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以「個性教育」取代「素質教育」(熊丙奇)
應以「個性教育」取代「素質教育」(熊丙奇)
「什麼是素質教育?我們一直感到十分困惑。推進素質教育,是不是還要求教育的質量?教育的質量從何體現?」一位校長說,素質教育搞了這麼多年了,但他不清楚何為素質教育。很多中小學校長也有同感。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提出的概念。首先,不少人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沒有考試的教育,一些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在推進素質教育時,就提出小學低年級不要考試,要求初中、高中不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甚至高考也不公布成績。但其實,任何教育中,考試考核都是必須的反饋環節——教育者可以根據考核的結果,調整教學進度、教育方式——只是考試考核的方式不同、功能不同,我國教育的問題出在教招考一體化,考試成為教學的指揮棒。
其次,素質教育給人的感覺是是學科知識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一提素質教育,就想到文體教育、課餘活動,因此有很多學校擔心推行素質教育,就影響知識教育。文體教育、課餘活動當然是素質教育,但知識教育,也是素質教育,我國學校教育的問題是,太強調知識教育,而忽視其他教育,這需要平衡。然而,素質教育卻往往以否定知識教育的面目出現。
如此一來,在學校辦學者看來,由於不提考試,素質教育失去測度的指標;由於素質教育「擠占」知識教育的空間,與知識教育或多或少對立,又與現行的升序考試製度極不適應,素質教育只能喊得轟轟烈烈,卻沒有多大市場,反而讓辦學者越來越困惑。
有必要對「素質教育」這個於1987年提出的概念進行修正,不再提「素質教育」,而提「個性教育」或者「多元教育」。這有利於辦學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理解並推進,避免出現困惑。
真正的素質教育,其實就是個性教育——針對每個學生個體,發展學生個性、興趣的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因材施教。一個學生如果數學好,是人才,如果音樂好,也是人才。學校教育所要做的是,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這完全不同於目前的教育,當前的教育是,所有學生都納入一個模式,進行評價,學科成績好的是「人才」,某一方面突出的則成為「偏才」;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比較,分數高的是優生,分數差的則是「差生」,於是出現「不輸在起跑線」這樣功利的口號,以及把受教育者分化為 「成功者」、「失敗者」的反教育結果。
個性化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關注的是學生個體的進步——學生給自己比,而不是與他人比,這樣的教育,就不存在所謂「素質」和「應試」的衝突,「素質」和「知識」的矛盾。——圍繞這樣的教育,學校教育的模式要轉變,不是規定讓學生上同樣的課程,而是開設各種課程給學生自主選擇,尤其隨著年級的提高,給學生選擇的課程空間就越大,國外學校的分層教育就是按照這一思路設計的,數學可以分為A、B、C,學生根據自己的數學能力自主選擇,奧數也是針對發展學生興趣而開設的;學校教育的評價要轉變,不是用少數幾門主科的總成績評價學生,而是給予學生個性化的評價,不對學生進行排名。按照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第一名只有一個,但在個性化評價中,全班同學在某一方面的表現,都可以得到A。
針對個性教育,學校的教育質量,主要體現在教育的特色和個性上,包括開設課程的多少、教師資源的利用、課堂教學方式;教師的教育貢獻,則體現在學生個體的變化中。在國外,政府獎勵的教師,主要集中在薄弱學校,這與我國採取競標主義思想獎勵名校的教師完全不同。而從教育角度看,打動人心的教育故事,幾乎全部集中在老師怎樣發現學生的個性,並為他的個性發展創造環境。
個性教育關注的是學生的個性發展,這種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本質——讓每個人生活更美好。這一概念顯然比素質教育更清晰,需要的是給學生營造個性發展的空間,給學生提供多元教育選擇。進而,我國的教育改革,也應朝這方面努力,即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打破單一的評價體系,讓每所學校辦出個性和特色。
推薦閱讀:
※在SM圈玩SM容易得艾滋病嗎?
※上再好的幼兒園,也不能缺性教育!附最全的防性侵教程
※有沒有電影可以作為性啟蒙來推薦?
※談談男人性健康的調理知識(一)
※O編輯總結 -- 已婚大叔說說性教育那點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