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行為
06-06
(一)教學語言行為及其特色教師講課的語言以及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的語言,通常稱為教學語言。語言是思維工具,它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和發展智力;語言是交際工具,幫助人們交流思想感情。人們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有人際之間交往,都必須運用語言工具,交流人們的思想感情。在傳遞和延續人類文化知識的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具有特殊折重要作用。在師與生、教也學之間、信息的相互傳遞,多數是憑藉語言為中介進行的。教師傳授的知識能否被學生所理解,關鍵在於他能否使用語言把人類所積累的文化科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可接受的財富。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感知理解,可以通過對實物、直觀教具的直接知覺觀察,還可以通過讀的形式,但是這兩種途徑都不能離開教師的語言,一旦離開教師通過語言的講解、指導、傳授,學生的種種獨立活動,都不能稱其為具有雙邊活動特點的教學活動。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教師教學工作最常用的、不可缺少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古代學者認為,教師是「以舌耕為業」的。教師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作為憑藉。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裡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並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難怪乎人們說:「聽一堂好課,就像欣賞一幅名畫,心動神移流連忘返。」足見高超的教學語言的巨大魅力之所在。教學實踐雄辯地表明,教師語文表達能力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講情緒,影響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影響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教學語言歷來為教育家所重視。我國古代教育名著《學記》提出「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藏,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要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果,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語言在各行各業的實際工作中,有其職業上的特殊需要和特殊要求。教學語言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它是經過加工的語言。根據教學工作的特點及其特殊需要,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應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色如果能夠得到充分顯示,就能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由教學工作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教學語言,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表現在以下三方面:(1)教學語言是專業語言教學語言是教師是教學的具體條件下——有明確的教學任務、針對特定的教學對象、使用規定的教材、採用一定的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目的,引導學生在認識和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活動中使用的語言。因此,它屬於專業語言,既不同於哲學、政治、法律的用語,又有別於電影、話劇、相聲等文學藝術用語;既不是純粹性的書面語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口語,而是經過加工的書面語和經過提煉的口頭語的合金。(2)教學語言是獨自語言與對話語言的結合有聲系統的教學語言主要是口頭語言,它又可分為獨自表達語言和對話表達語言兩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講解、說明、報告和講演,都屬於獨自語言形式,而使用的問答、座談及辨論等,都屬於對話語言的形式。當然,這兩種不可截然分開,而要有機結合,最好使其穿插進行,錯落有致。(3)教學語言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教學語言的共性是各科教學必須遵循的,主要表現在:教學語言的啟發性、主導性、科學性、準確性、教育性、形象性、情感性、節奏性等方面,本講就是側重於共性來研究的。然而,各科教學畢竟性質、特點有所不同,因此,還必須考慮有自己的特色。教學語言要有自己的個性,如具有自然科學性質的學科與具有社會科學性質的學科,可分別考慮富有個性的教學語言。所以,教學語言必須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二)講解語言的轉換行為技巧講解,就是要實現一門學科的語言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這種轉化要經過許多中間環節和發生某些語言性質的變化。講解使科學知識心理學化、教育學化、普通化,才會被容易而迅速地理解和接受。因此,講解中,將書本語言口語化、將專業語言普通化是重要的技術環節。沒有這些普通語言,教學就難以進行。教師就不能稱其為教師,而是「播音員」,教室就不是「課堂」,而是「會場」。正是普通化了的講解語言,在課堂上起著輔助理解、活躍教學氣氛溝通教與學關係、推動教學過程的作用。目前的多數研究者已經注意到這些環節的轉換過程,並提出了有效的操作辦法。(1)從教材語言向教案語言的轉化教材語言,即教學大綱、教科書以及教學參考書中的語言。把教材語言轉化為教案語言,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備課過程。實現這一轉化的前提是教師對教材語言進行感知和理解,進而對教材語言的思想內容加以同化,納入自己的語言系統,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組合形成教案語言。在這一轉化過程中,教師要做以下幾項技術性工作:第一,尋找語言的吻合口徑。談話看對象,語言才能更好地被理解。教案語言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教材語言,因此,在語言形式、語言習慣等方面對接時,必須與學生的接受口徑吻合。解決吻合問題一是要考慮所教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層次和認識能力;二是要考慮課的性質的具體內容。第二,對教材內容進行增、減、刪、改。即增加一些教學過程中有利於學生理解而教材中沒有的語言,減少學生聽膩了的老話;刪去了與主旨內容不很密切的解釋性語言;改換學生必須掌握而又較難理解的語言。第三,精選例證,使語言簡約化、形象化。講解中的例證可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化解疑問,順利領會掌握基本原理。第四,形成教案語言。經過一系列的思考、揣摩,去粗取精、加工組合以後,教師用簡捷明了的文字表述出來,就是教案。教案語言與教材語言有明顯的不同。第一,增加了引語和過渡語以及結語;第二,有了自問自答的對話語言形式;第三,有了重要部分的分析與論述。教案語言在數量上大大簡約,形式上更加有序,語言更具可接受性,同時帶上了教師的個性特點。(2)從教案語言預備性教學語言的轉化這一轉化是對教案語言進行感知理解和語言轉換的過程。教師以想像中的學生為對象,以內部言語活動為主要形式,以邏輯推理為主要辦法,對教案語言進行試用,往往以默講的形式出現。這種在大腦中已經形成而又未向學生正式講授的語文形式,稱做預備性教學語言。這一階段要處理的問題有:第一,排除障礙,確定語義,形成語勢教師重溫教案時,又會出現許多問題和難以確定的東西,需要進一步地確定和選擇。在默講中形成「語勢」,即模擬課堂語言,在假設的課堂情境中調節語言的強度、速度、聲調和表達方式。第二,調整語序。課堂語序設計時,可以適當移位,即對一個概念、一則定理、一句話在講解時拆散分析、前後移位。當然,移位時語言結構要協調合理,語法結構符合規則,不能造成學生的誤解。第三,語言的引申和擴充。預備性教學語言從量上看要比實際給學生的大得多,這才能算做充分的準備。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10倍、多20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事實中挑選出最重要的來講。這種引申與擴充,一靠備課時的課前準備,還要靠原有水平基礎。可以說教師的學歷水平和平時的自我充實,就是最好的課堂語言引申、擴充和儲備。(3)從預備性教學語言向課堂教學語言的轉化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是課堂實際情況與預備性教學語言的矛盾。教師在課堂上處理這一矛質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靈活性和創造性。其效果取決以下幾個問題的處理:一是要準備反饋,及時調整,保證語言信息交流的暢通。反饋調整的具體做法是:根據學生答問與表情流露,確定學生的理解程度,然後調整語言的難易。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和性質以及學生筆記的速度。在講定義、概念、公式、結論時,教師語言速度要放慢,必要時重複敘述,需要學生記錄的部分還需根據學生的速度進行適當的速度調整。再有,力爭將科學語言變為與學生相適應的生活語言和學生語言。二是要把握適當的「度」,保證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教學語言的運用,在簡與繁、多與少、深與淺、快與慢、高與低等方面,都會出現「過」或「不及」,都需要找到「最佳度」。三是要運用多種語言形式,提高教學語言的效果。這裡指的是教師的言語活動、非言語活動以及藉助其它媒體的一切傳輸信息的方式。(4)從課堂語言向輔導語言的轉化學生接受教材、教師的傳授,然後經過學生的主觀變換,進入運用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作業、練習、操作、答卷中的問題,依然需要教師的講解。這一階段講解使用的就是輔導語言。在學生練習和操作中,教師的輔導講解是必不可少的。輔導講解時,語言要突出誘發性、點撥性、激勵性、精當性、針對性。對不同水平和不同個性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語言。作業的講評,要富有鼓勵性,使學生能從教師的講評中獲得完成作業的快樂與光榮,激發起上進心和進一步的成就動機。要公正、全面、不帶任何個人偏見和主觀傾向,客觀地反映學生的作業情況。語言掌握分寸,實事求是。對於學生的成績與進步,不僅加以肯定,還要分析學生取得成績與進步的原因,啟發別的學生學習;對於學生的錯誤與缺點,不僅要指出並進行糾正,還需要幫助學生分析產生的原因,找出「病根」。教師的輔導語言是最為靈活、最具有檢驗性的教學語言。因為這一階段的講解語言大都是隨機的教學語言,都是臨時準備的,是平時積累的教學知識和技能的一種演示。精當而流暢,學生最為佩服,教師最為得意;出了漏洞,學生失去信任,教師也將長時間地懊悔。(三)課堂教學的八種語言行為教學語言是教學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最主要的教學手段。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大致可包括導語、過渡語、評點語、設問語、指令語、指示語、插入語、結語等。(1)導語一般用於授課伊始,是教學過程的第一個自然段,它有提挈全課教學的作用。或導入情境、設置氛圍;或開門山,提出本課學習重點;或擇其精彩之點設計懸念;或介紹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導入新課。導語可以是敘述式、議論式,也可以是描寫式、抒情式。(2)評點語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手段之一,學生在回答教師的提問後,教師必須做出評價。對課文中的精彩之筆要進行渲染點化;在解決課文中某個重點、難點時要進行導向點撥,這些需要使用評點語。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確定哪些地方需要評述,哪些地方需要點撥,不斷豐富評點語言,準確使用評點語言,努力提高評點水平。(3)過渡語用於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絡,使學生能順暢地由前一個教學環節過渡到後一個教學環節。用得好可以發揮起承轉合,順理和嚴謹教學結構的作用。反之,需要過渡而沒有使用過渡語,或過渡得不好,就會使教學脫節,互不連貫,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整體接受。當然,有些教學環節之間內在聯繫十分明顯,也可以不用過渡語,用了反成一種累贅。(4)設問語用於設疑問難,是聯繫教與學雙邊關係的紐帶。設問語就其形式講可分為單一問和連環問。就其使用的目的講可以幫助學生疏通課文;可以引發學生聯想、想像;可以啟發學生解釋、說明;可以喚起學生比較、判斷;可以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它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充實教學內容的作用,不可忽視。但也不可把時間過多地花在一問一答上,要精心設計,注意課堂提問的思考價值。要注意矛盾的情景、思維流程,為學生提供想像的機會。(5)指令語用於教者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聽、說、讀、寫具體要求的語句。使用的指令語通常要求做到指令對象落實;指令要求明確;指令動作可行,學生能根據學者提出的要求聞風而動,節省時間、提高效率。(6)指示語是教者說句子的前半部分,提示或暗示學生回答後半部分。這種教學語言只有當教者鋪設、開掘一定的深度,學生基本領悟了,達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時才能使用。使用提示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間的默契、融合師生之間的情感。(7)引語教者為了完成某個知識點的教學任務,往往需要引經據典,插入一些詩歌、故事、名人名言或以前學過的課文中某些詞句來幫助解釋、說明、拓寬、延伸。恰到好處地使用引語可以使學生觸類旁通、溫故而知新、豐富學生的知識面。(8)結語是課堂教學中的結束語,是教學過程的結尾段。結語可以歸納全課的教學要點;可以設置懸念為下一課鋪墊;可以布置作業延伸課外。結語設計得好可以升華教學、整理思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課堂教學語言不止上述這些,但不管使用哪種教學語言都應力求做到生動、活潑、簡明、準確、富有教育性和啟發性,富有感染力。(四)教師的教學語言素養我們常常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些教師專業精通、學識豐富,但教學效果總是不理想。究其原因,並非這些同志事業心不強,而是他們駕馭教學語言的能力不高。「意無言則不行,言不暢則意不達」。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的藝術不是蜜,卻能「粘」住學生。教師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只會冷冰冰地進行知識發售的人,也許可以熟練地操作機器,卻無法啟動心靈的閘門。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素養這一問題,在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今天,尤其顯得迫切。所謂教學語言素養,實際上指的是一種適當職業特點的,融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科學性、藝術性於一體的表達才能。加里寧說過「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教學語言規範而生動、準確而幽默,它的滲透性就強,就容易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優化教學信息的輸入功能。那麼,怎樣才能讓教學語言像蜜一樣粘住學生呢?常熟市森泉中學彭尚炯老師提出了以上三條要求:(1)凈化語言,剔除蕪雜眼下,課堂表達中的拖泥帶水現象仍較普遍。有的教師講課「嗯啊」連篇,學生冠以「老幹部做報告」的雅稱;有的教師講課沒有濾清平時口語中的口頭禪,顯得貧乏,甚至庸俗;還有的教師片面強調激發興趣,一味口若懸河,插科打諢,殊不知把該表達的思想和知識淹沒在莠草之中,大大降低了表達的效果。課堂表達剔除贅言,做到剴切詳明、乾脆利落,是件極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恆心和毅力。在平時的備課中,就要做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細工作,盡量將那些不合語言規範、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內容刪去。(2)增強語言的清晰度可以想像,授課時表達含含糊糊、閃爍其辭,難免會使學生如墜五里霧中。首先要使教學思路清晰有序,明確教學的重點,從而確定教學語言的運用,做到條分縷析、清晰暢達。其次對比較深奧的知識,要力戒峰迴路轉、九曲三彎式的講授方法,應當抓住要害,開門見山,一語道破,在知識點的聯繫中,做出深入淺出的講解。教師在設疑時,也要注意發問用語的精當簡潔,讓學生儘快悟到要領,迅速處於緊張的思維狀態。(3)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有人做過抽樣調查,在「學生最喜歡的老師」中第一條就是「上課認真,聲音宏量;語言清晰、活潑、生動、幽默、有趣」。毛澤東同志的「十大教法」中也明確提出:「說話通俗化,說話要明白;說話要有存味;以姿勢助說慶。」要做到這些,有賴於我們平時廣為採擷,留心積累。要注意向群眾學習,人民群眾中有著大量新鮮活潑的語言寶藏。要學習一點語法、修辭、邏輯知識,學習可以為所用的語文材料。總之,平時兼收並蓄,教課時才會根據需要信手拈來,恰到好處,使課堂教學倍增丰采。提高教師的教學語言素質是當務之急,但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功夫在詩外」是陸遊作詩的經驗之談,錘鍊教學語言的功夫也應該在「課外」,需要點點滴滴,日積月累,潛心苦練。因此,也可以這樣說,它將伴隨教師整個講壇生涯。(五)課堂語言的行為「二十一性」操作語言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而作為課堂教學的語言具有其特殊的功能。教師的課堂語言能力如何,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要練就過硬的課堂語言,應了解和掌握課堂語言的「二十一性」:(1)目的性課堂教學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教師的教學活動,即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服從於既定的教學目的,為既定的教學目的服務,從教學目的出發,回到教學目的的歸宿,突出其明確的目的性。不能信口開河,隨心所欲,離題萬里。(2)科學性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體現在教學語言的準確、規則、精練、邏輯性、系統性上,要求在語法上用詞恰當,簡潔明快,避免言不及義的廢話和不必要的重複,不說不著邊際的空話、套話、半截子話。在選字用詞上要準確貼切,不含混、不糊塗、不模稜兩可,尤其是對基本原理、概念、規則、結論等,應準確無誤地講清楚。同時,要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有綱有目、層次清楚,具有嚴密的邏輯力量。教師要認真對教材的書面語言進行加工、提煉,重新進行信息編碼,做到言不煩、少而精,注意不濫用語言,不堆砌詞藻,刪去可有可無的東西。總之,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能「聲聲入耳」,準確精練,用最簡練的語言表現最豐富的內容。(3)啟發性教師語言的啟發必性,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是先進的、科學的啟發式教學區別於落後的傳統的注入式教學的顯著標志。教師課堂語言的啟發性表現在:①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②善於設「障」立「疑」,使學生經常處於「憤」、「悱」狀態;③表達含蓄,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教學語言的啟發性的核心在於是否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而不在於多問或少問,多講或少講,也不在於多提幾個「為什麼」,多問幾個「是不是」。至於在教學過程中何時啟發,怎樣啟發,啟發什麼,要根據學生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態而定。應當注意的是,啟發要與引導相結合。啟發要得當,引導應及時,做到啟而能發,導而有效。(4)條理性課堂教學語言的條理性是由教師講授知識的系統性所要求的。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教學的語言也應如此,力求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層次分明、條理清晰。注意其系統性、連貫性和邏輯性,不能顛三倒四,語無倫次。(5)形象性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要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做到活潑、逼真、有趣、引人入勝。例如,化學和生物中的許多知識及微觀的運動,看不見、摸不著,抽象而枯燥,學生難以理解,而物理、地理等學科也有很多深奧無形的知識,使學生難以認識和掌握。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巧妙地運用語言的藝術、善於聯繫實際、關於恰當舉例、善於運用貼切和有趣的比喻,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變無形為有形,變無聲為有聲,生動地再現教材內容。(6)感染性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教師的一言一行無刻不在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善於運用聲情並茂、形象生動的語言渲染氣氛,感化學生如身臨其境、目睹其景、感受其情,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應,受到深刻的教育。不能平平淡淡地敘述,學生聽得枯無味,失去學習興趣。(7)精練性課堂教學不同於閑談,在一定教學目的要求下,教師的語言應力求簡練精確,要對語言進行加工提煉,推敲斟酌,使之達到爐火純青,符合邏輯,富於哲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生動活潑,妙趣橫生,使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能羅羅嗦嗦,面面俱到,使學生聽得絮煩厭倦。(8)藝術性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師的語言應具有藝術的魅力和美學涵養。假若課堂語言既有相聲語言的幽默生動,又有小說語言的形象感人,還有詩歌般的激昂慷慨,自然會使學生陶醉於美的享受之中,從而興趣盎然地獲得知識,受到啟迪與教育。(9)通俗性中學課程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深奧,科學性強,教師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科的知識特點,採用通俗易懂、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進行教學。其中,語文表達口語化十分重要。因為口語不僅通俗易懂,活動流暢,而且優美動聽。它存在於學生的日常生活里,合乎學生的表達習慣及聽覺習慣。但是,口語本身也存在粗糙、羅嗦的毛病,使用時應進行加工提煉。同時,也應注意與科學術語的科學性結合,不能為通俗而失去它的科學性、完整性以及所獨有的特色。例如,振蕩不能說成「搖一搖」或「晃悠晃悠」;攪拌不能說成「攪和攪和」。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準確嚴密。(10)趣味性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個人意識傾向的一種表現,也是行為的有力動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豐富多采、詼諧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寓知識傳授、智能培養於趣味之中,要創造一種寓庄於諧、情趣橫生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課上學的有趣,課後有所回味。實踐證明,教師單調呆板、枯燥乏味的講解,不僅會使學生感到疲憊厭煩,反過來也會影響教師情趣,形成惡性循環。教師語言的趣味性要符合教學的內容,要自然、貼切、適度,不能矯揉造作,嘩眾取寵。(11)審美性教師的課堂語言是一種有聲語言,是通過聲音傳遞給學生的聽覺系統後,被學生所接受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具有審美性,要像優美的音樂那樣給人以美感。語言具有審美性,就是做到抑揚頓挫、清晰明快、和諧流暢,具有音樂般的旋律。要做到這一點,在語言形式上,必須注意句式的長短錯落,搭配多樣化;在表達上,要具有悅耳的語音、起伏的語調、適宜的節奏。教師的發音必須標準,要像京劇演員那樣做到字正腔圓。有的教師不願在口齒上下功夫,對自己渾濁的口音不以為然,上課如老和尚念經,呶吶不明,讓學生不知所云。相反,有的教師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張口如撥古錚,令學生悅耳傾心。(12)機動性機動性是教學語言的特點。教師的課堂語言,是教師在上課前準備好、設計好的。但是上課時,教師決不能像背台詞一樣,按計劃好的詞句一字不變的講下去。因為課前對學生的情況難免有掌握不夠的地方,對教材的處理以及教學方法的選擇難免有不當之處。因此,設計的講授方案也就可能不盡完備。上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的情況,靈活機動地運用教學語言,一邊按計劃講授,一邊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如果學生對所講的內容領悟了,教師可按原來的計劃講下去;如果發現學生有迷惑不解的情況,教師就應及時地改變計劃,或重複幾句,或改變詞句及敘述結構,或通過舉例和比喻加以說明。只有這樣,教師的教才能與學生的學統一起來,做到學思同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13)適應性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對教師授課時使用的語言要求和接受程度不同。教師授課時運用的語言,必須選擇在學生現在語言接受能力的起點上,並要有利於學生語言的提高和語言思維的發展,同時還要兼顧到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對於初中學生,應選用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的語言;而對於高中生,則應使用富有啟發性和嚴密的科學性的語言。教師教學語言的適應性還表現在用普通話進行教學上。普通話是國家法定的標準語言,教師要學習普通話,使用普通話教學,以克服方言土語中的不規範語言。(14)主導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學在於引導,而關鍵在於教師怎樣利用語言進行引導,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的一個標誌。富有主導性的教學語言,猶如教師留給學生的路標,具有提示作用,循此可以少走彎路,提高效率。觀察優秀教師的教學語言,總是帶有主導性,總是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思維,撥動學生的心弦,帶領學生進入教學的意境,探索未知世界的奧秘。(15)直觀性直觀性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講解,給學生以感知識,從而起到直觀的作用。例如講「北極」,有的教師就形象地描述:「冬有永夜,夏有永晝,到處是銀狐、白熊和海豹出沒。」使學生頭腦中出現一幅冰天雪地的景象。毛澤東嘲笑關門主義是「孤家寡人的策略」等等,這些可謂語言形象生動的範例,能起到直觀的作用,不僅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16)教育性這是教學語言的職業性、角色性要求。教師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將教書育人有機地結合起來。相應地其教學語言也要文雅、純潔,有分寸感和教育性,努力做到不說粗話、野話、髒話,更不能強詞奪理,惡語傷人。例如,教學生「打」字,就要講「不打人的打」,不要講「打人的打」;教「遲」字,要教「不遲到的遲」,不說「遲到的遲」,雖然僅一字之差,卻關係到是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還是不正確教育的問題。(17)規範性教師課堂的口頭表述要簡捷、準確、清楚,使學生感到教師說的不多,但句句有用、條條是理。教師切忌說話羅嗦、吐字不清、概念含混。過多的重複、無意義的題外話、日常談話的口頭語都是不規範的,會使學生產生煩躁和困惑的心理感覺。當然,教師為了強調對重點內容、關鍵的知識點,而採用的必要重複講述,不在此例。(18)邏輯性人們對事物認識的深刻程度,是與認識的過程和認識的方式有重要關係的。人們通過對某一事物進行逐步系統分析,層層邏輯推理,而後得到的結論,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持久的。因此,教師的課堂口述語言必須注意邏輯性、哲理性、系統性,要有前因、有後果、有層次、有轉折。俗話說有板有眼,就是這個道理。邏輯性的教學語言除了便於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內容以外,又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及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19)和諧性教師的口述語言與所授知識及學生的心理三者應和諧統計。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兩種不利因素:一是連續性因素,日復一日連續上課易使學生產生疲倦感;二是偶然性因素突發事件(環境、天氣、心情、知識難點等)刺激易使學習受到短時間的干擾。如果教師能夠運用多變、適宜、和諧的教學語言,適時調解課堂氣氛,有效地恢復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那麼,就可以取得經常性的、滿意的教學效果。具體地說,教師的口述語言應在生動明了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的不同情況,兼顧聲音的高低變化、句子的長短錯落、節奏的緊湊舒緩;切忌千篇一律的平板的催眠曲,也反對雷電轟鳴似的聲音。(20)知識性課堂教學語言既不是生活語言,又區別於舞台語言,而是一種知識說明性語言,因此,教師就應當考慮語言的知識性。所謂知識性,就是在語言表達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的特點、表達方式、學科術語。課堂上教師不能信口開河、隨心所欲,避免出現生活中的俗語、土語或舞台腔。作為教師不僅應當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應當用富於哲理的知識語言,去激勵學生對知識的摯著追求,對真理的不斷探索,讓學生享受到知識美、語言美。(21)情感性師生情感相融的正向發展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口述語言應是在不時地溝通著師生之間的心理。成功時的一句讚揚,能使學生迸發繼續探求的慾望;困難時的一句鼓勵,可使學生產生自強不息的信心。所以,教師的課堂口述語言要注意親切性,富有情感性。(六)講授語言運用的八種技巧(1)條理清楚條理清楚是講授語言的整體組織要求。東拉西扯、雜亂無章、顛三倒四、語無倫次的講授,要想學生獲得清晰的印象是不可能的。每一次講授都有許許多多的話交織在一起,要把它講得有條理性和邏輯性,才會使學生獲得系統而清晰的概念,而不至於茫無頭緒,不得要領。因此,應根據講授的目的和要求,有條理有層次地講述、分析;應根據材料的內在聯繫和邏輯關係,妥善解決講授的主次、先後等問題。(2)簡練準確簡練準確是講授語言的單一結構要求。簡明扼要的語句,使人聽起來舒服、好記。古人說:「約而達」。言簡意賅,使人深得要領。一個意思,若能用一句話就可表達清楚,就不宜分作幾句話來講。那種重複羅嗦、拖泥帶水的講話,不但浪費時間,而且使學生聽起來厭煩。要做到文法正確,符合語法規則,不說半截子話;用詞恰如其分,不用模稜兩可、含糊不清的詞句;避免一切無意義的口頭語,克服「語病」;還要講好普通話,因為發音不正,表達不規範,也會影響講授效果。(3)富於啟迪富於啟迪是講授語言結構的最高要求。因為,一方面,講授中教師不但要善於把現成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善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像「蘇格拉底法」那樣主張教師不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巧妙地運用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從學生那裡引出知識。誠然,蘇格拉底認為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去認識已經存在於他們心中的東西,認為知識是先天的,這是錯誤的,但他注意講授的啟發性,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我們可以借鑒。怎樣才能使教師講授具有啟發性呢?第一,中肯。中肯的語言是指話說到問題的點子上、學生的心坎上了。學生最渴望解決的問題,你說中了,提出來了;學生最想知道的事情,你講了,回答了,因而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思考。第二,含蓄。就是說話時不要把情意全部表達出來,不要道破「天機」,所謂舉一反三,「舉一」主要是教師講,講到學生能反三為止,但「反三」則應是學生的事,教師不要越俎代皰。語言用得委婉,耐人尋味,讓學生有咀嚼和思考的餘地,才能發展學生的智力。但含蓄並不等於深奧,深奧的語言使學生百思而不解,含蓄的語言則應使學生「思而得之」。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我們體驗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我們被引起的動機最為強烈。假如我們完全解答了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全部緊張感就消失了;因為沒有什麼使人感到興味,我們就不再感到興趣了。」他認為,教師對所有問題,都要完全解決了才結束,這樣就會破壞學生的持續動機。第三,誘發。美國教育家哈?曼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慾望的教學,正如同錘打著一塊冰冰的生鐵。」的確,如果不設法誘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授決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講話要像磁石一樣,始終牢牢地吸引住不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緒同你的講話交融在一起,使學生覺得聽你的講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要想方設法「釣」學生的求知慾,善賣關子,創設矛盾,誘導學生尋根究底。第四,鼓動。「激將法」有時在課堂上也可以適當運用,要藉助教師語言的外力去激發學生學習和思考,使學生躍躍欲試,勇攀高峰。如陳景潤上中學時有位數學教師,曾用鼓動性的語言去激勵他的學生去攀摘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鼓動性的語言具有感情色彩,鏗鏘有力,且觀點鮮明、態度堅決,給學生指明目標。(4)淺白通俗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它的表達方式可謂五花八門,千姿百態。淺白通俗的語言,使人聽起來清楚易懂,且有平易、樸素、親切之感。淺白通俗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一要深入理解講授內容。因為,深入才能淺出,許多東西,只有懂透了,融會貫通了,才能用淺顯平白的話說出來。二要有豐富的辭彙量。要把複雜、深奧的內容,用一種淺白通俗的語言形式全面而準確地表達出來,沒有一定的辭彙量是達不到的。有人深入理解了,卻「辭不達意」,究其原因辭彙貧乏是一個明顯的障礙。(5)形象生動形象生動的語言給人一種直觀感和動感,使人興趣盎然,並能在記記的熒光屏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樣才能使語言形象生動?一要關於例證。運用典型材料來說明抽象的理論,把抽象的東西與具體的東西聯繫起來,可使講授語言生動化、具體化。如物理課講慣性定律,用乘車時身體前傾後仰為例來說明,語言就生動有力。二要運用比喻。用比喻可以使語言形象生動,引起學生聯想。馬克思把資本擬人化,把商品比喻為「細胞」,說明它包含著資本主義一切矛盾的萌芽,這樣比喻,生動具體。三要適當引用。適當引用一些語言、名句、成詞典故、詩詞、順口溜、群眾口語、民間諺語、電影、故事、文學藝術語言等等,也可使講授生動有趣。1925年,郭沫若同志在學藝大學開學典禮的講演中,以古語「紂有億萬臣為億萬心,周有臣三千為一心」,來說明辦學校不在於人多,而在於團結一心。接著他又引用英國作家卡萊爾的話:「英國寧肯犧牲印度,不肯犧牲一位莎士比亞」。寓意深刻,聽來興味無窮。語言的形象生動性與語言的文采聯繫密切。富於文採的語言,使講授潤色生輝,更加形象生動,給人以如酒似蜜的感染力,能長久地縈繞在腦際,留下逼真傳神的印象。孔子說:「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孔子認為缺乏文採的語言,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所以也就不會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6)清晰悅耳講話是有聲的語言,是用聲音表達或傳送情意的。學生聽得是否清楚、明白、生動、有趣,常常與聲音的高低、快慢的控制,以及清晰度、語調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從音色、音量、聲調看,要清晰悅耳。聲音清楚、明晰、咱得舒服,學生才能較好地接受講授內容。吐字不清,措詞含混,使人糊裡糊塗;聲調尖高,音量過大,使人聽來刺耳;語調低沉,音量太小,使人聽起來費力。另外,還有是語氣的使用。語氣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講課的生動性以及感染力。教師講課中,要注意區分敘述、疑問、祈使、感嘆等幾種語氣,不要總是使用感嘆語氣或敘述語氣。要隨著講課感情的變化,使用各種語氣。有的教師不注意語氣的使用,總是使用一種語氣,結果把課講得平鋪直敘,很不生動,課堂效果很差。(7)流利暢達從進程、速度看,首先要流利暢達。講話如行雲流水,使人有輕快之感;有的人講話慢吞吞,一句話分成幾節講,而且每句話之間時間間隔長,使聽者很不耐煩;有的人講話結結巴巴,語多累贅,使人聽而生厭。但流利暢達不等於越快越好,如果講話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就會使學生應接不暇。其次是節奏和重音的處理。節奏的使用,一般體現在講課的快慢和強弱上面,使課講得有張有馳、有板有眼。要使課講得富有節奏感,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區分主次,突出重點,不能面面俱到。重點和難點要重鎚敲打,加深印象;枝節問題要輕拍扣擊,點到即止。講授速度上要定好拍節,快慢速度要與教學對象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節奏過快或過慢都欠妥,要以學生即不感到精神過度緊張,又不致於精力分散為準。在講課的語調上要輕重結合,高低錯落有致,一堂課要有高潮、有低潮,不能總是一個調子,一個音節,要有抑揚頓挫。只有這樣,才能像大海那樣起伏跌宕,富於變化。在節奏和重音的處理上,教師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毫無節奏,平鋪直敘,一堂課一個腔調,沒有起伏,像老和尚念經,讓人聽而生厭;另一種是節奏不當,該停不停,主次不分,讓人聽了難受。(8)抑揚頓挫從聲音、聲調、速度三者的變化看,要抑揚頓挫。平鋪直敘、呆板單調的講話,使聽者昏昏欲睡。所以,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聽者的情況,適當地控制語音的大小、調子和速度。例如,表示激昂慷慨和興奮愉快時,可以把聲音放大一點、高一點;表示莊嚴肅穆和疑懼感嘆,聲音可放小一點、低一點;表示寧靜,要慢;表示緊張,要快;遇到重要的地方,關鍵詞句,應有重音、加重語氣,引起注意;次要的地方,則可以講快一點。總之,聲音的變化,要隨講授內容和聽者情況的變化而善於變化,若從頭到尾高低、快慢、語氣都一個樣,就顯得單調平板。但抑揚頓挫不等於矯揉造作,不要像演說家或演員一樣對學生演講,讓學生看到表演的痕迹。須知,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課,與街頭演說家對群眾演說或舞台上演員們的表演相比,畢竟是有區別的。還有停頓的運用。停頓是保證說話清楚,加深印象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學生領會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來源。正確的停頓時機應該是說完一句話之後。在由一個意思轉到另一個意思之間、在需要強調的話說出來之前,說完一句話之的停頓時間可以短些;一個新的意思或需要強調的話說出之後的停頓,時間應該長些。停頓時間掌握要適當,不宜太長,也不宜太短。在停頓上,教師易犯兩種毛病:一種是不停頓,講課像打機關槍一樣,話說得上氣不接下氣,讓學生聽得透不過氣來,使學生既不好領會意思,又容易疲勞;另一種是亂停頓,講課時把一句話弄得支離破碎,或者把一句話說成三字經,這樣也會使學生聽起來很費勁。(七)教學語言的表達技巧《禮記》曰:「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藏,罕譬而喻。」這便是教師語言的要求。語文教師的語言比一般教師的語言,更要求規範化、有示範性,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活生生的語言藝術。機智的語言表達必須體現教學語言的風格。(1)善於用情感和形象去感染學生以情動人、以形象感人,是語文教學語言的最大特點。授之以知,又感之以情,方能使學生的情思躁動、興緻勃勃。《雷電頌》是話劇《屈原》主人公的抒情獨白,形象生動,感情濃烈。教學時,應扣住課文反覆、排比、比喻、誇張的句子,運用飽含著情感和哲理的語言去揭示文中的象徵意義,分析主人公的形象。如果語言平淡乏味,勢必影響學生對內蘊的把握。(2)因教材和學生制宜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的不同階段,對教學語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教師要運用語言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具體而微地傳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比如在介紹《天上的街市》作者和背景時就可以運用四種不同的語調:用緩慢語調敘述生平;用憤怒語調敘述軍閥混戰的背景;用激動語調介紹歷史事件;用深情語調引導學生深入課文的意境,做到因文而變,盡傳細微。教師學要善於通過學生的反應調節教學語言,如學生情緒冷漠,則力求把話說得生動昂揚;如學生過分激動,則宜用平靜語言讓其恢復正常。(3)善於運用無聲語言增強表達效果教師的體態語言(姿勢表情等)和符號語言(板書)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要發揮眼神、表情、手勢的表達功能,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力求自然親切、穩重大方。板書藝術則在於講究條理美、整潔美。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共同創造豐富的語言情境,給學生優美的享受。語言表達機智其實質在於,善於調動整個語言系統,進行富有情感、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八)課堂講述語言的四種轉化技巧教師的課堂講述語,除了應該注意它們的思想性、邏輯性、規範性之外,還應特別注意他們的易受性。要使學生好懂、好理解、好記憶。如何增強課堂語言的易受性呢?南昌大學附中王曉平老師總結了「四化」的方法:化晦澀為曉暢;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化分散為集中。(1)化晦澀為曉暢有些教學內容,因年代相隔較遠,因而晦澀難懂,如文言文教學中的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官職、官名,當時風尚習俗等等,都既不好懂又不好記,令人十分頭疼。如果能用移時法——今語古用,古語今用,既風趣幽默,又可化晦澀為曉暢。安徽的劉伯奎老師講《師說》時,就用了這一方法。課文的作者韓愈25歲登進士第,經過許多挫折,才得到「試校書郎」(正九品上)的小官,其後屢遭排擠貶斥,直到晚年,才做「吏部侍郎」(正四品上)的小官。介紹作者時如果從唐朝官吏制度、品行等級入手,則繁瑣而難懂。劉老師卻巧妙從「七品芝麻官」的戲說起:「七品尚為芝麻官,九品呢,只能是菜籽吧,四品呢,大概是蠶豆官了。從菜籽官的小而至蠶豆官的大,韓愈的提幹道路是艱難的,曲折的,但他卻是一位屢遭貶斥而不迷『官位』的硬漢。他曾於災年因為民請願被貶,還曾因反對皇帝迎佛骨入官而幾被處死。當時也盛行血統論,出身高貴的無須求師學習就可做大官,出身低賤的再學習再努力也受壓制而難以出頭,這樣,社會上隨之而來的必然也是『讀書無用論』。而韓愈的《師說》就是奮起討伐這股害國、害民的逆流的戰鬥檄文。」劉老師巧用移時的修辭手法,把現代漢語的「芝麻官」、「提干」、「血統論」、「讀書無用論」移用來介紹古代的作者和時代背景,僅兩三分鐘,說得十分明白、風趣,收到了化晦澀為曉暢的極好的效果。(2)化抽象為具體針對青年學生對抽象的東西往往難於掌握的年齡特點,教師講到某個定義時;講到概念、判斷、推理時;講到某一原理、定律時,可以通過舉例子、講故事,把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的。學生就好理解好掌握了。劉伯奎老師講「概念」一節時,恰當地舉出《唐?吉珂德》中桑丘任「總督」時處理的一個案件:一個小氣鬼讓裁縫做帽子,給一塊布要求做一頂,接著又問做兩頂、三頂可否,最後要求做五頂。裁縫始終應允,結果做成的五頂帽只能套手指頭。桑丘很聰明地判決兩人都有錯誤。通過這個故事使同學在笑聲中理解了什麼叫「概念」「使用概念必須明確」這個抽象的道理。凡講到比較抽象的內容,我們不妨先從具體、生動的事例、現象入手,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得到啟發,然後通過教師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分析引導,最後實現由感生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3)化枯燥為生動在教學中,不少概念、原理,都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大。教師可以根據中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先從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現象、實例入手,再加以探討;或者結合所學內容舉些常見的例子,說明這些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運用,使枯燥的概念變得有血有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生產相對過剩」等內容,學生很難理解,若是從理論到理論則難免枯燥、呆板、味同嚼蠟。而有位教師卻講得感人至深,他先講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對話。那是三十年代爆發經濟危機期間的一個滴水成冰的嚴冬,美國煤礦工人家庭的母子二人。兒子問母親:「現在天氣這麼冷,為什麼還不生火?」/母親:「買不起煤?」/「為什麼我們買不起煤?」/「因為你爸爸失業了。」/ 「爸爸不是挖煤的工人嗎?」/「因為煤生產得太多了。」這段很能說明問題的對話,使同學們加深了對生產相對過剩的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注意從身邊的實例入手,就可以把枯燥的道理變得生動有趣、淺顯易懂。有的刊物還開闢了「身邊的語文」、「身邊的科學」等欄目,講課時適當舉例,同學們都會興味盎然,比起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的講述,會生動得多。(4)化分散為集中為了使某些要點好懂好記,可以概括出「××字的要領」「總的來說就是一句概括××的話」以便於把分散的內容統領起來、集中起來,比如編點教學口訣,突出中心和難點;編一兩句順口溜,以利於學生記憶。體育課中的動作要領,就被教師總結成了動作要領的口訣;有的語文教師也把特別容易讀錯寫錯的字,編成了順口溜,某些符號概念的用法等;理科的教師採用編條文的方法,也好記多了。毛澤東同志1928年在井岡山給紅軍軍事幹部講戰術課時,就把打游擊戰的戰術概括為十六字訣,講得極為精彩。他說:「白軍強大,紅軍弱小,我們以弱斗強,只能採取游擊戰術,什麼叫游擊戰術?簡單扼要地說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個大字。」「從前井岡山有個山大王,叫朱聾子,他和當時的統治者鬥了好多年,總結了一條經驗:『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圈。』朱聾子前一句話不對,後一句話是對的。我們改它一下就好了:既要會打仗,又要會打圈。這樣才能殲滅敵人,使根據地不斷擴大。」「打圈是為了避實就虛,迷惑矬,強敵來了,先領他兜幾個圈子;看出他的弱點,抓准就打,要打得乾淨利落,要繳到炮,要抓到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不打,賺錢就來,蝕本不幹。」這簡明的口訣,生動風趣的講解,使難懂的戰略戰術變得淺近,易懂,好記了。很值得講課者學習。以上的「四化」,都是針對中學生的年齡小、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為了增強課堂教學時語言的易受性,便於同學們很快能聽懂、記住而採用的幾種方法,不妨一試。(九)教學語言行為統一與變化統一與變化,是美學中形成美的一個基本範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許多美都是由統一與變化構成的。在課堂教學語言的表達中,統一與變化的對立統一是構成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語言的統一美,是指語言的整體布局——一堂課不僅要有一個繞有興味的開頭、餘味無究的結尾,而且要隨著講課的進程,針對所要講授的內容,選擇合適的辭彙、句式和修辭方式;語言的變化美,是指為著表達內容和刺激學生聽覺快感的需要,教師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在語調上,要注意輕重配置;在語速上要注意快慢變換;在句式上,要注意靈活地選擇運用長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動句和被動句等等。追求語言的統變化美的天地是廣闊的。從修辭的運用來說,對偶、對比、反覆、押韻等,一般主要表現為變化美。其它如在語音、辭彙、句型、句式等方面,我們也應當注意努力追求這種美。一般來說,語言的統一美可以收到這樣的修辭效果;第一,使人產生快慰;第二,便於記憶和掌握;第三,具有強調作用,能夠增強語句的氣勢。語言的變化美可以收到這樣的修辭效果;第一,可以引起學生的驚訝,提醒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第二,具有新奇感,避免呆板和單調。需要強調指出的是,語言的統一變化美,只有在統一與變化的對立統一中才能實現,二者相輔相成,互異而互濟。一旦不適當地強調統一忽略了變化,統一便變成了僵化和單調乏味,變化一旦失去了統一這個對立面,便羽化為雜亂無章。比如,烏鴉總是重複地發出「呱呱——」的叫聲,不可謂不「統一」,但只有統一而沒有變化,單調得使人聞而生厭;麻雀的唧唧喳喳,雖不乏「變化」,但變化得沒有秩序和規律,使人聽了心煩意亂。人們之所以喜歡觀賞「兩個黃鸝鳴翠柳」,樂於聆聽「嚦嚦鶯聲花外囀」,這除了因為黃鸝的音色優美以外,還因為它的歌唱既有秩序、有規律,又富於變化,構成了和諧的統一變化美。這對於我們追求課堂教學語言的統一變化,或許會有所啟迪。當然,追求課堂教學的語言美,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語言的美與不美,歸根結底要以是否有利於課堂教學內容信息的傳遞和學生對這些信息的接受為依據,否則對課堂教學語言美的追求便失去了意義。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