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人物形象分析

轉自:婷兒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223ytt

《史記》人物形象分析

《史記》一書最有文學價值的是人物傳記,各層次人物傳記的排列基本是以時間為序,但又兼顧各傳記之間的內在聯繫,遵循著以類相從的原則。它為我們展現了一道豐富多彩的悲劇英雄人物的畫廊。這些人物形象有許多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感染力最強的又是悲劇英雄人物。如,《項羽本紀》中的項羽,他在歷史上起過一定作用的英雄豪傑,也曾經顯赫一時,最終由於自身的某些錯誤而結局悲慘。《史記》中的人物能寫得如此成功,一是注意刻畫細節,此外《史記》特別注意人物形象的統一性,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的篇章中,這就使《史記》中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徵更加鮮明了。司馬遷在描寫這些人物的同時溶入了他深摯的愛憎感情的,帶有一種強烈的主觀色彩,也是《史記》文章充滿激情的最重要的原因。(婷兒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223ytt)

《項羽本紀》中項羽的人物形象是:他雖然英勇善戰,驕橫殘暴,但又有著他優柔寡斷的一面,耳跟軟容易相信別人,剛愎自用,同時還有高傲的一面,他愛面子,要的是尊嚴,缺少政治頭腦,沒有遠見,沒有進步的政治思想,他是站在復仇的角度上去反秦的,所以在推翻秦王朝以後,並沒有進步的政治主張,同時,項羽有是一個破壞有餘,建設不足的人,他不知道反省,知道滅亡時,仍然怨天尤人。太史公評曰:「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為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他聽了曹無傷的告密,馬上大怒,要出兵劉邦,因為他冒犯了自己的尊嚴;而嚴伯一對他說劉邦的好話,他又允許「善待」劉邦。項羽自持兵力強大,驕傲輕敵,沒戒心,在劉邦委曲求全時不下狠心,不聽勸告,終於放他回去。也因為項羽出身名門比劉邦更講信譽,給了劉邦可乘之機,而項羽的最大弱點又是缺乏戰略,剛愎自用,雖然稱雄一時,但最終給劉邦滅了而失去天下。與項羽這個人物形象相比教而言,《史記》中劉邦人物形象是市井之徒,貪財好色,在攻取咸陽之後,卻「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想收買人心而奪天下,錯誤的採取「距關,毋內諸侯」的策略,導致與項羽衝突。但在張良的詰問下又能承認錯誤,接受意見,面對有用的人就巴結,面對勁敵就機智的辦法解決,不是硬拼。司馬遷在《史記》中本著不虛美,不隱惡的原則,對本朝的開過皇帝劉邦無賴嘴臉,以及狡詐精明,能審時度勢,能屈能伸做全面表現,使人物形象十分豐滿。

《史記》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個性較鮮明三大特點。它以大量的個人傳記組合成一部宏偉的歷史,其中寫得比較成功、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如項羽、劉邦、張良、韓信、李斯、屈原、孫武、荊軻等等,就有近百個。這些人物來自社會的各種階層,從事各不相同的活動,經歷了不同的人生命運。從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敗者,有剛烈的英雄,有無恥的小人,共同組成了一條豐富多採的人物畫廊。這些人物又各有較鮮明的個性。就算身份和經歷相似的人物,也並不相互混淆。。在描寫人物一生的過程中,司馬遷特別注重表現人物命運的巨大變化,如寫那些建功立業的大人物,常寫他們在卑賤時如何受人輕視的情形;而寫那些不得善終的大人物,又常寫他們在得志時是如何地不可一世的情形。前者如劉邦、韓信、蘇秦,後者如項羽、李斯、田橫。又在這變化過程中,充分暴露出當時人的諸如勢利、報復心之類普遍的弱點。如劉邦微賤時嫂子不給他飯吃,父親也不喜歡他,成功之後劉邦不肯忘記把他們嘲弄一番。這些命運變化和恩怨相報的故事,最能夠表現人與環境、地位的關係,揭示出人性的複雜性,使其形象更加豐滿。在敘述時多採用第三人稱的客觀敘述。司馬遷作為敘述者,幾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在最後表現出自己的看法,為充分敘述提供廣闊空間。而在客觀敘述,並不是不包含作者的立場和傾向,只是不顯露出來而已在事件的展開,通過不同人物活動中的對比,寄託敘述者的感情傾向。在《史記》中的《項羽本紀》里,司馬遷以極大的熱情來寫這個失敗的英雄,即讚揚項羽勇猛無比,摧毀秦皇朝暴力統治的功績和精神;也指責他沽名釣譽,頭腦庸俗,胸無大志;批評他以粗豪自恃,無比殘暴。所有這些都是通過項羽本人的事迹來表現的。在本傳里,司馬遷沒有發議論,但他對項羽的愛憎態度於敘事之中又是有顯明的表示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塑造歷史人物時也非常注重運用歷史環境來刻畫人物,

他最善於從歷史人物陳跡舊事材料中略取數事,甚至一二事,就恰到好處地概見其人。如在《項羽本紀》中寫到的: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學。 背景材料寫出了項羽自小就胸懷大志,心比天高卻浮躁自負,為表現項羽個性提供了資料和寬泛的角度,也為後來項羽落敗的下場埋下了伏筆。又如垓下之戰中對項羽的描寫,垓下之戰一段描寫的是項羽的失敗,在這一段中,司馬遷仍然對項羽報有愛惜之情。突出項羽的英雄氣概,同時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項羽的愛戴,同時對項羽的怨天尤人也充分的表現《史記》中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風貌,各有各的性格,他們身上還表 現出許多帶有普遍性的東西,是知恩圖報,以德報 德,士為知己者死,為報答知遇之 恩而赴湯蹈火,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即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並對後代產生深遠影響的某 些共性。這是《史記》在刻畫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項羽本紀人物分析》

(婷兒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223ytt)

項羽(前232——前202),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出身楚國貴族。秦二世元年(前Zop),從叔父項梁在吳(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戰死後,秦將章邯圍趙,項羽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救趙,在巨鹿之戰中摧毀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大封諸侯王。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擊敗。最後從垓下吟安徽靈壁南)突圍到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殺。

在「垓下之圍」這段文字中,作者所塑造的是一個失敗的英雄。司馬遷打破了「成者為王,財者為寇」的統治階級的歷史偏見,將項羽放在「述帝王」的「本紀」中,並賦予這個失敗者以較多的讚頌和同情,在當時是頗具膽識的。《垓下之圍》中的項羽是個悲劇英雄,但作者沒有著力渲染他的悲劇性,而是更注重多角度多層面地來刻畫、豐富他的英雄色彩。東城快戰,主要是繼續展現項羽一貫勇猛無比、所向披靡的主導性格,但讓他反覆發出「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的呼告,這就把他恃勇自負的內心世界充分暴露出來。這入木三分的一筆,與其說是貶,不如說是褒,與其說是悲,不如說是壯,令人扼腕唱嘆不已。特別是關於慷慨悲歌、訣別虞姬,愧見江東父老、寧死不辱,贈馬亭長、贈頭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讓人窺見了風雲英雄多情、知恥、重義、仁愛的另一面,這種內心世界的展露,在《項羽本紀》的前面一些章節中是基本看不到的。應當說,《核下之圍》中的項羽,表裡俱現,剛柔相成,性格更豐富,個性更鮮明、渾厚、立體,形象塑造是相當成功的。無疑,在這些地方的藝術加工中,滲透了作者的不少感情。這恐怕是由於作者個人的不幸遭遇,而對失敗者寄予了更多的同情吧?司馬遷在「太史公曰」一段中對項羽的總體評價,還是相當扼要而中肯的。首先,作者既肯定了項羽起隴畝之中、率諸侯滅秦這「近古以來未嘗有」過的歷史功勞和偉大業績,也批評了他缺乏政治遠見、專恃武力以經營天下的致命錯誤,這樣的功過二分大致上是公允的。所謂缺乏政治遠見,最突出的體現有二:一是「背關懷楚」,即放棄關中險要之地,而回到楚地,建都彭城,致使劉邦得富饒之地以養精蓄銳,並最終滅了項羽。這一點司馬遷是看得很清楚的。二是分封諸侯,這是違背當時求統一、重集權的歷史大勢的,故而導致諸侯割據的局面,並最終聯合起來逼得項羽烏江自刎。這一點司馬遷有所意識,但看得並不十分清晰。至於項羽一生自矜武功,並企圖以武力經營天下,這一致命錯誤司馬遷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在自刎之前還讓他反覆呼告「天之亡食,非戰之罪」。在這裡,作者反對「霸王之業」,而主張「師古」;所謂「師古」,實際上就是講仁義、行王道,這無疑是繼承了孔孟的衣缽。有趣的是,作者一面批評項羽的「霸道」,一面卻在烏江自刎時讓項羽又知恥又重義,這似乎有點矛盾;如果這不是作者的太多同情心在作怪的話,那就只能有一個解釋:人之將死也,其心也善。
推薦閱讀:

史記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史記 : 本紀 : 秦本紀
二十五史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第七十
《史記》人物--遊戲風塵話陳平
史記 三十世家 齊太公世家

TAG:史記 | 人物 | 形象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