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羅漢、菩薩與佛證道的區別

羅漢、菩薩與佛都已經見道並了脫生死了,但是,他們三者有哪些區別呢?從是否見到真實意義上的道這個角度來講,羅漢並沒有見道,也就是並沒有見到宇宙的終極本質,還不知道對立的萬事萬物的統一本質是什麼,也就是不知道一切事物的共性是什麼。羅漢僅僅證得了「性空」之道,即一切事物與現象的特性都是變化不實的、空的,也就是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是無神、無我、無靈、無性的,都是沒有實質的。而菩薩不僅證得了「性空」,還證得了一切事物與現象的共性,佛家稱其為「空性」,而此空性就是道,就是宇宙萬物的終極本質。空性,無形無相,非大相非小相,是不能用大小來衡量的,沒有大小的概念,就像一滴水的濕性,與大海水的濕性毫無差別一樣。但是,空性又是大相,又是小相。若大,則為至大而包萬法,無量世界在空性內「如片雲點太清里」,無有出其外者,萬法都在道中,沒有任何一法比空性大,可謂「其大無外」;若小,則為至小,而入於芥子,無有入其內者,沒有任何一法比空性小,可謂「其小無內」。其,是代詞,指代道,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空性或法性。因為法性既是最大的相,又無形無相,所以道家也講「大相無形」或「大道無形」,大道就是最大的相。佛教中講,由於羅漢僅僅證得了「性空」,而沒有證得「空性」,所以羅漢的空並非圓滿的空,因此被稱為「偏空」。菩薩既證得了「性空」,又證得了「空性」,但還沒有圓滿證得「空性」;只有佛陀是圓滿覺悟一切的。下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羅漢、菩薩與佛三種境界的差別。  凡夫,也就是三界內的苦惱眾生,常受種種痛苦纏擾、逼迫,不得安寧。而導致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被各種「惑」驅使而造業,循業受報,受生死諸苦。而要脫離生死,就必須從生死的根本原因處著手,破除迷惑。在世間,既有不少不惜身命的強盜、亡命之徒,也有很多不怕死的英雄、鬥士,老子也講過有「民不畏死」的情況,然而,並不能說這些不怕死的人就是可以解脫生死的「神」。相反,正是因為修行人懼怕生死,所以才要修道以逃出生死的。而要逃出生死,就必須破除迷惑、獲得覺悟,堅定地看破世界與身心,都是無常、無我、不實的,若執著一切實有,則輪迴不已。  覺者之所以為覺者,就是因為破除了迷惑。惑,是對道理與事相的迷惑,主要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種。斷惑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聖者境界的不同。  初果羅漢,完全破除了見思惑當中的見惑。所謂見惑,即知識、道理和見解上的迷惑和錯誤,是對種種事物及其本質與規律因不正確的推理與猜度而產生的各種邪謬的見解。我見、邊見等五種不正確的見解即是。誰要是完全破除了這些錯誤的見解,在小乘就稱為見道,也就證得了初果羅漢,從此不僅再也不入惡道受生,而且永遠也不會再墮落成凡夫,佛家與道家稱之為「一得永得」,但是,如果從此忙於俗務而不能繼續進修到更高的果位,則依據根性及見道後繼續修道的精進程度,最多還需要七番往來於天上人間,即往生於天上再來生於人間,如此往返最多七次,就註定可以完全斷除見思惑中的思惑而證得四果大阿羅漢,超出三界。初果羅漢,意為入流,即超出凡夫之流而入於聖者之流,是所有覺者中最低的,證得了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構成的,都是「無我」的,達到了「無人、無我」的無為境界,相反,所有凡夫都是執著地認為一切事物是「有我」的,「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金剛經》),「有我」還是「無我」是聖者與凡夫的分水嶺。而「無我」的無為境界是一切聖者的基礎,「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經》),即無論境界有多麼大差別的聖者,都是以「無我」的無為法為基礎的在《優婆塞戒經》經中佛說:「外道斷欲,所得福德,勝於欲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而證得「無我」的初果羅漢「勝於一切外道」福德的總和。佛在《金剛經》中說:「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在佛教大乘經典中常常把所有得道和沒有得道的佛弟子都稱為菩薩)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了知一切法是「無我」的,其功德比用充滿恆河裡面的沙子那麼多佛世界的七寶拿來施捨的功德還要大得多。實際上,如果證得無我,就已經達到了無相、無為的境界,其功德自然是無量無邊,並不是算術譬喻可以說清的了。因此,在《優婆塞戒經》經中佛說,向畜生布施,可以「得百倍報」,向離欲的外道布施,可以「得百萬倍報」,而向初果羅漢布施卻可以「得無量報」。  二果羅漢,除了已經完全斷除見惑之外,還斷盡了欲界九品思惑中的前六品。所謂思惑,即色、聲等事相上的迷惑,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於一切順適自己身心的境界所起的貪慾,以及對於一切違逆自己身心的境界所起的嗔恨,甚至痴、慢、疑等煩惱。斷除思惑的過程,就是小乘在見道之後的修道過程。思惑一共有八十一品,其中,欲界九品,色界與無色界共有七十二品。由於二果羅漢還有三品欲界思惑未斷,因此,還要一次往生於天上,一次來生於人間,才可以完全斷除思惑而證得四果大阿羅漢,因此,又名一來果。由於初果、二果的在家聖者,還沒有完全斷除欲界思惑,因而依然能生兒育女。  三果羅漢,又名不還果,由於完全斷除了欲界九品思惑,因此命盡之後也不會因業報再來人間受生。三果羅漢寄居在色界最高處「唯聖人居」的五凈居天,等完全斷除思惑後即證得四果大阿羅漢。由於三果的在家聖者,已經完全斷除了欲界思惑,因而,即使是在家修行的聖者也不再會有淫念了。當然,也會有三果的在家聖者在證果之前已經生育子女的情況,因此,不能完全根據是否有子女來斷言果位的高低。特別是大乘菩薩道的聖者,常常為利益眾生而和光同塵,示同凡夫,更不是依靠表象可以衡量的了。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眾生行業,有輕、有重、有遠、有近,隨其因緣,先後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慧,定知善惡,當有果報,是人能轉重業為輕,輕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識,修道、修善,是人能轉後世重罪,現世輕受。若人具有欲界諸業,得阿那含果(即三果羅漢),能轉後業,現在受之。阿羅漢果,亦復如是。」也就是說,得三果羅漢之後,能夠把今後將要受報的欲界重業轉為輕業並現在受報,也可以直接通過修法破除極重罪業,即「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壞極重之業」,比如,在《觀無量壽經》中佛說,「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在欲界的業力除凈之後,就再也不會因業報來人間受生了。四果羅漢,小乘最高果位,已經斷盡思惑,除盡煩惱,達到無漏,超出三界,生死已盡,梵(清凈)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有即輪迴),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須從低到高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縱向漸進地修才能達到涅槃的境界,也有人由於宿世慧根深厚,達到色界初禪甚至在初禪之前就能夠依智慧之力頓然完全斷除見思惑,根本就不需要修全色界與無色界的四禪八定,就能夠直接橫超三界,解脫生死,這就是所謂的利根之人。所謂生死,只知道凡夫所了解的那種輪迴六道中凡夫身的生生死死,壽命有長短分限,身體有大小、形段的區別,即生命是分成一段一段的,一會兒投胎出來了,一會兒死了又投胎,稱為分段生死。還有一種是羅漢和菩薩那個境界才有的生死,稱變易生死。所謂變易,一方面,既沒有身形勝劣的不同,也沒有壽期長短的差別,只是迷惑漸滅,證悟漸增,即迷與悟的遷移和變易;另一方面,聖人所得意生身(為濟度眾生如意受生而得之身)與變化身,能變能易,神化自在。  正是因為佛菩薩無我、無身、無相,才可以化種種身、示種種形、現種種相去救度眾生,甚至分身無量,隨順眾生的機緣處處應化,比如,在《法華經》中佛說,「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對於眾生的不同機緣,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為其說法,可以說有感即通、無機不被,因此有「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詩句。小乘的涅槃是「偏空」境界,只是斷了這個業報肉身的生死,不再輪迴,卻還有變易生死,並沒有達到不生不滅的終極涅槃境界。只有佛的境界才是永遠斷盡分段與變易兩種生死,達到真正的涅槃的。  另外,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中,三界內的凡夫最高可以開到天眼通,而天眼通不僅能夠透過各種障礙,看到障礙之外的景象,還可以看到一切遠近、前後、晝夜、天堂地獄等所有各個空間的物質景象。  證得了羅漢果,具有了知一切事物平等、無我性空的智慧之後才會有慧眼。慧眼能照見所有物質及非物質的現象及其本質,洞察一切現象皆為空相,了知諸法的本質為「空」「無我」的。這並不像阿彌陀佛所說的,天眼通是「隔牆看物、透視人體」,天眼通以上是「看到另外空間存在的景象」。菩薩,是大乘行者,不同於二乘,即小乘的阿羅漢和中乘的辟支佛。所謂乘,即車乘、船乘。而大乘,就是大車、大船,其裝載、度化眾生的能力自然很大。菩薩,意為覺有情,就是可以使有情眾生覺悟;又意為有情覺,就是有情眾生當中的覺悟者。在《楞嚴經》中的「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一句經文,很好地說明了什麼是菩薩的發心。有菩薩發心的就可以稱為是菩薩,其中沒有證得「無我」的菩薩稱為「假名菩薩」,也就是還沒有修成真正菩薩的修菩薩道的人。《瓔珞經》中說:「從不識始凡夫地,值佛菩薩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即道)心。是人爾時住前,名信想菩薩,亦名假名菩薩,亦名名字菩薩」,其中,住,是菩薩的一個境界,指初住位,下面會有介紹。而真正的菩薩,首先必須證得了「無我法」,達到了不生不滅的無為涅槃境界,就像在《金剛經》中佛陀所說的那樣,「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菩薩又因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即「一者為不斷絕菩薩種姓,二者為斷眾生罪苦煩惱」(《優婆塞戒經》)而發起了上求無上佛道,下化無量眾生的殊勝的廣大誓願,悲智雙運,廣修自利利他之道,所以,又譯為大道心(即菩提心)眾生。  如果有人為成就眾生而上求無上佛道,發起廣大殊勝的大道心,不僅可以消除無量罪業,比如,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還可以開顯出自身內在佛性本具的無量功德,此功德勝於一切阿羅漢、辟支佛的所有功德,堪為眾生無上福田。比如,在《金剛經》中佛說:「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阿僧祇是一千萬億億億億億)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辟支佛人,勝於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即得名為無上福田」。有這樣一個佛教故事:有一個證得阿羅漢的僧人與自己剛出家的小徒弟一起行腳,小徒弟背著包袱走在後面。小徒弟一邊走心裡一邊想,眾生於不盡的輪迴中實在是太苦了,我一定要像大菩薩們學習,不辭辛勞,廣度眾生。這時,證得阿羅漢的僧人發現自己的弟子發起了廣大道心,馬上跟他說,把包袱給我,你在前邊走。小徒弟在前面走著走著,心裡又想了,眾生無量無邊且又愚痴顛倒,難度難化,廣度眾生實在是太辛苦了,還是先自度要緊。這時,在他後面走的師父發現他的弟子又退轉了大道心,因此跟他說,你來背著包袱,在後面跟著走。小徒弟在後面走著走著,心裡又想了,置無量眾生的生生死死於不顧,只顧自己自度那實在是太自私了,還是要修菩薩道。這時,師父發現徒弟又重新發起了廣大道心,馬上又跟他說,把包袱給我背著,你到前邊來走。小徒弟對此非常不理解,就問他師父,為什麼一會兒要他在前邊走,一會兒又要他在後面走。師父說,當你發起了殊勝道心的時候,我的功德不夠大,就應該背包在後面走;當你退轉了道心的時候,功德也就隨之退失了,這時你就應該背包在後面走,如此而已。  菩薩倒駕慈航,從涅槃入於生死之中,化現種種身相,示現生死,專為教化眾生。而如果菩薩不能通達如塵若沙一樣無量無數的法門,也就是塵沙惑不能破盡,就不能自在教化眾生,所以,為了普化群生,所有的菩薩都發心「法門無量誓願學」,菩薩斷除塵沙惑,可以得清凈法眼。法眼,是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能照見了知一切法門、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天眼通只能見相而不見因果,即不能得知是過去何時、以何因緣才導致現在、未來果報的,要了知宿世的前因後果必須到了法眼通才行的。  菩薩,同樣是分成很多境界或層次的,有見道的菩薩,也有沒見道的菩薩。有40個階位是沒見道的,即沒有見到宇宙的終級本質、實相理體的,也就是沒有見到「空性」的,他們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其中,十信位全都是假名菩薩;十住中的初住位破除了見惑,證得了「無我法」,相當於小乘的初果羅漢,證到了三種不退轉境界中的「位不退」,永遠不會再退回到以前凡夫的地位,從此「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住中的第七住位就斷除了思惑而永遠超出三界生死了,相當於小乘的大阿羅漢;從第八住一直到十迴向最終,證得了三種不退轉境界中的「行不退」,於此之間破除塵沙惑而永遠不會退失利益眾生之心。而見道以上,是大乘的聖位菩薩。當然,見道並不等於就像佛那樣圓滿證道,而是證得一分就圓滿一分。  所謂無明惑,就是迷於終極本質、實相理體的根本無明,羅漢不知其名,是三界之外羅漢與菩薩不能解脫變易生死的根本原因。如果無明惑和圓滿覺悟分成十分的話,聖位菩薩就分為十地,也就是十聖。破除一分無明就獲得一分覺悟,當破除第一分無明的時候就叫做初地菩薩,此時證得了三種不退轉境界中的「念不退」,永遠不會退失無上道之正念。道,是一切萬法的本體,又稱「法身」,因而而見道的聖位菩薩又稱法身菩薩或法身大士,破除一分無明就證得一分法身。如果完全破除了無明惑,就得到了完全圓滿的覺悟,也就是常說的圓滿成佛。成佛之後五眼具足,而佛眼是具足前四眼作用之眼,無事不知、不聞,聞見互用,無所思惟,一切皆見。

本文轉自佛法僧三寶網 作者不詳
推薦閱讀:

大勢至菩薩心咒
觀音菩薩感應故事之:一件奇異的兇殺案
精美莊嚴佛菩薩畫像,見者福慧增上,龍天護持
太虛大師:念佛與修菩薩行
屬馬人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祈求佛光永照,功德無量!

TAG:菩薩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