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問答(第一輯)
06-06
|
||
發表時間:2005-10-19 10:15:33 瀏覽人數:1343 發布者:小島 | ||
1.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何年何月何日誕生人間?地點何處?其父母名字為何?其妻子名字為何?幾歲入涅槃?於世間弘法利生幾年?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誕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八日。出生在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梵語Kapila-vastu),父親乃彼國之國王,名字凈飯王,母親摩耶夫人。釋迦太子在皇宮未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妻名耶輸陀羅,子名羅侯羅。八十歲入涅槃。大聖佛陀世間弘法利生四十九年。2.釋迦牟尼佛主張不殺生的意義何在?斷命曰殺,有情曰生,斷有情生命叫殺生(梵語pranatipata)。為何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要為弟子們制定不殺生呢?其意義有五點,何等為五?(一)殺生害命,罪業深重,不能入佛門解脫正道。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梵語guna)中,放生第一。』(二)殺害眾生,違背大慈悲心。行菩薩道沒有廣度一切眾生,已經違失菩薩風範了,又何況廣行殺業呢?梵網經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三)六道眾生悉具佛性(梵語buddha-dhatu)。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不可殺,在佛陀證悟境界,看一切眾生將來修行業凈,皆可成佛道。梵網經云:『當知汝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四)眾生皆為過去生中父母。因果(梵語hetuphala)循環,冤冤相報,周而復始,輾轉無盡故。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是殺我父母。』殺生之果報分三等罪,何等為三?分別如下:(一)五逆罪:1.殺父(梵語pitr-ghata)2.殺母(梵語matr-ghata)3.殺阿羅漢(梵語arhad-ghata)4.破和合僧(梵語samgha-bheda)5.出佛身血(梵語tathagatasyantike)(二)殺人為重罪(三)殺畜生為輕罪犯殺生得四種惡報:一.墮三惡道。二.若生人間,多病夭折短命。三.心懷恐怖惡夢,命終之際恐怖惡死。四.殺生者來生還殺生,因果絲毫不爽。持不殺生戒果報得五種善法:一.少病,長壽。二.煩惱(梵語klesa)減輕,增長智慧(梵語jnana) 。三.慈悲心增長,相好光明。四.任何時處,人天愛戴。五.早成佛道。梵網經云:『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梵語bodhisattva)應起常住慈悲心、教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夷罪。』3.釋迦牟尼佛主張不偷盜的意義何在?不與而取他物,暗中取得,名之為偷盜(梵語adattadana)。物物有主,非分之財,求之不得犯偷盜大喪良知,非義也,不能入佛道。若偷取、劫取、騙取、脅取、惡性賭博、經濟犯罪、偷稅,走法律漏洞皆犯偷盜之嫌。偷盜(梵語adattadana)之罪報輕重有別,若盜十方僧物,現前僧物,其罪重於殺八萬四千父母及五逆罪。盜五錢是屬於重罪。盜三寶物、師長、父母、發菩提心人之物,是屬於重罪。4.釋迦牟尼佛主張不邪淫的意義何在?染情逸盪,污穢交媾,名不凈行。正式夫妻可正淫,若非正式夫妻,與外人之男女行淫慾,是名邪淫(梵語kama-mithyaca)。對畜生不可行淫,對鬼神不可行淫。色亂道心,塵不可出,淫心不斷,證果終無是處。楞嚴經云:『不持戒而修三昧(梵語samadhi)者,塵不可出,縱然禪定智慧現前,亦落邪魔外道。』 學佛者若能遵守聖戒,可得防非止惡,內心可得清涼如飲甘露,可得解脫三界,頓脫六道,成就無上菩提。5.釋迦牟尼佛主張不妄語的意義何在?心口相違,言不稱實,欺誑他人,名曰妄語。除妄語口業外,亦有三種口業:1.兩舌(梵語paisunya):挑撥離間,撥弄是非,張家長、李家短。2.惡口:開口大罵,彼此口業相殺。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血口噴人六月寒,口開傷元氣,舌動是非生。3.綺語(梵語sambhinnapralapa):花言巧語,裝飾言辭,隱瞞他人,以達成欺騙為目的,諸如:色情、恐怖、錢財、名利等。妄語分為四等罪:1.逆罪:法說非法,非法說正法,顛倒如來正法即犯。2.大妄語中的重罪。妄語證羅漢果,證了佛菩薩果位,若犯即成。3.大妄語中的輕罪。妄言見鬼見神,或能精通三藏(梵語trini pitakani)十二部(梵語dvadasanga-buddha-vacana),能入。4.小妄語。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聽說沒聽,沒聽說聽,知言不知,不知言知,有說沒有,沒有說有等,犯即成。持不妄語可得六種果報:1.人天愛戴,別人敬仰。2.說話口齒清晰伶俐。3.處眾安泰,說法無畏。4.成佛可得四十顆牙齒。5.得辯才無礙。6.速成佛道。6.釋迦牟尼佛主張不飲酒的意義何在?俱有酒色、酒香、酒味,飲後暈醉放逸之飲料,名之為酒(梵語sura)。甚至注速賜康、嗎啡、麻煙、海洛因、強力膠,如此之藥物皆有害身心,一律皆不可服飲,犯即構成。受過五戒(梵語panca silani),不得造酒、賣酒,亦不得為人敬酒、倒酒,不得自飲、教他飲,犯者即構成酒戒。若飲酒則咽咽犯,咽一口結一次罪,如是咽咽結罪。飲酒有五種過患:1.失禮貌威儀。2.失定慧。3.增疾病。4.破凈戒。5.遠離佛道。犯了飲酒戒(梵語madya-pana-virati),死後墮灌口地獄,造酒賣酒墮酒河酒池地獄。梵網經云:『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7.真有輪迴嗎?是的,輪迴(梵語samsara)之存在是不可思議的,猶如昨天到今天,從中睡了一夜,一夜之間是維繫昨天與今天的線索,這種不可思議的傳遞,輪迴亦復如是。再比喻說,從第一根木材燒起,燒完再接一根,一根一根接下去,火也不斷延續下去,接到第一百根木材之時,請問第一根木材之火與第一百根木材之火是否一樣?如此不可思議的傳遞與啟示,輪迴亦復如是。8.何謂中陰身?中陰身壽命維持多久?當人命終之後,神識尚未投胎轉世之際,所維持的生命旅程,每過一星期記憶即減半,過二星期記憶減1/4,過三星期記憶減1/8,到第七個星期之後,整個記憶幾乎忘光,茫茫渺渺,但善惡的業因亦然存在,因緣一旦成熟,就隨著善惡的業識投胎轉世,死亡到投胎轉世這段時間,稱為中陰身。中陰身前後有四十九天的壽命。9.投胎轉世情況是怎麼一回事!聖者投胎轉世是憑願力自在而來,凡夫投胎轉世是隨業力無奈而來,同樣轉世投胎,境界卻截然不同。凡夫(梵語prthag-jana)投胎轉世是隨習染、妄識而來,當中陰身處於幽暗世界之際,一片黑漆漆不見人影,乃至不見山河大地,內心恐慌畏懼,孤獨無伴,徘徊惆悵,四處遊盪,業緣成熟,若突然看見有光芒出現,動個念頭,瞬眼間即刻到了光線之處,這光不是一般照明之光,而是男女行淫慾所現之光,乃至畜牲行淫慾之際亦必然如是,這位中陰身的行者,若見男女行淫慾,自己慾火燃燒,當下做不了主,也想客串一份,毫不猶豫的衝下去,不沖還好,這麼一衝,就投生於父精母血之中,慢慢六根於母親腹里成長,任憑九牛之力也無法掉頭回來,投胎轉世就是在這種微妙情況演變而來!可不悲哉!不可不慎!佛門有句名言:『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凈土』。10.『『隔陰之迷』如何解釋?是指凡夫死亡之後,神識投生轉世,不知自己前世的一段因緣,一概無知,懵懵懂懂,故名隔陰之迷。這是站在凡夫未證成果位來說,業障深重所蒙蔽,智慧被覆蓋,佛性(梵語buddha-dhatu)不能彰顯所致;如同一面寶鏡,寶鏡上面有塵埃,寶鏡上一旦有塵埃,此鏡就沒有普照的功能;要有普照功能必須力求拂拭鏡面上的塵埃,令其清凈無染,那麼,寶鏡本有普照之功能,當下即生效。同樣理由,凡夫(梵語prthag-jana)有隔陰之迷,若能廣修戒定慧,即能息滅貪嗔痴,內心所有一切迷惑顛倒,煩惱習氣當下解脫光明,菩提自性自然照耀十方,對過去無始劫之事即能了之知始終,隔陰之迷站在證成果位的聖者是不存在的,通常是指未證成果位的凡夫而言。11.何謂頓教?何謂漸教?有何差別?如來(梵語tathagata)演說佛法,觀機逗教,眾生跟機深厚者,智慧利器,皆以頓教法門以開導眾生,令機緣成熟的眾生契入甚深法義,乃至證悟無上菩提;若眾生根機淺薄,愚昧無知者,如來有無量權巧方便,因實設權接引眾生,普令眾生成熟善根,逐漸步入菩提(梵語bodhi)。所謂頓教者,又作大乘頓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設斷惑證理之階位,為頓修頓悟之教。不依次第,快速到達覺悟之教法,稱為頓教。法華經云:『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 所謂漸教者,以說法之內容而分,長時間修行而候到達悟境之教法,稱為漸教。或循序漸進到證果之教法稱為漸教。或自淺顯內容次第講說進入深奧內容者,則稱為漸教。法華經云:『更以異方便,助顯地一義(梵語paramartha-satya)。』 由以上所顯示,即可明白頓教所得,漸教成熟方有頓教可成,離漸教無別頓教可得,畢竟,由漸而頓故。此外,我國禪宗南北二繫於證悟過程之旨趣互異,南方慧能系主張速疾直入突極之悟,世稱『南頓』;北方神秀系則強調依序漸進之悟,世稱『北漸』,此即禪宗之頓漸二教。法門正確,修行久了,功夫成熟,因果圓滿,說是頓教;剛發心修行,根機尚淺,善根未熟,說是漸教,只是因(梵語hetu)與果(梵語phala)的差距問題,時間長短問題,法門問題,差別何在乎!12.釋『『理雖頓悟.事須漸修』,其意義何在?佛教(梵語Buddha-sasana)貴在解行並重,理通事修,理即是道理,孕育著人生宇宙廣說層面,學道著應該契悟,不能絲毫含糊,一一洞徹事理真理,使內心無惑,這是由理而頓悟,頓悟並非證悟,頓悟到證悟尚有一段距離,必須實踐事相以透理,事相的圓滿即是道理的圓滿;若僅是道理的內心通達,而不透過事相的修證,則永無證成菩提可言,頂多成為理悟或頓悟的一環,尚未成熟理事不二法門故,因此說,理雖頓悟,事須漸修。13.內心徹底清凈,結果如何?行人最怕內心不清凈,若能清凈則無有生死,更無輪迴,佛道可成,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可出,三明六通具足,十八佛不共法圓滿,禪定智慧現前,何以故?內心清凈無塵垢,佛性(梵語buddha-dhatu)妙明寂照,具足無量性功德,自在無礙,一一無非自性清凈故。高僧大德云:『一念清凈絕千古,十界依正無纖塵,識得此念是何物,世間忽然少一人。』14.聲聞、緣覺、菩薩、佛應修何因才能得此果報?聲聞、緣覺、菩薩、佛等號稱為四聖,是已出離三界的聖者,聲聞應修四聖諦(巴利語ariyasacca)才能成就聲聞之果。緣覺應修十二因緣(梵語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才能成熟緣覺之果。菩薩是已發過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的行者,正處於行六度法門中,其果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五十一個階位菩薩。十信是外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是三賢位菩薩,屬於內凡位,初地至十地菩薩是已證得法身,故稱十地為法身大士。等覺菩薩者,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入百千三昧,集佛儀用,似佛非佛,一切佛等,百劫修相好之因。佛(梵語buddha)乃福慧圓滿,六度成熟,因圓果滿,成等正覺,常寂常照,是佛果位。15.「六根門頭一真人,朝朝暮暮伴隨君;可惜諸君不相識,害得永劫受苦輪。」這四句法義,請慈悲開導!這是歷代祖師的開悟法語,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真人即是佛性(梵語buddha-dhatu)也。佛性不離人,人不離佛性,當下處於六根門頭,出出入入,不分晝夜二六時中,早晚與君長相左右,君歡欣得意,佛性亦歡欣得意;君憂悲苦惱,佛性亦隨之憂悲苦惱,施為動作,語默動靜,莫不打成一片,只可惜諸君卻不認識佛性,讓佛性廣造三業(梵語trini-karmani),因業沉淪而受苦,害得永劫不得脫離六道,都是不認識佛性所帶來的結果。16.『心能轉物即同如來』,是何義?這是出自楞嚴經的一段經文,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 buddha)證成無上菩提,將其心境一一表露無餘,這是心地解脫的意境。物乃指著五欲(梵語panca kamah)六塵(梵語sad visayah),山河大地,乃至人事物也。修行者的心地不被外物所感動,自性即如如,如如之性即如來。六道眾生不得解脫三界,就是見境生心,思物染塵,不得自性自在,被外物所牽制,因此心地被物所役,稱之為眾生;心能役物,稱為如來。簡而言之,心能自在不被外物所惑動,即是如來(梵語tathagata);心不能轉物,被物所轉,即是眾生。17.釋恆『恆順眾生』,意義何在?恆是以時間而論,長久不變之義,以空間而談,不分國土,遍及無量三千,無有距離;順是隨順度化,悲憫柔和之義。發起恆順眾生之願,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最起碼亦得證成無生法忍(梵語auntpattika-dharma-ksanti),方得恆順眾生,不致有退墮之念。眾生是愚痴的,是剛強難調難伏的,是隨順五欲六塵的,是邪見不智的,是好辯的,是逞強的,是保護自己觀念的,是我執與法執的,若非菩薩得證無生法忍,無法做得到,菩薩(梵語bobhisattva)今生度不了眾生,還有來生,甚至還有盡未來際可得度之,因為菩薩沒有隔陰之迷,內心無惑,了知眾生與他之關係,如是可耗下無盡的未來,以達到恆順眾生,並度化之功。眾生未開悟,心地煩惱叢生,自利自度尚不能,焉能利他度他!今日不知明日事,尚存三惑之結,盡未來皆是生死業,若要恆順眾生而行化,這是夢人說夢話,水裡月一般的空言,不得實際。眾生(梵語bahu-jana)僅能依佛菩薩三業而學之,由因至果,由漸而,頓由淺而深,由近而遠,菩薩可恆順眾生,眾生亦可恆順眾生,只是恆順眾生人人皆可行,但境界卻有深淺,因果(梵語hetu-phala)不同,近遠有別,持續有長短,漸頓有異。18.中阿含經所載,女人有五事不得當,何等為五?中阿含經所載: 1.女人不得當如來(梵語tathagata)。2.女人不得當轉輪王。3.女人不得當天帝釋。4.女人不得當大梵天王。5.女人不得當魔王。19.『心是眾善之門,也是眾惡之門』,是何道理?心(梵語citta)乃人人本具,我們流浪輪迴六道也是心,我們各個證成菩提(梵語bodhi),入大涅槃也是心。心不與正法相應,不與空相應,則得染污五欲六塵,起貪嗔痴,造無量業,因業受苦,如是周旋反覆不休,始終沉淪三界(梵語trayo dhatarah),故知心是一切惡法之源,離心無惡法,惡法不離心,心與惡法不異,這是以流轉生死而言,心是眾惡之門。心與正法相應,與空相應,則得清凈無染之心,與菩提涅槃相應,出三界,脫六道,無量自性功德具足無缺,三明(梵語tri-vidya)六通(梵語sad abhijnah)圓滿,故知心是眾善之源,離心無善法,善法不離心,心與善法不異,這是以涅槃還滅而言,心是眾善之門。四祖道信大師云:『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20.心即萬法,萬法即心,是何意義?佛法以心為宗,離心佛法不可得,何以故?萬法是心之用,離心萬法從何起!萬法是總稱,指心所引起的一切作用,包括清凈心與染污心二門。譬如覺悟不離心,迷惑不離心;菩提(梵語bodhi)不離心,煩惱(梵語klesa)不離心;解脫(梵語vimoksa)不離心,輪迴(梵語samsara)不離心;涅槃(梵語mirvana)不離心,生死(梵語samsara)不離心;貪心不離心,喜舍不離心;我慢不離心,無我不離心。依此類推,心所引起的無量作用,稱為萬法,萬法不離心,離心萬法不可得,是故稱之為,心即萬法,萬法即心。21.若欲出家修道前,應注意那些事項?出家(梵語pravrajyaj)是一件神聖莊嚴的偉業,是超凡入聖的轉捩點,是世間而出世間的關鍵,是小我而大我的人生觀,是由迷妄而覺悟的分水嶺,是生死(梵語samsara)而涅槃(梵語nirvana)的界碑,是煩惱而菩提的起點,因此,在出家前,心裡應準備一些事項是必然的,今舉十點為例:1.身體健康,五官端正,思想正見(梵語samyag-drsti)。2.無不良嗜好(改除壞習慣)。3.男女之間感情,夫妻婚姻,皆得合理解決,方得出家。4.在職軍公教不得出家。5.訴訟不得出家。6.七歲以下不聽出家。7.有債務不得出家。8.盲聾喑啞不得出家。9.不堪造事,卧起須人,皆不聽出家。10.五逆罪不聽出家。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大展流露,欲出家修行者,能合乎這些條件方得出家修道,或辦好這些事項方可出家,若不能辦到,佛法稱之為戒障,出家要合乎戒律觀念,才能顯得出家僧格可貴之處,出家若有這些戒律的障礙,就不合乎佛陀規定法則,出家不成矣!若有這些戒障,但有心學佛,那在家學佛亦可,畢竟,出家修行也要有大福報、大善根、大智慧、大雄大力、大喜大舍之願力,甚至沒有如上的十種戒障,才能如願以償,完成出家修行的本願。歷代高僧云:『莫謂袈裟(梵語kasaya)容易得,只因累劫種福田。』徑山禪師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22.社會上流傳兩句話說:『老子幹掉你,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論調是否正確,請慈悲開示。這是江湖浪子的口頭禪,也是他們的肺腑之言,這兩句話聽起來很爽快,很合乎人們的口味,意思就是說,我殺掉你,若我也被殺,投胎人道,二十年後又是男子漢一條。但是實際上卻隱藏著無限的錯謬,這在佛門中叫做常見,何謂常見呢?就是人死亡後來生再當人,不會投生他道,僅限生於人道而已!永遠不變的當人,這種論調叫做常見。反問一句話:殺人造業,還可當人,那麼豬誰來當呢?殺人造業,地獄餓鬼誰來當呢?若沒有惡果,六道輪迴從何而起!六道之所以由來,乃無知的眾生廣造惡業,所呈現的果報也就是說,六道輪迴的真相,就是隨自作自受的感召,造何種業因,就感應六道的那一道而去,誰也沒有特權可赦免,平等平等!23.出家修行是消極的嗎?不是的,這是立場不同的說法而已!譬如說:在某一個角度而言,出家庭(梵語pravrajya)修行者可以說消極者,也可以說是積極者;若論出家消極而言,就是出家修行者,絕對不會廣造一切惡業(梵語akusala-karma),犯科累累,不會殺人欺詐,抵觸國法,對於做惡業方面是消極不為,安分守己,奉工公守法,修身養性,自度自人,自利自他促使國泰民安,這不很好嗎?難道一般無知之輩希望出家修行者,到處擄掠財物,廣行非法,令國家動蕩不安嗎?所以說,是立場上不同,角度上之差別,出家修行是意味不去廣造惡業,做非法之事,因此說是消極;但是,出家修行很肯努力辦生死大業,為證成菩提而邁進,處處利益眾生著想,講經說法普令國家社會安寧,導社會歪風上軌道,民心向著道德,守住因果(梵語hetu-phala)觀念,倡導民主風範,因此說是積極以待。簡而言之,為惡消極,為善積極,乃出家修行者本有之胸襟;一般社會人士有少數者,對為惡很積極,對為善很消極;因此我們說,消極與積極是立場上的差別,角度不同而已。24.歸依三寶有禁忌嗎?歸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歸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先就職宣示,要做個基督教徒必先洗禮一般;同樣的理由,要做個正信佛門弟子,必須先受三歸依的儀式,在儀式方面,其意義是沒什麼兩樣。統攝一般人不敢歸依三寶的立場,通常有五點,這五點使得社會人士產生莫大的錯覺與誤會,致使他們遲遲不敢歸依三寶,何等為五?一、以為歸依三寶就是要開始吃素了。基於這因素,有許多人一聽到歸依三寶,當下逃之夭夭,不見蹤影,這是不敢面對歸依的因素之一。其實歸依三寶,並沒有要求我們非吃素不可,真正要求我們吃素應該是受完在家菩薩戒之後,才有明文限制,但是個人發願受完歸依,有意念想吃素,這是最好不過了。二、以為歸依三寶後就是要出家,這也是構成一般無知者不敢歸依三寶之因素。其實,佛門弟子有兩大類:一則出家弟子,不可婚姻娶嫁。二則在家弟子,可行婚姻娶嫁。出家要有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才能因緣成熟,並非三歸之後想出家就得出家的。三、以為歸依三寶後就不可婚嫁,這也是對歸依存著誤會所致,障礙了自己無法歸依三寶的因緣。四、以為自己業障(梵語karmavarana)深重,煩惱叢生,接近三寶的話,自己越覺得自己罪重無比,滿身不清凈之感,於是自暴自棄,自劃無形圍牆,使自己沒有勇氣踏入佛門來歸依三寶。五、貢高我慢者與邪見者。這些人更糟糕,自認為自己的觀念最上最尊,一股無形傲慢之氣凌駕雲端,鄙視一切,或自認自己讀了一些世間常識,就了不得了,以世間法來衡量佛法,因此,自己障礙自己之善根,甚為可惜!邪見是無法出離生死的,歪理十八條,條條有理,邪見也是歸依三寶的一大障礙。25.請師父慈悲,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一段經文節錄,寄發給我研習參究如何?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乘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26.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或是女呢?觀世音菩薩(梵語Avalookitesvara)過去無量劫前已成就佛道,為悲愍沉淪之眾生,因此,倒駕慈航來人間,普度群生。所謂:過去正法明如來,現前觀世音。到達佛的境界,已證成究竟平等性,由性起大用,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性無相,卻能示現種種相,佛神通廣大,能於十法界示現自在。觀世音菩薩示現度眾生,有時候可示現大丈夫之相,有時候示現莊嚴女人相,以種種權巧方便而引度有情,乃菩薩悲心之所流露。27.布施者,存何等心才能達到布施解脫?布施者內心應該存著六種心,若能受持六種心,則能達到布施解脫的境界。1.歡喜心。2.平等心。3.慶幸心。4.廣結善緣之心。5.度慳貪之心。6.三輪體空之心。28.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基。意義何在?三界(梵語trayo dhatavah),這是圓覺經給我們的啟示,佛陀大慈大悲告訴弟子說,三界輪迴根本在於眾生淫慾未凈化,導致三界周旋不出;六道往返不休不止,在於眾生之有情愛,情愛如膠如漆,難割難捨,糾纏不清,是六道生死之泉源。淫慾與情愛如同親兄弟之骨肉,不相遠離;又如形影相隨,分秒同在。29.共業與別業如何解釋?所謂共業者,就是由大眾行為所共同造作,因而感召一股共同之業因與業果。譬如一家人就有一家人之共業,一個社會就有一個社會之共業,一個國家就有一個國家之共業,一鄉鎮有一鄉鎮之共業,一縣市就有一縣市之共業,省有省之共業。共業有善有惡,善者感召善之共業,惡者感召惡之共業。七十九年度四月二十一日,軍用運輸機,在雲林縣東勢鄉失事墜機,運載十八位保國衛民之軍人,在這一次空難中全部罹難,當中包括有三位少將,九位上校,三位中校,一位少校,一位上尉,一位士官長,這些國防軍事幹部,全部西歸黃泉,這叫做共業。國家富強有國家富強之共業,國家窮弱有國家窮弱之共業。何謂別業呢?就是參與大眾行為共同造作,在共同造作中有輕重、有深淺,因此感召之果報也同樣有輕重之別,深淺之差異。譬如七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南投縣日月潭,發生遊艇翻覆事件,全部乘客有八十五人,僅救起二十餘人,死亡的人數遠超過六十多位。由這翻船事件而論,八十五名乘客都參與這次遊艇行列,那麼八十五位乘客就叫做共業,二十餘位救起不參與死亡行列者,叫做共業中的別業。30.學佛者為什麼對正見那麼重視?原因何在?正見(梵語samyag-drsti)是學佛者出離生死的一把智慧劍,正見能透視人生與宇宙的真相,使行者內心不迷惑,我們修行的過程,生死能不能解脫,要看修行者對佛法之正見是否肯定,在八正道(巴利語ariya-magga)中,正見就排行第一。六祖壇經云:『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可見出世與世間,只憑著正見之有無,是故,學佛者要秉持正見之心,來正見佛法,以達成解脫之彼岸。』 31.『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其真義為何?一切罪業不離心,心(梵語citta)能起一切罪業,若當下將內心之罪業懇切懺悔,知罪業本空,使其清凈,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懺悔之真義。罪由心起,心不起妄想雜念,罪之名亦匿跡無蹤,畢竟,罪從心起,必將心懺,若能體解心空罪空之義,與空性相應,這就是理念懺悔,達成究竟懺悔之道。32.『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真義為何?六祖慧能大師是站在究竟清凈本性立場而言,菩提與明鏡比喻為本性,本性當體即空不可得,那來的菩提之樹與明鏡之台?修學佛法者,站在究竟果地而言,菩提本性不可得,如幻如化,無實無虛,既然不可得,任何一物從何處惹塵埃!大般若經云:『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故。』 33.自從我學佛以來,四周的人不斷障礙我,我該如何是好?學佛者,菩提道心要堅固,穩如泰山,鍛煉八風吹不動的意念,外面一切風吹草動在所難免,一心向佛道,向佛道是根本,其它都是枝末。無始劫來的生死洪流在今生一齊了辦,不要對自己的生死客氣,更應鼓起勇氣,為解脫生死而努力。會障礙你的人,乃過去生中你與他彼此互為恩怨,今生相遇,你要出離生死(梵語生死samsara),當然他不肯放你罷休!軟硬兼施的對付你,使你重重障礙,這時候,你應該更理智的感激他給你的逆增上緣,使你更能覺悟人生的無常,生死輪迴的痛苦,發起堅固道心,對四周障礙你的人,心懷感恩之心,度化之心,他們將是我成就佛道之後,我必度的對象,興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懷,明白嗎? 34.吃三凈肉,三凈肉是什麼意思?這是對於一般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人的立場有種種不便,給予他們一種權宜方便之法,令他們逐漸對佛法的道理所有了解,而後再改除吃三凈肉的觀念,因而理念吃素食之道。何謂三凈肉?就是限制在三種情況之下,這三種肉不得吃。第一不自殺:不是自己親自動手所殺,若殺所得之肉不可食,若食則犯規,得罪無量。第二不教他殺:自己想吃肉,知道自己不能親自殺,而教別人殺來給我吃,這也是犯規,得無量罪。第三不聞殺:沒有自己親自殺,也沒有教他人殺來給我吃,但聽到隔壁有殺雞,雞叫之聲,此肉亦不得食,食肉則犯規,得無量罪。還有一種叫做為我殺,何謂為我殺?譬如我到朋友家,朋友很好客,特意買活雞或自家所養的雞來殺,這雞本來不該死,因為我來的原因,這雞為我而殺,為我而死,這叫做為我殺,此肉亦不得食,食肉則犯規,得無量罪。吃三凈肉的意思就是這種情況而定,除了這三凈肉之外,去買現成的肉或吃便餐之肉,即不構成規範之內。35.常聽到涅槃這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涅槃(梵語nirvana),涅槃是佛弟子修學佛法,最終的歸宿,最後的目標與終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涅槃經云:『夫涅槃者,名為解脫。』涅槃經云:『涅槃義者,即是諸佛之法性也。』涅槃經云:『遠離一切憒鬧法故,以大寂靜名大涅槃。』佛法清凈無染就是涅槃。佛性(梵語buddha-dhatu)常恆無有變異,光明自在,當下就是涅槃。凡夫之輩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涅槃,雖處涅槃性,不見涅槃,始終不得解脫生死。人人都有個涅槃之心,凡夫不開發,不勤修,不斷煩惱,雖有涅槃之心,有亦等於無一般。勤修戒定慧的菩薩行者,斷煩惱,便見涅槃,當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無今有,是故涅槃是常住的。總而言之,涅槃的境界是勤修戒定慧而得,涅槃就是清凈佛法的別名,每個人都有一顆清凈之涅槃妙心,只是無明煩惱所覆蔽,因而不得普見涅槃,是故沉淪生死,流轉六道。若能發起道心,棄除貪樂五欲(梵語panca kamah),心生恭敬三寶,勤修如來正法,息滅貪嗔痴諸煩惱,普見不生不滅之佛性,即見涅槃。36.涅槃境界有何層次之說呢?聲聞(梵語sravaka)、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菩薩(梵語bodhisattva)、佛(梵語buddha)聖人所證悟的涅槃境界,高低深淺是有層次的,依佛法所提的涅槃有四種:一者、本來自性清凈涅槃:真如理,隨緣變造一切諸法,雖有煩惱垢染,而本性清凈,具足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眾生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無有分別,故名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二者、有餘依涅槃:煩惱之障雖滅,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故名有餘依涅槃。三者、無餘依涅槃:煩惱既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故名無餘依涅槃。四者、無住處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名無住處涅槃。37.佛門中時常提到佛陀有十大弟子,有那十位大弟子呢?佛陀的大弟子何止十位而已,有數不盡算不完的大弟子,只是歷代弘法者常引用這十位弟子而言,並非佛陀只限十位大弟子,孔子的大弟子就有七十多位了,何況堂堂大聖佛陀呢?經典有如是記載:佛一席之法會,聽法證道者無量無邊,證成果位者,可堪稱大弟子,行化一方,多得不勝枚舉。這十位大弟子也只不過是無量無邊中之十位而已!十位大弟子表徵各人所長,十位大弟子合併起來,才是一味的佛法,仁者!明白嗎?現在分別將這十位大弟子敘述如下:舍利佛—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38.真有極樂世界嗎?是的,極樂世界(梵語Sukhavati),一般人往往以感覺器官能直覺的就肯定,以感覺器官不能直覺的就否認,這種觀念是很冒險的,有時候心存這種觀念,在一生中,會因此時常失去一些感覺器官之外的真相與真理。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信聖人之言的果%E |
推薦閱讀:
※阿姜查修行問答 4
※影響痛經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百病問答
※寫一手好字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有些人談了很多年的戀愛,最終還是沒能步入婚姻殿堂?
※異地戀和網戀,對你來說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