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怎麼了?蘇格拉底一語道破生命的意義

原標題:蘇格拉底:一個傳授自由精神的人生導師

作者:微芒

微芒物語

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珍寶,那就是知識,世上只有一樣東西是罪惡,那就是無知。

——蘇格拉底

01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古希臘三賢」之一,

哲學的聖徒和殉道者,被後人公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之一,西方人的孔子。

透過理性探索人的生命,從而引導一種新的生活態度,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西塞羅認為是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回到人間。

尼采更是直截了當的認為,蘇格拉底的影響籠罩著世世代代,直至今日。

哲學是一門什麼學問,它和人們的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哲學家究竟做了些什麼?

這不但是人們困惑不解的問題,也是哲學家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之一。

如果生活中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一位哲學家坐在面前,一定是有點愕然的,不知怎麼和這位哲學家交談。他的話總有點雲里霧裡,讓聽的人費解,無法接茬。

其實哲學有的時候極其普通,恰恰是這些普通的問題道明了什麼樣的問題是基本問題。

每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幾乎都問過類似的問題,人是從哪裡來的?人為什麼會死呀?

研究人類境況和人性是哲學的首要問題,哲學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哲思之旅是通過智慧和對言行思想的理性洞識,從而掌握更幸福更完整更值得過的生活。

哲學,不是虛無的學科,而是實在的學問。

不論深淺,一千個人眼裡會有一千種認識,懂一點哲學或者是和人性相關的哲學,人生就會更加開朗起來。

哲學不同於雞湯。

哲學會讓人思考與警醒,直面人生的困惑,解決現實問題,彷彿置身於自由的王國。

而雞湯卻讓人迷幻與麻痹,逃避人生的困惑,迴避現實問題,彷彿沉淪於精神的枷鎖。

02

說到蘇格拉底,首先要說到他的學生柏拉圖。

我們已知的關於蘇格拉底的事迹更多的來自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一部以蘇格拉底為對話主角的哲學著作,類似於我們儒家的經典著作《論語》。

柏拉圖出生於雅典一個家世顯赫的奴隸主貴族家庭,據稱是古雅典國王的後代。

柏拉圖自幼在優越的教育環境下學習,顯示出超人的天賦和才華。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地位有天賦的人,卻有著超人的勤奮,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想偷懶時情何以堪?怕的就是這種人。

蘇格拉底的名氣太大了,以至於許多人慕名前來向他學習。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天份極高。

有一次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我們做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就是每個人把胳膊盡量都往前甩,然後再盡量往後甩。

每天三百下。蘇格拉底邊說邊示範了一遍,學生們也紛紛依照老師的說法做了。

第二天,蘇格拉底問學生,誰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請舉手!幾十名學生的手都嘩嘩地舉了起來,蘇格拉底點頭稱是。

一周後,蘇格拉底如前所問,有一大半的學生舉手,蘇格拉底點頭稱是。

一個月後,蘇格拉底再次提起此事,有大約不到一半的學生舉起手來,蘇格拉底點頭稱是。

一年後,蘇格拉底依舊如前所問,只有一名學生舉手,蘇格拉底點頭稱是!

這個學生就是柏拉圖。

柏拉圖也許不是所有同學中最聰明的,但只有他能成為繼蘇格拉底之後的偉大智者。

是因為只有柏拉圖具有非同一般的品質——有恆的精神。

世界上有兩種事常人難以完成,一種是極困難以至無法做到;另一種是極簡單的長久重複而無法做到。常人需要克服的往往是後一種。

03

公元前469年,蘇格拉底出生在希臘城邦雅典的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個石匠,母親是一個助產士。

蘇格拉底長相普通,身材也不高大,在古希臘那個崇尚陽剛之美的社會裡,顯得一點也不起眼,但是蘇格拉底擁有神聖的思想和雄辯的口才,仍然使他倍受矚目。

蘇格拉底一生都在雅典城內外活動,曾經在軍隊中服兵役,後來當選過雅典議事會的成員,參與審理過轟動一時的雅典將軍案件,在「三十僭主」統治時期勇敢地反對里底亞的暴政。

蘇格拉底從年輕時期開始就研究幾個世紀以來的原創性思想家的理論著作,他很快就從紛繁複雜的謎題中意識到,人類最重要並且最難解決的主題是人類本身,包括人類境況、人性等等。

雅典是一個開放性和包容性很強的城市,人們經常聚集區在公共廣場或市集討論關心的論題。

蘇格拉底經常在這些人員密集的地方演講辯論,並且邀請和鼓勵關心論題的市民一起討論:人應該怎樣生活。

市民不具備哲學家的思辨思維,無法參與討論。蘇格拉底在這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方法,通常被稱為「蘇格拉底法」,而蘇格拉底本人則形象的稱之為「助產術」。

蘇格拉底法是一種「反諷」環形思維結構的邏輯方法,分為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四個部分。

這是一種柔性的語言形式,非常巧妙的突破對手的抗拒心理,讓對手意識到自己的錯位所在。

蘇格拉底法的關鍵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太極推手借力打力,無需正面攻擊對手,而是讓他拉扯揮拳,隨著他的動作順勢而動,然後輕而易舉的讓對手倒在自己的蠻力上。

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恰好解釋這套方法名字的由來:

「我的母親是個助產婆,我要追隨她的腳步。

我是個精神上的助產士,幫助別人產生他們自己的思想。」

04

蘇格拉底知識淵博而且機敏睿智,時常提出一些令當權者困擾尷尬的問題,迫使民眾去思考沒有能力去思考的問題。

許多不同階層的人士圍繞在蘇格拉底周圍,包括一些富家貴族子弟跟隨在蘇格拉底身邊,形成了一群門徒和廣泛的忠實聽眾,蘇格拉底啟迪他們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幫助他們走上智慧之路。

蘇格拉底經常主張,真正的智慧首先就是承認無知。

有個青年人很自以為是,自認為比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還要聰明。

有一天,蘇格拉底問他一個問題:「世間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雞是從蛋中孵出來的,自然是先有蛋啦!」

「蛋是雞下的,沒有雞,蛋從哪裡來?」

青年人想了想說:「那還是先有雞!」

「你剛才已經說過,雞是由蛋孵出來的。沒有蛋,雞從哪兒來?」

青年人抱怨說:「你怎麼提出這樣一個怪問題呢?現在我也問你一個問題,你說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蘇格拉底老老實實地回答說不知道。

青年人笑了:「這樣看來,你和我其實差不多啊!」

蘇格拉底說:「不,你是以不知為知,我是以不知為不知。以不知為知非知,以不知為不知非不知啊。」

無知是每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的困惑,不論博學多識的智者還是目不識丁的村夫,懂得的知識只是大圓和小圓的區別,圓圈以外的知識遠遠大得多,況且自認為的正確也未必正確。

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明理啟智的出發點。

《論語·為政篇》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對不知道的東西,不僅應該老實的承認「不知道」,而且要勇敢的說「不知道」。

承認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種務實的態度,也是智慧的態度。

05

蘇格拉底不但在廣場上啟迪人生,還經常的議論時政,這樣的行為令雅典當權者很是不爽。

當權者眼裡的蘇格拉底才氣縱橫又傲慢無禮,威脅到了城市的政治安定,必須加以嚴懲。

於是雅典人民法庭以「對神明不敬」和「腐蝕雅典青年的心靈」的罪名指控蘇格拉底,使他遭受到不公的審判。

而很顯然真正的罪狀似乎是反對或者是沒有充分支持當時新復辟的民主政府。

當權者無法根據法律和政治來起訴,因此捏造出宗教的理由並鼓動宗教狂熱分子meletus誣陷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本可以在審判前離開雅典,因為一旦判決有罪就可能是死刑,但是蘇格拉底沒有走。

雅典人民法庭的陪審團判決蘇格拉底有罪,即便如此,倘若他請求法庭開恩以放逐代替死刑,仍可以不死,但是蘇格拉底沒有求。

雅典當權者被蘇格拉底寧死不屈的精神弄得左右為難,本不該處死卻又不得不處死,儘管他們寧願或故意讓獄卒在行刑前放蘇格拉底逃走,但是蘇格拉底沒有逃。

受到審判一個月後,在獄中與弟子們暢談哲學徹夜未眠的一個早晨,蘇格拉底輕蔑的飲下早已準備好的毒堇汁,慷慨就死,成為第一位以身殉道的哲學家。

蘇格拉底臨死前說道:「死別的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們去活。哪一個更好,唯有神知道。」

蘇格拉底堅信他的哲學探究不但沒有危害雅典,反而鞭策整個城邦的進步,雅典應該給他一份養老金而不是死刑。

對蘇格拉底而言,冷靜檢視人類行為的信念比生存本身更有價值,正如他受審時所說,「未經審視的生命不值得活。」

未經審視的生活既沒有尊嚴也沒有光榮,只是日復一日的過而已,無法捫心自問:「我在這裡做什麼,我為什麼要這樣活著?」

教師要著紅包在講台上高論師表,醫生寧用高價藥品也不管療效與否空講醫德,公務員在崗位上尸位素餐踐行主義,企業家靠污染掙子孫的錢又大談慈善,農民種著連自己都不吃的菜還抱怨勤勞。。。。。。

這個世界怎麼了?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怎麼了?

每個人放棄思考,拒絕審視自己行為的意義,做著平庸的惡,似乎沒有人為自己的罪惡負責。

然而平庸的惡依然是惡,產生的傷害不亞於極端的惡,甚至給社會和未來造成更加巨大更加深遠的破壞力。

蘇格拉底用他的死給後人留下生命的意義,告誡人們應該堅持辨別善惡,堅持遵循內心的良知,然後「此心光明!」


推薦閱讀:

如何知道他(她)是不是生命中的Mr. Right(Ms. Right)?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如此的漠視生命呢?
生命中握不住的,都要學會放下!
如果理想破滅,你為什麼活下去?
生命與快樂哪項更重要?

TAG:生命 | 世界 | 意義 | 生命的意義 | 怎麼 | 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