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2017年英國倫敦祭祖大典 談話】凈空老法師(視頻+文檔)
【因果報應 絲毫不爽—2017年英國倫敦祭祖大典 談話】凈空老法師2017/6/14 凈空老法師講於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衛大學蘭彼得校區 檔名:32-231-0001尊敬的休斯校長、諸位嘉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看到大家今天前來參加祭祖大典!記得去年七月,我們第一次在這裡舉辦祭祖大典,大家參加之後都很歡喜。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之間已經過了一年,今年是第二屆的祭祖大典。我們希望每年都能在這裡舉辦一場祭祖。祭祖的意義是緬懷祖德,知恩報恩。祖先跟我們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有過去的祖先才有今天的我們。更何況祖先留給我們寶貴的智慧與經驗,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這個恩德更是重大。世界各族的祖先和各宗教的聖賢,都教導我們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和聖賢教育。這四種普世教育,對於人心的淨化、社會的和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四種普世教育之中,因果教育對於端正世道人心特別重要;然而這也是最受到忽視的教育,這是今天社會之所以動盪不安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今天我想談談因果教育。東西方文化對於因果法則都有闡述。由於時間的關係,以下只能對因果法則做淺顯的介紹。一、因果相應:因果的性質必然相同。善因所感的必然是善果,惡因所感的必然是惡果,不會錯亂。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說:「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基督教《箴言13:21和合本》:「禍患追趕惡人;義人必得善報。」猶太教《聖經.箴言12:21》:「義人不遭災害;惡人滿受禍患。」印度教《摩訶婆羅多5.46》:「沒有誰行善反得惡果的。」回教《古蘭經45:15》:「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惡者自受其害。」二、歷時而熟:從因到果必須經歷一段時間。就像種子種下之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才會開花結果,不能馬上得到果實;同樣的道理,作惡或作善之後,不會馬上得到惡報或善報,必須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會顯示報應。很多人不信因果,就因為不了解這個原理。人們往往看到行善的人沒得到善報,作惡的人沒得到惡報;甚至於善人反而得的惡報,惡人反而得的善報,於是就否定因果報應。其實這只是自己太短視,如果把時間範圍拉長到數年或數十年,就會清清楚楚看到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前面所說的,行善之人得到惡報,其實是因為他從前所做的惡因先成熟,所以先得到惡報。作惡的人得到善報,是因為他從前所做的善因先成熟,所以先得到善報。只要假以時日,這些舊的報應消盡之後,新的報應就會現前,就能看到因果確實相應。上個世紀初,上海有一位富翁,樂善好施,做了很多善事,但是臨終的時候很痛苦,死後的去處也很不好,人們看見就懷疑因果報應有差錯。後來才發現,這個富翁先前在朝廷為官,曾經私吞朝廷賑濟饑荒的官銀,造成許多災民無辜的餓死。這個惡業非常重大,不是他後來積德行善所能夠減輕的;惡業在他臨終的時候成熟了,所以先產生了惡報。三、業力不壞:因不會失壞,無論經歷多久,直到結成果報為止。造了善惡業之後,善惡因(種子)會一直留在心田裡,不會中途消亡,善惡因也不能互相抵消,一定到結成各自的善惡果報之後,這個業力才會消失。佛教《大寶積經》上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絕對逃不掉因果報應。所做的善惡像迴力鏢一樣,遲早會回到自己的頭上。天主教《聖詠集》說:「他的兇惡必反轉到自己頭上,他的橫暴必降落在自己頂上。」基督教《箴言5:22和合本》:「惡人必被自己的惡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惡如繩索纏繞。」《羅馬書2:6 和合本》:「神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猶太教《聖經.箴言26:27》:「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入其中;滾石頭的,石頭必反滾在他身上。」佛教《法句經》說:「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又說:「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印度教《薄伽梵往世書10.413》:「人人都自食其行為之果。」四、變易而熟:從因到果,程度上會發生變化。善惡因不能互相抵消,但能夠互相影響。後來做的善事會助長先前的善因,而抑制先前的惡因,反之亦然。因此,種了惡因之後,如果繼續造惡,這個惡因將來所結的惡果會大大的加重;相反的,如果造惡之後努力行善積德,將來的惡果就會大幅度的減輕。反過來說,種了善因之後,如果繼續修善,善果就增強;如果造惡,善果就減弱。正因為善惡因之間互相影響,所以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正如道教《太上感應篇》所說:「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了凡四訓》是公元一六OO年左右,袁了凡先生寫的家訓,詳細描述自己改造命運的原理與過程,非常引人入勝!他命裡本來沒有功名,也沒有子嗣,經由努力改過修善,最終考上功名,也有了子嗣;甚至壽命也從五十三歲延長到七十四歲。大約同時期,有另外一位先生叫俞淨意,他很有才華,表面上奉行種種善事,但是口德不好,尤其是邪思邪念很嚴重。結果他的運勢愈來愈差:不僅考不取功名,而且四兒三女都夭折,所剩唯一的一個兒子走失,妻子因痛哭而失明,僅有一個女兒,精神失常,家境也無以為繼。後感得灶神指出其過失,全在於意惡太重,行善不是出於真心。於是他痛改前非,真心修善,三年之間命運大大轉變:考取功名,找回兒子,妻子眼睛復明,全家人安享福壽康寧的生活。於是有一位同鄉記錄這個事情,寫成《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傳世,以警示後人。這個故事也正符合《太上感應篇》所說的:「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五、因小果大:小小的因,可以結成很大的果。這就好像一顆小小的西瓜種子埋在土裡,將來長成很大的西瓜一樣。《尚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古蘭經6:160》:「行一件善事的人,將得十倍的報酬;作一件惡事的人,只受同樣的懲罰。」佛教中甚至有所謂「捨一得萬報」的說法,都是因小果大的例證。為什麽會有因小果大的現象?因為造業主要靠意念,而意念產生非常快速。佛教《菩薩處胎經》中說:「舉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正因為心念的速度如此之快,短時間內就造成了許許多多的業因。將來這些業因都要結成果報,所以果報就加重很多,受報的時間也會增長很多。因小果大的另一種體現,就是因會召感花報、果報和餘報三種:所做的善惡如果比較重,當生就會顯示報應,稱為現世報或者是花報。花報還不是最重的,真正強而有力的是果報,通常在來世。除此以外,長遠的未來還有餘報,就像餘波蕩漾一樣。而且禍福還會遺留給子孫,如《易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就是屬於餘報。正因為因小果大,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是明白人,知道造惡因之後,未來的果報非常可怕,所以會非常謹慎,不敢造惡因。至於惡報,那是自己過去所造惡業產生的,受過之後就報掉了,並不真正可怕。所以菩薩能安心受報,不會因此而生起煩惱。凡夫則是迷惑顛倒,只知道惡報很可怕,努力想避免惡報,卻不知停止造惡因才能真正避免惡報。當他受到惡報時,內心生起煩惱,繼續造惡業,所以以後他的下場就非常可怕,苦無了時!這就是佛菩薩所說的「可憐憫者」。以上是粗舉因果法則的概要,提供大家參考。人如果真明白了因果法則,就不敢造惡,而會積極的行善。所以中國清朝初年的名士周安士先生說:「人人信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希望通過學習與弘揚古聖先賢傳下來的因果教育,能夠促使人心淨化,社會和諧,進而達到世界和平。這是緬懷祖德、知恩報恩的最佳體現,也是我們舉辦祭祖活動的最大收穫,願與大家共勉。最後,祝福大家身心安康、六時吉祥、法喜充滿、光壽無量!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梁漱溟:中國缺乏宗教 祭祖祀天或可代替之|祭祖|宗教
※凈空老法師二零一四年冬至祭祖護國息災超薦繫念法會開示
※清明節風水禁忌:祭祖掃墓務必注意這幾點!
※因果教育挽救人心——淨空老法師二零一六年清明祭祖法會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