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辭技法

修辭技法2008-01-06 19:42:02   

修辭技法

倒裝

為了表達上的需要,有時特意顛倒句子成分或分句的一般次序,把句子的一般次序變為特殊次序的修辭手法,叫做倒裝。運用倒裝手法,可以加強語勢,調和音節,錯綜句法。

倒裝可分為多種情形。

1.主謂倒置

2.定語後置

3.狀語後置

4.稱呼移後

5.偏正互換

襯托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雲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襯托又分為兩種形式:

1.正襯;

2.反襯。

暗引

不說明引文出處,而把它編織在自己的講話或文章中,有的引原句,有的引大意,這種引用叫做暗引。

例子:

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革命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熱烈地擁抱這個春天吧!(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②在血雨腥風裡,毛竹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不向殘暴低頭,不向敵人彎腰。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顯露著無限生機的,依然是那一望無際的青青翠竹!(袁鷹《青山翠竹》)

③寫作過程常常能引導著我們的思想進入新的境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苦惱和喜悅,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是常常會經歷到的。(施東向《關於寫文章》)

④革命加科學將使我們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郭沫若《科學的春天》)

上面例①是暗引白居易《憶江南》這首詞中的兩句;例②是暗引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一詩中的兩句;例③是暗引陸遊《游山西村》一詩中的兩句;例④是暗引荀子《勸學篇》中的"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大意。值得注意的是,暗引必須引原文或大意,只是不註明出處和來源,如果在引用時變更了形式或意思,這就是另一種辭格仿擬。

比擬

根據感情的需要,故意把物當作人,把人當作物,或把甲物當作乙物,或把抽象概念當作人或物來描繪,這種"人物交融"的修辭方式叫比擬。比擬的修辭效果是:可以增加敘述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以及諷刺意味;有利於異乎尋常的感覺;可以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捕捉它的意境,體味它的深意。

比擬分為兩種形式。

1.擬人

2.擬物

比喻 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就用那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這種打比方的修辭手法,就叫比喻,也叫譬喻。運用它可以把陌生的東西變為熟悉的東西,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把抽象的事理具體化、形象化。

比喻一般包括三個部分:本體(被比的事物或情境);喻體(作比的事物或情境);喻詞(標明比喻關係的詞)。比喻按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來看,其基本類型有三種: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種基本類型之外,根據比喻的三個部分的結合情況,其變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互喻、曲喻等九種。

暗示

就是用含混、閃爍的話,既使本意模糊起來,又使人能夠隱隱約約地得到暗示。

例子:

①我即刻膽怯起來了,便想全翻過先前的話來,"那是,……實在,我說不清……。其實,究竟有沒有魂靈,我也說不清。"(魯迅《孔乙已》)

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魯迅《孔乙已》)

③它一面去懲辦,一面來誆騙。正義、人道、公理之類的話,又要滿天飛舞了,但我們記得,歐洲大戰時候,飛舞過一回的,騙得我們的許多苦工,到前線去替它們死……現在怎樣?(魯迅《我們不再受騙》)

④背後敵人的吆喝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高,不能再猶豫了。我停住腳,放下擔子,一把抱住了兒子。……我咬著牙說:"孩子,把筐子給我,你,你順這山坡往西……跑,跑,跑吧!"……孩子跑了。他順著山坡跑了。……當我踏

上小路的時候,在我兒子跑去的方向,我聽到一陣雜亂的槍聲。(王願堅《糧食的故事》)

⑤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聞一多《最後一次的講演》)

⑥勝利的歡樂和永訣的悲哀同時擠壓在孫明霞心頭,她從未體驗過這種複雜而強烈的感情。"江姐,我寧願代替你去……不能,不能沒有了你!"(羅廣斌、楊益言《紅岩》)

上面例①"我"用含混、閃爍的話,隱隱約約地將本意"沒有魂靈"暗示出來;例②中"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暗示"又挨打了";例③中"滿天飛舞"暗示"到處宣揚";例④中"在我兒子跑去的方向,我聽到一陣雜亂的槍聲"暗示"兒子可能被敵人打死了";例⑤中"前腳跨出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暗示"下定決心,鬥爭到底,不怕犧牲";例⑥孫明霞用含混、閃爍的話,隱隱約約地將本意"寧願替江姐去犧牲"暗示出來。

婉曲修辭手法的特點是:說話人故意不去照直說出來要說的意思,而去說些與本意相關或相類的事物,來烘托本來要說的意思;或者用一些含混、隱約、閃爍的話來暗示本來的意思。婉曲的好處在於婉轉曲折,給人以回味的餘地。運用婉曲要注意隱而不顯,不要轉彎抹角,模稜兩可,晦澀難懂。

暗喻 暗喻是本體和喻體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在形式上是相合的關係,說甲(本體)是(喻詞)乙(喻體)。喻詞常由:是、就是、成了、成為、變成等表判斷的詞語來充當。暗喻又叫隱喻。

例如:

①何等動人的一頁又一頁篇章!這是人類思維的花朵。(徐遲《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暗夜裡,

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死,消滅不了她,

她是太陽,

離開了地平線,

卻閃耀在天上!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③十個被鮮血浸泡的手指頭腫得變成了大熊掌。(楊沫《青春之歌》)

④霎時間,東西長安街成了喧騰的大海。(袁鷹《十月長安街》)

博喻

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叫博喻,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

例如:

①兩岸都是懸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裡去,像蓮花,像海棠葉兒,像一掛一掛的葡萄,也像仙人騎鶴,樂手吹簫……說不定你忘記自己在灕江上了呢!(楊朔《畫山綉水》)

②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王蒙《春之聲》)

③"砰"一聲,郎平的一記重扣,激起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歡呼聲和鼓掌聲,像海濤擊岸,像山洪爆發,像飛瀑傾瀉。觀眾們蜂湧到場子里,將一束束散發著馨香的鮮花,獻給教練、領隊和姑娘們。

(魯光《中國姑娘》)

④張老師卻是一對厚嘴唇,冬春常被風吹得爆出干皮兒;從這對厚嘴唇里迸出的話語,總是那麼熱情、生動、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鏽的播種機,不斷在學生們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識的種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學生心田上的灰塵無情地掃去……(劉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蓮花"、"海棠葉兒"、"一掛一掛的葡萄"、"仙人騎鶴"、"樂隊吹簫"五個

喻體來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這一個本體;例②用"雪"、"玉"、"飛濺的浪花"三個喻體來比喻"白丁香花"這個本體;例③用"海濤擊岸"、"山洪爆發"、"飛瀑傾瀉"三個喻體來比喻"歡呼聲和掌聲"這一個聯合體;例④用"播種機"、"大笤帚"兩個喻體來比喻"話語"這一個本體。

如果用一個喻體來比一個本體,又用另一個喻體來比另一個本體,這不是博喻,這是比喻的連續運用。

頂真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繫。

例如:

①楚山秦山皆〈白雲〉,

〈白雲〉處處〈長隨君〉。

〈長隨君〉,〈君〉入楚山裡,

雲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羅衣,

白雲堪卧君早歸。

(李白《白雲歌》)

②他比先前並沒有什麼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但也還未留鬍子,一見面是〈寒暄〉,〈寒暄〉之後〈說我"胖了"〉,〈說我"胖了"〉之後即大罵其新黨。(魯迅《祝福》)

反喻

從所要說的事物的相反或相對的方面設喻,指出事物不具備的某種性質,這種用否定形式構成的比喻叫做反喻。

例如:

①這個整天同鋼鐵打交道的技術員,他的心倒不象鋼鐵那樣。(巴金《懷念蕭珊》)

②打江山不是容易的,並不是別人做好一碗紅燒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來狼吞虎咽。

(姚雪垠《李自成》)

③生活可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適,扔掉重做。(蔣子龍《祝你們幸福》)

④文章的結尾最好能讓讀者覺得余香滿口,餘味無窮,千萬不要是一粒發了霉的花生米。

(徐仲華《文章的結構》)

上面例①中,"他的心"(本體),"不象鋼鐵那樣"(喻體)冷硬,應從喻體相對的方面去理

解,即象棉花那樣溫柔;例②中,"打江山"(本體),"不是別人做好一碗紅燒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來狼吞虎咽"(喻體),應從喻體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即打江山是一件需要流血犧牲,極不容易的事情;例③中,"生活"(本體),"不象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適,扔掉重做"(喻體)那樣簡單、隨便,應從喻體相反的方面去理解,即生活是複雜、嚴肅的;例④中,"文章的結尾"(本體),"不要是一粒發了霉的花生米"(喻體),讓人吃了滿嘴口臭味,越嚼越臭,而應該是一顆酥透了的花生米,能讓人吃後覺得余香滿口,餘味無窮。

反喻是一種曲折地反映事物的方式,有本體,無正面喻體,是從喻體的反面來說明本體的正意的。

對比

故意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這種修辭手法叫對比,也叫對照。

運用對比,能把好同壞,善同惡,美同丑這樣的對立揭示出來,給人們以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從構成的方式看,對比有兩種情形。

1.反面對比;

2.反物對比。

對偶 用一對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語句來表達一個內容相對稱的意思,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對偶。

對偶的句式看起來整齊美觀,讀起來節奏鏗鏘,便於記誦。對偶按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的聯繫大致分三種類型。

反覆

根據表達的需要,重複使用同一語句,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反覆,又叫復辭。

運用反覆修辭手法,能夠突出思想感情,分清層次脈絡,增添旋律美,加強節奏感。

反覆有兩種形式:

1.連續反覆

2.隔離反覆

反問

從反面提問,答案就在問題中,這種運用疑問的語氣來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強烈感情的修辭手法叫做反問。反問也叫激問、反詰、詰問。

運用反問,可以起到加強語氣和發人深思的作用。

例如:

①毆而且拉,而且搬,是有劉百昭的先例的,何以這一回獨獨"推薦 | 評論(0) | 引用 | 閱讀(747)


推薦閱讀:

【修辭手法及描寫手法】
小說修辭學
修辭(二)

TAG:修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