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內閣對中日關係有何影響(圖)
野田內閣的這次改組動作頗大,原政調會長前原誠司出任戰略擔當相兼經濟財政相,曾任外相的原首相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出任文部相、前代理幹事長樽床伸二出任總務相、國會對策委員長城島光力擔任財務相。
就在此前,鷹派色彩濃厚的前原誠司聲稱中國海監船頻繁出現在釣魚島海域,是「引誘自衛隊出動」、「我們不會接受這一種挑釁,堅持讓海上保安廳來處理這些事情是十分重要的」云云。作為前外相,他此番入閣,對於中日關係和解未必是好消息。
當然,同樣做過外相的知華派田中真紀子也入閣,對於中日關係應該算是利好。如果算上外相和防衛相的留任,野田新內閣稱的上是圍繞中日關係所改組。正如《朝日新聞》所論,新內閣人事安排,「圍繞中國展開的意味很強」。
由於自民黨選擇強硬鷹派安倍晉三作為新領袖,安倍在內政外交上咄咄逼人:一是要求年內解散眾院,對野田實施逼宮;二是宣稱修憲;三是在外交上強調重構美日同盟,抗衡中國。在此情境下,野田內閣可謂處於內外交困之中。如此困境,亦決定了這個新內閣僅具有象徵內涵,而破解不了實際上的內政和外交難題。
內閣決策與執行乏力,民意支持率低垂,進行內閣改組,這是日本政治的常態做法,但這種做法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只是發出如此內閣精疲力盡江郎才盡乃至短命到頭的信號。日本內閣,早就陷入多年來短命的怪圈,並不令人驚奇。還是將重點轉移到中日關係上。
儘管新內閣中有田中真紀子這樣的知華派,而且文部相的位置也頗為重要。若是中日之間在歷史觀方面存在齟齬,田中或可起到緩衝作用。但是釣魚島爭端,雖有歷史遺留的因素,但更多是現實利益的博弈。田中真紀子所能做的,無非是強調乃父對釣魚島的立場,和中國達成共鳴,對於化解中日間的現實糾紛,她一個文部相卻是無能為力。
決定釣魚島的日本政府核心人士是首相、外相和防衛相。正是這「三大員」,才導致中日關係亂成一團不可收拾。日外相和防衛相留任,凸顯野田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並未偏離原來的立場。
內閣改組後,野田首相再次強調將堅持「釣魚島沒有主權爭議」的立場。可見,他勢必要將中日釣魚島爭端進行到底。在國內民意和自民黨倒逼之下,野田政府對華強硬姿態或會變本加厲。
考察本次釣魚島衝突的緣由,足可看出野田政府的嚴重硬傷:
一是對內政缺乏足夠掌控力,或曰缺乏基本的執政能力。石原慎太郎的右傾立場及另類言行,向為國際社會所認知。
他的購島動議,無論掀起多大波瀾,若野田政府予以冷卻處理,而非盲目跟進「國有化」,釣魚島爭議在中日之間就是可控的。悲哀的是,野田的「國有化」,不僅把另類的石原宣傳變成了現實國策,而且更進一步,足顯野田政府被石原所綁架。
石原之內的極端人士,各國政壇並不乏見,但是負責任和理性政府,絕不會為此類政客所利用和綁架。野田如此作為,只能說他缺乏政治智慧和執政能力孱弱。
二是缺乏基本的外交常識。中日建交時將釣魚島難題留待後人解決,無疑給中日兩國政府預設了一道外交底線,若不具備解決條件,就不要碰觸釣魚島這道外交「紅線」。就是在小泉時代的中日交惡期,小泉也恪守這一原則。
野田莽撞地突破了這一底線,無異於拉開了激化中日矛盾的「潘多拉」魔盒,結果是中國必須應戰,而且不能退縮。外交關係就是這樣,一旦政客冒失地將外交關係的模糊地帶給清楚地切割,雙邊或多邊衝突就會永不停歇。
三是野田製造的釣魚島衝突,造成了事實上的覆水難收惡果。即使自民黨上台,也只能比野田政府更加強硬,而不能外交回縮。
野田政府的這些硬傷,豈能是一個田中真紀子所能修復療傷的!野田政府時代的中日關係,乃至後野田時代,都不讓人樂觀。
推薦閱讀:
※視頻 | 滑雪在新潟 2017聖誕篇
※李登輝放厥詞:釣魚台「本屬日本」為何變台灣的
※為什麼山下智久不上紅白呢?
※在家怎麼做好吃的日餐?
※看完日本網友的評論,很多人表示再無法直視「長發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