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對比正反襯樂景襯哀情烘托篇
請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⑴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裡?⑵「滿林殘照見舊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請略加分析。⑶有人認為詞的最後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 ⑴表達了作者飄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⑵這裡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運用的是反襯手法。⑶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真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強烈共鳴。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5分)(2005天津卷) 涼州詞(其一)/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注]磧(qì)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鈴聲遙過磧」句表現了怎樣的邊塞景象?(2)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1)長長的駝隊行進在廣袤的沙漠上。(2)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後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 下面兩首詩詞採用了極為相似的表現手法,請指出其所用手法並作簡要分析。 題都城南庄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生查子/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兩首詩都採用了對比的手法,也都表達了極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崔詩用「人面」「桃花」作為線索貫串,通過「去年」尋春艷遇和今日重尋不遇,雖同時同地同景但人卻不同的對比,把詩人因此而生的惆悵,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歐陽修詞上片說去年,下片說今年,元夜、花、柳、燈、月都依舊,就是「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表現得極為充分。 閱讀下列一首詩,回答問題。 暮春歸數山草堂/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綜合全詩,詩人主要用什麼手法刻畫了「幽竹」什麼樣的形象?談談你的理解。 詩人刻畫「幽竹」所用的手法,綜合全詩這是解題的一把鑰匙,應是「對比」或者「反襯」而不是「擬人」。有兩問,第二問重點要回答幽竹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詩詞往往有所寄託從「詩言志」這一角度來看,應突出竹的外在形象特點和內在品質特點。
閱讀元代王冕的《白梅》一詩,回答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麼?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2.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徵。2.整體看托物言志;還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手法;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後回答問題。(9分) 雨晴/王駕 雨前初見花問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詩歌的前兩句用怎樣的手法,吐露出一種什麼樣的感情?(3分)(2)前人評論此詩的三、四兩句,奇趣橫生,尤其是「卻疑春色在鄰家」可謂神來之筆,造語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觀點?為什麼?試結合全詩加以分析。(6分) ①緊扣象徵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見和「雨後」情景相對比、映襯,吐露出一片惜春怨雨之情。②同意。望著殘紅及紛紛過牆去的蜂蝶,詩人懊喪、悵惘,這時突發奇想,「卻疑春色在鄰家」,詩人的想像似乎小、真實有據又天真爛漫。「疑」字極有分寸,增加了真實感。這兩句詩不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態寫得活靈活現,更把春色寫活,末句起了點石成金的作用,經他點化,小園、蜂蝶、春色一齊煥發出異樣神采,妙趣橫生。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完成下面題目。(6分)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請寫出你對「落花時節」的三種理解。(3分)(2)清朝蘅塘退士評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請舉例說明詩人是用什麼手法表現出上述意思的。(3分) (1)既是明敘相逢的季節,又暗喻唐帝國由盛入衰的局面,作為人生的歲月,兩人又到了落花時節的暮年。(2)地點對比,開元時期京都長安的王侯第宅和江南;時間對比,四十年前於四十年後,榮辱對比,過去是特承顧遇,現在是流落江南;盛衰對比,過去是開元盛世,現在是大曆年間,國家已經衰敗。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台城/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韋莊(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 (1)這是一首憑弔六朝古迹的詩。詩人為什麼說「台城柳」「無情」?(2)有人說詩人在憑弔古迹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麼? (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台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台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2)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弔台城古迹,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後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途經秦始皇墓/許渾 龍盅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1)這是一首懷古詠詩史,結合全詩談談你對「崩」字的理解。(2)本詩以「經始皇墓」為題,三、四句卻盪開筆墨去寫漢文帝,這樣做是否妥當?為什麼? (1)一指始皇已死,二指秦王朝迅速滅亡,三指生前生勢顯赫的秦始皇形象在後人心目中徹底崩潰。(2)非常妥當,用漢文帝的謙和、仁愛與秦始皇的剛愎、兇殘:用路人對漢文帝的懷念同始皇在人民心中地位的崩塌作對比,反襯出暴君的形象,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批判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春思/賈至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1)詩的第一、二句,寫出了春天景色的什麼特點?(2)有人認為,全詩側重表現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你認為是這樣嗎?詩歌中的景物描寫對抒情起到了什麼作用?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1)明媚動人,生機盎然。(語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詩側重表現詩人內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寫是抒情的基礎和依據。詩歌前兩句,詩人選取春天景物進行描繪,著意渲染春天的絢爛風光;三、四句抒情,轉寫愁思,東風不能吹愁,春日卻能興恨,前詠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鋪墊。②用美好景色反襯內心的愁恨(樂景寫哀),情感表達婉曲深刻。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早行/宋?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註:駝褐,一種用獸毛製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沾濕。 (1)詩題為「早行」,詩中是怎樣扣住一個「早」字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2)本詩在藝術表現方面很有特色,有人認為不遜於唐代詩人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聯。請就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作簡要的賞析。(4分) (1)本詩共四句.句句緊扣一個「早」字。第一句甩露侵駝褐暗指行路之早之久,緊扣一個「早」字;第二句描寫黎明前的星空.反襯地面的黑暗,突出了天氣的「早」;第三句一個「夢」字,點出了詩人的精神狀態,突出時間的「早」;第四句用「草蟲鳴」反襯環境的靜,烘託了一個「早」字。(2)第一,這首詩主要用了反襯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第二,這首詩通過感覺(第一句)、視覺(第二句)和聽覺(第四句)交替與綜合的手法,描寫了一?幅獨特的「早行」圖。這首寫早行的詩與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有異曲同工之妙。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回答問題。 越調?平湖樂/王惲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江山信美,終非吾土,何日是歸年? (1)開頭五句描繪了怎樣一幅美景?寫這幅美景有何作用?(2)略析這首元曲主要的藝術手法或表達方式。
(1)描繪了一幅南方水鄉的清秋美景,秋煙朦朧,波平如鏡、小船搖蕩,姑娘語柔笑甜。景美、人美、生活美,令人神迷心醉,但這卻使詩人的旅愁和鄉思更加強烈。所以用樂景為哀情鋪墊蓄勢,使哀情表達得更強烈、感人。(2)主要的藝術手法:反襯手法,樂景襯哀情,相反相成,藝術感染力強。主要的表達方式:前五句寫水鄉美;後三句抒思鄉苦,描寫反襯抒情,寫法別緻。 閱讀下面古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閩中秋思/唐?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附註: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後人評價極高,謂工於鍊字。 (1)後人評說本詩工於鍊字,試以「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一聯為例,對「鍊字」這一技法做出簡析。(3分)(2)「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詩文表情達意的最高境界。本詩在抒寫內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合全詩的內容,從詩歌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5分) (1)上聯當中「勻」「弄」兩字,運用擬人的手法,使「雨」與「風」情態畢現,極富情趣;「叢叢」與「葉葉」二詞用疊字,增添了音樂性,琅琅上口,餘味無窮。(答四組字詞1分,分別點出作用2分,共計3分)(2)本詩全篇的抒情方式(手法)是樂景哀情。前三句寫景,極盡明麗歡愉,與氣象開闊之能事,全然無北國秋之蕭瑟。末一句兩個「堪」字,即構成心緒的對比。他鄉雖美,但只堪圖畫,不能慰解思鄉之苦,作者鄉思愈濃。詩歌無一句明言思鄉,但曲致委婉之情,讓全詩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練習。 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分析詩中的「逾」「欲」二字在描寫上的作用。(2)這首詩是詩人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簡析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一個「逾」字寫水鳥的碧色襯托其翎毛之白,碧白相映成輝;一個「欲」字寫鮮花在山青的映襯下紅艷之極。(2)以樂景寫哀(或反襯手法)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蝶戀花/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1)「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麼?請簡要賞析。(2)俞陛雲在《宋詞選釋》中對這首詞的上闋作過這樣的整體評價:「絮飛花落,每易傷春,此獨作曠達語。」你同意他的看法嗎?為什幺?請結合詞的內容簡要賞析。 (1)①「繞」字好,因為它切實具體地描繪出了綠水環抱人家的場景,生動形象,具有動態美。②「曉」字好,因為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2)答案可以有兩種,答其中一種即可。①同意。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雖寫了花之凋零,卻又寫了青杏新生,顯示出生機與活力;二、三句則又移向更廣闊的空間,燕子輕飛,給畫面帶來了盎然生氣,而綠水繞人家也饒有情趣,這樣一來,人的心情也自然隨之敞闊;末句雖言萋萋芳草,卻以「天涯」起筆,意境開闊。總之,詞的上片雖寫「絮飛花落」的暮春之景,卻處處可見曠達之語。②不同意。起句寫花之凋零,青杏酸澀,為整首詞投下了悲涼的陰影;二、三句寫燕子翻飛、綠水繞人家,雖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卻是以樂景襯哀情;四句說柳絮飄飛,著一「又」字,則又表明詞人之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寫愁情,此處亦然,「天涯何處無芳草」即言愁情無限。因此,這首詞中對「絮飛花落」等景物的描寫,依然浸透著傷春之情,並非曠達之語。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 浣溪沙/蘇軾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睛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土不聞鴻雁言,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詩人的自比南朝詩人沈約,體弱多病。 (1)詞的上片運用什麼手法?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試作簡要分析。(4分)(2)唐代皎然《詩式》說:「兩重意以上,皆文外之皆。」「此情惟有落花知」一句也有多重意思,試作簡要分析。(4分) (1)朱景、哀情相襯,其哀傷之情更深(「樂景寫哀」1分)。「風壓輕雲貼水飛,乍睛池館燕爭泥。」作者先用簡筆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天畫圖(「畫圖」1分)。春日和風吹拂大地,薄雲貼水迅飛,天氣初晴,銜泥新燕正軟語呢喃。面對良辰佳景,作者卻用沈約之典,說自己腰圍帶減,瘦損不堪,與萬物盎然形成反差,更顯弱不禁風。(畫面展開,結合作者情況分析2分)(2)「惟有」二字,說明除落花之外,正是由於①人們對作者的心情都不理解;而落花能夠理解作者的心情,②作者與落花的命運相似;但尤為不幸的是落花無言,③即使它(落花)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無可勸慰。(另表述亦可,但表述要點要清晰,也要合情理。答出一點2分;2點以上4分)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1)這首詩從體裁上看是七言絕句(或絕句),押的韻是a。 (2)三四兩句運用了什麼寫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三四句用了反襯手法,以樂景寫哀情,襯托得梁園更加蕭條。 (3)這首詩抒發了怎樣的感慨?(這首詩抒發了物是人非,盛衰無常的感慨。)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4分)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①前人在評價詩歌表現手法時,有所謂「樂景寫哀情」的說法,本詩就含有這種手法。請指出本詩的「樂景」與「哀情」。(2分)②請簡要分析「樂景」與「哀情」是如何和諧地統一在一起的。(2分) ①「樂景」就是由「紅葉青山」構成的艷麗畫面,「哀情」是離別的哀傷情感。②這二者看似不協調,但二者恰恰構成一種反襯:景色越美,越能顯示出歡聚的難捨和離別的難堪。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1)~(2)題。 題紅葉/唐?韓氏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行宮/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1)韓氏詩運用了________手法寫宮女心事,顯得________,與韓愈詩中「還有小園桃李在,留花不發待郎歸」的寫法相近;元稹詩則採用了________手法寫宮女命運,和陸遊詩中「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寫法相似。(2)兩詩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請簡要說明。 (1)托物言情(寄情於物)委婉、含蓄以樂景寫哀情(反襯)(2)不完全相同。兩首詩都表達了宮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韓詩表現了宮女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衝破樊籠的願望。而元詩流露出無可奈何,懷舊度日以了殘生的情緒。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江雨望花/崔塗 細雨滿江春水漲,好風留客野梅香。避秦不是無歸意[注],一度逢花一斷腸。 註:避秦,即逃避秦末亂世。此指逃避唐末亂世。 古人論詩有「以哀景寫樂情,以樂景寫哀情」之說,意思是用蕭條凄涼的景物來抒寫歡愉的心情,或用美好的景物來抒寫悲傷的心情。這首詩屬於哪種表現手法?為什麼?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此詩用的是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春雨知時,蒙蒙飄灑,瀰漫江面;春風吹來,到處散發著野梅的芳香。縱使眼前好景迷人,好風留客,卻只能更加觸起詩人細雨春潮般的思鄉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註解:①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詩歌首句提及的「遷客」當指西漢賈誼,作者借他來表達自己的什麼心情?(2)《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里吹來」。江城五月,恰逢初夏,當然無梅,可是耳聞笛聲吹寒,不覺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飄飛。作者運用的是什麼手法?有何作用? (1)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抒發了詩人遷謫之感、去國之情,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含有自我辯白之意。(2)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託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早起見雪/利登① 折竹聲高曉夢驚,寒鴉一陣噪冬青②。起來檐外無行處,昨夜三更猶有星。 註:①利登,江西南城人,曾任寧都尉,詩質樸自然。②冬青,冬青樹,一種常綠灌木。 詩題是「見雪」,但全詩沒有一個「雪」字,詩人運用了什麼手法來寫「雪」?試結合全詩內容作簡要分析。 作者運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來描寫「雪」。前兩句寫「聽雪」,通過折竹聲、鴉雜訊,反映夜間雪下得很大,為下面的「見雪」蓄勢,烘托渲染得很出色。後兩句開門見雪,因為被吵醒,詩人很驚異,趕忙起來,開門一看,外面白茫茫的,由此產生了昨天半夜三更還見星星的感嘆。這兩句寫得精鍊,開門見雪後不寫雪,轉入設問,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集中寫心中的驚訝,更表現雪之大。詩歌從各方面圍繞雪來寫,渲染出一股濃濃的雪意。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尋陸鴻漸不遇/(唐)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請簡要分析「欲去問西家」一句中的「欲去」的原因是什麼?「欲去」還「問」,表明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作品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刻畫這一形象的? 詩人「欲去」是因為探訪友人陸鴻漸沒有遇見,這從「扣門無犬吠」一句可見。「欲去」還「問」這一細節體現了詩人既有些茫然,又眷戀不舍的情感。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世為念的高人逸士的形象。詩人是通過前四句對幽避、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間接地表現了陸鴻漸的高潔不俗;通過最後兩句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託了陸鴻漸有瀟洒豪放。 閱讀下面一首七言律詩,回答後面的問題。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詩的前兩聯從何落筆?表現出詩人怎樣的感慨?(2)詩的頸聯(第五、六句)描繪出怎樣的景象?烘托出詩人怎樣的情緒? (1)這首詩的前兩聯從仙人登仙駕鶴的神話傳說落筆,寫出仙去樓空,惟余天際悠悠白雲的景象,表現出詩人對世事茫茫的無限感慨。(2)詩的頸聯寫在黃鶴樓上所見景物:只見漢陽平原上樹木歷歷在目,鸚鵡洲上芳草萋萋。此時正當日暮,詩人不由得由眼前景物,特別是萋萋芳草,引發內心的鄉愁。這種鄉愁在詩的尾聯得以明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日將暮矣,該回家了,然而我的家鄉在何處呢?只見江上煙波浩渺,遠望不見歸程,不由得使人傷感。這就是詩人當時的內心情緒。全詩以日暮懷歸之情作結,重新回應前兩聯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整首詩顯得感情濃郁,一片蒼茫。 閱讀下面一首元曲,然後回答問題。 [雙調]清江引/秋懷/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芭蕉雨聲」烘托出怎樣的情思?(2分)(2)這首小令的後三句與「問我歸期未」是什麼關係?試從表現手法上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1)用西風、紅葉、黃花、芭蕉、雨聲點染出一幅蕭瑟的秋景。「芭蕉雨聲」烘托出作者功名未就,展轉反側的愁思(答出「輾轉反側」即可得分)(每問1分)(2)後三句並未從正面回答「歸期」是否已定(1分),而是觸景生情,情景相生。借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長空里唉啼,行人在黃花已瘦的疏籬邊痛飲,把「有家歸未得」的矛盾心情和「家鄉何處是,忘了除卻醉」的深沉鄉思作出了出色表達。而秋雨打蕉,驚醒了神遊故國的美夢。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情景高度統一。(3分)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卜運算元?黃州定惠院寓居作/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昔人張惠言在《詞選序》中說,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請分別簡析"缺月"與"孤鴻"在表達這種感情方面的作用。 (1)缺月:有望月無眠的意象,有月而缺,也有孤獨傷感之義,藉此側面烘託了思想感情。(2)孤鴻:是托物言志,借孤鴻寫自己。"驚起"寫其驚恐不安,"有恨無人省"寫幽怨無法說出的愁悶,不棲寒枝寫無處安身的慌亂。總之詩人借孤鴻把自己當時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貼切地表達出來。實際上是反映在政治上失意的孤獨和寂寞。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長信秋詞/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註:「長信」,原指漢代長信宮,這裡指皇帝的後宮。「漏」,宮中的滴漏,古代的計時器。) (1)分析一二句景物的特徵及寫景的目的。(2分)(2)第三句「無顏色」三字用得好,有實有虛,試作分析。(3分)(3)末句中的「清」「長」二字充滿暗示,分析詩中人物的感情。(3分) (1)深秋黃葉,夜寒霜重。景物描寫渲染了蕭瑟冷寂的色彩,烘託了人物孤獨,凄涼的怨情。(2)實寫冷宮裡室內用具的陳舊,色彩黯淡。虛寫人物心情的暗淡凄涼。(3)暗示詩中人心境凄清,幽怨難眠,才會感到漏聲凄清,漏聲漫長。 閱讀下面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蜀中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還。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注]那:奈何,為什麼。 前人評價這首詩時說:「『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你認為妙不妙?為什麼? 很妙。因為本詩抒發了佳節思親的感情,九月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落忽見一排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雁人形成強烈對比,把思鄉的愁緒推到高峰。問得雖無理,卻烘託了真摯的感情,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
推薦閱讀:
※關曉彤和楊冪的對比?
※屌絲和情場高手玩撩妹,區別到底有多大?
※觀《假如這樣——真假藏品對比展》之感
※洪式太極拳基本功 練習對比 1
※輕護服役我驕傲??認識差距最重要(各國輕護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