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美國2012年中國軍力報告》錯在哪裡?

吳戈

美國這份報告,儘管修改了題目,篇幅從94頁減至52頁,中國外交部的反應仍然是一樣的:「對中國正當、正常的國防建設說三道四,散布『中國軍事威脅論』。我們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同時,中國還有明確訴求:「我們要求美方尊重事實,改換思維,停止年復一年發表此類報告的錯誤做法。」

國防部的反應更進一步——「妄加評論,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和『中國軍力不透明』,炒作所謂台海兩岸軍力失衡,質疑中國的外空和網路安全政策。……嚴正交涉,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新華社5月19日發表的時評中,則用了「充滿陳詞濫調、臆測偏見以及武斷結論,經不起推敲」的評價。

報告錯在哪裡?

報告的全文翻譯很快出現在《環球網》上,這比前些年公眾看不到全文大有改觀。

從「中國軍事戰略和理論」、「中國的軍事現代化目標和趨勢」、「中美軍事交流」、「中國大陸的對台戰略」的四個章節,以及「中國軍隊的規模,部署位置和能力」的附錄來看,國際上各國政府部門、專業媒體、智庫和學術機構提交的有此類內容的報告汗牛充棟,那麼,這篇報告錯在哪裡了呢?

中國官方的批評的主要有三大罪狀:

l 美方散布所謂「中國軍事威脅」和「中國軍力不透明」。

l 蓄意炒作兩岸軍力失衡,挑撥兩岸關係,為美售台武器尋找借口。

l 猜疑中方對美進行網路攻擊。

對此,我們一一分析。

首先,相信看過的人都能發現,這些不客觀主要體現在部分內容上,整體上該報告的主要篇幅,仍以相對客觀、中立的語言,描述了中國面臨的客觀環境、戰略思考、現代化努力、軍隊建設成果、中美軍事交流和兩岸利害關係。

如果要說中國最不適應的,就是一篇向全世界公開的報告,對每個問題都提到正、反兩面,不迴避利益衝突、觀點分歧。正如中國強調的「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始終保持清晰透明的戰略意圖,不斷擴大對外軍事交流,努力增進軍事互信」,這些話千真萬確,然而,我們就此要求國際評價必須以成就為主,迴避分歧嗎?我國官方是不是覺得自己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沒有得到美國朝野的充分肯定,很委屈?

「中國威脅論」

具體到「中國軍事威脅」,報告在談及中國武器裝備和戰備進展時,篇幅明顯比過去壓縮,可以說這次報告出現的幾乎所有中國軍力進展,都在中國官方媒體過去一年的各種公開合法報道中,不同程度地出現過。即使超出這個範圍,也完全存在於中國網路上被默許的探討和猜測範圍。可以說,在此類信息的披露上,這篇報告在中國軍迷眼中,根本了無新意。

同時,中國軍力正在取得長足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中國自己也在多種場合加以宣傳。美國與中國有利益衝突,奉行遏制中國政策,對這些進步往往過分渲染,曲解中國意圖,也是事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前一個事實中,中國面臨宣傳成就、威懾潛在對手與被理解的矛盾,需要把握微妙的分寸,但絕不等於能夠一廂情願地期待西方不再渲染和曲解,這將是長期存在的,即使加以揭露和批判,也不可能消失。

後一個事實,也不等於美國在所有場合的所有言論都在拚命渲染和曲解,畢竟有些事實還是客觀的,中國指望西方主動配合自己的低調,對某些事,比如核潛艇要造幾艘,最好提都不要提,完全是幼稚的。

至於這些事實被廣泛地過分解讀,引起不安,那正是中國外交要為軍事發展塑造有利輿論環境的歷史性任務,指責解讀者,就能代替這項艱苦的工作?須知,國內的輿論也未必時時能配合好政府的最佳期待,有時朝另一個方向過度解讀,也未必有利。

舉例說明,報告中有「中國展示了其在領土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但必須同時避免由此引發鄰國的強烈反抗,破壞穩定的外部環境」。

「『積極防禦』方針中所蘊涵的作戰原則強調採取精確和及時打擊。這種打擊注重在有利條件下先發制人及充分利用對手的軟肋」。

這兩句提到了中國的強硬和先發制人,但能說明這是「中國威脅論」嗎?

再舉一例更容易爭議的,「中國2010年在領土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強硬立場,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這是明確的指責嗎?不見得,中國在領土問題上不強硬,已經吃大虧,但強硬會使局勢緊張,也是客觀現象和必然代價,說明這個現象,並不等於指責中國有惡意。

因此,如果說這篇報告渲染了「中國威脅論」,我覺得最多是指其陳述了一批已經廣為人知的中國軍事進展,並對某些進展的未來目標和步伐有所誇張,但這都是平時國外媒體甚至官方話語中極為常見的,中國與其說是對這篇報告不滿,不如說是對平時所有這些渲染不滿。

中國最滿意的國際輿論,似乎可以從這句話看出:中國軍力的發展,「不針對任何國家和特定目標。只要是不對中國懷有敵對意圖的國家,都不應對此感到疑慮和擔憂」。

這話正確得沒法更正確了,但它完全是與現實脫節的理想化宣傳而已。一國軍隊有假想敵再正常不過,跟友好關係不矛盾,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美國就天天把中國當假想敵,中國不還得跟他談友好大局嗎?中國說沒有任何假想敵,就跟任何國家都只剩友好了?怎麼可能?

一國有敵意,才應該擔心別國軍力,那意思就是無「害人之心」,即無需「防人之心」?世界真要這樣高尚當然好,問題是人際關係之間也不可能沒有猜疑和防範,何況有強大武力的國家。哪有那麼理想?

中國軍事透明度

必須承認,不光是美國,世界上認為中國軍費不透明的聲音是相當普遍的。從理論上說,要消除這種聲音,唯有透明,但這畢竟是中國主權範圍的事,任何國家都無權要求中國將軍費公開到何種程度才滿意。中國在逐步增強軍事透明度,與各強國增信釋疑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權,對自己有利,也是完全合理的。總的來說,國際上增強透明度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趨勢,朝鮮為了緩解不利國際環境,也在這方面有所變化呢。中美之間的分歧,無非是中國認為已經夠快,步子夠大了,你們不能一點掌聲不給,老叨叨個沒完。

還是必須承認,美國有叨叨的權利,尤其是在它的一個政府部門給自己國會提交的一份工作報告里叨叨。畢竟美國,或者別的任何國家,沒有一個在外交、法律等層面,提出過強硬要求,逼近中國軍費透明。中國如果暫時不願,也不可能真正達到與美國相當的透明度,按自己的步子來就是了,糾纏於美國在報告里用沒用「缺乏透明度」的評價,有用嗎?期待其不再這麼說,可能嗎?

兩岸軍力

這份報告指出「兩岸軍事平衡(包括人員、力量結構、武器和軍事理論發展)繼續朝著有利於北京的方向發展」。這被指責為「蓄意炒作兩岸軍力失衡,挑撥兩岸關係,為美售台武器尋找借口」。

問題是,在內部,解放軍迅速發展,逐步改變軍力平衡,維護祖國統一的能力越來越有把握,是天大的好事,但美國人一提這個事實,就是蓄意炒作?我們難道希望這個發展,永遠只「內部掌握,不得外傳」,有可能嗎?兩岸關係再緩和,台灣對大陸軍力的擔心也是存在的,馬英九又不是瞎子,需要美國挑撥嗎?

可見,我國外交對軍力發展提供有利輿論環境方面,任重道遠,但畏難怕苦,缺乏耐心,難道竟幻想通過簡單地批判美國,就能使大陸軍力上升對武力統一的潛在意義變成「絕密」,或者人人視而不見。

既然平衡在變化,美國售台武器的壓力就必然增大,這是中國發展軍力和堅持統一國家決心的時候就必須預計到,必須有準備的問題。如果說這是個「借口」,那還真沒法不讓美國找到。

因此,外交部發言人有「我們敦促美國國會一些人放棄冷戰思維,停止推動對台軍售」的表示,當然也正確得不能再正確,但我可以肯定,他們不會停止的,也未必是冷戰思維,換了你當美國議員,讓中國輕易統一了台灣,你也會大叫美國利益損失慘重,總統必須下台的。

至於對兩岸關係的評價,報告提到「北京和台北並沒有在發展政治和安全互信上採取任何措施」,「北京希望通過長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融合最終化解島內的台獨情緒」,這些話不對嗎?其實是對的,只是它太客觀,太直白,太不符合中國官方語言。

網路攻擊

對這個問題,梁防長在不久前訪美時就與美國防長帕內塔採取了各自表述。國內消息標題:梁光烈否認美國遭受的網路攻擊源自中國。聯合早報援引BBC中文網:帕內塔贊同不能將所有網路攻擊都歸咎於中國。

這次,這篇報告提到「其中許多攻擊就來自中國」,這其實是與梁-帕相互折衷後的立場一致的。而且美國這麼說,仍然只是它的一面之辭,你的喉舌有的是,要反擊要澄清都不怕,為這句話耿耿於懷,有用嗎?

其實,在這方面,該報告倒還真有毒刺一大把,諸如「這些網路丟失的數據往往都是價值極高的技術資料」,以及中國「通過合法與非法手段獲取軍民兩用和軍用技術為自己所用」,「華為、大唐和中興等與中國政府及解放軍有關的企業模糊了商業和政府/軍隊組織的界限,對防止這些技術流向中國軍方構成了挑戰」。

這些,才是真正在道義上讓中國面子受不了的,只是中國在對報告的罪狀曆數中居然不提了。筆者對此類信息的真假不予置評,只是可以總結:如果你真認為有些指責太無端,太荒唐可笑,太越辯越黑,那麼不予理會,或者一律報以「誣衊」二字,就是個好辦法,正如現在做的這樣。

何謂妄加評論

近年,中國對美國一系列不利輿論的反應,常常愛用「妄加評論」一語。

我只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談美國軍力的報告,無論是公開的,還是內部的,都多如牛毛。這些報告中,對美國全球實力和野心的揭露,可謂毫不留情,要從中總結出「美國威脅論」易如反掌,甚至有很多文字揭露到美國的國家本性、統治階級本質層面,充滿了反感和對抗的激情,冷嘲熱諷更不鮮見,不信在互聯網上隨手就能搜出一大堆來,不乏部一級官方研究機構的觀點。唯一的區別,無非只是沒有採用向人大提交的形式,那只是因為中國人大不要求提交,但其它形式的上報中央,絕對不在少數。

對此,美國抗議過嗎?

誠然,美國國會有時會通過干涉中國內政的決議,但這些干涉的效果未必如意。中國也曾以發表美國的人權狀況等手段如法炮製,加以回擊。總的來說,美國對外國事務干預甚多,是一個國際現實,「說三道四」也好,「指手劃腳」也好,都無法改變,中國倡導不干涉內政無疑佔盡了道義高地,但在當前的國際社會也時常曲高和寡,干涉是經常的,而且未必完全是惡性的,都是現實。

美國對中國既然存在遏制,中國無法視而不見,那麼對中國加以評論就更是個現實,以「不干涉內政」原則,剝奪美國的評論權,有道理,但不大現實,所以「妄加」二字只能是聽起來舒坦。

客觀而言,美國的「妄評」即使全無用處,也未必全是害處。換句話說,中國就這麼怕被公開,被評論,被抨擊?那要遇到維基解密怎麼辦?可見中國在對國際輿論的包容度上,觀念已然落後。如果美國說得不對,甚至有惡意,想辦法應對即可,有的要解釋,有的不理它,有的不爭論,有道理的還要反思,也有的要反擊,不就行了嗎?

姑且不說美國這份報告有趨向溫和的變化,完全談不上「充滿陳詞濫調、臆測偏見以及武斷結論」,即使是滿口胡言,中國現有的應對方法也未必高明。說三道四無非是鑽了中國軍事透明度與國際水平有較明顯差距的空子,美國國會要求國防部提交一個主要對手的軍力,恐怕也要算美國的內政,中國又有什麼權力要求立即停止呢?這難道不也是干涉內政嗎?

更何況,一個政府,在內部要習慣被評頭論足,在外部要習慣被說三道四,輿論壓力是必然的。在這個信息時代,即使是不友好勢力,要的國際社會上封殺它的表達自由,也行不通。比如美國這份報告,雖然為全世界報道,但其本意畢竟是政府工作範疇,並非向全世界發出聲討,中國公眾能夠看到全文,也是時代進步的表現,並非洪水猛獸。對其中的主觀之處,中國公眾自有辨別力,國際社會的客觀力量也不至照單全收,有何擔憂?其中的客觀之處,其實也有有利於中國形象的一面。何必要全盤否定,並不切實際地要求停止?這恐怕是國內治理的慣性思維——含有不利成分的輿論,只知道連同其合理成分,一概從源頭封殺,而不相信公眾的辨別力和社會的客觀公論。這是落後的表現。

更可笑的是,中國專家將該報告訴之為「現實版的真實的謊言」倒也罷了,還非要一廂情願地解釋美國動機——美國戰略東移的借口,其實美國戰略東移好幾年了,哪裡需要今年這個報告來做借口?


推薦閱讀:

莫言將成中國作家新首富 2012年全球版稅有望過億
《面相看哪些女人生育能力強》中國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編號2012070204
2012新款春裝韓版女裝修身長袖圓領雪紡連衣裙中裙子
屬狗的人2012年運程為您揭開一年好運勢
Playa Aro Espa?a 阿羅海濱 西班牙 2012 03 04

TAG:中國 | 美國 | 專家 | 2012年 | 報告 | 解析 | 在哪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