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頤和園東門 頤和園之一(北京游三十三)

頤和園東門

頤和園其一

該說頤和園了。

先說說頤和園的歷史。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方向,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頤和園(前身名清漪園),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畝),水面(昆明湖)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北京西郊已建起四座大型皇家園林,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聯繫,四座園林中間的「瓮山泊」( 「瓮山泊」即頤和園的「昆明湖」古代的稱謂;瓮山,即「萬壽山」之古稱)成為皇家園林的空白,乾隆皇帝決定在瓮山(萬壽山)一帶動用巨款興建清漪園,並以此為中心,把京西四個皇家園林連成一體,形成「三山五園」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這裡要說說什麼是「三山五園」。「三山五園」有幾種解釋,此處我們不討論此問題,還是選擇較通俗的說法:「三山」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靜宜園、靜明園、清漪園(即頤和園);三園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此五座園林統稱「五園」。

頤和園(清漪園)是一座多災多難的園林,清朝就遭過兩次大劫難。這兩次劫難都與帝國主義強盜侵略、搶劫、焚燒、毀壞京城皇家園林有關,都是想起令人氣憤的事情。186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清漪園亦不能倖免,亦被英法聯軍焚毀,園中財寶文物亦被洗劫。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此園,並改稱清漪園為頤和園,作為皇家消夏遊樂之地。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侵犯中國,頤和園復遭「八國聯軍」破壞,燒毀了許多園林建築。

1903年頤和園修復。辛亥革命以後,在軍閥、國民黨統治時期,頤和園又屢遭破壞;解放後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園林煥發青春。

現在我們對照地圖來說說頤和園。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

頤和園東門

進入東門,穿過仁壽門,便有一巨型假山。

此假山叫壽星石,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頤和園時從墨爾根園(現北京大學校內)移來,色青而潤,造型奇異,狀如壽星,俗稱壽星石。

下圖是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光緒在頤和園居住期間朝會大臣的場所,殿內陳列著許多珍貴文物。清漪園時,此殿名為勤政殿。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此殿亦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此殿,取《論語》「仁者壽」之意,將此殿改名為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和光緒住頤和園期間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為頤和園聽政區的主體建築。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一組建築物,是當時的政治活動區。

仁壽殿背後(西邊)是玉瀾堂。

玉瀾堂與光緒皇帝的關係非常密切。我覺得光緒實在不像個皇帝,非常窩囊。

玉瀾堂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原為一組四通八達的穿堂殿,咸豐十年(1860年)玉瀾堂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是光緒皇帝在園內的寢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命人將院落封閉,此處即成為幽禁光緒皇帝的地方。

玉瀾堂北側,是宜芸館。宜芸館在咸豐十年(1860年)亦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重建後宜芸館成為光緒皇后在園中的住處。

從宜芸館穿過此門,便進入樂壽堂。

此為樂壽堂。樂壽堂,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改建後,成為慈禧在園內的居住之地。

樂壽堂院子中,有一巨大假山。此假山名曰「青芝岫」。俗稱此石為「敗家石」。據史料記載,明朝官吏米萬鍾於北京房山發現了這塊石青而潤、狀若靈芝的巨石,在運往米氏勺園的途中,由於財力不支,不得不棄於郊野。後被乾隆皇帝發現,耗巨資移置於此,取名「青芝岫」。此石是中國最大的園林置石。

樂壽堂緊挨昆明湖,從樂壽堂向南,抬腳便是昆明湖碼頭。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電影《頤和園》導演的選角?
一池三山:為什麼皇家園林里都有一個湖和三個島呢?
"頤和園"匾額是誰題寫的?光緒?慈禧太后?還是嚴寅亮?
頤和園的六座城關

TAG:北京 | 頤和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