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常識|第8講】相粘、相和、重韻、重句、律詩、律絕、欽定詞譜、洪武正韻
06-06
詩詞君持續會給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些基本的詩詞常識及定義,希望大家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掌握,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詩詞格律常識 | 第8講 帶過曲 散曲的一種。散曲小令本以一支為限,如以兩支或三支曲調組成一個單位,則必須幾個曲調的音律能夠互相銜接,故稱。曲牌間以「過」或「帶」相聯。如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為兩支小令組成的帶過曲,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採茶歌》為三支小令組成的帶過曲。用帶過曲能適當擴展小令的表現容量。初僅北曲小令中有之,後南曲亦用之,並可南北曲兼帶。 南樂 元代人稱詞為「南樂」。 南曲 宋、元時南方戲曲、散曲所用各種曲調之總稱。同「北曲」相對。淵源於唐、宋大麴,宋詞和南方民間曲調。元代流行於南方江、浙等省,明代盛行。其特點是用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曲式為單闋體,若多次重複,則用「前腔」以續;宮調運用較為靈活,套曲曲調排列「用聲相鄰」;曲牌依板拍性質,分引子、過曲、慢詞、近詞;曲辭用韻以南方(今江、浙一帶)語音為準,有平上去入聲,明中葉以後亦兼從《中原音韻》;襯字少而節奏徐緩,聲調圓湛柔宛。以簫笛伴奏。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之樂曲均以南曲為主。明王驥德《曲律》收其曲牌七百三十一章,清《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收一千五百十三章(包括集曲)。亦稱「南詞」。如徐渭《南詞敘錄》,沈自晉《南九宮詞譜》。 南套 南曲的套數叫做「南套」。南套年用的曲調不同於北套。南套的構成,有引子、過曲、尾聲等部分,但尾聲較北套單純。而尾聲前的其他部分,則較北套繁雜。南套一般只用同一個宮調所屬的曲牌。 南朝民歌 南朝時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歌,以「吳歌」、「西曲」為主,內容多是抒發男女情愛的情歌,形式短小,言辭活潑清新,富於想像力,多以四句五言為主。 相粘 詩律用語。相粘是指近體詩上一聯對句的第二個字與下一聯出句的第二個字平仄必須一致,第二字因是句子的第一個節奏點所在,其平仄定了,其他各個節奏的平仄也跟著確定。這樣,上聯對句與下聯出句的平仄關係便可全面確定下來,做到平粘平、仄粘仄,把上下兩聯粘聯起來成為一絕,從而使整首詩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格律詩的平仄講究「粘」,是求同的表現。 相和歌辭 樂府歌曲種類之一。原為民間流行歌謠,漢代立樂府,取以入樂。據《宋書·樂志》,此歌是指以彈拔樂器和管樂器伴奏,由一人手持叫做「節」的樂器,一面打節拍,一面唱的民歌俗曲。《古今樂錄》謂:「凡相和,其器有笙、笛、節歌、琴、瑟、琵琶、箏等七種。」《樂府詩集》按演奏樂歌的次序將些歌分為十小類:《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四弦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側調曲》、《大麴》。演唱此歌詩時,有引有和,有先有後,樂器不同,曲調多變。又以秦樂唱和時的次序分為相和引和相和曲二種類型。「引」為序奏之意,即「曲引」,爾後引出相和諸曲辭。其中有許多漢樂府的優秀民歌。 柏梁體 詩體名。七言聯句的一種。《東方朔別傳》曰:「孝武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詔群臣二千石能為七言者,乃得上坐。」並賦此體,「人各一句,句皆用韻,後人遂以每句用韻者為柏梁體」(趙翼《陔余叢考》卷二三),傳說也因此以「柏梁體詩」為最早由文人創作的七言詩。清顧炎武以其所注人名、官名多與武帝時代不符,故斷為後人依託(見《日知錄》卷二一)。然今人逯欽立考《漢書·武帝紀》已有詩注中所提職官名,認為不能疑為偽作(《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一》)。 啞韻 韻文押韻時使用開口度較小、發音不響亮的韻字,稱為「啞韻」。元人范德機《木天禁語》說:「押韻不可用啞韻。如五支、二十四鹽,啞韻也。」 欽定詞譜 亦名《詞譜》。清陳廷敬、王奕清等奉敕編。四十卷。收唐、五代、宋、元詞八百二十六調,二千三百零六體。以每調字數多少為次。對平仄聲韻、句讀、來源均有考訂,比《詞律》更嚴謹完備。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內府刻本,北京中國書店1979年據此影印本。 選體 即五言古詩。蕭統《昭明文選》所選錄的都是五言古詩,所以又稱為「選體」或「選詩」。 重頭 一首小令的詞如果上片與下片的句法完全相同的,叫做「重頭」。即指下片與上片的平仄、句式重複。《南歌子》、《浪淘沙》、《江城子》、《漁歌子》等均是重頭的小令。元曲中同一曲調重複使用,以表現一個完整的內容,也稱為「重頭」。重頭的曲子必須首尾完全相同,襯字則可不論。一首小令「重頭」了,便稱為「重頭小令」。重頭小令與套數不同,後者必須一韻到底,而且一般具有尾曲,而重頭沒有尾曲,也可押不同韻部的字。 重韻 詩學術語。指同一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重複出現。某些字(如「耳」)既為名詞,兼可用為語助詞,當此兩義在一首詩中並押,也為重韻。古詩尚樸拙,不避重韻;近體崇精切,遂視為大忌。 重句體 元曲中一篇之內多用口氣相同、句式相近的一種寫作格式。例如湯式小令《折桂令》:「冷清清人在西廂,叫一聲張郎,罵一聲張郎。亂紛紛花落東牆,問一會紅娘,絮一會紅娘。枕兒余,衾兒剩,溫一半綉床,閑一半綉床。月兒斜,風兒細,開一扇紗窗,掩一扇紗窗。盪悠悠夢繞高唐,縈一寸柔腸,斷一寸柔腸。」 重疊對 元曲中的一種對偶格式。據元周德清《中原音韻·對耦》所云,謂他所作的《鬼三台》的對法是「第一句對第二句,第四名對第五句,第一、第二、第三句,卻對第四、第五、第六句是也。」但是明朱權《太和正音譜》所錄雜劇《蘇子瞻醉寫赤壁賦》第三折中的例曲,卻與周氏所說不合。越調《鬼三台》的內容是:「兩家局安營地,施智謀,似挑軍對壘。等破綻,用心機,色兒似飛沙走石。漢高皇對敵楚項籍,諸葛亮要擒司馬懿。那兩個地割鴻泗,這兩個兵屯渭水。」 重頭小令 一個曲牌重複兩首以上的小令構成一個組曲,叫「重頭小令」。它可押同一韻部的字,也可不用同韻字。有的重頭之後形成鉅規宏制,包容曲子多至一百首。如《錄鬼簿》記喬吉的《梧葉兒·題西湖》一組重頭小令,即有一百首之多。李開先和王九思也都寫有連貫一百首的《傍妝台》重頭小令。重頭小令只要各首的內容相關,題目可以另加。如張可久《賣花聲》小令四首,分別吟詠春、夏、秋、冬四季。 促拍 也稱「促曲」、「促遍」、「急遍」。詞學術語。詞本為配合樂曲之唱詞,如配合之樂曲節奏急促(稱「急曲子」,與「慢曲子」相對而言),則稱「促拍」。宋人作詞,有時在詞牌前加「促拍」二字,以區別於本調,如《促拍醜奴兒》、《促拍滿路花》等;亦有在詞牌後加「促拍」二字,如《長壽仙促拍》。促拍曲之歌詞字數常較本調多,如《醜奴兒》一般為四十四字,而《促拍醜奴兒》則為五十六或六十二字。 律詩 詩體名。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嚴密,故名。唐人亦有以之泛指近體詩的(見白居易《元宗簡集序》)。此體發源於南齊永明時沈約等所倡新體詩,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定型,而成熟於盛唐時期。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六、七言,簡稱五律、六律和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通常每首八句;若僅六句,稱小律或三韻律詩;十句以上,稱排律或長律。聲韻格律亦有嚴格規定,每首四韻或五韻,偶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不得換韻,且每句各字及各句各聯之間平仄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雖有變格,而以依循規定之常格為主。此外,中間兩聯須對仗,倘是排律則中間各聯須對仗。小律則勿須苛守。 律絕 詩體名。指唐以來流行的近體絕句。每首四句,分五言、七言兩類,簡稱「五絕」、「七絕」。聲韻規則固定,必須用平聲韻,且一韻到底,不得換韻。有時也被加上若干「泣聲」、「虛聲」,被之管弦。如王維《相思》一詩,即被合樂,傳唱於梨園(見《全唐詩話》卷一)。 律賦 賦的一種。唐宋時期為適應科舉考試而產生的重視駢對與聲律的賦體。元祝堯《古賦辨體》敘律賦與俳賦之差別云:「為俳者則必拘於對之必的;為律者則必拘於音之必協。精密工巧,調和便美,率於辭上求之。」又稱:「唐人之賦,大抵律多而古少。」所謂律賦即在俳賦基礎上更調以聲律,務使平仄相錯,得音聲之美。然墮入為文造情、幾近文字遊戲之弊,故吳訥批評唐代律賦「風騷不古,聲律大盛。句中拘對偶以趨時好,字中揣聲病以避時忌。孰有學古」(《文章辨體》),徐師曾亦斥其「但以音律諧協,對偶精切為工,而情與辭皆置弗論」(《文體明辨》)。 律呂四犯 作詞時「犯調」的四種類型:宮犯商、商犯羽、羽犯角、角歸本宮,實都是宮調相互之間的轉調。四犯中只有宮犯商、商犯羽兩種情況較為常見。 獨用 中古的韻書中規定某些韻部只能自己單獨用為為韻,不與其他韻部的字通押,往往註明「獨」字,這就表示該韻部為獨用的韻部。如《廣韻》中規定東韻只能獨用,人們作詩就不能將本韻字與他韻字混押。獨用是與「合用」或「同用」相對的。《廣韻》中規定獨用的韻部(以平賅平、上、去、入)有:東、江、微、魚、齊、餚、豪、麻、青、侵等韻部。 獨木橋體 詩體名。以通篇押同一字韻,如走獨木橋而得名。多見於詞曲中,如元張養浩《塞鴻秋》:「春來時香雪梨花會,夏來時雲錦荷花會,秋來時霜露黃花會,冬來時風月梅花會。春夏與秋冬,四季皆佳會。主人此意誰能會?」另宋蔣捷《聲聲慢·秋聲》亦屬此體。 急曲 節奏急促的曲牌,稱為急曲,南曲多用。如《胡女怨》、《青歌兒》等南曲曲牌,便屬急曲。相當於後代的快板曲。南曲聯套中,急曲常放在慢曲之後。 音步 韻文中的一個節拍,稱為一個「音步」。通常是兩個或一個音節構成一個音步。一般的五言詩,如杜甫的《登岳陽樓》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其音步劃分是「昔聞」、「洞庭」、「水」,三個音步,「今上」、「岳陽」、「樓」,又是三個音步。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句,就平仄結構來說,可以分為「海內」、「存知」、「己」三個音步(即仄仄,平平,仄),或「天涯」、「若比」、「鄰」(即平平、仄仄、平),但從意義結構上說,可以分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結構。前者是二、二、一形式的音步構成,後者是二、一、二形式的音步構成。 音韻闡微 這是清初康熙年間由李光地奉敕修撰、由王蘭生實際編纂、徐元夢校閱的一部韻書。這部韻書遵用宋元時代以來流行的「平水韻」,將韻部分為一百零六部。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類,聲類則統以三十六字母,其語音系統,基本上是宋代《禮部韻略》的重現。不過,它的韻類實際上分為一百一十二部,保留了文、吻、問、物與殷、隱、焮、迄以及迥、徑與拯、證的區別,比流行的詩韻多出六部。它於各韻之後,註明古今分韻的異同。它的語音系統,可以說是明清時代讀書音的反映。它是我國出現較晚但又較有影響的一部韻書,是傳統韻書的殿後之作。 送 樂府中的送聲。樂歌一曲終了時以他辭和之,叫做「送聲」。《古今樂錄》說:「歡聞歌者,晉穆帝昇平初,歌畢輒呼:『歡聞不』,以為送聲。後因以為曲名。」前人指出吳歌、西曲之後有送。 前腔 南曲的套數使用同一曲牌的幾支曲子,自第二支曲以後各曲即稱為「前腔」。前腔不是固定的曲牌,它的格式應與第一支曲子相同。不過可以「換頭」,這稱為「前腔換頭」。前腔與北曲的「么篇」類似。 前腔換頭 南曲的套數中,同一個曲牌可以連續使用,但後面的曲子可以改變前面曲子開頭一句或數句,這叫做「前腔換頭」。與北曲的「么篇換頭」相類似。 首句 一首詩的第一句。又稱為起句、發端、破題。 首聯 亦稱「起聯」、「破題」、「發句」、「發端」。詩學術語。指律詩的一、二兩句。一般不要求對仗,偶有用者,為變體。 首句入韻 近體詩中第一句(首句)參加押韻,其最末一字與第二句句末的字押韻,這叫做首句入韻。首句入韻的韻部,常與第二句韻腳的韻部屬於鄰韻。七言律詩及絕句以首句入韻為常。由於第一句要押韻,而押韻者多是平聲字,所以叫做「平收」。如果是「仄起式首句入韻」的詩,就叫「仄起平收」;如果是「平起式首句入韻」,就叫做「平起平收」。 首句不入韻 近體詩中第一句(首句)不參加押韻,其最末一字不與第二句句末的字押韻,這叫做首句不入韻。五言律詩及絕句以首句不入韻為常。由於首句不入韻,首句的句末心用仄聲字(與入韻的第二句句末相反),這就叫「仄收」。如果是「仄起式」的詩且首句不入韻,就叫「仄起仄收」;如果是「平起式」的詩且首句不入韻,就叫做「平起平仄」。 洪武正韻 明初樂韶鳳等人奉明太祖之命所撰集的一部官韻書。書成於洪武八年(1375)。編者強調此書的製作,「一以中原雅音為定」,它所反映的,大概是明代初年流行於廣大北方地區的共同語讀書音,這個語音,在明朝是作為朝廷所使用的典範語音的。它所反映的這個語音系統,與《中原音韻》基本一致。由於此書設有十個獨立的入聲韻,而《中原音韻》卻將入聲「派入三聲」,人們對《中原音韻》這種作法又有所誤解,以為《中原音韻》之時就已消失了入聲,而《洪武正韻》卻保存入聲,就認為這是它守舊、復古的表現,實際上,它的分立入聲韻,是當時實際的讀書音的反映,並不是復古或遵從南方之音。 《洪武正韻》全書分為七十六個韻部,平、上、去三聲各分為二十二部,入聲十部。這七十六部,就平上去三聲來說,只有二十二類,比《中原音韻》多了三類,這主要是它將周書的魚模韻分為魚與模兩韻,又將齊微韻分為齊、灰兩韻,又將蕭豪韻分為簫、爻兩類,故增為二十二類。此書將平聲合為一類,不分陰陽,而且保存全濁音聲母。這並不是它崇古的表現,也是有其實際依據的。《洪武正韻》因為保存入聲,而作北曲講究將入聲字「派入」三聲,作南曲者則沒有此種做法,所以它為作南曲者所遵用。此外,它也是作詩用韻的依據。 宮詞 詩體名。指專以宮廷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體。一般為七言絕句,因唐王建《宮詞》組詩百首而著名,後代詩人所作亦多為組詩。常以宮廷禮儀、宮殿苑囿、帝妃秘事為題材,寫宮女哀怨之作尤多。 宮調 戲曲音樂名詞。為音樂調式之總稱。我國古代樂理區分為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微七聲,其中任何一聲為主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為主的調式稱「宮」,如「正宮」、「仙呂宮」;以其他各聲為主的則稱為「調」,如「商調」、「角調」。統稱「宮調」。以七聲配十二律,理論上十二宮、七十二調,共八十四宮調,也稱「八十四調」,實際上八十四調並不全用。如南宋詞曲音樂只用七宮十一調;元代北曲用六宮十一調;明清以來的傳奇用六宮七詞,通稱十三調;而常用者只有五宮四調,通稱「九宮」。北曲南曲的曲牌,分屬各宮調,其原因或與樂器定調方法(如小工調、正宮調)有關。 宮譜 一種按宮調系統分類、註明工尺板眼及錄出曲辭以供歌唱的曲譜。元曲中的此類宮譜,多為清人所撰,不是元代曲家之作,不一定可靠。較為著名的作品有《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等。 語業 詞的別稱。王灼《碧雞漫志》卷二說:「陳無忌所作(詞)數十首,號曰語業。」楊炎正即把自己的詞集稱為《西樵語業》。 神弦曲 六朝樂府詩的一種,屬《清商曲辭》,它是江南地區民間祭神侑樂的曲辭,有點近似於《楚辭》中的《九歌》。作品保存下來的不多。 險韻 亦稱「僻韻」。詩學術語。指作詩選用艱僻字押韻,或從包含字數不多的韻部(如「江」、「佳」、「餚」、「咸」)中選取韻腳,令人嘆覺其險。唐宋以降,歷代文人作詩間有以此炫才者。宋蘇軾曾用「尖」、「叉」兩字為險,舊時推為用險韻之名作。 結句 一首詩的最後一句,即尾句。 結聲 又稱結拍,指詞的最後一句。 絕句 亦稱「截句」、「斷句」、「絕詩」。詩體名。每首僅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偶有六言絕句。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稱名則約起於南朝,相對於「連句」而言。梁陳時已較普遍用其泛指四言短詩,這種短詩平仄押韻均較自由,或稱古絕句。「五言絕始漢人小詩,而盛於齊梁;七言絕起自齊梁間,至唐初四傑後始成調」(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一)。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相當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故古人將之歸屬律詩,如李漢編韓愈《昌黎集》即如此。後人以為絕句乃截取律詩之半而成,此說由歸納唐人絕句之格律形式而生,用以說明絕句來源及得名由來則未確。此外,由於唐時模仿古樂府之作已不合樂,時人大多採用絕句形式寫作配樂歌詞的歌辭,故其又被人視作唐人樂府。 駢賦 亦稱「俳賦」。賦的一種。是在古賦基礎上變化而成的新賦體。興於魏晉以後,盛行於南北朝。孫梅《四六叢話》謂:「左、陸以下,漸趨整煉,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其特點是追求字句工整精巧、句末押韻、音節輕重諧暢,篇幅一般較古賦為小。唯因拘於聲辭,不免影響情致的表達。著名的作家傷口有鮑照《蕪城賦》、江淹《別賦》、庾信《哀江南賦》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