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孝道文化/萬本根等編/國別: 著/巴蜀書社
中華孝道文化 內容簡介 在儒家的倫理道德體系之中,「孝」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指出在人的諸般德行中沒有比孝更為大的,事親行孝是做人的根本。宋代新儒學的代表程顥、程頤和張載等人,則將孝道提升為普世性美德,強調孝道在倫常日用中的作用。儒家孝道觀的影響是廣泛的,其對中國古代中醫學的發展尤為深遠,這是因為孑L孟與程張諸人,不僅倡言孝道而關注醫道,甚至將醫道納人孝道的範圍之中。而後世醫家無不服膺儒學,因此醫儒之間就存在著某種較為特殊的關係。孔孟孝道觀首先對古代醫學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漢晉到隋唐不少著名醫家都提出知醫為孝的觀點。如被後人尊為「醫聖」的張仲景說:「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傷寒論》自序)。晉人皇甫謐說:「夫受先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遊魂。若不精於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塗地,無以濟之,此固聖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晉書·本傳》)南齊人褚澄在其所著《褚氏遺書》中說:「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與;非聰明理達之士,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醫,必選名姓之後。其德能仁恕博愛,其智能宜暢曲解,能知天地神祗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數。」唐人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序》中也說:「君親有疾不能療,非忠孝也」,「若有疾厄來求救者,……皆如至親之想。」這些言淪都體現了孔孟孝道觀的精神實質,認為孝子忠臣要時刻保證君父的身體健康,就必須學習並精究醫術。張仲景、皇甫謐、褚澄、孫思邈等人所言在歷史上開了醫孝合—論的先河。這說明孔孟奉親養老的觀點,力求掌握醫藥知識的願望,容易在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家中產生反響,這也體現了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有希望自己的父母健康長壽的共同願望。宋代理學是儒學發展的一個高峰。二程、張載等理學的奠基人,比較全面地闡發了孔孟的孝道觀,並且在踐履方面作了更多的嘗試,突出地表現在對醫術的愛好與崇尚之上,因此使得孝與醫在關係上更加緊密,形成極有特點的醫孝合一論。由於理學成為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其對醫學的影響也就更為顯著了。程顥、程頤創立的洛學學派,一向被視為理學正宗。二程兄弟具有豐富的醫學與養生學知識。關於切脈,二程說:「人有壽考者,其氣血脈息自深,便有一般深根蒂固底道理。人脈起於陽明,周旋而下,至於兩氣口,自然勻長,故於此視脈。又一道自頭而下,至足大沖,亦如氣口。」①所謂「氣口」又稱「寸口」或「脈口」,指兩手橈骨頭內側橈動脈的診脈部位。但二程理解的並非現在中醫學所常用的獨取「寸口」之法,而是《素問·三部九候論》中提出的「三部九候」的全身遍診法,所以說腳上的「大沖」即「太沖」穴,也是診脈部位。切脈為望、聞、問、切四診中之最難者,晉王叔和《脈經序》云:「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對脈象的體認完全憑醫者的經驗積累。而二程居然能像醫家可以悟出「弦緊浮芤,展轉相類」的複雜脈象,分辨出入有無壽考,可見其在脈學方面造詣頗深。二程亦懂藥物學,《二程遺書》卷十五說:「醫者不詣理,則處方論葯不盡其性,只知逐物所治,不知合和之後,其又如何?假如訶子黃,白礬石,合之而成黑,黑見則黃白則亡。又如一二合而為三,三見則一二亡,離而為一二而三亡。既成三,又求一與二;既成黑,又求黃與白,則是不知物性。古之人窮盡物理,則食其味,嗅其臭,辨其色,知其某物合某則成何性。」這是講藥物的化合與分解,強調要對單味葯色、臭、味仔細辨識,方知構成方劑後的性能與功效。當然,在諸種醫藥學知識中,二程對於精神衛生知識似乎更為熟諳,這顯然與孔孟以來儒家注重道德修養的傳統不無關係。他們認為人之所以無病自疑,是因為「疑病者,未有事至時,先有疑端在心」(《二程遺書》卷三),治療失眠症,與其念名言中好字,「不如數珠之愈也」(《二程遺書》卷二上)。對於視物皆獅子的幻覺,患者「以見即直前捕執之,無物也,久之疑疾遂愈」(《二程遺書》卷十一)。又如對於恐懼情感,《二程遺書》卷十八載:「或問:獨處一室,或行暗中,多有驚懼,何也?曰:只是燭理不明,若能燭理,則知所懼者妄,又何懼焉?」內心的恐懼只因不明了事物的性質和道理,所以他們提出「明理可以治懼」(《二程遺書》卷一)的一般性治療方法。「怒」是人類情感中最易發作和最難控制者,過度之怒對人體危害甚大,如何制怒自古以來是儒家修身中的重要課題,二程提出以理制怒的方法,說:「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能以方怒之時,遽忘怒心,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道亦思過半矣。,』(《二程遺書》卷十五)就是說將發怒時,需要有一個調整,即以「理」來觀察一下其中的是非曲直,即會消去怒的誘因,回到心平氣和的中庸狀態。這顯然不失為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療法。在人的諸種情感中,二程亦如孑L盂一樣最注重「樂」。如說:「仁者不憂,樂天也。」(《二程遺書》卷十五)「仁者在已,何憂之有?凡不在己,逐物在外,皆憂也。樂天知命故不憂,此之謂也。」(《二程遺書》卷一)當然,這裡所謂「樂」亦如孔孟一樣加入了倫理道德方面的價值判斷。程顥的詩處處體現出「樂」的情感體驗,其《偶成》詩云:「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予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秋日偶成》又道:「退居陋巷顏回樂,不見長安李白愁。兩事到頭須有得,我心處處自優遊。」「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這裡表現的是恬淡閑適、從容自得之樂,顯然具有養生學方面的道理。總之,二程的醫學知識的確是較為系統和全面的,顯示出他們對此道具有異乎尋常的熱情和鑽研精神。在道德範疇里,是仁為本,還是孝為本?在人性論上,是孝為人性之先,還是仁為人性之先?這是自東漢以來直到清代的儒者爭論了一千多年的一個大題目。這場爭論,其實質涉及到如何正確認識傳統道德的哲學基礎、行為準則和倫理規範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本文擬對仁孝之辯的歷史由來加以追溯,從中或可得到於今有益的實踐啟示,故為此文,以求正於方家。一、「仁孝先後之辯」的歷史由來在《論語》的思想體系里,孔子以仁為最高的道德標準,而以孝悌、忠信、禮勇等倫理行為作為從屬於仁的總原則之下的道德觀念,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關於仁和孝這兩個概念之間的直接關係,孔子本人並沒有完整的論述,「並沒有提出一個德目的體系來」(張岱年先生語)。①在《論語》里,孔子說到「仁」的地方有105條,①說到孝的地方,有19條。②而說到仁和孝的關係的地方,把有於和曾子等弟子說到仁和孝的話除外,只有一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③這裡的「仁」是指仁人而言,很難說仁與孝孰先孰後的問題。而他的弟子有子和曾子則各執異辭,有了兩種說法。有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④有子是主張孝悌為仁之本,孝悌是在仁之先的。而曾子則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e曾參在(孝經》里記孔子的話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裡,不僅曾子主張孝為德之本,似乎孑L子也主張。人之行莫大於孝,是為德之本的。由於孔子師徒關於孝、德、仁的關係有這樣一些不同的說法,這就為漢以後關於「仁孝先後」的激烈辯論留下了伏筆,產生了兩大學派的爭論:一派主張孝為先,一派主張仁為先;一派崇有若,一派崇曾參,這樣又引起了「曾、有並稱之爭」。曾有並稱與仁孝先後的辯論進行了一千多年,其最早的激烈辯論始於東漢之時。關於東漢時期仁與孝孰先孰後的激烈爭辯的史料,見於《後漢書·延篤傳》。「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開始對中國文化的全面反省,對儒家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孝經》當然也是批判內容之一。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孝經》的確是有宣揚封建倫理道德、等級觀念的內容。但是,倘若穿過二千年歷史的長河,走進春秋戰國那個紛亂的時代,走進不遇於時的思想家們默默思索的心靈,仔細找尋,我們又將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來分析當時的社會現實和思想狀況,把它放在應有的歷史和思想史地位上,得出較為公允的結論,應該說是有必要的。基於此考察角度,筆者從三個方面剖析了《孝經》的內容,認為《孝經》是先秦儒家孝道智慧的結晶。其一,從倫理學的角度考察,《孝經》的形成是中華孝道文化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高度。人是一種情感動物,相同的血緣引起的情感聯繫,是由遺傳基因所決定的一種先天心理,孝正是人類這種先天心理的流露。殷商卜辭中已有「孝」字;到了周代,宗法制度的出現,使「孝」的觀念大大發展了起來。對祖先和父母要孝,對兄長要敬,對弟弟要友,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把父系制度下的宗法關係確定下來。《周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從這段話可知,禮義最初發軔於血緣親情之中,然後才推廣到社會中的個體。究其原因,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群體中最基本的生產和消費單位。因而,家庭內部關係也就成為中國古代社會中最基本的倫理關係。在一個家庭中,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為重要,尤以父子關係更為重要。這種父子關係的倫理規範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就是「孝」。在先秦諸家中,儒家是最注重人我關係的一派,在各自的思想體系中對「孝」加以闡發和論證。在孔子眼裡,「孝」無疑是他正名思想中匡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秩序的第一步:「弟子人則孝,出則弟」①;「三年無改於父子之道,可謂孝矣」②;「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③。孟子作為孔子思想的正統繼承者,「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④;「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⑤荀子反對盲目服從的孝道,他在《荀子·子道》中說:「明於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愨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 中華孝道文化 本書前言 序一 張岱年 在人類社會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一種自然的關係。子女是父母所生,靠父母的撫養而成長,「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及父母年老,體力衰退,則有賴於子女的輔助。子女對父母盡孝,這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道德的最高原則是愛祖國愛人民,而愛父母是愛祖國愛人民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對於他的父母不能盡孝,他還能愛祖國愛人民嗎?所以孝是基本的道德,是各項道德的基礎。孝有兩個方面:一是養,二是敬。父母衰老,生活需要子女的照顧,子女有孝敬父母的義務。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真是至理名言。子女對於父母必須能養而且能敬,才是盡孝。中國古代社會中所宣揚的孝道有時有些封建性的內容,如所謂「父為於綱」,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之類,今天應加以批判,但子女敬養父母還是必須肯定的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子女敬養父母還是一項基本的道德。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召開弘揚中華孝道文化研討會,會後編訂《中國孝道文化》,這是有重要意義的。主編同志邀我為之寫篇序文,於是略述孝道的要義以為之序。 2001年春季於北京大學,時年九十二歲 中華孝道文化 本書目錄 前言萬本根陳德述序一張岱年序二任繼愈在「寶光祭祖節——弘場中華孝道文化,促進西部大開發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侯水平四川省海內外炎黃子孫新世紀首屆清明節祭祖大典致辭王宋達在「寶光祭祖節——弘揚中華孝道文化,促進西部大開發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湯恩佳孝道文化的現代價值章玉鈞儒家的孝道及其現實意義萬本根陳德述論儒家的孝學說黃開國儒家孝道觀對古代中醫學發展的影響徐儀明先秦忠孝觀述論黃海德談談傳統道德中的孝與忠孫琪華淺談儒家的忠與孝楊東弘揚傳統行孝盡忠的美德謝世祥論「仁孝先後之辯」譚繼和《孝經》述論蔡方鹿宋代孝經學述論楊世文我對《孝經》的幾點粗淺見解李鑫《孝繹》:先秦儒家孝道智慧的結晶劉靜孝道起源新探段渝先秦孝道文化溯源祁和輝從先秦早期文獻看「孝」字的本來含義舒大剛元刊《二十四孝》之蠡測江玉祥二十四孝評析李延倉淺析「二十四孝」的現實意義朱森溥論道教的孝道思想李遠國道教生命倫理學之孝道李剛佛教的超孝道論向世山大足寶頂《父母思重經變》再研究胡文和論孝道文化的被冷漠和孝道文化的不應被冷漠袁庭棟信息時代與孝道親情昊野當代文化視野中的孝道郭齊淺談當代青年的孝道觀謝倩李惠蓉孝道文化與精神文明何敏杜偉陳德中試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孝道文化唐永進孝文化與敬老養老習俗王定璋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台灣)王西一附詩五首(台灣)王西一文化交流張鐵民百行孝為先劉宗本承先啟後談孝道(台灣)楊義富將孝道融入企業文化的一些嘗試黎光隆人生長壽源於孝李致仁附錄一: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發民研究員賀信附錄二:河南大學常務副校長關愛和教授賀信附錄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香港《大公報》、《廠長經理日報》、《四川日報》的報道附錄四:作者單位、職稱或職務後記 中華孝道文化參與書評
推薦閱讀:
※與福同行之完結篇:祝福中華
※中華文化之諸子百家——陰陽家文化
※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詩人 | 姚繼新
※在緬甸發現中國︱朝貢體系下的中華與緬甸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