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宏:沈藎:君死之日 猶生之年(中國青年報 2010-8-4)

沈藎(1872~1903)原名克諴,字愚溪,湖南善化人,中國記者中首位蒙難者。

沈藎死於一場虐殺。

《大公報》如實記下了這個記者生前的最後一幕,地點是清朝刑部的大堂。8個獄卒手持特製的大木板,輪流捶打沈藎的四肢和背部,時間長達4個小時。沈藎「血肉骨裂」、「骨已如粉」,卻始終「未出一聲」。堂司以為已死,下令停止捶打,沈氏卻以微弱的聲音說道:「速用繩絞我。」於是,「用繩緊系其頸,勒之而死」。

他本不必死。這個日本《天津日日新聞》聘用的中國記者,向來「擅長交際」,他與京城內的眾多洋人與貴族終日把酒言歡,過著一種「上流社會的舒適生活」。

但他只是做了一個記者該做的事。1903年,沈藎從某貴族口中得知,中俄兩國將簽訂一份密約,中國將在東三省及內蒙古的路政稅權與其他主權「送予俄國」,於是,這個記者決心在簽約之前,將密約內容昭示天下。

他買通了政務處大臣王文韶之子,弄到了《中俄密約》的草稿原文,並隨即將其寄給了天津的一份英文報紙。這份見不得人的密約被原文刊登之後,激起強烈民憤,清政府不得不放棄簽訂《中俄密約》的計劃。

在清廷的全力偵察下,沈藎的兩個密友告發了他。1903年7月19日晚上,毫無防備的沈藎在北京寓所里被捕,並由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此時,正值朝野上下準備為慈禧祝壽,有大臣面奏慈禧說:「萬壽在邇,行刑似不吉祥。」慈禧改旨,「速杖斃」。

這是中國第一個因言獲罪被殺的新聞記者。有後世評論者稱:「……回顧百年中國言論史,這個31歲的記者開了個頭,一個慘烈而悲壯的開始。」

在沈藎現存於世的照片中,這個「錚錚鐵骨」的記者,卻是一副極平常的中國傳統文人的柔弱體貌,眼神溫和而沉靜。

所以,人們也很難想像,這個記者被捕後,當著審官的面,大聲斥罵慈禧「喪權辱國」,「愧為一國之主」時的樣子。他在獄中飽受虐待,一年後,戊戌黨人王照獲罪下獄,恰巧也關在同一牢房,日後,王在文中回憶道,「粉牆有黑紫暈跡,高至四五尺,沈血所濺也。」

不過,沈藎留給後世的,不僅僅是乾涸發黑的血跡。

沈藎死後,國內外輿論一片嘩然。許多外國使節與其夫人紛紛覲見慈禧,對其殺害記者的行為「表示異議」,在上海,數百人公開集會,隆重悼念這個記者,香港《中國日報》發表唁文道:「沈君之死,鬼神為之號泣,志士為之飲血,各國公使為之震動,中西報紙為之傳揚。是君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這甚至激起了一場全國性的反專制思潮,各地報紙鋪天蓋地的報道,讓當時的中國老百姓了解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權利,叫「言論自由」。

慈禧太后一生殺人無數,卻沒有一次像沈藎之死一樣,深受中外輿論的譴責。清廷的統治者們,也不得不開始反省自己的統治。1905年,刑律內的凌遲、梟首、戮屍這三項酷刑,被下詔廢止。隨後,1906年和1908年,又頒布了《大清印刷物專律》和《大清報律》等新聞法規。

在後世的史家眼中,清末的這幾部法律,「比無法無天、以人代法、口諭治罪的年代,多少向前邁了一步……這不能不歸功於沈藎……」

但這個記者卻沒有機會看到這一天的到來。他死後陳屍獄中,無人收殮,數日後,才有友人尋來,將僅剩的一些「碎骨爛肉」集中起來,埋入獄中某處,此後亦「不知所蹤」。

生前,沈藎與當時在華的英國記者莫理循「素來交好」,兩人曾互贈照片,表示相互尊敬。在沈藎死後,這個寫字歷來潦草的英國人,在友人照片的背面,工整地寫下了一行英文——「沈克諴,杖斃,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這更像是一個英國記者對一個中國同行的悼念與致敬。

推薦閱讀:

上市公司背後的投資公司們:史上之最,證監會的56.7億元超級罰單
2017年年報速遞:量利齊升,海螺水泥
2017年年報概覽,當鐵公雞開始出血,浪莎集團
藍色游標董事長在2016年年報中說了什麼話
婚姻里媽媽教我的事 浙江老年報

TAG:中國 | 青年 | 年報 | 中國青年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