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097--青年時報

從此,假裝忘記-青年時報-2007年04月01日11:06

那一夜的煙花,璀璨然後寂寞。最後竟然只有幾縷輕煙縈懷,最淡處卻愈濃。一顰一笑的攝魂,模糊了性別。不瘋魔不成活,瘋魔了亦未能成活,可是世道的作弄?

之前的三年,今天———Leslie的去,讓我們耿耿難以釋懷。正是那年春天,SARS正快步行進在由南至北的路上,但我以為這與我無關。廣州到長春,畢竟山高路遠,我把一種疾病想像成一個人,徒步行走。即使它乘了風,到來還尚且需要時日。於是,依然晃悠於大學的尾巴,是非不顧。

4月2日,看到報紙,一整版的肅穆。不信,窮盡惡毒地想法罵人家小道消息。而一年後的3月31日,這家報社成了我第一個工作單位,第二天,關於張國榮的紀念,有四個版。

紀念,大概是緣於淪陷於忘記漩渦的無能為力。雖然我們總試圖讓自己忘記這樣的一個日子,而這種試圖往往壓抑到自己心痛。然後,某個時刻濃密的情緒總是蓄意捲土重來。

而且,那年,對於每個人來講,死亡很近。四月沒有結束,我們就被密封在學校,讓情緒在夏天裡發酵。

懷念更源於無法取代和無法達到。長大的人們,已經學會了曖昧,學會了欲擒故縱,甚至某些時候,也恰到好處地順水推舟,然而誰又及得了Leslie眉目間掩藏的風情?無人比他更肆意,更無人比他更壓抑。男兒身,女兒意,而情到深處的噴薄而出,又是如此自然。

張國榮———唇齒開合,吐出這三個字的時候,目光往往上揚,某一天,突然明了,這種仰視的姿勢已經潛伏到心裡。

更多時候,愛他人是為了證明我們依然被愛而且尚具有愛的能力。那麼,我們難以忘記,是不是因為我們一直深愛自己?還有那些隱藏在內心的甘願被放逐。或者無方向、無邏輯、無心肝如他一般任性一次,但是當選擇如無腳鳥一般墜落時,我們退縮了。因而,愛他,是一种放逐,卻沒有風險。

Leslie之後,沒有哪個男人或者女人能夠用妖艷這樣的詞語來形容,漂亮是有,只是多了些粉飾的意味。而他妖艷之後,又有一些刻骨的頹然,而這讓我們欲罷不能。

悲情之一,莫過英雄遲暮。如同《胭脂扣》里臨陣脫逃的十二少,到了老,頹唐於街角、暗夜。而他,在大家心裡永遠都是那個程蝶衣,那個卓一航……追求完美的Leslie或者此前在尋覓類似完美的結局,當然,對此,我們無法猜想。

一生穿梭,隨時隨地拈花一過……最後一張專輯裡的《蝶變》,他唱著。恍然想,大抵此前已是去意已決?

而我們,不如執著於最後一次懷念,然後假裝忘記。

別躲進別人的名聲里-青年時報

(轉者按:該作者篇中「外貌酷似哥哥的陳志朋」一句不完全代表榮迷觀點,因為,在不十分熟悉張國榮的地區比如中國內地,才有人被誤導認為陳志朋酷似張國榮,在哥哥的棲息地香港並不存在這一酷似說。)

4年前的4月1日,巨星張國榮縱身一躍,離開了人世。4年後,外貌酷似哥哥的陳志朋在主演完話劇《張國榮———負距離接觸》後,將於3月30日、31日兩晚在金茂音樂廳舉行兩場《當年情爵士音樂會》,儘管並非全然為紀念哥哥而來,但這兩場小型演出無疑又會激起上海榮迷們的思念之情。昨天下午,陳志朋將記者邀至綵排現場,說起自己一路來的星路坎坷,他表示,自己的秘訣是努力把不開心的事情忘記,否則難過心理一關。

陳志朋以為自己是「翻版張國榮」,說來,他該感謝父母給了他如此一張與人相像的皮囊。因而,恍惚以為自己便是張國榮,而且,他不單跟一個人說這種恍惚的夢境,還跟一群人說,甚至跟全世界的人說。

於是,某一天,世界也不得不認可了他們的相像。

從此,長得如同某某,便成了一個籌碼。他開始用這個籌碼來換米,三斗或者四斗,大抵很少能到五斗,即使如此,他仍然肯為之折腰。

因而,開演唱會,陳志朋要借張國榮的名字,還要信誓旦旦地演一出關於他的電影,更不肯放過他曾經經典的歌曲。他以為,張國榮便可借了他重生。於是他穿了他的衣服,模仿來他的眼神以及姿態,然而,這一切都是煞費了力氣表演出來的。

借故人聲名博得一點小小的私利,大抵是讓人鄙視的。如同我喜歡歷史,但討厭考古,學者們興高采烈地發掘一個個遺址,然後大肆宣揚它對於人類的貢獻,仔細想來,總有掘人祖墳的罪惡感———這大概也是來源於一種精神的潔癖。

很多人喜歡張國榮,因為他是唯一。他如同那夜的煙花,璀璨然後寂寞。最後竟然只有幾縷輕煙冗懷,最淡處卻愈濃。而一顰一笑的攝魄,模糊了性別。不瘋魔不成活,瘋魔了亦未能成活,這隻好歸咎於世道的作弄。

大多數人的生命,到底不過是異常卑微而苟延殘喘的東西,一代代的生靈卻為之極盡殘忍,借他人聲名,以故人說話,算是一種殘忍。然而,失去是一件揪心的事情,即使是丘吉爾,也無奈地說自己在一夜之間失去了公職,失去了議席,失去了黨派歸屬,甚至失去了闌尾。

於是,只要尚有一絲氣息,便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小虎隊鼎盛之時,該是我的童年,後來他們銷聲匿跡了,再後來,各自奔走東西。然而,生活得繼續,還要吃米吃面。陳志朋於三人當中,資質大概最為一般,若無張國榮的去,便無他的來,況且,他又憑什麼?!

愛屋及烏。因為喜歡張國榮,很多人試圖來看看這個陳志朋又是如何去演繹他的歌以及他的姿態,於是,中了他的「圈套」。別人的光環是可以借來圈錢的,這是值得稱讚的策略,還是該被詬病的陰謀?此處並無楚河漢界,因而也是辨不分明。但是,我開始豁達了,比如原諒了白靈身穿鏤空的服裝去全世界走光,……畢竟,身體是自己的,感情也是自己的。

而陳志朋卻成不了張國榮,早夭或者真算是天才的重要標誌。不服?你死給我看?!

作者的文章寫的好呀,有種一針見血的感覺,人就是要給自己活著,不要活在別人的影子里。

我從來不覺得他有哪一點像哥哥的,當初看武林大會時,他有一次的舞蹈歌曲是哥哥的《我》,說句實在話,採行很生氣,雖然在表面上說是為了紀念哥哥,但給人的感覺都不是那麼一回事,總有些居心不良的成分在裡面。


推薦閱讀:

我們能選擇「佛系」嗎?
哪些詩詞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差別寫的最有味道?
為何那麼多企業五四青年節都不放半天假?
身殘志堅、拼搏進取的女青年張海迪
天津楊柳青年畫

TAG: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