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常說的「菩薩」兩字有何意義

2011年07月27日 09:33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綜合

字型大小:T|T
0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菩提薩埵(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佛教中的「菩薩」兩字具名菩提薩埵,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嘉祥疏一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凈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雲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在佛教中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我們通常人以為泥塑、木雕等雕塑成菩薩形像,其實這只是將菩薩的精神形像化,供人憶念、膜拜、敬慕崇仰而仿其行踐之道。凡能具足如此悲智精神,不論出家在家的大德皆可稱為菩薩。學佛的人慾想實踐菩薩願心,即需實踐六度波羅蜜(波羅蜜為究竟義)─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修習。布施,有財施、法施、內施、外施、一切施;如捨身成仁、釋迦捨身肉飼鷹,皆是布施的表現。持戒,大乘的菩薩戒,不只止息惡法,而且積極實行善法。忍辱,菩薩的行忍,是智力的表現。精進,有內外精進二種,勤修戒定慧是內,立誓息滅貪瞋痴的行動是外。禪定是去惡、靜慮。菩薩有禪定功夫,方能引發智慧,繁興大用。最後般若譯為妙智慧,能解惑開慧的根本智,篤行修持應物設施是差別智。凡能積極內外實踐這六度稱為大菩薩。如大智文殊師利、大悲觀世音、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王、大勢至等代表佛教中菩薩最高典範

推薦閱讀:

八字中「命宮」有何意義?
剖析鄧小平南巡意義(2月15日節目文稿)
十神的功用和意義
上山虎和下山虎,有什麼分別意義?
〈楞嚴咒〉的意義

TAG:意義 | 佛教 | 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