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和原則.道教養生原則略述.道教養生思想的特點與方法

論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弘道蔣力生道教醫藥養生學是道教徒在實現以道為最高信仰,以成仙為最終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傳統醫學的經驗、知識、理論,並結合道教的煉養法術,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宗教醫藥養生體系。道教徒侶在實現他們的宗教情懷和信仰目標的過程中,一方面把醫學作為度人濟世的工具,從而學習掌握傳統中醫學的經驗知識,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發展;一方面把修身養生作為煉己成仙的技術,堅持以個體生命為實驗對象,企圖通過行氣、導氣、服食及坐忘、存思、內丹等煉養手段達到形體和精神的永恆,並由此探索、總結出一套成仙的方法和理論。這種傳統醫學和宗教煉養高度結合的知識體系,儘管其本質是宗教的,但其內容卻科學理性和宗教神秘兼而有之。尤其是那些看起來似乎神秘玄奧的東西,恰恰最具有特色最富於魅力,不僅是區別於其他宗教或文化的根本特徵,而且是最值得深入發掘和科學整理的內容。[1]1.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任何有意識的行為,都是思想驅動的結果。道教的養生修鍊之所以能持續二千多年而不間斷,並且有那麼多方士、道士前赴後繼、無怨無悔,甚至如痴如醉地參與其事,其內在的動力就在於信道體真的宗教精神、重人貴生的價值取向和我命在我的主體意識。正是這些精神思想的指導,使得道教養生的整個歷史富具意義和價值。1.1信道體真對「道」的最高信仰和成仙的目標追求,始終是道教養生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道教一方面認為,「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和主宰者,又是自然、社會的最高法則。「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人們只要了解自然之道理,就能把握自然之情事。另一方面,道教還認為「道」廣大無邊,亘古永存,無所不包,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它瀰漫宇宙,超越時空,而又與時空並存,即不僅存在於自然、社會,也存在於人體之中。正因為人體是載道之軀,生命與道長存,所以人生既是道的體現,也是道的歸宿。因此,信道之人既可以從宇宙、自然等大的方面體悟把握道的真諦,也可從社會人事、甚至個體生命中去把握道的玄機,整個人生就是一個悟道體道進而履道的過程。正在這種宗教情懷的影響下,道教中人發揮《老子》「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的意旨,認定只要認識掌握了事物的規律和本性而不違背它,就可以達到與天地合其德的地步,進而實現生命與道的合一。後來道教發展了這種思想,《混元妙真經》指出:「人常失道,非常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即修道者不要忽視生命的調養,而養生不要忽視道的主宰。從此,道教養生成為履行道教信仰的行為方式。道教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最終成為妙合自然的真人、至人、聖人、賢人、仙人、神人。為達此目標,道教徒在修鍊的過程中,不僅把煉養的行為作為實現宗教信仰的神聖任務,而且更加自覺地用心體悟生命現象的各種細微變化,有意識地感知領悟生命的奧妙。儘管聞道有先後,得道有多少,悟道有深淺,但每一個道教煉養者都深信不疑,神仙可學,長生可期。後來嵇康《養生論》雖然不同意「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的觀點,認為神仙只是稟受了異常的精氣,自然天成,不是積久學習可以達到的,但是他也承認,只要「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這樣就使道教養生從成仙不死的虛幻目標回歸到延年益壽的現實中來,使道教養生更趨於理性的發展。[2]1.2重人貴生重視生命,追求人生快樂自由的價值取向,始終是道教養生永不顛覆的意志航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是最重視現世生命的宗教。道教成立之初,就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萬物人為貴的思想,尤其是充分吸取了先秦楊朱學派「貴己為我」、「輕物重生」的合理價值觀,並由此構建起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和養護生命為核心教義的道教生命倫理學。首先,道教認為天地造化,萬類競爭,而人為萬物之靈,最為寶貴。如《素問·保命全形論》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妙真經》:「一切萬物,人最為貴。」葛洪《抱朴子》:「陶冶造化,莫靈於人。」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也說:「稟氣含靈,唯人最貴。人所貴者,蓋貴為生。」其次,道教認為人是萬物之靈的人,而且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直接提出「仙道貴生」的主題,指出道教生命智慧的突出特點就是「貴生」,即重視生命。道教的全部教義都是圍繞這一核心主題而展開的。即便是修鍊成仙,也要以現世的生命為基礎。《太平經》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正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珍惜生命就是人生的第一要務,故《太平經》告誡說「要當重生,生為第一。」魏晉時道教學者葛洪發揮《呂氏春秋》「重己」的思想,指出:「生之於我,利亦大焉。論其貴賤,雖爵為帝王,不足以此法比焉;論其輕重,雖富有天下,不足以此術易焉。故有死王樂為生鼠之喻也。」人類既然如此高貴,生命又是這樣重要,好生樂生全生自然就成了道教基本的人生態度。好生,就是純守天道,去凶遠害,不開殺伐。樂生,就是達人知命,樂天不憂,生死齊物。全生,就是自愛自養,全形固神,長保其身。正是這種貴生思想和神仙信仰的結合,才孕育產生了道教一系列的養生理論、原則和方法,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道教養生學。1.3我命在我強調對生命的自我控制、調節,充分發揮生命原理的主體意識,始終是道教養生永不消蝕的信心基礎。受神仙信仰的支配,道教不甘自然的束縛,大膽地向生命挑戰,提出一個驚世駭俗的口號——「我命在我不在天」。這個口號最早出自葛洪《抱朴子·內篇》引《龜甲文》:「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此後多有道書引述,如《養性延命錄》引《仙經》雲「我命在我不在天」,《真氣還元銘》雲:「我命在我不在天」,《悟真篇》:「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固氣還神九轉瓊丹論》:「我命在我,非丹不仙」等。可見道教對「我命在我」這一命題的重視和推崇。這個命題,在理論上分析,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與儒家的「生死有命,富貴由天」和「未知生,焉知死」等宿命論、不可知論的生命觀相比,道教「我命在我」的命題,以非常堅定的口吻,表達了對生命自我調節的主體意識和對神仙信仰的堅定意志。同時也反映了企圖突破有限生命的超越精神。第二,既然生命可以自我掌控,那麼我就有充分的能動性對生命現象進行把握和調節。因而,道教在以我為主的意識下,各種修鍊養生的法術層出不窮,蔚為大觀,實質就是各個修鍊者從不同層面、不同途徑、不同角度企圖對生命進行調節管理的嘗試。第三,「我命在我」強調的是個體性,即每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因而道教的修鍊多以個體為主,沒有太多普度眾生的色彩。道教主張只要通過修鍊,無分男女老幼、貴賤貧富,人人都可以成仙,但是,每個人聞道有先後,成仙有早遲,在修鍊中對生命的感悟體認也不同。因而道教典籍中記載的養法術和煉養經驗,也有高低深淺的不同層次。2.道教養生的主要原則道教養生不僅有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還有普遍遵循的技術原則。這些原則大體如下:2.1道法自然,清靜無為「道法自然」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主張。《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於地,地取法於天,天取法於道,道取法於自然。這裡的「道」是規律、原則的意思,指的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和人類社會必須遵循的基本法則;「自然」就是本來如此、本來這樣、自己如此,即事物自然而然的一種狀態。「道」所指稱的是物質運動變化或人類社會及人本身存在的最佳狀態。一句話,道即是自然本身的呈現。「清靜無為」是老子為達到「自然」、實現「自然」而提出的態度和方法論原則。「清」是指心境清明純潔,「靜」是指心有守持不受外物擾動,「清靜」就是心地樸素不為物累。「清靜」主要就精神修養而言,它既是精神修養的大法,又是精神修養的境界。「無為」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順從事物之自然,不違背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強作妄為,避免破壞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道教養生完全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一切從尊重生命的自然規律出發,雖然有成仙不死的願望,但養生的具體操作還是在於理性把握生命現象的自然呈現,實際達到的效果也是健康強身、延年益壽而已。2.2趨利避害,頤年盡數養護生命,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發揮有利因素,祛除有害影響。因此《呂氏春秋·盡數》指出:「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辨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壽得長焉。」「畢數之務,在乎去害。」順應天地陰陽、四時變化的有利條件,避免飲食、情緒或四時氣候的有害因素,始終是養生的根本原則。頤養天年,活到應有的壽限,這是道教養生最平實可行的目標。道教關於天年的概念以及壽限的規定,是古人千萬年經驗的概括,有相當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值得深入研究,為現代人養生提供切實的標尺參照,具有可供借鑒的操作性。2.3陰陽平秘,臟腑協調陰陽平秘是健康長壽的基本條件。《素問·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道教養生認為,「人之生本於陰陽之氣」,只有陰陽氣機平和穩定,既不亢盛,也不衰少,始終處於相對平衡安靜的狀態,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精神平安。「人之有生,藏氣為本」。臟腑堅固,精氣藏守,人便能健康長壽,所謂「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強者生,失強者死」。臟腑協調的基本評價是:陰陽平秘,氣血平和,精神飽滿,情志舒暢。一句話,使全身處於最佳狀態。2.4形神兼養,眾術合修「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形體是精神意識的載體,精神是形體生命的展現。形神關係不僅是古代哲學的論辯主題,也是道教養生需要闡明的問題。只有明白形神的辨證統一關係,才能形神不二,彼此兼顧。所謂「修性以得神,安心以全身」,「使形神相親,表裡俱濟」。道教養生,倡導多種方法綜合運用,以期達到全面調理身心的作用。老子提出「攝生」的理念,雖然沒有交代具體的方法,但已涉及精神和形體綜合攝養的基本問題。莊子不僅是「養生」一詞最早提出者,而且較清楚地論及養生、繕性的許多具體方法,如《刻意》所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等行氣導引術,《在餚》提出「神將守形,形乃長生」的形神兼養術,反映了莊子綜合調養的觀點。道教創立之初,盛行的煉養學派主要有行氣、服食及房中三家。《太平記》記載的「備受經訣」有二十四種之多,包括服日精月華、佩符服水、服餌草木金丹等,變化無窮。晉代葛洪明確提出養生不能偏修,應該「藉眾術之共成長生」的觀點,批評那些偏其所長、偏修一事的「偏枯之徒」。《抱朴子·微旨》說:「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若未得其至要之大者,則其小者不可不廣知也。蓋藉眾術之共成長生也。」此後,眾術兼修的觀點,獲得道教的普遍贊同,在形神兼養、內外並行、性命雙修的基礎上,創造發展出各種養生方法,並彼此函攝,互相交映,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使道教養生術大為繁榮[3]。2.5先天後天,天人和諧先天稟賦與後天調養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先天不足者,可以通過後天調養來達到健康長壽;先天稟賦不錯,如果後天失調,也難保健康無虞,後天調養是維護健康長壽的關鍵。此外,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是人體的根本所在。因此,道教養生特別注重脾與腎的關係,或側重補脾,或側重補腎,或脾腎並重。在天人相應觀念的影響下,古代養生追求的最佳狀態是天人和諧,甚至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稱:「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所謂「與萬物沉浮」,就是強調與宇宙萬類萬物一起在生命的過程中升降出入,彼此相安,共同繁榮昌盛。參考文獻:[1]蔣力生.試論道教醫學的形成基礎[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17(1):20-22.[2]章德林.蔣力生.《千金方》精神養生方法探析[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4,16(5):23-26.[3]蔣力生.中醫養生學釋義[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15(1):28-30.(《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年第19卷第6期)道教養生原則略述於璞道教追求長生不老,所以對養生問題尤其關注。而道教的養生方法又是相互融合、交叉運用的,很難表述清楚。概括其養生原則,約略可以歸納為如下幾條:天人合一、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動而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內守和性命雙修。一、天人合一道教將「天人合一」作為自己的宇宙觀,並將養生實踐放在這一基礎上,追求人的生活同自然的和諧,注意年齡變化、季節變化、環境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在一些丹家的著作中,甚至將人身視作一個小宇宙,追求小宇宙同身外的大宇宙的配合一致,並將大小宇宙的統一作為「返歸自然」的目標。人類與自然環境要保持和諧的關係,不要破壞人類的居住環境,使人與自然的關係維持一種良性循環,這體現了古人的環境養生觀。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要求人類自覺適應自然。例如:古代的城市布局,一般要按陰陽五行設計,住房要坐北向南,這是人類自覺適應自然的表現。道教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是繼承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1]道教養生還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鍊,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而日常攝養衛生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第二,利用自然規律,讓自然為人類服務。「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老子河上公注》)利用自然提供的一切為人類服務。二、法於陰陽「法」,即效法之意。「法於陰陽」就是要掌握和順應自然界陰陽四時、日月盈虧、晝夜交替、冷熱變化等自然規律,形成與自然規律、環境變化同步和諧生活的習慣。古人云:「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的飲食、睡眠、娛樂、勞作以及喜、怒、哀、樂、愛、恨、怨、憂,都應當與自然保持高度統一,最終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教認為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變化的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和自身內、外丹修鍊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製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理論體系。其目的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從事養生修鍊,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在《周易參同契發揮》中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2]道教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三、和於術數「和於術數」從養生而論,就是用適當的幾種養生鍛煉術,把人的身心機能調整到最佳運行狀態。古代醫學家張隱閹說:「術數者,調養精氣之法也。」和即「中」,中即「和」,即不偏不倚也。「和於術數」要以「和」字為要,不可不及,也不可過之,要以和暢適宜為度。道教養生鍛煉方法很多,導引按摩,叩齒漱津,吐故納新,閉目養神,五禽戲,太極拳等,有靜有動,有強有弱,既適合老弱病幼鍛煉,又能滿足青壯年的要求。所以,在選擇養生方法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生理情況合理選擇,不要趕時髦,隨大流,偏信盲從。另一方面,在養生鍛煉過程中要注重強度選擇、程度把握。練拳習武,不要摧殘身體,超越生理極限;練習氣功要心平氣和,不要抱有幻想,以防止走火入魔;靜坐有益於人的健康,散步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坐不可久,立不可久,行不可久」,超過了人體的生理限度,不僅達不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功效和目的,相反會縮短人的壽命,破壞人體健康。四、飲食有節節的含義有三:(一)節制之意。就是要節制食慾。嵇康《養生論》說:「飲食不節,以生百病。」權貴人家整天吃著大魚大肉,卻沒有食慾,這是因為美味佳肴吃得太多,腸胃飽滿,使人感到腹中悶脹,體內的「真氣」就不能暢通地運行,日積月累,就會滋生百病。所以,李時珍《本草綱目·谷部》說:「飲食不節,殺人頃刻。」清人曹庭棟《老老恆言·飲食》中解釋「飲食有節」說:「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就是要少食多餐。(二)節律之意。就是要求吃飯要有規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工食品要精心,魚肉要切成細絲,每次吃飯前都要洗手洗臉,用濃茶漱口,這既能清除口裡的油膩,又能滋潤腸胃。吃飯過程要細嚼慢咽,用津液送下,不要狼吞虎咽。一次吃飯不要吃很多的菜,因為食物品種太雜,屬性相剋,會產生毒素,或破壞食物的營養結構。吃飯常改變花色品種這是對的,一次吃飯進食很多種飯菜卻是錯的。這不僅不利於養生保健,而且會造成食物的浪費,增加不必要的開支。(三)節忌之意,指的是要忌口。對身體不需要的,對病情有害的,不清潔衛生的食品都要禁忌。孔子在《論語·鄉黨》中說:糧食霉變了,魚肉腐爛了,不食;食物顏色變了,氣味難聞了,不食;食物烹調壞了,不食;果實沒有長熟,不食。華佗還針對當時流行的生食魚膾(生魚片)的習慣提出批評,認為吃生魚片多了,會使體內滋生顏色像魚膾的赤頭寄生蟲。對於病人的飯食則更應注意忌口,有肝病不要吃辛辣食品,辛傷肝;心臟病變,不要吃鹹味太重的食品,咸傷心;腎臟病變,不要吃甜食,甜傷腎;脾臟不好,不要吃酸味食物,酸傷脾;肺部病變,不要吃苦的食物,苦傷肺。五、起居有常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要求,包括飲食、言語、作息、穿著、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適應變化,順乎天時地利,以求健康長生。對於起居攝養之道,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們多有論述,道教綜合繼承並加以系統化,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頤養生息的起居之道。起居休息要形成規律,自覺順應四季氣溫的變化。《內經·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披散頭髮,放鬆肌肉),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不要厭惡酷熱的太陽),使志無怒,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溫,無泄皮膚,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飲食有了節制,作息有了常規,人們就能活到自然的壽限。六、不妄勞作「不妄勞作」的「勞」字,有二個含義,一是勞心,二是勞力。勞心,一般指腦力勞動;勞力,一般指體力勞動。妄勞,則是違背腦力勞動、體力勞動規律的一切不良行為。「不妄勞作」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加強道德修養。孔子《論語·雍也》曰:「仁者壽。」善於養生的人,應注重個人品德修養,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有效防止妄勞行為。《莊子·庚桑楚》說:「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這是道家所說的「真人」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才能確保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其次,要勞逸結合。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說:「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靜。養之則兩全而交利,不養則兩傷而交病。」宋朝大文學家、道教信奉者蘇軾認為:王公貴族住樓閣,坐車轎,衣裘皮,保養得過分了,養得四體不勤,氣候稍一變化,寒氣便會侵襲身體,使其患病。而農夫小民,無論酷暑嚴寒,都在田野勞作,風雨侵襲已司空見慣,勞動之後,稍一休息便又能恢復體力。所以,善於保養身體的人,一般能勞逸結合,經常活動,讓身體適應不同天氣,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七、動而有常《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3]道教養生學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運動要適度。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4]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5]又說:「夫流水不腐,戶摳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6]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養老大例第三》中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生命在於運動」就是其實質的集中體現。八、清心寡欲清朝人金纓《格言聯璧·存養》說:「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所以,人們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健康長壽。要做到「清心寡欲」,就要盡量減少人的七情六慾,消除各種私心雜念。其具體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7]認為這十二「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並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8]道教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損傷;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發怒視血脈噴張不定;多愛好則迷戀於中不可控制;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歡樂。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喪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鍊時間長了,達到無少無多,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於得道的境界了。九、精神內守「精神內守」的「精」指的是「元精」,它是維持人體的一種神秘物質,但歸於氣的範疇,傷了元精,人的壽命就縮短。「神」指「元神」亦即人腦的調節功能。道教認為:人有三寶——精、氣、神。元精充盈,元氣也充盈;元氣充盈,元神就健全。不懂得節約元精,全身上下的脈絡就會像樹木一樣枯槁損傷,失去生命活力。為了實現「精神內守」,就要有效控制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的變化,保持健康心理,將七情維持在「和」的範圍內,切勿「太過」與「不及」。道教養生學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思傷脾。這裡的喜、怒、憂、恐、思都是指大喜、大怒、大憂、大思、大恐。精神作用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但是,要想對人的情緒實施控制也決非易事。人們可以用靜坐、氣功等方式來凈化心靈,減少慾望,維持人的精神健康。十、性命雙修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鍊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鍊對象。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序》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層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鍊,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鍊。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9]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10]以上是從道教養生的基本原則而言的。眾術合修乃是道教養生方法的重要原則。先秦時期,先人為了尋求長生已經實踐過大量方法。道教由於有較系統的教義思想和明確的長生目的,因而能全面繼承這些養生方法,博採眾長,不偏執一家,並且在自身的修鍊實踐中全面推進各種養生方法。註:[1]《道藏》第20冊91頁。[2]《道藏》第14冊594頁。[3]《藏外道書》第25冊444頁。[4]《道藏》第28冊221頁。[5]《道藏》第18冊477頁。[6]《道藏》第18冊478頁。[7]《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8]《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9]《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10]《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中國道教》2008年第2期)道教養生思想的特點與方法黃渭銘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作為一種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對社會各個方面,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它與道家、儒家及佛教一起,構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格局。道教的養生思想對我國傳統養生術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擬就對我國道教養生思想的特點和主要方法進行探討,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和豐富傳統養生術做點有益的工作。(一)道教的養生理論極為豐富,養生的形式和方法繁多,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其基本理論主要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養生觀和道教哲學的基礎上的。歸納起來,道教養生思想主要有三個顯著特點。第一,道教的養生思想體現了形神合一的生命觀。所謂形神合一,也叫做「形神相因」,就是指形體與精神的結合,也可以說是形態與機能的統一。形是人體的一切組織器官,神即人的精神意識活動。道教養生家歷來認為,形與神是有機統一的,神不能脫離形體而存在,它與人有生俱來,亦與死俱滅。例如,道教的主要經典之一的《太平經》就指出:「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常合則吉,去則凶」。認為形神「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晉代著名道教養生家葛洪明確指出:「形須神而立焉」,「形者神之宅也」,「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1]。他認為生命是形神的統一體,形體與精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道教形神合一的生命觀,與其他宗教的生命觀大相徑庭。譬如,佛教認為,人體的形體與精神是可以分離的,靈魂是可以離開軀體而存在乃至永生的,而軀體只不過是束縛靈魂的「臭皮囊」,根本不值得顧視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超度靈魂,脫「殼」升入天堂。由於道教的養生思想強調形神合一的生命觀,因此,他們在修鍊過程中,既重視精神的修養,也重視形體的鍛煉,並竭力將精神修養與形體鍛煉密切的結合起來。「形與神俱」飛升成仙是道教始終追求的最高境界。第二、道教的養生思想充滿著樂生惡死的人生觀。多數宗教認為,人生是充滿痛苦的,人活在世上是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因而都把美好的願望寄託於來世或天國。然而道教的人生觀恰恰相反,他們認為人能生活在世上是最大的幸福,死亡才是最痛苦的。因此,道教的教義以生為樂,樂生惡死,鼓勵人們積極修鍊,至少要爭取享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長生不死」。在道教產生的初期,就十分強調樂生、重生、貴生。在《老子想爾注》中還把老子《道德經》中的「天大、地大、王亦大」改為「天大、地大、生大」,認為「生」要比「王」更為重要。《道藏》的首部經典《無始無量度生上妙經》中亦強調「仙道貴生」。而《太平經》在這方面則予以反覆的闡明。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告誡人們必須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強調指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是曹之事,要當重生,生為第一」,認為人能活在世上比什麼都重要。由於道教始終堅持樂生惡死,以生為樂的人生觀,因此把長壽長生作為自己的教義,非常重視養生之道。第三,道教的養生思想貫穿著宇宙論和整體養生觀。被尊譽為道教教主的老子,他在《道德經》中就率先提出了宇宙論,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由最初無形無質的「道」生出真元一氣,真元一氣分生為陰陽兩個對立體,陰陽交合成一物,此物又化生芸芸萬物,此為造化之道。同時,老子在《道德經》中還提出「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的觀點。老子這個觀點,後來被道教內丹煉養家解釋為,順則為造化之道,逆則為長生之道。所謂逆就是逆造化之道,力圖使萬物合而為三(精、氣、神),三複合為二(氣、神),二復歸於一(神),一乃歸於道,這就叫做「歸根」、「復命」。返樸歸真,可得永生。道教還樸素地將人的身體比作一個小宇宙,並且與自然界的大宇宙聯繫起來,貫穿於養生的過程中去。道教認為,人們在養生過程中,不僅要調諧人體「小宇宙」的運行,而且還要調諧「小宇宙」與「大宇宙」的運轉。根據這種養生觀點,道教又派生了許多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他們在注重整體養生的同時,還提出日、月、星為天之三寶,精、氣、神為人之三寶的觀點,強調精、氣、神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以及精、氣、神在養生中的重要意義,主張在養生過程中要時時顧護人體的精、氣、神「三寶」,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健身強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根據這種觀點,祖國醫學也把人體看成是一個以臟腑為核心,以經絡為紐帶的相互關係的整體。同時,祖國醫學還提出「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認為人與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認為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寒暑燥濕的氣候,直接影響著人的生長發育與健康。同時,《黃帝內經·靈樞》中還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明確地指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人體的生理、病理、生長、發育、衰老、死亡都與自然界的變化休戚相關。自然界存在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由於人類長期生活在這種自然環境中,已經能夠適應四季的變化,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規律。春夏陽氣升發,秋冬陽氣潛藏,如果人們在養生過程中,能夠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調節臟腑的機能,注意養精安神,益氣補血,保持陰陽的平衡,身體就會健康,就能夠盡其天年。反之,如果人體不能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損傷五臟六腑,而導致各種疾病,甚至還會使人早夭。(二)道教自從創立以來就十分重視養生之道,通過歷代道教養生家的實踐和積累,已形成一套獨樹一幟的養生方法。概括起來,道教養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注重精神修養:所謂精神修養,主要是指人的情志、性格和意識等方面的調養和護理,亦可理解為精神、心理衛生的修養和鍛煉。道教的教主老子就十分重視精神修養,提倡清靜無為,以凈化心靈。老子認為,這樣可以使人獲得一種恬靜閑適、洒然超脫的心境。為此,他提倡「致虛極,守靜篤」[2],以屏棄一切慾念,主張「去甚、去奢、去泰」[3],告誡人們在養生過程中要去掉那些極端的、奢侈的、過分的要求。老子所倡導的清靜無為的養生思想,不僅對道教養生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對祖國醫學的形成和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有「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記載,這表明祖國醫學也認為,重視精神修養對健身祛病有重要的作用。莊周認為,人的生存只不過是世界紛呈現象的一種,生老病死不過是人生必經之程序,無異於世界萬物,所以他在《莊子·秋水》中指出:「生而不悅,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他在《莊子·大宗師》中還說:「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告誡人們不要因為生死之變而喜而悲,因而提倡養生要清靜無為,重視精神修鍊,以使內心無所欲求,保持良好的精神境界,莊周還以水之清濁這種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精神修鍊的重要性。他說:「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4]東漢後,由於道教在我國形成,便把老莊道家學派的學說加以改造,使之成為道教宗教理論的依據。同時,道教養生家也繼承了老莊學派的養生思想,弘揚注重精神修養的道風。例如,東晉著名道教養生家葛洪就指出:「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幹」[5],十分強調精神修養在養生健身中的重要作用。葛洪還認為「仙法欲靜無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長生」[6]。這就表明,葛洪的養生思想與老莊學派所倡導的清靜無為,返樸歸真的養生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南北朝時期道教養生家陶弘景也十分重視精神修養,他在《養性延命錄》中所提出的養生兩條準則包含了精神修養的內容。其中一條是「養壽之法,但莫傷之」。認為「養性之道,莫過之也」。所謂「莫過之」,就是指莫久行、莫久坐、莫久卧、莫久視、莫強食飲、莫大沉醉、莫大愁憂、莫大哀思。另一條是「恬淡無為」。認為淡然無為,神氣自滿,是不死之葯。他在《登真隱訣》中還提出:「教人修道,即修心也。」唐代道教養生家孫思邈認為,修心養性者,應淡泊名利。他說:「故養性者……於名於利若存若亡,於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7]。孫思邈非常重視精神修養與健康長壽的關係,常常告誡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情緒。他說:「老年之道,無作博戲強用氣力……無悲愁,無哀慟。」[8]認為老年人如果過於悲愁和哀慟,對身體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唐代的司馬承禎主張養生要「主靜去欲」,元代著名道士丘處機提倡「清心寡欲」等等,都反覆強調養生要清靜養性,從而使精神修養成為我國道教有源有流、源遠流長的主要養生術。道教在注重精神修養方面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重視道德修養。老子曾經說過:「重積德則無不克。」[9]葛洪明確指出:「為道者當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10]陶弘景告誡人們:「心不欲詐之事」,否則會「辱神損壽」[11]。而孫思邈則把道德修養放在養生的首位,反覆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說:「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12]。道教在養生方面,不僅在理論上反覆強調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而且還具體制定了許多清規戒律,作為道教徒行為的準則。例如,規定了五戒,即不殺生,不茹葷酒,不口是心非,不偷盜,不邪淫等。道教和道家在養生思想方面,既有繼承和發展的一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不同之處在於:道家認為人與天地萬物一樣同生於道,有生必有死,生死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人們在養生方面要做的事就是使其順乎自然。為此,道家主張「無為」,反對人為之力,反對對物慾的追求,而要重視修心養性,使之盡其天年。然而,道教則在繼承道家這一思想的同時,又把它加以改造,提出:人生於道,有生但可以不死,而不死的方法就是修道,通過修道,可以把握住「道」,這樣人就可以「長生不死」。為了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道教養生家創編了許多修道養性的方法,並進行了多種多樣修鍊的實踐,為豐富我國傳統養生術作出了貢獻。其二,重視形體鍛煉。形體鍛煉是道教養生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過模仿動物的姿態、動作,創編各種形式的健身體操,以及進行保健按摩等,通過這些形體鍛煉,使身體得到適度的活動,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增強機體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我國最早的形體鍛煉方式是以舞蹈方式出現的。譬如,《呂氏春秋·古樂》中就有一段記載:「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這段記載表明,以舞蹈作為健身祛病的手段,在我國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後來,這種舞蹈被巫覡所利用,把它作為娛神、遣老、永年之術。爾後又出現了許多模仿動物姿態和動作的健身體操和導引術。例如,在《莊子·刻意》中就有「導引之士,養形之人」、「熊經鳥伸」等記載。西漢的劉安在《淮南子》中也有「熊經鳥伸,堯游猿搜,鷗視虎顧」的「六禽戲」等記載。而最有影響、流傳最廣的是三國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動作的「五禽戲」。由於「五禽戲」模仿虎之威武剛健,鹿之動轉舒展,熊之步履穩健,猿之搓頭攀援,鳥之高翔輕落,有著良好的健身祛病功效。因此,道教養生家就在這些導引術和仿生體操的基礎上,創編了許多形體鍛煉的體操,作為健身強體的手段。例如,葛洪在《抱朴子·別旨》中就有「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蹶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的記載。他在該書中還記載了許多仿生導引術,如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屈、猿據,兔驚等等,極大地豐富了道教形體鍛煉的內容。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還專門列了形體鍛煉篇——《導引按摩》,該篇收錄了許多導引按摩的術式和方法,其中詳盡地介紹了華佗「五禽戲」的具體術式。司馬承禎在《修真精義雜論》中,依據祖國醫學的理論,對導引術的功效進行了較詳細的論述:「夫肢體關節,本資於動用;經脈營衛,在於宣通。今既閑居,乃無運役事,須導引以致和暢。」「是知五勞之損,動靜所久;五禽之導,搖動其關。然人之形體,上下相承;氣之源流,升降有序。」同時,司馬承禎還通過自身形體鍛煉的實踐,創編了一套坐式導引十六勢,指導人們從事形體鍛煉。孫思邈根據中醫的原理,對形體鍛煉健身祛病的功效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總結,他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人慾勞其形,百病不能成」,老人「須知調身按摩,搖動肢節,導引行氣……不得安於其處,以致壅滯,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義在斯矣。能知此者,可得一二百年」。他在該書中還介紹了「老子按摩法」和「天竺國按摩法」,供人們從事形體鍛煉時參用。後來,在社會上流傳的養生方法與日俱增,相互交融,許多道教養生家也相繼吸收了社會上流行的各種養生方法,在原先單純形體鍛煉的基礎上,配合了精神和呼吸的鍛煉,創編了許多形、息、意三者兼顧的養生健身的綜合鍛鍊形式,其中太極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三,注意呼吸修鍊。呼吸修鍊主要是通過練吸、練呼、呼吸皆練,或者配合形體和意念的鍛煉,來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使之陰陽平衡,改善臟腑的氣血流通,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呼吸修鍊在我國源遠流長。先秦時期,我國道家創始人之一——莊周,就已把「吹呴呼吸,吐故納新」[13]作為養生延年的一種方法。西漢劉安在《淮南子·齊俗訓》中也有「今夫王喬、赤松子吹呴呼吸,吐故納新,遺形去智,抱素反真」等記載。王喬、赤松子都是行吐納導引的神仙家。後來,由於神仙學說被道教所吸收,於是便把呼吸吐納等神仙方術也列入道教的養生體系,這樣在先秦時期所流行的呼吸修鍊就成為道教養生術的一部分。老莊道家學派有關吐納導引的理論,是道教呼吸修鍊理論依據。老子說:「穀神不死,是謂玄化。玄化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14]所謂穀神,即元神、元氣。元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推動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元氣長存,生化不息。莊周也說:「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氣耳。」[15]莊周認為,氣乃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天地之間一切事物都與氣的運動變化有關,人也不例外。老莊學派的這種元氣論,在秦漢時期頗為流行,因而對這個時期逐漸形成的道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東晉的葛洪也非常重視元氣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他在《抱朴子》中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他在養生實踐中不僅珍惜自身固有的元氣,而且還試圖通過「服氣」法來吸取大自然之氣以養心身。葛洪在《抱朴子》中明確指出:「善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惡。」號稱「小道藏」的《雲笈七籤》在第56卷中就有《元氣論》一篇,在該篇中轉載了歷代道教養生家許多有關元氣與養生關係的論述。並在序文中指出:「人與物類,皆察一元之氣而得生成,生成長養,最尊最貴者莫過人之氣也。」而且還引《上清洞真品》雲:「人之所生也,察天地之元氣為神為形,受元一之氣為液為精。天氣減耗,神將散也;地氣減耗,形將病也;元氣減耗,命將竭也。」道教養生家把人的生命活動歸結於元氣的變化,認為全元全神為道教內練長生之要道。道教認為,人之所以生病夭折,是因為人的體內有三蟲,三蟲食腸,就會使人生病。然而,三蟲又賴穀物得以生存,所以竭力提倡辟穀食氣。所謂食氣,就是指進行呼吸鍛煉。因此,道教養生家十分注意呼吸修鍊,認為人們能夠經常從事呼吸修鍊,則有益於健康長壽。為此,他們總結了多種呼吸修鍊的方法,如吐納法、服氣法、淘氣法、調氣法、咽氣法、行氣法、鍊氣法、閉氣法、胎息法等等。受道教呼吸修鍊理論和實踐的影響,氣功鍛煉在我國代代相傳,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養生術,經久不衰。其四,重視內丹煉養。內丹煉養是道教養生術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類養生術,它與外丹方士以丹砂為原料煉製金丹服餌不同,而是指養生家把人體某些竅位當「爐鼎」,以體內精、氣為「藥物」,運用「神」去燒煉,使精、氣、神凝結成具有延年益壽功效的「內丹」。修鍊內丹的功夫,稱為內丹術,一直受到道教的重視。「內丹」這一詞是南北朝時期的思慧最早提出的,隋代的蘇元朗把行氣導引稱為內丹。據《羅浮山志》載:蘇元朗「又以《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訣》三書文繁義隱,乃纂為《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丹於心煉」。由此可見,內丹之源可以追溯到漢末時期。從現存的古文獻看,東漢末期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可算是內丹術之始祖。魏伯陽在書中內、外丹兼論,被後世譽為「萬古丹經王」。他把大易、黃老、煉丹三者融合為一,以「大易」為綱領,「黃老」養性為中心環節,用煉丹術語來表述內丹修鍊,創建了比較系統的內丹理論,第一次把時間、方位和人體內丹修鍊有機地結合起來,其中有不少煉功術語一直沿用至今。魏晉時期的《黃庭經》,被道教內丹修鍊家奉為學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該書分《黃庭外景經》和《黃庭內景經》兩部分,皆以七言韻語來敘述人體臟腑及其作用,認為五臟六腑各有司主之神,相互協調,存養丹田,保氣煉精。其修鍊以積精累氣為宗旨,持行不怠為要訣。其存思法與《周易參同契》採藥、進陽火、退陰符的煉法不同。因此,道教內丹家稱黃庭派為「存思派」,由於《黃庭外景經》主張「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向思慮」,「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所致為專年」,所以後世又稱黃庭派為「清靜派」。晉唐時期,由於葛洪竭力提倡外丹術,因而在這段期間外丹術非常盛行,內丹術卻很少人問津。後來,由於許多人服食外丹而致傷殘,並有不少人喪命(據清趙翼《廿二史札記》卷19《唐諸帝多餌丹藥》中載:唐大宗、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皆服丹藥中毒致死),因此,外丹術唐代後期就開始衰落,而內丹術便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加之唐末五代漢鍾離、呂洞賓、陳傳等人的大力推崇,因而使內丹術習研迅速興起,並取代了外丹術的主導地位。道教大小周天內丹術的奠基人是北宋的張伯端,張氏所撰著的《悟真篇》,用詩詞百篇演說道教的內丹修鍊術,被後世內丹家視為經典,與《周易參同契》並稱。在道教史上,張伯端被尊為道教南宗始祖,世稱紫陽真人,他所修鍊的內丹術初傳石泰,再傳薛道光,三傳陳楠,四傳白玉蟾,此五人合稱為「南五祖」。道教南宗在內丹理論和方法方面,均留下了大量的丹經、丹訣,使內丹學說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對後世道教諸派都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對醫家也有較大的影響。例如.明代著名的醫藥家李時珍在撰寫《本草綱目》的同時,就撰寫了一部《奇經八脈考》,李氏在這部著作中引載了張伯端《八脈經》中關於八脈循行的部位以及各脈在內丹功中的作用以及煉功的方法等。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強調經脈的重要性時指出:「醫不知此,閣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金元時期,相對於南宗而又出現了道教北宗,創始人是金代的王嚞,王氏倡導出家住觀,凡入其道者稱全真道士,所以該派又稱為全真道,他們也頗重視內丹術的修鍊。王嚞主張用心性之說來歸總儒、道、佛三教大旨,提出性命雙修,先性後命的修鍊宗旨,將清心寡欲作為修鍊的要務。明清時期,道教內丹術大小周天功法已經基本定型。其中與伍柳派是分不開的。北宗龍門派丘處機的八傳弟子明末的伍守陽,是該派的創始人,他所著的《天仙正理》、《仙佛合宗》二書,掃盡旁門,獨標精義,熔佛、道、儒、醫諸家之說於一爐,倡導清凈丹法,主張修鍊氣脈與小周天功為主,參以佛家禪定止觀功夫,並且運用比較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內丹理論與功法,因此,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流傳全國各地。這個時期,正是道教由盛而衰的時期,由於道教內丹術隱語連篇,不易理解和學會。為此,這個時期的一些從事內丹修鍊的文人和醫家,如高濂、冷謙、李時珍、胡文煥、汪昂等人,以及道士陸潛虛、張三丰、伍守陽等人,或出於普及道教養生術,或出於擴大道教的影響,都致力於內丹術的通俗化,從而為更多的醫家和廣大群眾所接受,使內丹術真正為廣大人民的健康服務,因而使古老的內丹術又煥發青春,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註:[1][5][10]《抱朴子·養生論》。[2][3][9][14]《道德經》第16章、29章、50章、6章。[4][13][15]《莊子》刻意篇、知北游篇。[7][8][12]《千金要方》,卷27《養性》。[11]《養性延命錄·教誡篇》。(《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推薦閱讀:

「逆則仙」的理論源自哪裡?老莊的著作里出現過類似的話嗎?感覺「歸根曰靜」不是這個意思?
組圖:玉帝王母三清四御 各司其職的道教神仙
道家修鍊與道合真之後,原本的肉身會怎樣?
為何還有這麼多人黑道教?
學習時間 ? 走進道教(一)

TAG:教養 | 養生 | 思想 | 方法 | 道教 | 原則 | 指導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