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十八)中
凈空法師《金剛經》講記 (十八)中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頂禮文殊智慧勇士!頂禮凈空法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師兄們好!現在我們開始學習凈空法師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八集)中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我法二執】
這兩種執著。
【由分別而起者粗。尚有俱生我法二執,從起心動念而來的細執。】
這是再往深一層去觀察,妄想、執著都有這兩種狀況。從分別而生的,就是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六根對六塵境界,從這個地方生的,這個粗,這個相粗。前面講的我、人、眾生、壽者、法相、非法相都粗,對我們初學人來說,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很容易體會到。另外一種,不必對外面境界,自己會生這些煩惱,這個就微細了。這個微細的執著,不是這一生的,是多生多劫的習氣。像我們晚上睡覺作夢,夢中所現的這個境界,我們六根沒有接觸外面境界,現那麼多境界出來,那都是過去生中的習氣,所以那個境界就細。還有比這個更細的,夢中也現不出來。怎樣它會現出來?有定功,甚深的禪定當中也會現境界,那就是極其微細的,這叫俱生我法二執。俱生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必要學、不必人教,自自然然就起現行。貪瞋痴就是這樣的,不需要教的。
你看小孩還不懂事,很小的六、七個月大的小孩,現在小孩跟從前不一樣。現在小孩六、七個月,你仔細觀察,他就有貪瞋痴,就看出來了;不像從前,從前的小孩,說實在的話,要到二、三歲以後他才有。他不懂得貪瞋痴,那個階段叫天真。從前人在童年的時候,天真的時間保持得很長,相當長的階段;現在不行了,現在作人好可憐,你看幾個月大就起貪瞋痴慢,就起貪瞋痴了。什麼原因?他家裡都有電視,你不要看他不懂事,他每天眼睛瞪著電視,在那裡頭把他俱生的煩惱統統都勾引起來了。這就說明,現在已經沒有天真,天真爛漫沒有了。所以想到這個地方,人不能作,下一次要是再作人,不好過,日子不好過。從前的人倒滿像樣子,可以作,現在的人不能作了,看看現在的小孩實在講非常可憐,生下來還不到幾個月,煩惱就起現行。兩個小孩在一塊兒的時候,給個糖吃,他就會搶、會爭,搶不到就會哭,貪瞋痴完全表現出來了,這都沒人教他的,這叫做俱生煩惱。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觀察得出來,這是微細的。我們要斷,先從粗的斷,從粗斷到細。細執一定要用定功來斷,定功才能伏得住。極其微細要用智慧來觀照,那才行;照見五蘊皆空,那個問題才叫真的解決了。定功伏住它,那個斷叫伏斷,不是滅斷。實在講,我們在大乘經里明白,所謂滅斷就是轉、轉變。轉變之後,煩惱、執著真的沒有了,變成無上的智慧。轉煩惱成菩提,菩提是真實的智慧。我們再看下面的註解:
【是人分別我執已除】
是人就是前面講的「是諸眾生」。這些是諸眾生都是認真修學般若法門的,分別、我執已除。
【貪瞋痴雖未去盡】
分別我執的粗相離開了,粗相捨棄了,可是貪瞋痴還沒有斷得乾凈。
【已經很薄】
這種境界,我們能夠體會得到,自己能夠察覺得到。對於世間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個念頭淡了,這是功夫真的進步了。有一個很明顯的觀察,譬如過去看到新的東西、新產品,一看到就歡喜心,就趕快要買、趕快要得到;現在看到,好像很淡薄了,有沒有無所謂。購買、希望得到的念頭輕了,減輕了,你要曉得,這就是你修行的功夫進步了;而不是說我每天念多少經、念多少咒、拜多少佛,不是的,那個看不到功夫。從你生活當中,你對於五欲六塵的享受淡薄了,對一切法的分別執著淡薄了,那叫真功夫。這是不能不知道的。如果錯會了意思,以為我每天讀多少經、讀多少咒,那個才叫真正功夫,你已經在觀念上搞錯了。真正要測驗你的功夫,也錯了方向,得的結果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情。所以真實的功夫就在生活當中,看看貪心是不是減少了。再檢點檢點瞋恚心有沒有減少?以前看這個事也不順眼,看那個人也不順眼,現在看看都可以過得去,不像從前那麼討厭了,這就是你瞋恚已經放下很多。從前對事理不清楚,迷迷糊糊,愚痴!現在對於一切事理很清楚、很明白,愚痴減少了。修行功夫要從這個地方去檢點、去觀察,我們是不是有進步。這都是講的真實功夫。先要淡薄,然後慢慢的完全能做到不動心,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可以做到不起心不動念,那個時候就恭喜你,你就得三昧。這三昧也是分分得的,眼見色,在色塵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你眼根得三昧了;耳根未必,耳根也許還會喜歡聽一點東西。每一根來算,一根一根的算,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都不起心動念了,那就真的得到三昧,得三昧就有受用。念佛人要是得三昧,這叫念佛三昧,決定得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穩穩噹噹,真的得到保證。
「還須再用功」,功夫不能止在這裡,要努力、要精進。必須要知道,沒有到成佛,功夫都不是圓滿的。所以等覺菩薩還要再用功,否則的話,他那一品生相無明就破不掉。有能力破生相無明而不破,那行,那個可以;怕的是你沒有能力破,你破不了,那個不行;那真的是等覺菩薩。有能力破而不破,那是如來乘願再來,那個不一樣。許許多多等覺菩薩都是乘願再來的,這說明他有能力破,他不破。再看底下這一條:
【但見諸相即著有,但見非相即著空。見諸相非相,即二邊雙融,即無相、無不相。得見實相,故云則見如來。見如來,故得如是無量福德。】
這些話都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用功。這個用功就是前面所說的觀照,怎樣去作觀,怎樣觀照。佛在這個經上教給我們,把從前俗情統統放下,以一個嶄新的觀念、嶄新的方法,重新來觀察這個世間,跟世間萬事萬物相接觸,佛教我們看相、看體,看它的作用。以前我們不會,糊裡糊塗的,現在學了大乘佛法,懂得了,任何一法都要從體、相、用三個方面來觀察,那就對了。這三方面觀察是同時完成的,不是一面一面看的,是同時完成的。「相」是現象,有,相是有,體是空。所以說,這個看法跟諸佛的看法一樣了。如果但見相,只看到相,著有了;相是有的,著有了。凡夫就著有,凡夫是單看相,不曉得相的體性,不知道相的體性,也就是說,不知道現象之所以然,他著有。
但見非相即著空,這是小乘人,阿羅漢、辟支佛,他在一切相里他專門看體,他不住於相,專門看體,專門看體就著空了;體是空的,萬法皆空。為什麼說小乘人墮在偏真涅槃?偏真涅槃,佛有的時候也說,叫無為坑,無為就是空,什麼作為都沒有。無為坑,把它比喻作坑,掉到無為坑裡面去了,這個意思,著空,著空的意思。他之所以著空,他的腦子裡頭想,他就想空,他就想一切萬法之體是空的,這樣他就著空,執著空了。這也是錯誤,都不能見性。
著空、著有都偏在一邊,都沒有見到事實的真相。我們一般講偏見,不是正見;佛與大菩薩才叫正知正見。這個正就是不偏,既不偏空,也不偏有,這叫正知正見。見諸相非相,這就對了。見諸相是有,不著空;非相是空,不著有。這種觀察法,這樣的觀照功夫,空有兩邊不著,我們學會了,要馬上會用才行。你真的學到手了,真會用了,真能夠會用,你的生活就過的是諸佛菩薩的生活,那就不是凡人的生活了。你整個人生都轉變了,你的妄想、執著統統沒有了,你的心念念都生智慧。就像《壇經》裡面,能大師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他就是見諸相非相,所以就常生智慧。這個境界二邊雙融;雙融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是體,無不相是現象。有體、有相、有用,這才是見到真相。
真相完全看到了,真相就是真性,所以說則見如來。《金剛經》上說如來,都是從本性上說的。則見如來,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你就明心見性了。見了性,那個福德就不可思量,你的福不是修來的。修來的福可以思量,思就是可以思惟,量是可以衡量。你那個福報有大小、有長短,是可以稱量的;自性裡面的福德不可思量。不但我們沒有辦法去想像、去度量,諸佛如來也不能。這是事實,一點都不假。所以,性要是顯現出來了,那是真實的福德。
【欲修般若,不可落空。】
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自古以來,不善學般若的人往往都著空,這也是古今大善知識教學般若最怕的一樁事情。學的人執著空,那個麻煩就很大,所以佛法裡頭有一句話說,「寧可執有如須彌山」,須彌山大!你執著有,像須彌山那麼大,那個不怕,那個人還有救。「不可執空如芥子」,這個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像芝麻那麼大,差不多,很小!空不能執,如果說是一點點執著空就很麻煩,執著空不能救,佛菩薩都救不了。執著空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我們平常能夠觀察得到的,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報應。換句話說,他以為造作一切罪業都是空的,沒有果報,什麼樣的壞事他都敢做,那還得了!佛菩薩都救不了。執著有,不要緊,執著有他還會相信因果報應,那個人好救,執著空不好救。所以修般若的人最大的忌諱,就是怕著空。所以般若一定要講得透徹,要講得明白,決定不可以錯會意思。
【先將非法一面堵住】
所以《金剛經》選擇的對象,《金剛》是高等的般若,不是初級、中級,是高級的,佛選擇對象的條件是持戒修福,不落空,選擇這個對象。而世尊在經本,經本是教科書,在這裡面一再提示,是教給我們而行布施,行布施,不落空。而行布施這句話裡面,含義是無限的深廣,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我們在前面曾經說了很多,「而行布施」真正的義趣,就是我們在事實上、事相上,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這就是而行布施。像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著衣持缽,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守規矩、守禮數,一絲一毫都不苟且,都不馬虎,做一個好樣子,不僅僅給修行人看,給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做樣子。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去觀察,你才能真正學到般若波羅蜜。前面說得很多,無論我們現前是哪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從事某一種行業、某一種工作,都沒有障礙。有些人對於佛法的精義沒有能夠通達明白,以為學佛對他的工作會有妨礙,對他的生活會有妨礙,這是完全錯會了意思。凡是提出這些問題來問的人,我們都很清楚,他對於大乘佛法不了解,如果說他了解,他是錯解了,他沒有真正了解。真正了解,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你都有極大的幫助,完全是正面的幫助,一絲毫的副作用都沒有;換句話說,幫助你過得更快樂、更幸福、更美滿,幫助你事業順利成功,你能得大自在。這才叫般若波羅蜜,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華,才值得諸佛讚歎,九界瞻仰。如果說佛法對我們生活工作有妨礙,這種佛法還值得讚歎嗎?還值得我們修學嗎?
今日之下,學佛人當中,不學佛的我就不必說了,學佛的同修當中,有多少人錯會了佛法?太多太多了。開經偈上,「願解如來真實義」,那些同修們是錯解如來真實義,是曲解如來真實義。如來看到他那個學佛都搖頭、都感嘆,你搞錯了,佛不是這個意思,全都錯會了。這說回來,金剛般若好!般若的精華,般若的綱要,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就把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學到了。可是學要學得徹底,要學得透徹才管用;不透徹、不徹底,不能管用,就不管用。真用上了,好處真多,會給你帶來一生的幸福快樂,會跟以前的生活完全不一樣。從前生活在苦惱之中、迷惑之中,現在生活在快樂當中、幸福當中,前途一片光明,那怎麼會一樣!「腳踏實地,躬行實踐」,一定要認真做到,做到就是在生活上,在穿衣吃飯、在工作、在待人接物,點點滴滴都是般若波羅蜜,那你就真的會了。
【法相、非法相皆不執著,是用功之要訣。】
因為法相跟非法相都不執著,就是前面龍樹菩薩所說的,「一切法不生,般若就生」。法相、非法相都不執著,就是一切法不生。稍有執著,你心裡頭還沒有完全放下,障礙般若現前。那個障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業障,你有業障。所以般若波羅蜜消業障非常之快,只要兩邊不執著,業障就消除了。多少人不知道這個道理,不曉得事實真相。消業障怎麼消?去拜懺,拜梁皇懺、拜水懺,種種懺悔法,結果有沒有把業障懺掉?我看是愈拜愈多,業障沒消掉,愈拜愈多!為什麼會多?分別執著愈來愈多,那個業障就愈多。怎樣消業障?分別執著都放下,沒有了,業障才消掉。拜懺的確是能消業障,拜懺的時候要空有兩邊都不著,才能消業障。我們一般拜懺是著有,那怎麼能消業障?空有兩邊不著,才行!
所以《金剛經》上所講的基本的原理原則,這個重要。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要用這個原理原則去修,就能夠得真正的利益,如果與這個原理原則相反,你決定得不到效果。念佛也是如此。前面跟諸位說過,為什麼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他執著,著有,他沒有放下,妄想、煩惱都沒有放下,所以那個佛號只能說種善根而已,不能在這一生當中成熟,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所以兩邊不著,是用功的祕訣,這個「要」也很好,重要的祕訣。這一段從正面說,底下一段則從反面說。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感恩大家!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文章搜集於網路,以便更多有緣學習!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轉發本文是法布施,種下成佛的善因,自利利他,吉祥如意!
推薦閱讀: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九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69)凈空法師: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有求沒有感應,是你用心不善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四集)-凈空老法師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九集)-凈空老法師
※凈空法師在台灣台南極樂寺落成啟用儀式上的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