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的咖啡館,你根本捨不得拿出電腦工作
這些咖啡館是我想要搬去京都最重要原因,因為可以讀書,可以發獃,可以看山,可以曬太陽……因為從11點開始供應的「京都的早餐」,讓人相信這一天會有好事發生。
採訪|丁小貓
圖片|丁小貓
插畫|yoyo
長途旅行歸來的第一件事,總是把咖啡豆補上。在一個城市裡,有一家固定去剪頭髮的店,咖啡豆沒了知道該去哪裡補貨,都是安全感的來源。但買咖啡豆,總是在京都。周日的花道課結束後,從六角堂散步去堺町通三條,那裡有名叫INODA(イノダコーヒ)的咖啡店,是最常去的一家。
在INODA買咖啡豆,定番(經典)是叫做「アラビアの真珠」(Arabian Pearl)的,三種摩卡咖啡豆子的混合深煎,始於創業之初就一直延續下來的味道。若非對濃烈有執念,它口感溫和,最適合早餐時光。偶爾也會買季節限定咖啡,例如十一二月有紅葉款擺出來,其實只是包裝變了,但總有種秋去冬來季節變遷儀式感。最初也貪心,幾種口味都想買回去試一試,店員一臉為難:「真的要買那麼多嗎?開封后一周內喝完,是咖啡豆的美味秘訣哦。」
但凡喝一點咖啡的京都人,沒有不知道INODA的。說它是京都最出名的咖啡店也不誇張:第一任老闆豬田七郎是個洋畫家,使這裡自1947年創之初就成為京都文化人的聚集地,電影導演吉村公三郎和大作家谷崎潤一郎都曾是店裡的常客。文藝風行的昭和年代,店內的日常就是文化沙龍人告訴我:「京都的早晨,從INODA咖啡的香氣開始。」後來才知道,這句話並不是她說的,而是作家池波正太郎的名言。INODA能聲名遠揚至東京,也要歸功於他:在那本名為《從前的味道》的隨筆集中,池波正太郎說自己每每造訪京都之際,總要光顧INODA本店,說這裡的咖啡「最適合日本人的口味」,後來自己患上每天喝一杯咖啡強迫症,全拜此地所賜。他又極力推薦一款牛肉三明治,說那是「男人吃的三明治」。
通常來說,名氣太大的店我總是避而遠之,但京都的咖啡館是個例外,INODA絲毫沒有因為它的大名鼎鼎而喪失了純正血統,只要去過第一次,很難不成為常客。店內裝修還保留著舊時的昭和摩登風,常年置身於性冷淡的現代設計中,這種落伍的懷舊做派最令人心安。大廳里終年有人排著長隊等候,每天也都有遊客來一探究竟,但更多還是當地熟客的身影。京都是個無意中會流露出距離感的城市,在INODA店內偶遇的熟人寒暄和談笑之間,又或是那些坐在角落裡攤開報紙看一個早上的老人身上,常令人短暫地忘記這座城市的防備心,那一閃而過的細小而濃烈的人際關係的微妙之處,是唯一讓我感嘆「原來京都亦有街坊氣啊」的場景。
在INODA排隊的人多是三兩成群,為了等待一張單獨的桌子,可以有些許私密的談話空間。如果願意拼桌,倒是隨時可以入坐。我從來都喜歡坐在大的圓桌上,像是廣州日常的早茶時光,只是對於咖啡館來說,這樣的場景實屬罕見。上一次去吃下午茶,才剛剛坐定,對面就來了一家三口,把店裡的名物都點了一遍:牛肉三明治、火腿三明治、灑滿砂糖的吐司、昭和手法的義大利面……彼此也不說話,只是熟練地分食著。落地窗外的庭院,此時開始有一點秋天的紅色,但主角還是高大的常青樹,入口處留著一塊小小的町家坪庭,在12月的第一天,山茶花已經開滿了。廚房是開放式的,喝著咖啡之間,聽到裡面傳來杯盞碰撞的聲音,轉過頭去,帶著白帽子的服務生正在沖泡著熱騰騰的咖啡,就覺得原來現世安穩這回事原來是真有的。
如今在京都,INODA已經開到第八家店鋪。有一年立夏,陽光極好,醒來便迫不及待想去京都慶祝世間最美季節的大駕光臨。那天鮮有地去了距離本店只有一個拐角的三條支店,店裡有一個更大的圓台,眾人繞台而坐,穿著白色上衣的咖啡師都站在檯子中間,於眾人眼下沖泡咖啡。那位置是一個孤獨者的最佳選擇,人們亦是形影單只地來,先坐下來的人喝了半杯咖啡,書也讀了一半,後來的人也效仿前人,紛紛坐下來攤開一本書。INODA的店員通常不和客人搭話,咖啡煮得專心致志,可如果遇上哪天人少,沒準其中一位年紀最大的會告訴你:「喏,靠近入口處那個座位,那時候高倉健來京都拍電影,就是坐在那兒。」
都說京都是傳統而守舊之地,意外的是,它也是全日本咖啡量消費第一的都市。INODA雖自稱為咖啡館,但日本人提起它時,總說「代表京都的老鋪的喫茶店,100%被寫進觀光手冊的地標」。我便是被「喫茶店」這幾個字打動,顯然來自禪語中的「喫茶去」,在京都的寺廟中常見這幾個字,似乎在轉念之間,就能化解世間一切難題。所以京都的咖啡館,從基因上就和東京不同,更加和那些國際連鎖咖啡店不在同一語境,你根本捨不得在這裡拿出電腦工作——事實上也真的沒有人這樣做。在京都的喫茶店裡,時間是靜止的,人們是不追求效率的,倒是也有人在這裡會客或是洽談商務,言語中多少有些不同於其他,大約是多了些感情色彩。
從INODA往鴨川方向走,不遠處還有一家「六曜社珈琲店」,京都式感情色彩更重。如今傳承到第三代的店,外來者未必有所耳聞,但咖啡的美味傳說在京都人之中可是人盡皆知。六曜社有兩層,一層在地上,一層在地下,地上店早上8點半開門,走的是京都傳統的喫茶店路線,多是熟客每天前來吃早餐,地下店要到中午12點才營業,幾乎不提供餐食,頂多一塊小小的甜甜圈,就坐下來好好享受咖啡吧,不好嗎?
一間能把雞蛋三明治做得好吃的咖啡館,是多麼偉大啊
另一家常買咖啡豆的地方,是本能寺對面商店街上的Smart(スマート珈琲店),每次來了,就一定要吃過午飯才走。如果和朋友約在京都吃午飯,我多半也會說:「去吃雞蛋三明治吧!」就好像約在京都吃晚飯,無論如何都想去吃牛肉壽喜鍋一樣。比起INODA,Smart才像是我的食堂,撒上一點鹽的雞蛋三明治可以吃上100年不厭倦。
創業於1932年Smart,也是京都有名的老鋪喫茶店,店內同樣將昭和氛圍保存了下來。能夠想像彼時的太秦電影人經常光顧,美空雲雀又為何青睞此處。像我這樣,很多人反覆光顧Smart的原因,只是為了一份溫熱的雞蛋三明治:和便利店常見的煮雞蛋切碎後拌上蛋黃醬的做法不同,典型的關西風味雞蛋三明治,是把剛煎熟的玉子燒夾在烤好的吐司片里。吃過那些冷冰冰的三明治後,我第一口便被Smart的溫柔口感征服了,又沒有多餘的醬汁,淡淡浮上來的是鰹魚汁里的醬油和砂糖味,此時撒上些許胡椒鹽,風味更佳。玉子燒是日本家庭早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將它與三明治相結合,實屬我見過最成功的東西聯姻。又說Smart的咖啡,酸味比各處都更甚,本來不是我的口味,卻意外地和這雞蛋三明治很搭,每次都要點到第二杯,才肯罷休。
Smart的法式吐司也很出名,聽聞是如今的三代目店主從祖母那裡繼承來的手藝。外皮烤得酥脆,內里卻殘留著濕潤口感。我吃過一次,終究還是不敵雞蛋三明治的魅力,對那味道上癮的徵兆不定期發作,疑心是患上戒斷綜合症。一間能把雞蛋三明治做得好吃的咖啡館是多麼偉大啊,吃過一次Smart你才會明白這道理。
每次去Smart,總能看見店裡有學生模樣的年輕男生在讀一本書,又總有兩個女生低聲而親密地聊著天。店員不催人,無所謂翻台率,那些寧願排著長隊也要坐下來的人們,可見也是中意此情此景。有時候你的鄰桌是畫風奇怪的中年機車男女,就著火腿三明治抽了滿桌煙頭。日本禁煙措施實行得風生水起,有朋友跟我抱怨過這國家對待煙民太過不友好,只有Smart還延續著從前的傳統,堅持做一間尚能抽煙的咖啡店,且堅決不分區。時常也有觀光客向店主抗議,這令他苦惱:喫茶店原本就是這樣的場所啊,Smart從前是學生、藝術家和思想家聚集的文化沙龍,哪有不能抽煙的沙龍呢?
但要說京都最著名的雞蛋三明治,還得去松屋町的la madrague(喫茶マドラグ),它的風姿我從前就在好幾本京都特輯中都見過,並不像傳統三明治那樣切得方方正正,別出心裁的三角形,堆得像金字塔一般。第一次,我和友人心血來潮在周日的午間去過一次,被告知至少要等兩個小時,兩人餓得飢不擇食,當即轉戰另一家法國餐廳。對la madrague卻始終惦念著,覺得自己枉為一個雞蛋三明治愛好者,實在名不副實。
某天終於剛開門就去了,運氣很好,只等了20分鐘。680日元一份的雞蛋三明治,撐到無法站立。後來跟老闆打聽,說是橫切面有10厘米那麼厚(有客人說它是「世界第一厚三明治」),為此必須要放整整四個雞蛋——早餐氣蓋山河吞掉四個雞蛋的勇士,全都坐在la madrague里呢。
我鍾情於la madrague,是因為它死而復生的故事比雞蛋三明治更加動人。這幢百年町屋原本是另一家名叫SEVEN(喫茶セブン)的咖啡名店,在這條街上開了50年,已經是當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2011年SEVEN的店主去世,令它不得不永久停業。大約半年後,如今la madrague的店主在尋找京町屋時,偶然遇到這間房子,聽聞了它的故事,反覆思慮之下,決定將咖啡店經營下去。起初只是專註於賣咖啡,和從前的熟客探討什麼樣的咖啡才是京都的傳統味道,不斷改良之間,生意也欣欣向榮。
又過了一年,某天店裡來了個新客人:「既然都把SEVEN繼承下來了,la madrague不如把最近閉店的洋食店CORONA(レストラン コロナ)的名物雞蛋三明治也繼承過來吧?」1945年開店的CORONA,因為獨家的雞蛋三明治秘方,令店主也成了京都知名料理人,2012年2月宣布閉店時,他已是96歲高齡,體力不支,不得不引退。la madrague的店主登門拜訪了這位老人,老人毫不猶豫地將做法事無巨細傳授給他,希望能將這份味道在京都永遠地傳承下去。不久後在la madrague的店裡開賣,慕名而來的客人卻說:「CORONA的三明治要更加柔軟呢!」「CORONA的分量是不是更大呢?」la madrague的店主又去請教了一次老人,老人疑惑:「是大家美化了記憶中味道的緣故吧?」那之後,店主便自己根據客人意見不斷改良,從調味料的增減到製作時長和火候大小,再到雙手力度和切割角度……終於變成了今天的樣子,那位客人說:「沒錯,就是這個味道,真令人懷念啊。」
今年,聽說la madrague在東京也開了分店,似乎是在相當熱鬧的市中心,應該也是終日排著長隊吧。可是我卻很懷疑:雞蛋三明治的味道,本質是京都舊式的人情味,這樣的人情味道到了冷漠都市大東京,難道不會水土不服嗎?我從前聽說,「la madrague」這個詞,其實是店主的妻子最愛的碧姬·芭鐸在聖特羅佩一間別墅名字,碧姬·芭鐸每每因拍攝電影而感到疲憊的時候,總是說:「好想回la madrague啊」!對於京都人來說,la madrague也終於成了這樣一個存在吧?在繁忙生活中,尚有一地能令人喘口氣,是歸處。
你怎麼可以不在京大門前喝杯咖啡呢?
和初次在京都會面的朋友相約,必然是京大北門的進進堂,搭乘京阪電車到出町柳站出來,先在賀茂大橋上看看鴨川三角洲的風景,然後便一路向東漫步,不過10分鐘距離。進進堂也有傳說,它是京都第一家麵包店,當年店主在巴黎留學,深受咖啡文化影響,回國後便決定在京都也復刻一個,1913年開業,起初只是販賣法式麵包,後來才漸漸演變成咖啡館。如今進進堂在京都各處都開了分店,我從不在那些店喝咖啡,但會專程去買麵包,尤有一種雜糧麵包的拼裝版,是我的早餐食糧。
我特別喜歡進進堂寬厚的柚木桌子和長條椅子,陽光好的日子,總會坐在沿街靠窗的位置,讀書很好,也可觀街景。那裡有一種令人安心的開放感,拼桌的距離保持得恰到好處,是心理學上安全感不會受到侵犯的範圍。後來的人在旁邊或是對面坐下,多數是京大的學生,店裡打工的也基本是京大男,流水般地換人,卻時常都長得很帥。京大的教授偶爾出現在店裡,不乏來頭很大的,沒準你右邊那個,剛好就拿過諾貝爾某某獎呢。
進進堂的店主對這桌椅頗為自豪,說是被評為「日本人間國寶」的木藝家黒田辰秋親手定製的,黒田辰秋早在23年前就去世了,今天的四代目店主還是會親切地回憶:「那時候我還是個小孩,但腦海里始終有一個畫面,黑田桑在去世的幾個月前還偶爾會來到店裡,坐在椅子上遠遠地看著我們呢。」
今年年初去進進堂時,店內正掛出來《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的海報,才知道電影版就要上映了。森見登美彥在京大讀書期間,就總是來進進堂寫小說,坐在最裡面的露天位吸煙區,一寫便是終日。所以在《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里,前輩第一次和黑髮少女約會,就是在進進堂碰頭的,可見尚有情結。森見登美彥沒有提過(我猜是不捨得告訴外人),進進堂的咖喱飯十分好吃,豬肉和洋蔥的簡單製法,像是湯汁一樣稀薄,配麵包卻是最佳,也已經賣到第45個年頭了。
京大周邊還有家秘密咖啡館,位於東邊的的吉田山上,大正末期的木造一戶建,名叫「茂庵」。去茂庵,要經過吉田神社境內,一直登至山頂之上。秋日裡順道去過一次,被午後陽光下的漫山紅葉驚艷,流連著不肯繼續攀登。儘管需要登山,客人卻終日很多,脫了鞋在一樓房間里等待,咖啡館在二樓,坐在下面能聽見地板吱吱嘎嘎作響,是店員走動的聲音。
茂庵的座位全都面對窗戶,這個季節在窗前坐下,三面皆有不同景緻。一面是紅與黃的深秋組合,一面還全然是綠意盎然,而我總是運氣好,能在面朝京都市街地的那一面坐下。此時便盡收眼底,這城市果然蟄伏於盆地之中,還有東山上的大文字,第一次將那「大」字的火床看得清楚,想必每年夏季五山送火之時,這個位置必然也是最佳觀景地。
據說這茂庵從前是茶苑,頗有市中山居的茶道追求,多年前創始人谷川茂次郎去世後,過去的食堂棟被改造成咖啡館,而茶室清閑亭和田舍亭依然殘留著,如今也會定期舉辦月釜茶會。即便沒有茶會的日子,館內也總有禪茶風景,有時是一扇落日的窗,眼睜睜看著遠方山線上方泛起橙紅色,市街地隨之亮起點點燈光,無論是東山的夕陽晚霞還是京都的人間燈火,都有種千年不變的隱喻。
冬日臨近,到下午5點便該起身離開了,此時山裡已是漆黑一片,幸好小道兩側擺滿了腳燈,沿燈下山,是來自山頂的體貼。偶有動物發出一二叫聲,也不知是什麼,就靜靜聽著,抬頭有明月,在京都景緻中,陰晴圓缺早就見怪不怪。就如同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傍晚獨自下山,店主要特意囑咐你:「一定要小心啊,前兩天有人在這山上摔倒了。」在京都的溫情之中,也是見怪不怪的事情。
我總覺得,京都的最後一絲矜持藏在咖啡館,是保持著高貴的距離感又不失關懷的、能令人沉靜下來的溫情脈脈。這些咖啡館是我想要搬去京都的最重要原因,因為可以讀書,可以發獃,可以看山,可以曬太陽……因為從11點開始供應的「京都的早餐」,讓人相信這一天會有好事發生。最近聽說鴨川岸邊有家咖啡館,買了咖啡裝進野餐籃里,可以租借木頭桌椅外出,便成了眼下最期待的事:等到春風拂面的日子,就帶著京都的咖啡館去鴨川野餐吧。
京都局部地圖(四)
周末去咖啡店看書發獃吧
?
《日曜日散步》之京都
??第五篇預告??
日本是獨身大國?日本年輕人喜歡一個人生活?日本人根本不想結婚?不不不,你知道京都最火的神社和寺廟是幹嘛的嗎?求姻緣!你知道在姻緣神社裡,除了祈福還能詛咒嗎?你知道京都是日本的不倫勝地嗎?你知道偷情的人在神社裡許了什麼願嗎?下一期《日曜日散步》,感情戲很足哦。
沒看夠?
推薦閱讀:
※郎永淳為什麼辭職?
※想找一份充滿樂趣的工作?別做夢了
※女性在職場中最重要的三個品質是什麼?
※突然間不想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大學擴招運動中的985幼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