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三十章)

《道德經》全文及釋義(第三十章)(2011-04-11 09:10:58)

標籤: 道德經 第三十章 封起de日子 股票 釋義 分類: 封起De其他常識

由此進入→封起De文學隨筆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

凡是以道治理國家的國君,都是不用兵強行爭天下的。用兵爭天下不是什麼好事情會遭到報應的。(做人做事都要以德服人,這樣才能受人歡迎尊敬。)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用兵打仗凡事兵隊在的地方,荊棘隨之張滿一片廢墟。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打完仗後的地方,必定是個凶災年田園荒蕪。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善於用兵的人,只是求用兵達到目達到目的而不敢用兵來逞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達到目的後絕不能自高自大,達到目的後絕對不能自交自傲,達到目的那是不得已,達到目的絕對不能再逞強好勝。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物壯則老是在講述物極必反的規律,有了強壯一面就會有衰老的一面,所以爭強逞強是不合乎於「道」的,不合於「道」的就會消失。

勝 亡

一天,魏武侯與李克一起聊天。

魏武侯問道:「吳國那麼強大,為什麼會這麼快就沒忘了呢?這其中有什麼道理嗎?」

李克回答說:「吳國滅亡,是因為它每次戰爭中都取得勝利。」

魏武侯聽了感到很奇怪,接著問道:「每次戰爭都取得勝利,這是國家的福氣,國家應該更加強大才對啊!可是吳國卻偏偏因為這個原因而滅亡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李克說:「正是因為每次戰爭都取得勝利,吳國才會滅亡。因為常常打仗,就會讓軍隊和老百姓疲於奔命,而屢次勝利就會使得君主驕傲自滿。驕傲自滿的君主,又會常常驅使老百姓去疲於奔命,這樣的國家就不滅亡,才使天下少有的現象呢。君主驕傲自滿,就會更加恣意妄為,這樣,他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掠奪財物,而百姓疲於奔命就會心懷怨恨,心懷怨恨就不能安心生產,這樣,難免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謀反。從君主到普通的百姓都走上了極端的道路,吳國滅亡還算是晚的了。這也就是吳王夫差在干隧上吊自殺的原因吧。」

魏武侯說:「有道理!屢戰屢勝為什麼不能導致滅亡呢?」

李克說:「老子說:功成名就,就應該全身而退,這才是真正的天道。不懂得急流勇退,自己的生命尚且不能保存,又怎麼能夠保全自己的國家呢?為國者一定要切記這個道理。」

棋喻庄公

一日,庄公正在花園裡與妃子下棋,聽說晏子有事情前來求見,就撇下妃子,又忙著與晏子下起了棋來。

晏子擺開陣勢,連連用強,一會兒功夫就吃了庄公的不少棋子,佔盡優勢,但不知為什麼走了幾步棋後,棋局卻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庄公居然穩紮穩打,轉敗為勝。

齊莊公疑惑地問晏子:「為什麼這局棋你會下得如此差呢?」

晏子手指著棋盤說:「下棋是這樣,治理國家也是這樣,如今各國的狀況,對我而言,我已經很難勝任相國的重任了。」

庄公一聽吃了一驚,忙問晏子為何。

晏子說:「近年來,由於您偏愛勇武有力的大臣,使武夫們滋長了驕傲的情緒,傲視文臣,欺壓百姓,鬧得京城烏煙瘴氣,許多有才幹的文臣得不到重用,官氣民風越來越差,若這些人不加約束,勢必會鬧出亂子來。」

齊莊公有些自知自明,但身為國君,放不下架子,還是不服氣地質問道:「請相國直言,古代有沒有哪一個國家不是武力來安邦治國呢?」

晏子說:「夏朝末年,有大力士推移、大戲,殷朝末年有勇士弗仲、惡吏,這些人都是神力無邊,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他們卻並沒有挽救夏桀、殷紂的滅亡。夏商的覆滅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光靠武力而不行仁政,是行不通的。」

晏子開始下棋時,勢如猛虎,顧前不顧後,待到後來想要挽救敗局,為時已晚,他故意以此來引出庄公話題,並順勢提出轉變以武治國而實施仁政。晏子後面婉轉自如的事實論證,又令庄公不得不為之嘆服。

庄公仔細體味晏子的肺腑之言,認為他說得對,就恭敬地表示感謝,並同意從今以後省刑輕賦,息武昌文,實施仁政,以固國本,讓文臣能夠親近自己。


推薦閱讀:

利他主義的意義是什麼?
如何跟妹子解釋朱棣篡位,國共內戰和日本侵華,納粹屠殺猶太人的不同?
為什麼在中國社會女性被欺負時總是要求女性學會自保?
舉報同學作弊導致對方被開除,我錯了嗎?
以正常的道德標準來說,我們是否應該使用「支那人」的稱呼?

TAG:道德 | 道德經 | 釋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