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與神,經脈關係
黃帝內經中認為五臟與神,經脈關係
【原文】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
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1)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臟十六部(2),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3)。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
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4),以行血氣。
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注釋】
(1)不等:指神、氣、血、形、志各有虛實不同的病理變化。
(2)十六部:手足經脈十二部,蹺脈二部,督脈一部,任脈一部。
(3)而此成形:指五臟是形成身體的根本。《甲乙經》無此四字。
(4)經隧:即經脈。
【白話詳解】
黃帝問道:我聽刺法中說治療有餘的實證用瀉法,治療不足的虛證用補法,但是什麼是有餘的實證,什麼是不足的虛證呢?岐伯回答說:有餘的實證有5種,不足的虛證也有5種,你要問的是哪一種呢?黃帝說:我希望你能全部講給我聽。岐伯回答說:神的病證有有餘,有不足;氣的病證也有有餘,有不足;血的病證也有有餘,有不足;形的病證也有有餘,有不足;志的病證也有有餘,有不足。所有這10種病證,都各有其不同的病理變化。
黃帝問道:人身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經脈,365個腧穴,而發生百病,但百病的發生,都有虛實。現在先生說病屬有餘的實證有5種,屬不足的虛證也有5種,這是怎樣產生的呢?岐伯回答說:這些病證都是生於五臟。五臟中的心主藏神,肺主藏氣,肝主藏血,脾主藏肉,腎主藏志,由五臟所藏的神、氣、血、肉、志五者組成了人的形體。當志意通達,內與骨髓聯繫通暢時,就能發揮身形五髒的正常功能。五臟是人體之本,它與身形之間的聯絡,都通過經脈運行氣血發揮作用,人若出現血氣不和,就會由此變化而發生各種疾病,所以要保持經脈通暢,掌握經脈的變化。
【按語】
本節主要通過五臟與神、經脈關係的論述,說明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以神為主導,通過經脈聯繫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提出了調經大法「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的原則。五臟內藏五神,其功能正常,則意志調暢,神明不亂,形與神俱,五體堅強。其中臟腑系統整體間的聯絡通道則有賴經脈運行氣血,因此只有經脈通暢,氣血平和,五臟才能發揮其生理功能。一旦各種病因導致經脈氣血失和,即可引起五臟有餘不足的病理變化,從而致生百病,所以經脈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調暢經脈則可以調整臟腑機能而治百病有餘不足。誠如馬蒔註:「善治生者,必守此經隧焉,真可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也。」充分說明調治經脈的重要意義。
【應用舉例】
《內經》謂「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生。是故守經隧焉。」夫所謂經隧者,非營衛所行之道路乎?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者,是由內而外行於營衛。血氣不和,百病乃生者,是由內而外行之血氣,或行之不及,或行之太過,或偏於營,或偏於衛,皆為不和也。行之不及,則內不化而外不充。行之太過,則枝強而干弱。
偏於營則陰勝,偏於衛則陽勝,百病乃生,自然之理也,是則營衛豈不為生身之大關鍵哉?醫者治病,遵《內經》守經隧之訓加意於營衛可也。(《存存齋醫話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