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弓箭手藝,他是唯一傳承人
楊福喜 | 北京聚元號弓箭第十代傳承人
58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掌握了中國傳統弓箭製作技藝,卻因為時代波瀾,一度以開出租為業,直到1997年,選擇了放下方向盤……
源起----不變名號 不忘初心
如果沒人介紹,一般人很難找到隱身於北京通州的「聚元號」。這家已有近300年歷史的老字號,曾經是清朝皇室的弓箭大院中17家弓箭鋪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專事弓箭製造的皇家兵工廠。它如今的主人,是58歲的楊福喜。
聚元號在歷史上曾數次變更主人,楊福喜與聚元號的淵源也是始於祖輩在上世紀初從前人手中盤下這家老字號。傳統的弓箭製造技藝,經受住了近300年的時光考驗,傳承到了楊福喜手中。但在文革期間,卻遭遇了許多傳統工藝同樣的命運,連金字招牌也被付之一炬。為了生計,楊福喜開起了計程車,直到1997年,放不下弓箭的他終於放下方向盤,重新撿起傳統弓箭的製作。1998年,聚元號重新開張。
技法----不省人工 不敢取巧
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中有「弓人為弓」一篇,對制弓技術作了詳細的總結,當中認為制弓以干、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為重要。楊福喜承襲的技藝與之基本一致。
竹胎必須選用竹節均等的粗壯新竹,經一年自然風乾,火烤塑形後,再安裝望把與弓稍。
用豬皮加工成的鰾膠是最佳的天然粘合劑,其製作包含豬皮處理、蒸、砸、濾、凝多個環節,其中砸鰾最辛苦,必須用大木錘人工不間斷地砸2400下,才能把鰾的黏勁充分激活。早年間在皇家弓箭大院,一般人喝稀飯,只有砸鰾師傅吃得最好——炸醬麵管飽。每次使用凝固好的鰾膠都要提前用水泡一天,然後用火慢慢熬稠,立即使用,在制弓的全過程中要用到40多次。
雖然鰾膠的製作和使用都很麻煩,但它能深入潤進材料,讓部件融為一體,並讓弓體隨著環境的變化保持靈活。不像化學膠那樣浮於表面,這是楊福喜堅持按傳統手工制膠的最大原因。
牛角,是傳統弓彈力好的關鍵。要用60厘米以上的南方水牛角。角背平整、橫向彎度正的公牛角最佳,一噸400個裡面也就能挑出七八個。將牛角背上那片鋸下,打磨後粘到竹胎外側。用傳統工具「壓馬」來使它們每平方厘米受力均等。
春秋的晴天,在竹胎內側粘上天然牛筋,要從內向外干透,以增強弓的韌性。牛筋的層數決定了弓力量,一層牛筋干透要一周,再鋪第二層,楊福喜說他最多鋪過九層。
上弦時要絕對安靜,弓發出的微小聲音,代表不同問題,必須瞬間判斷及時調整,否則就有斷弓的可能。傳統弓製作成功率並不高,老話說,再好的手藝,也就是七成。
在給弓胎包上防潮的樺樹皮後,弓外部大都會畫吉祥如意的圖畫,表達「止戈為武」的深意。中國曆來也有把弓懸掛家中以求鎮宅平安的傳統。
一張弓做完,需要大半年。弓是活物,還會隨季節發生變化,每天早上,楊福喜手握弓,耳聽弦,不斷細調。過一個四季,等弓定性了,才能在弓稍頭烙上「聚元號」的火印。楊福喜現在珍藏的一張祖傳老弓,是聚元號百年紀念時做的,到現在快兩百歲了,依然好使。
願景----不言退休 不斷傳承
楊福喜的祖父楊瑞林
楊福喜的祖父楊瑞林(左)和父親楊文通
祖父楊瑞林(前左一)和父親楊文通(後左一)
郎世寧的《乾隆大閱圖)楊福喜的父親楊文通是聚元號第九代傳承人,精通傳統文化的毛主席曾經自掏腰包向他訂了一套傳統弓箭,並讚嘆不已。2006年父親去世後,楊福喜開始按老理兒蓄髮留須。他經常幾個月不出門,樂趣全在工作室里,不少常用工具都是祖輩留下來的,歲數都比他大。楊福喜說,手藝人的意識里沒有退休倆字,會一直干到干不動那一天。隨著名聲越來越大,吳宇森、成龍、霍英東等都在聚元號定製過傳統弓箭。
楊福喜說,他有個心愿,想開一家真正的中國傳統射藝館。來這兒的,扣弦手都帶著扳指,用傳統弓箭,享受這項中國傳統運動。更重要的,是通過射藝理解中國傳統思維方式與生活理想。
弓箭的發明,始於人類射殺野獸以求自保,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但中國「六藝」之一的傳統射藝,追求的卻不是殺傷力。「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點出傳統射藝的精髓,射藝練的不是弓箭,而是人的心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