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11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殊勝論典《入菩薩行論》,《入菩薩行論》主要宣講了菩提心的功德、本體、生起次第以及如何讓菩提心再再增長至圓滿、如何行持菩薩行的殊勝竅訣。

上課前我們說: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起殊勝的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到底是如何安立的?雖然整個大乘佛教對菩提心、菩薩行、受菩薩戒等都進行了宣說,但關鍵是我們自己內心中對菩提心的本體、修法有沒有一種清晰的認知?有沒有想過內心一定要生起菩提心?所以學習《入菩薩行論》就是要準確地認知:何為菩提心?怎麼樣生起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怎麼樣以菩提心利益有情?現在所講已經涉及到了真實菩提心的內容。

現在講菩提心的特殊功德。

己二(特殊功德)分三:一、分類;二、本體之差別;三、功德之差別。

第一個科判分類已經講完,世俗菩提心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類,我們心中首先要發起願菩提心,然後再發起行菩提心。今天我們學習第二個科判:

庚二、本體之差別

前面宣講了分類,現在宣講本體的差別: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具有什麼體相。通過學習本體之差別這一科判所攝持的頌詞,我們能夠了知什麼是願心、什麼是行心,此處以比喻的方式來宣講本體的差別。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一般人都了知欲行與正行的差別:欲行就是想要去某個地方,比如想去某個勝地如印度金剛座等等。這種想去的心愿,是帶動行為的一種總的意樂、發心。如果當時沒有這個想法,後面不會有準備錢財、資具的行為。單單憑「想去」的意樂而不付諸行動,是無法到達目的地的。所以先「欲行」,後面才是「正行」——在因緣和合之後真正開始去向於自己的目的地。

猶如人們都了知欲行和正行的差別一樣,「如是智者知」:如是的道理有智慧的人應該了知;「二心次第別」: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次第與差別。二者如何對應比喻呢?欲行對應願菩提心,正行對應行菩提心。欲行是帶動正行的總基礎,同理,願菩提心也是帶動行菩提心的真實基礎。

願心是為利益一切眾生髮誓成佛的心愿,是緣佛果的發心;行心是通過實踐願心,修持成佛的資糧。而成佛資糧的修法,是從如何成佛的加行、一種實踐方法上進行安立的。願心是緣果的一種發心,行心是緣因的一種發心,這個因就是六度萬行等真正的修法。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要成佛的心愿是願菩提心,為了成就佛果而行持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重點是修持因地的布施、持戒、安忍等六度,是緣因的一種修法的決心。二心的次第是:先有願心再有行心,二心的差別是:前者是發願,後者是真正的實踐。

如果我們相續中有了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此時我們內心中就具足了世俗菩提心。有了世俗菩提心,此後我們的思想行為、種種修行都能安立在殊勝的正道上不斷發展。修道也需要某種紀律、規範,作為大乘行人來講,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讓我們的心和行不至於流落到世間八法上,也不至於流失到小乘的自私自利上,自始至終都是在大乘的軌道上不斷奮發、不斷加強,此時可以說我們的行持達到了修法的標準。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次第對一個大乘修行者非常關鍵。如果沒有菩提心,缺少菩提心,實際上我們根本無法修持大乘佛法。就算表面上有大乘修行者的名稱,但並沒有大乘的意義,因為大小乘是以有沒有菩提心來區分的。阿底峽尊者講過:「內外道以皈依別,大小乘以發心別」,內道外道以是否皈依三寶為區別,大乘小乘以有沒有發菩提心為區別,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沒發菩提心就是小乘。我們在修持菩薩道的過程中,要再再提醒自己一定要發菩提心、生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關鍵的。現在我們已經學習到這樣的教言,了知了它的殊勝性,隨著深入學習《入菩薩行論》,還會學習到更殊勝的教授。

這個頌詞看似簡單,但在深入探討時,對菩提心的本體、分類、所緣、一乘道的修法,實際上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像《現觀莊嚴論》裡面有發菩提心的內容,印藏大德對此有很多不同的辯論。針對一般初學者來講,辯論過多有可能讓我們搞不清頭緒,因此有部分大德告訴初學者或在家修行者:儘可能了知菩提心各方面的內容,主要是了知之後每天串修,力爭在內心中體會菩提心,這也是一種方法,把主要意思掌握之後就要去實踐。

如果通過很長時間學習,雖然把菩提心的本體、不同的分類、到底佛地有沒有發心等等問題搞得非常清楚,如果沒有實踐的話,內心中還是沒有生起菩提心。換一個側面講,了知沒有那麼詳細、圓滿,但是了知關要之後,好好串修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慢慢修持內心就會生起感受,最終還是可以產生殊勝的利他之心、捨棄心中自私自利的作意。針對不同的情況,也有不同的學習方法。

上師在講記中提到了一些辯論,如菩提心是屬於心王,還是心所?世俗菩提心即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到底純粹是凡夫人行持的,還是聖者位以後行持的?這方面的辯論很多。但是我們應該知道: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在凡夫位就必須要學習、實踐的,到了聖者果位就有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不是通過儀軌而是通過證悟法性生起的。願菩提心是一種分別念,是緣善法產生的善心,可以通過儀軌、訓練的方式生起並再再增上。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實際上就是一個心的兩個側面,就是一個本體、不同的反體。從一個本體的不同側面來安立為一個緣果、一個緣因的修法。

寂天菩薩以容易理解的比喻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願心、什麼是行心。我們要了知:願心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自己發誓成佛的心態。要利益一切眾生髮誓成佛,但是觀察自己的內心——業障很深厚、福德很淺薄,這樣的心態很難利益眾生,怎麼辦呢?為了實踐自己的諾言,我們就要去修持布施、持戒等等六度萬行,這就叫做行心。通過這種比喻的方式,我們能夠了知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不同次第和差別。

注釋中講:〖就像想要去往某地一樣,為了他利而想獲得菩提的意樂即是願菩提心。〗用發願想去某地比喻願菩提心是為他利獲得菩提的意樂。菩提心有兩種心態:一是悲心緣眾生為他利。菩提心真正的內涵就是一心利他,以利他為重點;二是以智慧緣佛果。為了利他要怎麼做呢?為了利他就要獲得菩提。為什麼一定要獲得菩提呢?因為只有獲得了菩提果位,才能夠圓滿地成辦利他;如果沒有獲得菩提果位,利他的能力是不圓滿的。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會遇到這種情況:有的眾生我們能利益,有的眾生我們無法利益。我們凡夫人看到很多受苦的眾生,雖想救度他們但是只能幹著急,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利益他們的能力,所以只能在內心好好發願,願自己累積資糧成就佛果之後再來廣大利益眾生。雖然如此發願,並不意味著利益眾生一定要等到成佛之後,而是因為成佛之後利他的功德、利他的能力是最圓滿的。修持菩薩道時,我們內心的功德會逐漸增上,利益眾生的能力也在不斷增上。所有利益眾生的能力當中,獲得佛果之後能力是最強的。所以為了普遍利益所有眾生,我們要發誓成佛,這就是願菩提心。我們要牢牢記住願菩提心的體性是一種作意:以大悲緣眾生、以智慧緣佛果。

〖如同正式啟程前往該地一般,踏上能獲得佛果的正道並且渴望修持此道,就是行菩提心。〗有了想去某地的想法之後,接下來就是準備資具、錢財等,計劃好就開始正式啟程,以走路、坐車、搭飛機等方式開始前往該地,這就是正行。以此比喻踏上能獲得佛果的正道,並且渴望修持此道。要成佛必須具備很多的因緣、很多的資糧,(佛陀非常慈悲,在經典中告訴我們獲得佛果的方法。)此處以已經有菩提心為前提,菩提心當然是獲得佛果最不可或缺的因。

發了菩提心之後怎樣去圓滿資糧呢?佛陀告訴我們六種圓滿資糧的方法: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智慧,通過六度圓滿福德和智慧二資糧。前三度即布施、持戒、安忍是圓滿福德資糧的因;後二度禪定和智慧是圓滿智慧資糧的因;第四個精進度是能夠幫助圓滿福德、智慧資糧的共同助緣——有了精進才能在福德、智慧資糧方面繼續修持、圓滿修持。這就是能夠圓滿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的六度修法,也是佛陀告訴我們的獲得佛果的正道。所有菩薩都要修六度。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廣傳》中,全都是以六度作為修持成佛之道的殊勝方法,其他的修法無一不包括六度的修法,而且渴望修持此道。一方面是踏上此道,另一方面是非常渴望、對修持此道非常有興趣。為什麼?因為只有通過此道才能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最大程度利益眾生。菩薩利益眾生的心愿如此迫切,所以對於修持六度之道充滿了渴望,作為一個真正的菩薩,以怎樣的意樂修道非常關鍵。菩薩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道,而只有佛果才是最圓滿的利眾之道,因此菩薩對於能夠獲得佛果的方法沒有一點厭倦,充滿了希求之心。這是初發心菩薩必須要了知的,內心要向這個標準看齊,雖然這個標準現在而言對我們是高了點,但我們要爭取達到。如果為了利益眾生、修持佛道可以捨棄一切,把所有的精力事業全用於修持菩薩道,自己就會變成一個標準的菩薩,能夠有這樣的修行,就是行菩提心。

〖希望成辦自他二利的智者,通過了知這兩種比喻的差別,同時就會明白願行兩種菩提心意義的不同順序。〗「希望成辦自他二利」,此處「他利」就是利益眾生,「自利」就是成佛。希望成辦自他二利的有智慧的人,通過了知欲行和正行這二種比喻的差別,就會明白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不同次第、意義。有智慧的人也通過對照比喻和意義,同時明白此中所詮釋的殊勝含義。

這個以上講了第二個科判:本體之差別。下面講第三個科判:

庚三、功德之差別

前面講了本體,即二心的體相或定義:什麼是願菩提心、什麼是行菩提心。下面講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有怎樣的功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相比較哪一個功德更大,這就是第三個科判所宣講的功德之差別。

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

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

願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大。前面我們講成佛都是以願菩提心為基礎的,因為只有想要度化眾生、想要成佛的心愿一直存在,才有修持一切菩薩行的動力,如果中間你的願心退失了,或是已經失毀了,就沒有修持的基礎了,那麼所有的行為就沒有興趣再繼續下去。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願心是一切成佛的根本、是核心的基礎。願菩提心最終的功德是牽引眾生趨向於佛果,這是很明顯的。即便不說獲得佛果,在生死流轉中也能夠獲得巨大的功德,生起廣大的果報。所以說「願心於生死,雖生廣大果」。這個廣大的果報是什麼呢?在各種注釋、講義中說,願菩提心可以獲得人間、天上的果報。因為願心是非常強烈、純凈、所緣非常廣大的善法,按照業果不虛的規律,所有的安樂無一不是由善心、善功德引發的,而此願菩提心善功德法,遠遠超勝其餘世間的一切功德法。如果世間當中以自私自利的心態所攝持的善法都能夠引發廣大的果報,那麼如此清凈的、廣大的願菩提心一定能夠引發更廣大的果報。廣大的果報具體是什麼呢?注釋中提到:在天界可以獲得梵天、六欲天等天界天王、天人的果報。天人所依的世界非常清凈、優美,受用具足無需勤作,天人相貌端正、身體圓滿,心態非常快樂;在人間,願菩提心也能引生如國王、施主、富翁等果報。當然菩薩的心愿並不追求這些人天果報,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單純追求人天果報屬於三士道中最下等的下士道發心,連小乘都不願意追求人天善果,何況處於三士道中的上士道,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怎麼可能去追求人天果報呢?所以,菩薩自己是不追求的,但是因為其菩提心的的確確是一個很廣大、很清凈的善心,通過業果的緣起規律,它一定會成熟,不追求這些也會成熟。再說從現在發心乃至於成佛之間,我們在輪迴中還會轉生很多世,因為內心有清凈的願菩提心,所以在此過程中,所轉生的世界、受用、身體都是非常清凈、圓滿的,所以願菩提心在生死中可以產生很大的快樂果報。第二句頌詞「雖生廣大果」的「雖」和下句頌詞的「行心」有連接,願菩提心在生死中雖然能夠產生很廣大的果報,但是「猶不如行心,相續增福德」,還是比不上行菩提心能夠相續不斷地增上福德。「相續」就是不間斷的意思。這是二者功德的差別。

〖願菩提心在我們身處生死輪迴期間,可以產生廣大的果報,《華嚴經》中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縱然壞損,亦勝過所有上等金飾,且不失金剛寶之名。善男子,同理,發菩提心之金剛寶縱然離開勤奮,亦勝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之金飾,亦不失菩薩之名,復能遣除輪迴之一切貧困。」〗我們發了願菩提心之後,不是馬上就成佛,還要在輪迴中待很長時間。因為有了願菩提心攝持的緣故,在輪迴流轉的過程中,完全不同於之前沒有以利他菩提心攝受的、純粹屬於業力的流轉,所以在身處輪迴期間,以願菩提心的加持可以產生非常廣大的果報。前面介紹過,在天界可以感得天王的果報,在人間可以感得富翁、長者、國王、轉輪王等殊勝的果報,菩薩可以利用這些殊勝的善趣身份一心一意地利益眾生。發了菩提心的人雖然得到很多財富、擁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不會像一般的世間人用這些財富、地位進行自我享受,與凡夫完全不同,菩薩有高位、名聲,就會利用這種優勢利益眾生,將眾生安置於殊勝的福地。從這個角度講,發了菩提心的菩薩為了利益眾生,有財富也可以,有高位也可以,有名聲也可以。而沒有利他心的凡夫,有財富高位等等都會成為自我膨脹的因,對自他都沒有任何利益。

「《華嚴經》云:『善男子,譬如金剛寶縱然壞損,亦勝過所有上等金飾」:金剛寶(有的講是金剛石、金剛鑽石)雖然已經壞損了,但它還是勝過所有上等黃金打造的裝飾品。「且不失金剛寶之名」:即使壞損之後其名稱還是金剛寶,這是其殊勝之處。「善男子,同理,發菩提心之金剛寶縱然離開勤奮,亦勝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之金飾,」此處把願菩提心和金剛寶做一個對照,願菩提心的金剛寶雖然離開了勤奮,「離開了勤奮」是指還沒有真正的生起行菩提心,只是內心中有一個很強的願望:要度化眾生!要成佛!還沒有真正去實踐。前面「金剛寶雖然壞損」對應的就是「離開勤奮」。「勝過一切金飾」就是說雖然願菩提心還沒有開始勤奮用功修行,但是也能勝過所有聲聞緣覺的種種功德。此處「聲聞緣覺」所指並不是剛入聲聞緣覺道的人,也不是聲聞緣覺的有學道,而是指聲聞緣覺阿羅漢,即已經在聲聞緣覺道達到究竟的聖者。雖然他們的果位非常殊勝,但是沒有發起緣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而凡夫人發了一念願菩提心,雖然還沒有開始實踐,通過發心的力量就已經超過了阿羅漢。「亦不失壞菩薩之名,」即便還沒有真正地加行,也不會失壞菩薩的名稱。「復能遣除輪迴之一切貧困」就好像破損的金剛寶,可以遣除輪迴里所有的貧困一樣,發了願菩提心的菩薩,通過願菩提心的能力也能夠遣除乏少功德的各種貧困,逐漸引導眾生成佛。

何時為度盡,無邊眾有情,

立志不退轉,受持此行心,

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

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這個頌詞主要宣講行菩提心的功德。行菩提心是怎樣一種受持的決心呢?「何時未度盡,無邊眾有情」,就是說自己發願乃至於虛空存在、眾生存在之際,立誓要度盡一切「無邊眾有情」。發了這種根本不退轉的志願,為實現這個志願開始修持種種資糧,受持行菩提心。這種決心非常堅固,非常迫切地就想一心利益眾生,所以在行為上開始實踐:調伏自己的身語意、修持布施、持戒等六度四攝法,就開始受持了行心。這個頌詞可以理解為行心的殊勝相狀:為了度化一切眾生,立志不退轉,並且開始真實去做利益眾生的種種福善之行。究竟來講,菩薩是以福善之行希求成就圓滿佛果,以便最廣大地利益眾生,在未成就佛果之前,菩薩也會以此福善之行利益眾生。所以修持行菩提心的時候,這種因地的善行能夠利益眾生,也願以此因地的善行成就殊勝的果位,再以殊勝果位的殊勝功德利益眾生,就稱之為行菩提心。

下面直接宣說行心的超勝之處:「即自彼時起,縱眠或放逸,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即自彼時」就是從受持行菩提心這一剎那開始,縱然在睡覺過程當中(一般來講睡覺、吃飯都是屬於非善非惡的無記法),因心中已經有了利益眾生的堅定行菩提心的緣故,雖然沒有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但仍然會增長福德。或者偶爾放逸,在參加一些聚會、看一些娛樂節目的過程中,內心中行菩提心的功德還在不斷增長,如後面頌詞所言「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即便在睡眠或放逸當中,福德都在不斷產生,更何況在沒有睡覺、放逸的情況下,在真正思維利益眾生、實踐利益眾生的時候,其福德更是相續不斷地產生,猶如虛空一樣,即「量多等虛空」。我們從發心到成佛,需要三無數劫的時間,看起來非常遙遠,需要的時間很長。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如果有了這種清凈的行菩提心,每一剎那都在不間斷的增長福德,如此相續不斷地增長,我們相續中總有一天會累積圓滿成佛的資糧,這就是行菩提心的殊勝利益。

我們要得到這樣的功德也不是非常困難。一方面我們要發起利益眾生的心、發起成佛的心,這是願菩提心;發了願菩提心之後,為了成辦所發的願、為了真正利益眾生,開始去布施、持戒,聽法、修持、念咒、念佛,都可以算是行心。首先發了願菩提心,然後為了成就此願望開始去做準備、開始修行,都可以算是行菩提心。有了這種行心而且沒有中斷的話,的確就像頌詞所講的一樣「福德相續生,量多等虛空」。

下面講注釋:〖然而,它並不是像行菩提心那樣連接不斷產生福德,從什麼時候起,為了能使無邊無際所有眾生界從業惑的束縛與輪迴的牢獄中解脫出來,在生死輪迴沒有空無之前,懷著義無反顧的利他心真實受持行菩提心。〗前面已經介紹了願菩提心的殊勝功德,願菩提心的功德雖然如此廣大,但是相對於行菩提心而言,還是有所不足。因為願心只是一種發願,而發願離真實地利益眾生和成就佛果還有很長的距離,中間必須要依靠行心來連接。行心不單單有發願而且還有行為,從這個角度觀察,願菩提心不如行菩提心,因為它並不像行菩提心那樣可以連續不斷的產生很多福德。

「從什麼時候起,為了能使無邊無際所有眾生界」,首先我們發菩提心,要了知所利益的眾生(即所緣對境)不是一兩個眾生、幾百幾萬個眾生,而是無邊無際的眾生。除了我們能夠看到的、感到的、想像到的,實際上無邊的世界還有無量的眾生。菩薩發心的時候,就是要讓所有無邊無際的眾生都獲得解脫。

怎麼解脫呢?要從業惑的束縛中解脫、從輪迴的牢獄中解脫。業惑的束縛屬於因,輪迴的牢獄屬於果。眾生被業惑所束縛,沒辦法修持超越輪迴的殊勝之道。業惑有業和惑兩層含義,惑就是煩惱,業就是通過煩惱而產生的種種的業、種種的行為。眾生被業惑所束縛,沒辦法真正獲得解脫。因為有了業惑的緣故,一定會顯現輪迴,這是因。此處把輪迴比喻成牢獄,牢獄中有不自由的痛苦、被打罵的痛苦、缺衣少食的痛苦等等,因為有了業惑,一定會感受輪迴牢獄的痛苦,這是果。為了讓眾生從因的煩惱和果的痛苦中解脫出來,菩薩發起了非常猛烈的誓願:「在生死輪迴沒有空無之前,懷著義無反顧的利他心真實受持行菩提心」,即在生死未盡、輪迴未空之前,菩薩懷著非常猛烈、義無反顧的利他心,真心實意地利益眾生,受持殊勝的行菩提心,實踐種種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

〖從此以後,如果沒有失毀這一行菩提心,那麼即便處在睡眠或陶醉等放逸的狀態中,齊天洪福也會連續不斷屢屢產生。〗從受持行菩提心開始,如果沒有遇到違品,也沒有想過要拋棄行菩提心,沒有生起不想再精勤利益眾生的發心,只要沒有出現這些明顯的心態及行為,即在沒有出現行菩提心的違品之前,菩薩即便在睡眠時,中斷了善法的修行;或者有時放逸,沒有真正處在正知正念的狀態中,齊天洪福也會連續不斷的產生,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非常巨大。

我們看到這些頌詞之後,應該讓這些文字打動自己的心,應該相信願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巨大,行菩提心的功德更是大得不可思議。從而如是發願:我一定要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一定要獲得如是的殊勝功德!那麼接下來自問:我能具足嗎?仔細觀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發起利益眾生的心、成佛的心,受持願菩提心;然後每天盡己所能去修習身語意的善法,受持行菩提心,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雖然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有不同的層次,初發心菩薩的願心和行心不能和加行道的菩薩相比,更不能和初地以上菩薩相續中的行心相比。相續中修行功德越圓滿,行菩提心的狀態也就越殊勝。但是相應於我們現在的心態也可以實踐願行菩提心,大菩薩們也曾經與我們一樣是凡夫,不能因為現在和大菩薩相比有差距就放棄。我們應盡己所能在自己當下的境界中,盡量發展自己的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這是我們完全可以做到的。

上師在講記中說,行菩提心的功德這麼巨大,那麼天天睡覺、放逸,是不是也可以增長功德呢?認真觀察下來,不能這樣想、更不能這樣做。為什麼呢?因為行菩提心之所以能在睡眠和放逸的狀態中連續不斷地產生功德,主要原因就是它產生了強烈的要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要修持善法的心態,此心態非常之強烈,導致即便在偶爾放逸、睡眠時,這種行持善法的強烈決心並沒有消失。反過來說,如果天天睡覺、放逸,內心中早已失去了這種強烈的決心,相續中失去這種強烈的利他心時,就再也沒有支撐功德屢屢產生的因了,基礎已經不存在了,產生功德的推力不存在時,天天睡覺放逸,內心中利他心、行菩提心的力量只會逐漸變弱,最後就沒有了。如此還想在睡眠、放逸時連續不斷產生功德是絕對不可能的,之所以能夠在發了行菩提心之後於睡眠或放逸中產生功德,是因為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利他心、成佛的心、實踐利益眾生的決心非常強大,因這個心態很強大的緣故,可以連續不斷產生功德。反過來講,如果這種很強大的決心已經失壞了,天天睡覺是絕對不可能有強烈的行菩提心的,因為失壞了行菩提心的緣故,怎麼可能連續不斷產生福德呢?從原因上分析的時候,應該知道這種差別。

戊二(具功德之合理性)分二:一、教證之合理性;二、理證之合理性。

己一、教證之合理性

首先講第一個科判教證之合理性:

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

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

此處以教證和理證進行宣說。首先通過佛陀在《妙臂請問經》中所宣講的教證說明行菩提心的功德非常巨大,然後再通過理證推理行菩提心的利益非常巨大。

頌詞「為信小乘者,妙臂問經中,如來自宣說,其益極應理」就是說,為了讓信仰小乘的眾生趣入大乘修法,或者令他們對行菩提心的功德產生信解,佛陀在《妙臂請問經》中宣講了行菩提心的利益。「其益極應理」:總的歸納起來,行菩提心所緣的眾生是無量無盡的,一切眾生都在調化範圍之內,所緣非常廣大圓滿。廣大的意思是:對境不是個別、幾個眾生,而是無量的眾生;圓滿的意思是:一個都不剩下,所有的眾生都是菩薩發願的對境,這種心態非常清凈、偉大。行菩提心緣眾生幹什麼呢?要遣除他們相續中的障礙,遣除他們的痛苦,這是無比清凈的善心,所以功德很偉大。不但暫時遣除他們在輪迴中的痛苦,而且也令他們究竟離開所有業惑而成佛,讓眾生安住在佛果的意樂當中,這個意樂非常的清凈,而且時間也是連續不斷的。通過很多方面觀察,就知道佛陀在經典中所言的根據的確是非常應理的。下面理證還要宣講,僅僅是利益一個人都能獲得福報,何況對所有的眾生都這樣去利益,福報就更加圓滿了。所以引用《妙臂請問經》中佛陀親自宣講的教證,來說明行菩提心利益非常巨大的合理性,對方也會信仰佛陀的教導,能夠說明問題。

〖行菩提心能產生眾多福德這一點具有合理性,〗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很大、能產生眾多福德這一點是具有合理性的。合理性有教證、理證兩種,首先是教證。〖確鑿可靠的依據是《妙臂請問經》。為使信解小乘之所有眾生趨入大乘,〗確鑿可靠的依據就在《妙臂請問經》中,佛陀宣講了這種功德,為了使信解小乘的所有眾生趨入大乘。「所有眾生」需要觀察,一方面從直接所化來看,是指相當一部分眾生,而不是指真實意義的所有眾生。按照一些大乘經典如《經莊嚴論》,眾生可以分為幾類:有些是決定大乘種姓,有些屬於不定種姓,有些屬於決定小乘種姓,當然小乘種姓是暫時的,並不是究竟的決定種姓。那些決定小乘種姓的人,不管誰給他們宣講大乘佛法,暫時對他們來講都沒有辦法趨入大乘,只有先按小乘的道路走到圓滿的盡頭,入於一萬大劫的禪定出來之後才可能趨入大乘,在此之前他是不會趨入大乘的。從這個方面我們可以知道,即便是佛陀也沒辦法讓所有小乘眾生全部趨入大乘,此處所講的「所有眾生」,從當下語境來看是「很多、相當一部分人」的意思。或者「所有眾生」是就總體而言,因為所有眾生都具有如來藏,現在不能趨入大乘以後也會趨入,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安立「所有眾生」的意義。

〖佛陀在此經中云:「設若我為利樂無邊眾生而披上盔甲,則利樂一切無邊之所緣無邊,善根亦無邊故,即使放逸或睡眠,然於晝夜心之每剎那,善根亦增長、強盛、圓滿。〗佛陀在經典當中講,「設若我」,這個「我」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或者我們自己。為了「利益無邊眾生」是所緣,指無邊無際所有眾生。「披上盔甲」,佛經中很多「披上盔甲」實際上就是指發起了大誓願,或是三種精進中的第一種盔甲精進,盔甲精進主要就是指發起利益眾生的誓願。古代的戰士披上盔甲之後可以減少衝鋒陷陣的傷亡,那麼菩薩為了利益無邊眾生披上了誓願的鎧甲,就像戰士披上了盔甲一樣勇往直前,「則利樂一切有情之所緣無邊」:「利」是暫時的安樂,「樂」是究竟的安樂。利樂一切有情,所緣無邊的緣故,能夠獲得的功德也無邊,善根亦無邊,緣眾生生起了無量的善根,為了利益眾生修集了無量的善根,所以善根也無邊。「即使放逸或睡眠」:即便是在放逸或睡眠的狀態,在晝夜心的每一個剎那,心中善根都在再再增長,不斷強盛,趨於圓滿。這個《妙臂請問經》的教證講得非常清楚。本課就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佛號在處,即彌陀在! 慈法法師開示
傳喜法師:佛法之弘揚,必仗大德僧伽之力
佛說八大人覺經 慧律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新加坡學佛答問(21-30集)
寂靜法師南山寺法會答疑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