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妙峰法師:夢 話 ——與索達吉堪布討論會集《法華經》
生活在這個網路時代而不會網路,那就是網盲。我基本上就屬於這類人,有時候同參道友們告訴我說網路上發表了什麼什麼的事,讓我自己去找找看,我基本上都找不到;還是他們發個鏈接之後我才能勉強找來看看。
前幾天有位護法居士問我:最近佛教發生什麼大事了嗎?我說:不知道啊!他說:好像是索達吉堪布(以下簡稱堪布)會集《法華經》的事。會集《法華經》!聽到這話如同晴天霹靂!在佛教史上聞所未聞的事,真有人干這事?我打聽了一下,還確有其事。
由於我沒能在網路上找到,於是,熱心的同參道友們又通過手機把有關資料陸續的發給我看看!
我看到了同道們對堪布的質問,也看到了堪布的回應,乃至「真實的懺悔」。可是,到目前為止,似乎問題並未就這樣結束。作為佛的弟子,知道了這事,無論修學得如何,若不表明對這事的看法,那就愧對佛陀!愧對祖師大德!愧對眾生!愧對己靈!也愧對堪布的一番苦心了!
因此,就堪布會集佛經之事,與堪布做一番討論吧!為了避免發生任何負面影響,有幾件事必須先聲明清楚:
一、我與堪布的此次對話,我不是代表天台宗,也不是代表漢傳佛教,因為我還沒這個資格;我想堪布是否也不代表寧瑪派,也不代表藏傳佛教;就我們兩個。這樣,無論我們怎麼說,都不會引起別人的煩惱,浪費別人的生命,引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二、我們討論的問題就圈定在你曾經著過的《金剛經》和此次會集開講的《妙法蓮華經》。
三、我們彼此發表的觀點要引用經、論和祖師大德及佛教史上認同的高僧言教作為依據;沒有依據的觀點就是自己的妄見,是不能成立的。
四、如有正確的依據證明了我們的對錯,都要坦然承擔,不可初一錯了還要錯到十五。
我想這幾點聲明作為我們討論的前提,堪布應該沒什麼反對意見吧?
其實佛教界還有很多能寫會說的,他們都沒有任何音訊,不知何故?我想他們大概是平時為教操勞,身心疲累,又缺乏休息,也許精神虛弱,失眠焦慮,可能吃點安眠藥休息了也說不定……否則,該說的時候為什麼出奇的沉靜?如果就這麼沉靜著,與篡改和會集佛經同樣可怕……!
一、關於對堪布《金剛經釋》的幾點看法
堪佈於2000年8月15日完成的《金剛經釋》,我還是前幾天才知道的,真是對不起堪布!我請道友們從網路上購買了一本,但還沒寄到。在同道們發的手機信息里看到了堪布寫在前面的幾句頌文:
其多漢文註疏本,我皆閱盡未滿意;
故此發揮自智慧,撰著金剛經義疏。
蒙受文殊加持力,前人為解之深義,
或許此處已明示,具緣智者當細閱。
對堪布的這幾句頌,我提點意見請堪布回應。
我對堪布:「其多漢文註疏本,我皆閱盡未滿意;」的說法不能相信,原因是《金剛經》在漢語系佛教流通及其廣泛,比起藏語系流傳的《入菩薩行論》還要廣,歷代以來的註解超百種之多,千多年來,沒有一個祖師大德和其他任何人說過「我皆閱盡未滿意」的話。再說,真正參悟和學修《金剛經》,也不一定要看完所有的註解,我在此略舉二例討論:
(一)、《大正藏》T47.x69.No. 1335.傅大士(497—569)傳說:大士躬耕而居之,有人盜菽麥瓜果,大士即與籃籠盛去。日常營作,夜則行道。見釋迦、金粟、定光三如來,放光襲其體。大士乃曰:我得首楞嚴定。天嘉二年,感七佛相隨,釋迦引前,維摩接後,唯釋尊數顧共語,為我補處也。其山頂黃雲盤旋若蓋,因號雲黃山。梁武帝請講《金剛經》,士才升座,以尺揮單擊,便下座,帝愕然,志公曰:陛下會么?帝曰:不會。志公曰:大士講經竟。
請問堪布看過這一部了嗎?梁武帝不會,請問堪布會嗎?若會,合吃祖師三十棒;若不會,合吃某甲三十棒;若亦會亦不會,合當自打三十棒;若非會非不會,合吃閻王三十棒!
請問堪布傅大士這一講,你還滿意嗎?在漢傳佛教史上,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
(二)《卍續藏》x78.NO.1554《五家正宗贊》:
德山見性禪師(782-865),師諱宣鑒,嗣龍潭,簡州人,姓周氏,初講《金剛經》,名冠成都,時稱周金剛。嘗與同學曰:一毛吞海,海性無虧;纖芥投針,鋒利不動;學與無學,惟我知焉。
聞南方禪席頗盛,師氣不平,乃曰:出家兒千劫學佛細行,萬劫學佛威儀,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當破其窟宅,滅其種類,以報佛恩。遂負《青龍鈔》(《金剛經》的一部注釋)出蜀,至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點心。
婆指擔曰:者是什麼文字?
曰:《青龍疏鈔》。
曰:講何經?
曰:《金剛經》。
曰:我有一問,若答得,即與點心,答不得,且別處去。《經》中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個心,師無語。
徑往龍潭,曰:久向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
潭曰:子親到龍潭。師無對,遂止息焉。
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
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師接得,潭便吹滅,師大悟,便禮拜。
潭曰:子見個什麼?
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
至來日,潭升座,謂眾曰:可中有個漢,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他日向孤峯頂上立吾道去在。
師遂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云: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虗;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禮辭。
請問堪布看過這一樁了嗎?還吃得婆子點心否?還如德山否?
請問堪布這一部你滿意嗎?滿意的話,還信天下老和尚舌頭否?若不滿意,還識德山棒否?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親近善士章中說:「如朴窮瓦云:『聞諸善士史傳之時,我是向上仰望於彼。』又如塔乙云:『我於惹珍諸耆宿所,而作目標。』是須一種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看看宗喀巴大師在論中所例舉的這些善知識對待佛教《史》、《傳》中的賢哲是什麼態度?
從堪布「故此發揮自智慧,撰著金剛經義疏。」又說「或許此處已明示,具緣智者當細閱」這幾句頌文的意思,很明顯的指漢傳佛教千餘年來沒有人把《金剛經》說清楚,只有堪布在千餘年後才說清楚。雖然堪布如此用心良苦的告訴我們只有你注釋的《金剛經》才是最權威的,發古人所未發,說古人所為說。但聽到你這話,我就覺得不但不起歡喜的信心,反而毛孔悚然。我記得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昔無論未說,詩韻吾不善;豈敢言利他,撰此為修心。」 (如石法師譯本)。看看堪布的頌,再看看寂天菩薩的頌,這兩者比較一下,還需要多說什麼嗎?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親近善士章中說:「敦巴請問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無獲得殊勝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於尊重所,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於依怙發大聲曰:『阿底峽請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卻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謂是信心信信。』信為極要。」
再看看宗喀巴大師在論中例舉的諸善知識與阿底峽尊者相互的對話,不知堪布看了有何感想?
咦!堪布說話太過輕率,蔑視我等猶可;蔑視祖師大德及古來先哲萬不可也!
凈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1535-1615)在《竹窗隨筆》中說:「且古人勝今人處極多,其不及者什一。今人不如古人處極多,其勝者百一。」
而在堪布的眼裡表現出的卻是「人相皆空,我相實足」。如此的膨脹自我,又怎麼能教化眾生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呢?」
從堪布「有人終身念此經,未知其義真可惜;有人常為他人說,自未嘗義真希有!」的頌來看,堪布對念誦未解義、講說未嘗法味者感到遺憾。那麼請問堪布你讀誦過嗎?你講說時嘗到般若法味了嗎?若嘗到了,請問般若是什麼味?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七十三卷·第六分付囑品第十七說: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汝可受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勿令忘失!」
「時,阿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云何受持如是經典?」
「於是佛告阿難陀言:受持此經有十種法:一者、書寫。二者、供養。三者、施他。四者、諦聽。五者、披讀。六者、受持。七者、廣說。八者、諷誦。九者、思惟。十者、修習。依斯十法受持此經。譬如世間一切草、木、華、果、葯等皆依大地;如是一切殊勝善法皆依般若波羅蜜多。如轉輪王若住在世七寶常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若住在世三寶不滅。」
大乘十法行,在《大般若經》及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等論中都有論說。佛陀說要從十法行受持般若,請問堪布讀誦、廣說何者為勝?若堪布廣說能嘗法味者,又怎知讀誦者不能品嘗法味呢?
《六祖壇經》機緣第七中記載著一位名叫法達的誦經僧與六祖的對話:「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請問堪布你是在轉經呢?還是被經轉?
由於我還沒看到堪布《金剛經釋》的本子,只看到了前面的幾句頌文,所以只作上面的一點討論,以後看到了全文再說,畢竟我沒有堪布那麼大的智慧,沒有看到也能臆斷。
二、關於對堪布會集《妙法蓮華經》看法
關於堪布對《妙法蓮華經》的會集,漢語系的法師們提出了正確的看法,但堪布始終認為那是「校勘」,不是「會集」。在大家多次討論之後,堪布最終以「真誠地懺悔」了事。我們先把懺悔不懺悔放下,看看堪布的態度,不用大腦想都知道堪布並未承認自己會集佛經是一種錯誤。這種錯誤,不同於一般普通人認為的是非善惡之錯,完全是一種見地上的錯誤,這並非對佛教具有正信、正見之人所能了知。
如果堪布不懂漢字的意思,這是可以原諒的;若懂得漢字的意思,那麼這是抵賴不了的事實,因此我把漢字的原意找出來讓堪布看看:
一、校點
《漢典》:
一、◎ 校點 jiàodiǎn
[check and punctuate] 校正、修訂並加標點符號,校點古籍
二、校勘
《漢典》:
◎ 校勘 jiàokān
[collation] 搜集某書的不同版本,並綜合有關資料,互相比較、核對,別其同異,定其正誤。
《國語辭典》:
◎ 校勘 xiàokān
集合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加以研究審定文字上的謬誤與同異。
三、會集
《漢典》:
◎會集(會集)
huì jí
集合 齊集 集結 聚集
集結。
◎ 集結 jíjié
(1) [mass;assemble;gather;group;rally]∶將部隊調集到一個指定地域
集結兵力。
(2) [pile]∶搜集到一起
集結財富。
(3) [nucleate;concentrate]∶集中
把實業公司緊密地集結在一起。
通過上面《漢典》及《國語辭典》來看,堪布把「校勘」和「會集」這個詞義混淆了,難怪堪布始終都覺得委屈,「校勘」了佛經,怎麼就會被別人認為是「會集佛經」呢?不過,堪布是真的不懂?還是假裝不知?這隻有堪布自己知道了。
「校勘」,是「搜集某書的不同版本,並綜合有關資料,互相比較、核對,別其同異,定其正誤」,這裡的「不同版本」,指的是同一個譯本的不同版本,而不是指不同的譯本,更不是不同的語系別譯。所以,「校勘」不是把不同的譯本互相補換內容,也不是把不同的語系譯本摻雜在一起對看、更不是把同一個版本的品題隨意調換。
「會集」一詞,詞書中有四個同義詞,這裡應該取「集結」。「集結」又有三義,這裡應該取「搜集到一起」為妥。然「搜集到一起」在詞書中指的是「集結財富」,在此,例知即是「集結經文」。堪布把不同的譯本調換摻雜,把原本的品次調換,又說以藏語係為主,那麼,這不是「集結經文」,又是什麼呢?「集結經文」,也就是「會集經文」,這麼明白的事,為什麼堪布就不明白呢?世俗的人把不同地方的財富集結歸為己有,堪布「會集」了經文不歸功自己,卻供養給了鳩摩羅什法師,多好的布施心呀!不過,除了堪布自己,其他人都把這種行為叫做嫁禍於人,後人發現了叫做偽造。
為什麼我們不能容忍堪布會集經文,我在此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首先我們看道宣律師《妙法蓮華經弘傳序》中說: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後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別偈,不無其流,具如序歷,故所非述……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將非機教相扣,並智勝之遺塵;聞而深敬,俱威王之餘績。輒於經首,序而綜之。庶得早凈六根,仰慈尊之嘉會;速成四德,趣樂土之玄猷。弘贊莫窮,永貽諸後。云爾。」
從道宣律師的《序》中至少告訴我們兩點:一、「三經重沓,文旨互陳。時所宗尚,皆弘秦本。」三個譯本中,古人選擇了鳩摩羅什法師所譯,不是古人沒看到秦譯之外的譯本,要等到千餘年之後讓堪布來偷梁換柱。二、 「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歷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六百餘載受持盛者無出此經,四千餘軸中選擇這部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妙法蓮華經》豈是小小因緣哉!「將非機教相扣」,何能如是?我等應如道宣律師所說「弘贊莫窮,永貽諸後。」哪能如堪布這麼隨意篡改會集!
我不懂藏文,不能直接讀藏文經典,所以也就沒有因緣直接讀藏文本的《妙法蓮華經》,但是,我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親近善士章中讀到了一小段由法尊法師翻譯出的經文,我想與漢文本的對照在一起,讓大家看看。如說:
《妙法白蓮經》云:「智者常應無嫉姤,說具眾義和美言,復應遠離諸懈怠,不應起發厭患想,智者應離一切慼,應於徒眾修慈力,晝夜善修最勝法,智以俱胝阿庾喻。令眾愛樂生歡喜,於彼終無少希欲,亦不思欲諸飲食,啖嚼衣服及卧具。法衣病緣醫藥等,於諸徒眾悉無求,余則智者恆願自,及諸有情當成佛。為利世故而說法,思彼即我安樂具。」
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第五安樂行品第十四:
若欲說是經, 當舍嫉恚慢、
謟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
不輕蔑於人, 亦不戲論法,
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是佛子說法, 常柔和能忍,
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 愍眾故行道,
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
於諸佛世尊, 生無上父想,
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第三法如是, 智者應守護,
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我不想說太多,惹人心煩,大家比較一下這一小段的漢、藏二譯看看,藏文本是不是如堪布所說的那樣比漢文本譯的殊勝善巧呢?
鳩摩羅什法師所譯《妙法蓮華經》,在漢語系佛教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堪布這種輕率的行為,是在顛覆漢傳佛教歷史。所以,我們才如救頭燃般地護持。堪布可能無法理解我對你會集此經的感受。我舉個譬喻讓你感受一下——若有人日用千刀刺我的身,歷經千年日日如是,我所受苦之痛,比起堪布篡改會集鳩摩羅什法師所譯《妙法蓮華經》造成的痛,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萬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不及一。何以故?刀刺傷身命,錯會佛經傷慧命故。
這次,首先有學修天台宗的法師們對堪布提出討論,這是正常的,因為此經是天台宗的不共所依。堪布曾說「《妙法蓮華經》又不是天台宗的」,話雖如此,但若離開了天台三大部,能圓滿通達《妙法蓮華經》,我不信也。智者大師九旬談妙,判攝釋迦牟尼如來一代時教罄無不盡,其中奧妙,非我等牛羊眼所識。
智者大師(538—597),《大正藏》T47.《智者大師別傳》說智者大師初見慧思禪師時,慧思禪師對智者大師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天台九祖傳》說智者大師「又詣光州大蘇山南嶽禪師,受業心觀,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住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凈土聽佛說法,思為印可。」
慧思禪師與智者大師曾親臨佛陀靈山一會,親聞佛陀說此妙法,智者大師在定中亦證見,並得到慧思禪師的印可。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第十八說「天台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至『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悟得法華三昧,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山僧常愛老杲和尚每提唱及此,未嘗不歡喜踴躍,以手搖曳曰:『真箇有恁么事,不是表法,爾輩冬瓜瓠子,那裡得知。』蓋他根本下明,但拙於語言三昧,發其要妙爾。此所謂唯證乃知難可測。」
誠如古人所說:「我輩冬瓜腦袋」,哪能了知此等勝事,只有抱著一顆虔敬之心學習祖師!學習佛陀!
請問堪布曾親臨靈山一會否?能如智者大師在法座誦經中入定證得法華三昧否?
據《六祖壇經》機緣第七載:有個名叫法達的法師誦了三千部《法華經》還未開悟。遇到了六祖一聞便知,給法達法師開示之後,法達法師開悟了,還堅持誦經不斷。文長不錄,需者自尋。
請問堪布還如法達法師誦《法華經》否?還如六祖一聞便知經義否?
請問堪布如法達法師被《法華》轉呢?還是如六祖轉《法華》呢?
無論是被轉,還是轉彼,都不得會集經文。
有人說:「會集」須「結集」。如實地說,佛陀滅度後,除了文殊菩薩及五百結集之後,不可能再有合理的結集了。讀過佛教典籍的人都懂的在五百結集時,四百九十九個大阿羅漢齊集一處準備結集經典,但是就差一個阿難尊者。那時,阿難尊者不是不在場,而是他還差一點煩惱沒斷,沒資格參加佛經的結集。但是,阿難尊者是佛陀教法中持經者,少了他,再有一千個、一萬個阿羅漢也不能結集佛陀遺教啊!請問:佛經還能結集嗎?像堪布這樣一個人坐在房間理,不向心道業,卻想著會集佛經,這難道不讓正信、正見的佛弟子心痛勝刀割嗎?
阿姜·查禪師在《森林中的法語》一書中說:「我們已經做夠了世間的荒唐事,現在,該是停止的時候了,不是嗎?」
《凈土聖賢錄》卷三記載凈土宗第六祖 杭州慧日永明寺延壽智覺禪師(公元904~975)「誦《法華經》積一萬三千部。」(永明延壽禪師在漢傳佛教中確定為阿彌陀佛的化身)
《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六:「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延壽(凈土宗第六祖),餘杭人也,姓王氏,總角之歲歸心佛乘,既冠不茹葷,日唯一食,持《法華經》七行俱下,才六旬悉能誦之,感群羊跪聽。」
請問堪布誦過多少遍《法華經》?能感牛羊跪聽否?
《續高僧傳》卷第十一載三論宗祖師吉藏大師(549~623):「寫二千部《法華》……,講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一百餘遍。《法華》三百餘遍。《大品》、《智論》、《華嚴》、《維摩》等各數十遍。」
請問堪布書寫過幾遍《法華經》?講說過幾遍?
咦!看看古人行徑,智者大師靈山親聞,併入三昧實證。六祖大師一聞便知。永明延壽禪師誦一萬三千部。吉藏大師書寫二千部,講說三百餘遍。有哪一位提出過要會集《法華經》了?堪布初涉經文,不是懷疑經文傳承,就是懷疑翻譯不當。又改又會,真不知意欲何謂?
錯了,還要求大家冷靜。這好比有人丟了一顆原子彈在人群中,還告訴人家安心呆著。在這種情況下能安心呆著的只有一種人,那就是死人。
凈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師(1599~1655)在《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序中說:「此《大乘起信論》,藏有二本:一是梁真諦法師譯,一是唐實叉難陀法師譯。二譯對閱,唐本更為文顯義順,但舊既流通梁本,私心弗敢自專,敬以鬮決於佛,拈得宜解唐本;遂殫一隙微明,剖盡兩宗迷執,名之為裂網疏雲。」
以蕅益大師為例,請堪布看看漢語系佛教祖師在註解經論時是什麼態度?
凈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1861~1940)對會集佛經的看法是:「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譯經論,皆非聊爾從事。故譯場之中,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豈敢隨自心裁,傳布佛經。王龍舒《大彌陀經》,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雲棲以猶有不恰當處,故此後漸就湮沒。魏承貫之學識,不及龍舒,其自任過於龍舒。因人之跡以施功,故易為力,豈承貫超越龍舒之上耶。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儕何敢流通魏本,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闢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然此經此論,若真修上士觀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觀之,則未得其益,先受其損。以徒效其改經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專精之行耳。觀機設教,對證發葯。教不契機,與葯不對證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貽下士之罪愆乎。」——《增廣印光大師文鈔·卷一·書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二」
會集佛經,錯誤在於出自私心編造。在近二千年漢語系佛教的歷史中還沒有出現過出家法師篡改會集佛經的行為,請問堪布你會集《法華經》是不是像丟原子彈一樣呢?
以上是初步例舉漢語系佛教關於反對會集佛經的討論,請堪布能否將藏語系歷史上關於私自改動佛經的依據和有關問題也給我們介紹一下,讓我們互相交流學習如何?如果你的傳承中有夠量的祖師大德有支持篡改和會集佛經的言教,那我們還是可以原諒你的。
對這個時代,早在上世紀初太虛大師就有很大的感慨!如《太虛大師年譜》中說:「比年天下洶洶,人失其性,莫非值利譽則貪痴即縱,處人己則瞋慢相陵。播流四毒,構成眾凶。乃知非先自降伏煩惱,則凡百皆為資福之具耳。宏法!宏法!多少人將假此名以行其惡!語之曷勝痛心。」
我誠懇地向堪布說:我們非常歡喜你能將藏傳佛教,尤其是寧瑪派的教法翻譯或講解傳播到漢語系來。你也可以來到漢地的寺院常住宏法,只要你願意,我可以把我管理的道場供養給你作為弘法的基地,但是我不願意看到你發願弘揚漢語系佛教,卻坐在藏地閉門造車。
我更誠懇地呼籲堪布,展現出一個佛弟子弘法、護法應有的真誠,通告你的弟子將會集後已經形成書本的《妙法蓮華經》回收如法銷毀。
我也真誠地呼籲想護持佛陀正法、護持《妙法蓮華經》的所有佛弟子,如果堪布不與我們同道,我們多費點心,只要發現堪布的會集本就立刻收購如法銷毀,處於現在這個時代,很多替別人買單的都是無辜者……
說了這麼多,都是夢話;你懂得!不懂別發夢!
2016年8月26日
妙峰 於廣東惠州永福寺
妙峰法師:廣東惠州永福寺住持禪林網
公眾平台聲明
以上內容並不反映或代表禪林之意見及觀點,轉發及引用請自行核實或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禪 林 chanlin
禪 宗 智 慧 的 傳 播 者
【微信號】chanlinorg
禪林APP下載
蘋果/安卓
蘋果版 | 安卓版
推薦閱讀: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講義3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九三一卷——第一九四0卷
※你「沾佛光」了嗎?|慧本法師
※傳喜法師:文殊菩薩是怎樣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