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線上講座首秀筆記 | 嬰幼兒輔食添加細節(下)

▼餵養量 給孩子喂輔食到底為多少?是按克算還是按最後弄完的毫升算?實際既不應該按克算也不應該按毫升算,應該按孩子接受度算。 剛開始喂輔食的時候肯定是我們控制量,但我提到過吃完輔食馬上餵奶吃飽。那隨著孩子輔食量增加,可能喝奶的量就會有一定的減少,沒關係,自然減少。家長一定不要覺得我給他吃了多少輔食就給他減少多少奶量,其實不是這樣的,一定是自然的減少。 一般到了十個月左右基本上這個輔食就能吃飽了,那以此開始只要孩子不吃就可以不用餵了,就是說每餐的進食量是由孩子來決定,但孩子決定後一定會有這樣的問題,不可能每餐進量完全一樣。也就是說可能出現你給他準備的飯,這次一點沒剩全吃光下次可能會剩幾口,家長不要緊張。只要孩子不吃了這次飯就可以結束,因為我們大人每次吃的飯量也不一樣多。不要要求孩子和機器一樣每次吃的量都一樣多,而且家長們可能會覺得,我給他準備飯準備了這麼久他怎麼就沒吃完,心裡可能會不舒服,不用擔心。所以一定要知道我們讓他逐漸接受,這樣逐漸的他就能調整好自己的進食量了。所以不要刻意的要求孩子必須去吃多少。 有這樣的統計,其實每個孩子每天每餐的進食量都有差距,他的差距最少和最多之間可能會差20%,每天進食量最少和最多之間可能會差40%,但是都是屬於正常可接受的。所以大家不要去緊張,我們通常都是說讓孩子自己去決定。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我給孩子喂進去了算完成任務。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一碗飯能提供100卡的熱,但是人主動吃飯的過程中會消耗能量,那再加一個前提,吃五分鐘飯消耗10卡熱。那我們可以算出來,一碗飯在五分鐘吃進去這個飯最理想的可以留在身體中的是90卡,因為吃飯時消耗了10卡。那如果十分鐘吃進去,理想中留下的是80卡,如果要半個小時吃進去其理想狀態只剩下40卡了。 是想告訴大家不要以為你把飯給他吃進去了,他就一定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吃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反抗的吃,實際留在孩子體內的熱卡就會越少,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只要把飯喂進去了就一定可以達到預期效果。也就是說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吃的飯量真的不少為什麼長得慢?仔細一問,每次喂飯都很長時間幾乎接近一個小時,而且孩子一邊跑一邊喂,一邊玩一邊喂,孩子一邊阻抗一邊喂,消耗的能量很多。其實這飯吃進去產生的能量就非常有限。 第二個例子,還是剛才那個基礎一碗飯100卡熱,五分鐘消耗10卡熱,孩子五分鐘之內就吃了三分之二碗飯,就相當於提供了66卡,每五分鐘消耗10卡也就是他理想進去了56卡熱量,剩下的33卡熱用了半個小時才吃下去,半個小時需要消耗60卡,結果算下來那三十分鐘消耗的熱卡都比一碗飯還多。所以說孩子積極去吃一定是他飢餓的狀態下去吃,這樣我們才能夠讓他快速吃進去,提供更多的熱卡。如果我們就說想讓他把剩下的給吃進去,結果消耗的熱卡更多實際得不償失,我們就會遇到看上去吃的很多但是體重長得慢。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我們怎樣去給他來提供食物,還要考慮到一個進食的方式。

講的過程中看網友提到說,如果家裡支持大米和小米,那給寶寶支持大米米粉和小米米粉,從來不給寶寶吃燕麥米粉和混合穀物米粉,糙米米粉可以吃嗎?糙米米粉也是一樣,燕麥米粉和穀物米粉都是一樣。你的孩子能否接受要逐漸的嘗試,但是大人都不吃的糧食不能作為孩子初期的輔食,孩子隨著長大可以接受這類的食物,但並不一定要以米粉的形式存在。

▼孩子的心理孩子是有心理的,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孩子身體還那麼小完全沒有心理,我們就可以隨便的去控制他。孩子是有心理的,所以首先在進食上接受食物的「可變性」,為什麼打了引號?因為他隨時都可能變,這頓還吃下頓不吃了。不可預知的接受和拒絕,家長準備好了他可能突然就不愛吃了,都是有可能的。還有孩子每次的進食量變化都很大,每餐可以有20%的差距,每天可以有40%的差距,這個都不是問題。

還有孩子不接受「平淡」的食物,這裡平淡的食物不是我們指的沒有味道的食物,而是老是這種味道。有個家長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說的我給孩子準備做牛肉的肉泥,做一次很費勁我得多做出一些來。我分成了小塊給它擱在冰里凍著,每頓飯出來給孩子熱了吃,結果發現孩子第三天開始不愛吃了,問我孩子這樣是為什麼?我就跟她說這太正常了,因為正常的人都不願意每頓都吃這些東西,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大人一定要知道,不要認為孩子是沒有任何感覺的,我們去好好的給他提供食物,還要變化著儘可能的讓他可以接受。

孩子「執著」追求良好味道,是指孩子只要吃了好吃的就不愛吃那些沒味的,所以在這提醒所有的網友,以及你們幫助我提醒你們的家人,大人吃飯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嘗大人的食物,直到孩子大概兩歲。

為什麼這麼說?孩子一旦嘗了大人的食物,就不會接受或者不願意接受,你給他提供的味道比較淡的食物。這樣的話你又認為大人的食物孩子不能吃,就造成孩子開始對這種食物產生厭惡或者吃得少,你又著急。所以這個一定要記住,千萬要記住不許大人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嘗。

我們還見過十個月的孩子還讓他嘗酒的,這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大人喝酒讓他嘗這都是絕對不對的,不要因為孩子的那個表情大人看起來很高興,但是對孩子的整個的進食會有很大的障礙。

剛我在說的時候有網友問,是不是在給孩子喂完米粉了之後馬上餵奶?對!就是相當於吃飯喝湯的這個感覺,吃完了馬上就給他餵奶吃飽。不要間隔時間,不要吃完了米粉間隔20分鐘再吃奶,吃完米粉馬上喝奶一次吃飽。

還是想提醒大家,剛才有幾句話我沒有說到,我們在奶餵養期間吃幾次,在加輔食之後還是吃這麼多次,只在兩次奶之前加輔食,不要增加次數。因為有的家長會本身孩子喝6次奶,吃兩次輔食變8次,再吃水果什麼的就變成9次10次,那孩子一天光吃東西了,他就沒有時間去玩。家長中午出去的活動半徑很小,因為過不了兩小時就要回來吃東西,其實大家要知道要讓孩子吃飽,讓孩子中間儘可能有睡覺的時間,你也可以有時間帶孩子外出,這樣就可以明顯的給孩子的活動半徑增加。

▼餵養關係的處理餵養關係的處理我剛有說過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提醒大家有這麼幾點:

第一點, 餵養的環境,餵養的環境中我們要考慮地點,在哪喂?一定要在大人進餐的地方喂,也就是你們家的飯廳或者吃飯的地方,因為他會無意中發現大人都在那個地方吃飯,他也就覺得到那裡吃飯很正常。不能說今天我們在卧室喂,明天我們在遊戲的地方喂,後天在外面喂,再後天甚至有在廁所喂等等。其實會給孩子造成為什麼吃飯不在同一個地方,他就不會形成一種進食的反射。

第二點, 餵養人。是不是該母親喂,大家都說了當然應該是母親喂,但是有一點,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媽媽在給孩子早期喂輔食的時候,我建議儘可能不是媽媽喂。因為你一旦在孩子面前密切接觸的時候往往是喂母乳的形式體現的,突然這次不喂母乳了拿著碗勺要給他喂輔食,孩子可能不願意接受。這樣他就會哭鬧,一哭鬧媽媽就肯定會過來喂幾口母乳來安慰他,孩子反過來就更不願意吃輔食。所以應該讓家裡的其他人幫助把輔食喂起來,他知道這個狀況下該吃輔食的時候,媽媽再介入可能會更容易。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否則的話就會出現孩子不吃,因為孩子一下轉變不了,為什麼媽媽每次來喂母乳但從現在開始可以不喂母乳了,為什麼一會可以喂一會又可以不喂,他不理解。所以家人在這個時候適當的幫助一下,可以利於母乳餵養的媽媽的孩子即容易接受母乳,又容易接受輔食。

第三點, 餐具的選擇。選擇什麼樣的餐具,當然孩子基本上使用碗和勺,大家拋開我現在講的這些問題,大家想想孩子最喜歡什麼顏色?基本上喜歡的都是明快的顏色,比如,紅的、黃的、綠的、藍的。他的玩具基本上就是這些顏色,可是大家都知道孩子比較願意玩,那就玩的過程中我們又給他吃飯,那我們能不能給他真正的二合一。餐具也是紅碗黃勺,綠碗紅勺。孩子喜歡這個顏色,可能專註力在這個碗上,又使家長在喂飯的時候感覺到舒服,又覺得進食了,是不是就把這個吃和玩真正的結合在了一塊,所以我們選擇餐具一定要是明快的顏色。

有人說現在這種明快顏色的碗勺都是塑料的,覺得安全度不夠高,因為塑料的東西反覆用會不會有一些所謂不該有的化學物質進到食物里,擔心非常正常。其實去商場就可以買到,裡頭是不鏽鋼的內膽,外面是鮮亮顏色的塑料的套,所以這樣你平常刷洗的用的是不鏽鋼的碗,外面是一個鮮艷顏色的套,而且你可以買幾個套亂換著用就可以了,所以這種問題其實很好解決。

第四點, 餵養人的狀況。剛我提到了大人是孩子的榜樣,那喂飯的時候榜樣該怎麼做?一定要嘴裡嚼著東西,哪怕嚼塊口香糖。告訴孩子現在這個時間是吃飯,再有嘴裡有飯的時候要嚼。對那些還沒有長磨牙的孩子來說也有用,因為腳的過程中並不是僅僅為了碾碎的過程,還是為了學會咀嚼動作,所以大人在喂飯的時候一定要是嘴裡嚼著東西。當然如果能是在吃飯更好,因為你吃飯的時候孩子也更願意吃飯,可是你給他喂的飯是他吃的。

有的家長說了我家孩子可聰明了,他不願意吃他碗里的飯,他願意吃我碗里的飯,其實這個狀況也很好解決。大人能不能準備兩碗飯,一碗飯餵給他一碗飯你吃,但是位置可以移一下。把喂他吃的飯放在你跟前,把你吃的飯放在他跟前,這樣很容易就會達到你從你跟前的碗里喂東西給他吃,從他跟前的碗里你自己吃,孩子覺得這種特別好,因為媽媽吃他的飯,他吃媽媽的飯。其實很容易就能做到,並不難。

第五點, 餵養的時間。餵養的起始時間是飢餓但並不是孩子的真正自然餓,所以要用誘導飢餓。還是這個右下角照片的意思是想提醒大家,我們怎麼誘導孩子飢餓。其實除了這種食物誘導之外,更常見的誘導其實是大人先吃飯再給孩子喂飯。因為大人吃飯的過程就是誘導孩子飢餓的過程,其實在大人吃飯的過程中,孩子想過來參與想吃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再給他喂飯,其實他會吃的更好。

每次餵養需要的時間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長,一般在20分鐘到30分鐘內要結束,如果真的超過30分鐘沒有吃完,那這次就到此為止了。這樣孩子才能集中精力,不要喂到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有個媽媽跟我講,從睜眼就開始給孩子做飯、喂飯、洗碗、喂飯,為什麼?因為一次喂的時間太長了,這次剛喂完又想到下一次的喂飯時間了。

第六點, 與液體食物的關係。有網友互動再問了,孩子到底應該先餵奶還是先吃奶粉?絕大多數情況下,給孩子剛添加輔食的時候都是先喂輔食,再喝奶。但是有個別孩子在吃上輔食後覺得輔食味道特別好,就不願意喝奶了。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先餵奶再喂輔食。

這個『前』字大一些是因為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喂輔食再餵奶。也就是說在液體食物餵養前喂輔食,但是可能會有個別的孩子會先餵奶再喂輔食,這個沒什麼先期給大家的規定,是你的孩子,他怎樣去接受。所以體現出來我們剛提到的,怎麼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實際真正的輔食是應該均衡的營養組合,加上積極的進食環境和方式。

▼營養的均衡組合

什麼叫營養的均衡組合?你怎麼樣給孩子吃的更加的全面。更加全面中的最開始,我們要給孩子吃嬰兒營養米粉,當孩子能夠接受嬰兒營養米粉的時候,我們開始給孩子加菜泥。一般我們建議在滿7個月之後我們要加肉泥,先從白肉再到紅肉。白肉包括魚肉和雞肉,紅肉包括牛肉、豬肉和羊肉。當然,選哪種食物跟你家的生活習慣要接近。

再有我們一定要把所有可加的食物混在一塊喂,有人提問說,什麼時候給孩子加雞蛋?一般來說『雞蛋黃』我們建議是在滿8個月之後添加,『雞蛋清』要在一歲以後添加。有人又問,豬肝等肝臟類的是否算是紅肉?其實也算紅肉,如果你買的肝臟你放心的話,這個也屬於紅肉的範圍。

家長說這個應該怎麼去做?因為把所有食物混合在一起,是足夠營養了。米粉比較好操作,買回來拿溫水一調和,調稀調稠都比較好掌握。菜分兩大類,一類是葉子類的菜,一類是塊狀的/根莖狀的菜。葉子類的才在加工時一定要注意,我們用滾開的水燙一下,剁碎了就行。大家說為什麼這麼做?因為青菜在水裡煮,太爛了營養就會丟失。如果我們滾開水燙一下剁碎了就能達到保持青菜中的營養,剁碎是為了幫助孩子咀嚼。如果我們把菜煮的很爛,看似還是菜其實營養丟失的話效果就出不來。

還有一部分是莖狀/塊狀的菜,可以蒸熟了之後拿輔食機打爛。有人提到了一個特殊的根莖狀的菜,就是胡蘿蔔。胡蘿蔔本身是需要有點兒油才能吸收的,如果要做的很精緻的話,我們把胡蘿蔔切成比較大的塊,用一點點油煸炒一下然後再蒸。這樣的話油和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結合就利於吸收,蒸熟以後再打成泥。

再提醒一下,菜泥一定要跟米粉混在一塊,而不是分開喂。肉泥也是蒸熟了打成泥跟米粉、菜泥混合在一塊。等加了蛋黃以後還是這樣,把蛋黃碾碎了以後,跟肉泥、菜泥、米粉混合在一塊喂。

大家說為什麼要混在一塊?因為孩子的味覺在逐漸發育,特別是一歲之內的孩子(也可以是說是一歲半之內的孩子)。如果我們要分著給他吃,孩子很快就會發現食物味道不同,他可能就會選擇他喜歡的那個味道。

有家長和我說孩子不愛吃菜,如果真的是分著給孩子吃,青菜的接受率就會下降。但如果我們混在一塊吃,食物的味道互相會有提升,孩子就可能會接受菜。所以當遇到說不接受青菜的家長我都會問他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孩子吃餃子餡兒能吃么?能!其實就是菜的味道都混在餡兒裡面,就不覺得菜的特別味道了,單給吃青菜就不吃。

也就是說剛開始的時候千萬別讓孩子早早出現挑食,就跟我們給孩子答案似的。一份是米粉、一份是青菜、一份是塊狀肉、在一份是雞蛋,分著吃孩子就告訴你我只想吃肉,你反過來跟孩子說你必須都吃,這樣的話孩子是不是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所以建議一歲(一般我建議一歲半)之前,一定要給孩子把幾種食物混合,這樣混合的話營養就足夠均衡。

有人說那這都沒有味道怎麼吃?是不是要給孩子加鹽或者加糖,大家其實要仔細看成分的話,甭管是母乳、嬰兒配方粉還有我們的米粉,以及後續大家可能會加到的麵條等等,中間都有鈉。

其實一歲以內不需要給孩子再額外的加鹽了,不是孩子不需要鹽。有的家長說『崔大夫說了孩子一歲之前不需要鹽』,不是!是因為這些食物中已經有了足夠孩子使用,一歲以後再逐漸的加味道。但是儘可能做到少鹽、少糖,而且不僅是為孩子說的,是為現在所有在聽講座的家長說的,我們儘可能在食物中少鹽少糖,為了我們長遠健康考慮,並不僅僅是說孩子這頓飯是否吃進去了。所以『均衡營養組合』可不是六個字,是我剛才說的這麼多東西都做好了,就是一個很好的組合。

組合好了,孩子必須積極的進食,所以這個環節和方式很重要。也就是說你的孩子是否在積極的吃東西,是否特別願意吃東西,吃了東西以後他是不是覺得很愉悅,家長給孩子喂飯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一個非常愉悅的方式。千萬不能是每次喂飯跟打仗一樣,孩子見了飯就想跑你見了飯就追他喂, 這樣的話我們就不能感覺到欣慰或者愉悅的情況了。因為吃飯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要跟喂葯一樣我們強烈的灌進去。

所以,如何均衡營養組合加上積極的進食環境和方式,我們就可以養出一個健壯的兒童,所以一定要組合。

▼網友的問題我剛看到網友還有些問題,水果是否可以和米粉混在一塊?沒有任何營養學的觀點說不可以,但是,我們的中餐是不是每頓主食里都有水果,如果我們家裡沒有在吃主食/吃飯的過程中吃水果,那你家的孩子就可以考慮讓他在吃飯之間吃水果,並沒有特別的可以不可以,主要還是根據你家的生活習慣。

又有人問,能否用奶和米粉?奶和米粉在營養學來說沒有任何錯誤,但是我們成人的主食里是否有奶和主食混在一塊,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不建議這麼加。那又有網友問,為什麼說明書上說可以?大家要記住,我們的米粉是舶來貨,雖然可能是在中國生產但是是概念舶來貨,在歐美國家他們的主食中本來就每頓都有奶,也都有水果。所以他們認為這些和在一塊是沒有關係的,但我們中餐可能不是這樣。

還是那句話,孩子是誰家的孩子,就按照誰家的方式引導,因為孩子以後一定要跟我們一起共餐,一定要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一樣。就是說我們家的這種飲食文化孩子應該能夠逐漸的傳承,這才是一家的文化,所以不要太去追求說明說上寫的,不是說一個說明書由別的外文翻譯成中文就是我們中國家長的指南,一定要考慮我們家裡的具體情況。

還有家長有個問題,說橄欖油能不能炒菜?據我的經驗和知識所知,橄欖油可能不能夠高溫烹調,好像不能作為我們中國炒菜方式用的炒菜油,所以你們可以再去關注一下其他營養師的建議。好像是不能用橄欖油炒菜,好像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對人體不利的東西。橄欖油屬於涼拌油所以大家可以再關注一下。

今天和大家講的這些我想對大家會有很多幫助,那我的題目也說是細節,可能也真的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希望在之後我們的交流中還能繼續給大家一些很好的幫助。在此謝謝大家的參與,希望大家能跟我們有更多的互動。

『我們』指的是崔玉濤兒童健康管理中心,現在我們的官方平台僅有以下幾個:

微博平台(@崔玉濤及、@育學園)、微信(崔玉濤的育學園)、APP(育學園)

▲只有以上平台發布的內容是崔玉濤醫生直接參与的,請大家相互轉告~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與信任。

推薦閱讀:

時蔬雞肉丸子#柏翠輔食節
寶貝營養均衡的七種粥一周輔食天天不重樣,收藏不用絞盡腦汁想
【一歲寶寶食譜】一歲寶寶輔食能加鹽嗎
5~6個月的寶寶輔食製作大全
寶寶輔食餵養手冊,新手爸媽快收藏

TAG:幼兒 | 筆記 | 細節 | 嬰幼兒 | 講座 | 輔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