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的泡法
取適量茶葉(一般一泡茶8克)放置於蓋碗中,用沸水沖泡。
第2步用蓋子颳去泡沫。
第3步快速將茶衝倒於公道杯中。公道杯上放置濾網,可濾去碎茶葉。由於這第一道茶水主要是洗茶,並不飲用,故而快衝快出為好。
第4步用公道杯中的第一道茶水沖洗濾網和茶杯。
第5步洗好杯子後,再用沸水沖泡第二道茶水,蓋上蓋子。
第6步
第二道茶水通常浸泡15秒即可出水,將茶水倒於公道杯中。可根據各人喜好稍做調整,覺得淡了就延長一點,覺得濃了就縮短一點。
第7步將公道杯中的茶水倒於茶杯中品飲。
第8步細細品味觀音的韻味之後,揭開蓋碗沖泡下一道茶水。
2 傳統泡法 特色
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沖泡步驟第一步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第二步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第三步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第四步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第五步倒茶: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第六步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第七步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3 潮州泡法 特色
針對較粗製的茶,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味。講究一氣呵成,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盡量避免干擾,使精、氣、神三者達到統一的境界。對於茶具的選用,動作,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類似於日本茶道,只比其遜於對器具的選用)
沖泡步驟第一步備茶具:泡茶者端坐,靜氣凝神,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
第二步溫壺、溫盅: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再倒入茶盅。
第三步干壺: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水滴盡後輕輕甩壺,向搖扇一樣,手腕要柔,直至壺中水份完全乾為止。
第四步置茶:以手抓茶,視其乾燥程度以定烘茶長短。
第五步烘茶:置茶入壺後,若茶葉在抓茶時,感覺未受潮,不烘也可以,若有受潮,則可多烘幾次。烘茶並非就火爐烤,而是以水溫烘烤,如此能使粗製的陳茶,霉味消失,有新鮮感,香味上揚,滋味迅速溢出。(潮州式所用的茶壺密封性要很好,透氣孔要能禁水,烘茶時可先用水抹濕接合處,以防沖水時水份滲進。)
第六步洗杯:烘茶時,將茶盅內的水倒入杯中。
第七步沖水:烘茶後,把壺從池中提起,用壺布包住,搖動,使壺內外溫度配合均勻,然後將壺放入茶池中,在將適溫的水倒入壺中。
第八步搖壺:沖水滿後,迅速提起,至於桌面巾上,按住氣孔,快速左右搖晃,其用意在使茶葉浸出物浸出量均勻。若第一泡搖四下,則第二泡,第三泡則順序減一。
第九步倒茶:按住壺孔搖晃後,隨即倒入茶海。第一泡茶湯倒完後,就用布包裹,用力抖動,使壺內上下濕度均勻。抖壺的次數與搖次數相反。第一泡搖多抖少,往後則搖少抖多。
第十步分杯:潮州式以三泡為止,其要求是,三泡的茶湯須一致,所以在泡茶過程中不可分神,三泡完成後,才可如釋重負與客人分杯品茗。
註:以上只是潮州的雜派泡法。
4 安溪式泡法 特色
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一二三香氣高。四五六甘漸增。七八九品茶純。
沖泡步驟第一步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第二步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里外皆燙。
第三步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第三步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第四步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第五步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第六步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沖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註:安溪在福建省南安縣西,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