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攻殼機動隊》拿出幾個關鍵詞|一份意外卻有趣的書單

今天的文章來自離線 OFFLINE Issue 28 「誤讀」欄目

《離線》是一本關於科技與文化的雜誌

她關注科技如何影響文化、商業和社會生活

並發掘技術背後更人性的一面

從表裡都豐富的《攻殼機動隊》拿出幾個關鍵詞

紀宇彪

單從故事情節和美術風格來看,《攻殼機動隊》系列就已經足夠優秀。出色的劇情和高質量的動畫讓讀者和觀者激賞,但難能可貴的,除了極大刺激人們官能的製作之外,它還具有讓它本身不朽的增量——對哲學和社會學等深刻問題發問和討論。

《攻殼機動隊》對於仿生假肢、電子腦、腦機介面、光學迷彩和腦對腦交流的想像和呈現甚至可以說已經預製了人們對於「賽博朋克」的審美。那在這一系列問世之前還有什麼作品已在培養人們對於「賽博朋克」的基礎審美呢?1995 年劇場版里的那個「新港」,原型是香港?作品裡發達的多元結緣城市會致使越來越多的「無緣人」飄零地活著嗎?

「The Ghost in the Machine」則原本是英國哲學家吉爾伯特·賴爾創造的一個名稱,用來諷刺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關於心物二元論的主張。心物二元論——即人類心靈與肉體是兩個可分離的獨立部分的概念——是每一版本的《攻殼機動隊》都常討論到的一個本體論哲學話題。

《攻殼機動隊》還將把人們引到「人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為何是獨一無二的」「如何和非人類事物相處」這些問題上。

表:賽博朋克、紛雜多元和孤獨感

  •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美〕菲利普·迪克 著

  • 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最初寫於 1967 年,描寫的是 25 年後的世界,即 1992 年。有趣的是,這本書在 1988 年再版時,出版方將故事發生的時間調後到 2021 年——因為書中的技術和場景並沒有很快實現的可能。故事為「廢土」設定,核戰後的放射塵讓地球上的動物和人類無法生存,政府為每個人配備了一個仿生人,好幫助人類更好適應在其他星球的生存。但故事的衝突在於仿生人不願再被人類奴役。自然人和仿生人的關係是值得被嚴肅討論的。人類與其他別於人類的事物的關係都應該被嚴肅看待——即便故事時間再次被調後。

  • 推薦人:紀宇彪

  • 《神經漫遊者》〔美〕威廉·吉布森 著

  • 有人說,《攻殼機動隊》從視覺上奠定了「賽博朋克」的基調;《神經漫遊者》則是「賽博朋克」聖經,它開啟了這個文學類型。主角是一名天才黑客,他能夠使自己的神經系統掛上全球計算機網路,為了在賽博空間里競爭生存,他使用各種匪夷所思的人工智慧與軟體為自己服務。他擺脫肉體和現實的束縛,在賽博空間里浪遊......科幻文學史上首次對「賽博空間」的描述也來自此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黑客帝國》就是吉布森所描繪的網路空間的視覺呈現而已。」

  • 推薦人:紀宇彪

  • 《全息玫瑰碎片》〔美〕威廉·吉布森 著

  • 這本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十篇科幻故事文本——它們記錄了威廉·吉布森成為「賽博朋克」宗師的成長曆程,或者說,它們是《神經漫遊者》的濫觴之作。作者在這本集子的序言里寫到:「有人說,單曲唱片最能完美詮釋搖滾樂的表現力,單曲唱片是音樂的最佳表現形式。也有人說,短篇之於科幻,正如單曲之於搖滾樂。」威廉·吉布森後來的傑作甚至確立了一種文學類型,一位匿名批評家這樣評價:「只有時間才能知道,到底他是拯救抑或是毀滅了這種風格。」在這本在此之前的書里,你也許能找到某些端倪。

  • 推薦人:紀宇彪

  • 《一筆一畫一生:歐陽乃沾香港作品選集》歐陽乃沾 著

  • 《攻殼機動隊》1995 年劇場版里的那個「新港」,原型便是香港。香港的招牌林立、嘈雜紛亂、文化交融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連接發達的未來城市。香港竟成為了賽博朋克的概念勝地。而歐陽乃沾這本寫生畫集正好是對 90 年代到 2000 年這十幾年間香港各個區的記錄。他記錄的是一個消失了的香港,一個與科幻作品的概念勝地不同的香港——她經歷拆遷,也添磚加瓦。

  • 推薦人:紀宇彪

  • 《無緣社會》 日本 NHK 特別節目錄製組

  • 很多科幻作品將故事發生的時間設置在「未來」,這讓它們讀起來像個預言,而它們大部分渲染的都是「末日孤獨」。而這本由日本 NHK 電視台資深採訪記者集合寫就的紀實作品探討了「現代人的孤獨老死」。社會並不全是「結緣化」的,還有一些畸零人存在——他們活著,但不與社會產生聯繫;他們死了,可能無人認領。「日本每年三萬兩千人走上『無緣死』的道路。」書中描述的年輕群體蔓延開來的「無緣死亡」恐懼讓我們不得不研究如何在孤獨中自救——即便末日未來。

  • 推薦人:紀宇彪

  • 里:人的本質、進化論和演化論和心身二元論

  • 《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美〕謝利·卡根 著

  • 這本書的主題雖然聊的是死亡,但死亡哲學幾乎都避免不了關於自我同一性的討論,死亡之所以讓人焦慮憂心,很大程度在於它關乎自我的存續或是轉化。卡根教授在這裡列舉和分析了幾個關涉自我同一性的經典思想實驗,包括和別人交換身體不同部位後你如何一一確定自己處在哪一個身體當中,以及如何持續追蹤一個人,是根據他所處的空間位置還是其他。

  • 推薦人:鮑夏挺

  • 《重返人類演化現場》〔美〕奇普·沃爾特 著

  • 演化論的視角結合考古發現和神經生物學研究,作者在這本書里審視了一些人類基本能力背後隱含的巨大意義:嬰兒的哭聲為何這麼刺耳?自我意識僅僅是演化過程中偶然出現的一種副產品嗎?笑這種看似人類特有的表情究竟有什麼用?演化論似乎在逼迫大量針對人類自我的研究不能輕易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們也真的從中得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有大量經驗支持的結論。

  • 推薦人:鮑夏挺

  • 《第一哲學沉思集:反駁和答辯》〔法〕笛卡爾 著

  • 《第一哲學沉思集》可能是實體二元論傳播最為廣泛的代表作,笛卡爾聲稱存在著兩種不可被進一步還原的實體:物理的和精神的。時至今日他的一些基本觀點仍然能夠在宗教和一些神秘主義群體里找到擁躉。放下這些後見之明,笛卡爾的這本書,尤其是第二個沉思和第六個沉思依然被哲學研究者視為經典篇目來閱讀分析,二元論主張的思辨性也在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 推薦人:鮑夏挺

  • 斯坦福哲學百科:意識

  • SEP(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是英語哲學世界最流行的免費線上哲學百科全書,它由英美高校哲學系的教授們運營、邀請相關領域的重要研究者參與撰寫更新。關於意識(consciousness)的詞條最後一次重要更新於 2014 年初,它提供了意識領域比較新的導讀,意識的定義、特點和功用等問題的幾種主要回答都能夠在這裡找到。

  • 推薦人:鮑夏挺

  • 推薦閱讀:

    意外考試悖論之我解
    兩位皇子搶了17天的皇位,最後卻意外落到一個6歲小孩兒手裡!
    把白醋倒進水後再打個蛋,意外發生了!
    失去魔法的魔術師

    TAG:攻殼機動隊 | 有趣 | 書單 | 意外 |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