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吃南瓜
南瓜源自美洲大陸,自16世紀初期傳入中國以來,它在大江南北的種植和利用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中國也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南瓜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南瓜果實形狀或長圓,或扁圓,或如葫蘆狀;果皮色澤或綠,或墨綠,或紅黃,品名繁多。作為中國重要的菜糧兼用作物,傳統的南瓜加工利用方式、方法多種多樣,體現出中華飲食文化的精彩。
煮食作羹
在南瓜傳入之初,較早從東南海路引種南瓜的是浙江省。田藝蘅《留青日札》指出「今有五色紅瓜,尚名曰番瓜,但可烹食,非西瓜種也」,可見國人在南瓜傳入不久就發現南瓜不可生食,但可烹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始將南瓜收入菜部,並載:「其肉厚色黃,不可生食,惟去皮、瓤淪,味如山藥。同豬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可見煮食應是南瓜最早也是最基本的食用方式。
比《本草綱目》成書稍晚的《群芳譜》記載,南瓜「煮熟食,味面而膩;亦可和肉作羹……不可生食」,也是南瓜的基本食用方法,不過不僅限於煮食了,「亦可和肉作羹」。類似記載在方誌中沿襲較多,農書中也多有轉引。也有用南瓜單獨做羹的記載,清同治年間《榮昌縣誌》說南瓜「堪作菜羹」,光緒《岫岩州鄉土志》載,倭瓜「味甘性寒,可作羹茹」。
蒸 食
清人高士奇《北墅抱瓮錄》說,南瓜愈老愈佳,適宜用蘇軾煮黃州豬肉的方法,「少水緩火,蒸令極熟,味甘膩,且極香」,意思是用小火將老南瓜蒸得爛熟,味道極其香美,這不單是為了果腹,更多的是一種生活享受,較早地詮釋了南瓜烹飪文化。
光緒年間《彰明縣鄉土志》載「南瓜,和豬肉食補中益氣,土人切片晒乾和肉蒸食,味甚佳」,是將南瓜切片晒乾後和肉蒸食。事實上,蒸食今天依然是烹飪南瓜的主要方法之一。
南瓜蠱
乾隆三十年(1765)之前成書的《調鼎集》載「南瓜瓤肉,揀圓小瓜去皮挖空,入碎肉、蘑菇、冬筍、醬油,蒸」,就是把小圓南瓜的瓤和籽掏掉,給裡面裝上碎肉和其他蔬菜,蒸熟食用,開創了一種新的南瓜食用方式,是今天南瓜蠱的雛形。
南瓜圓(團)
清末薛寶辰《素食說略》是一本素食譜,其中記載了南瓜圓和其他幾種南瓜烹飪方法,「倭瓜圓,去皮瓤,蒸爛,揉碎,加姜、鹽、粉面作丸子……入猛火油鍋炸之,搭芡起鍋,甚甘美」。「倭瓜圓」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南瓜丸子。書中還說,把南瓜切成細絲,加入香油、醬油、糖、醋烹炒,也特別可口;把老南瓜去皮切塊,用油炒過,加入醬油煨熟味道也很好。
類似南瓜丸子的食用方式在方誌中有更多體現。光緒《周庄鎮志》載:「南瓜,可和米粉作團。」這種「南瓜團」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南瓜丸子的簡化版。同治年間《湖州府志》記載的加工方式已經是一般人家的極限:「可煮可炒或和米粉作餌曰番瓜圓子,或和麥面油煠曰番瓜田雞。」
蜜 漬
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載:「蒸食味同番薯,既可代糧救荒,亦可和粉作餅餌,蜜漬充果食。」這裡還提到了將南瓜蜜漬,可作水果點心、餐後甜點,今天南瓜在大型宴會多用於此,足登大雅之堂。
拌海鮮
袁枚《隨園食單》載:「將蟹剝殼,取肉、取黃,仍置殼中,放五六隻在生雞蛋上蒸之,上桌時完然一蟹,惟去爪腳,比炒蟹粉覺有新色,楊蘭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頗奇。」
夏曾傳《隨園食單補證》載:「南瓜青者嫩,老則甜,以葷油、蝦米炒食為佳,蒸食以老為妙。」分別介紹了南瓜拌蟹、南瓜和蝦米一同炒食,足見南瓜可與海鮮一起搭配食用,具有視覺衝擊的同時別有一番滋味。
「素火腿」
王學權《重慶堂隨筆》載:「昔在閩中,聞有素火腿者。雲食之補土生金,滋津益血……及索閱之,乃大南瓜一枚。蒸食之,切開成片,儼與蘭熏無異,而味尤鮮美……因急叩其法,乃於九、十月間收絕大南瓜,須極老經霜者,摘下,就蒂開一竅,去瓢及子,以極好醬油灌入令滿,將原蒂蓋上封好,以草繩懸避雨戶檐下,次年四、五月取出蒸食。」
書中大篇幅介紹了以南瓜為主料的「素火腿」的來源、特點、製作工藝等,可知南瓜味美與可塑性強,經過一定的加工,可與著名的金華火腿——蘭熏相媲美,也是一奇。
南瓜子
南瓜子是非常流行的零食,對其記載非常之多。《清稗類鈔》就載:「南瓜,煮熟可食,子亦為食品。」
南瓜子是重要流通商品,在台灣,王石鵬《台灣三字經》特產介紹中有「蒟醬姜,番瓜子,及龍眼,枇杷李」之說。《紅樓復夢》《宦海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文學作品中也均有提及,南瓜子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南瓜子煮食也可食用,但炒食更佳,炒食逐漸成為唯一的加工方式,與西瓜子、葵花子三分天下。
南瓜糕(餅)
同治年間《上海縣誌札記》載:「飯瓜,鄉人藏至冬杪和粉制糕名萬年高。」隨著人們對南瓜認識的深入,南瓜糕被賦名「萬年高」,具有步步高升的文化意向。光緒年間《諸暨縣誌》載「村人取夏南瓜之老者熟食之,或和米粉制餅名曰南瓜餅」,可見在今天非常普遍的特色食品南瓜餅的名稱源於光緒年間。
當然,南瓜餅的類似產物早在康熙時《杭州府志》中就有記載,「南瓜,野人取以作飯,亦可和麥作餅」,《諸暨縣誌》是第一次定名。嘉慶二十三年(1818)成書的食譜《養小錄》記載的「假山查餅」,其實就是南瓜餅的雛形:「老南瓜去皮去瓤切片,和水煮極爛,剁勻煎濃,烏梅湯加入,又煎濃,紅花湯加入,急剁趁濕加白面少許,入白糖盛瓷盆內,冷切片與查餅無二。」
南瓜粥
光緒《崞縣誌》載「倭瓜,煮粥佳,獨食亦可」,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見的南瓜粥。南瓜還可和其他作物一同作粥。光緒年間《遵化通志》載:「熟食味面而甘,可切塊和粟米黍米江豆炊飯作粥……子可炒熟薦茶。」宣統年間《文水縣鄉土志》載:「南瓜亦稱倭瓜,有長圓扁圓二形,宜和小米作粥,瓜子仁炒食。」
歷史上最早對南瓜粥的記載是清中期詩人汪學金的詩作:「番瓜粥,是物嘗關歲,豐來掛蔓疎,命慳無過我,年有莫忘渠,佐飯終停箸,為糜得省蔬,俗言能發病,病豈有飢如。」
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葯粥專著《粥譜》一書中,南瓜佔有一席之地,位列247個粥方之一,由此也可看出南瓜粥作為葯膳的價值。
南瓜脯
道光年間《宣平縣誌》還介紹了南瓜脯:「不可生食,烹味如山藥,同豬肉煑更良,亦可蜜煎蒸熟晒乾,謂之金瓜脯。」南瓜脯是南瓜在蜜煎蒸熟後晒乾的自然形態,增加了南瓜的保存時間。
南瓜其他部分
南瓜全身無廢物,老果、嫩果、葉柄、嫩梢、花、種子均可供人食用,並且食用方式多樣。
《齊民四術》指出南瓜「以葉作菹,去筋凈乃妙」,利用南瓜葉作為食料。《邳志補》載「深秋晚瓜青嫩,切為絲片灰拌陰乾俗曰瓜筍,嫩莖去皮瀹為葅俗曰富貴菜,莖老練以織屨及繅作絲為絛紃等物」,可見南瓜莖的妙用——嫩莖被稱為富貴菜,老莖可以作為植物纖維紡織。
清末何剛德《撫郡農產考略》載「花葉均可食,食花宜去其心與須,鄉民恆取兩花套為一卷其上瓣,泡以開水鹽漬之……以代乾菜,葉則和莧菜煮食之,南瓜味甜而膩可代飯可和肉作羹」,南瓜花亦可食用。總之,南瓜全身是寶,除果實以外的其他部分經過一定的處理,味道更佳。
救 荒
我們最後闡述南瓜的救荒作用,是因為這是南瓜在傳統社會最重要的作用,或許救荒用的南瓜沒有講究烹飪方式,作為糧食儲備的南瓜救荒、備荒絕對是平民百姓最常見的日用方式。
南瓜栽培容易、產量很高,含有較多的澱粉和蛋白質,味道甘美,便於運輸,耐貯藏,其救荒作用格外引人注目。在「凶歲鄉間無收」的時候,南瓜可謂救荒佳品。這個時候南瓜不是以瓜菜的身份加工、利用,而是單獨作為糧食食用。清代以降,對南瓜加工、利用的介紹中首先都會提到「代糧救荒」,其次才是其他利用方式。
南瓜與傳統作物相比,在明清時期可以說是全新的作物,以京畿地區為例,大概是在16世紀中期傳入。成書於1578年的《本草綱目》已經對南瓜的食用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入清以來,對南瓜食用的總結更是在全國範圍如雨後春筍般接連誕生,形成了一整套食用體系,速度之快、利用之全面,讓人嘆為觀止。
箇中原因,固然因為南瓜推廣、普及速度較快,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更為重要的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對南瓜的各種特性詳加觀察,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並充分實驗,善於總結,才造就了如此豐富的南瓜食用技術和方式。明清南瓜加工、利用的基本成就和技術經驗,即使在今天看來,仍有借鑒意義,成為我國寶貴的農業遺產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古人的小舟逸興,2017做最愜意的你……
※勸君莫負杯中意,飲酒還需看古人!
※古人得了痔瘡怎麼治?
※古人怎樣預防自殺?
※古人的敬稱和謙稱、敬辭和謙辭、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