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寓言選
06-06
---------------------- Page 1----------------------- 愛聽奉承話的老虎 森林裡有一種猴子叫「猱(náo),身體輕捷,善於爬樹,一對爪子象小 刀一樣尖利。它經常向老虎獻媚,博取老虎的歡心。 老虎的頭皮三天兩頭髮癢,癢急了就在樹榦上蹭 (cèng)。猱柔聲蜜語 地說:「老虎大伯,在樹上蹭多臟啊,再說也不解癢呀。我給您搔吧。」說 著就跳上虎頭,用尖利的爪子給老虎撓痒痒。老虎感到舒服極了,眯縫著雙 眼,直想打瞌睡。猱越搔越用勁,慢慢地在老虎的後腦勺上摳了一個小窟窿, 把爪子伸進去,一點一點地掏老虎的腦漿吃。吃夠了,就把吐出來的剩渣奉 獻給老虎:「老虎大伯,乘您打瞌睡的時候,我弄到了一點葷腥。我不敢自 個兒吃。這些是孝敬您老人家的,您可別嫌少啊。」老虎深受感動,感激地 說:「你對我真是忠心耿耿,寧願自己餓著,也不忘孝敬我。我領情了。」 說罷,一口就吞了下去。 天長日久,老虎的腦漿被掏空了,頭疼得象要裂開一樣。它這才發現自 己上了猱的當,掙扎著要去找猱算帳。但是,猱早就躲到高高的樹枝上去了。 老虎恨恨地狂吼著,打幾個骨碌,倒在地上死了。 [提示] 古往今來,由於愛聽恭維話而把壞人當好人、誤了大事、害了自己的, 不是一個、兩個。這則寓言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 決不做猱一類的獻媚者;我們還要百倍警惕諂媚(chǎn mèi)奉迎的小人, 使恭維話沒有市場,使拍馬者到處碰壁。 [原文] 獸有猱①,小而善緣②,利爪。虎首癢,輒使猱爬搔之不休③。成穴, 虎殊快④,不覺也。猱徐取其腦啖之⑤,而汰其餘以奉虎⑥,曰:「余偶有 所獲腥⑦,不敢私⑧,以獻左右⑨。」虎曰:「忠哉猱也⑩,愛我而忘其口 腹(11)。」啖已(12),又弗覺也(13)。久而虎腦空,痛發。跡猱(14), 猱則已走避高木 (15),虎跳踉大吼乃死(16)。 —— 《賢奕編》 [注釋] ①猱——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②善緣——善於抓著東西往上爬。緣,攀援。 ③輒 (zhé)— — 立即,就。不休— — 不停止。 ④殊快——很舒服。殊,很、非常。快,高興、痛快。 ⑤啖 (dàn)——吃。 ⑥汰其餘——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余,剩下的。 ⑦余偶有所獲腥——我偶爾得到一點葷腥。余,我。腥,生肉,這裡泛 指肉食之類的東西。 ⑧不敢私——不敢私自 (吃)。 ⑨左右——對對方的尊稱。這裡是猱對老虎的尊稱。 ⑩忠哉猱也——真是忠心耿耿的猱啊。 ----------------------- Page 2-----------------------(11)口腹——指飲食。 (12)啖已——吃完。 (13)弗(fú)——不。 (14)跡——追尋。 (15)走避高木——逃避到高高的樹上去了。走,跑、逃跑。 (16)跳踉 (liáng)——騰躍跳動。 ----------------------- Page 3----------------------- 按圖索驥 伯樂 (Bólè)是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他在鑒別馬匹方面積累了豐富的 經驗,寫成了一本《相馬經》。 伯樂的兒子很想學到相馬的本領,他從早到晚捧著 《相馬經》念,把它 背得滾瓜爛熟。有一天,兒子洋洋自得地說:「爸爸,您的相馬本領,我都 學會了。」伯樂聽了微微一笑,說:「那好吧,你去找一匹千里馬來,讓我 鑒定鑒定。」兒子滿口答應,帶著《相馬經》出門去了,一面走一面還在背 誦:「千里馬額頭 隆起,雙眼突出,四蹄猶如壘起的酒藥餅子。」他邊走邊找,看見大大 小小的動物,都要跟《相馬經》上的標準對照。但是,有的只符合一條,有 的一條也不符合。最後,他在池塘邊看見一隻癩蛤蟆,鼓著雙眼,「咕、咕、 咕……」叫個不停。他對照《相馬經》端詳了好半天,然後用紙把癩蛤蟆包 了起來,興沖沖地 跑回家來向父親報告:「千里馬可真不好找,您訂的條件太高了。我好 不容易在池塘邊找到一匹,額頭和雙眼眼您書上說的差不離兒,就是蹄子不 象酒藥餅子。您給鑒定鑒定。」 伯樂打開紙包一看,不由得苦笑起來:「兒啊,你找到的這匹千里馬, 不會跑,光會跳,恐怕你駕馭不了啊!」 [提示] 把癩蛤蟆誤認為千里馬,這是寓言作者的誇張。但是,在學習和工作中, 死背教條,生搬硬套,以致鬧出笑話,招致損失的事例,確實是經常見到的。 前人傳下來的書本知識,應該努力學習,虛心繼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實踐, 在實踐中切實驗證、牢固掌握,並加以發展,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按圖索 驥」這句成語現在既用來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用來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後一種用法不含貶義。 [原文] 伯樂 《相馬經》有「隆顙蛈日①,蹄如累麴」之語②。其子執《馬經》 以求馬,出見大蟾蜍③,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 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御也④。」 —— 《藝林伐山》 [注釋] ①伯樂——人名,相傳是古代的相馬專家。隆顙 (sǎng)——高高的額 頭。蛈日——有人認為應該是「跌目」,眼睛鼓起的意思。 ②累麴 (qū)——疊起來的酒藥餅子。麴,釀酒或制醬用的發酵物。 ③蟾蜍 (chánchú)— — 俗稱癩蛤蟆。 ④堪——能夠,可以。御 (yù)— — 駕馭 (yù),控制。 ----------------------- Page 4----------------------- 八哥學舌 有一隻八哥鳥,經過主人的訓練,學會了模仿人說話。它每天顛來倒去 就會說那麼幾句話,但是卻自以為了不起,把誰都不放在眼裡。 有一天,知了在樹梢上一個勁兒地叫,叫得八哥心煩意躁。它就對知了 嚷嚷:「喂,喂,歇會兒行不行?就會發單調的噪音,還叫起來沒個完了呢。 我會說人話,也不象你那樣炫耀。」知了沒有生氣,只是微微一笑:「大哥, 你會模仿人說話,這當然很好;但是你每天百遍千遍學說的話,依我看其實 等於沒說。我不會模仿人說話,也沒有一副動聽的歌喉,但是我能用自己的 聲音表達我想表達的意思,而你呢?」八哥聽了這席話,滿臉通紅,張口結 舌,把腦袋深深地埋進翅膀里。從此以後,這隻八哥再也不跟主人學舌了。 [提示] 語言是表達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掌握了語言工具,卻不能或不敢表達自 己的思想,這正象八哥一樣,空有高超的學話本領,卻只能人云亦云,這是 十分可悲的。我們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勇於探求真理,勇於表明自己的 觀點,不做思想上的懶漢,更不當生活中的懦夫。 [原文] 鴝鵒之鳥出於南方①,南人羅而調其舌②,久之,能效人言③;但能效 數聲而止——終日所唱,惟數聲也④。 蟬鳴於庭⑤,鳥聞而笑之⑥。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 者,未嘗言也,曷若我自鳴其意哉⑦!」鳥俯首而慚,終身不復效人言。 —— 《叔苴子》 [注釋] ①鴝鵒 (qúyú)— — 俗名八哥,經過訓練,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 ②羅——捕鳥的網。這裡是用網捕的意思。調 (tiáo)——訓練鳥獸。 ③效——模仿。 ④惟 (Wéi)——只,只有。 ⑤庭——庭院,院子。 ⑥鳥——這裡指鴝鵒 (八哥)。 ⑦曷 (hé)若— — 哪裡比得上。曷,何、什麼。若,如、象。 ----------------------- Page 5----------------------- 拔苗助長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 (xián)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他 成天圍著自己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dūn)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 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麼高。用什麼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 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 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 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 「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幹什麼重活了, 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裡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在田裡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 乾枯,後拔的也葉兒發蔫 (niān),耷拉(dāla)下來了。 [提示] 「拔苗助長」是人們常用的一句成語,它的出處就是這則寓言故事。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有它們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些規律不以人們 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只能認識它,利用它,不能違背它,改變它。違反了客 觀規律,光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辦事情,儘管用心是好的,但結果必然碰壁, 把事情辦壞。我們都應該以宋國這個農民為戒。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①,芒芒然歸②,謂其人曰:「今日病矣 ③!予助苗長矣④!」其子趨而往視之⑤,苗則槁矣⑥。 —— 《孟子》 [注釋] ①閔 (mǐn)——同「憫」,擔心,憂慮。長(zhǎng)——生長,成長, 揠 (yà)— — 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③病——精疲力盡,是引申義。 ④予——我,第一人稱代詞。 ⑤趨——快走。往——去,到……去。 ⑥槁 (gǎo)——草木乾枯。 ----------------------- Page 6----------------------- 白雁落網 太湖邊上聚集著一群白雁,每當夜幕降臨,它們就找一塊安全的地方集 中過夜。為了防備獵人的襲擊,它們安排一隻雁奴站崗,發現敵情,就鳴叫 報警,其他白雁便可以安心睡覺。 獵人掌握了白雁值班的規律,就到白雁歇息的地方點亮了火把。擔任警 戒的雁奴立即「嘎(gā),嘎」地叫起來,發出警報。這時候,獵人迅速把 火把浸滅。其它白雁被吵醒了,一看,卻什麼情況也沒有。就這樣,重複了 三、四次以後,大群白雁被吵得無法安睡,以為是站崗的雁奴欺騙了它們, 就把雁奴圍起來,狠狠地啄了一頓,然後,它們又進入了夢鄉。過了一會兒, 獵人打著火把走向大雁。值班的雁奴被啄以後,怕情況不實,再也不敢輕易 報警了。獵人便乘白雁熟睡,把它們一網打盡。 [提示] 白雁所以會全部落網,是因為它們在複雜的情況面前,不作認真的調查、 細緻的分析,卻壓制了不同的意見。獵人所以能得手,是因為他掌握了白雁 夜間值班的規律,製造假象,迷惑了對方。 [原文] 具區之澤①,白雁聚焉,夜必擇棲②。恐人弋己也③,設雁奴環巡之④, 人至則鳴。群雁藉是以瞑⑤。澤人熟其故,爇火照之⑥,雁奴戛然鳴⑦,澤 人遽沉其火⑧。群雁皆驚起,視之無物也。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紿己⑨, 共啄之。未幾⑩,澤人執火前,雁奴不敢鳴,群雁方寐(11),一網無遺者。 —— 《燕書》 [注釋] ①具區——古代湖泊的名字,就是今天的太湖。澤——水草交錯的地方。 ②棲 (qī)——鳥類停留、歇息。這裡指棲息的地方。 ③弋 (yì)— — 用帶繩的箭射鳥。這裡泛指捕捉的意思。 ④雁奴——為群雁作警戒的雁。 ⑤藉 (jiè)— — 憑藉。是— — 此,這。瞑 (míng)——睡眠。 ⑥爇 (ruò)— — 點燃。 ⑦戛 (jiá)然— — 形容雁叫的聲音。 ⑧遽 (jù)— — 急忙。沉— — 沒入水中。 ⑨紿 (dài)——欺騙。 ⑩未幾——沒有多久。 (11)寐 (mèi)——睡著。 ----------------------- Page 7----------------------- 杯弓蛇影 從前有個做官的人叫樂(yuè)廣。他有位好朋友,一有空就要到他家裡 來聊天兒。有一段時間,他的朋友一直沒有露面。樂廣十分惦念,就登門拜 望。只見朋友半坐半躺地倚在床上,臉色蠟黃。樂廣這才知道朋友生了重病, 就問他的病是怎麼得的。朋友支支吾吾不肯說。經過再三追問,朋友才說: 「那天在您家喝酒,看見酒懷裡有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在遊動。當時噁心極 了,想不喝吧,您又再三勸飲,出於禮貌,就閉著眼睛喝了下去。從此以後, 就老覺得肚子里有條小蛇在亂竄,總想嘔吐,什麼東西也吃不下去。到現在 病了快半個月了。」樂廣心想,酒杯里怎麼會有小蛇呢?但他的朋友又分明 看見了,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回到家中,他在客廳里踱(duó)來踱去,分析 原因。他看見牆上桂著一張青漆紅紋的雕弓,心裡一動:是不是這張雕弓在 搗鬼?於是,他斟了一杯酒,放在桌子上,移動了幾個位置,終於看見那張 雕弓的影子清晰地投映在酒懷中,隨著酒液的晃動,真象一條青皮紅花的小 蛇在遊動。 樂廣馬上用轎子把朋友接到家中。請他仍舊坐在上次的位置上,仍舊用 上次的酒懷為他斟了滿滿一杯酒,問道:「您再看看酒懷中有什麼東西?」 那個朋友低頭一看,立刻驚叫起來:「蛇!蛇!又是一條青皮紅花的小蛇!」 樂廣哈哈大笑,指著壁上的雕弓說:「您抬頭看看,那是什麼?」朋友看看 雕弓,再看看杯中的蛇影,恍然大悟,頓時覺得渾身輕鬆,心病也全消了。 [提示] 樂廣的朋友被假象所迷惑,疑神疑鬼,差點兒送了命。樂廣喜歡追根問 底,注重調查研究,終於揭開了「杯弓蛇影」這個謎。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 么問題,都要問一個為什麼,都要通過調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實的真相,求 得正確解決的方法。 [原文] (樂廣)嘗有親客①,久闊不復來②,廣問其故③。答曰:「前在坐④, 蒙賜酒⑤,方欲飲⑥,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⑦,既飲而疾⑧。」 於時⑨,河南聽事壁上有角⑩,漆畫作蛇(11),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曰:「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12)。」 廣乃告其所以 (13),客豁然意解(14),沈痾頓愈(15)。 —— 《晉書》 [注釋] ①嘗——曾經。親客——關係親密的客人、朋友。 ②久闊——久別。 ③其故——這裡指久別不來的原因。 ④坐——同「座」。 ⑤蒙——承蒙。 ⑥方——正要。 ⑦意——心裡感到。惡 (Wù)— — 厭惡。 ----------------------- Page 8----------------------- ⑧疾——得病。 ⑨於時——在那個時候,當時。 ⑩河南——晉朝郡名。聽事——官府辦事的廳堂。樂廣當時為河南尹。 角——角弓,用牛角裝飾的弓。 (11)漆畫作蛇——(在弓上)用漆畫成蛇的花紋。 (12)如初——如同上次一樣。初,起初(的),第一次(的)。 (13)告其所以——告訴他(杯中有蛇影的)原因。所以,表示「…… 的原因」。 (14)豁然——心情開朗的樣子(豁,huò)。意解— — 懷疑解除。 (15)沈痾(chén kē)頓愈——重病立刻痊癒了。沈痾,積久難治的病。 ----------------------- Page 9----------------------- 卞莊子刺虎 卞莊子看見兩隻老虎在撕咬一頭牛,便想挺身與虎搏鬥。他的同伴把他 按住,說:「別忙。牛肉味道鮮美,兩隻老虎分食不勻,會爭鬥起來的。結 果必然是,力氣小的老虎被咬死,力氣大的老虎被咬傷。到那個時候,你再 去刺殺傷虎,豈不是事半功倍!」卞莊子聽從了同伴的勸告。不一會兒,兩 只老虎果然為爭槍一條牛腿咬起架來。結果,一隻老虎被咬死了,另一隻老 虎也被咬得一瘸(qué)一拐的。這時候,卞莊子縱身一躍,舉劍就向傷虎刺 去。沒有幾個回合,就把老虎刺死了。這樣,卞莊子等於一舉殺死了兩隻老 虎。 [提示] 同樣一件事情,由於掌握的時機、處理的方法不同,會得到完全不同的 結果。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有善於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把握時機,有智 有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 (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①,曰:「兩虎方且食牛②,食甘必爭 ③,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卞莊子以為然④,立須之⑤。有頃③,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 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 《史記》 [注釋] ①館豎子——旅館的童僕。 ②方且——正要。 ③食甘——這裡指吃得有味。食,吃。甘,甜。 ④以為然——認為 (他的話)是對的。 ⑤立——站立。須——等待。 ⑥有頃——過了一會兒,不一會兒。 ----------------------- Page 10----------------------- 伯樂和千里馬 有一匹千里馬老了,被人用來拉腳。主人讓它拖著沉重的鹽車在太行山 道上攀登。 老馬低頭負重,一步一步在坎坷 (kǎnkě)的山道上挪移(挪,nuó)。 它被烈日晒得汗水淋淋,四條瘦腿戰戰兢兢 (jīng),一個打滑,就倒了下 去。它使盡全力,剛掙扎著站立起來,又一個前失,趴到地上,摔得蹄潰膝 爛,尾巴無力地搭拉著,鮮血混著汗水一滴一滴灑在山路上。來到一道陡坡 前,老馬跌著滾著,怎麼也拉不上去了,趕車人的皮鞭象雨點一樣落在它瘦 骨嶙峋 (línlún)的背上。 這時候,相馬專家伯樂乘車迎面而來。他仔細地看了看老馬,連忙跳下 車來,撫摸著傷痕纍纍的馬背大哭起來。他解下身上的麻布袍子披到老馬的 背上。老馬淚水汪汪地看著伯樂,忽然打了一個響鼻,仰天長嘯起來。那嘯 聲既蒼勁又悲涼,在山谷中久久迴響。它是在告訴人們,伯樂才是千里馬的 知己啊![提示] 伯樂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最最著名的相馬專家,首要的一條是他對千里 馬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從心底里愛惜千里馬。這則寓言中的千里馬儘管已經 老朽,但是伯樂仍是那樣愛護、珍惜它,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感動。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要興旺發達,必須擁有千百萬傑出的人才。而要形成人才輩出、群 星燦爛的局面,首先就要重視人才,愛護人才。 [原文] 夫驥之齒至矣①,服鹽車而上太行②,蹄申膝折③,尾湛胕潰④,漉汁 灑地⑤,白汗交流,中阪遷延⑥,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⑦,下車攀而哭之, 解紵衣以冪之⑧。驥於是俛而噴⑨,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⑩, 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 —— 《戰國策》 [注釋] ①夫——句首語氣詞。驥 (jì)— — 駿馬,好馬。齒— — 歲數,年齡。 ②服——駕,拉馬。太行——太行山。 ③蹄申膝折——伸著蹄子彎著膝蓋。申,同「伸」。 ④湛 (zhàn)——下垂。胕——同「膚」。 ⑤漉 (lù)汁— — 流出的口水。漉,滲出。汁,這裡指口水。 ⑥中阪 (bǎn)——半山腰。阪,山坡。遷延——拖延不進的樣子。 ⑦遭——遇。 ⑧紵 (zhù)— — 麻布。冪 (mì)— — 覆蓋。 ⑨俛 (fǔ)——同」俯」,低頭。 ⑩金石——指鐘磬 (qìng)之類的樂器。 ----------------------- Page 11----------------------- 不聽忠告 有戶人家的煙囪砌得太直,一燒火就直冒火星兒。煙囪旁邊還堆著一大 堆柴禾。有位客人看見這種情況就提醒主人:「這樣太危險了,會失火的。 您把煙囪改造一下,砌個彎道;柴禾也不要放得那麼近才好。」主人只是隨 便地應著,耳朵里根本沒有聽進去。 沒過幾天,由於火星兒落進柴堆,果然失火了。幸虧眾鄉鄰來得及時, 奮力撲救,才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失。 第二天,主人殺豬宰羊,大擺宴席,答謝救火的鄉鄰。他把被火燒得焦 頭爛額的鄰居請入上座,其他人也按出力大小依次入座。但是那位最早提出 忠告的客人呢,主人壓根兒沒想到應該請他來入席。 [提示] 救火的人固然應該感謝,事前提出防火忠告的人更應該感謝。如果能虛 心聽取意見,善於採納建議,防患於未然,那麼,很多不幸的事情就可以避 免。失火人家的主人最可悲的,不僅在於事先不聽忠告,還在於事後依然沒 有認識到忠告的價值。 [原文] 客有過主人者①,見灶直突②,傍有積薪③。客謂主人曰:「曲其突④, 遠其積薪⑤;不者,將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⑥。 居無幾何⑦,家果失火。鄉聚里中人哀而救之⑧,火幸息⑨。 於是殺牛置酒,燔發灼爛者在上行⑩,余各用功次坐 (11),而反不錄 言曲突者 (12)。 —— 《說苑》 [注釋] ①過——訪,探望。 ②直突——直的煙囪。突,煙囪。 ③傍——旁邊。薪——柴。 ④曲其突——使煙囪拐彎。 ⑤遠其積薪——使堆積的柴禾遠離煙囪。 ⑥嘿 (mò)— — 同「默」。 ⑦居無幾何——沒過幾天。居,表示相隔一段時間。幾何,多少,若干。 ⑧鄉聚里中人——這裡泛指鄉里鄰居。鄉,古代一萬二千五百戶為一鄉。 聚,村落、居民點。里,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即二十五家為里。 ⑨息——同「熄」。 ⑩燔 (fán)發灼(zhuó)爛者在上行(háng)——燎了頭髮、燒傷的坐 在上席。燔,燒。灼,烤、燒。上行,上席。 (11)用功次坐——按照功勞依次排定座位。 (12)錄——這裡指計算功績。 ----------------------- Page 12----------------------- 蠶和蜘蛛的對話 有一天,蜘蛛對蠶說:「你每天吃飽桑葉,一天天長大,然後從嫩黃的 嘴裡吐出縱橫交叉的長絲,織成繭殼,把自己牢牢地封裹起來。蠶婦把你放 進開水中,抽出長絲,最後毀了你的身軀和繭殼。你口吐銀絲的絕技恰恰成 了殺死自己的手段,這樣做不是太愚蠢了嗎?」蠶回答:「我固然是殺死了 自己,但是,我吐出的銀絲可以織成精美的綢緞,皇帝穿的龍袍,百官穿的 朝服,哪一件不是用我吐出的長絲織成的?你也有吐絲織網的絕技。你張開 羅網,坐鎮中央,蝴蝶、蜜蜂、蚊子、小蟲,只要撞入你的羅網,就統統成 了你口中的美餐,沒有一個能夠倖免。你的技術是夠高超的了,但專門用來 捕殺別的動物,是不是太殘忍了呢?」蜘蛛很不以為然:「為別人打算,說 得多好聽!我寧願為自己!」 但願世界上多一些象蠶一樣的人。 [提示] 這則寓言通過蠶和蜘蛛的對話,反映了兩種對立的人生觀:為大家還是 為自己。「春蠶到死絲方盡」,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千百年來,為人們所 稱頌。讓我們發揚「春蠶精神」,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高度社會主義精神文 明的人。 [原文] 蛛語蠶曰①:「爾飽食終日以至於老②,口吐經緯③,黃口燦然④,固 之自裹⑤。蠶婦操汝入於沸湯,抽為長絲,乃喪厥軀⑥。然則其巧也,適以 自殺⑦,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自殺。我所吐者,遂為文章⑧,天 子袞龍⑨,百官紱綉⑩,孰非我為 (11)?汝乃枵腹而營口(12),吐經緯 織成網羅,坐伺其間 (13),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 巧矣,何其忍也!」蛛曰:「為人謀則為汝自謀,寧為我!」噫(14),世 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 《雪濤小說》 [注釋] ①蛛——蜘蛛。 ②爾——你。 ③經緯——織物的縱線叫經,橫線叫緯。這裡指蠶吐出的縱橫交叉的絲。 ④黃口燦然——嫩黃的嘴巴金光燦燦。 ⑤固之自裹——牢牢地把自己裹起來。 ⑥厥 (jué)— — 那個。 ⑦適——恰好。 ⑧文章——錯綜華美的色彩或花紋。這裡指帶有花紋的織品。 ⑨袞龍——古代帝王穿的禮服 (袞,gǔn)。 ⑩紱 (fú)綉— — 這裡指祭祀時穿的禮服。 (11)孰(shú)— — 哪一個,哪一樣。 (12)枵(xiāo)腹而營口——空著肚子尋求食物。枵腹,空腹。營, ----------------------- Page 13-----------------------謀求。 (13)伺——窺察。 (14)噫(yī)——感嘆詞。 ----------------------- Page 14----------------------- 饞酒的猩猩 森林裡住著一群猩猩。它們喜歡喝酒。還喜歡穿著草鞋學人走路。獵人 就選了一塊空地,放上幾壇甜酒,擺上大大小小的酒杯,還編了許多草鞋, 用草繩串起來放在旁邊。猩猩一看這個陣勢,就知道是獵人設下的圈套。它 們坐在樹上,高聲叫罵:「你們這班該殺的!放幾壇甜酒、幾雙草鞋就想讓 老子上當?甜酒、草鞋是什麼好玩意幾!我們就那麼嘴饞!瞎了眼的!」罵 著罵著,覺得嘴巴有點發乾,鼻子還聞到陣陣酒香。有隻猩猩忍不住了:「喂, 弟兄們,這些傻瓜既然為咱們準備了這麼多甜酒,咱們為什麼不去嘗它一小 杯呢?不喝白不喝,咱們少喝一點兒,不喝醉,不上當就是了。」他的提議 正合大家的心意,猩猩們紛紛溜下樹來。它們先拿小杯喝,一邊喝,一邊還 在罵設下圈套的獵人。喝著喝著,覺得小杯太費事,就換了大一點的酒杯。 它們越喝越覺得酒味噴香,滿嘴流蜜,最後,乾脆抓起大缸子往嘴裡灌。一 會兒,猩猩們就喝得酩酊(mǐngdǐng)大醉,雙眼乜斜(乜,niè),滿臉飛 紅,腳步踉蹌 (liàngqiàng),一個個發起酒瘋來了。它們追逐嬉鬧,廝打 咬架,又把草鞋套到腳上,歪三倒四地學人走路。這時候,埋伏在周圍的獵 人隨著一聲鑼響,撲向猩猩。喝醉的猩猩想往森林裡逃,卻被腳下的草繩紛 紛絆倒,都被捉住了。 [提示] 明明知道是獵人設下的圈套,卻頂不住甜酒的誘惑,最後,自己鑽進了 圈套。現實生活中的猩猩不一定愛喝酒、愛玩草鞋,但是,這則故事生動地 勾勒出貪圖物質享受、追逐蠅頭小利而鑄成大錯的那些人的嘴臉。人應該有 控制自己的能力,不該說的話決不說,不該做的事決不做! [原文] 猩猩,獸之好酒者也①。大麓之人設以醴尊②,陳之飲器③,小大具列 焉④。織草為履⑤,勾連相屬也⑥,而置之道旁。猩猩見,則知其誘之也, 又知設者之姓名與其父母祖先,一一數而罵之。已而謂其朋曰⑦:「盍少嘗 之⑧?慎毋多飲矣⑨!」相與取小器飲⑩,罵而去之 (11)。已而取差大者 飲 (12),又罵而去之。如是者數四,不勝其唇吻之甘也(13),遂大爵而 忘其醉 (14)。醉則群睨嘻笑(15),取草履著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 縶(16),無一得免焉。其後來者亦然。 —— 《賢奕編》 [注釋] ①好 (hào)——喜歡。 ②麓 (lù)— — 山腳下。醴(lǐ)尊——裝滿甜酒的酒壺。醴,甜酒。 尊,同「樽」,酒壺。 ③陳——陳列,陳設。 ④具——全部。 ⑤履 (lǚ)——鞋。 ⑥屬 (zhǔ)——連接。 ----------------------- Page 15-----------------------⑦已而——隨後。 ⑧盍 (hé)— — 何不。 ⑨慎——表示告誡,相當於「千萬」。毋(wú)— — 不要。 ⑩相與——共同,一起。 (11)去之——丟掉小酒杯。之,這裡代小酒杯。 (12)差大——比較大,稍大。 (13)不勝——受不住。甘——甜。 (14)大爵(jué)— — 大酒杯。爵,古代的一種酒杯。 (15)睨(nì)— — 斜看。 (16)蹈藉——踐踏。就縶(zhì)— — 被拘囚。 ----------------------- Page 16----------------------- 常羊學射 常羊拜屠龍子朱為師學習射箭。屠龍子朱問:「你想知道射箭的道理 嗎?」常羊說:「請您指教。」屠龍子朱沒有正面回答,卻給常羊講了一個 故事:「有一次,楚王到雲夢澤打獵。他讓手下人把豢養(豢,huàn)的禽 獸全部驅趕出來,供自己射獵。一時間,天空禽鳥齊飛,滿地野獸奔逐。幾 只梅花鹿在楚王的馬左蹦跳,一群麋鹿 (麋,mí)在楚王的馬右追逐。楚王 舉弓搭箭,一會兒對準鹿,一會兒對準麋,正想放箭,一隻天鵝又扇動兩隻 大翅膀從楚王的頭上掠過,饞得他又把弓箭指向空中。就這樣,楚王瞄了半 天,一箭沒放,不知道該射哪個好了。這時候,有個叫養叔的大夫對楚王說: 「我射箭的時候,把一片樹葉放在百步之外,射十次中十次。如果放上十片 葉子,那麼能不能射中,就很難說了』。」常羊聽了,連連點頭,從中受到 了很大的啟發。 [提示]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集中一個主要目標。 三心二意,左顧右盼,是學習和工作的大敵。 [原文] 常羊學射於屠龍子朱①。屠龍子朱曰:「若欲聞射道乎②?楚王田於雲 夢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④。禽發⑤,鹿出於王左,麋交於王右⑥。王引弓 欲射⑦,有鵠拂王旃而過⑧,翼若垂雲⑨。王注矢於弓⑩,不知其所射。養 叔進曰: 『臣之射也,置一葉於百步之外而射之,十發而十中,如使置十葉 焉,則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11)。』」 —— 《郁離子》 [注釋] ①射——射箭。 ②若——你。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獵。雲夢——古代湖澤名,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 的遊獵區。 ④虞 (yú)人——古代管山澤的小官吏。起——趕起。 ⑤發——跑出來。 ⑥交——交錯。 ⑦引弓——拉弓。 ⑧鵠 (hú)— — 天鵝。旃 (zhān)——赤魚的曲柄旗。 ⑨垂雲——低垂下來的雲彩。 ⑩注矢於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著。 (11)必——一定,必然,肯定。 ----------------------- Page 17----------------------- 楚人偷渡 楚國人想偷襲宋國。頭幾天就派人把澭(yōng)水的深度逐段測量,選 擇好一處最淺的地段,並做好了標誌。沒想到,行動的那天傍晚,澭水突然 猛漲。楚國人不知道,在深更半夜,仍舊按照原先設下的標誌開始偷渡。結 果,渡河的一千多名士兵全部被激流捲走。楚軍驚恐萬狀。 [提示] 河水是會漲會落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運動、變化、發展著。人們 要達到預定的目的,收到預期的效果,就一定要不斷研究新情況,使自己的 認識跟上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認識一成不變,思想僵化、老化,做起事情 來沒有不碰壁的。楚軍的失敗就是一個教訓。 [原文] 荊人慾襲宋①,使人先表澭水②。澭水暴益③,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④,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⑤。 向其先表之時⑥,可導也⑦;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⑧,此其所以敗也。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荊——楚國的別名。襲——襲擊,出其不意的攻擊。 ②表——標誌。這裡作動詞用,立標誌。澭 (yōng〕水——古水名。 ③益——同「溢」,漲水。 ④循 (xún)表——沿著標誌。 ⑤軍驚而壞都舍——士兵驚恐如同城市裡房屋崩坍的樣子。而,這裡作 「如」講。 ⑥向——從前,往昔。 ⑦導——渡水。 ⑧尚猶——仍舊。 ----------------------- Page 18----------------------- 楚人學齊語 孟子對宋國大臣戴不勝說:「如果有個楚國的大夫(dà fū),想讓他的 兒子學說齊國的語言,那麼是讓齊國人教他呢,還是讓楚國人教他呢?」 戴不勝回答:「當然是讓齊國人教他。」 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但卻有許多楚國人在干擾他,跟他說楚語, 那麼,雖然天天鞭打他,逼他學齊語,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領到齊國國 都臨淄 (zī)城內最繁華的街市,讓他在那裡住上幾年,那麼,儘管天天責 打他,要他講楚語,那也做不到了。」 [提示] 周圍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學習語言是這樣,培養品德也是這樣。 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青少年自己也要注意從周圍的環境中 吸取好的精神養料,抵制消極的影響。 [原文] 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①。…… 一齊人傅之②,眾楚人咻之③,雖日撻而求其齊也④,不可得矣。引而 置之庄岳之間數年⑤,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 《孟子》 [注釋] ①欲其子之齊語也——想讓他的兒子學齊國的語言。 ②傅——教。 ③咻 (xiū)——吵,亂說話,這裡有用說話干擾的意思。 ④撻 (tà)— — 用鞭子或棍子打。 ⑤庄岳——庄是街名,岳是里名,都在齊國國都臨淄城內繁華區。 ----------------------- Page 19----------------------- 次非殺蛟 楚國有位勇士叫次非。他在干(hán)遂那個地方買到一把鋒利的寶劍。 在回鄉的途中,他乘坐一隻木船過江。 木船剛到江心,突然波濤洶湧,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 了木船。船上的乘客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搖船人也抖作一團。次非問搖 船人:「過去木船要是被惡蛟纏住,船上的人還能不能活命?」搖船人嚇得 一個勁兒搖頭:「碰上這兩條惡蛟的船,沒有聽說能倖免的。」次非唰地抽 出寶劍,堅定地說:「我定要叫這兩條惡蛟變成江底的一堆腐肉朽骨!如果 我放下武器,愛惜自己的生命,那麼,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價值呢?」說罷, 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拚死搏鬥,終於斬殺雙蛟。風平了,浪靜了,次非 用忘我的犧牲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提示] 大敵當前,災難臨頭,這是對人們的嚴峻考驗。畏縮退卻、貪生怕死只 能加速自己的失敗和滅亡;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才是轉危為安、奪取勝利的 唯一出路。生活為我們提供了無數正面和反面的例證。這則故事再一次說明 了這條真理。次非的自我犧牲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 [原文] 荊有次非者①,得寶劍於干遂②。還反涉江③,至於中流④,有兩蛟夾 繞其船⑤。次非謂舟人曰⑥:「子嘗見兩蛟繞船能活者乎⑦?」船人曰:「未 之見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寶劍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棄劍以全 己,余奚愛焉⑨!」於是赴江刺蛟,殺之而復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荊 (jīng)——古代楚國的別稱。 ②干遂——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北。 ③反——同「返」。 ④中流——江中心。 ⑤蛟——傳說蛟屬於龍類,水中的一種兇猛動物。 ⑥舟人——駕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義。 ⑦嘗——曾經。 ⑧攘 (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⑨余奚愛焉——我還有什麼值得愛的呢! ----------------------- Page 20----------------------- 大脖子病人 南岐 (qí)座落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谷中。那裡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 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飲用這種水就會得大脖子病。南岐的 居民沒有一個脖子不大的。有一天,從山外來了一個人,這就轟動了南岐。 居民們扶老攜幼都來圍觀。他們看著看著,就對外地人的脖子議論開了:「唉 他大嬸,你看那個人的脖子。」「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麼那麼細那 么長,難看死了!」「乾乾巴巴的,他的脖子準是得了什麼病。」「這麼細 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該多丟醜!怎麼也不用塊圍巾裹起來呢?」外地人聽 了,就笑著說:「你們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們有病不治,反 而來譏笑我的脖子,豈不笑死人了!」南岐人說:「我們全村人都是這樣的 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錢請我們治,我們還不幹吶!」 [提示] 閉關自守、孤陋寡聞會使人眼光短淺,盲目自大,甚至發展到是非顛倒, 黑白混淆的地步。成語「夜郎自大」和這則寓言故事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典 型。 [原文]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①,其水甘而不良②,凡飲之者輒病癭③,故其地之 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 頸也,焦而不吾類④。」外方人曰:「爾之累然凸出於頸者⑤,癭病之也, 不求善葯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⑥?」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⑦,焉用 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 《賢奕編》 [注釋] ①秦蜀——陝西、四川一帶。 ②甘——甜。 ③輒(zhé))病癭(yǐng)——就得大脖子病。癭,長在脖子上的一種 囊伏的瘤子。 ④焦——乾枯,這裡形容人的脖子細。不吾類——跟我們的不一樣。吾, 我 (們),我(們)的。類,類似。 ⑤爾——你 (們),你(們)的。累然——形容臃腫的樣子。 ⑥耶(yé)— — 表示疑問或反問的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嗎」或「呢」。 ⑦皆然——全這樣。 ----------------------- Page 21----------------------- 東施效顰 從前,越國有個出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她的一舉一動都使人感到很 美。她有胃病,經常用雙手捂 (wǔ)著胸口,皺著眉頭。但就是這種病態, 也使她顯得分外嫵媚。 同村有個長得很醜的女子,名字叫東施。她以為西施之所以美,就是因 為經常捂著胸口,皺著眉頭。於是,東施也學著西施的樣子,一出門就用雙 手捂著胸口,把眉頭皺得緊緊的,走一步扭三扭,裝出一副弱不禁風的病態。 東施的無病呻吟,矯揉造作,使人見了就噁心。只要東施一扭出家門,有的 人就趕快把大門關緊,有的人就連忙領著子女遠遠地躲到村外去了。 [提示] 東施長得雖然不漂亮,但只要老實本分,不裝模作樣,人們也不會討厭 她。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向別人學習要有正確的態度,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 情況出發。盲目仿效,生搬硬套,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原文] 西施病心而顰①,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②,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 見之,堅閉門而不出③;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④。 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⑤。 —— 《莊子》 [注釋] ①西施——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病心——心口痛。顰 (pín)——皺著 眉頭。 ②里——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即二十五家為里。這裡泛指古時居 民聚居的村落。美之——認為這種姿態很美。 ③堅——緊緊地。 ④挈 (qiè)— — 帶領。去之走— — 趕快離開她。去,離開。走,快跑。 ⑤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她只知道 (西施)皺著眉頭的樣子很 好看,而不知道 (西施)皺著眉頭的樣子為什麼很好看。 ----------------------- Page 22----------------------- 對牛彈琴 有一天,著名古琴演奏家公明儀對著一頭老牛彈琴。他先奏了一首名曲 ——高雅的古琴曲「清角」。儘管公明儀自己覺得彈得十分精彩,但是,老 牛就象沒有聽見一樣,只顧埋頭吃草。公明儀又用古琴模仿蚊虻 (méng)嗡 嗡的叫聲,還模仿離群的小牛犢發出的哀鳴聲。那頭老牛立刻停止吃草,抬 起頭,豎起耳朵,搖著尾巴,來回踏著小步,注意地聽著。 [提示] 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無動於衷;模仿蚊虻的叫聲儘管不是 高雅的曲調,但老牛卻聽得很認真。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清對象,有的放 矢,從實際需要出發,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原文] 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②。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 蚊之聲③,孤犢之鳴④,即掉尾奮耳⑤,蹀躞而聽⑥。 —— 《弘明集》 [注釋] ①清角——曲調名。操——琴曲。 ②如故——照舊。 ③ (méng)——同「虻」,昆蟲,象蒼蠅而形體稍大,吸食人和牲畜 的血液。 ④孤犢 (dú)— — 離群的小牛犢。 ⑤掉尾奮耳——搖著尾巴,豎起耳朵。掉,搖擺。奮,本意是鳥類展翅, 引申為舉起來。這裡是豎起來。 ⑥蹀躞 (diéxiè)— — 小步走的樣子。 ----------------------- Page 23----------------------- 兒子和鄰居 從前,宋國有個富翁。有一天,一場大暴雨把他家的土圍牆沖坍 (tān) 了一段。雨停以後,他兒子說:「爹,快雇個泥瓦匠來修牆吧,要不,會有 壞人進來偷東西的!」住在隔壁的一位老人也勸告富翁:「得把沖坍的牆趕 快壘起來。盜賊多,圍牆缺個口子會丟東西的!」沒想到,當天夜裡小愉就 從缺口進到屋裡,偷走了好多值錢的東西。事後,富翁全家對兒子大加稱讚, 說他想得周到,而對提出同樣忠告的鄰居卻十分懷疑,認為東西可能就是那 個老人愉的。 [提示] 同一個建議,從兒子嘴裡說出來的就是忠告,從鄰人嘴裡說出來的就成 了猜疑的依據,這完全是憑著關係親疏作出的主觀主義的判斷。我們辦任何 事情絕不能憑主觀臆測和個人感情,一定要注意調查研究,尊重客觀事實。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 ①。暮而果大亡其財②。其家甚智其子③,而疑鄰人之父。 —— 《韓非子》 [注釋] ①父 (fù)— — 對老年人的尊稱。雲— — 說。 ②亡——丟失。 ③智——聰明。這裡用作動詞,意思是認為聰明。 ----------------------- Page 24----------------------- 高陽應造屋 從前有個人叫高陽應,總認為自己的意見對。有一次,高陽應要蓋新房 子,他催木匠馬上開工。木匠說:「不行啊!現在木料還沒有干。如果把濕 泥抹上去,會把木料壓彎的。用新砍下來的濕木料蓋房子,剛蓋成的時候挺 象樣,過不了多久會倒塌的。」高陽應馬上接過話茬(chá)兒:「按照你的 說法,這房子還管保壞不了!因為日子一久,木料越干就越硬,而濕泥越干 就越輕。用越來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來越輕的泥土,這房子還能壞嗎?」高 陽應的詭辯把木匠噎(yē)得無話可說。木匠一賭氣就開工了。房子蓋成以 後,外表上挺氣派,但沒過多久,因為梁木變形,就坍塌 (tāntā)了。 [提示] 儘管高陽應善於詭辯,能把別人噎得無話可說,但是,新屋還是按照事 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倒塌了。不顧客觀規律,光憑主觀意志去做事情,十個有 十個要失敗。 [原文] 高陽應將為室家①,匠對曰②:「未可也,木尚生③,加塗其上④,必 將撓⑤。以生為室,今雖善,後將必敗⑥。」高陽應曰:「緣子之言⑦,則 室不敗也——木益枯則勁⑧,塗益干則輕,以益勁任益輕則不敗⑨。」匠人 無辭而對,受令而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後果敗⑩。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室家——房屋,房舍。 ②匠——古代專指木工。 ③生——這裡指木材伐下不久,水分未乾。 ④塗——泥。 ⑤撓 (náo)——彎曲。 ⑥敗——毀壞。 ⑦緣子之言——按照您的話。緣,順著,按照。子,對人的尊稱,相當 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⑧益——更加,越發。枯——干。勁——堅固有力。 ⑨任——擔負。⑩果——果然,果真。 ----------------------- Page 25----------------------- 給貓起名兒 喬奄家裡養了一隻貓,自以為非常奇特,就稱它為」虎貓」。喬奄經常 抱著「虎貓」在客人面前炫耀。有一天,他請客人吃飯,又把「虎貓」抱了 出來。客人們為了討好喬奄,爭著說好話: 「虎雖然勇猛,但是,不如龍神奇。我認為應該叫『龍貓』。」 「不妥,不妥。龍雖然神奇,但是沒有雲氣托住,龍升不到天上,所以 應該叫 『雲貓』。」 「雲氣遮天蔽日,氣象不凡,但是,一陣狂風就可以把它吹得煙消雲散。 我建議叫它 『風貓』。」 「大風確實威力無比,但是一堵牆壁就可以擋住狂風。不如叫『牆貓』。」 「這位的意見我不敢苟同。牆壁對風來說,是可以抵擋一陣,但是跟老 鼠一比就不行羅。老鼠可以在牆上打洞。請改名為 『鼠貓』。」 這時,一位老人站了起來:「你們啊,爭奇鬥勝,把腦子都搞糊塗了。 逮老鼠的是誰?不就是貓嗎!貓就是貓,搞那麼多名堂幹什麼呢!」 [提示] 世界上有那麼一些人,就喜歡務虛名。在一隻普普通通的貓身上也要大 做文章,弄得自相矛盾,笑話百出。我們應當實事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 事,做老實人。 [原文] 喬奄家畜一貓①,自奇之②,號於人曰「虎貓」③。客說之曰:「虎誠 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名曰 『龍貓』④。」又客說之曰:「龍固神於虎也。 龍升天,須浮雲,雲其尚於龍乎⑤?不如名曰 『雲』。」又客說之曰:「雲 靄蔽天⑥,風倏散之⑦。雲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 『風』。」又客說之曰: 「大風飈起⑧,維屏以牆⑨,斯足蔽矣⑩。風其如牆何?名之曰『牆貓』可。」 又客說之曰:「維牆雖固(11),維鼠穴之(12)。牆斯圮矣(13)。牆又 如鼠何?即名曰 『鼠貓』可也。」東里丈人嗤之曰(14):「噫嘻(15)! 捕鼠者故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本真哉 (16)!」 —— 《應諧錄》 [注釋] ①畜 (xù)— — 飼養。 ②奇——奇特,不尋常。這裡用作動詞,認為奇特。 ③號——稱呼為,揚言。 ④更名——改名。 ⑤尚——高出,超過。 ⑥靄 (ǎi)——雲氣。 ⑦倏 (shū)——迅速,極快。 ⑧飈 (biāo)——風暴。這裡用作動詞,颳起風暴。 ⑨維屏以牆——只要用牆作屏障。維,只有。屏,屏障。 ⑩斯足蔽矣——這就足以擋住了。斯,這。蔽,遮住,遮擋。 ----------------------- Page 26-----------------------(11)維——句首語氣詞。 (12)穴——穿洞。 (13)圮(pǐ)——毀壞。 (14)丈人——老人。嗤(chi)——嘲笑,譏笑。 (15)噫嘻——感嘆詞。 (16)胡為——為什麼。本真——本性。 ----------------------- Page 27----------------------- 古琴價高 從前有位制琴技師,名字叫工之僑。一次,他得到一段質地優良的梧桐 木。他用這段木頭精心製作了一張琴,安上弦以後,彈出的琴聲叮咚作響, 如行雲流水,又象金玉撞擊,動聽極了。工之僑自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一張 琴了,就把它獻給 朝廷的樂官。樂官讓樂工來鑒定。樂工們一看,都把頭搖得象撥浪鼓似 的,說:「這張琴不是古琴!」就把琴退還給工之僑。 工之僑回到家裡,請漆匠在琴身上畫了一條條斷裂紋,又請書法家在琴 身上刻寫了古字,然後,用匣裝好,把琴埋在土裡。一年以後,工之僑把琴 從地下挖掘出來,打開匣蓋一看,只見琴身上長滿了綠苔(tái)和一塊塊霉 斑。工之僑便帶著這張琴到市場出賣。一個闊人用高價買走了,當作珍寶獻 給朝廷的樂官。那些樂工們打開琴匣一看,都把頭點得象雞啄米似的,連聲 稱讚說:「好琴,好琴,這是一張地地道道的古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 [提示] 對待那些盲目崇拜古董的樂官、樂工,工之僑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揭 了他們的老底,出了他們的洋相——原來他們的好古是盲目的。現實生活中 也有盲目崇洋,盲目仿古,只看表面,不看實質的人,這則寓言可以作為他 們的一面鏡子。 [原文]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①,弦而鼓之②,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 之美也,獻之太常③。使國工視之④,曰:「弗古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⑦,作古窾焉⑧;匣 而埋諸土⑨。期年⑩,出之,抱以適市 (11)。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 (12),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13)!」 —— 《郁離子》 [注釋] ①斫 (zhuó)— — 砍,削。 ②弦——這裡用作動詞,安上弦。鼓——彈奏。 ③太常——古代掌管禮樂的官。 ④國工——全國最好的工匠。 ⑤弗 (fú)— — 不。 ⑥諸——「之於」的合音。 ⑦篆 (zhuàn)工——刻工。 ⑧古窾 (kuǎn)——古字。「窾」,這裡同「款」。古代器物上鑄刻的 文字稱為款識 (zhì) ⑨匣——這裡用作動詞,把琴放在匣子里。 ⑩期 (jī)年——一周年。 (11)適市——到市場去。適,到……去。 (12)易——交換。 ----------------------- Page 28-----------------------(13)希——同「稀」。 ----------------------- Page 29----------------------- 關尹子教射箭 關尹子是著名的箭術教師。列子跟他學射箭。有一次,列子接連幾箭都 射中了靶心。他高興地跑去問關尹子:「老師,我可以算學會射箭了吧?」 關尹子反問他:「你自己知道了能射中靶心的道理嗎?」列子說:「那我可 不知道。」關尹子說:「那不行,你還不能算是學會射箭了,回去再學!」 列子回去以後,認真琢磨射箭的道理,又苦練了三年,箭術進步得非常快, 到了百發百中的地步。他又去向關尹子報告自己的學習成績。關尹子還是問 他:「現在你知道能夠射中靶心的道理了嗎?」列子說:「知道了。」關尹 子高興地鼓勵列子:「好!這樣你可以算學會射箭了。無論幹什麼事情,都 要懂得它包含的道理。學射箭應該這樣,治理國家和做人更應該這樣。」 [提示] 列子雖然接連射中了靶心,關尹子卻不承認他學會了射箭。為什麼?因 為列子並沒有掌握射箭的規律。不掌握規律而射中靶心,是偶然的;掌握了 規律而射中靶心,才是必然的。關尹子不愧是著名的箭術教師。我們做事情 要有成功的把握,就應該努力去掌握規律,提高自覺性,克服盲目性。 [原文]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①。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②?」 對曰:「弗知也③。」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④。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⑤」 —— 《列子》 [注釋] ①請——請教,問。 ②所以——表示「……的原因」。 ③弗 (fú)— — 不。 ④守——一遵守。 ⑤為——治理。 ----------------------- Page 30----------------------- 海龜和螞蟻 從前東海有一隻大海龜,它能把蓬萊山頂在頭上,在海面上自如地遨遊。 住在幾百里地以外的一隻紅螞蟻聽到了關於海龜的傳聞,就約了一群螞 蟻,翻山越嶺,來到海邊,想親眼看看海龜的本領。 它們在海邊等了足足有一個多月,卻始終不見海龜浮出海面。螞蟻們不 耐煩了,吵著要返回老家去。突然風呼海嘯,巨浪排空,整個大地都在震動。 螞蟻們齊聲嚷嚷:「海龜出海了,海龜出海了!」大海沸騰了好幾天,然後, 風停了,浪平了,大地也停止了震動。這時,只見地平線上有一座齊天高的 大山在慢慢地移動,頂著這座高山的正是那隻神奇的海龜。螞蟻們齊聲喝采, 驚嘆不已。獨有紅螞蟻撇撇嘴說:「海龜頂大山跟咱們頂米粒有什麼兩樣? 他頂著大山在海面上遊動,咱們頂著米粒在土堆上爬行;他能夠潛入海底, 咱們能夠鑽進洞穴。我看沒什麼兩樣,只是表現方式不一樣就是了。既然咱 們自己就有這樣高強的本領,何必翻山越嶺來看海龜的表演呢?咱們回去 吧!」 [提示] 驕傲的人總是要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這則寓言中的紅螞蟻也是這樣。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對待別人,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虛心向 他們學習。這是一個人能夠不斷進步的前提。 [原文] 東海有鰲①焉,冠蓬萊而浮游於滄海②,騰躍而上則干雲③,沒而下潛 於重泉④。 有紅蟻者聞而悅之,與群蟻相要乎海畔⑤,欲觀鰲焉。月余日,整潛未 出。群蟻將反⑥,遇長風激浪,崇濤萬仞⑦,海水沸,地雷震⑧。群蟻曰: 「此將鰲之作也⑨。」 數日,風止雷默,海中隱如岳⑩,其高天(11),或游而西。群蟻曰: 「彼之冠山,何異我之戴粒(12),逍遙封壤之顛(13),歸伏乎窟穴也。 此乃物我之適(14),自己而然(15),我何用數百里勞形而觀之乎(16)?」 —— 《苻子》 [注釋] ①鰲 (áo)——傳說是海里的大龜或大鱉。 ②冠 (guàn)——帽子,這裡用作動詞。冠蓬萊,把蓬萊山,象戴帽子 一樣,頂在頭上。 ③干 (gān)雲——沖入雲霄。干,衝上。 ④重 (chóng)泉——深水。 ⑤相要 (yāo)——相約。 ⑥反——同「返」,回去。 ⑦崇——高。仞 (rèn)——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⑧地雷震——形容波濤衝擊海岸,就象打雷震動大地一樣。 ⑨作——興起。 ----------------------- Page 31----------------------- ⑩岳——高大的山。 (11)——同「概」,齊、平。 (12)戴粒——用頭頂著小米粒。 (13)逍遙——悠然自得的樣子。封壤——螞蟻洞外的土堆。封,把土 堆高。顛 (diān)——頂。 (14)物我之適——他物與自己各自適應客觀環境。物,他物,這裡指 鰲。我,這裡指螞蟻。 (15)自己而然——自己本來就如此。然,如此。 (16)形——身體。 ----------------------- Page 32----------------------- 邯鄲學步 從前,燕國壽陵有一個人,總嫌當地人走路的姿勢不好看。後來,他聽 說趙國首都邯鄲的人走起路來特別帶勁,就決心出國到邯鄲去學走路。 一進邯鄲城,他看到路上的行人,無論是老的、小的,走起路來都分外 優雅。一舉手、一投足都帶有趙國首都居民特有的風度。那個燕國人就跟在 行人後面一扭一擺地學起來。 學了幾天,不見進步。他想,一定是我走路的習慣太頑固了,只有把原 來的走法徹底忘掉,才有可能學到新的走法。他決心從頭學起,怎麼抬腿, 怎麼跨步,怎麼擺手,怎麼扭腰,都機械地模仿邯鄲人的姿勢去做。這樣, 過了一段時間,新的走法沒有學會,原來的走法倒真的忘記了。當他返回燕 國的時候,連路都不會走了,只好爬著回去。 [提示] 勤於向別人學習是應該肯定的,但是,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取人 之長,補己之短。如果象燕國壽陵人那樣,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別人, 生搬硬套,亦步亦趨,結果必然是人家的優點沒學來,自己的長處卻丟光了。 [原文] 昔有學步於邯鄲者①,曾未得其彷彿②,又復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歸 耳④。 —— 《漢書》 [注釋] ①昔 (xī)——從前,過去。步——行走,走路。邯鄲(Hándān)—— 戰國時趙國國都。 ②曾——這裡相當於「乃」,意思同「卻」。彷彿——大略、大概。 ③故步——原來走路的步法。 ④匍匐 (púfú)— — 爬行。 ----------------------- Page 33----------------------- 和氏之璧 楚國人和氏,在楚山上得到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憑著多年的經驗,他 知道石頭中間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他捧著玉石去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 匠鑒別。玉匠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十分生氣,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左腳。 厲王死後,武王接位。和氏又捧著玉石去獻給武王。武王手下的玉匠依 然一口咬定是塊普通的石頭。武王又下令砍掉了和氏的右腳。 武王死後,文王登位。和氏抱著那塊玉石在楚山腳下號啕 (táo)大哭, 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滴出了血。 文王聽到這件事後,就派人問和氏痛哭的原因。和氏說:「我不是為被 砍去了雙腳而傷心,我只恨乾坤 (qián kūn)顛倒,黑白混淆,寶石被說成 石頭,忠誠被誣為欺詐。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啊!」 文王吩咐玉匠把和氏奉獻的玉石鑿開來驗看,發現裡面果然是一塊上好 的寶玉。後來,世上就把這塊寶玉稱為「和氏之璧」。 [提示] 在事實和真理面前,敢于堅持自己正確的認識,不怕砍去雙腳,甚至不 怕殺頭,這就是和氏可貴的品格。正因為有了這種品格,和氏終於使是文王 作出了合乎事實的結論,恢復了他的名譽,並使寶玉得見天日。對待是非都 應具有這種精神。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①,奉而獻之厲王②。厲王使玉人相乏③,玉人 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別其左足④。 及厲王薨⑤,武工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 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 之以血⑥。王聞之,使人問其故⑦,曰:「天下之則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⑧?」 和曰:「吾非悲別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⑨,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 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⑩,遂命曰:「和氏之璧」。 —— 《韓非子》 [注釋] ①玉璞 (pú)— — 裡面含著玉的石頭。 ②奉——兩手捧著。 ③玉人——玉工。相 (xiàng)——仔細看,審察。 ④誑 (kuáng)——欺騙。刖(yuè)— — 古代的一種酷刑,把受刑人的 腳砍掉。 ⑤薨 (hōng)——古代稱侯王死叫「薨」。 ⑥泣 (qì)— — 眼淚。 ⑦故——原因。 ----------------------- Page 34-----------------------⑧奚 (xī)——為什麼。 ⑨夫 (fú)— — 代詞,那個。題— — 命名,稱為。 ⑩理——雕琢、加工玉石。 ----------------------- Page 35----------------------- 河豚發怒 有一種魚叫河豚,小腦袋,大肚子,喜歡在木橋的柱子之間游來游去。 一天,風和日麗,河豚邊唱歌邊游泳,不小心,一頭撞在橋柱子上。河 豚頓時怒氣沖沖,無論如何也不肯游開。它怨恨橋柱子為什麼要碰撞自己。 它的兩腮 (sāi)張開了,身上的髻(qí)也豎起來了,肚子氣得鼓鼓的,浮 在水面上,瞪著血紅的眼睛要跟橋柱子算帳。這時候,有隻老鷹飛來,伸出 利爪,一把抓住圓鼓鼓的河豚,撕裂了它的肚皮,把它吃掉了。 [提示] 遇到不痛快的事情,心胸要開闊,態度要冷靜,要分析原因,從中得出 必要的教訓和啟示。如果象河豚那樣,一味怨天尤人,意氣用事,那麼,事 情只會越來越糟。 [原文] 河之魚,有豚其名者,游於橋間,而觸其柱,不知遠去。怒其柱之觸己 也,則張頰植鬣①,怒腹而浮於水②,久之莫動。飛鳶過而攫之③,磔其腹 而食之④。 —— 《柳河東集》 [注釋] ①植——豎立。 (liè)— — 某些獸類頸上的長毛。這裡指魚頷(hàn) 旁的髻 (qí)毛。 ②怒腹而浮於水——因生氣腹部鼓起而漂浮在水面上。 ③鳶 (yuān)——老鷹。攫(jué)— — 抓取。 ④磔 (zhé)— — 分裂肢體。 ----------------------- Page 36----------------------- 涸轍之魚 莊子家裡很窮,已經兩天揭不開鍋了。他只好去向監河侯借糧食。監河 侯既吝嗇又狡猾,他對莊子說:「好!等我從老百姓那兒收到租稅以後,借 給你三百兩黃金,怎麼樣?」 莊子聽了他的話,氣得臉色煞白,就說:「我到這裡來的路上,聽到呼 叫的聲音。找了半天,才在泥路的車輪溝里發現一條鯽魚。鯽魚大張著嘴直 喘氣。 我問它: 『鯽魚啊,你為什麼要呼救啊?』 鯽魚說: 『我是東海海神的臣子。今天落在這條幹枯的車輪溝里。你能 給一升半斗涼水,救我一命嗎?』 我說: 『好,我將要到南方去拜見吳、越兩國的國王,請他們把西江的 水引過來救你,怎麼樣?』 鯽魚氣壞了,它說: 『我現在失去了起碼的生活條件,正在生死存亡的 關頭,只要一瓢涼水,就能救我活命,你卻說了這麼一大堆不解決實際問題 的廢話。你不用再嚼舌頭了,還不如乾脆到鹹魚攤上去找我吧!』」 [提示] 莊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糧食,就可以解決家裡揭不開鍋的問題,監河侯卻 說等收到租稅後可以借給他三百兩黃金,就如同鯽魚只要一升涼水,就可以 活命一樣,哪裡能等到遙遠的西江之水,解決問題,要從現實的時間、地點、 條件出發。空話、大話、漂亮話,除了勾勒出說話人的嘴臉以外,不解決任 何實際問題。 [原文] 莊周家貧①,故往貸粟於監河侯②。監河侯臼:「諾③。我將得邑金④, 將貸子三百金⑤,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⑥:「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⑦。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 焉⑧。周問之曰: 『鮒魚來!子何為者邪⑨?』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 ⑩。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11)?』周曰: 『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 (12),激西江之水而迎子(13),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 與 (14),我無所處(15)。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16),君乃言此,曾不 如早索我子枯魚之肆 (17)!』」 —— 《莊子》 [注釋] ①莊周——莊子的姓名,戰國時宋國人。 ②貸粟 (sù)— — 借糧。粟,穀子,去皮後稱為小米。這裡泛指糧食。 ③諾 (nuò)— — 答應的聲音,表示同意。 ④邑金——封建統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剝削得來的收入。邑,古代貴族 受封的領地。 ⑤貸——借給。子——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 ⑥忿 (fèn)然——生氣的樣子。作色——變了臉色。 ----------------------- Page 37----------------------- ⑦中道——道中,半路上。 ⑧顧——回頭看。轍 (zhé)— — 車輪在地上碾出的痕迹。鮒 (fù)魚 — — 鯽魚。 ⑨何為——做什麼。邪 (yé)— — 疑問語氣詞,相當干現代漢語的 「嗎」「呢」。 ⑩波臣——水族的臣隸。 (11)豈有——有沒有。 (12)且——將要。游——遊說。吳——周代諸侯國,國都在今江蘇省 蘇州市。越——周代諸侯國,國都在今浙江省紹興市。 (13)激——遏阻水勢,使它急流。 (14)常與——經常相處的,這裡指水。 (15)處——居住、存身的地方。 (16)然——則,就。 (17)曾(céng)——竟。索——尋找。枯魚之肆——賣乾魚的鋪子。 肆,店鋪。 ----------------------- Page 38----------------------- 后羿射箭 后羿是古代著名的神箭手。有一天,夏王讓他表演箭術。靶子是用一尺 見方的獸皮製成的,正中畫了直徑為一寸的紅心。后羿微微一笑,毫不在意。 臨射前,夏王突然宣布:「射中了,賞你一萬兩黃金;射不中,剝奪你擁有 的封地。」后羿聽了,頓時緊張起來,臉色一陣紅一陣白,胸脯一起一伏, 怎麼也平靜不下來。就這樣,他拉開了弓,射出第一支箭。箭身擦著靶子, 飛到一邊去了。后羿更加緊張了,拿弓的手也開始顫抖起來。他勉強射出了 第二支箭。羽箭遠離靶子落在地上。圍觀的人連連發出噓聲。夏王問大臣彌 仁:「后羿平時射箭是百發百中的,為什麼今天連射兩箭都脫靶了呢?」彌 仁說:「后羿是被患得患失的情緒害了。大王定下的賞罰條件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他的表現很不正常。如果人們能夠排除患得患失的情緒,把厚賞重罰 置之度外,再加上刻苦訓練,那麼,普天下的人都可以成為神箭手,一點兒 也不會比后羿差的。」 [提示] 神箭手后羿在重金和封地的得失面前,完全失去了常態。類似的現象在 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背上患得患失的包袱,有高超的技藝,也發揮不出 來。這裡告誡人們,遇事應當看得遠一些,站得高一些,擺脫患得患失思想 的束縛。 [原文] 夏王使羿射於方尺之皮①,徑寸之的②。乃命羿曰:「子射之,中③, 則賞子以萬金之費;不中,則削子以千邑之地④。」 羿容無定色⑤,氣戰於胸中⑥,乃援弓而射之⑦,不中,更射之,又不 中。 夏王謂傅彌仁曰⑧:「斯羿也⑨,發無不中!而與之賞罰,則不中的者, 何也?」傅彌仁曰:「若羿也,喜懼為之災,萬金為之患矣。人能遺其喜懼 ⑩,去其萬金,則天下之人皆不愧於羿矣 (11)。」 —— 《苻子》 [注釋] ①羿 (yì)— — 又稱后羿,傳說是夏王太康時東夷族首領,是著名的射 箭手。方尺之皮——指用一尺見方的獸皮做的箭靶。 ②徑寸之的 (dì)— — 直徑為一寸的靶心。的,箭靶的中心, ③中 (zhòng——動詞,射中。 ④邑 (yì)— — 古代人民聚居的地方,大的叫都,小的叫邑。這裡指夏 王分封給后羿的土地。 ⑤羿容無定色——后羿的面色紅一陣白一陣,變化不定。容,面客。 ⑥氣戰於胸中——由於情緒緊張,呼吸急促。 ⑦援——拉,引。 ⑧傅 (fù)— — 保傅,古代官職。 ⑨斯——這個。 ----------------------- Page 39-----------------------⑩遺——拋棄,去除。 (11)不愧於羿——不會比后羿的本領差。愧,慚愧。 ----------------------- Page 40----------------------- 狐假虎威 老虎是森林中的霸王。它捕殺各種各樣的野獸充饑。野獸們都怕它,看 見它就躲得遠遠的。 一天,老虎逮住一隻狐狸,正要下口,狐狸說話了!」你竟敢吃我!你 知道不知道,我是玉皇大帝派來管理森林中的野獸的。今天你要是吃了我, 你就違拉了玉皇大帝的天命!」老虎從鼻子里哼了一聲,心想:「誰不知道 我是百獸之王,今天怎麼又冒出來一個百獸之長(zhǎng)呢?」狐狸從老虎 的表情看出它在懷疑,就說:「你要是不信,咱們就試試。我在前面走,你 在後面瞧,看看森林中大大小小的野獸,有哪個見了我不逃跑的?」老虎想: 「對啊,口說是虛,眼見為實。我緊跟在它後邊,量它也逃不出我的掌心。」 於是,狐狸在前,老虎在後,向著森林深處走去。狐狸知道老虎就在背後, 不用擔心別的野獸會來偷襲,就故意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勢,大搖大擺地 走著。老虎為了看得清楚,又怕狐狸冷不丁兒逃了,就一步不拉地在後邊緊 跟。果然,小兔子、小猴子嚇得沒命地逃了;野豬和惡狼撒腿溜了,連兇猛 的金錢豹和獨角犀(xī)牛也遠遠地躲進樹叢里去了。狐狸更加神氣了,胸 脯挺得高高的,連肚子都腆 (tiǎn)起來了。傻裡傻氣的老虎還真信了,對 狐狸佩服得五體投地。它做夢也沒想到,大大小小的野獸見了它們沒命地跑, 根本不是怕狐狸,而是怕它自己。 [提示]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狐狸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 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藉老虎的威風,在森 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把戲一旦 被戳 (chuō)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 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原文] 虎求百獸而食之①,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長百獸 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為不信⑤,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 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⑥?」虎以為然⑦,故遂與之行⑧。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⑨,以為畏狐也。 —— 《戰國策》 [注釋] ①求——搜求,尋找。 ②無敢——不敢。 ③長 (zhǎng)——首領。這裡用作動詞,當首領。 ④逆——違反。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實,說假話。 ⑥走——跑,逃走。 ⑦然——對的。 ⑧遂——於是,就。 ----------------------- Page 41-----------------------⑨畏——害怕。 ----------------------- Page 42----------------------- 糊塗的麋鹿 臨江有個獵人捉到一隻還在吃奶的小麋鹿。他十分愛憐這隻溫順的小動 物,決定抱回家中飼養。獵人剛跨進家門,十幾條獵狗就一擁而上,目露凶 光,口流涎水,想吃小麋鹿。獵人大怒,棒打腳踢,把獵狗狠狠地教訓了一 頓。為了溝通狗和麋鹿之間的感情,獵人就每天抱著小麋鹿到狗群中去,讓 它們相互熟悉。只要哪只獵狗稍稍流露一點不良的意圖,獵人立刻就把它毒 打一頓。時間一久,小麋鹿跟這群獵狗混熟了。它們經常在一起玩耍,追逐 打滾,十分親昵 (nì)。這些獵狗雖然很想嘗嘗鮮嫩的鹿肉,但是懼怕主人 的鞭子,只能把唾沫往肚子里咽。小麋鹿呢,仗恃著主人的保護,得意志形, 忘了狗是自己的天故,反而把狗當成了好夥伴。 三年後的一天,小麋鹿自個兒跑到大門外去玩耍。它看見遠處有一群狗 在追逐嬉鬧,立刻撒開四蹄跑進狗群跟它們一起玩耍。這群狗發現了小麋鹿, 立即呼拉一下猛撲了上來,頓時把小麋鹿撕碎吃掉,只剩下滿地的污血和殘 毛。 可憐的小麋鹿到死也沒有弄明白,為什麼這些狗朋友一下子變成了兇殘 的敵人。 [提示] 小麋鹿慘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看人看事,一定不要放假 象所迷惑,要深入觀察、分析,準確地把握它的實質,從而分清是、非、善、 惡,採取正確的態度和處理的方法。 [原文]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①,畜之②。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 恆之③。自是日抱就犬④,習示之⑤,使勿動⑥;稍使與之戲⑦。 積久,犬皆如人意⑧。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⑨,抵觸 偃仆⑩,益狎(11)。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12),然時啖其舌(13)。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 殺食之,狼藉道上(14)。糜至死不悟。 —— 《柳河東集》 [注釋] ①畋 (tián)——打獵。麋麑(míní)— — 小麋鹿。麑,小鹿。 ②畜 (xù)— — 飼養。 ③怛 (dá)— — 嚇唬。 ④自是——從此以後。是,這。就——接近,靠近。 ⑤習——常常,反覆練習。 ⑥使勿動——讓狗不要亂動。 ⑦稍使與之戲——漸漸地讓狗跟小麋鹿在一起遊戲。稍,漸漸地。 ⑧犬皆如人意——狗都能按照主人的心意 (去做)。 ⑨良——的確。 ⑩抵觸偃仆(yǎnpū)——互相碰撞,前後翻滾。偃,卧,向後跌倒的意 思。仆,向前跌倒。 ----------------------- Page 43-----------------------(11)益狎(xiá)— — 更加親昵。 (12)府仰——低頭和抬頭。形容那些狗馴順地跟小麋鹿玩耍的樣子。 (13)啖(dàn)——吃。這裡是舔的意思。 (14)狼藉(jí)— — 散亂的樣子。 ----------------------- Page 44----------------------- 畫鬼最容易 有位畫師替齊王畫畫兒。 齊王問他:「畫什麼東西最難?」 畫師回答:「狗、馬這一類最難畫。」 齊王又問:「畫什麼最容易?」 畫師說:「畫妖魔鬼怪最容易。」 齊王不明白。畫師解釋說:「狗、馬這些動物,人人都熟悉,天天都看 見,畫得有一丁點兒不象,誰都能指出來。至於妖魔鬼怪那就不一樣了。它 無形無影,誰都沒見過,任憑我怎麼畫,誰也說不出我畫得不象,所以畫妖 魔鬼怪最容易。」 [提示] 這則寓言故事雖短,說明的道理卻很深刻:不著邊際地胡言亂語是容易, 老老實實地做事情卻要付出大力氣。但是,胡言亂語對社會只有害處,老老 實實辦事才是應持的正確態度。所以,我們寧願辛辛苦苦,踏踏實實地做一 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也決不貪圖虛榮而胡言亂語。 [原文]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工問曰:「畫,孰最難者①?」曰:「犬馬最難。」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②。夫犬馬③,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④, 不可類之⑤,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 《韓非子》 [注釋] ①孰 (shú)— — 哪一個,哪一樣。 ②鬼魅 (mèi)——鬼怪。 ③夫 (fú)— — 語首助詞。 ④旦暮——從早到晚。罄 (qìng)——出現。⑤不可類之——不容易畫 得象。類,象。 ----------------------- Page 45----------------------- 畫蛇添足 故事發生在古代楚國。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儀式完畢後,把剩下的一 壺酒,賞給手下的辦事人員喝。 人多酒少,很難分配。這幾個人就商量分酒的辦法。有個人說:「一壺 酒分給幾個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個痛快。給一個人喝才過癮呢!」大家 都這樣想,可是誰也不肯放棄這個權利。另一個提議說:「這樣吧,讓我們 來個畫蛇比賽。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完,誰就喝這壺酒。」大夥 兒都贊成這個辦法。 於是每個人折了一根樹枝,同時開始畫起來。有一個人畫得最快,轉眼 之間,把蛇畫好了。他左手抓過酒壺,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們要趕上 我還差得遠哩。便洋洋自得地說:「我再給蛇添上幾隻腳,也能比你們先畫 完。」 正當他畫第二隻腳的時候,另一個人把蛇畫完了。他一把奪過酒壺說: 「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畫的根本就不是蛇。還是我先畫完,酒應當歸我喝。」 添畫蛇腳的人無話可說,只好咽著唾沫,看別人喝酒。 [提示] 畫蛇,就要象一條蛇;添上腳,就成了「四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實 事求是,不賣弄聰明,不節外生技。否則,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會把 事情辦糟。 [原文] 楚有祠者①,踢其舍人卮酒②。舍人相謂曰③:「數人飲之不足,一人 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⑤,子安能為之足⑥?」遂飲其 酒⑦。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⑧。 —— 《戰國策》 [注釋] ①祠 (cí)— — 春祭。 ②舍人——古代王公貴族手下的辦事人員。卮 (zhī)——古代盛酒的 器具。 ③相謂——互相商量。 ④引酒——拿過酒杯。引,取過來。且——將要。 ⑤固——本來。 ⑥子——對人的尊稱。安——怎麼。 ⑦遂——就。 ⑧亡——失去。 ----------------------- Page 46----------------------- 諱疾忌醫 扁鵲(què)是古代一位名醫。有一天,他去見蔡桓侯。他仔細端詳了蔡 桓侯的氣色以後,說:「大王,您得病了。現在病只在皮膚表層,趕快治,容 易治好。」蔡桓侯不以為然地說:「我沒有病,用不著你來治!」扁鵲走後,蔡 桓侯對左右說:「這些當醫生的,成天想給沒病的人治病,好用這種辦法來證 明自己醫術高明。」 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著急地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 肉里去了。可得抓緊治療啊!」蔡桓侯把頭一歪:「我根本就沒有病!你走 吧!」扁鵲走後,蔡桓侯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氣色,焦急地說: 「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不能再耽誤了!」蔡桓侯連連搖頭:「見 鬼,我哪來的什麼病!」扁鵲走後,蔡桓侯更不高興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他只看了一眼,掉頭就走了。 蔡桓侯心裡好生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您去看望大王,為什麼掉頭就走 呢?」扁鵲說:「有病不怕,只要治療及時,一般的病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怕只怕有病說沒病,不肯接受治療。病在皮膚里,可以用熱敷;病在肌肉里, 可以用針灸;病到腸胃裡,可以吃湯藥。但是,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 病到這種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請求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發作了。他打發人趕快去請扁鵲, 但是扁鵲已經到別的國家去了。沒過幾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治。有了缺點錯誤,也 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否則,一誤再誤,病情會越來越 沉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原文] 扁鵲見蔡桓公①,立有間②,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將恐深。」 桓候曰:「寡人無疾④。」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⑤。」 居十日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桓侯不 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 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⑧。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 湯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⑩;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11);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12),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13)。」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 (14),已逃秦矣。桓侯遂死(15)。 —— 《韓非子》 [注釋] ①扁鵲——戰國時著名的醫學家。 ②有間——一會兒。 ----------------------- Page 47----------------------- ③疾——古時疾指小病,病指較重的病。腠 (còu)理——原指人體皮膚 的紋理。這裡指皮膚。 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 ⑤好 (hào)——喜歡。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時間,過了。 ⑦益——更加。 ⑧還走——掉轉身子就走。 ⑨湯熨 (yùn)——用熱水敷燙皮膚。及——達到。 ⑩針石——用來針灸的針。古時治病用石針。 (11)火齊——火煎的湯藥。 (12)司命之所屬——到了死神手中。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運的神。 (13)臣是以無請也——我所以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 (14)索——尋求。 (15)遂——就。 ----------------------- Page 48----------------------- 棘刺尖兒上雕猴子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徵求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有個衛國人來應徵,自 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 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 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那個衛國人說:「國 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后妃歡聚; 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 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 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 的珍品。 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 門打制刀具的。誰都知道,再小的刻製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 雕刻的東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 刃,那就沒法在上面雕刻。請國王檢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 說的話是真是假了。」大王一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 「你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麼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 燕王說:「請把你的刻刀拿給我看看。」衛國人一聽就慌了神,借口說到住 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提示] 牛皮、謊言,編得再巧妙,也經不住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分析。根據這 則寓言故事,人們常常把謊言稱為「棘刺之說」。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把故 事中衛國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藝術區別開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工藝的 進步,人們可以憑藉極細的刻刀和放大鏡、顯微鏡在頭髮絲上雕刻。但在一、 二千年前,人們的技藝還達不到這樣高的水平。故事中那位鐵匠的分析判斷 是根據當時的水平作出來的。 [原文] 燕王征巧術人①,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之②,養 之以五乘之奉③。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觀之 ④,必半歲不入官⑤,不飲酒食肉,雨霧日出⑥,視之晏陰之間⑦,而棘刺 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 鄭有台下之冶者謂燕王曰⑧:「臣為削者也⑨,諸微物必以削削之⑩, 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 (11),難以治棘刺之端(12)。王 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 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曰: 「臣請之舍取之(14)。」因逃。 —— 《韓非子》 [注釋] ①征——徵求。 ②說——同「悅」。 ----------------------- Page 49----------------------- ③五乘 (shèng)之奉——外出時可以有五輛車的官員,他的俸(fèng) 祿就叫「五乘之奉。」乘,馬車。奉,同「俸」。 ④人主——舊指國君。 ⑤宮——這裡指後宮,后妃居住的地方。 ⑥霽 (jì)— — 雨止天晴。 ⑦晏陰之間——半晴半陰。晏,天氣清朗。 ⑧台下——為國君服雜役的奴僕。冶者——鐵匠。 ⑨削——這裡泛指刻刀。 ⑩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納。削鋒——這裡指刻刀的刀鋒 (12)治——這裡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麼工具雕刻它。理,這裡作雕刻講。 (14)之——第一個之是動詞,到,第二個之是代詞,指刻刀。舍—— 客舍。 ----------------------- Page 50----------------------- 紀昌學射 甘蠅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只要他一拉弓,射獸獸倒,射鳥鳥落。飛衛 是甘蠅的學生,由於勤學苦練,他的箭術超過了老師。 有個人名叫紀昌,慕名來拜飛衛為師。飛衛對他說:「你先要學會在任 何情況下都不眨眼睛。有了這樣的本領,才能談得上學射箭。」紀昌回到家 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兩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動的機件。 兩年以後,即便 拿著針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紀昌高興地向飛衛報告了 這個成績。飛衛說:「光有這點本領還不行,還要練出一副好眼力。極小的 東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東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了這樣的本領,才能 學習射箭。」紀昌回到家裡,就捉了一隻虱子(虱,shī),用極細的牛尾巴 毛拴住,掛在窗口。他天天朝著窗口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瞧。十多天過去了, 那隻因乾癟而顯得更加細小的虱子,在紀昌的眼睛裡卻慢慢地大了起來;練 了三年以後,這隻虱子在他眼睛裡竟有車輪那麼大。他再看看稍大一點的東 西,簡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紀昌就拉弓搭箭,朝著虱子射 去。那支利箭竟直穿虱子的中心,而細如髮絲的牛尾巴毛卻沒有碰斷。紀昌 高興極了,向飛衛報告了這個新的成績。飛衛連連點頭,笑著說:「功夫不 負苦心人,你學成功啦!」 [提示] 從紀昌學射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學好基本功的極端重要性。學習 任何知識和技藝,都必須有頑強的毅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打下扎紮實 實的基礎,然後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不費力氣的「竅門」「捷徑」是沒有 的。我們閱讀寓言故事,主要是從寓言說明的道理中接受啟發和教育。對故 事中描述的具體做法,不要隨便模仿,比如象紀昌那樣去鍛煉眼力,弄得不 好,可能會得到相反的效果。 [原文]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①。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 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②,而後可言射 矣。」 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③,以目承牽挺④。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 不瞬也⑤。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後可⑥,視小如大,視微 如著⑦,而後告我。」 昌以懸虱於牖⑧,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⑨,浸大也⑩;三年之後, 如車輪焉。以睹余物 (11),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12),朔蓬之射 之 (13),貫虱之心(14),而懸不絕(15)。 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16):「汝得之矣(17)。」 —— 《列子》 [注釋] ①觳 (gòu)——把弓拉滿。 ----------------------- Page 51----------------------- ②爾——人稱代詞,你。瞬 (shùn)——眨眼。 ③偃 (yǎn)卧——仰面躺著。 ④承——接。這裡指用眼睛盯住。牽挺——舊式織布機下的腳踏板。用 兩根繩子連著機上的部件,用腳上下蹬踏,牽動織布機上的部件。 ⑤錐末——錐子尖。倒眥 (zì)— — 刺到眼眶子眼前。 ⑥亞——其次。視——眼力,視力。 ⑦微——不明顯。著——顯著,明顯。 ⑧ (máo)——氂(máo)牛尾,這裡指氂牛尾巴毛。牖(yǒu)——窗 戶。 ⑨旬——十日為一旬。 ⑩浸 (jìn)——逐漸。 (11)睹——看。 (12)燕角之弧(hú)— — 用燕國出產的牛角做裝飾的弓。弧,弓。 (13)朔蓬之(gǎn)——用北方出產的蓬草莖做的箭稈。朔,北方。 ,小竹,可以做箭桿。這裡指箭桿。 (14)貫——穿過。 (15)懸——這裡指那根用來懸吊虱子的牛尾巴毛。絕——斷。 (16)高蹈——跳起來。蹈,頓足,踏地。拊膺(fǔyīng)——拍著胸 脯。拊,拍。膺,胸。 (17)汝——人稱代詞,你。 ----------------------- Page 52----------------------- 狡猾的蝙蝠 鳳凰是百鳥之王。鳳凰過生日,百鳥都來祝賀,唯獨蝙蝠沒有露面。鳳 凰把它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這樣傲慢!」蝙蝠蹬著雙腳 說:「我長著獸腳,是走獸國的公民。你們飛禽國管得著我嗎?」過了幾天, 麒麟做壽。麒麟是百獸之王。百獸都來拜壽,蝙蝠仍舊沒有露面。麒麟把它 召來訓斥道:「你在我的管轄之下,竟敢如此放肆!」蝙蝠拍拍翅膀說:「我 長著雙翅,是飛禽國的公民。你們走獸國管得太寬了吧!」有一天,鳳凰和 麒麟相會了,說到蝙蝠的事,才知道它在兩邊扯謊。鳳凰和麒麟搖頭嘆息, 不勝感慨:「現在的風氣也太壞了。偏偏生出這樣一些不禽不獸的傢伙,真 是拿它們沒有辦法!」 [提示] 人們現在還常常把兩面派的人物作為蝙蝠。這些人見風使舵,左右逢源, 不斷改變自己的原則和立場,來投機鑽營,謀取私利。但是,他們只能得逞 於一時,總有一天會暴露出兩面派的醜惡嘴臉,受到人們的唾棄。 [原文] 鳳凰壽,百鳥朝賀,惟蝙蝠不至。鳳責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①?」 蝠曰:「吾有足,屬於獸,賀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誕②,蝠亦不至。麟 亦責之。蝠曰:「吾有翼,屬於禽,何以賀與③?」麟鳳相會,語及蝙蝠之 事,互相慨嘆曰:「如今世上惡薄④,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徙,真箇無奈他 何!」 —— 《笑府》 [注釋] ①踞 (jù)傲— — 驕傲自大。 ②生誕——這裡指誕辰。 ③與 (yú)— — 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④惡薄——惡劣淺薄,指社會風氣。 ----------------------- Page 53----------------------- 截竿進城 魯國有個人扛著根又粗又長的毛竹進城。到了城門口,他把毛竹豎起來 拿,被城門卡住了,他把毛竹橫著拿,又被兩邊的城牆卡住了。他折騰了半 天,累得氣喘吁吁,還是進不了城。旁邊有個老頭兒邊看邊樂:「你可真是 個大草包!腦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這一大把年紀,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 多,你怎麼不請教請教我呢?」賣毛竹的人連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 教吧!」老頭兒捋 (lǚ)著白鬍子說:「這事兒簡單。你把毛竹鋸為兩段, 不就進去了嗎?」「毛竹鋸斷了就不頂用了。」「那總比你卡在城外強吧!」 賣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鋸子,把毛竹鋸斷,拿進城去了。 [提示] 如果說賣毛竹的人愚蠢可笑的話,那麼,那個喜歡擺老資格、教訓人的 白鬍子老頭兒更加蠢笨。有些「老資格」總是喜歡按老經驗、老規矩辦事, 他們不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考慮極簡單的、甚至是一般常識範圍內的 問題,結果,出了很多餿主意。 [原文]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①,初堅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 所出。俄有老父至②,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③。 —— 《笑林》 [注釋] ①執——拿。 ②俄——一會兒。老父 (fǔ)——對老年人的尊稱。 ③遂——於是。 ----------------------- Page 54----------------------- 金鉤桂餌 魯國有個人喜歡講排場。釣魚是他的一大嗜好。他用黃金做成魚鉤,上 面還鑲嵌著雪亮的銀絲和碧綠的寶石作為裝飾;他用翡翠鳥的羽毛捻成細 線,用噴香的桂木作為魚餌。他的釣魚竿是最高級的,他釣魚時選擇的位置 和擺出的姿勢都很講究,但是釣到的魚卻寥寥無幾。 [提示] 做事情要講究實效。片面追求形式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這則寓言中那 位用金鉤桂餌釣魚的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十分生動的例證。 [原文] 魯人有好釣者①,以桂為餌②,鍛黃金之鉤,錯以銀碧③,垂翡翠之綸 ④。其持竿處位則是⑤,然其得魚不幾矣⑥。 —— 《闕子》 [注釋] ①好 (hào)愛好。 ②桂——肉桂,樹皮可做香料。這裡指用桂皮製作的香料。餌 (ěr)— —引魚上鉤的食物。 ③錯以銀碧——鑲嵌雪亮的銀絲和碧綠的寶石。錯,鑲嵌。碧,青白色 的玉石。 ④翡翠 (fěicuì)— — 鳥名,有藍色和綠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裝飾品。 綸 (lún)——釣魚用的絲線。 ⑤處應——所處的位置。是——正確。 ⑥不幾——不多。 ----------------------- Page 55----------------------- 驚弓之鳥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見遠處有一隻大雁飛來。他對魏王說:「我 不用箭,只要虛拉弓弦,就可以讓那隻飛鳥跌落下來。」魏王聽了,聳肩一 笑:「你的射箭技術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說:「能。」 不一會兒,那隻大雁飛到了頭頂上空。只見更羸拉弓扣弦,隨著嘣地一 聲弦響,只見大雁先是向高處猛地一竄,隨後在空中無力地扑打幾下,便一 頭栽落下來。 魏王驚奇得半天合不擾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術竟能高超到這等 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說:「不是我的箭術高超,而是因為這隻大雁 身有隱傷。」魏王更奇怪了:「大雁遠在天邊,你怎麼會知道它有隱傷呢?」 更羸說:「這隻大雁飛得很慢,鳴聲悲涼。根據我的經驗,飛得慢,是因為 它體內有傷;鳴聲悲,是因為它長久失群。這隻孤雁瘡傷未愈,驚魂不定, 所以一聽見尖利的弓弦響聲便驚逃高飛。由於急拍雙翅,用力過猛,引起舊 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 [提示] 細緻的觀察、嚴密的分析、準確的判斷是更羸虛拉弓弦就能射落大雁的 原因。這種觀察、分析、判斷的能力,只有通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 培養出來。現在常用「驚弓之鳥」這一成語來形容受過驚嚇,遇到類似情況 就惶恐不安的人。 [原文] 更羸與魏王處京台之下①,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 發而下鳥②。」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間③,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 更羸曰:「此孽也④。」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 ⑤,——飛徐者,故瘡痛也⑥;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 聞弦音引而高飛⑦,故瘡隕也⑧。」 —— 《戰國策》 [注釋] ①更羸 (léi)——戰國時的名射手。京台——高台。 ②虛發——虛拉弓弦,不放箭。下鳥——使鳥落下。 ③有間 (jiàn)——過一段時間。 ④孽 (niè)— — 病。 ⑤徐——緩慢。 ⑥故瘡——舊傷。 ⑦引——伸,展。這裡指伸展翅膀。⑧隕 (yǔn)——從高處掉下來。 ----------------------- Page 56----------------------- 井底之蛙 有一隻青蛙長年住在一口枯井裡。它對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滿意極了,一 有機會就要當眾吹噓一番。有一天,它吃飽了飯,蹲在井欄上正閑得無聊, 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隻大海鱉在散步。青蛙趕緊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喂, 海鱉兄,請過來,快請過來!」海鱉爬到枯井旁邊。青蛙立刻打開了話匣子: 「今天算你運氣了,我讓你開開眼界,參觀一下我的居室。那簡直是一座天 堂。你大概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寬敞的住所吧?」海鱉探頭往井裡瞅瞅,只 見淺淺的井底積了一汪長滿綠苔的泥水,還聞到一股撲鼻的臭味。海鱉皺了 皺眉頭,趕緊縮回了腦袋。青蛙根本沒有注意海鱉的表情,挺著大肚子繼續 吹噓:「住在這兒,我舒服極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欄上乘涼;深夜可以鑽到 井壁的窟窿里睡覺;泡在水裡,讓水浸著兩腋,托住面頰,可以游泳;跳到 泥里,讓泥蓋沒腳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滾。那些跟頭蟲、螃蟹、蝌蚪什麼 的,哪一個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兒四濺,越說越得意:「瞧,這一 坑水,這一口井,都屬我一個人所有,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的樂趣可 以算到頂了吧。海鱉兄,你不想進去觀光觀光嗎?」海鱉感到盛情難卻,便 爬向井口,可是左腿還沒能全部伸進去,右腿的膝蓋就被井欄卡住了。海鱉 慢慢地退了回來,問青蛙:「你聽說過大海沒有?」青蛙搖擺頭。海鱉說: 「大海水天茫茫,無邊無際。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遼闊,用萬丈不能表明它 的深度。傳說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國君的時候,十年九澇,海水沒有加深; 三千多年以前,商湯統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見減少。海是這樣大, 以至時間的長短、旱澇的變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發生明顯的變化。青蛙弟, 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這一眼枯井、一坑淺水來,哪個天地更開 闊,哪個樂趣更大呢?」青蛙聽傻了,鼓著眼睛,半天合不攏嘴。 [提示] 世界無限廣闊,知識永無窮盡。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個角落當作整個世 界,把自己知道的一點點知識看作人類文化的總和,那就會跟枯井裡的青蛙 一樣,成為孤陋寡聞、夜郎自大和安於現狀的可惡角色。從這則寓言故事概 括出來的成語「井底之蛙」,常常被用來諷刺那些見識短淺而又盲目自滿的 人。 [原文] 埳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①:「吾樂與②!出跳梁乎井幹之上③,入休乎 缺甃之崖④;赴水則接腋持頤⑤,蹶泥則沒足滅跗⑥。還 (視)虷、蟹與科 斗,莫吾能若也⑦!且夫擅一壑之水⑧,而跨跱埳井之樂⑨,此亦至矣。夫 子奚不時來入觀乎⑩?」 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11)。於是逡巡而卻(12),告之 海曰:「夫海,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13),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14)。 禹之時,十年九潦(15),而水弗為加益(16);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 不為加損 (17)。夫不為頃久推移(18),不以多少進退者(19),此亦東 海之大樂也!」 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 (20),規規然自失也(21)。 ----------------------- Page 57----------------------- —— 《莊子》 [注釋] ①埳 (kǎn)井——坍塌破廢的淺井。埳,同「坎」,坑穴。 ②與 (yú)— — 表示感嘆的句末語氣詞。 ③跳梁——同「跳踉(lián)」,騰躍。井幹(hán)——井上的木欄。 ④缺甃 (zhòu)——殘缺的井壁。崖——邊。 ⑤接腋 (yè)持頤(yí)— — 指水的深度可以托浮住兩腋和雙頰。頤, 面領。 ⑥蹶 ((jué)— — 跳。沒足滅跗 (fū〕——指泥的深度可以埋沒雙腳。 跗,腳背。 ⑦虷 (hán)——孑孓(jiéjué),蚊子的幼蟲。莫吾能若— — 沒有能夠 比得上我(的)。 ⑧且夫——用在句首,表示更進一層,相當於「再說」。擅(shàn)— —專有,獨自據有。壑 (hè)——水坑。 ⑨跨跱 (zhì)— — 蹦跳停立的動作。 ⑩夫子——敬稱。奚 (xī)——為什麼。 (11)縶(zhí)— — 卡住,拘住。 (12)逡(qūn)巡——從容退卻的樣子。卻——後退。 (13)舉——全,說全。 (14)仞(rèn)——古長度單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15)潦(lào)——同「澇」。 (16)弗(fú)— — 不。益— — 增多。 (17)崖——岸邊。損——減少。 (18)夫(fú)— — 句首語氣詞。頃久— — 時間長短。頃,頃刻。推移 — — (海水容量)變化。 (19)進退——(海水)增減。 (20)適適然——吃驚呆看的樣子。 (21)規規然——渺小的樣子。自失——意識到自己不行而若有所失的 神態。 ----------------------- Page 58----------------------- 九方皋相馬 有一天,秦穆公對相馬專家伯樂說:「您年歲已經大了。您的親屬中有 沒有人能接替您來識別千里馬的呢?」 伯樂回答:「識別一般的好馬,這並不難。只要從體型、外貌、筋肉、 骨架這幾個方面就可以辨別出來。最難的是識別天下無雙的千里馬,那要從 內在的氣質上分辨,而這種氣質是若隱若現、若無若有的,一般人觀察不到。 我那幾個兒子都是庸才,他們只能識別一般的好馬。我有個朋友叫九方皋, 靠挑擔賣柴為生。他的相馬本領不在我之下,我願意推薦給君王。」 秦穆公就把九方皋請來,讓他出去尋訪天下無雙的寶馬。過了三個月, 九方皋回來報告:「您要的寶馬已經找到了。」秦穆公問:「是什麼顏色的 馬?公的還是母的?」九方皋想了一下回答說:「我印象中是一匹黃色的母 馬。」秦穆公聽他回答得不肯定,心中就浮起一團疑雲,便派人去把馬牽回 來。去的人回報說:「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他把伯樂找 來,埋怨他說:「你真糟糕透了!你推薦的那個九方皋連馬匹的顏色是黃是 黑,馬匹的性別是公是母都分不清楚,怎麼能稱為相馬專家呢?」伯樂聽了 卻連連讚歎:「了不起啊,真了不起啊!您說的這些情況正足以證明九方皋 的相馬技術比我還高明。他觀察馬,已經能夠排除外部特徵的干擾,集中精 力去深入觀察馬的氣質和神韻了。他取其精而忘其粗,重其內而忘其外。他 注意的只是他需要觀察的東西,他忽略的正是他不需要觀察的東西。這樣的 相馬技術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馬牽來後,經過試騎,果然是一匹天下無雙的千里寶馬。 [提示] 毛色、性別並不是千里馬跟普通馬的本質區別。光憑這些找不到千里馬。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能光注意表面的東西,只有深入把握事物 的本質特點,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有時候,為了集中精力探索事物的本質 特點,可以忽略某些非本質的方面,但並不是說非本質的特點就可以完全不 管不顧。故事裡說九方皋弄錯了馬匹的毛色、性別,帶有誇張的成分,目的 是為了突出故事的主題。 [原文]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①,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②?」 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③。天下之馬者④,若滅若沒,若亡 若失。若此者絕塵彌⑤,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 馬也。臣有所與共擔纆薪菜者有九方皋⑥,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⑦:「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 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⑧。」使人往取之,牡而驪⑨。穆公不說 ⑩。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11)!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喟然太息曰 (12):「一至於此乎(13)!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 數者也 (14)。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 乎馬者也。」 ----------------------- Page 59-----------------------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 《列子》 [注釋] ①子——尊稱,相當於「您」。 ②子姓——您的家族。姓,標誌家族系統的稱號。 ③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一般的好馬可以從形體外表、筋肉骨架上觀 察出來。形容,形體外表。相,仔細觀察。 ④天下之馬者——天下最好的馬。 ⑤絕塵——不揚塵土。形容跑得快,灰塵來不及沾到馬蹄上。彌(zhé) — — 沒有車轍。形容拉的車速度極快,車輪碾過沒有留下痕迹。彌,同弭。 |,同轍。 ⑥與共———起。擔纆 (mò)薪菜— — 擔柴挑菜。纆,繩索。 ⑦反——同「返」。 ⑧牝 (pìn)——雌。 ⑨牡 (mǔ)——雄。驪(lí)— — 純黑色的馬。 ⑩說——同「悅」。 (11)敗矣——壞了、糟了。 (12)喟(kuì)然— — 嘆氣的樣子。太息——長嘆。 (13)一至於此乎——竟達到了這樣的程度! (14)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這正是他之所以比我高明千萬 倍的地方。 ----------------------- Page 60----------------------- 客套誤事 於嘽 (chǎn)子跟朋友坐在爐子跟前烤火。朋友專心看書,長衫的下擺 被火烤著了也沒有發覺。於嘽子站起身來慢條斯理地抱拳作揖 (yī):「有 一件事情想告訴您,但是,怕您發火,傷了身體;想不告訴您吧,那又對朋 友不負責任,太不應該。我思想鬥爭得十分厲害,請您答應我一定心平氣和, 決不發怒,我才敢奉告。」朋友被他嚴肅的神情弄得莫名其妙,就說:「你 我是好朋友,還顧忌這麼多幹嗎?有什麼事情,您就說吧,我一定虛心聽取 您的意見。」於嘽子連連作揖,請朋友一定不要著急發火,朋友又再三作了 保證,他才不緊不慢地說:「爐火把您的衣服烤著了,已經燒糊了好大一塊。」 朋友還沒聽完就跳了起來,一看,衣服的下半身全燒著了。他跳起來,脫下 長衫,連摔帶踩,把火熄滅,長衫已經被燒去一半。朋友的臉都氣白了:「你 怎麼不早點告訴我?這樣的事情還羅嗦什麼?」於嘽子反而得了理:「你看, 你看,剛才說好不急的,現在又發急了。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提示] 講究文明禮貌是應該的,但是,變成了虛禮俗套就會誤事。在建設精神 文明的過程中,應該提倡社會主義的文明道德,不搞於嘽子那一套繁瑣而虛 偽的禮節。 [原文] 於嘽子與友連床圍爐而坐①。其友據案閱書而裳曳於火②,甚熾。於嘽 子從容起向友前拱立③,作禮而致詞曰:「適有一事欲以奉告④,念君天性 躁急,恐激君怒;欲不以告,則與人非忠。敢請,惟君寬假⑤,能忘其怒, 而後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陳⑥?當謹奉教⑦。」於嘽子復謙讓如初, 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⑧:「時火燃君裳也。」友起視之,則毀甚矣。 友作色曰⑨:「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緩如是!」於嘽子曰:「人謂君性急, 今果然耶!」 —— 《應諧錄》 [注釋] ①床——古代也指一種坐榻。 ②據——靠著,接著。裳——古代專指下身穿的衣服。曳(yì)— — 拖。 ③拱——拱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④適——剛才。 ⑤寬假——寬容大度。 ⑥陳——陳述。 ⑦謹——謹慎小心。奉教——恭敬地聽從教導。 ⑧逡巡 (qūnxún)——有顧慮而欲進不進,遲疑不決的樣子。 ⑨作色——改變臉色。 ----------------------- Page 61----------------------- 刻舟求劍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船到江心,突然一個浪頭襲來,船身猛烈地顛簸 了一下,這人的身體一側歪,隨身佩帶的寶劍掉到江里去了。不少的人在為 他惋惜。他自己卻不慌不忙地在船幫上划了一道記號,說:「這兒就是寶劍 掉下去的地方。」 船靠岸了。楚國人立即從刻有記號的地方跳進水去,亂摸起來。摸了半 天,什麼也沒摸著。人們見他這樣愚蠢又這樣自負,紛紛議論:「船在走, 而掉在江心的劍是不會走的。」「根據船幫上的記號去找劍,這不是太愚蠢 了嗎?」 [提示] 做「刻舟求劍」這種蠢事的人不一定有,但是,用靜止不動的觀點去看 待世界萬事萬物的人卻是有的。他們認識不到事物是在運動的,世界是在發 展的,因而,他們的主觀想法總是跟不上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這則寓言故 事包含著非常深刻的道理。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①,其劍自舟中墜於水②,遽契其舟曰③:「是吾劍之所 從墜④。」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⑤!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涉——本義是步行過河, 這裡指乘船渡過江河。 ②墜 (zhuì)— — 落下,掉下。 ③遽 (jù)— — 急忙。契(qì)— — 刻。 ④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兒就是我的劍落下去的地方。是,此,這裡。 ⑤惑 (huò)— — 這裡是糊塗的意思。 ----------------------- Page 62----------------------- 濫竽充數 戰國時候,齊國有位國君叫齊宣王。他喜愛音樂,特別喜歡聽竽樂合奏。 吹竽的樂隊越大,他聽得越起勁兒。 有個南郭先生,既沒有學問,又不會勞動,專靠吹牛拍馬混飯吃。聽到 齊宣王要組織大樂隊的消息,就託人向齊宣王介紹,說自己是吹竽的高手。 齊宣王很高興,請他加入了竽樂隊。合奏的時候,他坐在三百人組成的樂隊 里,腮幫子一鼓一癟,上半身前俯後仰,好象吹得十分賣力,其實,他的竽 一點聲兒也沒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樂師一樣,拿高薪,吃美餐,一混 就是好幾年。 後來,齊宣王死了。齊湣(mǐn)王當了國君。這個齊湣王也喜歡聽音樂, 但是,不愛聽合奏。他讓樂師挨個兒獨奏給他聽。這一來,南郭先生混不下 去了,就悄悄地捲起鋪蓋溜了。 [提示] 南郭先生是一個混飯吃的典型。他不學習,不勞動,靠欺騙過日子。這 樣的人雖然也能矇混一時,但遲早終要露出馬腳。人應該用誠實的勞動 (包 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為社會作出貢獻。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是盡 了努力,就會受到社會的尊敬。如果象南郭先生那樣,就會成為大家恥笑的 對象。 [原文] 齊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②,宣王說之③。 廩食以數百人等④。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⑤。處士逃。 —— 《韓非子》 [注釋] ①竽 (yú)— — 古代樂器名,象現在的笙 (shēng)。 ②處士——古代稱有學問、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這裡帶有嘲諷 意味。請——請求。 ③說——同「悅」。 ④廩食(lǐnsì)以數百人等— — 待遇跟那幾百人一樣。廩食,官府供食。 廩:糧倉。食,供養、給……吃。以,同「與」。等,相同。 ⑤好 (hào)——喜愛。 ----------------------- Page 63----------------------- 老鼠猖獗 古時候永州地方有一個迷信思想十分嚴重的人。他的生肖屬鼠,就把老 鼠奉為神物。他不讓家裡人養貓、逮鼠,聽憑老鼠在糧倉、廚房橫行。於是, 周圍的老鼠都搬到他這裡來安家。大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地在屋子裡亂竄, 肆無忌憚(dàn)地在主人腳下追逐;夜晚,老鼠爭食打架,吱吱怪叫,吵得 人們無法入睡。他家的傢具都被老鼠啃成千瘡百孔,箱拒里的衣物也被咬成 布屑碎片,就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也都是老鼠嘴下的剩飯殘羹 (gēng)。 但是,這個主人聽之任之,嚴禁手下人捕捉老鼠。 幾年以後,這家人搬到別的地方去住了。新來的主人看見老鼠猖獗的情 景,簡直驚呆了:「老鼠是最可惡的東西,怎麼能聽憑它猖狂到這等地步!」 新主人借來了五六隻善於捕鼠的大貓,又雇了幾個幫工,把所有的門戶全都 封死,把屋頂的磚瓦全部揭開,看見鼠洞,先是煙熏,再是水灌,最後逐個 堵死。結果捕殺的老鼠堆成了小山丘,運到偏僻的地方,那腐爛的臭味過了 幾個月才散盡。 [提示] 對於害人的東西,不能因任何理由而包庇縱容,姑息養奸,否則,它們 就會猖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正確的方針只有一條,象寓言中新搬來的住戶 那樣,採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把他們徹底消滅! [原文] 永有某氏者①,畏日②,拘忌異甚③。以為已生歲值子④,鼠,子神也 ⑤,因愛鼠,不畜貓,又禁僮勿擊鼠⑥。倉廩庖廚⑦,悉以恣鼠不問⑧。 由是⑨,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無完衣⑩, 飲食,大率鼠之餘也(11)。晝累累與人兼行(12),夜則竊嚙鬥暴(13), 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 數歲,某氏徙居他州 (14)。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15)。其人曰: 「是陰類惡物也(16),盜暴尤甚(17)。且何以至是乎哉(18)!」假五 六貓 (19),闔門(20),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21)。殺鼠如丘,棄 之隱處 (22),臭數月乃已。 —— 《柳河東集》 [注釋] ①永——永州,在今湖南省零陵縣。 ②畏日——怕犯忌日。日指日辰。舊時迷信的人凡有行動總要看看日子 好不好,有所禁忌。 ③拘忌異甚——犯忌諱(huì)的地方特別多。拘忌,拘束和禁忌。異甚, 特別厲害。 ④生歲值子——出生那一年正是農曆的子年。子年出生的人屬鼠。 ⑤子神——子年的生肖。迷信的說法,認為十二個生肖的動物都是神。 子年的生肖是鼠,因而鼠為「子神」。 ⑥僮 (tóng)——未成年的僕人。 ----------------------- Page 64----------------------- ⑦倉廩 (lǐn)——糧倉。庖(páo)廚——廚房。 ⑧悉以恣 (zì)鼠不問— — 全部聽憑老鼠橫行,從不過問。悉,全部。 恣,放縱,聽憑。 ⑨由是——從此。 ⑩椸 (yí)無完衣— — 衣架上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椸,衣架。 (11)大率(shuài)——大都。 (12)晝累累與人兼行——白天常常跟人一起行走。累累,屢屢,常常。 兼行,並行、同行。 (13)夜則竊嚙(niè)鬥暴— — 夜間就偷吃東西,撕咬衣物,相互咬架。 嚙,咬。鬥暴,激烈地打架。 (14)徙(xí)— — 遷移。 (15)鼠為態如故——老鼠鬧得跟過去一樣凶。如故,同過去一樣。 (16)是陰類惡物也——這是一些見不得陽光的壞傢伙。是,代詞,指 老鼠。 (17)盜暴——偷盜打鬧。 (18)且何以至是乎哉——怎麼會達到這麼嚴重的程度呢! (19)假——借。 (20)闔(hé)— — 關閉。 (21)羅捕——四面兜捕。 (22)隱處——偏僻的地方。 ----------------------- Page 65----------------------- 魯班刻鳳 魯班是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有一次,他精心刻制一隻鳳凰。工作才進 行到一半,鳳冠和鳳爪還沒有刻完,翠羽也沒有披上,旁觀的人們就在指指 點點,評頭品足了。有的指著沒有羽毛的鳳身,說是象一隻白毛老鷹;有的 摸著沒安羽冠的鳳頭,稱它為禿頭白鵝。人們都在嘲笑魯班的笨拙。 魯班沒有理會人們的嘲諷,繼續精心雕琢。待到完工的時候,人們簡直 驚呆了。翠綠的禽冠高高聳立,朱紅的鳳爪閃閃發亮,全身錦繡般的羽毛象 披上了五彩繽紛的霞光,兩隻美麗的翅膀一張一合象升起了一道道彩虹。魯 班撥動機關,鳳凰張開翅膀,在屋樑的上下盤旋翻飛,整整三天不落地面。 於是,人們紛紛讚美鳳凰的神采,稱道魯班的奇才。 [提示] 鳳凰還沒有刻成,評頭品足的人就開始議論。他們都只從自己看到的一 個角度加以評述,結論當然是不對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學會客觀地、全 面地觀察事物;對於不符合事實的議論,最好的回答是象魯班那樣——拿出 實際的成果來。 [原文] 公輸之刻鳳也①,冠距未成②,翠羽未樹③;見其身者,謂之鴟④; 見其首者,名曰⑤。皆訾其丑而笑其拙⑥。 及鳳之成,翠冠雲聳⑦,朱距電搖⑧,錦身霞散,綺翮焱發⑨。翽然一 翥⑩,翻翔雲棟 (11),三日而不集(12)。然後贊其奇而稱其巧。 —— 《劉子》 [注釋] ①公輸——就是公輸般 (班),又稱魯班,春秋時魯國人,是著名的能 工巧匠。 ②距——爪。有些禽鳥腳爪的後上部長有象腳趾形狀的突出部分。 ③翠羽未樹——翠綠的羽毛沒有安上。 ④鴟 (mángchī)——鳥名,形狀象鷹,羽毛白色。 ⑤ 《wūzé)— — 水鳥名,比鵝大,灰白色,頭上無毛。 ⑥皆訾 (zī)其丑而笑其拙——都誣衊鳳凰醜陋,嘲笑公輸笨拙。訾, 說人壞話。 ⑦雲聳——高聳。 ⑧朱距電搖——朱紅的鳳爪閃閃發亮。電搖,象閃電一樣晃動。 ⑨綺 (qǐ)翮(hé)焱(yàn)發——美麗的翅膀象火花迸發。綺,有文 彩的。翮,羽毛的硬管,這裡指翅膀。焱,火花。 ⑩翽 (huì)然一翥(zhù)— — 張開翅膀奮飛。翽翽,鳥飛動時翅膀發 出的響聲。翥,奮飛。 (11)雲棟——刻繪有雲彩的屋樑。 (12)集——棲止,停留。 ----------------------- Page 66----------------------- 魯王養鳥 魯國的郊外飛來一隻奇異的海鳥。老百姓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鳥,扶老攜 幼前去觀看。消息傳進宮內,魯王以為是神鳥下凡,命令把鳥捉進宮中供養 在廟堂上面。他讓宮廷樂隊為海鳥演奏莊嚴肅穆的宮廷樂曲,讓御膳房為海 鳥擺下最豐盛 的酒席。海鳥被這種場面嚇得頭暈目眩,驚慌失措。它不吃不喝,三天 以後就死掉了。 [提示] 魯王把自己樂於享用的一切,看作是世上所有的人,甚至鳥類也一定樂 於享用的。於是,他對海鳥的種種優待就變成了殘酷的虐待,僅僅三天,一 只活潑的海鳥就被他弄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人的主觀願望再好,如果 不符合客觀規律,結果只能這得其反。 [原文]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①。魯侯御而觴之於廟②,奏《九韶》以為樂③,具 太牢以為膳④。鳥乃眩視憂悲⑤,不敢食一臠⑥,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養養鳥也⑦,非以鳥養養鳥也⑧。 —— 《莊子》 [注釋] ①止——停止、歇息。魯郊——魯國的郊外。 ②魯侯御而觴 (shāng)之於廟——魯侯親自迎接它到廟堂中請它喝酒。 御,迎接。觴,請飲酒。廟,宗廟,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③ 《九韶(Sháo)》——相傳是舜時的樂曲,在隆重的場合演奏。 ④具太牢以為膳——準備了豐盔的酒席請海鳥享用。具,準備(酒席)。 太牢,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的時候,牛、羊、豬三樣祭品俱全叫」太牢」。 ⑤鳥乃眩 (xuàn)視憂悲——海鳥頭暈眼花、驚恐悲傷。眩,眼睛昏花 看不清東西。 ⑥臠 (luán)——切成小塊兒的肉。 ⑦此以己養養鳥也——這是用供養自己的辦法來餵養海鳥。己養,指供 養自己的辦法和食物。 ⑧非以鳥養養鳥也——不是用餵養鳥類的辦法來養海鳥。 ----------------------- Page 67----------------------- 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珠寶商,到鄭國去賣室珠。 為了招攬生意,他精心製作了一隻盛放寶珠的盒子。這隻盒子選用名貴 的木蘭做材料,再用香噴噴的桂、椒反覆熏烤,又用光閃閃的珠玉鑲嵌四周, 還用通紅的玫瑰和碧綠的翡翠裝飾點綴。真是珠光寶氣,異香撲鼻。 有個鄭國人看中了這隻精美無比的盒子。他把盒子買走了,卻把盒中的 寶珠退還給珠寶商。 [提示] 鄭人的眼睛只盯著那隻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 可見,做什麼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則就會象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 做出捨本逐末、取捨不當的傻亭來。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①,熏以桂椒②,綴以殊玉③,飾以 玫瑰④,緝以翡翠⑤。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⑥。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 鬻珠也⑦。 —— 《韓非子》 [注釋] ①為 (Wéi)——製做。木蘭—一種高級木料。櫃——這裡指小盒。 ②桂椒——香料。 ③綴 (zhuì)— — 點綴。 ④玫瑰 (méigui)——一種美麗的玉石。 ⑤緝——裝飾邊沿。翡翠 (fěicuì)— — 一種綠色的美玉。 ⑥櫝 (dú)— — 小盒。還— — 退回。 ⑦鬻 (yù)— — 賣。 ----------------------- Page 68----------------------- 賣弄小聰明的獵人 據說,鹿怕山狸,山狸怕老虎,老虎怕馬熊。 楚國有個獵人,打獵的本領不強,但他會耍小聰明。他用竹管削成口哨, 能逼真地模仿各種野獸的叫聲。他常學羊叫、鹿鳴,把黃羊、梅花鹿引到跟 前捕殺。有一次,他又帶著弓箭、火藥等東西上山了。他用口哨吹出鹿鳴的 聲音。沒想到,逼真的鹿鳴聲把想吃鹿肉的山狸引出來了。獵人嚇了一跳, 連忙吹出老虎的吼叫聲,把山狸嚇跑了。但逼真的虎吼又招來一隻餓虎。獵 人更慌了,急忙吹出馬熊的吼聲,把老虎嚇跑了。他剛想喘一口氣,一隻張 牙舞爪的馬熊聞聲尋來。這個只會耍小聰明的獵人再也吹不出別的野獸叫聲 來嚇唬馬熊了。他魂飛魄散,癱成一團,聽任馬熊撲上來把他撕成了碎塊兒。 [提示] 獵人不靠打槍行獵,而靠吹哨子「騙獵」,實在滑稽。但是生活中類似 的人物、類似的現象卻不少。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憑真本事,靠踏踏實實的 勞動、不能靠小聰明、靠矇騙,否則,就要象這個獵人一樣,落得個可悲的 下場。 [原文] 鹿畏貙①,貙畏虎,虎畏羆②。羆之狀被發人立③,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④。 楚之南有獵者,能吹竹為百獸之音⑤。昔雲⑥,持弓、矢、罌、火而即 之山⑦。為鹿鳴以感其類;伺其至⑧,發火而射之。貙聞其鹿也,趨而至⑨。 其人恐,因為虎而駭之⑩;貙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為黑,虎亦亡去。黑聞 而求其類,至,則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11)。 —— 《柳河東集》 [注釋] ①貙 (chū)——一種象狸的野獸。 ②羆 (pí)— — 樣子象熊,比熊大,能直立傷人,俗稱「馬熊」或「人熊」。 ③羆之狀被發人立——馬熊的形狀披著長毛,象人一樣站立著,被,同 「披」。人立,象人一樣站立。 ④絕——極其,非常。 ⑤竹——這裡指簫管之類的樂器。為——這裡指模仿。 ⑥昔雲——據說。 ⑦持弓、矢、罌 (yīng)、火而即之山——帶著弓、箭、瓶子和燈火上 山。矢,箭。罌,小口大肚的瓶子。 ⑧伺 (sì)— — 觀察、守侯。 ⑨趨 (qū)——快走。 ⑩駭 (hài)——驚懼、害怕。這裡是嚇唬的意思。 (11)捽 (zuó)— — 揪住。搏 (bó)— — 捉住。挽裂— — 扯裂。 ----------------------- Page 69----------------------- 貓怕老鼠 衛國有個姓束的,沒有別的嗜好,專愛養貓。他家養了一百多隻大大小 小、顏色不同的貓。這些貓先把自己家的老鼠捉光了,後來又把周圍鄰居家 的老鼠捉光了。貓沒吃的,餓得喵喵直叫。束家就每天到菜場買肉喂貓。幾 年過去了,老貓 生小貓,小貓又生小描。這些後生的貓,由於每天吃慣了現成的肉,餓 了就叫,一叫就有肉吃,吃飽了就曬太陽,睡懶覺,竟不知道世界上還有老 鼠和自己負有捕鼠的天職。 城南有家人家老鼠成災。他們聽說束家貓多,就借了一隻貓回家逮老鼠。 束家的貓看見地上那些亂竄的老鼠聳著兩隻小耳朵,瞪著兩隻小眼睛,翹著 兩撇小鬍鬚,一個勁兒地吱吱亂叫,感到非常新鮮,又有點害伯,只是蹲在 桌子上看,不敢跳下去捉。這家的主人看見貓這麼不中用,氣壞了,使勁把 貓推了下去。貓害怕極了,嚇得直叫。老鼠一見它那副傻樣,估計沒有多大 能耐,就一擁而上,有的啃貓的腳爪,有的咬貓的尾巴。貓又怕又疼,使勁 一跳,逃跑了。 [提示] 老鼠怕貓是正常現象,貓怕老鼠是反常現象。我們從這種反常現象中可 以悟出一個道理:優越的生活條件,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就會使人磨滅意志, 減弱生活能力,最後變成一個又饞又懶又虛弱的廢物。 [原文] 衛人束氏,舉世之物①,咸無所好②,唯好畜狸狌③。狸狌,捕鼠獸也, 畜至百餘,家東西之鼠捕且盡④。狸狌無所食,飢而嗥⑤。束氏日市肉啖之 ⑥。狸狌生子若孫,以啖肉故⑦,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飢輒嗥⑧,嗥輒得肉 食,食已與與加也,熙熙如也⑨。 南郭有士病鼠⑩,鼠群行有墮瓮者,急從束氏假狸狌以去 (11)。狸狌 見鼠雙耳聳、眼突露如漆、赤鬣(12)、又磔磔然(13),意為異物也(14), 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對之大嗥。久之,鼠度其無他技 (15),嚙其足(16)。狸狌奮擲而出(17)。 —— 《龍門子凝道記》 [注釋] ①舉世之物——所有人世間的東西。舉,全。 ②咸 (xián)無所好(hào)——全都不愛好。咸,全,都。好,喜愛。 ③唯——只。畜xù— — 餵養。狸狌(líshēng)——狸貓、野貓。這裡指 貓。 ④家東西——指住宅周圍。 ⑤嗥 (háo)——野獸吼叫,這裡指貓叫。 ⑥束氏日市肉啖 (dàn)之——束氏每天買肉餵養它們。日,每天。市, 買。啖,吃,這裡是喂。 ⑦以啖肉故——因為餵養肉的緣故。以……故,因為……的緣故。 ----------------------- Page 70----------------------- ⑧輒 (zhé)— — 立即,就。 ⑨食已與與如也,熙熙如也——吃飽了就舒舒服服 (蹓躂),快快樂樂 (玩耍)。已,完畢。與與如,走路安逸舒適的樣子。熙熙如,和悅快樂的 樣子。 ⑩南郭有士病鼠——城南有家人家鬧鼠災。病,憂慮,被某件事情騷擾。 (11)假——借。 (12)鬣(liè)— — 這裡指老鼠嘴角的鬍鬚。 (13)磔磔然——吱吱地叫。磔磔(zhézhé),形容聲音。 (14)意為異物也——以為是什麼怪物。 (15)度(duó)— — 猜測、估量。 (16)嚙(niè)— — 咬,啃。 (17)奮擲——拚命聳身往上跳,象東西波扔出去似的。 ----------------------- Page 71----------------------- 貓頭鷹搬家 貓頭鷹正在忙著收拾東西,斑鳩飛來了。 「貓頭鷹老兄,您在忙什麼呢?」 「搬家。」 「往哪兒搬哪?」 「東鄉。」 「您在西鄉住了多年,幹嘛往東鄉搬呢?」 「西鄉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我實在住不下去了。」 「老兄,依我說,關鍵是您得把叫聲改得悅耳一點,或者乾脆夜裡就別 叫了,要不,別說搬到東鄉,搬到哪兒也招人討厭!」 貓頭鷹停下手中的活兒,認真思考著斑鳩的忠告。 [提示] 別人對自己有意見,不從主觀上找原因,卻一味埋怨客觀環境,這不是 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利於自己的進步。當你聽到批評的時候,不要象貓頭 鷹那樣光想著躲開,應該有勇氣正視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點,從而改 變大家的看法。 [原文] 梟逢鴆①,鳩曰:「子將安之②?」梟曰:「我將東徙③。」鴆曰:「何 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④,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⑤,可矣; 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⑥。」 —— 《說苑》 [注釋] ①梟(xiāo)——貓頭鷹。鳩(jiū)——鴿子一類的鳥,常見的有斑鳩、 山鳩等。 ②子將安之——您將要到哪兒去?子,對別人的尊稱。安之,往哪兒去? 安,何處、哪裡。之,往。 ③徙 (xǐ)——遷移,搬家。 ④惡 (Wu)——討厭,憎恨。 ⑤更——改變。⑥猶——還。 ----------------------- Page 72----------------------- 明年再改 有個人專門偷鄰居家的雞,一天偷一隻,不偷就手心發癢。別人勸告他: 「這樣做太不道德了。再偷下去,不會有好下場的,趕快改了吧。」這個偷 雞賊也想洗手不幹了,但是下不了決心,他對勸告的人說:「好吧,我聽您 的。但是,我的偷癮太大了,要我馬上歇手,我辦不到。這樣吧,以前我每 天偷一隻雞,從明天開始,改為每月偷一隻,到明年就可以徹底不偷了。」 [提示] 一個人有缺點甚至錯誤是不奇怪的,但是,明知道是錯的,還要去做, 這叫「明知故犯」,就不能原諒了。對待自己的缺點、錯誤決不能寬容,否 則,將會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①。或告之日②:「是非君子之道③。」曰:「請 損之④,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己⑤。」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⑥ —— 《孟子》 [注釋] ①今有人日攘 (rǎng)其鄰之雞者——現在有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一 只雞。日,每天。攘,偷,竊取。 ②或——有人。 ③是非君子之道——這不是正派人的作為。是,這,這個。道,行為。 ④損——減少。 ⑤已——停止。 ⑥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如果(已經)知道這樣做不對, 那就趕快停止好了,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非義,不符合道義。斯,那麼、 就。 ----------------------- Page 73----------------------- 南轅北轍 從前有個人,住在太行山一帶。他打算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按理說, 應該向南走,可是他一坐上車就命令車夫朝北進發。車夫揚起鞭子,馬兒撒 開四蹄飛一般地向北狂奔。 路上,他碰到了熟人。熟人問他:「您這是上哪兒去啊?」 「我要到楚國去。」 「咦,楚國在南方,您為什麼反而朝北走呢?」 「沒關係,我有一匹上等的好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 「不管您的馬跑得多快,朝北走,總不是到楚國去的路。」 「沒關係,我還準備了充足的旅費,走多遠,也餓不著。」 「旅費雖多也無濟於事,朝北走,無論如何也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 「沒關係,我還有一個最出色的車夫,他趕起車來又穩又快,誰也比不 上他。」 說罷,他一聲令下,車夫又揚鞭驅車朝北疾駛。他哪裡想到,他的馬跑 得越快,他的路費越多,他車夫的技術越好,只能離開他的目的地——楚國 越遠。 [提示] 走路要辨清方向,否則,到不了目的地。學習和工作也要辨清方向,否 則,對社會,對人民,非但無益,甚至有害。當我們在學校里刻苦攻讀的時 候,當我們在社會上努力工作的時候,要經常辨識方向,以那個「南轅北轍」 的人為戒。 [原文] 魏王欲攻邯鄲①。季梁聞之②,中道而反③,衣焦不申④,頭塵不去, 往見王曰: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⑤,方北面而持其駕⑥,告臣曰:『我欲之楚 ⑦』。 臣曰: 『君之楚,將奚為北面⑧?』 曰: 『吾馬良。』 臣曰: 『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⑨。』 臣曰: 『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⑩。』 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1),舉欲信於天下(12), 恃王國之大(13)、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4);王之動愈數(15), 而離王愈遠耳 (16),猶至楚而北行也(17)。」 —— 《戰國策》 [注釋] ①邯鄲 (Hándān)——國的國都。 ②季梁——魏國的臣子。 ----------------------- Page 74----------------------- ③中道——一道中,半路上,反——同「返」。 ④衣焦——衣服上的皺摺。申——同「伸」,展開。 ⑤大行——即太行山。 ⑥方北面而持其駕——正駕著他的車馬朝北去。方,正在。北面,面北, 朝北。持,拿看,這裡是駕著的意思。駕,套好的車馬。 ⑦之——至,到、去。 ⑧奚為——何為,為什麼。 ⑨用——費用。 ⑩御看——駕車的人。 (11)動——一動,動不動。 (12)舉——跟「動」同義。信於天下——取信於天下,就是讓天下信 任自己。 (13)恃(shì)— — 依仗。 (14)廣地尊名——擴大領地,尊崇名望。 (15)數(shuò)— — 次數多。 (16)王(Wàng)——這裡作動詞,統一天下而稱王的意思。耳——而 已,罷了。 (17)猶——象。 ----------------------- Page 75----------------------- 皰丁解牛 有一天,梁惠王走進廚房,看到一位廚師正在切割一頭已經被宰殺的牛。 廚師的動作輕鬆自如,牛刀一進,嘩的一聲,骨肉就分離開來。梁惠王不禁 點頭讚許:「好極了,你的技術真是高超!」 廚師回答說:「這是經過多年的琢磨,苦練出來的。剛開始,我看到的 是一隻只全牛,簡直不知道從哪兒下刀才好。三年以後,在我的眼睛裡就只 有牛的骨縫空隙,再也看不到全牛了。現在,我用心神去指揮手的動作。我 順著牛體的組織結構,把刀於插進筋骨之間的縫隙中,自然地進刀。那些不 容易切開的地方,比如筋骨與筋肉聚結的地方,我的刀從來不去觸及,更不 要說那些大骨頭了。好的廚師,一般是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割肉, 刀自然會鈍的;蹩腳的廚師,很多是一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去砍骨 頭的。我現在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切割的牛少說也有幾千頭,然而 刀鋒還象是剛剛磨過那樣鋒利。要知道,牛的骨節之間是有空隙的,刀卻很 薄,用薄刀伸進有空隙的骨縫中去,只要掌握得準確,就會感到寬寬綽綽, 刀子有足夠的活動餘地。話雖然這麼說,每次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我還總 是全神貫注,小心翼翼,準確地進刀,然後輕輕一動,牛肉便嘩的一下子分 解開來,象一攤泥土一樣鋪在地上。每到這種時候,我心裡特別高興,看著 自己的勞動成果象欣賞藝術品一樣,然後把刀揩拭乾凈,好好地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廚師的這一番話,高興地說:「講得真好!我從中悟出了不 少道理。」 [提示] 做任何工作,一定要刻苦鑽研,反覆實踐,了解事物的特性,掌握客觀 的規律,這樣才會熟能生巧,得心應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少年讀者在 學習階段,就要既重視掌握知識,又注意培養觀察、分析的能力,從兩個方 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觸,肩之所倚②,足之所履③,膝之所踦 ④,砉然響然⑤,奏刀騞然⑥,奠不中音⑦,合於《桑林》之舞⑧,乃中《經 首》之會⑨。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⑩?」 庖丁釋刀曰 (11):「臣之所好者(12),道也進乎技矣(14)。始臣 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15);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16)。方今 之時 (17),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8),官知止而神欲行(19)。依乎天 理 (20),批大郤(21),導大窾(22),因其固然(23),技經肯綮之未 嘗(24),而況大軱乎(25)?良庖歲更刀(26),割也;族庖月更刀(27), 折也(28)。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被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29)。 彼節者有間 (30),而刀刃者無厚(31);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 必有餘地矣(3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33),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34),視為止(35),行為遲(36),動刀甚微。 謋然已解(37),如土委地(38)。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39)。 善刀而藏之 (40)。」 ----------------------- Page 76-----------------------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41)。」 —— 《莊子》 [注釋] ①庖 (páo)——廚師。丁——廚師的名字。解牛——分解牛的肢體。 ②倚——靠。 ③履——踩,踏, ④踦 (yǐ)——頂住。 ⑤砉 (huò)然響然— — 指解牛時關節皮肉離解的聲音。 ⑥奏刀——進刀。騞 (huò)然— — 形容進刀解牛的聲音。 ⑦莫不中 (zhòng)音——沒有不合音樂節拍的。中音,合於音樂節拍。 ⑧合於 《桑林》之舞——(那姿態)好象商湯時代的《桑林》舞。《桑 林》,相傳是商湯時的樂曲名。《桑林》之舞,就是用《桑林》樂曲伴奏的 舞蹈。 ⑨乃中 (zhòng)《經首》之會——(那聲音)正象堯時的樂曲《經首》 的節奏。《經首》,相傳是帝堯的樂曲名。會,節奏。 ⑩技蓋至此平——技術怎麼會達到這種地步呢!蓋,同「盍」(hé),「何」 的意思。 (11)釋——放下。 (12)好(hào)——喜愛。 (13)道——這裡指事物的規律。 (14)進乎技矣——比一般的技術進了一步。乎,於。 (15)所見無非牛者——所看到的沒有一隻不是完整的牛。 (16)未嘗見全牛也——不曾見到整個兒的牛了。意思是注意力高度集 中在牛的筋骨結構上,不再去留意整個兒牛的模樣了。 (17)方——當,到了。 (18)以神遇——用心神去接觸。 (19)官知止而神欲行——視覺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自然地指揮 動作。官知,視覺器官。神欲,心神意念。 (20)依平天理——按照牛身上本來的組織結構。天理,天然的肌理。 (21)批——擊。郤(xì)— — 同「隙」,指牛筋骨間的空隙。 (22)導——引向。窾(kuǎn)——空的地方。 (23)因其固然——順著牛體本來的組織結構。因,順著。固然,牛體 結構本來的樣子。 (24)技經肯綮(qìng)之來嘗——那些經脈相連的地方、筋肉與骨頭 連結的地方,我的刀從來不去觸及。技經,應該是「枝經」,指脈胳相連的 地方。肯,附著在骨頭上的肉。綮,筋肉連結處。 (25)軱(gū)——大腿骨。(26)歲——年,更——換。 (27)族——一般的。 (28)折——指用刀砍斷骨頭。 (29)著新發於硎(xíng)——象剛在磨刀石上磨過的一樣。硎,磨刀 石。 (30)節——骨節。間——空隙。 (31)無厚——沒有厚度,非常薄。 ----------------------- Page 77----------------------- (32)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刀刃在裡面遊動必定是很有餘地 的了。恢恢,很寬綽的樣子。游刃,靈活地活動刀鋒。 (33)族——這裡指筋骨交諸聚結的地方。 (34)怵(chù)然— — 小心謹慎的樣子。戒— — 警惕。 (35)視為止——眼光都停在這一處,全神貫注。 (36)行為遲——慢慢動手,不急於進刀。 (37)謋(huò)然— — 骨肉分離的聲音。 (38)如土委地——好象一攤泥土鋪在地上。委,堆積。 (39)躊踏(chóuchú)滿志— — 心滿意足,從容自得的樣子。 (40)善刀——揩乾凈刀。 (41)得養生焉——學到了養生之道了。 ----------------------- Page 78----------------------- 其父善游 有個等著過江的人,看見一個大人托著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孩兒,要把他 扔進江里去。那個小孩兒嚇得哇哇大哭,兩隻小手死死抓住大人的衣袖不放。 過江人問:「這麼小的孩子,你把他扔到江里去,不就淹死了嗎?」那個人 很有把握地說: 「不會!」 「孩子這麼小,江水那麼深,怎麼不會淹死呢?」 「這你就不知道內情了,因為他爸爸就是個游泳的能手。」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會游泳,這裡沒有什麼遺傳關 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藝都不能靠遺傳,而必須靠刻苦的學習和實踐去獲 得。 [原文]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①。嬰兒啼。人問其故②, 曰:「此其父善游!」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方——正。引——拉著。 ②故——緣故。 ----------------------- Page 79----------------------- 齊人偷金 從前有個齊國人。成天想得到一塊金子。他白天想的是金子,夜裡夢的 也是金子。有一天,他早早地起床,穿好衣服,趕到集市上,走進一家買賣 金銀的店鋪,從櫃檯上抓起一塊金子就走。沒走多遠,他就被大家抓住了, 扭送到官府。官吏問他:「當著那麼多人的面,你就敢拿人家的金子,這是 什麼緣故?」齊國人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候,兩隻眼睛看見的只是金子, 根本沒看見旁邊還有那麼多人。」 [提示] 人們常用「利欲熏心」來形容那些「財迷」。偷金的齊人就是一個典型。 嚴重的發財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竅,使他想問題、看問題的方法非常主觀、片 面,甚至到了只見金子不見旁人的地步。在實際生活中,一些有極端個人主 義思想的人,也常常會犯這種只想著個人利益的錯誤。 [原文] 齊人有欲得金者,請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見人操金③,攫而 奪之④。吏搏而束縛之⑤,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 曰:「殊不見人⑥,徒見金耳⑦。」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 (yù)— — 賣。 ③操——拿著。 ④攫 (jué)— — 奪取。 ⑤搏 (bó)— — 捕捉。束縛— — 捆綁。 ⑥殊 (shū)——完全。 ⑦徒——僅僅。耳——而 ----------------------- Page 80----------------------- 齊宣王射箭 齊宣王喜歡射箭,特別喜歡聽人誇他能拉硬弓。 左右的隨從摸透了他的脾氣,專挑好聽的字眼兒說,什麼「后羿(hòu yì)再世」啦,什麼「鐵臂神弓」啦,把個齊宣王棒得暈暈乎乎,連東南西北也 分不清了。 有一天,齊宣王為了顯示自己,故意讓手下人挨個兒試拉他的「寶弓」。 他的弓實際上不過三石 (約一百八十斤)的力,手下人卻裝出種種醜態來討 好他:有的才拉開一小半,就又是鼓胸脯,又是喘大氣;有的拉開一半,就 連連伸胳膊蹬腿,說是閃了肩膀扭了腰啦。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齊宣王的「寶 弓」沒有九石(約五百四十斤)的力別想拉得開。齊宣王聽了呵呵大笑,張 大的嘴巴半天也合不攏。 齊宣王用的不過是三石力的弓,但直到進棺材,他卻始終以為自己拉的 是九石力的弓。 [提示] 齊宣王明明只能拉開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卻說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齊宣 王自己也以為就是這麼回事,最後落了個名不符實的壞名聲。 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一是因為齊宣王的周圍有一幫曲意逢迎的小人, 更主要的是因為齊宣王自己愛聽悅耳的奉承話。 這則故事對於我們今天凈化社會風氣也有現實意義。 [原文] 宣王好射①,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②,其實所用不過三石③。以示左右, 左右皆引試之④,中關而上⑤。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⑥!」 宣王悅之。 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 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 —— 《尹文子》 [注釋] ①好 (hào)——喜歡,愛好。 ②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喜歡別人說自己能拉硬弓。說,同「悅」。 強,硬弓。 ③石———重量單位。古時每石一百二十斤,相當於現在的六十斤左右。 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 (他)把弓拿給臣子們看,臣子們都試 著拉弓。引,拉弓。 ⑤中關——拉弓拉到半滿。關同「彎」。 ⑥非大王孰 (shú)能用是— — 除了大王誰能用這張硬弓。孰,哪一個。 是,這,這個。這裡指弓。 ----------------------- Page 81----------------------- 杞人憂天 從前有個小國家叫杞(qǐ)。杞國有一個人,整天胡思亂想,疑神疑鬼。 他一會兒擔心天會崩塌下來,砸扁了腦袋;一會兒擔心地會陷落下去,埋住 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憂心忡(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飯,夜裡不敢 睡覺。 這件事慢慢地傳開了。有個熱心人看到他那副憂愁煩悶的樣子,擔心他 把身體弄壞了,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一股積聚的氣體,上下四方到處 都有。人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觸。你整天在氣體里活動,為什 么還要擔心它會掉下來呢?」 這個杞國人半信半疑地問:「如果天真是一股積聚的氣體,那麼太陽、 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來了嗎?」 「不會,不會!」那個人回答,「太陽、月亮、星星也不過是氣體中會 發光的物質。就是掉下來,也不會傷人的。你儘管放心。」 杞國人又問:「那麼地要是塌下去怎麼辦呢?」 熱心人說:「地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塊罷了。東南西北到處都有這樣的 土塊。你東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動,根本不必擔心它會塌陷下 去。」 杞國人聽了,心裡好象放下了千斤重擔,臉上露出了笑容。那個熱心人, 因為解除了杞國人的憂愁,也十分高興。 [提示] 頭頂藍天,卻整天擔心藍天會崩塌下來;腳踏大地,卻成天害怕大地會 陷落下去。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 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決不做「現代的杞人」,而要胸懷大志,心境開 闊,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 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讚的。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①,身亡所寄②,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 ③,因往曉之曰④:「天,積氣耳,亡處亡氣⑤。若屈伸呼吸⑥,終日在天 中行止⑦,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⑧,日月星宿不當墜耶⑨?」曉之者曰:「日月星 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⑩,亦不能有所中傷 (11)。」 其人曰:「奈地壞何(12)?」曉者曰:「地積塊耳(13),」充塞四 虛(14),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15),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 (16),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 《列子》 [注釋] ①崩墜——倒塌,墜落。 ②身亡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 ③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 ----------------------- Page 82----------------------- ④曉——開導。 ⑤亡處亡氣——沒有一處沒有氣。 ⑥若——你。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 ⑦終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氣體里活動。行止,行動和停留。 ⑧果——果然,果真。 ⑨日月星宿 (xiù)不當墜耶— — 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星宿, 泛指星辰。 ⑩只使——即使。 (11)中傷——打中擊傷。 (12)奈地壞何——那地壞了(又)怎麼辦呢? (13)地積塊耳——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 (14)四虛——四方。 (15)躇(chú)步跐(cí)蹈— — 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 跐,踩。蹈,踏。 (16)舍然——釋然。放心的樣子。 ----------------------- Page 83----------------------- 千金買馬首 古代有個國君,願意出於金高價買一匹千里馬,但買了三年沒能買到。 這樁事成了國君最大的心病。有個太監對國君說:「請允許我去尋訪千里馬, 為陛下解憂。」國君十分高興,讓他帶了一千兩黃金立即上路。這位太監走 遍全國,到處尋訪,用了整整三個月時間才打聽到某地有一匹千里馬。他立 即趕到那兒,不巧,這匹千里馬已經老死了。怎麼辦呢?太監經過再三考慮, 決定花五百兩金子買了這匹死馬的腦袋,帶回國都,獻給君王。國君見是一 顆死馬的腦袋,勃然大怒:「我要的是能夠日行千里的駿馬,你卻花了五百 兩黃金買回來一顆發臭的馬腦袋。居心何在?你戲弄國君還想不想活?」太 監不慌不忙地說:「請君王息怒。千里馬非常難求。沒有十分的誠意,馬主 是不肯輕易出手的。現在君王連死去的千里馬的腦袋都肯用五百兩黃金購 買,活馬就更不用說了。君王訪求千里馬的誠意一定會很快傳遍天下。要不 了多久,日行千里的駿馬就會送到國君面前。」果然,不到一年的時間,各 地就送來了三匹千里馬。 [提示] 戰國的時候,燕國曾經放棄國打敗。燕昭王即位以後,想振興國家,向 郭隗請教救國的辦法。郭隗就對燕昭王講了上面這個故事。最後,他請燕昭 王重用自己,說:「天下賢士看到象我郭隗這樣才疏學淺的人尚且受到大王 的尊重,水平比我高的能人當然更會受到加倍的尊敬。他們就會不遠千里來 投奔大王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只有真心實意地重視人才,才會善於發 現和重用人才。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子君曰①:「請求 之。」君遺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君②。君大 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③!」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 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④。馬今至矣⑤!」於是,不能期 年⑤,千里之馬至者三。 —— 《戰國策》 [注釋] ①涓(juān)人——指在君主左右擔任洒掃工作的人,也指親近的侍臣。 ②反——同「返」。 ③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於嗎為一匹死馬丟掉了五百兩黃金。捐,丟 棄。 ④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天下人必定認為大王肯出高價買馬。布,買。 ⑤馬今至矣—— (千里)馬不久就會來了。 ⑥不能期 (jī)年——不滿一年。期年,一周年。 ----------------------- Page 84----------------------- 黔驢技窮 據說古時候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商人從外地運進來一匹驢子,但是貴州 多山,驢子派不上用場,商人只好把驢子放到山下,聽任它在那兒吃草蹓躂。 有一天,從山上下來一隻老虎。貴州的老虎也從來沒有見過驢子,突然 看見這麼個龐然大物,不禁大吃一驚,以為是什麼神靈下凡。老虎慌忙躲進 樹從,偷偷察看驢子的動靜。 一天過去了,老虎沒有看出驢子有什麼特別不凡的地方。第二天,老虎 躡手躡腳地(躡,niè)走出樹林,想到驢子跟前摸摸底細。還沒有走上幾步, 猛聽見驢子一聲大吼,嚇得老虎轉身就逃。奔了一陣,老虎發現後面沒有動 靜,又小心翼翼地踱了回來。慢慢地,老虎習慣了驢子的叫聲,又壯看膽子 向驢子靠近。它先用腳爪去挑逗,又用身子去碰撞。驢子惱羞成怒,尥(liào) 起後蹄向老虎踢去。老虎偏偏身子就躲過去了,心裡不禁一陣高興:「原來 這個傢伙就這麼點兒本事啊!」餓了一天一夜的老虎,大吼一聲,猛撲過去, 一口咬住了驢子的喉營,美餐了一頓,上山去了。 [提示] 這頭大驢子所以會送命,是因為它虛有其表,沒有真本事。貴州小老虎 所以能得勝,是因為它在貌似強大的對手面前,既不膽怯,又不莽撞,敢於 鬥爭,善於鬥爭。 [原文] 黔無驢①,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 然大物也②,以為神。蔽林間窺之③,稍出,近之,憗憗然莫相知④。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⑤,遠遁⑥,以為且噬己也⑦,甚恐。然往來視 之⑧,覺無異能者⑨,益習其聲⑩。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11)。稍近, 益狎(12),盪倚沖冒(13),驢不勝怒(14),蹄之。虎因喜,計之曰(15),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16),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 《柳河東集》 [注釋] ①黔 (qiǎn)——貴州省的別稱。 ②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笨重的東西。 ③蔽——躲藏。窺 (kuī)——偷看。 ④憗憗(yìnyìn)然——小心謹慎的樣子。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麼 東西)。 ⑤駭 (hài)——害怕。 ⑥遁 (dùn)——逃避。 ⑦——將。噬 (shì)— — 咬。 ⑧往來——來來回回地。 ⑨異能——特別的本領。 ⑩益習其聲——更加習慣它的叫聲。益,更加,進一步。 (11)搏——捕捉,這裡指老虎抓驢。 ----------------------- Page 85-----------------------(12)押(xiǎ)——戲弄。這裡有親熱、熟習的意思。 (13)盪——晃悠。倚——挨近。沖——碰撞。冒——冒犯。 (14)不勝(shēng)——禁不住。 (15)計——心裡盤算。 (16)跳踉(liáng)——騰躍跳動。大(hǎn)——大聲吼叫。 ----------------------- Page 86----------------------- 窮和尚和富和尚 四川的邊遠地區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 尚說:「我想到佛教聖地南海去朝拜,你說行不行?」富和尚問:「來回好 幾千里地,你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只要有一個喝水的瓶子,一個 吃飯的泥盆就行了。」富和尚聽了哈哈大笑,說:「幾年以前,我就下決心 要租條船到南海去朝聖,但是,憑我的條件,到現在還沒能辦到。你靠一隻 破瓶子、一個泥瓦盆就要到南海去?真是白日做夢!」 一年以後,富和尚還在為祖賃船隻籌錢,窮和尚卻已經從南海朝聖回來 了。 [提示] 富和尚「常立志」,只是立在口頭上;窮和尚「立常志」,卻是踏踏實 實地立在行動上。富和尚的條件比窮和尚好得多,但是當窮和尚已經實現自 己願望的時候,富和尚還在空談。客觀條件要靠主觀努力去創造。怕苦怕累, 空談坐號,是什麼事情也辦不成的。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①,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吾欲之南海②, 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③?」曰:「吾一瓶一缽足矣④。」富者曰: 「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 《白鶴堂詩文集》 [注釋] ①蜀(shǔ)——古國名,在今四川省中部一帶。鄙——邊遠的地方。② 之——到……去。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在現在的浙江省舟山群島。 ③恃 (shì)— — 依靠。 ④缽 (bō)——和尚盛食物的器具。 ----------------------- Page 87----------------------- 若石慘死 從前有個人叫若石,隱居在冥山的北面。他發現有一隻老虎常常在他家 周圍出沒。若石就領著家裡人日夜警戒:天剛亮就敲響銅鑼,天一黑就點燃 火堆,夜裡還派人輪流敲著梆子守夜。他還在住宅周圍插上荊棘,築起高牆, 挖掘壕溝,嚴密防範。就這樣,平安無事地過了一年,那隻老虎連他家的小 雞也沒叼去一隻。 後來,若石聽說那隻老虎摔死了。他高興極了,以為從此太平無事。銅 鑼不敲了,火堆不燒了,高牆塌了也不修,籬笆破了也不補。 沒過多久,有一隻象狼一樣的野獸追捕一隻麋(mí)鹿奔到他的住宅邊。 這隻野獸聽見院子里有豬羊的叫聲,就舍了麋鹿從籬笆的破洞里鑽進來,竄 入了羊圈。豬羊的哀叫聲驚動了若石,他連忙從屋裡跑出來,吆喝驅趕。那 只野獸根本不理,依舊撕咬欄中的肥羊。若石揀了一塊石頭砸去,那隻野獸 轉過身,突然象人一樣地站立起來,張牙舞爪地撲向若石,把他咬死了。 [揭示] 只要保持高度警惕,常奮不懈,再兇惡的敵人也無機可乘:如果麻痹大 意,就會被敵人鑽空子,造成嚴重的損失。若石的慘死為我們提供了血的教 訓。 [原文] 若石隱於冥山之陰①,有虎恆蹲以窺其藩②。若石帥其人晝夜警③:日 出而殷鉦④,日入而燎輝⑤,宵則振鐸以望⑥;植棘樹墉⑦,坎山谷以守⑧。 卒歲⑨,虎不能有獲。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為虎死無毒己者矣。於是弛其機⑩,撤其 備,垣壞而不修 (11),藩決而不理(12)。 無何 (13),有貙逐糜來(14),止其室之限(15),聞其牛羊豕之聲 而入食焉 (16)。若石不知其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塊,貙人立而爪 之,斃。 —— 《郁離子》 [注釋] ①隱——隱居。陰——山的北面叫山陰。 ②有虎恆蹲以窺 (kuT)其藩(rān)——有隻老虎經常蹲在他家周圍隔 著籬笆偷看。恆,經常。窺,偷看。藩、籬笆。 ③帥——率領。警——警戒。 ④殷鉦 (zhēng)——敲響鉦鑼。殷,震動。鉦,銅鑼一類的打擊樂器。 ⑤燎輝——點燃火把。 ⑥宵——夜間。振鐸 (duó)— — 打鈴、搖鈴。鐸,大鈴。 ⑦植棘樹墉 (yōng)——插上荊棘,築起高牆。樹,建立。墉,高牆。 ⑧坎山谷——在山谷挖壕溝。坎,這裡用作動詞,挖坑的意思。 ⑨卒歲——一年完了。 ⑩弛 (chTí)其機— — 撤除了捕獸的機關。馳,放鬆,撤除。機,這裡 ----------------------- Page 88-----------------------指有機關裝置的捕獸工具。 (11)垣(yuǎn)——牆。 (12)決——殘缺,破損。理——修理。 (13)無何——沒有多久。 (14)貙(chū)——一種形狀象狸的野獸。 (15)隈(wéi)——角落。 (16)豕(shǐ)——豬。 ----------------------- Page 89----------------------- 殺龍的絕技 從前有個人叫朱泙漫 (泙,pǐng),無論什麼都想學一招。他聽說支離 益會殺龍,就立刻變賣了全部家產,不遠千里去拜支離益為師。 過了三年,朱泙漫學成回鄉了。鄉親們問他學到了什麼手藝,他就連講 帶比劃,表演給大家看——怎樣按住龍頭,怎樣騎上龍身,怎樣把刀插入龍 頸……正在他說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位老年人問他,「小夥子,你上哪兒 去殺尤呢?」「喲!」朱泙漫象被迎頭澆了一盆涼水。他這才醒悟過來:世 界上已經沒有龍,自己學的這一身絕技毫無用處啊。 [提示] 學習是為了應用,所以,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要適應社會的需要,那 些脫離實際的「學問」,學得再好,也毫無用處。 [原文]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①,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②。 —— 《莊子》 [注釋] ①單千金之家——花盡了價值千金的家產。單,同「殫」,盡,用完。 家,家產。 ②而無所用其巧——卻沒有地方去施展他的本領。無所,沒有地方。巧, 技巧。 ----------------------- Page 90----------------------- 書生救火 趙國成陽堪(kān)家失火了。火苗竄上了房頂,但是家裡沒有梯子,全 家人都很著急。 成陽堪立即派他的兒子成陽朒 (nǜ)到奔水氏家裡去借梯子。 成陽朒從小讀書。書念得不怎樣,但古時候讀書人那套窮酸禮節卻學得 很到家。他立即換上一身出門作客的禮服,一搖三擺地到奔水氏家裡去。見 了奔水氏,連作三揖,然後登堂入室,畢恭畢敬地坐在客堂上。奔水氏以為 成陽朒作客來了,立即讓家人擺設酒宴歡迎。成陽朒也向主人敬酒還禮。喝 完了酒,奔水氏問:「您今天光臨寒舍,一定有什麼吩咐吧?」成陽朒這才 說明來意:「不瞞您說,我們家飛來橫禍,被天火燒著了房子,熊熊烈火, 直竄屋頂。想要登高澆水,可惜兩肩沒有長上翅膀,全家人只能跳腳痛哭。 聽說您家裡有一架梯子,不知道能不能借我一用?」說罷,連連打躬作揖。 奔水氏聽後,急得直跺腳:「你也太迂腐了!迂腐透了!如果在山裡吃飯碰 上老虎,一定會急得吐掉食物逃命;如果在河裡洗腳看見鱷魚,一定會急得 扔掉鞋子逃跑。家裡烈火已經上房,現在是你打躬作揖的時候嗎!」 奔水氏扛上梯子就住成陽朒家裡跑。但是,成陽朒家的房屋早已燒成灰 燼了。 [提示] 做事情要分清主次,雷厲風行,講究效率,講究速度。虛偽的客套、迂 腐的舊習、拖拉的作風都會誤事。 [原文] 趙成陽堪其宮火①,欲滅之,無階可升②。使其子朒假於奔水氏③。 朒盛冠服④,委蛇而往⑤。既見奔水氏,三揖而後升堂,默坐西楹間⑥。 奔水氏命儐者設筵⑦,薦脯醢觴朒⑧。朒起執爵啐酒⑨,且酢主人⑩。觴巳, 奔水氏曰:「夫子辱臨敝廬(11),必有命我者(12),敢問(13)?」朒 方自曰 (14):「天降禍於我家,郁攸是祟(15),虐焰方熾(16),欲緣 高沃之(17),肘弗加翼(18),徒望宮而號(19)。聞子有階可登,盍乞 我? (20)」奔水氏頓足曰(21),「子何其迂也(22)!子何其迂也!飯 山逢彪(23),必吐哺而逃(24),濯谿見鱷(25),必棄履而走(26)。 宮火已焰,乃子揖讓時耶(27)?」 急舁階從之(28),至則官已燼矣(29)。 —— 《燕書》 [注釋] ①宮——房屋,秦漢以後才專指帝王的宮殿。火——著火。 ②階——梯子。升——登高。 ③假——借。 ④盛冠服——穿戴華麗。盛,豐美的意思。 ⑤委蛇 (wēiyí)— — 從容自得的樣子。 ⑥默坐西楹間——一聲不響地坐在 (客廳的)西面的柱子中間。楹 ----------------------- Page 91-----------------------(yíng),柱子。 ⑦儐者——迎接客人的人。 ⑧薦脯 (fǔ)醢(hǎi)觴(shāng)朒——給成陽朒敬酒夾肉。薦,進 獻。脯,干肉。醢,肉醬或魚醬。觴,用酒招待客人。 ⑨朒起執爵啐 (cuì)酒— — 成陽朒起立,端著酒杯,嘗了口酒。爵,酒 杯。啐,嘗。 ⑩酢 (zuò)— — 客人用酒回敬主人。 (11)夫子——古代對人的尊稱。辱臨——屈尊來臨。敝廬——對自己 家的謙稱。 (12)命——命令。 (13)敢問——請問。 (14)白——下對上告訴,陳述。 (15)郁攸(yùyōu)是祟——火災作祟。郁攸,火氣。 (16)虐焰方熾——暴虐的火焰燒得正旺。 (17)欲緣高沃之——想登高澆滅大火。緣,沿、順。沃,澆。 (18)肘(zhǒu)弗加翼——兩肘沒有長上翅膀。 (19)徒望宮而號——只能白白地望著房屋哭喊。號,大聲喊叫。 (20)盍(hé)乞我— — 何不借給我?盍,何不。乞,借。 (21)頓足——跺腳。 (22)迂——迂腐。 (23)飯山逢彪——在山裡吃飯遇到老虎。飯山,飯于山,在山中吃飯。 彪,小虎。 (24)吐脯(bǔ)——吐出口中的食物。哺,口中含著的食物。 (25)濯(zhuò)谿(xT)見鱷——在河溝里洗腳看見鱷魚。濯谿,濯 於溪谷,在河溝里洗腳。濯,洗。谿,同「溪」。 (26)履——鞋子。走——跑。 (27)乃子揖(yǐ)讓時耶——是悠作揖打躬的時候嗚?揖讓,賓客主 人相見拱手禮讓。 (28)舁(yú)— — 抬,扛。 (29)燼(jìn)——物體燃燒後剩下的灰燼。 ----------------------- Page 92-----------------------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正在田裡翻土。突然,他看見有一隻野兔從旁邊的草叢裡 慌慌張張地竄出來,一頭撞在田邊的樹墩子上,便倒在那兒一動也不動了。 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死了。因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 (shé) 了。農民高興極了,他一點力氣沒花,就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 想;要是天天都能撿到野兔,日子就好過了。從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氣種地 了。每天,他把鋤頭放在身邊,就躺在樹墩子跟前,等待著第二隻、第三隻 野兔自己撞到這樹墩子上來。 世上哪有那麼多便宜事啊。農民當然沒有再撿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 地卻荒蕪了。 [提示] 這是一則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樹墩子上,這是生活中 的偶然現象。宋國那個農夫卻把它誤認為是經常發生的必然現象,最後落得 個田園荒蕪,一無所獲。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 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 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 —— 《韓非子》 [注釋] ①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②走——跑,逃跑。 ③耒 (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翼——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 Page 93----------------------- 太陽的形狀 從前有個人,生下來就雙目失明。他每天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卻不知道 太陽的模樣。他便向明眼人請教。人家拿來一隻銅盤,敲著讓他聽聽,告訴 他:「太陽的形狀是圓的,就象這隻銅盤。」盲人聽到噹噹的響聲,便連連 點頭:「喔,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過了幾天,盲人在街上聽到噹噹的鐘聲,就高興地喊道:「這就是太陽! 太陽出來了!」有人對他說:「錯了。那不是太陽。太陽會發光,就象蠟燭 一樣。」邊說邊遞給他一支蠟燭。盲人仔細地把蠟燭摸了一遍,連連點頭說, 「喔,這回我知道了,原來太陽是這樣的。」 又過了幾天,盲人隨手摸到了一根短笛。他又高興地喊了起來:「這該 是太陽了吧!這該是太陽了吧!」 [提示] 寓言中的肓人鬧笑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於生理上的缺陷,他不 能直接獲得有關太陽的知識,這是大家同情並且諒解的,二是他把從別人那 兒得來的片面的間接經驗誤認為是全面的認識,並且十分主觀地作出了判 斷,這是大家笑話他的主要原因。學習別人的間接經驗固然重要,但是一定 要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檢驗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比較全面的認 識,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 [原文] 生而眇者不識日①,問之有目者。或告乏曰③:「日之狀如銅槃③。」 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 得其形④。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 《東坡全集) [注釋] ①眇 (miǎo)——盲,瞎。 ②或——有的人。 ③槃——同「盤」。 ④捫 (mén)——撫摸。 ⑤揣(chuǎi)——摸。籥(yuè)— — 古代的一種管樂器,用竹子製成, 三孔,比笛子短。 ----------------------- Page 94----------------------- 鐵棒磨針 傳說李白小的時候學習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讀書讀到一半, 就不耐煩了:「這麼厚一本書,什麼時候才能讀完啊!」過了一會兒,乾脆 把書一扔,溜出門玩兒去了。 李白連蹦帶跳地跑著,突然聽到「嚓,嚓,嚓」的聲音。」這是誰在磨 東西呢?」他尋著聲音走去,看見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板凳上,對準磨刀石, 正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他蹲下來,兩隻手支著 下巴,傻看了好一陣。老奶奶也不理會他,只是全神貫注地磨著。李自忍不 住了,問道: 「奶奶,您這是幹什麼呢?」 「磨針。」老奶奶頭也不拾。 「磨針?」李白更加奇怪了,「這麼粗一根鐵棒能磨成針?」老奶奶這 才抬起頭來說:「孩子,鐵棒再粗,禁不住我天天磨呀!只要我不間斷地磨 下去,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 李白聽了,心裡象打開了兩扇窗戶:「對呀,只要有恆心,再難的事情 也能做成功。」他轉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致志地讀起來。 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他打下了扎紮實實的基礎。後來,李白成了中國歷史 上一位偉大的詩人。 [提示] 李白被人們稱為「詩仙」。他的詩歌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一顆絢(xuàn) 麗奪目的明珠。天才出於勤奮。李白取得的偉大成就是跟他的刻苦學習分不 開的。人的天資不完全一樣,有的聰明一些,有的遲鈍一些,但學業上能否 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刻苦學習和努力實踐。「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 就是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原文] 李白少讀書①,未成②,棄去③。道逢老嫗磨杵④。白問其故⑤。曰: 「欲作針⑥。」自感其言⑦,遂卒業⑧。 —— 《潛確類書》 [注釋] ①少 (shào)——少年時候。 ②未成——沒有完成。 ③棄——拋棄。 ④老嫗 (yù)— — 年老的女人。杵 (chǔ)——棒。這裡指鐵棒。 ⑤故——原因,緣故。 ⑥欲——想要。 ⑦感其言——被她的話所感動。 ⑧遂 (suì)— — 於是,就。卒— — 完畢,結束。業— — 學業。 ----------------------- Page 95----------------------- 無謂的爭論 哥兒倆出外打獵,看見遠處飛來一群大雁,兩人就張弓搭箭準備射雁。 哥哥說:「現在的雁肥,射下來煮著吃。」弟弟反對:「大鵝煮著吃好,大 雁還是烤了吃,又香又酥。」「我說了算,就是煮著吃!」「這事兒該聽我 的,非烤不行!」兩人爭執不下,一直吵到村裡的長輩面前。老人家給他們 出了個主意:射下來的大雁,一半煮著吃,一半烤著吃。哥兒倆都同意了。 等到他們再回去射雁的時候,那群大雁早已飛得無影無蹤了。 [提示]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當機立斷,說干就干。無休止的討論,滔滔不絕的空 談,對於事業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原文]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①,曰,「獲則烹②。」其弟爭曰:「舒 雁烹宜③,翔雁燔宜④。」黨斗而訟於社伯⑤,社伯請剖雁⑥,烹燔半焉。 已而索雁⑦,則凌空遠矣⑧。 —— 《應諧錄》 [注釋] ①援——引,拉。 ②烹 (pēng)——煮。 ③舒雁——鵝,行步遲緩,所以叫舒雁。宜——相宜,合適。 ④翔雁——鴻雁,善飛翔。燔 (fǎn)——燒,烤。 ⑤訟——爭辯是非曲直。社伯——一社之長。社,古代的地區單位。 ⑥剖 (pōu)——破開。 ⑦已而——隨後,完了以後。索——尋找。 ⑧凌——升、登。 ----------------------- Page 96----------------------- 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中期有個國君叫梁惠王。為了擴大疆域,聚斂財富,他想出了許多 主意,還把百姓趕到戰場上,為他打仗。有一天,他問孟子:「我對於國家, 總算盡心了吧!河內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內的災民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 食調到河內來。河東荒年的時候,我也同樣設法救災。看看鄰國的君王還沒 有象我這樣做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沒有大量逃跑,我國的百姓也沒有明 顯地增加,這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戰場上,戰鼓一 響,雙方的士兵就刀對刀、槍對槍地打起來。打敗的一方,丟盔卸甲,拖著 刀槍,趕緊逃命。有一個人選了一百步,另一個人逃了五十步。這時候,如 果那個逃了五十步的竟嘲笑那個逃了一百步的膽小怕死,你說對不對?」 梁惠王說:「當然不對。他只不過沒有逃到一百步罷了,但同樣也是逃 跑啊!」 盂子說:「大王既然懂得了這個道理,怎麼能夠希望你的百姓會比鄰國 的多呢?」 [提示] 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雖然在數量上有區別,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都是逃跑。梁惠王儘管給了百姓一點小恩小惠,但他發動戰爭,欺壓黎 民,在壓榨人民這一點上,跟別國的暴君沒有本質的差別。這則寓言告訴我 們,看事情要看本質,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五十步笑百步」這句成語 就是從這則寓言中提煉出來的。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①,盡心焉耳矣②。河內凶③,則移其民於 河東,移其粟於河內④。河東凶亦然⑤。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⑥,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⑦,請以戰喻⑧。填然鼓之⑨,兵刃既接,棄甲曳 兵而走⑩。或百步而後止 (11),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 如 (12)?」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13),是亦走也(14)。」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15)。」 —— 《孟子》 [注釋] ①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 ②焉 (yan)——於此,在這裡。耳矣——相當於「而已」「罷了」。 ③凶——莊稼收成不好,荒年。 ④粟 (sù)— — 穀子。這裡泛指糧食。 ⑤亦然——也是這樣。 ⑥加——更。 ⑦好 (hào)——喜歡。 ----------------------- Page 97----------------------- ⑧以戰喻——用戰爭作比喻。 ⑨填然——形容進軍時擊鼓的聲音。 ⑩甲——古代軍人穿的皮革做的護身衣服。曳 (yè)— — 拖著,拉著。 兵— — 兵器。走— — 跑。這裡是逃跑。 (11)或——有的,有的人。 (12)向如——如何,怎麼樣。 (13)直——只是,只不過。不百步——沒有跑到百步,不滿百步。 (14)是亦走也——這也是逃跑啊。是,這。無望——不要希望。 ----------------------- Page 98----------------------- 喜鵲搬家 喜鵲很聰明,新年剛剛來臨,它就預料到今年多風,特別是春秋季節, 風會颳得異常猛烈。它忙碌了好幾天,終於把自己原來築在樹頂上的鵲窩搬 到下面的枝丫上來了。這一來,大風不可能把它的鵲窩吹落了,但是,別的 災難卻接踵而來,鵲窩離地面太近了,大人經過這裡,伸手就把小喜鵲摸走 了,小孩子經過這裡,也用竹竿挑窩裡的鵲蛋。 聰明的喜鵲只知道防備遠難,卻忘了防備近患。 [提示] 遠難和近患都應該考慮到。忽視了任何一面,都會遭殃。喜鵲的遭遇告 訴我們,要學會全面地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 [原文] 夫鵲先識歲之多風也①,去高木而巢扶枝②。大人過之則探觳③,嬰兒 過之則挑其卵。知備遠難而忘近患。 —— 《淮南子》 [注釋] ①歲——年。 ②去——離開。扶枝——這裡指低矮的樹枝。 ③觳 (kòu)——雛鳥。 ----------------------- Page 99----------------------- 薛譚學歌 薛譚拜秦國著名的歌手秦青為師,學習唱歌。經過秦青的指點,薛譚的 演唱技巧有了很大進步,幾次演出都博得陣陣喝彩聲。於是,他自認為已經 把老師的本領都學到手了,就向秦青要求提前畢業。秦青也沒有挽留,把他 送到郊外。臨別的時候,秦青兩手輕輕地打著拍子,放聲高歌。那歌聲激越 高亢,時而象奔騰的大河,時而象輕飄的行雲,只唱得群鳥息碌(huì),百 獸佇 (zhù)聽,連天上的朵朵白雲也捨不得匆匆離去。 薛譚簡直聽傻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連老師演唱技巧的皮毛都還沒有學 到手,就連忙跪倒在路旁請求老師原諒,希望老師同意留他繼續學習。秦青 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就繼續收留他為弟子。從此以後,薛譚虛心好學,刻苦 磨練,終於成為有名的歌唱家。 [提示] 俗話說:「初學三年,走遍天下;再學三年,寸步難行。」意思是說, 只有深入進去,才能看到自己的幼稚和不足,才能發現學習永無止境。知識 象無底的大海,學習是艱苦的勞動。滿足於一知半解,是永遠也學不到真本 領的。 [原文] 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②,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 郊衢③,撫節悲歌④,聲振林木,響遏行雲⑤。 薛譚乃謝⑥,求反⑦。終身不敢言歸。 —— 《列子》 [注釋] ①謳 (ōu)——唱歌。 ②窮——盡。 ③郊衢 (qú)— — 城外的大路。 ④撫節——輕輕地打著拍子。 ⑤遏 (è)— — 阻止。 ⑥謝——謝罪,道歉。 ⑦反——同「返」。 ----------------------- Page 100----------------------- 掩耳盜鈴 有個小偷鑽進了范家的院子。他發現有一口鐘。想把它背走吧,鐘太大, 背不動,想把它砸碎當廢銅賣吧,又怕發出響聲,驚動主人。這個「聰明的」 小偷轉念一想:所以會聽到鐘聲,不就是因為有耳朵嗎?把耳朵堵住,鐘聲 不就聽不見了嗎?於是他找了兩個爛棉花團兒,把自己的耳朵堵得死死的, 然後,就放心大膽地砸起鍾來。但是,他的耳朵堵住了,並不等於別人的耳 朵都堵住了,更不等於鐘聲就消失了。沒砸幾下,小偷就被抓住了。 [提示] 鐘聲是客觀存在,不因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萬物也都是客 觀存在,不因為你閉上了眼睛就不復存在或者改變了形狀。這則寓言故事雖 然簡短,但卻形象而生動地闡明了一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對客觀存 在的現實不正視、不研究,採取閉目塞聽的態度,這是自欺欺人,終究會自 食苦果的。 [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鍾者②。欲負而走③,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 之④,鍾況然有音⑤。恐人間之而奪已也,遽掩其耳⑥。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普國的貴族,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 敗後,逃在齊國。亡,逃亡。 ②鍾——古代的打擊樂器。 ③負——用背馱東西。 ④椎 (chuí)— — 槌子。 ⑤況 (huàng)然——形容鐘聲。 ⑥遽 (jǜ)——急速。 ----------------------- Page 101----------------------- 葉公好龍 從前有位葉公,特別喜歡龍。他屋內的粱、柱、門、窗,都請巧匠雕刻 上龍紋,雪白的牆上也請工匠畫了一條條巨龍,甚至他家穿的衣服、蓋的被 子、掛的蚊帳上也都綉上了活靈活現的金龍。 方圓幾百里都知道葉公好龍。天上的真龍聽說以後,很受感動,親自下 來探望葉公。巨龍把身子盤在葉公家客堂的柱子上,尾巴拖在方磚地上,頭 從窗戶里伸進了葉公的書房。葉公一見真龍,登時嚇得面色蒼白,轉身逃跑 了。 [提示] 識別一個人,不是看他的宣言,而要看他的行動。葉公平時總說他愛龍, 甚至作出很多愛龍的表現,但是,一旦真龍出現,他那怕龍的本質便立即暴 露無遺了。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①,鉤以寫龍②,鑿以寫龍③,屋室雕文以寫龍④。於是 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⑤,施尾於堂⑥。葉公見之,棄而還走⑦,失其魂 魄,五色無主⑧。是葉公非好龍也⑨,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⑩。 —— 《新序》 [注釋] ①子高——葉公的別名。好 (hào)——喜歡,愛好。 ②鈞——鉤形的刀具。 ③鑿——鑿木用的工具。 ④雕文——雕刻的花紋、圖案。 ⑤窺 (kuī)——探視。牖(yǒu)——窗戶。 ⑥施 (yì)— — 延伸。 ⑦還 (xuán)走——掉頭逃跑。還,掉轉。 ⑧五色無主——臉色一忽兒白,一忽兒黃。五色,這裡指臉色。 ⑨是——這。這裡指上述情況。 ⑩夫 (fú)— — 那。 ----------------------- Page 102----------------------- 疑人偷斧 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 意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觀察那個 孩了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樣子;他聽那個孩子說話的語氣,更象是偷 了斧子的樣子。總之,在他的眼睛裡,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象是偷斧子的。 過了幾天,他在刨土坑的時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來是他自己遺忘在 土坑裡了。從此以後,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一動絲毫也不象偷過斧 子的樣子了。 [提示] 鄰居家孩子的言語舉止並沒有變化,但在丟斧人眼裡卻前後判若兩人。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成見是人們形成正確認識的大敵。準確的判斷來源 於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 [原文] 人有亡鐵者①,意其鄰之子②。視其行步竊鐵也,顏色竊鐵也,言語竊 鐵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鐵也。俄而③,鈇其谷而得其鐵④。他日.復見 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鐵者。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鐵 (fū)——斧頭。 ②意其鄰之子——懷疑是他鄰居的孩子 (偷的)。意,懷疑。 ③俄而——不久。 ④鈇 (hú)— — 掘。谷——兩山之間的水道,這裡指水溝。 ----------------------- Page 103----------------------- 與狐謀皮 從前,周國有個人特別喜愛名貴的毛貨和精美的食品。為了做一陣價值 千金的皮袍,他去跟狐狸商量:「你們中間誰長得最大,誰的毛最長最軟, 就讓我把皮剝下來做皮袍吧。」狐狸聽了他的要求,一溜煙地都逃進了深山。 為了辦一桌豐盛的祭品,他去跟山羊商量:「你們中間誰長得最肥,肉質最 細嫩,就讓我宰了做一桌祭品吧。」山羊聽了他的要求,一窩蜂似地都躲進 了密林。就這樣,這個周國人五年沒能辦成一桌祭品,十年沒能製成一件皮 袍。 [提示] 要剝狐狸的皮,要吃山羊的肉,卻去跟狐狸、山羊商量,希望徵得它們 的同意。這種做法既可笑又愚蠢。當所辦的事情涉及對方的根本利害的時候, 對方是絕對不會同意的。比如,希望反動階級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希望帝 國主義會自己改變本性,這都是「與狐謀皮」,是不可能實現的。「與狐謀 皮」這句成語後來寫成「與虎謀皮」。 [原文] 周人有愛裘而好珍羞①,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 與羊謀其羞②。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③,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故 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④。何者?周人之謀失之矣! —— 《苻子》 [注釋] ①裘 (qiú)— — 皮衣。好 (hào)——愛好,珍羞——精美食品。羞同 「饈」。 ②具——備。牢——作祭品用的牛羊豬。三牲具備叫太牢,只用豬、羊 叫少牢。 ③相率——互相跟著。重 (chóng)丘——重複起迭的山丘。 ④一牢——指用一隻羊做祭品。 ----------------------- Page 104----------------------- 鷸蚌相爭 有一天,一隻大蚌慢慢地爬上了河灘,張開兩扇橢圓形(橢,tuǒ)的蚌 殼,舒舒服服地躺在那裡曬太陽。這時候,一隻鷸鳥正順著河沿覓(mì)食。 它那又尖又長的利嘴,一會兒啄(zhuó)住一條小魚,一會兒吞下一隻水蟲。 當它看到大蚌裸露(裸,luǒ)的的嫩肉時,它饞極了,用尖嘴猛地啄去。大 蚌遭到突然襲擊,吃了一驚,啪地一聲合攏甲殼,象一把鐵鉗緊緊夾住了鷸 鳥的尖嘴巴。 鷸鳥死死地咬住蚌肉,大蚌緊緊地鉗著鷸嘴,誰也不肯鬆口。鷸鳥威脅 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幹死在河灘上!」大蚌也不樂弱, 回擊說:「你的嘴今天撥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就會餓死在沙灘上!」 鷸鳥和大蚌就這樣你咬著我,我鉗住你,誰也不肯相讓,誰也沒法解脫。這 時候,有一個漁 翁來到河灘,看見鷸蚌相爭的場面,就毫不費力地把鷸鳥和大蚌一起捉 走了。 [提示] 這是一則十分生動的寓言故事。它告訴我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 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 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 否則,內部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鷸蚌相 爭,漁翁得利」早已成為大家常用的成語。 [原文] 蚌方出曝①,而鷸啄其肉②,蚌合而箝其喙③。鷸曰:「今日不雨④, 明日不雨,即有死蚌⑤!」蚌亦謂鷸曰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 鷸:」兩者不肯相舍⑦。漁者得而並禽之⑧。 —— 《戰國策》 [注釋] ①方——正在。曝 (pù)— — 曬。 ②鷸 (yù)— — 一種水鳥,嘴和腿都細長,常在淺水邊或水田中捕食小 魚、昆蟲、河蚌等。 ③箝 (qián)——同「鉗」,夾住。喙(huì)— — 鳥獸的嘴。 ④雨——這裡用作動詞,下雨。 ⑤即——就,那就。 ⑥謂……曰——對……說。 ⑦相舍——互相放棄。 ⑧並——一起,一併。禽——同「擒」,捕捉。 ----------------------- Page 105----------------------- 再爬一回 從前有個人,向來假仁假義,總把自己打扮成最慈悲的善人。有一天, 他捉到一隻甲魚,有心想煮熟了吃肉喝湯,滋補身體,但又不願意落個殺生 的惡名。他背著手轉了幾圈,想出了一個法子。他先用猛火把鍋里的水燒得 滾開,然後在水面上橫擱一根細竹棍兒當作橋。他對甲魚說:「咱們講好條 件:你如果能爬過這座竹橋,我就把你放回河裡。」甲魚知道他的用心,但 為了活命,還是冒著高溫,費儘力氣,極其勉強地爬了過去。這個人說:「好 極了!你真有本事。看你爬橋,就象看雜技節目走鋼絲一樣,簡直是一種藝 術享受。我還想欣賞,你再爬一回吧!」 [提示] 對於那種幹了壞事還要用花言巧語來打扮自己,欺騙受害者的人,要特 別警惕,因為他比明火批杖的壞人更加陰險,更為毒辣。 [原文] 昔有人得一鱉①,欲烹而食之,不忍當殺生之名②。乃熾火使釜水百沸, 橫筱為橋③,與鱉約曰:「能渡此則活汝。」鱉知主人以計取之,勉力爬沙 ④,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橋,甚善!更為我渡一遭⑤,我欲觀之。」 —— 《桯史》 [注釋] ①鱉(biē)——形狀象烏龜,背甲上有坎皮。也叫甲魚或團魚。俗稱王 八。 ②不忍——這裡是不願意的意思。殺生——舊時指宰殺牲畜、家禽等生 物。 ③筱 (xiǎo)——細竹子。 ④爬沙——原指蟹行,這裡指鱉行。 ⑤更——再。 ----------------------- Page 106----------------------- 鑿井得人 宋國有個姓丁的,家裡沒有井。做飯,澆菜地,都要用水。他家只得派 一個勞動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 後來,姓丁的在家裡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姓丁的逢人便說: 「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一個人。」這話三傳兩傳便走了樣,說成:「丁 家鑿井挖出一個活人來了。」越傳越奇,越奇越傳,最後傳到宋國國君的耳 朵里。 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調查。姓丁的說:「我說的是鑿了一口井等於得了 一個勞動力,不是說從井裡挖出一個活人來呀。」 [提示] 道聽途稅,添油加醋,飛長流短,無事生非,是造成社會不安定的一種 因素。醫治這種老毛病,一是不聽,二是不傳,使流言蜚譜沒有市場。 [原文]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①,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②,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 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 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於井中也。」 —— 《呂氏春秋》 [注釋] ①溉——灌水。汲 (jí)— — 從井裡取水。 ②穿井——打井。 ③使——使用。 ----------------------- Page 107----------------------- 朝三暮四 從前,宋國有個老頭兒,很喜歡猴子,他家裡養了一大群。時間長了, 他能了解猴子的脾氣秉性,猴子也能聽懂他說的話。老頭兒愈發喜歡了,寧 願減少全家的口糧,也要讓猴子吃飽。 由於猴子的食量太大,老頭兒家裡的存糧一天比一天少了。他想限定一 下猴子吃食的數量。就向猴子宣布:「從今天早飯起,你們吃的橡實要定量, 早上三個,晚上四個,怎麼樣,夠了吧?」猴子聽了一個個都呲牙咧嘴,亂 蹦亂跳,顯出很不滿意的神色。老頭兒見猴子嫌少,就重新宣布:「既然你 們嫌少,那就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樣總夠了吧?」猴子聽說早上從三個 變為四個,都以為是增加了橡實的數量,一個個搖頭擺尾,伏在地上,咧著 大嘴直樂。 [提示] 早上三個、晚上四個變為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總數還是七個,猴子卻 高興得眉開眼笑,以為吃的東西增多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事情要看整 體,要看本質,不要被不同的形式迷惑。 「朝三暮四」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批評反覆無常的行為。 [原文] 宋有狙公者①,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②,狙亦得公之心。損其 家口③,充狙之欲④。 俄而匱焉⑤,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⑥:「與若芧 ⑦,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 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 《列子》 [注釋] ①狙公——養猴子的人。狙 (jū),猴子。 ②解——理解,懂得。 ③損——減少。家口——家中人口。這裡指家中人口的食糧。 ④充——滿足。 ⑤俄而——不久。匱 (kuì)— — 貧乏。 ⑥誑 (kuáng)——欺騙。 ⑦若——你,你們。芧 (xù)— — 橡樹的果實。 ----------------------- Page 108----------------------- 折箭訓子 南朝時候,少數民族吐谷渾(tǔyùhún)的首領阿豺有二十個兒子。有一 天,阿豺對他們說:「你們每人給我拿一支箭來。」兒子們每人奉上一支箭。 阿豺當著他們的面把二十支箭一一折斷,扔到地下。然後又讓兒子們每人拿 一支箭給叔叔慕利延。他叫慕利延先拿一支箭把它折斷。慕利延拿起一支箭 毫不費力地折為兩截。阿豺又說:「你把剩下來的十九支箭握成一把,一起 折斷。」慕利延用盡全身的力氣都沒能折斷。阿豺指著這一把箭對兒子們說: 「你們明白了嗎?一支箭是容易被折斷的,一把箭就很難被折斷。只有大家 齊心協力,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 [提示] 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條真理。這則寓言故事用極其生動的事例形象地 說明了這條真理。 [原文]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謂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①。」折之地下。俄 而命母弟慕利延曰②:「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 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③?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戮力一心④,然後社稷可固⑤!」 —— 《魏書》 [注釋] ①奉——呈獻。 ②俄而——過了一會兒。母弟——這星指同母弟。 ③汝曹——你們。 ④戮 (lù)力— — 合力,共同儘力。 ⑤社稷 (lì)— — 古代用作國家的代稱。社,土神。稷,穀神。 ----------------------- Page 109----------------------- 鄭人乘涼 鄭國有個人躺在一棵大樹底下乘涼。太陽在運行,樹影在移動,他也在 不斷地挪動涼席,免得被太陽曬著。到了晚上,月亮從東邊升起來,慢慢地 向西邊運行,樹影也隨著緩緩移動。這個鄭國人還象白天一樣,不斷地挪動 涼席,躺到樹影下去。結果,他的衣服全被露水打濕了。 [提示] 客觀世界在不斷運動、發展、變化,我們也一定要認識並適應這種發展 變化,不能墨守成規。鄭人用避暑的辦法去對待夜間的露水,當然不能達到 預期的目的。用狹隘的經驗去對待變化著的事物,必然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 罰。 [原文]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②。及至暮反席 於樹下③,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於身④。其陰逾去,而 其身愈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 —— 《苻子》 [注釋] ①孤林——孤樹。 ②徙衽 (xǐrén)——移動席子。徙,遷移。衽,席子。 ③反——同「返」。 ④濡 (rú)— — 沾濕。 ----------------------- Page 110----------------------- 鄭人買鞋 從前有個鄭國人想買一雙鞋。他怕買得不合適,先在家裡比照腳的大小 寬窄剪了一張紙樣。 這個鄭國人走了十幾里路到了集市上。那天是大集,趕集的人熙熙攘壤, 分外熱鬧。集上賣鞋的商販也不少,但是所賣的鞋子不是料子不好,就是式 樣不新,鄭國人都沒看中。後來在一個鞋攤上,他終於看到了一種可心的鞋 子。他往兜里一摸,糟了,紙樣忘在家裡了。鄭國人連跑帶顛回到家中,取 了紙樣,又呼哧呼哧趕回集市。但是,集市早就散了。他白白來回趕了幾十 里路,還是沒有買到鞋子。 事後有人問他:「你用自己的腳比比大小不就行了嗎?」他卻一本正經 地說:「我寧願相信紙樣,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腳。」 [提示] 寧願相信根據自己的腳畫出來的紙樣,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這是絕妙的 諷刺。這樣的事情在人世間不一定真有,但是,墨守教條,相信本本,不看 也不信活生生的現實,這樣的思想和行為,不是處處可以見到嗎? [原文] 鄭人有且置履者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③;至之市而忘操之④。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⑤。」反歸取之⑥。及反,市罷⑦,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⑧。」 —— 《韓非子》 [注釋] ①且——將要。冒——購置。履 (lǚ)——鞋。 ②度 (dUó)— — 量長短。動詞。 ③置——放置,放在。坐——同「座」,座位。 ④至——等到。之——前一個「之」是動詞,到……去。後一個「之」 是代詞,指量好的尺碼。操——拿。 ⑤持——拿著。度 (dù)— — 量好的尺寸。 ⑥反——同「返」。 ⑦罷——結束。 ⑧寧——寧可,寧願。無——不要。 ----------------------- Page 111----------------------- 知了、螳螂和黃雀 盛夏的早晨,園子里鮮花怒放,百鳥爭鳴。 知了爬在高高的樹枝上,拉著長聲,盡情地歌唱。唱累了,它就吮 (sh ǔn)吸幾口露水,接著再唱。怡(yí)然自得的知了根本沒有發覺,身後有 一隻螳螂正在向它逼近。正當螳螂躡(niè)手躡腳,全神貫注,舉著鐮刀似 的前腳,準備偷襲知了的時候,它一丁點兒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身後有一 只黃雀已經盯住了它肥實的身軀。正當黃雀伸著脖子,撲扇著翅膀,準備飛 撲獵物的一剎那,它壓根兒也沒想到,樹下有一張彈弓已經瞄準了它自己的 腦殼。 [提示] 知了只顧盡情歌唱;螳螂只顧偷襲知了.黃雀只顧盯著螂螳。它們都犯了 鼠目寸光,瞻前不顧後的毛病,以致隨時都會招來殺身大禍。小到一個人做 一件事情,大到一個國家採取一項措施,都要思前想後,居安思危,既看到 有利條件,又看到不利因素。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主觀片面性,才能把事情 做好。 [原文]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 身曲附欲取蟬①,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②。黃雀延頸欲啄螳螂③,而不知彈 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④,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 —— 《說宛》 [注釋] ①委身曲附——蜷曲身子,彎舉前腳。附,有的寫作「跗」,腳背,這 里引申為腳。 ②傍——同「旁」。 ③延頸——伸長脖子。 ④務——務必,一心想。前利——眼前的利益。 ----------------------- Page 112----------------------- 捉蟬的學問 大熱天,孔子帶著學生們來到楚國。他們走進一片密林中歇涼。林中蟬 聲一片。有一位駝背老人手拿一根頂端塗有樹脂的竹竿在捉蟬。只見他一粘 一隻,百發百中。大家在一旁看得入了迷。孔子問老漢:「您捉蟬的本領可 真大!這裡邊有什麼奧妙嗎?」老漢笑笑說:「如果一定要說奧妙,當然也 是有的。蟬是很機靈的,一有動靜,它就飛了。因此,先要練得手拿竹竿紋 絲不動。練到竹竿頂端能放兩粒彈丸而不掉下來,捉蟬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練到放三粒彈丸而不掉下來,捉十隻蟬頂多逃脫一隻。練到放五粒彈丸而不 掉下來,捉蟬就象伸手揀東西一樣容易了。手不抖,身軀也不能動。我站著 的時候,象紋絲不動的樹榦;手拿竹竿的胳膊,象樹上伸出去的老枝,不顫 不搖。捉蟬的時候,我專心致志,天地萬物都不能擾亂我的注意力,眼睛裡 看到的只是蟬的翅膀。能夠練到這樣的地步,您還怕捉不到蟬嗎?」 孔子聽了,教育學生說:「聽明白了沒有?只有鍥而不捨、專心致志, 才能把本領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啊!」 [提示] 寓言講的是捉蟬的經驗;專心致志,勤學苦練,講究方法,堅持不懈。 這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工作也都很適用。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哪怕是捉蟬這 樣的小事,都離不開這幾條寶貴的經驗。 [原文] 仲尼適楚①,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②,猶掇之也③。 仲尼曰:「子巧乎④!有道邪⑤?」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⑥,累二丸而不墜,則失者錙銖⑦;累三而不 墜,則失者十一⑧;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⑨,若橛株拘⑩;吾 執臂也(11),若槁木之枝(12)。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側 (13),不以萬物易蜩之翼(14),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15)?」 —— 《莊子》 [注釋] ①仲尼——孔子的別名。適——往……去。 ②痀僂 (jūlóu)——駝背。承——承接東西。蜩(tiáo)——蟬。 ③掇 (duō)——拾取。 ④子——您。 ⑤道——規律,道理。邪 (yē)——嗎,疑問語氣詞。 ⑥五六月——指練習所用的時間約五、六個月。 ⑦錙銖(zīzhū)——重量單位。一錙為四分主一兩。一銖為二十四分立 一兩。這裡用來表示很少的意思。 ⑧十一——十分之一。 ⑨處 (chǔ)——停留。處身就是站立的意思。—— ⑩若——好象。橛 (jué)一一木樁。株— — 露出地面的樹根。拘— — 停 止不動。 ----------------------- Page 113-----------------------(11)執——舉。 (12)槁(gǎo)木——枯木,干木。 (13)不反不側——身體紋絲不動。 (14)易——換。 (15)丈人——古時候對老年人的尊稱。 ----------------------- Page 114----------------------- 自相矛盾 從前有個楚國的商人在市場上出賣自製的長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舉起 來,一面拍著一面吹噓說:「我賣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堅固沒有了。不管 對方使的長矛怎樣鋒利,也別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會兒,他又舉起長 矛向圍觀的人們誇耀:「我做的長矛,最快最快,再鋒利沒有了。不管對方 抵擋的盾牌怎樣堅固,我的長矛一刺就透!」 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問道:「如果用你做的長矛來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 透還是刺不透呢?」楚國商人漲紅著臉,半天回答不上來。 [提示] 說話、寫文章,如果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係中,竟有兩種相反的說法, 前後互相抵觸,那就會矛盾百出,象楚國商人一樣經不住駁同。這則寓言故 事已經深入人心,「自相矛盾」也已成為人們常用的詞語。 [原文]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①,譽之曰②:「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③。」又譽 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④:「以子之矛陷於之盾,伺 如?」其人弗能應也。 —— 《韓非子》 [注釋] ①鬻 (yù)— — 賣。 ②譽——讚美。 ③陷——攻破。這裡是刺透的意思。 ④或曰——有的人說。 ----------------------- Page 115-----------------------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歇山頂中的戧脊和角脊有什麼區別呀?
※古代星相學介紹
※考點12 古代詩歌鑒賞
※中國古代禮儀用語例說
※這種是古代的什麼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