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的易學象數學3

黃帝內經》中的易學象數學3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06-04-10 16:04:00 ]作者:張文智編輯:studa9ngns

餘論

《內經》含有豐富的《易》學象數學內容,今只簡列數項於上。

《內經》既有樸素的陰陽五行說,又有古樸的「九宮八風」說,又有較完備的「五運六氣」說,從其理論層次的不同來看,《內經》確非一人一時之作。但其理論的內在機理則是以陰陽學說為總樞,以五行學說為生化模型,以天人之氣相通相合為本根。由於《內經》的具體成書時代仍有爭鳴:有主戰國時代者,有主秦漢之際者,有主漢初者,更有主東漢時期者,因而表面上看起來很難確定到底是《易》源於醫,還是醫源於《易》。但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易》、醫都講「三才之道」、「天人合一」,都以陰陽為立論的基礎,而陰陽的最早表達形式應該是《周易》的陰( )陽(-)爻符號,因為首先有了符號,才會有文字,才會有理論。從這一點來說,儘管醫學的實踐必定來自日常的探索,但其理論基礎仍可追溯至《周易》內含的陰陽符示體系,然後通過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再吸收後來的五行學說及《易》學發展的新成果才發展至較為完備的中醫基礎理論體系。同樣,《易》學在發展過程中也吸收百家之說,與包括醫家在內的諸家之說互相滲透,互相融合,使《易》學體系臻至廣大而「無所不包」。

醫、《易》皆崇奉「三才」之道,主張天人之氣相通相合,但《內經》更主張天與人的自然的合一,並在《素問·刺法論》中提及一些吐納導引之術,以培養生理之正氣,提高抵禦邪氣的能力,追求人與天地之大順。《內經》的理想人格是「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著,故能壽蔽天地」 (《上古天真論》)[1]的真人,或能夠「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於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 (《上古天真論》)[1]的至人。而《易》更崇尚天與人的人文的合一,崇尚觀象進德,恐懼修省,進德修業,遏惡揚善,本天道以立人道,以化成天下,更強調人的能動作用對社會的影響,並以卦象卦氣之常變審視之,即所謂卦氣「驗應各如其法度,則陰陽和,六律調,風雨時,五穀成熟,人民取昌」(第199頁)[5] ,「王當順八風、行八政、當八卦。」(第179頁)[5]因而《易》更重視從天道下貫到人道的人文化成作用。《易》的理想人格是「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文言》)的聖人。

《內經》在追求人與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過程中發展出「五運六氣」說。「五運六氣」以六十年為一大的循環,當然有其局限性。前一個甲子年的氣候與下一個甲子年的氣候一定會有所出入,甚至有較大的出入,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的活動對自然、氣候的反作用產生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內經》追求人與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維理路仍值得肯定,藉助當今的科技手段仍有進一步完善的餘地。《易》學「唯變所適」的理論可以隨時彌補中醫學某些定式理論的不足。《易》學發展至京氏時代已將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備地納入卦體,並以之作為占測災異、譴誡人主的主要理論根據。在當時生產力發展相對落後的時代,人主的施為對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應該極為有限,但《易》學對人文和合狀態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對現代社會的政道與治道仍具有啟發意義。《易》學趨時變通的哲學永遠都不會過時和衰老。醫、《易》兩種「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內在的聯繫。人類完全可以同時追求人與天的自然的與人文的合一,從而貫通自然與人文,真正做到人與天、人與人的和諧如一。

推薦閱讀:

易學名家李燦良談中華姓名學
易學思維
簡單易學風水術(四十八)家居實例詳解
我跟著黃老師學易學大受益
易學知識100篇1

TAG:數學 | 易學 | 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