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清明節承載「感恩」文化
民俗專家:清明節承載「感恩」文化
[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發布日期:2012-04-04]
又是一年清明節,無論工作生活如何忙碌,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祭奠逝去的親人,虔誠地寄託哀思。民俗專家表示,清明節祭奠先人的背後,其實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在悼念逝者的同時,讓人們學會感恩和珍惜。
據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張淑紅介紹,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回升,雨量增多,凍土化開,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張淑紅說,清明時節,當人們祭奠先人的同時,也在教育後代感恩先人,感恩朋友,感恩社會。這種根脈相連的傳統文化,無形中強化了與人為善、和諧共存的民間根基。
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掃墓節、植樹節、插柳節等。清明節的民間習俗很多,主要有寒食、墓祭、掃墓、插柳、踏青、郊遊等,其中,祭祀祖先的習俗尤被百姓看重。
在清明節前有一個寒食節,這是個祭祀鬼神的節日,它們原本是兩個不同的節日,但是由於時間上比較接近,在民間逐漸將兩者合二為一,於是就出現了清明具有寒食掃墓的風俗。
清明本是一個節氣,那麼它是如何與祭祀掃墓有聯繫的呢?王來華介紹說,在很早以前,先民們對於祭祀就非常重視,但是當時還沒有祭祀掃墓的習俗。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祭祀墳墓的風俗逐漸盛行。唐代時,人們逐漸接受了清明掃墓的風俗,且越演越烈。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北宋時的清明節,男女老幼都要出郊上墳掃墓,一時間「車馬如流,四野如市,香火繚繞,紙錢亂飛」。
也正是到了宋代,清明節將寒食節完全替代,並承載了原屬於寒食節的節俗功能。明清時期,清明掃墓風俗更加盛行。直到現今,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親近自然的儀式」
清明節里尊親敬祖、崇宗重嗣的傳統習俗,是因為孝道是中國百姓最主要的倫理觀念之一。養老送終、上墳拜土、祭祀祖先是古代生兒育女的價值所在。
按照舊時習俗,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供祭食物並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於墳上,叩頭行禮祭拜。
民俗專家表示,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還有清明踏青以及盪鞦韆、拔河、鬥雞、放風箏、蹴鞠等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從這一點來看,清明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儀式。
為了讓人們能有充裕的時間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清明節在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被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並放假1天。
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張世輝)
推薦閱讀:
※7mall:心存感恩方能快樂滿足
※專家| 抑鬱康復中的三隻攔路虎(二)
※2018:感恩有你,願時光放緩,願故人不散!
※是否有必要對一個發廣告單給你的發單員說聲「謝謝」?你平常會對他們說「謝謝」?
※感恩園10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