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概述(五十三)——唐朝(七)

唐朝在發展到其巔峰的時候,因為安史之亂這一場浩劫而衰落下去。然而安史之亂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事情,因此本期我們先介紹玄宗時期的對外軍事情況,然後介紹安史之亂。

開元、天寶時期的對外軍事情況

北方——後東突厥、回紇、契丹

後東突厥。早在中宗時,為了抵禦突厥進攻,就用張仁願的建議,在河套地區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中受降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南黃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鄉)。開元四年(716年),默啜被鐵勒拔野古部殺死。此後的毗伽可汗雖時有犯邊,卻和唐朝關係有所緩和,因此威脅較默啜在位時期大為減少。回紇興起後,於天寶四年(745年)滅後東突厥。

回紇本為鐵勒部,趁著後東突厥的衰亂而逐漸強大。關於回紇的情況,我們後面將有專篇介紹。天寶三年(744年),玄宗封回紇首領骨力裴羅為懷仁可汗。次年,回紇滅後東突厥。此後和唐朝往來頻繁,唐朝自高宗晚期以來的北方邊疆壓力得以緩解。

開元四年(716年),默啜死後,契丹、奚族的首領率部歸附唐朝,次年唐朝重設營州都督府於柳城(今遼寧朝陽)。由於契丹實力逐漸壯大,與唐朝仍時有戰爭,唐朝用和親和重兵鎮戍兩種手段以控制契丹,以平盧節度使鎮守。

西南——南詔

南詔。關於南詔國的歷史,我們後面有專篇介紹。唐初在今天雲南有六詔,其中的蒙舍詔因地處最南,被稱為南詔,後來統一六詔。至首領皮邏閣時定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西北,洱海西岸)。皮邏閣養子閣羅鳳(712-779年)時,唐雲南太守張虔陀向南詔索取甚多,閣羅鳳大怒,殺張虔陀而攻唐。

天寶十年(751年)四月,鮮於仲通率軍攻打南詔,率八萬多唐軍進入西洱河(今雲南大理境)地區,被南詔擊敗,死六萬人,鮮於仲通狼狽逃回,因楊國忠庇護而未受重責。於是閣羅鳳倒向吐蕃,受吐蕃封為贊普鍾(意為贊普之弟)。而楊國忠則大量徵發河南河北丁夫,準備再次攻伐南詔。

天寶十三年(754年)六月,劍南留後(唐朝節度使等職代理的官名)李宓率七萬人攻南詔,全軍覆沒,李宓被俘。前後數年,由於中原士卒被強行徵發,又不習當地氣候,遭遇瘴癘,唐朝損兵將近二十萬,卻被楊國忠隱瞞。而內地百姓逃避兵役,民不聊生。

然而,閣羅鳳儘管反抗唐軍,卻在國都之門立碑,聲言自己是迫不得已,並說:

「我世世事唐,受其封爵,後世容復歸唐,當指碑以示唐使者,知吾之叛非本心也。」

《資治通鑒》

可見,南詔反唐,很大程度上是唐朝對外關係處理不當造成的惡果。不過不容否認的是,南詔這一時期的確強大起來,和唐朝爭奪兩爨之地,其反唐毫無疑問也帶有擴張的因素。

西北——吐蕃、西域

唐朝在西北,最大的憂患仍然是吐蕃。吐蕃自唐中宗時和親,已經和唐的關係有所緩和。後來兩國為了爭奪湟水流域以至柴達木盆地不斷發生戰爭。北方的後東突厥滅亡以後,唐朝集中兵力對吐蕃開戰。天寶六年(747年),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以吐蕃石堡城難克,攻擊必然損失慘重為由勸諫玄宗,遭到李林甫的陷害,被貶逐。玄宗改用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終於天寶八年攻下石堡城,唐軍死傷數萬人,僅活捉吐蕃軍四百多人。

吐蕃在東面既然並無進展,便向西北欲攻克安西四鎮。吐蕃先和西域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地區西北)聯姻,周邊二十餘國都向吐蕃進貢,與唐道路不通。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於天寶六年(747年)遠征小勃律國,俘虜其王與吐蕃公主,派兵戍守。

在西域,高仙芝先是假裝和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達成和約,又突然偷襲石國,俘虜石國王及部眾,屠殺其國老幼,搶掠財物,引起昭武諸國(粟特人,主要生活在今中亞地區)的憤怒,遂引大食(音 易,即阿拉伯帝國)軍隊前來攻打安西四鎮。天寶十年七八月間(公元751年8-9月,回曆133年底),高仙芝所率的蕃漢三萬軍隊到達怛羅斯城(在今哈薩克塔拉茲附近),與大食軍遭遇,相持五日。而後葛邏祿部眾叛唐,與大食夾攻唐軍,高仙芝大敗,僅率數千殘兵逃走。而大食傷亡人數遠多於唐軍,慘勝之後亦未再向東擴張。

這一戰役在世界史上影響深遠。戰後不久,由於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中亞地區逐漸脫離唐朝控制,而受到來自西亞的伊斯蘭教文化影響。

198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唐隴右道西部圖局部,怛羅斯、石國、拔汗那一帶。按江布爾今稱塔拉茲,為哈薩克江布爾州首府。

總結

唐玄宗統治中後期,日漸好大喜功,廢棄了姚崇所建議的「不求邊功」的政策,不但在原來對吐蕃的戰爭中加強了軍事投入,還發動了一系列不義的對外侵略戰爭。邊將以尋釁滋事為樂,為了求賞功挑起和周邊部族國家的戰爭,結果是被動挨打,唐朝和周邊各族各國的關係愈發緊張,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在這一過程中,玄宗起用了很多少數民族的將領,委以重任。其中有名的包括高仙芝(高句麗人,?-756年)、哥舒翰(突騎施人,?-757年)、安思順(胡人,?-756年)、安祿山(胡人,可能是西域康國人,703-757年)等。

相比之下,內地的軍隊長期缺乏訓練,中央禁軍極為鬆懈。

天寶末,天子以中原太平,脩文教,廢武備,銷鋒鏑,以弱天下豪傑,於是挾軍器者有辟,蓄圖讖者有誅,習弓矢者有罪,不肖子弟為武官者,父兄擯之不齒。惟邊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復用,人至老不聞戰聲。六軍諸衛之士,皆市人白徒,富者販繒綵、食粱肉,壯者角觝、拔河、翹木、扛鐵,日以寢鬪,有事乃股慄不能授甲。

《唐會要》

天寶末年,唐朝國內外的各種矛盾不斷發展,最後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安祿山本是營州的胡人,依靠其對東北各族的戰爭中的功勞,逐漸得到玄宗寵信。安祿山為人狡猾。

祿山體充肥,腹垂過膝,嘗自稱腹重三百斤。...上(玄宗)嘗戲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爾!」對曰:「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上悅。又嘗命見太子,祿山不拜。...曰:「臣愚,曏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儲君。」不得已,然後拜。上以爲信然,益愛之。

《資治通鑒》

於是安祿山極盡榮寵,玄宗為他在長安置宅第,賞賜厚重。不過這很快引起了楊國忠的不滿。安祿山控制了當時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河北地區,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擁有北方各族的降兵,其中有八千多軍隊,稱為 曳落河(北方民族語言中壯士意);還接納了一部分不得志的漢族士人,勢力極為壯大。天寶十二年(753年),突厥的西葉護阿布思(葉護,突厥官名)殘部被安祿山誘降,軍事實力更為增強。

由於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日益尖銳,安祿山日漸不安,終於在天寶十四載十一月甲子(公元755年12月16日)於范陽(治今北京市市區西南)起兵,打著「誅國忠」的旗號,率領 奚、契丹、同羅、室韋等部十五萬軍隊,號稱二十萬之眾,南下奪取中央政權。因內地州縣沒有準備,不能應敵,叛軍長驅直入,很快逼近東都洛陽。

玄宗起初還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聽說安祿山果然反叛,玄宗將其子安慶宗處死,倉促之間組織軍隊,先派封常清率軍抵禦,又命高仙芝率飛騎、彍騎以及新招募士卒、西北邊兵等五萬軍隊屯駐陝州(治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封常清招募的六萬部下多是白徒,一敗再敗,洛陽遂被叛軍攻佔,安祿山就在次年正月初一在洛陽稱帝,國號燕,年號聖武。

玄宗殺封常清,又殺高仙芝,將患病在家的哥舒翰強派到潼關,集結高仙芝舊部等軍隊,號稱有二十萬眾。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敦促哥舒翰率軍東出,哥舒翰不得已東進,被安祿山打敗,於是叛軍又攻入關中。玄宗倉皇西逃,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馬嵬街道),禁軍嘩變,殺死楊國忠,又迫使玄宗賜死楊貴妃,這才繼續護送玄宗入蜀。玄宗的太子李亨則到朔方節度使的治所靈州(治今寧夏靈武)去搬救兵,七月即位為帝(肅宗),以玄宗為太上皇。

2011年央視紀錄片《大明宮》安史叛軍攻入大明宮歷史場景還原

由於叛軍無惡不作,導致各地官員百姓的憤慨。ta們紛紛組織起來抵抗叛軍,叛軍派到各地的偽官多被殺死。代表人物有河北的顏真卿,河南的張巡、許遠等。叛軍在這種形勢下,屢敗於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無法斷絕唐朝的運道,南下切斷其經濟命脈。而在關中,叛軍所控制的範圍不過是長安周邊而已,四面豪強殺死叛軍委派的官員,反抗叛軍。與此同時,叛軍內部也矛盾重重。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

肅宗以李光弼、郭子儀統率朔方、隴右、河西、安西等部軍隊,向回紇求援,於至德二年(757年)收復長安與洛陽。十月,安慶緒退保鄴郡(治今河南安陽)。

p.s李泌(722-789年)是肅宗、代宗、德宗時期的名臣。他曾勸肅宗不要急於收回兩京,應當先取河朔,斷叛軍根本,然後兩京之叛軍就如瓮中之鱉。但是肅宗急於收復兩京,不肯聽從李泌的意見。結果叛軍果然復起,而愈發難制,只能以藩鎮治藩鎮,最終導致各地藩鎮割據,不可收拾。

乾元元年(758年),唐以李光弼、郭子儀等九節度使攻鄴,不設統帥,卻以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次年三月,九鎮六十萬大軍被史思明五萬叛軍打敗,潰散而去。史思明殺安慶緒,回到范陽,四月稱大燕皇帝,改范陽為燕京。(p.s似是北京在歷史上第一次被稱為燕京,很不光彩)九月,再度攻陷洛陽。到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又為其子史朝義所殺。

p.s為何安史之亂的幾個叛軍首惡都是被殺的?首先,這幾個人都是貪暴之徒,沒有什麼遠見,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因為欲傳位其他兒子,與安慶緒、史朝義有矛盾,於是這兩個蛇種豺性的爹才被兩個蛇種豺性的兒子殺掉。這種事情在唐晚期到五代還會不斷出現,可以說是藩鎮的一種特色。

寶應元年(762年),代宗又借回紇兵收復洛陽。到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史朝義部下田承嗣、李懷仙等人都降唐,史朝義走投無路,終於自殺身亡。安史之亂至此終於結束。

安史之亂最終是在唐朝與安史叛軍降將的妥協下結束的。史朝義死後,唐朝承認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轄境約當今北京、河北北部及遼寧西部等地),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約當今河北東南部及中部、山東西北部一帶)都防禦使,薛嵩為相、衛、邢、洺、貝、磁六州(約當今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一帶)節度使。

與此同時,由於唐朝平定安史之亂藉助回紇力量,回紇部眾便在收復洛陽後大肆搶掠。回紇兵在中原肆意妄為,而唐朝又不得不高價向回紇買馬,以作為回紇出兵的報償。

吐蕃趁安史之亂之機,發兵攻佔安西與隴右(今我國西北大部,包括甘肅河西走廊、天山以南的新疆南部,以及陝西西端、四川西北部等地),威脅到唐朝的統治中心長安。

吐蕃、南詔等國軍隊,還威脅到唐朝的兩川。

周邊環境更加緊張。

安史之亂前後七年,河北、河南等地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而此後這些地區的藩鎮更加桀驁不馴,不服從中央政權的調遣,河北等地成了半獨立的區域。唐朝從盛世的頂峰跌落下來,轉入衰敗的中晚唐時代。

安史之亂後江淮百姓的反抗

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控制的戶口銳減。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戰爭造成的人口損耗;地主富戶的隱匿;藩鎮的桀驁不馴,戶口不向中央上報。此時藩鎮控制河北;河南、山南、劍南等地有駐軍,賦稅不能入中央,因此唐朝可以依賴的就只有江淮地區。

唐朝為了供應龐大的開支,推行各種苛捐雜稅。官吏可以免除課役,地主富戶則改為客戶(與土戶相對,不負擔徭役、差科等,稅賦也較土戶為輕),妄稱「寄住戶」、「寄莊戶」。而官府與地主又上下其手,將稅賦壓到貧苦農民身上;如有人逃亡,鄰里要負擔逃亡丁戶的差役,於是鄰里也紛紛逃亡。

到寶應元年(762年),唐王朝在江淮等地加徵稅賦,並催繳天寶末年以來八年租調。

租庸使元載以江、淮雖經兵荒,其民比諸道猶有貲產,乃按籍舉八年租調之違負及逋逃者,計其大數而徵之;擇豪吏爲縣令而督之,不問負之有無,貲之高下,察民有粟帛者發徒圍之,籍其所有而中分之,甚者什取八九,謂之白著。有不服者,嚴刑以威之。民有蓄穀十斛者,則重足以待命,或相聚山澤爲羣盜,州縣不能制。

《資治通鑒》

於是,在淮南、江浙等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以反抗唐王朝的這種政策。寶應元年(762年)八月,在台州(治今浙江臨海)起義的袁晁率部攻下浙東諸州,改元寶勝,次年四月被唐將李光弼鎮壓。

蘇州豪士方淸因歲凶誘流殍爲盜,積數萬,依黟、歙間,阻山自防。

上元、寶應間,如袁晁、陳莊、方淸、許欽等亂江淮,十餘年乃定。

《新唐書》

這場鬥爭前後相繼有十幾年,才被唐王朝完全鎮壓下去。

然而唐朝還並沒有到無藥可救的局面。隨後一段時期里,唐朝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社會經濟才有所恢復。我們下一期將介紹兩稅法和唐中後期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推薦閱讀:

作為唐玄宗的親妹妹,最有權勢的公主為何痴迷道教而終生不嫁?
唐朝
第十講 唐詩里的唐朝(4)
[轉載][唐朝飄來的雪花]
唐朝張巡如果放在現代,大家怎麼看?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唐朝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