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代詩詞簡述(三)

(七)兩晉詩歌總的成就不大。「兩晉」指西晉和東晉,公元316年匈奴族劉淵滅掉西晉;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史稱東晉(公元317—420年)。總的說,兩晉的詩歌缺乏現實內容,只追求形式華美。約始於永嘉年間而盛行於東晉的玄言詩,是這一時期詩壇的主要流派。玄言詩主要特徵是,崇尚老(子)庄(子),清談玄理,因而有玄學之稱。以詩歌形式表達自己對玄理的領悟的玄言詩。這些缺乏藝術形象和真情實感,文學價值不高,把詩歌變成枯燥無味的哲學講義。要講成就最大的是東晉末期的詩人陶淵明,他首創田園詩,其詩多用白描手法,語言簡潔,風格淳樸自然,渾厚而富有意境,獨具特色,影響深遠,開創了田園詩派。給文壇帶來了富於現實內容,具有獨特風格的創作。他寫了大量的田園詩,開創了田園詩的先河。他的《飲酒》詩共20首,其五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尤其可貴的是他的田園詩還反映了勞動生活的內容。如《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其中有些句子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八)南北朝時期的詩歌藝術成就較高。從公元420年劉裕建南朝·宋,到公元589年隋朝滅南朝·陳,共169年,經過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史稱南朝。與南朝並立的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先後是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北齊、北周。史稱北朝。南朝與北朝合稱南北朝。南北朝的對立因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而告結束。南北朝民歌。是繼《詩經》之後,民間詩歌的又一高潮。南朝民歌思想內容比較單一,幾乎都是描寫男女愛情的。在藝術形式上的共同點是,多用五言四字體。風格委婉含蓄,語言清新活潑,本色自然。積極的一面是,許多作家充實發展了自己的創作。消極的一面是,使文人創作更加浮靡空泛了。五言四句的形式,為日後五言絕句的形式做出大致的規範。北朝民歌大部分是北魏時代的作品,以雄健明快的風格,質樸自然的語言,與南朝的民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產生了長篇敘事民歌《木蘭詩》,代表了北朝民歌思想和藝術的最高成就。《敕勒歌》,將茫茫塞北風光,描繪得淋漓盡致,讀之如身臨其境。南朝逐漸形成了以謝靈運、謝朓為代表的山水詩。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闢手,他對詩歌的主要貢獻是,以個人的創作使詩歌發展完成了由玄言詩向山水詩的過渡。還有鮑照,他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主要以樂府詩的形式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並且發展了七言詩。南朝齊、梁時代,由於聲律說的興起,詩體發生了重要變化。齊代永明年間,周顒正式分辨出漢字平、上、去、入四種聲調。歷仕宋、齊、梁的文壇領袖人物沈約,將「四聲」運用於詩的格律。並提出應避免的八種音律上的毛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鈕、正鈕)所謂「四聲八病」說,並創造了「永明體」(也稱「齊梁體」)。「永明」是南朝·齊武帝的年號。這一詩體在形式上追求聲音之美,其特點是:平仄諧調音韻鏗鏘,對仗工整,題材短小。是格律詩產生的開端。關於「八病」的具體內容,歷來解說不一。其主要目的是要在作詩中追求聲音美感,但因過分苛求,結果反而常常以詞害意。不精通音律者不易掌握,因此,後人很少有人遵用。同南朝相比,北朝詩壇一直比較寂寞。庾信到北朝歷仕西魏、北周近30年,給北朝詩壇帶來了生機。庾信的成就很高,正如杜甫所評價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戲為六絕句》其一)(九)隋代是詩歌發展的過渡時期。隋代(公元581—618年)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王朝,但是,它是短命的,前後只有文帝和煬帝兩代,計30多年。隋代文學尚沒有形成一代特色。但是,在詩歌發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過渡作用。
推薦閱讀:

一首詩,形容南京十大板塊
淺談「虛實相生」法在詩詞中的妙用
【詩詞學習】常用語
40則讓人一眼鍾情的詩詞佳句
七言·觀乒乓藝術家許昕十大神球有感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