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天真了,大數據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坑你的
科技的日新月異,時代的變革,遠超所有人的想像。
然而,當你滿懷希望,以為世界正在因科技而美好時。
現實卻只會給你當頭一棒。
15000萬用戶數據隱私被泄露,扎克伯格被喊下台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一代英才,扎克伯格,20歲創立的臉書,短短十幾年,便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小扎本人更是被數次被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然而伴隨著撲面而來的光環、榮譽的同時,突然間一場危機也席捲而來,令整個facebook措手不及。
股價大跌,兩天蒸發達600億美元以上,無數人更是罵聲紛起,競爭對手甚至看熱鬧不嫌事大,喊話扎克伯格下台。
從青年才俊到過街老鼠,扎克伯格一瞬間便經歷了過山車式的人生。
事情的起因還得從英國的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說起。
這家公司曾開發一個「這是你的數字化生活」的心理小測試,專門用來盜用個人用戶信息。第一次試用,便盜取了超過27萬用戶個人信息,之後又把這款小測試發布到社交網路臉書上,進一步擴大盜取了高達5000萬的個人用戶數據資料。
這些人又利用這些數據建立心理和行為分析模型,包括無數人的性格、生活滿意度、政治觀點、個人喜好等指標,企圖操縱輿論,甚至企圖控制美國大選。
傳言稱特朗普曾在大選期間僱傭過劍橋分析,獲得過超5000萬用戶的個人資料。
消息一出,瞬間引起全球一片嘩然,無數人感到自己被裸體暴露在陽光下,安全感全無。
臉書更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
很多人感到費解,是英國劍橋分析公司搞的鬼,盜取的數據,為什麼遭遇的危機的卻是臉書。
實際上,劍橋分析的這款心理小測試,要發布到臉書上,必須獲得臉書的批准,雖然劍橋分析以學術研究的名義申請發布,臉書並無理由拒絕,但卻有審核把關,追逐其數據流向、用途之責。
但臉書不僅什麼也沒做,甚至在全程知情的情況下,依然默許用戶數據被泄露和濫用。
這無疑激起了無數人的憤怒,更刺痛了無數深受個人信息泄露之害人的內心。
大數據已經不是改變世界的工具,而是有些人非法牟利的工具。
2大數據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控制世界
樹大招風。
臉書略有風吹草動,便引起全球討伐,曾經的一代英才小扎甚至被罵得狗血噴頭,遲遲不敢露面。
各國政府更是磨刀霍霍,隨時準備一泄怒氣,砍向臉書。
但相比國外對隱私的重視,全民的大團結,令無數互聯網企業戰戰兢兢,中國的各大互聯網企業實在過的太舒服了。
他們不僅瘋狂的收集了大量個人用戶數據,甚至不惜到處濫用。
最常見的是殺熟:
微博上曾經有一個廖先生,經常出差,並習慣性的訂同一家酒店,同一種房型,價格一般在380-400之間。
有一次他準備入住時,順口問了一句房間的價格,結果前台卻說,淡季便宜,只有300塊左右。
廖先生瞬間驚呆了,自己作為老熟客,網訂竟多花了近100元。
而借朋友的手機看了一下,新用戶顯示價格300,自己的手機卻顯示380,讓廖先生簡直欲哭無淚。
這就是如今非常流行的殺熟、專坑老用戶。
大數據沒有方便你,而是讓你付出了更大的代價。如果不是廖先生碰巧問了一次房價,他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正在以更貴的價格住著酒店。
很多人說,我不出差、不旅行,這些都和我沒關係。
實際上,不僅是訂酒店,打車、訂飛機票、買電影票、叫外賣…..
殺熟幾乎無處不在,總有一款適合你,同樣的味道,同樣的心塞。
曾經,我們以為同意APP協議,是為了給我們定製個性化服務,給我們更好地體驗,回過頭來卻發現,是為了給我們定製更好的廣告,更好地殺熟。
而互聯網殺熟,對有些人來說,或許還可以眼不見心不煩。
但手機上每天響起的某地產、保險、信貸中介的電話,就不勝其煩了,拉黑一個,又來一個,幾乎無窮無盡。
而防不勝防,滿天飛的詐騙電話,更是讓無數人心有餘悸,稍不留神,就可能人財兩空。
個人信息泄露,被濫用,早已嚴重到遠超無數人想像地步。
大數據不是未來的石油,而是未來人的枷鎖,一不小心,你就成了別人賺錢的機器。
3法律不健全,個人信息保護一片空白
拿了我的信息,來坑我、騙我、賺我的錢,世上恐怕沒有比這更無恥的事了。
但很人卻就是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個互聯網企業你爭我奪著本不屬於他們的大數據。
有人說,為什麼國家不管管這些亂象,任由企業藉助大數據欺負人,你看歐美都準備對臉書動刀子了。
實際上,不是不管,而是無法可依,沒法管。
我們總是發展的太快,聰明的太晚。
直到今年兩會,才有人提出推進個人信息保護系統化立法,未來,從提出、審議、表決、公布到最終相關法律最終實施,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在315忙著客串科普、企業家忙著爭地位、媒體忙著吹噓盛世的今天,無數人只能在這黑暗中心驚膽戰,摸著石頭過河了。
大數據或許真的是未來新石油,誰掌握了大數據,誰就能改變世界、掌控世界。
但石油如果利用不好,也容易引起火災、爆炸。
大數據如果被濫用,將不僅無法改變世界,甚至還可能帶來整個世界的災難。
4保護隱私只能靠自己
個人信息保護的滯後,法律的不健全,個別企業的利欲熏心,無疑對整個社會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然而,無論如何,你所能靠的只有你自己,只能儘力自己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防止被濫用。
不僅是要少去下載各種流氓軟體,謹慎對各大APP授權個人信息。
更要在平時留個心眼。不能僅僅貪圖互聯網的方便,也要謹慎互聯網的殺熟。
多和朋友對比價格,
多留意互聯網企業測試個人底線的伎倆,遇到特殊情況立即向消協舉報,雖然不一定能有效,但舉報的人多了,必然引起廣泛的關注,甚至可能上315.
希望無數曾經被互聯網大數據騙過坑過的人,都能吃一塹長一智。
希望臉書此時的災難能引起全世界的重視,引起所有互聯網企業對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視。
希望我們的法律越來越健全,越來越完善。
希望我們每個人未來不會活在大數據的籠子里。
財經三分鐘(ID:qgq1818)
最具影響力的財經新媒體,解讀國家大事,剖析樓市政策,把握投資風向。最新鮮、最全面的財經資訊,最專業、最透徹的財經評論,每天3分鐘,由淺入深、以小觀大,讀懂財經事!
推薦閱讀:
※溫柔可以改變世界
※周恩來尼克松秘密會談實錄:改變世界的七天
※反恐十年,本拉登改變世界 中國成最主要受益人 趁機崛起
※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如何改變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