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建文帝出了哪些昏招,最後敗給燕王朱棣?
朱元璋曾經得意的對皇太孫朱允炆說,內有文臣輔佐,外有藩王禦敵,這下可以放心了。朱允炆低頭想了想:萬一叔叔們有異心,怎麼辦?朱元璋吃了一驚,這正是他沒考慮到的,但朱元璋把球踢了回來:你覺得應該怎麼辦?朱允炆思考後說了五點:用德爭取他們的心,用禮約束他們的行為,再不行就削減他們的屬地,再不行後就改封地,最後只能戰場上見了。精於算計的朱元璋聽到這個計劃後,也稱讚到:沒有更好的選擇方法了。
建文帝繼位幾個月後就開始削藩,但前四個方法都沒用,直接第五點,而且從比較弱的藩王下手。周王、齊王、代王、岷王被廢為庶人,湘王自殺。然後就是燕王朱棣,而此時朱棣認為削藩是「大勢所趨」,所以皇帝讓他交兵權就交兵權,皇帝說調走三護衛就調走三護衛,皇帝要他「遣三子入京」就遣三子入京,最後朱棣連「裝瘋」都用上了,只希望皇帝能留下他一家老小的性命。最後發現建文帝一定要殺他,朱棣退無可退,在僅有八百親兵的條件下起兵發動「靖難之役」。
一開始沒有人認為建文帝會輸,建文帝坐擁百萬大軍,很多都是朱元璋的開國精銳。燕王所掌握的軍隊大概有三萬,後來控制了寧王的部屬和朵顏三衛,軍隊達到了八萬,實力仍然非常懸殊。但建文帝昏招迭出,致使大好形勢付之東流。
勿殺朕叔
耿炳文出征的時候,建文帝說勿使朕負殺叔之名,這句話使得大軍面對朱棣時畏首畏尾,導致了後來的失敗。這句話就像護身符一樣,使朱棣多次脫離險境。為什麼之前想殺朱棣,打仗時又不想殺了?其實是「勿使朕負殺叔之名」這句話說的含糊其辭,可以理解成朕只要死朱棣,不要活燕王,這個鍋朕不背,你們殺掉就行了。鐵弦在濟南設置詐降計,差點殺死朱棣,事後鐵鉉被陞官就是明證。但耿炳文及後來的李景隆會錯意,當成不要殺朱棣,這是靖難之役建文帝失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陣前換將
耿炳文善防禦,真定之戰雖然初戰失利,讓朱棣吃掉了部分人馬,但耿炳文十幾萬大軍的元氣未傷,防禦陣線也完全沒有被破壞。朱棣如果與耿炳文死磕,必定傷亡慘重。但建文帝換掉了耿炳文,精心布置的防禦體系沒了。而且新來的主帥不是別人,正是李景隆帶著50萬大軍。李景隆並不完全是草包,但不具備指揮50萬大軍的能力。
北平攻堅戰中,都督翟能率所部數千人拚死在張掖門打出了缺口,但李景隆擔心破城首功被翟能搶走,錯失了破城的最佳時機。晚上燕軍在城牆上潑水,第二天李景隆面對一座冰城傻眼了。不久朱棣帶領朵顏三衛直撲李景隆中軍,50萬大軍一潰千里,丟棄的糧草物資解決了朱棣最頭疼的後勤問題。歷史註定了李景隆成為「天下第一草包」。
沒有換掉李景隆
在李景隆指揮失當、臨陣脫逃,造成部隊大潰敗之後,不僅沒有被追究責任,反而加派援軍,算上收攏的敗兵,李景隆手下達到60萬。50萬大軍他都統帥不了,居然還給了他60萬。這一次,李景隆敗得比北京城下更慘,要不是盛庸和鐵弦死守濟南城,山東全境就要變成燕王的大後方了。
逼反宦官
建文帝是一位好皇帝,對臣子非常好,但從小的儒家教育,使他認為宦官都是禍國殃民之輩,因此對宦官非常苛刻,稍有錯誤便加以嚴懲,搞得宦官人人自危。離建文帝遠了,離朱棣就近了,他們開始暗中幫助朱棣。就在朱棣面對鐵鉉、盛庸毫無辦法,拼消耗又物資緊缺的時候,一位宦官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訊息——京師空虛。這個訊息讓朱棣決定賭一把,繞過山東,攻打南京。
撤回徐輝祖
在大明的「功臣二代」中,徐輝祖是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一個。但是建文帝卻不喜歡用徐輝祖,理由其實很簡單,他是朱棣的大舅子。平燕大將軍從耿炳文換成李景隆,又換成了盛庸,建文帝就不用徐輝祖。朱棣繞過山東直撲南京,連破東阿、汶上,越過徐州,挺進宿州的時候,建文帝實在無人可用,才命令徐輝祖率軍北上。
徐輝祖很有能力,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在齊眉山與燕軍激戰,最終南軍大勝。徐輝祖厲兵秣馬,準備利用這個大好時機長驅直入,配合盛庸夾擊朱棣,一舉消滅燕軍主力。在這個關鍵時刻,徐輝祖被撤回南京了。不久後朱棣突破淮河防線,渡過淮水、攻下揚州,兵臨南京城下。
金川門防務
京師空虛只是相對的,濟南一萬多人守衛了三個月,而南京有十萬人,只要守好南京等待勤王部隊就行了。萬萬沒想到,建文帝把直面燕軍最關鍵的金川門防務,交給了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李景隆是建文帝的表哥,但也是朱棣的表侄子,跟著誰不都一樣嘛!谷王就更容易理解了,你不是要削藩嘛,我四哥朱棣就是為藩王出氣的。
結果就顯而易見,李景隆和谷王打開城門,燕軍入城,建文帝放火燒宮,下落不明。燕軍入城後,唯一率軍隊抵抗的將領,正是建文帝一直不放心、不想用的朱棣大舅子徐輝祖。而建文帝最放心的大表哥李景隆,朱棣即位後加封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勛號,位列功臣之首。
建文帝實際上是自己作死,不太值得同情,怪只怪朱標死的太早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