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騷亂及與歐洲的三千年歷史糾葛_

「中東地區」並不是一個嚴謹的地理名詞。它泛指地中海以東,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大陸西南部的區域。在世界漫長的6000年發展史上,中東地區一直是世界的政治中心。直到十七世紀,這個中心才逐漸向西轉移到歐洲,並逐步被橫跨大西洋的新世界政治中心所取代。而中國在這期間幾乎是完全獨立於世界之外,悠然地發展著自己的文明;直到「不得不」融入世界,並準備迎接太平洋世紀的曙光。

中東地區與歐洲的歷史交惡大致可以分成波斯帝國時期的波斯人與希臘人、阿拉伯帝國時期的阿拉伯人與歐洲各國、奧斯曼帝國時期的突厥人與歐洲各國和現代分裂的阿拉伯世界各國與歐洲各國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不但幾乎貫穿了整個世界文明發展史,更在很大程度上主導了整個世界的目光和歷史發展進程。

波斯帝國時期,以公元前521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對希臘城邦發動進攻為標誌,拉開了中東地區與歐洲的歷史交惡的序幕。馬拉松是現在世人熟知的話題。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大帝率領希臘各城邦橫渡達達尼爾海峽開始的東征,滅掉了波斯帝國,算是歐洲人對中東地區的回敬。短命的馬其頓帝國分裂後,羅馬帝國與中東地區的數個王朝進行了無數次幾乎是平手的爭鬥。公元476年,隨著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陷入分裂;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成為與中東地區爭鬥的主角。

阿拉伯帝國前期,在兩者的交惡中阿拉伯人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在伊斯蘭教旗幟下的召喚下,阿拉伯人瘋狂地在亞非歐三大陸擴張。公元732年,在佔領了西班牙之後,阿拉伯帝國試圖同樣掃平西歐。當時分裂、落後的歐洲只是在丕平的父親,墨洛溫王朝宮相「鐵鎚」的帶領下,才勉強阻止了阿拉伯帝國進軍西歐的步伐。

阿拉伯帝國後期,歐洲人開始主動對中東地區發起進攻。1096年,在羅馬教廷與歐洲的封建領主共同貪婪慾望的蠱惑下,歐洲各國對阿拉伯世界發起了臭名昭著的歷時百餘年的十字軍東征。宗教衝突成為東西方鬥爭的堂皇理由。持續不斷的侵擾,耗盡了賽爾柱突厥阿拉伯王朝的大部分精力。1258年,當賽爾柱突厥的阿拉伯王朝最後一任名義上的哈里發,被橫掃世界的蒙古帝國鐵騎踏成肉醬,阿拉伯帝國也徹底地走入了歷史。昔日的阿拉伯帝國處於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在相互的征伐中,原本皈依塞爾柱突厥人的奧斯曼突厥部落逐漸崛起。1299年,奧斯曼突厥人宣布獨立建國。在1299年至1396年的最初百年中,隨著蒙古帝國曇花一現般離去,奧斯曼人逐步填補了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留下的真空。

奧斯曼帝國前期,剛剛建立不久的奧斯曼帝國就把擴張的矛頭再次指向歐洲。1331年,奧斯曼人擊敗並打傷了東羅馬帝國皇帝,並遷都土耳其半島的尼西亞城。1354年,奧斯曼人侵入巴爾幹半島;其後兩次打敗已經皈依基督教的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聯軍和匈牙利、法蘭西、德意志等國的聯軍。此後,歐洲人只能眼睜睜地在奧斯曼帝國擴張中戰慄。1453年,奧斯曼人攻克君士坦丁堡,宣告了東羅馬帝國的實際滅亡;並將君士坦丁堡定為自己的首都,改名伊斯坦布爾;正是建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571年,奧斯曼人早在拿破崙之前就曾經火燒了莫斯科,但是被成吉思汗後代四大汗國中的金帳汗國眾多子國之一的克里米亞汗國擊敗。直到1683年進攻維也納失敗,奧斯曼人才終止了其對歐洲擴張的步伐。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擁有龐大的陸軍和海軍。

強大奧斯曼帝國的出現,徹底截斷了原本在蒙古帝國保護下開通的歐洲與東方的北方黑海貿易通道和南方傳統地中海貿易通道。渴望崛起的西歐被無奈地隔離在世界的一角;徹底失去了與東方聯繫。絕望的歐洲人不得不把尋找財富和香料的目光投向了西面的大洋;但這卻為他們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伴隨著十五世紀歐洲大航海的開始,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爭鬥的天平開始向歐洲人傾斜。而隨著歲月流走,帝王更迭,奧斯曼帝國卻逐漸走向衰落。無能的繼任者僅僅迷信於王權的權威和軍隊的力量,僵化的思想及體制已經銷蝕了臣民的忠心和智慧;低下的效率侵蝕了國家的財富;空虛的國庫削弱了國家應對突變的能力;日益極端的宗教埋下了分裂的禍根。當風暴來臨,奧斯曼帝國的航船也就只能駛向終結,不得不面對被肢解的厄運。現在中東的一切紛亂從那個時候開始上演。

奧斯曼帝國前期的中東與和歐洲人的交惡情況相對清晰,總體上是統治奧斯曼帝國的突厥人對歐洲的單邊擴張。但從中期開始,力不從心的奧斯曼帝國不得不主動或被動地捲入歐洲事務,依靠合縱來努力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但其廣袤的土地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可避免地引來各方掠奪者的垂涎。曾經依靠不斷的征服和領土擴張,用戰爭所獲得的豐厚戰利品來維持的帝國,一旦停止擴張,曾經被掠奪掩蓋起來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就集中爆發了。帝國的被肢解也註定是不可避免。此後的奧斯曼帝國的龐大身軀有如洶湧大海邊得沙堆,在一波波的浪潮衝擊下逐漸縮小。「東方問題」也就成了奧斯曼帝國命運的代名詞;實質是西歐各國對如何瓜分奧斯曼帝國的思考和實踐。

奧斯曼帝國中期,以1683年,奧斯曼人進攻維也納失敗,失去匈牙利為標誌,奧斯曼帝國被迅速崛起的歐洲各國四面分割,直至最終徹底地肢解成現在小小的土耳其共和國。

在奧斯曼帝國的東面和北面,1721年才開始自稱帝國的俄羅斯,在從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的241年時間裡,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幹、克里米亞、黑海等地區進行了一系列戰爭。包括由於蘇聯革命而終止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交戰,雙方大規模的戰爭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總數達11次之多。奧地利、英國、法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也先後以不同的立場參與其中。在1768年爆發的俄土戰爭中,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勢力則逐步從中歐撤出,並失去了黑海沿岸大片領地。

英國在「東方問題」上曾經在很長的時間裡,站在奧斯曼帝國一方。因為距離奧斯曼帝國相對較遠,英國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希望歐洲大陸任何國家單獨取代奧斯曼帝國的地位,從而給自己造成威脅;。因此曾多次在俄土戰爭中,站在奧斯曼人一方。但眼見著奧斯曼帝國在奧匈帝國和俄羅斯的侵蝕下,逐步日落西山,英國也禁不住加入了搶奪的行列,而且出手最為兇狠。

在奧斯曼帝國的西面,在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直接干預下,1877年希臘獨立;1878年至1829年,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等國也相繼獨立。奧斯曼帝國的勢力也不得不逐步從巴爾幹半島退出。

奧斯曼帝國的北非領地,同樣沒有幸免於難。法國捷足先登,早於英國實際控制了埃及;並發展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為此,法國還曾支持埃及挑戰奧斯曼帝國的權威;而此時埃及名義上還只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但最終埃及和支持他的法國被奧斯曼帝國和別有用心的英國聯合擊敗;只是奧斯曼帝國贏回的只有虛無的勝利榮耀。1841年,英國取代法國成為埃及實際上的主人。隨著1830年法國佔領阿爾及利亞;1881年法國佔領突尼西亞;1912年義大利佔領利比亞;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徹底喪失殆盡。

奧斯曼帝國的後期,帝國的疆域只剩下以現在土耳其為中心,包括阿拉伯半島在內的西亞地區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歐洲列強的新貴——德國,為對抗英法聯盟和俄羅斯,也把目光對準了奧斯曼帝國,試圖建立兩者間的戰略聯盟。為此,德國人甚至計劃修建一條連接柏林和巴格達的鐵路,重要的目的就是中東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1899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訪問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衰落中的奧斯曼人同樣表示出最大的熱情。為了讓德皇能夠騎馬入城,他們甚至擴大了原來的城門。擁有世界霸權利益的英國人在第一時間洞察了德國人的企圖。為獨霸中東,英國人先是在1907年,以威逼手段永久租借了伊拉克和科威特所在的地區;後來又在1912年,挑動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聯合奪取了奧斯曼人在歐洲的大量土地,最終使德國人通過建設鐵路聯合奧斯曼帝國對抗英法的構想成為了泡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更為列強肢解奧斯曼帝國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以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奧、意組成的同盟國為理由,英、法、俄構成的協約國秘密簽訂了一個瓜分奧斯曼帝國的協議。根據協議英國及法國將瓜分殘存奧斯曼帝國的東部大敘利亞地區;俄國則貪婪地希望得到君士坦丁堡及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廣大地區,只是由於十月革命爆發,俄羅斯人才沒有得逞。

在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再次表現出自己老牌殖民者的過人姦猾。英國人一方面只以少數的軍隊陪同數百萬法國人在歐洲戰場上進行絞肉機般得決鬥,使德法彼此消耗;以至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數百萬法國人死傷,在軍事上成了殘廢,再也無力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一方面,英國人把自己150餘萬軍隊放在了中東,名義上是對抗奧斯曼帝國,實際上是在戰後不費吹灰之力地成為中東地區的宗主。在直接奧斯曼帝國的過程中,英國人充分利用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部阿拉伯人與突厥人的矛盾,大力支持阿拉伯人反抗突厥人統治的鬥爭。英國人以給予阿拉伯人以獨立和主權的承諾,換來了阿拉伯各部落的大力支持;幫助其共同對抗與德國結盟的奧斯曼帝國。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反映的就是這一背景下的中東。1916年6月,在英國的支持下,麥加的執政官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1918年10月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人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的統治。以此為起點整個阿拉伯世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運動。西方史上把這稱作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革命。而整個奧斯曼帝國的最後框架也伴隨著一戰中的戰敗而徹底崩潰。以一戰中32個戰勝國組成的國家聯盟的名義,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領土被徹底瓜分。其中,法國託管了敘利亞,並將基督徒聚居的沿海地區分裂成黎巴嫩。英屬託管了伊拉克及巴勒斯坦;後從巴勒斯坦分裂出約旦,並將大批猶太人引入該地區,造成了持續至今天的阿以仇怨。阿拉伯半島的其他部分則交由英國的盟友伊本·沙特管治。曾經稱霸亞非歐三大陸,建立強大奧斯曼帝國的突厥人,只是在國家安危的最後一刻,才苦苦掙扎保住了最後一點血脈——安納托利亞半島上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

在第一次阿拉伯革命過程中,以《古蘭經》為基礎,阿拉伯人第一次提出穆斯林是一個民族的說法;目標是復興伊斯蘭教,爭取阿拉伯民族獨立、建立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國家。這對還處於以部落為主要存在形式的阿拉伯人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在這個過程中阿拉伯民族內部的不同部族、種族的上層社會貴族和軍官階層構成了革命的主體。但是由於整個阿拉伯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統一失去了共同的利益基礎;複雜的民族和部族矛盾,使彼此之間難以達成相互信任;傳統貴族地主階層的參與,只不過是謀求自己的朝代;國家民族主義的發展,則使各部落間失去了共同的語言。最終,統一阿拉伯民族,建立統一伊斯蘭國家的種種努力,不得不妥協地轉變成鬆散的不同部落建立的國家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聯盟。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敘利亞、還是埃及、還是伊拉克,無論是納賽爾、還是薩利赫、還是薩達姆,任何重新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夢想都成為了歷史塵埃。至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伴隨著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出現,和基於埃及和沙特構想的阿拉伯國家聯盟的建立,阿拉伯世界總算不完全地完成了第一次革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奧斯曼帝國解體。無數的酋長在不同西方列強的支持下建立了現在分裂的各個阿拉伯國家。

伴隨著突厥人的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歐洲人與中東地區的恩怨開始進入第四個階段,主角再次由歐洲各國與阿拉伯人擔任。只不過,現在的阿拉伯人已經不再是一個強大的帝國,而是無數弱小的地區或部落。

一戰後,英國幾乎獨自佔有了中東的全部石油資源,並成為幾乎所有阿拉伯部落或酋長國的宗主。但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拖垮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在美國、蘇聯等新興強國面前,英國已經無力再左右左右世界了。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迫使英國不得不放棄對中東的直接統治。但英國依舊通過自己的代理人在中東發揮著最大影響,中東的英國殖民地地位也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自二十一世紀六十年代起,阿拉伯世界掀起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浪潮。通過武裝起義,埃及、葉門、約旦、塞普勒斯、伊拉克、阿曼等國推翻了各自的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國。但是在歐洲各國的干預下,阿拉伯國家的獨立過程,實際上也成為部族之間分裂的過程。無數的阿拉伯小國,在歐洲人分而治之的謀劃,在各方勢力的博弈中產生。有的甚至依然保有國王的尊貴。因此說,阿拉伯人的獨立運動並不是一次徹底的社會變革。阿拉伯世界的封建社會歷史過程並沒有徹底走完。只不過酋長成了國王;將軍成了總統。

由於西方列強的長期殖民統治、分裂後的弱小,加上經濟發展的畸形,現在的阿拉伯各國在經濟上對殖民宗主國存在嚴重的依賴;在政治上自然也難以徹底擺脫歐洲列強的控制。在中東地區與歐洲人第四個階段的爭鬥中,歐洲人完全佔據了上風。但對此,歐洲和美國並不滿足,因為那裡畢竟還時不時的發出反對西方列強的聲音。保持在中東地區的絕對主導權是西方國家的集體利益。伊拉克的薩達姆因此葬送卿卿性命;巴勒斯坦人也只能在以色列的炮火下無盡的呻吟;伊朗不得不孤獨地在高原上狠練核武;卡扎菲只有在付出了20億美元的天價後,才買回了自己出門的道路。只是由於戰後世界各國對石油的巨大需求,阿拉伯世界才維持了40年的虛假繁榮。

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對整個阿拉伯世界同樣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曾經被石油財富掩蓋起來的政治制度本身存在的各種矛盾,被西方長期宣揚的民主以廣場革命的形式爆發。從這個意義上講,阿拉伯人是在補課;是在重走沒有完成的歷史過程。

革命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可以是一項技術創新,也可以是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最近,針對這場發端於突尼西亞的阿拉伯世界政局震蕩,一家西班牙報紙再次提出「第二次阿拉伯革命」的說法。如果從影響範圍來講,說這是「第二次阿拉伯革命」也不為過,雖然其影響的深度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這場革命與「第一次阿拉伯革命」最大的不同是這場革命的主體又社會上層變成了普通民眾。阿拉伯世界按政治制度劃分,大體可分為共和制和君主制兩種類型的國家。從目前的情況看,相對民主的共和制國家,如突尼西亞、埃及、阿爾及利亞,和君主制的約旦和摩洛哥都受到了以廣場式民主的衝擊。問題的關鍵是社會革命一旦發生,其影響和結果往往都超過人們的預期和想像。事情絕不會是更換一屆政府那麼簡單。以利益重新分配為最終追求,各種勢力必然在混亂中採取各種手段,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在這個混亂中,發展的方向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了。

在這混亂的硝煙中,世界已經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伊斯蘭極端勢力的崛起。在信仰迷茫的時代,具有極大影響的伊斯蘭教理所當然地會得到多數阿拉伯人民的認同;就猶如當年穆罕默德以真主的名義團結起曾經散沙一般的阿拉伯世界一樣,極端伊斯蘭主義者同樣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由此可能給世界政治格局帶來的影響將是異常的巨大。1991年,在阿爾及利亞選舉中極端伊斯蘭政黨勝選引發了軍事政變,造成了大規模的流血衝突。這種情況在當前的阿拉伯世界不是沒有可能再度發生。因此,我們似乎可以悲觀地預言,現在的阿拉伯世界正處在「革命」的前夜,或者說革命剛剛開始。

必須指出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對於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在阿拉伯問題上,出於自身利益,西方國家一直奉行雙重標準。他們一方面鼓吹民主,一方面又公開支持某些阿拉伯國家君主或獨裁政體的合法性。這就是為什麼面對這場阿拉伯顏色革命,西方最初手足無措、語無倫次,不得不處心積慮的尋求平衡的原因。如果繼續君主或獨裁政體,則撕下自己支持民主的外衣,更加弱化了自己已經倍受質疑的話語權;更會招來一切「民主」人士的不滿。阿拉伯革命的參與者自不必說,西方國家內部長期受到官方立場影響的百姓也開始表達對政府消極態度的不滿。如果支持現在的廣場民主,發展結果的不確定性使美國倍感擔心,畢竟真正獨立自主的阿拉伯世界絕對不是美國的需要。現在西方應該明白,不管在什麼時候:冷戰或後冷戰時代,民主並不總是符合它們的利益。而利益才是他們真正的上帝。

在這種糾結中,雖然石油權益對西方有著巨大的誘惑,阿拉伯世界的極端伊斯蘭化才是西方的真正夢魘。歷史上西方各國一直對伊斯蘭極端主義者採取壓制的態度。阿拉伯各國的當權者出於維護自己地位的考慮,也採取了同樣的措施。在這點上西方和阿拉伯各國政府有著共同利益。這也就是為什麼利比亞的卡扎菲,在明明知道歐洲人要將他徹底消失的情況下,卻大聲向世界疾呼,「是基地組織要推翻他的政府」。他是想與歐洲人再次產生共鳴,從而保持自己的地位。只不過他忘了,在歐洲人的眼中特立獨行、不聽招呼的卡扎菲本身就是最大的伊斯蘭極端分子;而石油利益同樣可以通過幹掉卡扎菲來從懵懂、孱弱的民主人士手中獲得。這才是西方列強最大的考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在中東問題上再次採取雙重標準。對於親西方的阿拉伯政府,歐洲人和美國人採取的是暗中支持的態度;從輿論上、經濟上,甚至軍事上都給予大力支持。於是人們可以看到,巴林等國家雖然也發生了軍警與示威者衝突,但世界上沒有一點指責的聲音。反之,對於那些以對抗西方列強鬥士自居的政府,歐洲人和美國人則是明目張胆的干涉和介入。從搖旗吶喊支持利比亞的反對派,到直接出動軍隊打擊卡扎菲的軍隊,為了自己的利益,列強們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而此時民主的遮羞布早已赤裸成血色戰旗。

無論如何,潘多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一個相對混亂但又全新的伊斯蘭的中東,必將對世界未來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對於是惡魔還是良神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推薦閱讀:

甄嬛沒有出軌:歷史上的2次清宮出軌事件(圖)
精美的戲曲歷史人物形象 1
支那」起源於「chini」,Sinoa(秦國)?
歷史上有哪些人是被後世普遍誤解的?
86版《水滸傳》與原著相比有哪些刪改的地方呢?

TAG:歷史 | 歐洲 | 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