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楞伽經義記(卷第一)A(太虛大師)

佛教歌曲網9月26日備案成功,重新上線,急需伺服器費用帶寬費用,隨喜捐助! 凈空法師┊慧律法師┊海濤法師 ==搜索範圍=====站內搜索======站內搜索=== 首頁密咒真言贊偈祈請 經典念誦 一心念佛 凡歌詠法 佛教鈴聲 佛教圖片 佛教視頻 佛教書籍 念佛堂凈空法師┊慧律法師┊海濤法師┊印光大師┊永嘉大師┊法宣法師┊星雲法師┊悟道法師┊濟群法師┊耀一法師┊宣化上人┊聖嚴法師┊昌聖法師(李娜)┊大安法師┊湛因法師┊傳喜法師┊明證法師┊ 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准提菩薩┊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功德┊施食┊放生┊楞嚴經┊地藏經┊金剛經┊凈土五經┊普門品┊心經┊華嚴經┊法華經┊六祖壇經┊吉凶經┊財神咒┊十善業道經┊大悲咒┊准提咒┊楞嚴咒┊六字大明咒┊都市佛歌┊黑鴨子組合┊黃慧音┊黃思婷┊任靜┊孟庭葦┊齊豫您現在的位置:佛教歌曲 -> 佛教書籍 -> 楞伽經義記(卷第一)A(太虛大師)楞伽經義記(卷第一)A(太虛大師)楞伽經義記(卷第一)

太虛大師講述

十四年夏在寧波天童寺講

釋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釋題

一 釋經題

甲 出題名

1 別題

(一) 出今本

今所講之四卷本,為藏中現存三譯之最古者,乃六朝時劉宋元嘉年間,有天竺三藏法師名求那跋陀羅,此雲性賢、或功德賢者來華之所譯也。但相傳此四卷楞伽,乃達磨傳慧可以印心者,故宋明來獨流通此,今亦用之。所標別題,則曰:楞伽阿跋多羅寶。即分為三:

楞伽 楞伽、若作釋迦毗楞伽寶而釋,乃赤寶石。向作山名或城名解,譯不可往及不可入。山城中之寶,或寶所成之山城,要之、皆依說經之處立名。此名乃為三譯之通名,應作不可往之山,或不可入之城名解之。

阿跋多羅 阿跋多羅、或雲是下入義,即入楞伽之入字。但向來皆作無上解,今亦從之。

寶 寶字、或雲即指楞伽寶言;今以無上及寶,皆釋美於法之辭。

(二) 會異譯

入楞伽 北朝元魏時,有天竺三藏法師菩提流支,此雲覺愛,譯此經為十卷,別題曰:入楞伽 。少阿跋多羅寶五字,而加入字;不可入而能入,於能入之行,有深意存焉。

大乘入楞伽 李唐武則天時,有天竺三藏法師實叉難陀,此雲學喜,三譯此經為七卷;文義明暢,廣略適中。別題曰:大乘入楞伽。較魏譯加大乘二字,簡別中下乘法,即宋譯為上寶之義。

2 通題

通題、即經字是。梵音修多羅,或修妒路,或素怛纜,本是線義,取能貫穿文義,攝化生機之意;為如來所說或所印證故。引申之、有三世十方恆常遵法之義,與此方之經字相符,故譯為經。或雲契經,加契理契機義。華嚴、阿合諸部,通得此名,不同入楞伽等別在此經。對彼別題,此為通題。若對三藏,簡別律、論,標此是經藏攝,非律、論攝,則通又為別矣。

3 合題

合三譯題,即為:大乘入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華言:大乘入不可入無上寶經。今本無上法寶,即含大乘義。楞伽、為所入城,舉所入即合能入義。故下彰題義,仍照今本說之。

乙 彰題義

1 譬喻辭

此譬喻辭,即指楞伽二字;以說法所依之楞伽城,為喻所說之法也。然城依于山而山在於海,海有風浪,城為夜叉所居,佛從海出而入城現通說法,有如是等重重相關之事,且分十六段明之:

一、眾生心海 經云:「藏識海常住」,則城山所依之海,即喻眾生根身、器界之集起心也。此心為真妄因依,圓成實之真與遍計執之妄皆依之,亦為聖凡、染凈根本依,故首明之。

二、六塵境風 本無有境而現有六塵境者,以從來未悟唯識無境之末那根本無明力故,不了唯心,乃分別六塵以執取為實有,鼓盪心海。經云:「境界風所動」也。

三、七轉識浪 無明境風,鼓盪心海,隨境界緣,意等諸識相續而起,如海中浪。經云:「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是也。

四、二我執山 七、六、二識,不達唯識無我,於阿賴耶見分及五蘊和合假,執為人之實我;又於根塵等法,執為法之實我。人、法二我之山,乃巍然高聳於心海、境風、識浪之上,愈高愈大,所以下小上大,作不可往相。又、憨山觀記傳:摩羅耶山但影現於風雨昏黑之夜。亦顯二執之山,乃無明邪見之妄現,本空無實。夫二我本空,原無可取,而夜叉王往來其中,亦為不可往而往義。

五、生死縛城 二執山上有生死縛城,此山不倒、則恆住此城不舍。斷分別、俱生我執盡時,則離分段生死;斷分別、俱生法執盡時,則離變易生死也。

六、乘四顛倒 夜叉王等,於二執山生死城中,無常計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不凈計凈。乘此四倒,往來出入於本空寂不可往入之山城中也。

七、煩惱夜叉 彼山城中夜叉王眾等,即為煩惱所起三界有漏心心所聚,引發雜染業之報通等,殘害佛性眾生,輪轉生死相續,往來於山城中也。

八、佛法興世 佛從海中龍王宮出。龍宮、喻阿賴耶中如來藏心,在佛果即為不思議善常之無漏性,在眾生即為本有無漏佛性及夙熏無漏善根海。佛悲願及眾生機感故,佛從海出,即佛興世。佛望山城言,為古佛說佛證境之處;乃至為夜叉王現通說法,即法興世。

九、了悟本心 依上佛法興世為增上緣,即從煩惱所起之有漏心聚,開發佛性及諸無漏善根。故夜叉王聞佛所說,觀大海山城,悟藏識所現之境,乘華宮殿,迎佛入城,恭敬供養於佛,勸請大慧問法,即見佛聞法而生信解也。佛現神通今見無數山城,佛及夜叉、大慧等眾,乍現乍隱,乍隱乍現,即修正觀而證法界唯心,此為自證之宗通也。復問「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即悟他之說通也。此夜叉王一段發起序,皆喻聞法悟心也。

十、真如性山 由上節了悟本心,則轉我、法二山為二空觀智所顯真如性無相山。故憨山觀記傳:摩羅耶山當晴明時,海湛空澄,即無蹤影。故山喻二空所顯之真如性也。

十一、大涅槃城 山喻無相真如,城喻真如出障離系之大涅槃果,為極聖所究竟處;譬晴明空為光明充滿也。

十二、乘法空入 海湛空澄中、無相山城,既無可往、無可入,云何而言入耶?曰:乘法空妙觀,如如相應,無往無入謂之入耳。故佛眾、夜叉眾皆從空入,而諸菩薩從種種佛剎不來相而來也。

十三、無漏定通 乘法空入之眾,羅婆那、華言十頭瓮耳;夜叉王眾、喻無漏禪定神通。如華嚴十定、十通品明,亦如來覺海中之大定也。

十四、無漏慧辯 大慧及摩帝菩薩眾,當喻無漏慧辯,如十力、十智、四無畏、四無礙解等,亦如來覺海中之大智也。

十五、圓滿法身 此海湛空明山城無相中之牟尼佛,即喻湛明空海之圓滿法身。盡眾生心海,已轉為如來覺海也。

十六、悲願方便 佛之隨行聖眾,則喻佛之大悲願風;方便法浪,亦如來覺海中之大悲也。故皆成為佛之自證心境。

2 讚美辭

(一) 無上

讚美之法,即前譬喻之法。茲攝為境行果三事:一、境無上:眾生心海,如來覺海,皆喻一切法唯識相。二無我山,諸法空山,皆喻一切法真如性。此經以一切法唯識相性為境;其所明境,非小有,非大空,而為非有非空、無上無容之真實境,故境無上。二、行無上:始終以法空妙觀所引無得不思議智為前導,以具修萬行,圓成萬德;不共二乘,故行無上。三、果無上:明藏識海真相即如來藏,為法身攝,非但解脫身攝。是以出障圓明,具大悲願,無量方便,盡於未來利樂無盡;不同二乘解脫,故果無上。

(二)寶

此中寶字,正贊法寶。然法為佛師,而僧隨法行;有法即具佛、僧。通明三寶為三:一、法寶:此經總非大慧所問百八句義,由遮門顯法性非安立故。從唯識現,歷辨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內外、聖凡、染凈因果、一切諸法,由表門彰法相假施設故。即遮即表,非遮非表,法如如意寶故。二、佛寶:法不自明,明之在人;通離言內自證之法性故,運假智詮悟他之法相故。即通於宗,亦通於說,宗通、說通之極,稱佛為寶,能自利、利他圓滿故。三、僧寶:僧者、從佛依法而住而行之和合眾。隨順於佛寶故;修證於法寶故;能用法如意寶以自利利他故;故名僧寶。

二 辨品題

此譯、於品題但一切佛語心品。魏譯有十八品,唐譯有十品,而品品有別題;唯類同此譯之品題者,有集一切佛語品。心、有積集之義,此之心字,亦可倫彼集字解,則「一切佛語心」雲者,即「諸佛語積集」之義。謂諸佛所說法,皆集於此品中,故名一切佛語心也。又、心者,中心、中堅義。此品文義為一切佛所說法語中之精要,猶一身中之堅實心,一團體中之中堅分子,名一切佛語心。而常途所解,則一切佛語皆顯於心,故佛語皆以心為宗。離一切佛語則心無由顯,離心則一切佛語無所宗;而此經明諸法唯心,正明斯義,故題一切佛語心品。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

甲一 序分

乙一 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證信序亦名通序,諸經所通有故。以結集人、說、時、處等,證成後人之信心故。明此通序,依龍猛大智度論說六種成就,依親光佛地經論說五重證信,今依親光。一、如是我聞,指法親聞證信。二、一時,舉說經時證信。三、佛,標說法主證信。四、住南海至莊嚴,出說法處證信。五、與大比丘至究竟通達,引同聞眾證信。

乙二 發起序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贊佛:

此下發起序。佛從大海中出,將於此寶山大城中,說此十方三世諸佛自證境界甚深之法;而彼夜叉王以神通力,迎佛問法之後,更勸請大慧菩薩請問摩訶衍法,詳見魏唐二譯,此譯簡略。大慧菩薩受請將問於佛,先興讚歎,即為此譯之發起序。發起序、亦名曰別序;如法華以佛入無量義處三昧、放光現瑞、彌勤文殊問答;又如楞嚴之阿難遭難,佛遣文殊救之,各有緣起之不同。此經既以大慧受夜叉王之請,於是有與其無量數以慧為名之眷屬菩薩俱而為上首之事相。然即事顯理,大慧者,即是根本無分別慧;由此平等無分別慧而起大用,發後得智,了諸差別,即為無量慧之菩薩,而總名曰摩訶般若。游一切佛剎土者,佛有三身,佛剎土亦有三種:一法性土,即是諸法離言說分別真實平等法性,本無佛與剎土之相可得,即以平等法界而名之曰佛剎土耳。無分別慧遍行法界,謂游諸佛剎土。二、諸佛受用身土,此有二:一、自受用身土,二、他受用身土。前者以四智菩提所成究竟圓滿之覺海,惟佛與佛之所證知,雖唯佛證知,亦是諸大菩薩摩訶般若所能隨分而知,故名游佛剎土。後者以諸佛大悲本願力,為九界眾生說法示現種種身土,隨機感應,為應法身菩薩機而示現受用法樂,亦為回小向大菩薩隨分能受用而示現。類如華嚴所載莊嚴凈妙華藏國土,有微塵數種種相好差別,受用此福德莊嚴之相,惟有此大智慧菩薩相應,名游諸佛剎土。三、應化身土,分三:一、為勝應身剎土,為未證真如菩薩之加行位、及回小向大之漸悟菩薩而示現。二、劣應身剎土,隨人天機示現成佛。三、隨類變化身剎土,與應機所化之眾生,同一身類。承佛神力者,明無上之佛果,即是一切菩薩所趨求最究竟之妙覺果,亦即眾生本具法身德之離障開顯,是名諸佛圓滿法身。若初發心以上之菩薩不忘失此菩提心者,終必成佛、倘剎那忘失此心,即成魔業。故一切菩薩之清凈智行,一切眾生之成辦諸事,乃至大地山河之所安立,莫不由於承佛之神力也。

右、隨順之意。偏袒右肩者,隨順佛願,荷擔眾生之意,如楞嚴會上觀音之上同諸佛慈力;右膝著地,即隨順眾生,下同眾生悲仰,與眾生心體融合為一。合掌、亦名合十指爪、乃表圓滿十度—─前五表福、後五表智—─具足福智。恭敬,乃仰契諸佛之心而啟問也。偈者、伽陀,是諷頌義,音調整齊可諷誦故。有劃一之字句,如東土之詩是也。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贊佛究竟通達五法之智悲也。世者、時世遷流無常意,世俗虛偽無實意,即表無常無實。凡諸法在無常無實所包括之內者,謂之曰世間,如器世間及有情世間是。羅漢未入灰心滅智無餘涅槃,異熟未除,仍謂之曰有情。菩薩須到金剛道後異熟空而成佛,方不謂之有情。因皆未究竟故,遷變無常故,有進有得故。不特九法界謂之世間,乃至佛受用身土,應化身土,應九法界聖凡之機而現故,亦不離世間義。世間者,即是九法界妄想分別所變現之相,及設立之名也。既由妄想分別而現,是虛假無實矣。世間名相既皆虛假無實,了其本空,則妄想遣而正智成,即為離生滅之實相真如矣。虛空華、譬如眼見空華也。虛空比真如,清凈見比正智,華比世間名相,病眼比妄見。但除眼病,不用遣空;所以諸佛所空者,即是空去眾生本來之空,並非另有所空之實法可空。所以即生滅當體無生滅可得,即世間當體無世間可得。如來正智,非有非無,不落二邊;著有、即增益謗,落空、即損減謗,皆不契於中道。下二句、系贊佛智悲二德無有限量。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此贊佛究竟通達三自性之智悲也。明三自性,皆從緣起性—─即依他起性—─而顯。一切法皆仗因托緣和合而生,而因緣所生法,皆是幻化,雖有相用而無實體可得,只有幻相幻用耳。如陽焰、似有流水相,有引動山中愚痴獸類奔赴求取之妄用;按之、毫無水之實體。此如幻相普遍一切,從佛至於地獄,即菩提、涅槃亦無不是如幻;亦依眾多因緣而現起故。不能究竟通達此依他起性,種種虛妄分別,周遍計度,即是遍計執性;即有種種生滅之相。倘能即於此遠離一切顛倒虛妄分別之遍計執心識,即為圓成實性。所以若執著依他起,即成遍計執矣。智不得有無者,一切法如幻而遍計非有故,不得謂有;一切法如幻而圓成非空故,不得謂無。

「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一切世間種種妄想分別,種種依正果報,皆是眾生如夢之心之所顯現。此如夢心即第八識,八識恆轉,猶如瀑流;以剎那生滅故不得謂常,現起相續故不得謂斷。此贊佛通達八識究竟之智悲也。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凈無相,而興大悲心」。

人、指一切眾生,我、即實體。人空、即離煩惱障,法空、即離爾焰─所知─障,而皆永得清凈。此贊佛通達二無我究竟之智悲也。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

此總贊佛,以前乃分贊也。一切法平等性清凈無二,無有生死可得。如古德云:汝等要了生死,汝等取生死來,我為汝等了之。乃至亦無有能證涅槃之佛,與佛所取涅槃之法,故無能覺、所覺之二相也。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無不取,今世後世凈」。

人若能觀察佛之清凈法身,本來寂靜,遠離生死,不生取著,則今世後世常得清凈矣。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

丙一 請佛垂許

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 今以百八義,仰咨尊中上」。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從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至四卷終,皆正宗分。分兩大科:初、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真如,二、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今初大慧總問而佛總答,此菩薩為令眾生空遍計執者。以此經中有四法門,所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各門皆攝一切法無不窮盡。如依五法而論,所謂名、相 妄想—─分別—─則攝盡一切世間有漏法;正智、如如,攝盡一切出世間無漏法。三性、亦復如是。諸法仗因托緣而起,性本空寂,相皆如幻,依如幻相假名諸法。以一切法相皆如幻從因緣而有故,有即非有;以一切法性皆空寂,如幻之有即空,空亦非空。此因緣所生法,執之則為遍計之有漏依他起;若了達如幻本空,即為圓成實之無漏依他起;故三性為一法界大總相法門也。此菩薩依一切眾生分別妄想,建立種種名相與種種問難,倘隨名執實,即墮遍計執,而百八句一切皆非;以皆非故。應盡空卻,以空卻故,一切法皆離言絕思而契會於一真法界。所以、於下科將辨境行果以成一切法唯識之初,先為空遍計執以顯一切法皆真。若將唯識所現境為實境,行為實行,果為實果,則一切法皆成法執也。

爾時大慧下,於請問前,必經佛先許可,所以自說姓名,請佛垂許,再以百八義問也。佛法明無我,云何說我?蓋佛法所無之我,乃是外道妄執之我,凡夫貪著之我。及二乘所執著一切法有很體之法我。此人我、法我,皆煩惱之根本,妄想所依資。如了達唯識所變,眾緣所起,在假相上安立假名,於是佛也、菩薩也、緣覺聲聞也、乃至天、人、修羅、地獄、鬼、畜也,皆是和合假現之如幻法。大慧早已了達無我之假名相,即以隨順世間唯識所變之假我,假名為我耳。自通德名者,蓋久已親近諸佛,久已通達大乘之法,故在今會而仰問世出世最尊最上之佛也。世間解、於世間已能究竟解脫、了解之義;佛亦稱無上士,合二而名也。菩薩為佛子,一切眾生亦為佛子:菩薩能荷佛家業,興辦佛事,必當成佛故;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紹隆佛種故。此之佛子,乃指今會大眾而名也。恣、即自由之義。我、佛自述,亦假名之我。自覺境界、各各皆有自證之不同,此之境界彼則不得而知。如人類所覺者,畜類即不能知;聖賢所知者,庸愚莫曉;本國人所知者,外人亦多莫解;推之異類,亦復如是,未曾親自領略,均是隔閡難明。此中有修得者,有報得者,無論修得、報得,皆是唯心所變,唯識所現。故業報所招,修力所成,身心器界各見不同。猶如外道所修得一切心境,住著於所得,起邪分別,諸法真相茫然不見。即學佛者,如不得明哲開示教導,亦不能離所著。乃至於緣覺、聲聞,不能知菩薩之自覺境界;菩薩初地之自覺,亦不知二地之境界;二地望三地乃至等覺,亦復如是;前者不能知後者之境界。三乘聖賢之自覺,雖可謂聖智境界,然皆有限量;唯佛能圓通遍達,究竟無礙,聖凡依正種種自覺之境,悉皆普現於大覺果海中。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佛之自覺境界,雖等覺菩薩亦不能了;而佛對於等覺以下聖凡境界,無不究竟了知,故覺他智悲,無有限量。此之覺他作用,即法華所謂「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

丙二 正申問答

丁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凈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痴惑?云何惑增長?」

表大慧以最敬之頂而禮最尊之足,以顯恭敬。

此問迷悟根元也。念、為別境五心所之一,凡所經過之鏡,於重現時能記念之作用是。在此經此段之念字,乃總指三界一切眾生之有漏虛妄心心所聚,名之曰念。凈念者,問如何能伏滅此妄念心而離染清凈,即轉識成智之意。念增長者,即問為何不能離此妄念心而反增長之也。念增長、即是迷心境,凈其念、即是悟心境。見痴惑者,見、即照見,痴惑、即無明;凡有漏虛妄心發動皆由無明,問如何而能照空彼無明以斷除之。惑增長者,問如何非但不能斷除根本及枝末無明,而反增長起煩惱也。此四何以先問?因一切聖凡,皆因此迷悟而起故。

「何故剎士化,相及諸外道?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

此問諸佛教化之相也。因迷而有眾生,因悟而有佛;問如何而有受教化者,有不受教化之外道者。無受者、畢竟無所受,無所取著,無一切分別之相也;以離二取相故,畢竟無所受也。次者、次第也,即金剛經所謂一切賢聖地位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之意。受者、影相也。無受次者,即問如何依此無影相法而有次第差別。何故名無受者,問如何親證真如,非變相所緣,無影相可得,而畢竟無所受也。佛子、指菩薩言,問如何得解脫而為菩薩,為佛之法子。向下問佛子解脫往至何所,誰為生死縛,誰解脫生死,諸修禪者境界為何,為何有菩薩、緣覺、聲聞、三乘。

「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

此問世間諸法緣起也。何作者,問造作善惡業;所作者,問善惡業所作果。俱異者,非能作亦非所作。增長者,問三界諸有之業果,由何而起,由何而流轉不息也。

「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問禪定差別也。無色定、無色界之定。滅正受、滅受想定。想滅、即無想定。從定覺、從定而起也。

「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說!」

此問菩薩行果也。所作生者,明修聖因以生聖果之德,由因生果也。進去及持身者,明身去住之意;言菩薩身從一地至一地進修上去,而又安住於當地之上也。現分別者,無分別中重現起分別也。生諸地者,漸入諸地而增進也。破三有者,三界業依三界煩惱而造,問誰菩薩破除三界之惑業而出三界也。何處身者,菩薩破除三有,身在何處也。往生何所至,生至何處凈土也。最勝子,佛子也;佛為世出世間之最勝者故。何因得神通兩句,問如何得神通及三昧也。三昧心者,問如何為三昧相應之心也。

上一篇: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全集E(月溪法師)下一篇:楞伽經義記(卷第一)B(太虛大師)分享在線禮佛佛教QQ表情在線念佛堂護持佛曲網注意:佛教歌曲網收集的佛教書籍佛教文集佛經中標題有ABCDE和一二三四五六七字眼並非原著標題如此,只是為了適合網站資料庫存儲由錄入人員標記,請認真閱讀!佛教歌曲網收集太虛大師 楞伽經義記(卷第一)A等佛教書籍-佛教文集-佛經--本文來自佛教歌曲網-http://www.foqu.org 原文地址:http://www.foqu.org/Book/3901/


推薦閱讀:

風水大師告訴你「腳踏五帝錢,財運紛紛至」五帝錢助你添福添運
對話少年國際象棋大師
大師沈從文的婚姻敗筆
星雲大師《圖利他人》
誌公大師開示肉食因果

TAG:大師 | 楞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