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律絕詩的格式化
七絕·律絕詩入門
唐朝風雅有規章,提筆遵循平仄綱;
絕句妙言描意境,律詩對仗墨飄香。
本想過一陣子,臨摹百篇古詩完畢後再一次性的斷言律絕詩有關平仄排列的傳統格式和前人出律之間的關係,以期徹底揭開律絕詩平仄排列的特點和真正奧秘。但律絕詩的大門應該是時時敞開的,律絕詩愛好者們初期還是應該先打好傳統格律的堅實基礎才能更好地發展、發現,現謹貢獻我的一點經驗,以此拋磚引玉:
律絕詩,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嚴格遵守句子平仄排列的一類特殊的近體詩體格。律詩的第二三聯也就是第三四、五六句要求上句下句之間句子對仗、片語對偶;絕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一般律詩每聯的下句句末字押古韻或新韻的韻字(平水韻或中華新韻)、但有時第一聯的上句的句末字也會押韻。絕句一般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韻,但有時第一句也會押韻。律絕詩平仄檢測工具
絕句
絕句,一般為兩聯、四句的形式,五言的稱五絕,七言的稱七絕(六言的很特殊,稱為六字絕);每聯的上下句之間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第一句稱為起句;第二句稱為承句;第三句稱為轉句;第四句稱為結句。全詩非常注重妙語和意境。
絕句的傳統平仄格式:⊙的意思是:可平可仄
一)五絕
1、首句仄起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2、首句仄起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韻)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3、首句平起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4、首句平起押韻:
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二)七絕
1、首句仄起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
2、首句仄起押韻:
仄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
3、首句平起不押韻: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
4、首句平起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
律詩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非常嚴格。常見的類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其成熟於中晚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8句。超過八句,即10句以上的,則稱排律或長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計四聯,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尾聯)。每首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習慣是對仗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仗外,中間各聯必須上下句對仗。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韻到底」,即:全詩韻字都必須是同一韻典的同一韻部的平聲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廣義律詩允許失粘,廣義律詩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許拗格存在,允許三仄尾。如崔顥的【黃鶴樓】就是典型代表。狹義律詩不允許失粘。有「仄起」與「平起」兩式。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於絕句。律詩每聯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我們所要學習、寫作、傳承、發展的是狹義律詩。
律詩的傳統平仄格式:
三)五律
1、首句仄起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2、首句仄起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
3、首句平起不押韻: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4、首句平起押韻:
平平⊙仄平(韻) ⊙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韻)
四)七律
1、首句仄起不押韻:
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
2、首句仄起押韻:
仄仄平平⊙仄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
3、首句平起不押韻: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
4、首句平起押韻:
平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韻)⊙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韻)
初學(第一階段)實踐的心得:
1、寫作時,確定平仄:
第一步,先採用今聲的平仄兩分法,即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
第二步,用律絕格律平仄檢測工具檢測、寫好的完整的律詩或絕句,發現哪個字出律再逐一的修改之直到平仄符合要求。工具中可以按中華新韻或平水韻來檢測;按平水韻也就是古韻來檢測時,發覺某個字今聲與古聲相反,就要記憶這個古聲字,檢測寫好的律絕時要多積累這樣的古聲字,積累多了有很大的益處。檢測工具頁中,左上邊的「韻部檢索」,可以用來自己定韻字來寫律絕,檢索出來的平水韻或中華新韻的韻字都是同一韻典同一韻部的所有韻字,寫律絕必須每首詩一韻到底,也就是一首詩中的所有韻字必須都屬於同一韻典中的同一韻部的平聲韻字。而初學者一般是利用律絕格式檢測工具中的範文的韻字寫詩,比較省事。
2、初期寫律絕詩時多以模仿、臨摹為主,可以參考我發表的眾多臨摹類作品。我個人認為平仄格式化、對仗對偶這些規定只要遵守就可以了,最難的是每句的用詞、意境和全詩想要表達的思想、隱語、意境最難,這就要靠個人的辭彙積累、美學積澱了。最後預祝朋友們寫作愉快呵呵。
格律知識參考
失粘 作近體詩(也稱格律詩)術語。寫作律詩、絕句時平仄失誤,聲韻不相粘之謂。即應用平聲而誤用仄聲,或應用仄聲而誤用平聲。又據宋陳鵠《耆舊續聞》,表啟之類的駢儷文字,若平仄失調,在當時也叫失粘。 正確說法應該是這樣的。 關於近體詩(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的「粘」、「對」;「失粘」、「失對」 所謂「粘」,是指在近體詩的相鄰兩聯中,上一聯的對句(即該聯第二句)和下一聯的出句(即該聯第一句)的平仄類型必須是同一大類的:上聯對句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 」句型,則下聯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上聯對句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則下聯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也就是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須跟前句對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仄粘仄,把兩句粘聯起來。 所謂「對」,是指每聯的出句和對句必須是相反的類型:出句是a.平平仄仄平平仄,對句就是B·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是b.仄仄平平平仄仄,對句就是A·平平仄仄仄平平。也就是說,在對句中,平仄完全是對立的。只有這樣,才合乎粘對規律。 不合乎粘的規則的,叫「失粘」;不合乎對的規則的,叫「失對」。初唐時,格律未嚴,「粘」的規則尚未確定下來,所以有少數失粘的現象,直到王維還是如此。唐詩中,即便如詩仙李白,其所作律詩中甚至也常見失粘的現象,河南文藝版《唐宋詩詞名家精品類編-李白卷》中曾有評價,「太白之作七律,多失粘,然其音響節奏不減杜律,蓋得力於個性體之內節奏也」。至於「對」的規則,似乎確定得較早,所以在唐詩中極少失對的情形。宋代以後,失粘和失對成為大忌,更沒有人犯這些規則了。 作近體詩時應盡量避免失粘、失對。如因迫不得已使用了失粘、失對的句子,在很多情況下是可以拗救的,但那是很麻煩的,而且三連仄、三連平、孤平等是無法拗救的。粘對涵義及解釋: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則。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五律的"對",只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⑴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對",也只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韻,則首聯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由於韻腳的限制,也只能這樣辦。這樣,五律的首聯成為: ⑴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聯成為: ⑴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⑵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具體說來,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這個規則的。 試看毛主席的《長征》,第二句"水"字仄聲,第三句"嶺"字跟著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聲,第五句"沙"字跟著也是平聲;第六句"渡"字仄聲,第七句"喜"字跟著也是仄聲。可見粘的規則的很嚴格的。作用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⑤;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在王維等人的律詩中,由於律詩尚未定型化,還有一些不粘的律詩。例如: 使至塞上例子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 ··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 ··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⑥ 這裡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後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見。至於失對,就更是詩人們所留心避免的了。律絕自學之寶典、秘籍: 失黏:就是律詩的第二聯的出句要和第一聯的對句之246位置平仄相符,第三聯的出句要和第二聯的對句之246位置平仄相符,第四聯的出句要和第三聯的對句之246位置平仄相符;絕句的第三句要和第二句之246位置的平仄相符;反之就是平仄出律了,也就是:失黏。記住:律詩第三聯的出句不符第二聯對句之246位置平仄的,絕句第三句不符合第二句之246位置平仄的,為「折腰體」,也就是這兩句允許失黏,但僅僅是該句,他們之後的句子還是要遵從不能失黏的規矩。排律是四聯以上的律詩,首尾兩聯之外都是對仗聯;排律不能折腰體不能失黏。一般人要先從新韻新聲開始,也就是韻字選擇了新韻,韻字外全詩的其他字也要按新聲填寫,一個道理。古韻古聲也是這個道理,然古聲字的發聲收集是煉成古韻古聲的關鍵。另:律詩的頸聯頷聯,排律的除第一和最後一聯之外的所有聯,都應該對仗啊:工整的對,又叫工意對,就是說該聯的上下句之間的字詞按位置對應對仗之;表意對也就是說該聯上下句之間雖然是按位置一一對應的關係,但可以一明一暗,一表一里,一問一答的對賬之,不見得是工意對啊;錯綜對也就是該聯的上下句之間的字、詞不是按位置對應對仗的,但平仄需要和諧。另全奇句,也就是一個句子都是仄,只能出現在絕句的第一、三句。 孤平就是一個句子中孤立的平之間有仄相隔。三連平就是入韻句的尾字(韻字)、倒數第二、三字,這三個字不能都是平,也就是韻字為平,倒數第二、三字決不能都是平。三連仄就是在律詩每聯的出句或絕句的起句轉句的尾字次尾字這兩字為仄時,倒數第三字不允許再是仄。仄韻律絕是韻字為仄的律絕詩,正統的律絕詩都是平聲韻,仄韻只是一種不入廳堂的小遊戲;仄韻律絕的平仄無法檢測,只能在不失粘、不能孤平三連平三連仄、上下句第246字平仄相反的平仄基礎上謹慎書寫了。結合我談的折腰體、失粘的理論來具體分析這個式子:七律的例子:1代表平,2代表仄:這是不失黏的正確七律平仄: 1122112,2211221; 1211222,2112211; 1122112,2211221; 1211122,1122211。進入第二階段前的律絕詩平仄總結:1、每一句中的第246字的平仄從第二字開始,第4字要和第2字相反,第6字要和第4字相反。2、律詩每聯的出句要和上一聯的對句(折腰體的第三聯也就是頸聯的出句例外,但該體的尾聯也就是第四聯的出句必須和上一聯的對句中的第246字的平仄相同)、絕句的第三句也就是轉句要和第二句也就是承句(折腰體例外)中的第246字的位置的平仄相同,不能失粘。3、每句中的第135字的平仄可以隨意,但不能造成孤平、三連仄、三連平!4、律詩每一聯的出句和對句(絕句的上下句之間也就是起句承句、轉句結句)的平仄對應,也就是兩個句子第246位置上平仄相反,也就是後面的句子按前面句子第246位置的平仄而相反的確定本句第246位置的平仄。掌握古聲字: 要想掌握古聲字必須熟悉平水韻(古韻典包括平水韻、詞林正韻,平水韻用於寫律絕時的韻字,詞林正韻則用來定詞的韻字,這是兩部不同用途的古聲韻典),用平水韻做律絕的韻字時,韻字以外的其他字也必須為符合平水韻的古聲發音,這叫古韻古聲。寫好古韻古聲的律絕後,用詩詞吾愛的在線檢測工具勤加檢測即可。有的字既符合新聲又符合古聲,這樣的字檢測後無需記憶;有的字的新聲古聲發音相反,其古聲才是我所說的「古聲字」。韻字和韻字外的其他古聲字都要注意記憶、收集;一年之後或檢測200首律絕後古韻古聲可成。當進入到律絕詩學習的第二階段之後就可以離開檢測工具根據律絕平仄原理來寫律絕詩了,積累的古聲字是第二階段的兩大基礎之一,另一個基礎就是律絕詩句子的平仄原理,堪稱秘中之秘:)律絕詩秘中之秘 律絕的平仄的間隔:在不失粘、不能孤平三連平三連仄、上下句第246字平仄相反的平仄的基礎上:上句或下句中的平之間可以1-3個仄的間隔,而不算出律。三個仄間隔時,要注意兩個情況:第一,不能造成入韻句的尾字孤平,也就是該韻字(尾字)和次尾字要都是平。第二,入韻句以外的句子一般都是每聯的出句(絕句中的起句、轉句),該句尾字為仄、次尾字為平時,倒數第三字也要為平;這是16種律絕總格式句子的硬性要求,也就是說,無論是否入韻句都不允許在尾字、次尾字發生孤平。 掌握了這個秘訣,律絕學習就進入了按平仄規律書寫的第二階段、無需檢測、現場快寫:)推薦閱讀:
※存儲卡無法格式化,東西刪除後會自動恢復,像電腦上的還原精靈?
※學術論文的標準格式是什麼?寫論文有哪些小技巧?
※磁碟、U盤、SD卡、TF卡無法格式化的解決辦法
※如何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