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力推廣的普通話為什麼沒被稱為國語?
普通話(Standard Mandarin/Putonghua)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和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首選語言。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清末已出現「普通話」一詞,清廷1909年規定北京官話為「國語」,民國時期多次制定國語讀音,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規定國家通用語言為普通話。國語的前身是明清官話,更早之前則稱為雅言。普通話可看作官話方言的次方言。所以現代人讀唐詩宋詞元曲基本都能押韻),從《唐韻》到宋代《廣韻》和明代初期的《洪武正韻》是繼承。
普通話英文名:mandarin
滿族語英文名:manchurian
Mandarin起源於葡萄牙語mandarim-詞根,意指行政,後代指官方語言,明朝文獻即有此詞。Mandarin, 現在說漢語 [註:漢語在廣義上是指漢民族的語言,狹義上指普通話,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世界上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使用漢語作為母語。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是一種有聲調的語言。漢語屬於獨立語,分析語。漢語的書寫方式是一種象形文字的漢字] 的地區或說漢語的人對其有普通話、國語和華語三種稱呼。這三種稱謂,在中國大陸為「普通話」,台灣是「國語」[註:國語通常指法定的官方語言。] 而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稱「華語」[註:意指華人的語言]。三種說法,名字不同,但實質相同;三者互為補充。在大陸,「普通話」這個名詞仍然是有歧義的。官方學者理解為「標準普通話」、「規範普通話」;老百姓,望文生義,理解為「普普通通的話」。一般來說,中國內地大眾講的是多少有些口音的普通話。
明清,北京官話在全國應用漸廣,但已失中原雅言之古韻。1728年清雍正皇帝設立「正音書館」,在全國推行北京官話。讀書人聽不懂官話不會說官話不得參加科舉考試。
《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記錄了周朝王室和魯國、齊國、晉國、鄭國、楚國、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的歷史。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約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前453年)。1903年晚清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國語」一詞,這個詞來自日本,源自日語「kokugo 國語」。
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表示尊重,避免「國語」這個名稱可能引起的誤解,1955年10月相繼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決定將規範的現代漢語定名為「普通話」,並確定了普通話的定義和標準。其中「普通」二字的涵義是「普遍」和「共通」。在「全國文字改革會議」上,張奚若說:「漢民族共同語早已存在,現在定名為普通話,需進一步規範,確定標準。這種事實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民族共同語是什麼呢?這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共同語也可以就叫普通話」。1955年10月15日,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漢民族共同語」;1955年10月25日,改為「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1956年2月6日又修訂增補為「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海外的說法是「普通話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納的一種作為漢語的官方發音。它是以北京話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漢語標準。
建國之初,江浙文人堅決反對將普通話命名為國語。其實普通話和國語的本質,從語言系統上來講是一致的,只是叫法上不同,我們不在於怎麼叫,而在於它的實質。我國的通用語言在大陸叫普通話,在台灣省則叫國語。
上古漢語(以商周時期為代表)與中古漢語(以唐朝為代表)之間差別就很大。可能大家不喜歡大段的專業術語羅列,所以我就簡單介紹一下。上古漢語沒有聲調(或者說音高不表義),上聲帶喉塞尾,去聲帶-s尾;聲母系統比中古漢語複雜,複輔音多,韻母系統比中古漢語稍簡單,但母音分長短。因此在聽感上,尤其是外行人聽起來,上古漢語和藏語的相似性可能要高於上古漢語與普通話的相似性。
中古漢語出現了聲調,聲母系統比上古簡化但還是比普通話多,韻母系統變得複雜。中古漢語在外行人聽起來,應該會有「和粵語、客家話很像」的感覺。
中古漢語的語音特徵,沒有任何一種漢語方言保留全了。如果不考慮「存古」的多少,只考慮聽感上的相似性的話,與中古漢語最像的估計是客家話了。大概能保存唐宋時期標準音的八分以上神韻。中古的全濁聲母在老湘語與吳語里保留最好,但它們的入聲韻尾保留得不好;入聲韻尾保留最好的是粵語,但它的聲母系統與中古漢語差別不小。
1990年國家語委明確以廣東、福建兩省和上海市作為南方方言區推廣普通話的重點地區。國語的情況與之相似:老派國語、新派國語都是被視為標準的;華語的情況則有些不同。學習普通話及口音的有無與出身地域與教育程度有相當關係。不標準的普通話古稱「藍青官話」,藍青即是暗指發音夾雜方言口音。
推薦閱讀:
※從所謂「完美的民主國家」到「有瑕疵的民主國家」
※雲石:【地緣政治8】同為華人國家,為什麼新加坡「親美反華」
※漲知識!農曆編算也有國家標準了!
※2017年10月最新版!65個國家/地區對中國施行免簽、落地簽!
※西方國家包括一些普通民眾在指責中國是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的時候,是如何選擇性忽視日本和韓國以及其它一些也沒有明顯宗教性質的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