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漢語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古漢語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連詞有「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而況」「雖」「若」「如」「苟」等等。例如: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

  生莊公及共叔段。(左傳隱公元年)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左傳隱公元年)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

  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註:「於是」用在句首,本來是「在這時候」的意思,例如《左傳成公三年》:「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由於用於句首,所以發展為只音的連詞,略等於現代的「於是」。《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其讎也。將立之而卒。又問焉。對曰:『午也可。』於是羊舌職死矣。晉侯曰:『孰可以代之?』對曰:『赤也可。』於是使祁午為中軍尉,羊舌赤佐之。」前一個「於是」當「在這時候」講,後一個「於是」是連詞。這是要依據上下文,細玩文意,來加以區別的。)。(戰國策·齊策)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季氏)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荀子·勸學)

  (「是故」,本義是「這個緣故」,可以看作雙音詞,等於單說「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然」,然而,但是。)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況」,何況。)

  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莊子·養生主)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

  (「雖」,雖然,即使。)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古代漢語的連詞很多,現在只提出「而」「以」「則」三個連詞來加以討論,並附帶說明古書上常見的「然而」「雖然」「然則」的用法。

   (1)而

  連詞「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表示兩種性質或兩種行為的聯繫。例如: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

  (以上是兩種性質的聯繫。)

  朝濟而夕設版焉。(左傳僖公三十年)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

  (以上是兩種行為的聯繫。)

  「而」字還可以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繫。例如: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生主)

  故令尹誅而楚奸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韓非子·五蠹)

  在古代漢語裏,「而」字一般不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的片語,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片語的,是連詞「與」字和「及」字(例見上文)(註:這是就一般情況說,或許有個別例外。)。《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連接「六跪」和「二螯」,是因為它們在這裡用作謂語而帶有描述的性質,這是應該注意的。

  「而」字可以用於順接,也可以用於逆接。所謂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有某種類似,或者有密切的關係,中間沒有轉折。例如:

  美而豔。(左傳桓公元年)

  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荀子·勸學)

順接的「而」字有時可以譯為「而且」,有時可以譯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這要看具體的上下文。但是更多的情況是現代口語不用與「而」字相當的連詞,現代書面語言仍舊沿用「而」字。

  所謂逆接,是說相連接的兩項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諧調;不是事理相因,語意連貫,而是有個轉折。例如: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呂氏春秋·察傳)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論語·季氏)

逆接的「而」字可以譯為「卻」「可是」「但是」。

  有時候,「而」字用在一句話的主語和謂語之間,細玩文意,實際上也是一種逆接。例如:

  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戰國策·趙策)

  (這意味著十人不應該從一人,而從一人。)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論語·憲問)

  (這意味著君子應該仁,而不仁。)

  有時候,「而」字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含有假設的意思,可以譯為「如果」。例如: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

其實這種用法仍然是和逆接的用法相通的。《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可以證明這一點。

  有一點值得注意: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順接和逆接也不是截然分開的。例如《論語·公冶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第一個「而」字似乎是順接,第二個「而」字似乎是逆接,其實這兩個「而」字的作用都是表示兩種行為的聯繫,在性質上是毫無分別的。

  「而」字還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例如:

  太后盛氣而揖之。(戰國策·趙策)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

  子路率爾而對。(論語·先進)

  (2)以

  連詞「以」字也是用來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的片語的,它表示在時間上一先一後的兩種行為的聯繫。《左傳成公二年》:「余折以禦」,就是一個例子。「而」字也有這種用法,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公入而賦」。這在古漢語通論(十一)裏已經說過了。

  用「以」字連接動詞或動詞性片語的時候,後一行為往往是前一行為的目的,或者是前一行為所產生的結果。例如:

  晉侯複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五年)

  (「假道於虞」的目的是「伐虢」。)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勞師」的目的是「襲遠」。)

  焉用亡鄭以陪鄰?(左傳僖公三十年)

  (「亡鄭」的結果是「陪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求生」的結果是「害仁」;「殺身」的目的是「成仁」。)

但是「以」字本身並不表示目的或結果。後一行為是前一行為的目的還是結果,這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來看的。

  和「而」字一樣,「以」字也可以用在狀語和動詞之間,但是不如「而」字常見。例如: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則

  連詞「則」字一般用來連接條件複句中的分句,表示條件的分句在前,表示結果的分句在後。這種用法的「則」字可以譯為「就」或「便」。例如:

  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左傳宣公二年)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左傳宣公二年)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莊子·胠篋)

  「則」字又常常用於緊縮句,但是這種緊縮句也正是條件複句的緊縮。例如: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

  獻圖則地削,效璽則名卑。(韓非子·五蠹)

  有時候沒有用「則」字,從句子的意思上也可以看出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例如: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論語·季氏)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胠篋)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但是沒有用「則」字的緊縮句不一定都是條件複句的緊縮。可能是因果關係,例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荀子·勸學);也可能是時間修飾,例如「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我們閱讀古書時應該細心分辨。

  有時候,「則」字所連接的兩項並不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只是第二件事情的出現,不是第一件事情的施事者所預期到的,這時候也用「則」字。在這種情況下,「則」字不能譯作「就」或「便」,而是含有「原來已經」的口氣。例如:

  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論語·微子)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現代漢語沒有和這種用法相當的連詞。

  「則」字又可以用在意思相對待的並列的分句裏,以表示一種對比。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告子下)

  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在這種情況下,「則」字前面的詞語有時候是表示時間修飾。例如:

  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戰國策·趙策)

  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此之謂王資。(韓非子·五蠹)

  (4)然而,然則,雖然

  在古代漢語裏,「然」和「而」,「然」和「則」,「雖」和「然」常常連用,成為「然而」,「然則」,「雖然」這幾種形式;其中「然」字是指示代詞,「而」,「則」,「雖」才是真正的連詞。我們在閱讀古書的時候,應當把它們當中的兩個成份分開來理解。

  「然而」中的「然」字表示「如此」。「然而」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可是......」例如: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上)

  「然則」中的「然」字也是表示「如此」。「然則」實際上等於說「如此,就......」例如:

  對曰:「......臣實不才,又誰敢怨?」王曰:「然則德我乎?」(左傳成公三年)

  魯仲連曰:「然梁之比於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戰國策·趙策)

  現代漢語用「雖然」的地方,上古漢語只用一個「雖」字。古代「雖」字和「然」字也是常常連用,但是「然」字還有實在意義,「雖然」實際上應作「雖然如此」講。例如:

  對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無怨無德,不知所報。」王曰:「雖然,必告不穀。」(左傳成公三年)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二)介詞

  古代漢語常用的介詞有「以」「於」「為」「與」「之」等等。例如: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遊)

  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莊子·秋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生主)

  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莊子·逍遙遊)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下面討論介詞「以」「於」「為」「之」的用法。

  (1)以

  「以」字本來是一個動詞,意思是「用」,例如《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以」字又表示「以為」(認為)的意思,例如《戰國策·趙策》:「老臣以媼為長君計短也。」但是更常見的是用作介詞。

  介詞「以」字的主要用法有兩種:第一種,表示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藉,在意義上雖然可以譯成現代的「用」或「拿」,但是它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質。「以」的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比較抽象的。例如:

  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左傳僖公四年)

  以亂易整,不武。(左傳僖公三十年)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第二種,引進原因,在意義上略等於現代的「因為」,但是「以」字後面的話應該認為是介詞的賓語。例如: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以母則不食,以妻則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莊子·秋水)

  關於「以」字組成的介賓片語,在詞序上有兩種變化值得注意:第一,整個介賓片語可以放在動詞前面,也可以放在動詞(及其賓語)的後面。再舉幾個放在後面的例子: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荀子·勸學)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呂氏春秋·察傳)

  第二,為了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可以把賓語提到「以」的前面。例如: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裏仁)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孟子·滕文公上)

有時候,提前的賓語是代詞「是」字。「是以」等於說「因此」。例如: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以」字後面的賓語所指的事物,如果已經在上文出現過,這賓語就可以省略。這時候「以」字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拿來」「拿去」,但是「以」字的詞性和它們並不完全相同。例如: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左傳僖公三十年)

  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孟子·梁惠王上)

  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莊子·逍遙遊)

  表示憑藉或引進原因的「以」字,它的賓語也可能承上省略。這時候「以」字仍表示「藉此」「因此」的意思。例如《莊子·逍遙遊》:「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不過這種省略的情況比較少見。

  「無以」,等於說「沒有什麼可以拿來......」;「有以」,等於說「有什麼可以拿來......」。例如: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左傳僖公四年)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莊子·徐無鬼)

  臣乃得有以報太子。(戰國策·燕策)

  (2)於(於,乎,諸)

  「於」字的用法大致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引進處所;第二種,引進比較的物件;第三種,引進行為的主動者。「於」字的第三種用法在古漢語通論(八)裏已經講過了,現在討論第一種用法和第二種用法。

  第一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在」「到」「從」「對於」「在......方面」等意義。例如:

  子路宿於石門。(論語·憲問)

  王坐於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在」。)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逍遙遊)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表示「到」。)

  虎兕出於柙。(論語·季氏)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以上表示「從」。)

  問於桀溺。(論語·微子)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論語·季氏)

  (以上表示「向」或「對」。)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以上表示「對於」。)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夫子固拙於用大矣。(莊子·逍遙遊)

  (以上表示「在......方面」。)

  以上引進處所的「於」字可以分為若干小類,只是從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對比上說的;至於古代漢語本身,並不需要這樣分別。試看《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兩句的句式是相同的;第一個「於」字解作「從」,第二個「於」字解作「在」,都只是受了前面動詞的影響,「於」字本身的詞義和詞性都沒有發生變化。

  再說,古代漢語的「於」字,比現代漢語的「在」「到」等具有更純粹的介詞性。因此,往往「在於」連用,「至於」連用。「在」和「至」在古代漢語裏是動詞,不是介詞,動詞與介詞連用是完全合理的。例如:

  其耳目在於旗鼓。(國語·晉語)

  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莊子·秋水)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孟子·梁惠王上)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莊子·養生主)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莊子·秋水)

  在討論「於」字引進處所這一用法時,有一件事值得提出來說一說。那就是在古人的思想表達中常常有「今......於此」的說法,字面上是說此時此地,實際上是表示一種假設。例如:

  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墨子·非攻上)

  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孟子·梁惠王下)

有時候只說「......於此(斯)」,也是表示假設。例如: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傳諸?(孟子·滕文公下)

  有美玉於斯,韞匱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

這種假設的情況,通常是作為比喻來說明某個問題的。

  用「於」字組成的介賓片語,除表示「對於」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外,其餘有的偶爾也放在動詞之前,《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就是一個例子。但是更多的是放在動詞之後(「宿於石門」「坐於堂上」)。中古以後,放在動詞前面的漸漸多起來了,不過古文家大致還是遵用上古的語法。

  有時候,可以不用「於」字,《史記》常用這種語法。例如: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左傳僖公三十年)

  寡人有罪國家。(戰國策·齊策)

  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史記·項羽本紀)

  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南。(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史記·項羽本紀)

  引進處所的「於」字也可以用來引進時間。例如: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論語·述而)

  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荀子·天論)

  第二種用法的「於」字略等於現代的「比,」一般用於描寫句。例如:

  季氏富於周公。(論語·先進)

  子貢賢於仲尼。(論語·子張)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梁惠王上)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禮記·檀弓)

我們要注意古今詞序的不同:在古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後面(「苛政猛於虎」);在現代漢語裏,表示比較的介賓片語放在形容詞的前面(「苛政比老虎更兇猛」)。

  有時候,不是比較程度,只是指出異同,也可以用同樣的結構。例如:

  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於」字大致等於「於」,但是上古「於」「於」不同音。《尚書》《詩經》一般用「於」,《論語》除引《尚書》而外,通例不用「於」,《孟子》大多數用「於」,這可能跟時代或作者編者的方言有關。也有一些古書是「於」「於」並用的,如《左傳》。在這些書裏,「於」「於」是有大致的分工的:如果所介的是地名,一般用「於」不用「於」;如果在被動句或描寫句裏,一般用「於」不用「於」。很少例外。

  「乎」字也可以當「於」字用。例如:

  浴乎沂,風乎舞雩。(論語·先進)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論語·先進)

  以吾一日長乎爾。(論語·先進)

  異乎三子者之撰。(論語·先進)

  或問乎曾西曰。(孟子·公孫丑上)

  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孟子·公孫丑上)

但是,「乎」字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代替「於」字的。比如(甲)被動句通常不用「乎」字(「東敗於齊」不說「東敗乎齊」);(乙)「對於」的意義不用「乎」字(「始吾於人也」不說「始吾乎人也」)。相反地,有一種特殊情況卻只用「乎」不用「於」:「惡乎」的意義是「於何」(詞序不同),不能說成「惡於」。在上古時代,一般也不用「於何」。例如: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裏仁)

  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公孫丑上)

  「諸」字等於說「之於」,它是「之」「於」二字的合音。例如:

  殺之,寘諸畚。(左傳宣公二年)

  穆公訪諸蹇叔。(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訪之於蹇叔;向蹇叔諮詢此事。)

  子張書諸紳。(論語·衛靈公)

  (書之於紳;把它寫在衣帶上。)

  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後代有人把「諸於」二字連用,那是謬誤的仿古,因為「諸」字已經代表「之於」,自然不能再加「於」字了。

  (3)為

  介詞「為」字讀wèi,略等於現代的「給」「替」或「因為」。例如: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左傳隱公元年)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論語·先進)

  為長者折枝。(孟子·梁惠王上)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介詞「為」字後面的賓語可以省略。例如:

  君子不能為謀也。(禮記·檀弓下)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莊子·養生主)

  (4)之

  介詞「之」字的用法是放在定語和名詞之間,把定語介紹給名詞,有的略等於現代漢語的「的」。例如:

  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莊子·養生主)

  其翼若垂天之雲。(莊子·逍遙遊)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

  「之」字還有一種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所謂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片語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賴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獨立存在。細分起來,有兩種情況:

  第一,在一個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表示語意未完,讓聽者或讀者等待下文。例如: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趙策)

  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傅」同附。)單說「父母愛子」,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句子,現在在主語「父母」和謂語「愛子」之間用一個「之」字,說成「父母之愛子」,這就在形式上片語化了,不能認為有獨立性了;在意思上也顯得話還沒有說完,聽者或讀者必然等待下文——「則為之計深遠」。其餘兩個例子,也可以作同樣的分析。

  在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裏,最容易見到這種「之」字。例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左傳僖公三十年)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戰國策·趙策)

  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論語·八佾)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莊子·逍遙遊)

可以說這是上古漢語表示時間修飾經常用的一種句法。《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既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又說「之時」,倒反而少見。

  第二,這種「之」字又常常用在充當主語或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先看做是主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佐傳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禮記·檀弓下)

  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禮記·檀弓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莊子·逍遙遊)

有時候,不是在主語謂語之間用「之」字,而是在主語和「於」字介賓片語之間用「之」字,這樣形成的結構再做句子的主語。例如:

  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再看做賓語的主謂結構之間用「之」字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傳宣公二年)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論語·子罕)

  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莊子·胠篋)

  又況聞樊將軍之在乎!(戰國策·燕策)

  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所討論的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語都是名詞。假如這個名詞已經在上文出現,就常常用一個「其」字來代替它,因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詞加介詞「之」字。例如: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乘。(莊子·列禦寇)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陽貨矙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下)

(「矙」kàn,視,瞧。)

第一個例子裏的「其往也」,等於說「曹商之往也」;第二個例子裏的「其入也」,等於說「師之入也」;第三個例子裏的「其亡也」,等於說「陽貨之亡也」。再舉兩個例子: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莊子·逍遙遊)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莊子·逍遙遊)


推薦閱讀:

高頻文言虛詞整理
古漢語中常見的單音節詞古今異義
我的德國生涯系列(二十三)——德國人和古漢語-呂律
古漢語通論(六)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
我們怎麼知道古代漢語的發音和我們是不是一樣的?

TAG:漢語 | 古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