚求偶行為的研究成果。1973年他與德國弗里希(K.vonFrisch,1886~1982)、奧地利洛倫茨(K.Lorenz,1903~)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2英國生理學家霍奇金(A.L.Hodgkin,1914~)、赫胥黎(A.F.Huxley,1917~)研究了神經細胞膜上的興奮和抑制,發現了離子變化的機制。1963年,他們與埃克爾斯(J.C.Eccles,1903~)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細菌學家萊德伯格和津德爾(N.D.Zinder,1928~)描述了沙門氏菌中基因的轉導作用。 美國噬菌體學家赫爾希(A.D.Hershey,1908~)和蔡斯(M.Chase,1927~)用S35和P32分別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DNA,然後感染細菌,再次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1953美國米勒(S.L.Miller,1930~)在實驗室內模擬原始地球還原性大氣中的放電,合成了氨基酸等有機物,為用模擬實驗研究生命起源開闢了道路。 美國生物學家沃森(J.Watson,1928~)和英國晶體結構分析家克里克(F.H.C.Crick,1916~)合作,提出DNA結構的雙螺旋模型,完滿地解釋了DNA作為遺傳物質的功能,開創了分子遺傳學的新時代。1962年他們與英國學者維爾金斯(M.H.F.Wilkins,1916~)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4 美國生物化學家阿儂(D.I.Arnon,1910~)發現離體葉綠體利用光能驅動ADP與Pi形成ATP,並稱之為光合磷酸化作用。 美國化學家卡爾文(M.Calvin,1911~)完成了植物光合作用中的「碳同化」(即CO2被還原成糖和其他磷酸酯)途徑的研究。後來這一途徑被稱為「卡爾文循環」。1961年卡爾文獲諾貝爾化學獎。 1955 美國生物化學家奧喬亞(S.Ochoa,1905~)等發現了在核酸生物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多核苷酸磷酸化酶。以後又用此酶實現了RNA的人工合成。 1956 美國生物化學家科恩伯格(A.Kornberg,1918~)發現了DNA多聚酶,為研究DNA的離體合成提供了重要條件。1959年他與奧喬亞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生物化學家薩瑟蘭(E.W.Sutherland,1915~1974)發現了環腺苷酸(cAMP),以後又闡明了cAMP是激素在細胞內起作用的「第二信使」。1971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學者湯飛凡(1897~1958)、張曉樓、黃元桐、王克乾分離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衣原體,獲1981年國際沙眼防治協會「沙眼金質獎章」和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二等獎。 美國學者伽莫夫(G.Gamov,1904~1968)提出由3個核苷酸組成三聯密碼、對應1個氨基酸的設想,認為應有64個密碼子。 美國生物化學家英格拉姆(V.Ingram,1924~)指出正常血紅蛋白與鐮細胞血紅蛋白之間的差異,僅在β肽鏈的N端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纈氨酸所取代,從而導入了「分子病」的概念。 英國遺傳學家克里克(F.H.Crick,1916~)提出表示DNA指導蛋白質合成的「中心法則」。 美國生物化學家梅塞爾森(M.Meselson,1930~)和斯塔爾(F.Stahl,1927~)用實驗對DNA雙螺旋結構的半保留複製模型加以證明。 1959美國細胞生物學家麥克奎林(K.McQuillin)、羅伯茨(R.B.Roberts)和布里頓(R.J.Britten)證明大腸桿菌中的核糖體是進行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部位。 英國生物大分子晶體結構分析家佩魯茨(M.F.Perutz,1914~)和肯德魯


推薦閱讀:

1我化我的空間
功能空間重疊使用 12圖開放式廚房設計
穿這3雙鞋,私密空間再沒那個什麼臭!
【摩登舞】好的男士只給女士三樣東西:就是信號,時間和空間。
開春換季巧收納,學學這幾招,讓你的衣櫃空間增容50﹪

TAG:生物學 | 生物 | 空間 | 搜狐 | 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