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推手的正確鍛煉方法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拔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靜動相隨。--《打手歌》
太極推手,也稱打手、揉手、擖手,是太極拳的雙人徒手對抗練習,與太極拳套路是體與用的關係,互相補充,相得益彰。通過推手,加深對拳架的理解和鑒別拳架的正確與否。拳架愈練愈精,推手功夫則愈推愈高,最後則功夫可臻上乘。那麼太極拳家的推手功夫,是如何練成的呢?
身如垂柳、臂如飄帶
太極推手要求從虛實變化中穩定自己的重心,然後設法令對方失去重心而傾倒。所以推手不是鬥力,以力取勝,而是要學會柔化,要「引進落空」,身體就要做到身如垂柳、臂如飄帶,保持身體能夠隨時放鬆。靜止的時候身體放鬆很容易做到,但要在移動中仍然保持兩手、兩臂、肩、胸以致整個上身肌肉的放鬆就困難得多。拳論里說「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就是說要鍛鍊出這種可以充分放鬆的輕靈功夫。盤架時作用之力全在兩腳、兩胯,上肢要找到那種似空中漂浮的感覺。
盤架子的放鬆,到一定程度,就開始練雙人推手。先從單推手開始,接著雙推手、四正推手、活步、大履等。練習這些推手時,一如對盤架子的要求。兩手、兩臂、肩、胸及上身,均須充分放鬆。全憑腳底的蹬擰勁帶動兩胯,以兩胯帶動全身。 要求雙方手腕接觸處的皮膚不能發生皺摺。這是初學推手必須練成的輕靈功夫。沒有練成這種充分放鬆的極輕靈的功夫。太極拳的一切功夫,將都是徒勞的。放鬆、是太極拳功夫的第一步,亦是太極拳功夫的基礎。
拈連黏隨不丟頂
拈:如兩物互交,拈之使起。在太極拳術語,謂之拈勁。然非直接拈起之謂。實間接拈起之謂。而含有勁意。雙兼之兩義。譬如敵我兩人推手或交手時,敵人體質強壯、氣力充實、馬步穩固,則勢難將敵人掀動、或移其重心,則用拈勁,即能使敵人自動失其重心。其法先用意探之,使敵人氣騰,精神向上注,則敵體上重而腳輕,其根自斷。此即敵人之自動力所致。我則順其勢撒手以不丟頂之勁,引敵懸空,是謂拈勁,力勁柔和。
連:貫穿之謂。手法毋中斷、毋脫離。接續綿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謂連勁。
黏:即粘貼之謂,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隨,彼沉我松,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粘似貼,是謂黏勁。
隨:隨者,從也。緩急相隨,進退相從,不即不離,不先不後,捨己從人,量敵而進,是謂隨勁。鍛煉太極拳的功夫,必須日漸將後天早已成為習慣的拙力和主觀意識丟棄,丟棄又丟棄,直至完全沒有,這樣才能成為十分靈活而達到「從心所欲」的「神明」境地。
不丟頂:丟者,離開也。頂者,抵抗也。即不脫離、不攘先、不落後之謂也。
拈連黏隨不丟頂的功夫,本身就已經鍛煉了敏銳的感覺力、洞察力和瞬間的調節功能。這亦就是太極拳家的所謂「聽勁」和「懂勁」功能。這種功能,除了在盤架子中進行鍛煉以外,還必須進行雙人推手的訓練。 沾粘連隨的功夫是永無止境的。
循序漸進
練推手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首先學會平推手,把手上僵硬之力化掉,練成具有粘、沉、綿、柔、彈性的勁,切忌使氣用力,蠻幹去爭取勝利。初學推手要慢,慢才能動腦筋去分析考慮對方的來力方向、大小、長短,是剛是柔,是遲是速,自己接應的勁道是否運用恰當,稍有不對就要糾正調整,而這種調整和糾正動作越小越好,練到外面沒痕迹才好。要快時,快到使對方不能覺察,這就要聽勁好。所以說推手是一種高級的神經運動,在整個過程中都要高度全神貫注。
運太極推手用太極拳的勁力、技法,遵循太極拳的原則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進行運動。在鍛煉過程中綜合運用太極拳的各種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極拳體系中訓練技擊能力和勁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經常練習太極推手,可以鍛煉人體反應能力,提高身體靈敏、速度、力量、柔韌等素質。推手與太極拳配合練習,更可以收到相輔相成、均衡發展的功效。
推薦閱讀:
※老阿更的太極
※(398)[轉載]論命的訣竅:變換太極點
※[轉]?太極拳練習中如何保養膝關節
※皇太極PK多爾袞:性格決定了各自命運
※學好太極拳,把握精髓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