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識「捨得」

認識「捨得」

某一天凝視「捨得」一詞竟然痴了。「舍」是失去,「得」是得到。「捨得」的原始意義應該是「失去和得到」。得與失參半,聯合詞。可是漫長的人類語言經過時間,詞義竟產生了偏轉。現在的「捨得」是完全的「舍」的含義了。看來「舍」就是「得」,「得」也就是「舍」。細細玩味,獲益非淺。那麼聰明的人類為什麼舍「得」而獨青睞於「舍」呢?看過一則預言:一個人問上帝,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上帝就把他領到一個屋子,他發現那些人正在吃飯。奇怪的是用的刀叉柄特別長,他們費很大勁都不能把食物喂到自己嘴。所以各個面黃肌瘦。上帝對他說:這就是地獄;接著,上帝又帶他去了另一間屋子,人們也在吃飯,刀叉的柄依然那樣長。可是大家都滿面紅光笑語歡顏。他仔細一看才明白,大家都是插食物給別人吃,反過來人也叉食物給他們自己吃。上帝說:這就是天堂。對於舍和得,闡釋得異常深刻明確。可以假設人性是極端的自私的。生存的目的就是無限制的獲取,每個人都不斷掠奪別人來滿足自己,這樣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個模式存在。一邊掠奪別人,一邊保護自己的東西不被掠奪。於是,右手拿武器保護自己,左手伸向世界往回索取。每個人都成了戰士,身邊的都是敵人。睡覺不敢睡,旅遊不能去,活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一無所有。別人是自己的地獄,人和人是一個個孤島般的存在。互相之間是戒備和防範。如此的人群是何等的可怕?這樣的人間就是活生生的地獄。如此的生存狀態決不是人們想要的。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是徹骨的嚴寒。大家骨子裡拒絕孤單。而且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過程中,人要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活下去。從而彼此的和諧就比較重要。於是他們發現了「舍」的重要。嚴寒里送去炭火,飢謹時送去食物,絕望時給予關懷,消沉時真誠的鼓勵。真實的付出你的真心,就會發現,當你身處困境時,會突然伸來援助的手臂,並且不遺餘力。就像世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因,結出什麼果。給予是一種善念,它所結出的果實叫做幸福平安。人類最大的進步之一應該是破譯了捨得的真諦。忍受了胯下之辱的韓信,他失去了尊嚴。如果他逞匹夫之勇與屠夫大戰三百回合,結局很可能是死於非命。此時忍耐貌似失去,其實是為了更大的獲得。勾踐卧薪嘗膽與此類似。暫時的失去都是為了更大的獲得。就連劉邦進了漢中也財寶不取,美女不納,蓋因他要圖謀天下。可以說這些人都是人中龍鳳。是蘇軾所讚美的大勇者。取捨之間衡量的是人的心胸和度量。如果小不能忍,何來大的成功?做大事不拘小節,「舍」是大氣,「舍」是手段。它提升人的層次。作為普通人,人生的路上有各種誘惑,拒絕了誘惑就是捨棄了失敗。每個人的心靈都有一個凸透鏡,只有把所有的精力匯聚,才能燃燒才能照亮前方。如果隨處分散則會一事無成。就像絕頂高手,練武定要心無旁騖。其實在學子們求學路上,我們的工作途中,不都是如此嗎?壁虎尾巴被咬住,它會毅然將尾巴咬斷,它保存了珍貴的生命。人群是智慧的凝結體,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很難想像他會受人歡迎。反之,一個善良樂觀在別人需要時總是及時伸手援助的人一定會受到群體的歡迎。此時,這種善良的態度會帶給你無盡的友誼,會給你溫馨的親情,會帶給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而親情是無價的暖陽,友情是窩心的甘霖。大家一起取暖,生命不再乾澀而是充滿甜蜜。現代社會是勾通的社會。卡耐基說成功因素里人際關係方面佔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去關懷需要關懷的人,你將發現,受益的最後是你自己。這就是所謂的貽人玫瑰,手有餘香。高爾基說:給永遠比拿更令人愉快。別人需要時能夠援助就是富有,一個貪婪的人不管得到多少,都是貧窮。沒有人喜歡地獄的生活,而天堂是和諧的幸福。所以弘揚奉獻的人生。這樣的人帶給別人幸福自己幸福。


推薦閱讀:

悟——捨得
捨得一間楹聯第一課
一個不捨得轉身,涵蓋了父親所有的愛
「遇見懂的人不容易,怎會捨得委屈你」
媽媽越捨得用孩子,孩子未來的成就越大

TAG:認識 | 捨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