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7劉雪楓:用音樂點亮生活 文字版
No.177劉雪楓:用音樂點亮生活
——整理:大柔至剛
今天因為是第一次來講這個音樂的話題 我想還是稍微時髦一點
用一個我們當今比較流行的詞 叫點亮 或者是點燃 燃燒
因為我覺得音樂它是對於很多人來說 既是必需品 又是可有可無
很多人他可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想音樂是可以承載這個功能
就是說它會點亮你的生活 因為我們今天的生活應該說都是很飽滿的
內容很充實 但是其實每個人對自己生活的選擇 我覺得也是比較茫然
就是缺少一種東西 能夠把你的生活 激發一種生活的激情
那麼對於我個人來講 我覺得音樂是能夠達到這個目的的
所以說今天的這個題目就叫 讓音樂點亮你的生活
我說的音樂當然是大家心照不宣 我肯定說的不是流行歌曲
也不是搖滾樂 也不是爵士樂 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大家喜歡音樂聽音樂 其實指的還是聽一種所謂的
就是以前人們老是說高雅音樂 嚴肅音樂 當然這些辭彙都是會引起爭議
那麼目前我認為古典音樂 就是翻譯成中文 古典音樂我覺得是目前為止
我認可的最為合適的一個辭彙
因為古典音樂它涉及到西方的一個古典文明 古典學
就是說它是一種具有文明的集合 有清晰的譜系 有完備的一個系統
然後有非常清晰的一個發展的源流 它的結構也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
當然中間會有很多的旁枝末節 還有民族樂派 還有當代主義 各種主義
我認為都是古典音樂主流之外的旁支 都是一些實驗和嘗試
對普通人來說 音樂首先它要好聽 它要讓你愉快 它要激發你的情感
它要讓你產生感官的一個非常積極的反應 當然了
很多人還是要了解音樂到底有沒有用 就是說我欣賞音樂
因為大家時間很忙 時間很不夠 可能會覺得我用大量的時間
來欣賞音樂 是不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浪費我的生命 現在有些人覺得
我什麼事都不做來欣賞音樂 這是一種奢侈 好像只有功成名就了
退休了 閑著沒事了才可以好好地欣賞音樂 我覺得這種想法肯定是不對
我覺得音樂從一個人在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 應該有欣賞音樂的權利
一直到老 而且音樂它是隨著你的年齡的變化 它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同樣一首音樂 同樣的一個演奏的版本 它在你的人生的每一個時代來聽
都會激起你的不同的反應 所以說音樂其實它是跟我們的情感
離我們的心靈是最近的 也是最能發生直接交互作用的一種藝術形式
音樂你也可以說它很具有一種功能性 就是說它具有排遣你的情緒的作用
它是一個渠道 一個通道 比如說我們今天其實大多人都很焦慮 在單位
在社會上 在街上 比如說遇到堵車 在單位公司里工作不順利
遇到問題 其實都需要有一個排遣的通道 所以說我覺得
反正對於我個人來講 我也會有很多的煩惱 但是我覺得
我從來不會把這種不好的情緒帶到第二天 因為我只要晚上回到家裡
我一定會選一首我這個時候 最需要的音樂來聽一下 大概聽10分鐘
20分鐘以後 我的整個的情感和情緒都進入到音樂當中 當然了
有些問題你不能夠通過音樂來解決掉 但是至少你的情緒會得到一種調整
然後你會在這種非常好的情緒下上床睡覺 那麼第二天
當然了你重新面對 但是我覺得音樂它應該說是你的一個安慰
就是說至少在我們這個時代 它是一個無用的一種有用的東西
其實聽音樂的幸福感是非常強烈的 因為我覺得對於一個熱愛音樂的人
他如果能夠不斷地有發現 我覺得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幸福的事情
那麼你在欣賞一些 比如說有些作曲家喜歡描寫童話時代
有些作曲家喜歡描寫傳奇時代 有的作曲家喜歡描寫一個天堂的情景
這樣的音樂你有時候 真的是無法用別的辭彙來代替
我們通常說我們聽著這樣的音樂 真是充滿了幸福感
女生男生都可以喜歡音樂 都可以說是更喜歡
但是我覺得他們喜歡的方向好像應該有點不同 因為我在大學的時候
我們班的很多女生也是跟著我一起聽音樂 他們往往就是說喜歡的音樂
比如說在我認為的正常範圍之內 我倒是覺得很正常
如果女生喜歡上馬勒 喜歡上理查德·施特勞斯 就是說很哲學的
很個人主義的 英雄主義的東西 我反倒覺得這個女生好像是不太對勁
他應該喜歡莫扎特 喜歡舒伯特 喜歡勃拉姆斯
特別是勃拉姆斯的那種悶騷的這種情感
她喜歡這種的我覺得這個女生很有內涵
她能夠喜歡勃拉姆斯的那種隱忍的 就是把一種澎湃的情感
用一種理性的形式給它壓服在音樂的結構之類
我覺得這樣的女生確實很了不起
但是如果說她喜歡那種理查德·施特勞斯
比如說《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英雄的生涯》
我覺得那些音樂都很具有侵略性 都是很霸道的東西
有時候我覺得這種音樂 最好是女生少聽 聽了也不要喜歡
就是說音樂它是很人性化的東西 它跟各種各樣的人性都是有一種對應
關於青少年 我覺得現在至少缺少一種提醒 其實很多道理沒有什麼秘密
也沒有什麼盲區 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東西 但是有時候你不提醒他
他可能一個月 半個月都想不起來 我該怎麼樣 我該做什麼
大家都是在推著被動地往前走 那麼音樂也是一樣
不僅可以緩解你緊繃的焦慮的神經 音樂更促進你的大腦開發
這個是有科學根據的 無論是神經科學還是教育學 成長學
都有很多很多這方面的證據來證明好的音樂 我指的是好的音樂
就是古典音樂當中好的音樂 是有助於你的腦力的開發
它有助於你全身動作的協調 身心的和諧 包括你自己和他者
和其他人的交往 它都會產生一種非常非常和諧的關係
古典音樂我一直是強調它在所有的藝術門類當中 它是內容最豐富的
也應該說是它的內在結構也是最複雜的 但是恰恰它也是最沒有門檻的
我覺得你對古典音樂的理解 首先是你一聽悅耳
因為它是一個很綜合的聲音 不管是歌劇 還是協奏曲 還是交響曲
還是鋼琴獨奏 還是室內樂 比如說各種組合的室內樂
它最終是形成一個綜合的聲音 首先是進入到你的耳朵
然後進入到你整個的身心 通過全身的細胞去感知這種聲音 但是當然啦
你如果被這種聲音感動 你這種愛上了這樣的聲音
那你可以去了解這個聲音它的內容是什麼 它的標題是什麼
它的作者是誰 它屬於什麼時代 它屬於什麼流派 它屬於什麼題材
它屬於什麼形式 所以一系列的這種你要問為什麼的時候
其實你就開始登堂入室 你進入到它的世界
這種進入世界當然是因為這種聲音的引導
但是最主要的是你自己主動的貼近 我覺得這種愛好也好
這種主動貼近也好 它最終就會導致成為你去學習的動力
所以說音樂千萬千萬不要先學再聽 一定是先聽後學
那麼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地去愛上音樂 所以說我覺得音樂千萬不要
因為太多太多的人每當說起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
他都第一句話都說我不懂 但是我喜歡 這個喜歡跟這個懂不懂
在一開始 在初級階段 是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你往下走 走起來看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在第一步打消這個顧慮 突破這個誤區
我們一起聽從音樂的指引 我們往前走 走到什麼地步再說
但是第一步一定要走好 千萬千萬不要因為我不懂 這個東西在作怪
使得你覺得這個音樂跟你中間隔了一道鴻溝 有了一個很高的門檻
這個時候如果說你的意識當中這樣來主宰你
你會拒絕很多好的聲音進入到你的耳朵 進入到你的心靈
所以說我覺得在這裡 一定要告訴各位 音樂不存在懂不懂
音樂沒有門檻 每個人都可以進入 不論你是哪種群體 你的年齡
你的性別 你的職業 跟欣賞音樂都沒有關係 音樂當初它確確實實
就是說音樂雖然起源於人類早期的年代 但是真正形成了我們說的
就是具有清晰的譜系和完備的系統 穩定的結構
這當然肯定是進入到巴洛克時期 音樂才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形式存在
當時能夠欣賞音樂的一定是貴族 王公 教會 那麼今天我們有了互聯網
音樂更是可以輕易地深入到千家萬戶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的瑰寶到了每個人都可以盡情地享受它的時候了
我們想想看 人類其實所有的文明瑰寶
在它一開始都是特權人物才能享受的 但是它是人類至高無上的瑰寶
這種瑰寶留到了今天 到了我們這個時代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
那我們今天的時代 就是說我們欣賞音樂已經沒有什麼群體之分
階層之分 每個人都可以欣賞音樂 但是音樂本身它的出身是非常高貴的
它的形式是非常高雅的 這個一點兒都不是說我是在裝
因為想想看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其實它是高於普通人的情感
它是一種典型的情感 這種情感可以說
是你通過文學的方式已經接觸很多在這種方面
但是在音樂方面它沒表現非常充分 音樂進入19世紀之後
它是非常完美的 跟詩歌 戲劇 神話 哲學 文學 小說相結合
甚至跟繪畫 美術 雕塑都有了一種非常完美的結合
所以說19世紀應該說是音樂就不單純是一個音樂史 到了19世紀
音樂應該是文化史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一個音樂史其實就是一部文化史
所以在這一點上來講 音樂它本身的這種高貴高雅是不可抹煞的
你不能說我們人人都可以欣賞了 這個東西它就不高貴了 不高雅了
當然了 人本身也有一種天性 就是說人往高處走
就是說人對崇高的東西是要仰視的 每個人都有嚮往崇高的權利
所以說音樂在你面前 它的崇高 你仰視它 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並不妨礙每個人都去走近音樂 去接觸音樂 去感受音樂
古典音樂顧名思義了 從名稱到它的整個的歷史 到它的形式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它是一個舶來品 而且歷史並不長 從清朝
應該說是有據可查的是從康熙年間
古典音樂這種演奏形式由傳教士帶到了中國 不管怎麼樣
今天我們國家有幾十支大編製的交響樂
我們國家這一百年來也誕生了很多有國際聲望的音樂家
但是古典音樂就像中國的京劇一樣 它永遠是屬於中國的
那麼古典音樂永遠是屬於西方的 這個東西它的主流在西方
它的主要的舞台在西方 我們今天能夠跟西方人一樣 可以說沒有差異地
同時在享受同一種新誕生的古典音樂 包括現在西方最主流的
最重要的音樂家 可以說每年都會到中國來演出
這些東西都說明了古典音樂這方面 中西方已經在表面上
形式上是沒有什麼差異了 但是你不能說古典音樂要在中國去尋根
尋找它的源流 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史應該說最早
比如說我曾經主編過一本 上海交響樂130年的畫冊 我做的總編輯
我也看到大量的檔案資料
這個只能追溯到19世紀晚期的上海工部局樂隊 就是在租界
其實這個都是人家外國人 在中國人的土地上玩人家自己的東西
裡面沒有一個中國人 所以說雖然後來這個交響樂團演變到今天
它是上海交響樂團 但是我覺得這個歷史它很有意思
就是說當你追根溯源的時候 你會發現它其實很遠
但是你要理性地去考量 到底什麼時候跟你有關係了
我覺得這個歷史起碼一小半就給切掉了 所以說這個事情很有意思
就是說我們今天欣賞古典音樂也不要有這種念頭
我覺得現在好像就有一種說法 說是中國人玩西方的東西永遠玩不好
你幹嗎還要去追求 還要花這麼多錢 還要付出這麼大的精力
但是我覺得我們今天人的眼光 都到了互聯網這種高度發達的時代了
眼光應該更遠一些 更開放一些 你要把人類好的東西當成全人類共享的
所以說我覺得古典音樂它就是一個 雖然是誕生於西方
我覺得它是上帝給全人類的一個最好最好的禮物
其實每一個接觸到古典音樂的人他都會終生受益
所以我覺得中國發展在經濟上GDP各個方面 經濟體都是世界級的
古典音樂我們有了世界級的鋼琴家 指揮家 作曲家
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有世界級的受眾群 不是說有幾個世界級的發燒友
我覺得這個不難 我們要有一個世界級的古典音樂的土壤 一個氛圍
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也是我今天覺得
如果說我還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 事業 我覺得我最大最大的願望就是說
能夠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方式
把中國的古典音樂的受眾群整體的水平 素質 能夠培養起來
這樣的話才能有助於中國古典音樂事業的發展 比如說從創作到演奏
到整個的對世界的影響力 其實提到古典音樂 它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包括我們看了很多電影 這十年我們上映的國外的大片 包括中國的大片
比如說香港的 杜琪峰 王家衛 李安這些人 他們的電影當中
我覺得用古典音樂作為劇情的烘托的點睛之筆 我覺得越來越多
比如說最熟悉的 我經常舉的例子就是《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當中 一群絕望的犯人 因為主人公的存在
他在廣播站里發現了莫扎特的音樂唱片 他就鬼使神差地進入了播音室
制服了播音室的警察(應該是騙過了-小編^-^) 把門反鎖上了
他想幹嘛 他其實就是想給整個監獄的人帶來一線光明 帶來一絲光亮
帶來一線希望 所以說他放了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當中
伯爵夫人和蘇珊娜的二重唱 這個音樂本身它是非常美的音樂
但是如果沒有這種環境 這種絕境中的烘托
這個音樂僅僅就是一個非常優美的 女聲的二重唱
但是它在這個劇情當中這個音樂通過高音喇叭一傳出
整個監獄的氣氛不一樣了 天色不一樣了 每一個人的心也不一樣了
所以這就是一種心靈的激發 這種心靈的激發我們作為電影的觀眾
我們的感覺也不一樣了 其實我們身邊也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我經常看到
比如說現在我有好幾個音樂群 大家都在聊自己欣賞音樂的感受
我覺得有好多好多的音樂 可能大家的感受都一樣 比如有人說
這個音樂我在什麼時候聽過這個音樂 我自己放聲大哭了一場
馬上就有人跟帖說 哎呀 我怎麼跟你那麼一樣
我也是在聽這個音樂放聲大哭一場
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音樂叫什麼名字
我們今天有了這種很方便的互聯網 我們把這個音樂鏈接 有名字
有背景 我們貼上去了 大家一聽這個音樂 回憶起自己十幾年前的往事
今天他才知道原來這個音樂叫這個名字 所以說我覺得欣賞音樂
它不是一個僅僅把音樂當成一個背景 就是說你稀里糊塗地很熟悉
別人一唱你就能哼出來 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麼
我覺得這就是一層窗戶紙 這個窗戶紙你一定要捅破它
就是說你在聽你喜歡的音樂的時候 你一定要去知道這是什麼音樂
這是誰作的曲 因為這樣的話你才會一步步往前走
因為你知道了這是誰作的曲 你才會想到去聽這個作曲家的其他的音樂
那麼一個作曲家 比如說流傳到今天的 當然也有人一曲成名的
比如說像貝多芬 我們都知道他的《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
《田園交響曲》《致愛麗絲》 你再怎麼知道
也都是他的上千首作品當中的幾首 貝多芬在那個年代是最偉大的作曲家
其實他的鋼琴協奏曲 他的小提琴奏鳴曲 他的鋼琴奏鳴曲
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 十首小提琴奏鳴曲 七首到八首的鋼琴三重奏
應該是十五首的弦樂四重奏 這都是了不得了不得的東西 但是被大量的
哎呀我只愛貝多芬 可是你愛貝多芬 你連貝多芬最偉大的作品都不知道
我覺得這是不可以的 那麼現在我們回到今天的這個題目
就是音樂點亮你的生活 怎麼點亮 我覺得現在也是一個流行詞
我想也是趕這麼一個潮流吧 就是說要與音樂做朋友
所以我即將做一個公眾號 叫音樂之友 因為我覺得音樂之友
它其實是從19世紀初以來 是支撐歐洲的音樂事業的發展
是一個非常有力的階層 什麼叫音樂之友
就是音樂在18世紀末開始從宮廷 從貴族的府邸走出來的時候
開始進入市民階層 開始進行商業演出了 劇院向市民開放了
當然也是皇帝開明 要求劇院都向市民開放 要求所有的皇家公園
貴族的公園 花園 都要向市民開放 這確實在西方是有法令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 音樂走上了市民的舞台 市民可以通過購票
可以通過贊助 那麼這個時候誕生了音樂之友協會
比如說現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有 要麼叫愛樂協會 要麼叫音樂之友協會
它其實都是一種社會力量對音樂的支持 為什麼支持
那個時候也沒有說我給你支持 你給我廣告回報 沒有這樣的事情
是因為這個音樂 其實它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的一種最有效的東西
每天晚上大家都去聽音樂 變成了整個城市 就像我們現在晚上看電視
那麼現在大家晚上幹什麼 我現在也搞不清楚了 但是總而言之
在19世紀的時候 晚上都是去歌劇院 音樂會或者舞會 都離不開音樂
在這種情況下就誕生了各地各城市的音樂之友協會
所以我說與音樂交朋友 這不是一句空話 這種東西就是
其實與音樂交朋友 你首先要把音樂當成你的朋友 你跟它沒有隔閡
沒有門檻 那麼你把音樂當成你生活中最好的伴侶
而音樂它給你的回報是無窮無盡的 我們今天錄音工業發達
曲目真的是爆炸了又爆炸 完全是裂變
就是說你現在能在網路上找到的音樂 聆聽的曲目是海量的
是不計其數的 當然了 你不可能聽完 但是至少有一點
就是說你熱愛這個東西 你是沒有止境的 你永遠存在著一個偉大的發現
比如說一個題目叫 莫扎特和他的時代 其實我們知道誰
我們只知道莫扎特 其他人我們都忽略了 但是你要聽
如果說沒有一個時代 莫扎特也不會誕生 也不會紅的 他就再是天才
也不可能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所以說他是在那個時代
變成了一個出類撥萃的人 所以我覺得與音樂交朋友
等於說你與一個時代 你與一個文化 你與一個人類的文明
都交上了朋友 你的生活會完全地不一樣 欣賞音樂我剛才說了沒有門檻
沒有門檻有人就說了 既然沒有門檻了 有沒有什麼途徑和方法呢
我覺得這個其實跟有沒有門檻是挺矛盾的一個事情
但是既然我覺得今天能夠坐在這裡 跟大家來聊這個音樂
我想也只能談談我個人的一個經驗 就是關於欣賞音樂的途徑和方法
其實途徑就是你首先要聽 這個途徑絕對不是說
你去買一本音樂入門的書來看 看完之後你從基本樂理學起
然後你再去循序漸進的先了解最淺顯的曲目 然後你再慢慢地深入
我覺得很多淺顯的曲目 其實也是把很多的想聽音樂的人
想走進音樂之門的人 其實就給他拒之門外了 因為我是覺得有這個經驗
我是1979年上的大學 大概在1980年的時候 想李德倫 鄭小瑛
很多的音樂家 包括中央音樂學院的陳宗群教授
到北大給我們做音樂欣賞課 音樂欣賞課當時他們就是從《軍隊進行曲》
《卡門》組曲《阿萊城姑娘》組曲 從最簡單的天鵝湖來講起
我覺得現在都30多年過去了 曲目其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因為大家現在都不陌生了 特別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在中國收視率還是蠻高的 但是好像對很多人來講 所謂的古典音樂
高雅音樂 就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其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些東西
當然你要從純音樂性上來理解 它也是非常好的音樂
但是音樂你要把它分類 比如說分成簡單的 難的 各個方面來說
它還是屬於音樂當中比較輕的 就是類似於音樂中的輕音樂
當時的歌劇也叫輕歌劇 跟大歌劇還是不能比 所以說我覺得很多人
把這個東西就當成了古典音樂的全部了 他覺得很簡單 聽完了熟悉了
也不過如此 其實他並沒有感受到古典音樂 它的那種最深邃的東西
就是古典音樂到底是什麼 其實古典音樂它到了19世紀 我剛才說的
它已經發展成一個 瓦格納創造了這個詞 叫綜合藝術品
就是古典音樂其實包容了宗教 哲學 詩歌 戲劇 美術 應有盡有
包括神話 童話 很多東西都被音樂統攝進來
特別是到了瓦格納創作歌劇的時候
他希望歌劇成為藝術品當中的一種最綜合的東西 瓦格納他本人編故事
本人寫劇本 本人寫歌詞 然後本人作曲 本人配器
就是進行交響樂的配器 然後他來親自選演員 然後他來監督舞台設計
到最後發展成要為他的歌劇專門蓋劇院 就是適合只能演他的歌劇的劇院
他又參與了這個劇院的建築設計 他後來還走了更進一步
就是他負責培養他的歌劇的觀眾 所以他在朋友的幫助下
在他生前就成立了瓦格拉之友協會
這個協會一直到今天成為世界上可以說是最牛的愛樂者組織
可以說你在官網上 你在普通的售票渠道 你根本買不到瓦格納歌劇的票
但是你只要是協會會員 你就有可能拿到票
這個協會其實是控制了很大的票務 欣賞音樂跟學音樂不一樣
學音樂肯定有方法 欣賞音樂有沒有方法 其實我覺得也是屬於個人經驗
當然了 經驗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都問我
怎麼樣能夠快速地進入欣賞音樂的一個比較好的境界
到底從什麼樣的作品入手 比如說 我剛才在講 你如果就是說由淺入深
上來就聽最淺顯的作品 然後慢慢慢慢的 我說等你沒有培養出來的時候
因為現在第一 是古典音樂真的不存在這種所謂的循序漸進 第二
我們今天的人都耐心比較差 都不是很耐煩 所以你給他布置作業似的
你先聽這個 再聽那個 再聽那個 其實他聽音樂都是帶著作業
帶著任務來聽的 這個音樂並沒有真正的深入到他的內心
特別是在淺顯的 比如說所謂的序曲 進行曲
這些東西它的音樂結構也相對非常簡單 它跟像貝多芬 像勃拉姆斯
像布魯克納的大交響曲的內在結構 就是深層結構 它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說你怎麼樣通過循序漸進 到從一個歌劇的序曲
音樂會序曲 進入到一部後期浪漫主義
晚期浪漫主義的一個交響曲的這麼一個結構當中 我覺得這當中的路
其實你一天就可以走完 你也可以把它設計成100天 當你走到第十天
第20天的時候 你可能就走不動了 也就是說
很多人因為上了音樂入門的當 他沒有把路走下去
就是你把它設計得旅程過於長 就是我們今天講行程太長
很多人無法達到 所以其實我的個人經驗 就是說像馬勒的音樂
勃拉姆斯的音樂 和布魯克納的交響曲 我覺得這個都屬於古典音樂
通常來看 他們是層次很高的 好像一個初學者無法馬上進入
但是恰恰相反 我這麼多年身邊的朋友的經驗
我個人有時候故意還拿它做實驗 我覺得是完全可以的
就是音樂你可以馬上上來就聽瓦格納 你可以上來就聽布魯克啦
當然布魯克那你還是要做一點引導
比如說你聽他的《第五交響曲》的第二樂章 聽《第八交響曲》的第三樂章
聽《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 這當中都有故事你帶著這個故事
你來去感受那個音樂的音響對你的包圍那種氛圍 其實你很快就沉浸進去
我覺得人其實心臟 大腦構造都差不多 這個跟受教育程度 跟學歷
跟職業 其實沒什麼關係的 每一個人
他都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自然人來感受音樂 對音樂的進一步的了解
可能是需要你的一些學習 需要你的一些知識的積累
或者說你的知識的惡補 去補充你的知識 但是你在欣賞音樂
就是說第一步 我覺得不一定非得是我們要聽貝多芬的
現在聽命運怎麼敲門 然後聽《英雄交響曲》的那兩聲和弦 英雄的和弦
也沒必要說 先去聽聽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
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受前蘇聯意識形態的影響
其實才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它的難度是非常高的
但是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標題 大家好像覺得我聽這個交響曲
我只要帶著一種悲傷的親情 悲愴的心情來聽 我好像就理解了
其實是一樣的 其實他這個交響曲在他那個年代 19世紀晚期
應該說是從結構上非常複雜 整個的和聲 整個的樂曲的表現形式
在那個年代還是比較超前的 它並不是一個我們認為是相當傳統的
它還是很標新立異的一個東西 就是你把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
《第六交響曲》你作為古典音樂的入門曲目
其實按照我們通常的入門的那種理念 它是不合適的
其實它的這種複雜程度不下於勃拉姆斯 不下於德沃夏克 包括我們今天
理解德沃夏克的《來自新世界》交響曲 大家每個人都熟悉 熟悉什麼呢
因為它太有名了 為什麼太有名了 因為它有個標題
大家一聽這個《來自新世界》主題一出現 大家就想起那個自由女神像
然後這個第二樂章旋律一起來 大家就想到回故鄉
就想起了印第安人悲慘的命運 所以說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一些文學的聯想
跟他了不了解這個音樂結構沒有太大的關係 但是你如果真的是要了解
這個音樂結構再來欣賞音樂 當然了 更有助於你去理解音樂
但是一開始 當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的時候 我覺得從任何作曲家進入
包括你從勛伯格的《古列之歌》 去年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上演出的
那個作品是非常複雜的 可以說是開了20世紀音樂的先聲的
就是說你要是看從總譜來理解 複雜之極 當時他是專門定製的譜紙
他在寫這個音樂的時候 普通的出版的譜紙是不能用的
因為它多了非常多的聲部 所以說你從研究總譜的角度出發
它是作曲學的博士後的課程
可是我們作為聆聽者 我們聽到的是一種綜合的聲音把你包圍之後
你來感受 你用你的每一個細胞 用你的整個身心去感受
它當中是沒有任何隔閡的 沒有技術的障礙和專業的障礙
所以說我覺得所謂的方法 就是你只要靜下心來
你去認真的聆聽一首音樂 我覺得你就能進入到這個音樂當中
就是對我們欣賞古典音樂 我們真心愛它的時候
我們希望能夠聽到還原度最高的聲音
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有一個好的器材系統 能夠把音樂的最豐富的質體
最內在的東西 就是說被壓縮的東西 我們希望給它解放
給它完全釋放出來 高度還原釋放出來 這才是欣賞古典音樂的一個要求
很多人說聽錄音永遠不如現場 可是現場它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
現場的局限性 第一現場秩序 它有種種的你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
它破壞了音樂的完整性 它破壞了你的欣賞音樂的一種
非常不容易醞釀起來的情緒 還有對演出的 比如說莫名其妙的掌聲
莫名其妙的聲響 有時候要是帶小孩進去 孩子一哭鬧
對音樂家的情緒也是一個干擾
那麼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就是說音樂家本身的水平 他對音樂
比如說這個音樂家他的水平不高 但是又是沽名釣譽
那麼他傳達出來的音樂肯定是負面的 因為音樂這種美好的東西
你想想看 不能讓一個壞人來給你表現出來
你希望音樂家比你要高尚得多 他能夠作為音樂的代言人
他作為音樂的祭司 他把這個音樂給你進行二度創作 再傳達給你
所以說我們如果想聽最好最好的音樂 這個現場是一部分
需要你精挑細選 更重要的是你要聽 同樣
錄音也是偉大的人類文明的遺產瑰寶 你把它留下來 你來欣賞
那麼在這種欣賞情況下 我們今天是這樣 我覺得手機 網路
它只是你的開始 當你愛上了音樂之後
你不可能永遠滿足於聽這種壓縮的聲音 這種單薄的 沒有生命的聲音
當然現在很多數字錄音的水平也非常高
比如說現在高級的數字播放器也是10萬 20萬
數字播放器裡面你會聽到唱片也聽不到的東西 因為唱片是一個塑料片
它的內存容量也是有限的 但是數字播放器它可能是同一樣的一首樂曲
它的信號會比你的CD信號要大十幾倍 在這種情況下
它徹底解決了一個音樂的壓縮問題 它完全是高格式的
完全還原的一種播放器 在你的重放系統
今天也為這種高格式的數字的音源 也提供了最好的音響系統來匹配它
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 其實我覺得這大概也算是一個誤區
就是說欣賞音樂 熱愛音樂 從學一件樂器入手
那麼我在很多的講座當中 經常在最後的互動環節
可能是問問題問的最集中的就是孩子的家長 就是說我兒子想學琴
我兒子正在學琴 能不能給我的兒子學琴做一些指點 我往往都會問
我說你作為她的媽媽 你愛音樂嗎 她說我喜歡啊 我說如果你喜歡音樂
這比你孩子怎麼樣去學琴更重要 因為孩子對音樂的熱愛是受父母
受家庭的影響的 而不是說你父母都不喜歡音樂 你就讓孩子學樂器
那麼還有的 就是媽媽跟著孩子一起學 每天孩子在回家練習的時候
媽媽在旁邊督促 我看過很多這方面的視頻 但是當孩子說
我想買一張唱片 我想聽一個音樂會 我想聽一個音樂
那麼媽媽一定要問 這個音樂會是不是鋼琴 孩子說不是 是交響樂
媽媽說 除非你去聽鋼琴 交響樂不要聽 你沒有時間聽 你要寫作業
你要練琴 就是說你要孩子練琴 你又不讓孩子去聽音樂 喜歡音樂
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最可悲的 所以說我覺得學不學樂器不重要
首先你要有興趣 你要熱愛音樂 當然了 你讓一個正在貪玩的孩子
主動去愛上這種苦練 這個也實在是對於孩子的童年來說不公平
所以說我永遠在說 就是我有一句話 什麼是天才
天才不是所謂的什麼辨音能力強 音準好 耳朵好
天才就是你從小就熱愛音樂 就熱愛鋼琴 歷史上80% 90%的天才都是
他父母讓他干別的他不幹 他一定要去彈琴 他一定要去學樂器
大量的音樂家都是這樣誕生的 比如說莫扎特小時候 攔著他
他小時候彈鋼琴 拉小提琴 他都是自己要去學 沒有人教他
他要求家長來教他 很多很多的音樂家都是
我覺得天才的劃分就是他天生熱愛 這叫天才 不是說看你的條件
你的這個條件 你的手很大 可以彈鋼琴 你的手很寬 可以拉小提琴
他音準特別好 他唱歌唱得很准 這個我覺得都不叫天才 天才是什麼呢
就是註定你要干這個 我覺得這才是天才
現在我們這個節目肯定是要推薦幾本書 包括我們欣賞音樂
我一直也強調欣賞音樂要伴隨著閱讀
可惜的是我們現在中文讀物好的讀物並不多 另外就是我剛才說了
我說音樂入門書能不看就不看 因為我怕你看不下去
但是既然我們要推薦讀書 我推薦的第一本書
還是一本我選中的非常棒的音樂入門的書 為什麼說這本書棒呢
就是《聆聽音樂》 它的作者是萊特
這個萊特是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的資深教授
這本書當年我引進到三聯書店的時候 這是第七版 這個時候的內容
就是萊特在耶魯大學公開課 他是作為一個王牌的公開課
我記得網易公開課當中已經有了 而且配得非常棒的中文字幕
可能也是這樣人士給配的中文字幕 我覺得你看了這個公開課
因為這個萊特很棒 就是國外的音樂教授在講音樂的時候
他都是守著一個鋼琴 他會隨時把一個動機 把一個主題
把一個和聲關係交代給你 所以說你看了公開課 再來讀這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個講義教材一樣 互相參照著來看
這個時候的價值就凸顯出來 就是音樂書
最可怕的就是中文版的譯者很可怕 所以說好的音樂譯本
其實在今天來看是越來越稀缺 好在這本書的兩個譯者是我找的
一個是中國音樂學院的音樂學教授 一個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音樂學教授
我覺得在翻譯上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是值得推薦的
這個書也是一版再版 你想了解古典音樂的基本要素
這本書里都涵蓋了 包括音樂的分期 音樂的流派 音樂的體裁
都涵蓋了 而且它會有一張唱片 基本上把它的基本內容
很粗粗地在一張唱片當中也都表現出來了
你也可以根據它的書里提到的一些曲例
你可以自己在網上找相關的音樂來欣賞 完整的版本來欣賞
所以說這本書是我第一本要推薦的 我推薦的第二本書
這本書我覺得對我的影響非常大 我當初在80年代的時候買到這本書
是這本書的節譯本 就是它節譯出來 這本書叫《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是世界音樂當中最偉大的名著之一 當時張洪島教授翻譯這本書的時候
張洪島教授現在是103歲了 還健在 在挪威奧斯陸
我就是因為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太大 所以說我在2010年去奧斯陸時候
我專門去拜見了張洪島老先生 可以說也是我一生的音樂的指路人
這本書應該說是它給我最大的信心就是 這本書裡面真的是沒有一句
我們認為純粹的音樂的技術術語 它講的是音樂文化
所以它是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我在1980年買的那個書的版本
叫《19世紀西方音樂文化史》
也就是說從這本書里摘譯出來的關於19世紀的書
那本書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看了那本書之後
我覺得都可以大談19世紀的音樂文化了 它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書
特別是張洪島是中國歷史上 最棒最棒的音樂學者 他本人是音樂家
小提琴家 然後他的語言又棒得不得了 天生的語言天才
他的譯文非常優美 他真的是一個音樂界當中 少見的知識分子型的學者
所以說他的語言是深入淺出 融會貫通 非常棒的
今天像這樣的音樂譯者 我覺得是絕跡了 非常少 所以現在這本書
後來在楊燕迪教授的主持下 把他的全本給譯出來了
因為我記得我很早認識楊燕迪教授的時候 我們一直在想
如果這本書能夠出一個全本多好 所以說這個書最終全本出來了
我現在拿的是第一版 有趣的是我個人跟這本書也發生關係
當這本書在出第二版的時候 因為我的意見 我說這第一版的封面設計
整個的開本都不舒服 我說能不能調整一下 最後出版社也聽了我的意見
做了一個調整 而且他的第二版
就是新版的整個的封面設計是我找人做的 而且是我提供的封面的素材
因為我覺得對我影響這麼大的一本書 我應該要出一把力
這純粹是一種熱情 這個第二版也出來了 這本書我幾乎是要翻爛了
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非常棒 讀了這本書我們也要知道
其實我們對西方音樂的了解 就是最近300年的事情
但是西方文明中的音樂要追溯到兩河文化 追溯到人類的古典文明
追溯到希臘羅馬 所以說這當中其實有很多我們應該了解的東西
這些篇幅其實在整個這本書里 佔到了將近1/3的篇幅
可見我們要了解西方的音樂 上古時代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忽略
因為我們了解的其實都屬於近代音樂 讓我推薦3本書
第三本書很難取捨 其實還有很多對我影響很大的書 都想推薦給大家
但是我想 既然是今天我來跟大家聊天 我還是推薦一本我的書
我也寫了好多書 寫了十幾本書 但是這本書我覺得是比較實用的
我的很多朋友 讀者 包括這本書的發行量也很大
這本書可能是加印了4次還是5次了 這是國家大劇院音樂講堂叢書
這是其中的一本 就是《交響樂的欣賞》 分十八講
我把交響樂整個的類型 脈絡基本上理清楚了 而且語言深入淺出
欣賞音樂嘛 其實我今天來講 我覺得每一種題材都很重要
比如說欣賞音樂 越到了一種所謂的高段位
可能是越應該欣賞弦樂四重奏 欣賞鋼琴奏鳴曲
可能這種東西都是百聽不厭的 我覺得最主要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交響樂
交響樂包括交響曲 協奏曲 管弦樂組曲 包括一些著名的序曲
包括著名的交響詩 交響幻想曲 交響迴旋曲
只要是交響樂隊演奏的都可以歸類到交響樂
所以我覺得在這裡也要澄清一下 交響樂跟交響曲
我覺得在中文上還是要有一個差異 現在很多人把貝多芬叫命運交響樂
田園交響樂 什麼第幾交響樂 我覺得這個是不對的 應該還是叫交響曲
交響樂和交響曲至少在英文表達上 它是有嚴格的不同
所以交響樂18講他說的不僅僅是交響曲 它還包括協奏曲
包括序曲 組曲 包括交響詩 只要是交響樂隊演奏的 這裡都包括
我覺得這本書也可以作為入門書 但是它不會跟你講最基本的音樂樂理知識
它其實給你梳理的就是交響曲的一個全貌 當然後面還有一個我的特色
唱片版本的推薦 這個是在別人的叢書當中 別人那裡都沒有的
因為我覺得我收藏唱片幾十年 花了那麼多的心血 經歷
我覺得這個經驗也應該跟所有的人分享 今天啰里啰嗦的說了這麼多
應該說條理也不是很分明 您也千萬不要把我的話當成什麼金玉良言
今天我們就像聊天一樣說一些音樂的事 但是這個主題不要忘了
就是讓音樂點亮你的生活 無論你曾經是否已經愛上音樂
還是說你從今天因為跟劉雪楓的相識 你喜歡上音樂了
我覺得有音樂的生活一定是充滿陽光 它是一個明亮的生活
你的心靈一定是開朗的 開放的 樂觀的 因為音樂呢
既使是我們來聽這種很沉重的音樂 感傷的 憂傷的 悲傷的 葬禮的
哪怕是死亡的音樂 它都會喚醒你內心的一種 比如說你的死亡
大家一聽說死亡 很恐怖 很可怕 很灰暗 但是音樂對死亡的描繪
你會感覺到死亡當中其實存在著人類社會 人生髮展最重要的一個哲理
這個哲理常常被我們普通人忽略掉 你通過欣賞音樂
其實它告訴你很多很多情感上的感受
告訴你很多很多人類發展的自然史當中 你要面對的東西
我覺得人就是這樣 對一件事情 有準備和沒有準備
他的這個情感的表現 心靈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音樂就是讓你對所有的情感 都有所心理準備
從而提高你所有的情感的承受能力 這是音樂讓你閱遍世界
音樂讓你了解所有的情感
推薦閱讀:
※藏語字母確定基字的原則是什麼?
※如何精鍊地用別的詞形容「刻奇」?
※相比象形文字,拉丁字母有何優劣?
※文字,是心上的花
※淺談孫詒讓先生生平之愛好——搜集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