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三)
(2010-03-01 17:17:38)
轉載▼
標籤: 教育 | 分類: 名人與歷史 |
[丹麥]延森 1944年
約翰尼斯·延森(JohannesVilhelmJensen,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岸的西瑪蘭,父親是位獸醫,延森在那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從小學起,他就迷戀書本,尤其喜愛丹麥古典文學和北歐神話傳說。西瑪蘭教育了延森對時空的強烈感受,使他關注人類歷史和命運並與大自然深深結緣。17歲時,延森到格陵蘭上高中,三年後,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學,結識勃蘭兌斯等一些丹麥的著名學者和作家。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發表發表連載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緊接著,他又寫了一系列偵探小說。第二年,長篇小說《丹麥人》出版,由延森根據學生時代的經歷寫成。從此,延森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從1897年起,他陸續創作了30多篇描寫家鄉西瑪蘭風土人情的短篇小說,後來結集出版了《西瑪蘭短篇小說集》,該小說集連續再版達幾十次之多,為延林贏得了世界聲譽。延森曾兩度到美國旅行,並寫出了小說《德拉夫人》(1904)和《車輪》(1905)。兩篇小說均本世紀初的美國為背景,充滿了諷刺、滑稽與悲劇色彩,較深奧難懂。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和《哥倫布》。這六部長篇小說從遠古冰河時代的北歐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墊和優美奇特的風格。其他作品有小說《艾納·耶爾克亞》(1898)、《國王的沒落》(1900-1901)、《魯諾博士的誘惑》(1935),詩集《世界的光明》(1926)、《日德蘭之風》(1931)和數量眾多的散文及美學論文。1944年,「由於他借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像,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閑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德拉夫人》、《漫長的旅途》、《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哥倫布》、《艾納·耶爾克亞》、《國王的沒落》、《魯諾博士的誘惑》、《世界的光明》、《日德蘭之風》等。
[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1945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GabrielaMistral,1889-1957)智利女詩人。出生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市北北的維庫那鎮。當都是的父親在她歲時棄家出走,不知去向。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進過學校,靠做小學教員的同父異母姐姐輔導和自學獲得文化知識。1905年,進短期訓練班學習,畢業後成為正式教師。1911年轉入中學任教。此後10餘年間輾轉各地,歷任中學教務主任、校長等職。1922年應邀到墨西哥參加教育改革工作。1924年回國,接受了碩士學銜和最高退休金。同時又被政府任命為駐外代表,先後到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布魯塞爾和美國去作領事。1957年1月10日,詩人病死於美國紐約。從1905年起米斯特拉爾就在地方報刊發表詩歌。1906年,她與一位年輕的鐵路工人相愛。婚前,對方摒棄了她,另有所愛。數年後,此人又因愛情與生活的失意而舉槍自戕。這愛情的甜蜜與痛苦,催開了米斯特拉爾的詩歌之花。1914年,在聖地亞哥的「花節詩歌比賽」中,她以悼念愛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詩》獲第一名。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絕望》。其中大部分深邃的覺醒、憧憬和絕望。她以清麗的形式表現了深邃的內心世界,為抒情詩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1924年,她的第二本詩集《柔情》出版。這是一本歌唱母親和兒童的詩集,格調清新,內容健康,語言質樸。1938年發表第三本詩集《有刺的樹》後,她的詩內容和情調有了顯著的轉變。她放開了眼界,擴展了胸懷,由個人的嘆惋和沉思轉向博愛和人道主義,為窮苦的婦女和孤獨補求憐憫,為受壓迫被遺棄的人們鳴不平。詩人的最後一本詩集《葡萄區榨機》於1954年出版。她的思想境界較前更為開闊,對祖國,對人民,對勞苦大眾表達了渾厚的情感,標誌著她的創作達到了更新高度。1945年,「因為她那富於強烈感情的抒情詩歌,使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徵。」她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拉西美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詩人。 代表作《死的十四行詩》、《絕望》、《柔情》、《有刺的樹》、《葡萄區榨機》等。
[德國]赫爾曼·黑塞;1946年
赫爾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國作家。出生於德國西南部的小城卡爾夫的一個牧師家庭。自幼在濃重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他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神學校。由於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半年後逃離學校。這期間他遊歷許多城市,從事過多種職業。在比較廣泛地接受東西方文化熏陶之後,1904年,墨塞發表了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一舉成名,從此成為專業作家。這一年他在瑪麗結婚,移居巴登湖畔,埋頭寫作,1906年發表了長篇小說《在輪下》。這一時期的創作以浪漫主義詩歌、田園詩風格的抒情小說和流浪漢小說為主,作品洋溢著對童年和鄉土的思念之情,充滿對廣大自然和人類的愛,同時也表現了青年人的精神苦悶與追求。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墨塞的創作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醉心於尼采哲學,求助於印度佛教和中國的老莊哲學,並對榮格的精神分析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試圖從宗教、哲學和心理學方面探索人類精神解放的途徑。這時期的長篇小說有《克努爾普》(1916)、《德米爾》(1919)、《席特哈爾塔》(1922)、《荒原狼》(1927)和《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1930)等。這些書深受西方讀者的喜愛,得到極高的評價,其中《荒原狼》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尢利西斯》。30年代後,法西斯在德國猖獗,墨塞對社會前途陷入深深的懷疑與絕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從東西方宗教與哲學中尋求理想世界,《東方之行》(1932)、《玻璃球遊戲》(1943)正是這一時期追求與探索的結晶。黑塞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這說明他在藝術上深受浪漫主義詩歌的影響。他熱愛大自然,厭倦都市文明,作品多採用象徵手法,文筆優美細膩;由於受精神分析影響,他的作品著重在精神領域裡進行挖掘探索,無畏而誠實地剖析內心,因此他的小說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一個範例",黑塞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在輪下》、《克努爾普》、《德米爾》、《席特哈爾塔》、《荒原狼》、《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等。
法國]安德烈·紀德 1947年
安德烈·紀德(Andre"Gide,1869-1951)法國作家。生於巴黎一個宗教氣氛十分濃重的家庭。10歲喪父,母親的性格和管教對他一生影響很大。14歲時愛上表姐,遭到母親的反對。為擺脫過早萌動的情慾,他博覽群書並開始寫作。20歲時結識著名詩人瓦雷里,成為至交。90年代參加了馬拉美等象徵主義詩人的集會,並寫作論文、詩歌與幻想小說,這些作品顯露出象徵主義對他的影響。 1893年至1895年,他兩次遊歷北非,身心發生巨大變化。英國作家王爾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對他影響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義,開始追求同性戀生活。在創作上,紀德拋棄了象徵主義末脫離現實,內容貧乏、造作、封閉的文風,強調對自然人生的強烈感受,"使文學重新接觸大地,赤著腳隨便踩在地上"。 紀德一生著述,小說方面,《地糧》(1897)鼓吹離經叛道,主張憑本能去享受生活,是紀德影響最大的作品;《背德里》(1902)確立了他在文學界與思想界的地位。紀德主義即背德主義,從此文明於世。《梵蒂岡的地窖》(1914)一書與尼采、弗洛伊德的著作一樣受人歡迎;此外還有《窄門》(1909)、《田園交響樂》(1919)等。《偽幣製造者》是他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從構思到出版到五門年之久,頗用心力。 除小說外,紀德還寫了不少雜文、文學評論等。其幾卷文學評論集對文學、美學、文化等發表了獨特的見解,影響很大。他的《日記》是涵蓋半個世紀文學活動的傑作,可與《蒙田散文集》及《盧梭懺悔錄》相提並論。 紀德一生思想比較複雜。他曾參加反法西斯運動並宣稱信仰共產主義,但訪蘇之後,又對共產主義表示懷疑。二次大戰期間,他潛心於古典文學研究,戰後發表的《忒修斯》可看作他思想與總結。1947年,為表彰紀德的"內容藝術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大無畏的熱愛和敏銳的心理洞察力表現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紀德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51年因肺炎病逝於巴黎。
[英國]艾略特 1948年
托馬斯·史登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1965)英美詩人、劇作家和批評家。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祖籍英國。父親是磚瓦商人,母親是詩人,博學多才。1906年,艾略特進哈佛大學攻讀哲學和英法文學,並走上了象徵詩歌的創作道路。1910年走巴黎入索爾大學研究哲學和文學。1913年,任哈佛大學哲學系助教。1914年,赴倫敦入牛津大學學習希臘哲學。不久即成婚並定居英國,先後當過教師、銀行職員、雜誌編輯。1922年,創辦文學評論季刊《標準》。1926年,任牛津大學講師。1927年,加入英國國籍和國教。1952年,任倫敦圖書館館長。1965年逝世。艾艾略特從1909開始詩歌創作,先後出版《普魯弗洛克的情歌》(1917)、《詩集》(1919)、《荒原》(1922)、《艾略特詩集》(1909-2925)、《東方賢人之旅》(1927)、《灰色的星期三》(1930)、《詩選》(1909-1935)、《四個四重奏》(1943)等。其中,《普魯弗洛克的情歌》是早期詩歌的代表作;《荒原》產生於創作中期,是20世紀西方文學的劃時代作品,現代主義詩歌的里程碑;《四個四重奏》是晚期詩歌的代表作。30年代以後,艾略特以主要精力從事詩劇創作。主要作品有《大教堂兇殺案》(1935)、《合家團圓》(1539)、《雞尾酒會》(1950)、《機要秘書》(1954)、《政界元老》(1959)。艾略特還是英美新批評派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論著有《傳統與個人才能》(1917)、《論玄文學派詩人》(1921)、《批評的功能》(1923)、《詩與批評的效用》(1933)等。艾略特自稱在政治上是保皇派,宗教上是英國天主教徒,文學上是古典主義者。他的文化思想屬於新經院主義和僧侶主義的範疇,主張以宗教為政治和文化中心,以"宗教復興"來挽救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危機。艾略特的文學創作和評論著作對英美20世紀現代派文學和新批評理論起了開拓作用,被譽為"現代文學批評大師",並一度成為英美詩界的領袖人物。1948年,"由於他對當代詩歌作出的卓越貢獻和所起的先鋒作用",艾略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普魯弗洛克的情歌》、《詩集》、《荒原》、《艾略特詩集》、《東方賢人之旅》、《灰色的星期三》、《詩選》、《四個四重奏》、《普魯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大教堂兇殺案》、《合家團圓》、《雞尾酒會》、《機要秘書》、《政界元老》等。
[美國]威廉·福克納 1949年
威廉·福克納(WilliamFaulkner,1897-1962)美國作家,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奧爾巴尼的一個莊園主家,南北戰爭後家道中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福克納在空軍服過役。戰後入大學,其後從事過各種職業並開始寫作。《士兵的報酬》(1926)發表後,福克納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與他們分道揚鏢。《薩拉里斯》(1929)問世之後,福克納的創作進入高峰斯。他發現"家鄉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寫,只怕一輩子也寫不完"。懷著這樣的信念,他把19篇長篇和70多篇短篇小說紡織在"約克納帕塌法世系"里,通過南方貴族世家的興衰,反映了美國獨立戰爭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社會現實,創傷了20世紀的"人間喜劇"。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和《我彌留之際》(1930)、《聖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龍,押沙龍》(1936)等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福克納後期的主要作品有《村子》(1940)、《闖入者》(1948)、《寓言》(1954)、《小鎮》(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還有短篇小說、劇本和詩歌。福克納雖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作品當時並不受重視,直到1946年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馬爾科姆·考萊編選了《袖珍本福克納文集》,又寫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後,福克納才在文壇上引起重視。特別是薩特、馬爾洛等人的賞識,使福克納名聲大噪。在藝術上,福克納受弗洛伊德影響,大膽地大膽地進行實驗,採用意識流手法、對位結構以及象徵隱喻等手段表現暴力、兇殺、性變態心理等,他的作品風格千姿百態、撲朔迷離,讀者須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審美情趣。1949年,"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說作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士兵的報酬》、《薩拉里斯》、《喧嘩與騷動》、《我彌留之際》、《聖殿》、《八月之光》、《押沙龍,押沙龍》、《村子》、《闖入者》、《寓言》、《小鎮》、《大宅》等。
[英國]伯特蘭·羅素 1950年
伯特蘭·羅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社會學家,也是本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生於英國威爾士莫矛斯郡特雷萊克一個貴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進的自由主義者,積极參加社會革命活動。祖父羅素伯爵是輝格黨(自由黨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曾兩次出任首相。羅素年幼時,父母相繼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長大的。家庭的自由主義傳統和祖母的獨立不羈的性格對羅素思想的形成起了決定性作用。羅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經常在家中荒涼失修的大花園裡獨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書本和數學把他從孤獨和絕望中拯救出來,特別是對數學的迷戀,成為他的主要興趣。1890年,他考入劍橋大學,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大學前三年,他專攻數學,獲數學榮譽學位考試的第七名。第四年轉攻哲學,獲倫理科學(當時的哲學)榮譽考試第一名。1908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910年,任劍橋大學講師,1914年又任該校三一學院研究員。1949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榮譽研究員。其間,他多次去美國講學、訪問和演講。20年代初,曾到中國講學一年。50年代後,主要是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羅素一生兼有學者和社會活動家的雙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義為終生職志。作為哲學家,他的思想大致經歷了絕對唯心主義、邏輯原子論、新實在論、中立一無論等幾個階段。他的主要貢獻首先是在數理邏輯方面,他由數理邏輯出發,建立起來的邏輯原子論和新實在論,使他成為現代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對真理的求索中,羅素從無門戶之見,善於向各方面學習,善於自我省察,不斷修改自己的觀點。但他又從來不是關在書齋里不問世事的學者。從青年時代起,他一積极參加社會、政治活動,追求並捍衛社會主義。1895年,曾兩次訪問德國,研究"德國社會主義運動",同倍倍爾、李卜克內西等人交談過。1920年訪問蘇聯,會見了列寧。他還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和平主義者,第一鎰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反戰宣傳而被判刑六個月。50年代,他抗議氫彈試驗,發表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1961年,因主持反戰靜坐示威,89歲的羅素和他的妻子一起被判兩個月的監禁。他支持希臘和巴基斯坦人民的解放運動,反對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1966年他與薩特等人組織"國際戰犯審判法庭"。1968年,發表聲明抗議蘇聯入侵捷克。1970年抗議以色列發動中東戰爭。羅素一生著書多達七八十種,論文幾千篇,廣泛地涉及到哲學、數學、科學、偷理學、社會學、政治、教育、歷史、宗教等諸多方面,享有"百科全書"式思想家之稱。主要著作有:《數學原理》(與懷特海合著,三卷本,1910-1913);《哲學問題》(1912);《我們對外間世界的知識》(1914);《社會重建原理》(1916);《神秘主義與邏輯》(1918);《自由之路》(1918);《布爾什維克的理論與實踐》(1920)、《心的分析》(1921)、《物的分析》(1927);《婚姻與道德》(1929)、《教育與社會秩序》(1932);《權力論──一個新的社會分析》(1938);《西方哲學史》(1946);《人類知識之範圍及其極限》(1948);《權威與個人》(1949);《我的哲學發展》(1959);《西方的智慧》(1959);《羅素自傳》(1967)等。羅素的大部分著作都能把理論的深刻性和表達的通俗性結合起來,既有亞里斯多德、黑格爾的思辨性,又有伏爾泰、達·芬奇作品的那種文采。其流暢清新的散文在英國文學中也享譽甚高。1949年,羅素獲得英王六世頒發的最高"榮譽勳章";1950年,為了"表彰他所寫的捍衛人道主義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獲丹麥索寧獎。瑞典學院高度評價了他作為"人道主義與思想自由捍衛者"的鬥爭精神,認為"羅素的哲學具體地體現了諾貝爾先生創立這個獎的初衷,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十分相似的,兩個人不但都接受懷疑論,而且都懷有烏托邦的思想,並且由於對當前世局的憂慮而共同強調人類行為的理性化。"(《頒獎辭》) 代表作著作:《數學原理》、《哲學問題》、《我們對外間世界的知識》、《社會重建原理》、《神秘主義與邏輯》、《自由之路》、《布爾什維克的理論與實踐》、《心的分析》、《物的分析》、《婚姻與道德》、《教育與社會秩序》、《權力論──一個新的社會分析》、《西方哲學史》、《人類知識之範圍及其極限》、《權威與個人》、《我的哲學發展》、《西方的智慧》、《羅素自傳》等。
[瑞典]帕爾·拉格維斯;1951年
帕爾·拉格維斯(ParFabianLagerkvist,1891-1974)瑞典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生於瑞典南部斯莫蘭省的總教堂所在地凡有鎮,父親是鐵路局的職員。1910年,拉格維斯進入烏普薩拉大學攻讀藝術史。三年,他突然離開學校,前往巴黎。在巴黎,他和當時的立體主義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當年他回到再見,發表了他那篇定名為《文學的藝術與繪畫的藝術》的專論。在文中,他大膽地抨擊了當時文壇的衰微不振,認為"作家的任務是要從藝術家的觀點來闡明他的時代",來"表達透露出這個時代的思想和情感"。這篇專論可以說是一篇現代主義的文學宣言。拉格維斯的創作在一開始便有表現特徵。他所追求的是主題的偉大與象徵。他的作品明顯分為三個時期。20年代是他文學是文學創作的第一個高峰。這一時期較著名的作品有小說《永遠的微笑》(1920),詩集《幸福者之路》(1921)和戲劇《重生的人》(1928)。在這些作品裡,拉格維斯力圖通過人與生活的抗爭來表現人的偉大與高貴。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他創作的多產期,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有詩集《天才》,劇本《瘋人院里的仲夏夜之夢》(1941),小說《侏儒》(1944)。拉格維斯在這些作品裡繼續對人的生存狀況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張用人來對抗野蠻,並對西方傳統的文化信仰提出懷疑。5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第三期,這一時期的作品幾乎全都和上帝的形象、"神"的價值,以及使人具有信仰的可能性有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長篇小說《巴拉巴》(1950)。1951年,"由於他在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恆的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拉格維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永遠的微笑》、《幸福者之路》、《重生的人》、《天才》、《瘋人院里的仲夏夜之夢》、《侏儒》等。
[法國]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1952年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oisMauriac,1885-1970)法國作家。出生於波爾多市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守舊的資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起就沉緬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中學畢業後,考進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毅然拋棄學業,轉而從事文學創作。莫里亞克是彈奏著詩人的七弦琴走上文壇的。1909年發表詩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讚賞。1911年發表第二部詩集《告別青春》。1912年開始寫小說,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192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給麻風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之作,從此莫里亞克蜚聲文壇,陸續寫下了一系列以資產階段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劇為題材的著名小說。1925年發表的《愛的沙漠》獲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這個書名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小說的主題。1932年發表《蝮蛇結》。此外還有小說《吉尼特里克斯》(1923)、《苔蕾絲·德斯蓋魯》(1927)等。1933年,莫里亞克當選為法蘭西學士院學士。莫里亞克的小說充滿鄉土氣息和宗教色彩。他善於提示資產階級家庭的內在悲劇,因而被譽為"描寫痛苦的大師"。1952年,"因為他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獲諾貝爾文學獎。莫里亞克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作家,他勇於跳出宗教樊籬,站在正義和進步的一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他參加了法國地下抵抗運動,戰後,成為最傑出的記者。在政治上,他積極支持戴高樂,維護民族獨立,曾獲"榮譽團大十字勳章"。戴高爾高度評價他,說他"一直忠於法國,選擇了法國"。莫里亞克具有多方面的,他既是小說家,又是詩人、戲劇家、文學評論家。他辛勤寫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1970年莫里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在唁函中讚譽他"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萃,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代表作 《握手》、《告別青春》、《給麻風病人的吻》、《愛的沙漠》、《蝮蛇結》、《吉尼特里克斯》、《苔蕾絲·德斯蓋魯》等。
[英國]溫斯頓·丘吉爾 1953年
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Churchill,1874-1965)英國傳記作家、歷史學家、政治家。生於牛津附近的布萊尼姆宮。祖父馬博羅將軍在戰爭中立有赫赫戰功。父親拉道爾夫勛爵曾任英財政大臣。他從小便被差送入寄宿學校學習,曾就讀於著名的哈羅學校,但生性執拗,學習成績不佳,只喜歡歷史、文學和軍事遊戲。1893年勉強考入桑德斯特陸軍軍官學校後,由於志趣相投,畢業成績名列前茅,獲軍官資格。1895年,以少尉軍銜編入皇家第四騎兵團。後因渴望冒險的戰鬥生活,以志願兵和隨軍記者的身份先後參加過西班牙對古巴的殖民地戰爭和英國軍隊在印度、蘇丹、南非的戰爭,以作戰英勇,敢於履險犯難聞名。其間,在印度駐守的兩年中,他還廣泛閱讀了歷史、哲學、宗教和經濟方面的著作,以彌補自己在教育上的欠缺。同時,發表了報告文學《馬拉坎德遠征記》(1898)、《河上的戰爭》(1899)、《南非從軍記》(1908)和小說《沙普羅拉》(1899)等,廣受歡迎。1899年,丘吉爾退伍參政,1900年當選為下議院議員。1906年以自由黨身份首次入閣擔任殖民副大臣,後出任商務大臣、內政大臣,第一鎰世界大戰前夕擔任海軍大臣,戰爭期間擔任過軍需大臣。十月革命勝利後,他曾積極策劃反蘇。1924年,又以保守黨身份出任財政大臣,直至1929年保守黨在選舉中慘敗而離開政府,賦閑十年之久。這期間他出版了五卷本回憶錄《世界危機》(1923-1931)、傳記著作《我的早年生活》(1930)、四卷本《馬博羅傳》(1933-1938)。30年代,由於法西斯勢力的崛起,歐洲形勢日益緊張,丘吉爾堅決反對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成為強硬派領袖。他到處發表演說,揭露戰爭的危險。他的演說滔滔雄辯,警句迭出,被公認為出類拔萃的大演說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丘吉爾聘任張伯倫內閣的海軍大臣。1940年,他臨危受命,出任首相,領導英國人民保衛英倫三島,並各級積極展開外交活動,與美蘇結盟,形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重大貢獻。1945年,在反法西斯勝利前夕,因保守黨在大選中失敗,丘吉爾失去首相職位。其後,他用六年時間完成了六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948-1954)。1951年,保守黨在在選舉中獲勝,丘吉爾以77歲高齡再次出任首相。1955年因年事高辭職退休,專心撰寫四卷本《英語民族史》(1956-1958)。1965年1月因腦溢血辭世。丘吉爾的一生雖主要從事政治活動,但他的歷史著述和傳記文學寫作也成就卓著。1946年開始,他便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並終於在1953年,"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之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羅文才的凱撒大帝"(《頒獎辭》)。 代表作《馬拉坎德遠征記》、《河上的戰爭》、《南非從軍記》、《沙普羅拉》、《世界危機》、《我的早年生活》、《馬博羅傳》、《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英語民族史》等。
[美國]海明威 1954年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國作家。生於芝加哥郊區的奧克帕克村。受家庭影響,酷愛打獵、釣魚和拳擊運動,對音樂、繪畫也頗感興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當他見習記者,受到嚴格的語言訓練。其後參加戰後救護隊,在義大利前線身負重傷,經過13次手術,從身上取出200多塊彈片。戰後以駐歐記者身份長駐巴黎,結識了美國作家斯坦因和寵德等,開始發表作品。小說《在我們的時代里》(1924)是成名作,重要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1926)和《永遠了,武器》被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30年代,與「迷惘的一代」分道揚鑣,海明威參交了左翼文藝運動。西班牙內戰期間,他參加過馬德里保衛戰。這期間發表的長篇小說《有的和沒有有的》(1937)、劇本《第五縱隊》(1950)和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等,後者標誌著他創作上的一個新的至高點。二次大戰時,海明威曾用再見的遊艇協助正規軍作戰,在海上搜尋納粹潛艇,收到當局嘉獎。其後又率領一支游擊隊,參加解放巴黎的戰鬥。 50年代,海明威又回到捕魚、打獵等冒險生涯中去,應乘坐的汽車、飛機連連失事,在醫院竟讀到了關於她遇難身亡的訃告。這期間主要創作了《過何如林》(1950)和振撼歐美文壇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等。1954年「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晚年由於多種疾病纏身,身心備受折磨,1961年7月2日,他用獵槍為自己戲劇性的一生畫了句號。海明威是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作家。在創作上,他最鍾愛的主題是戰爭、死亡、男子漢氣概和愛情。這也是他一生生命的主旋律。特別是「死亡」和「男子漢氣概」,貫穿在他的全部創作中,成為他作品的主要風格特徵,再加上簡潔有力,充滿生氣與活力的語言,使他的創作在歐美文壇產生巨大影響,甚至在美國引起「一場文學革命」。 代表作《在我們的時代里》、《太陽照常升起》、《永遠了,武器》、《有的和沒有有的》、《第五縱隊》、《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等。
[冰島]拉克斯內斯;1955年
哈爾多爾·基里揚·拉克斯內斯(HalldóKiljan Laxness, 1902-1998)冰島作家。出生在冰島首都雷科雅未克,在自家經營的農場里,度過童年時代。他最早的啟蒙都是是他認為「有生以來所認識的最有獨立性格的女性」──他的母親。1914年,他到首都求學。高中文憑還未拿到手,他便離開了中學。17歲時出生了小說《自然之子》(1919),全局全書充滿了鄉野間的浪漫。同年他離開冰島,到歐洲大陸旅行。1927年,他發表重要的、充滿內省的自傳體小說《偉大的克什米爾織工》。1927年至1930年,他先後旅劇加拿大和。這個時期,他接受了社會主義思想。1930年,他回到了祖國。此後的十年間,接邊寫出了以冰島勞動人民生活和鬥爭為題材的三部長篇小說:《莎爾卡·瓦爾卡》(1931-1932),《獨立的人們》(1934-1935)、《世界之光》(1937-1940)。這三部作品可以說是世界文學「紅色的三十年代」中的重要成果。二次大戰期間,拉克斯內斯又創作了總稱為《冰島鐘聲》的3部長篇歷史小說:《冰島鐘聲》(1943),《淺發女郎》(1944)、《哥本哈根的火光》(1946)。小說描寫了17世紀冰島人民反抗丹麥人統治的鬥爭。拉克斯內斯還以極大的政治敏感寫了現代題材的小說《原子站》(1948)。1960年,發表了最後一部長篇小說《重返樂園》。除小說外,拉克斯內斯還創作或改編了多部戲劇,並有散文詩多種。1955年,"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的、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秀的敘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拉克斯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自然之子》、《偉大的克什米爾織工》、《莎爾卡·瓦爾卡》、《獨立的人們》、《世界之光》、《冰島鐘聲》、《淺發女郎》、《哥本哈根的火光》、《原子站》等。
[西班牙]希梅內斯 1956年
胡安·拉蒙·希梅內斯(JuanRamónJimeé,1881-1958)西班牙詩人。出生於安達盧西亞平原南部的小鎮莫格爾。1896年去塞維利亞學畫,同時在大學攻讀法律。不久便放棄作畫和法律,開始文學創作。希梅內斯創作伊始,便接受了現代主義詩歌影響,並以卓異的詩才引起詩壇的關注。1900年,拉美現代主義詩歌人創始人魯文·達里奧在馬德里召見了他,不久又以詩歌相贈。同年,希梅內斯發表詩集《白睡蓮》和《紫羅蘭的靈魂》。這一年由於父親暴病身亡,詩人身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憂傷使詩人多次住進療養院。病癒後重返馬德里詩壇,1916年去美國。這期間的詩歌創作主要是歌頌大自然,抒發對童年和故鄉的強烈懷念之情,但由於詩人被憂傷困擾,詩歌的格調低沉、哀婉,讚歌蘊含著輓歌的情調。主要詩集有《詩韻集》(1902)、《裴哀的詠嘆調》(1903)、《遙遠的花園》(1904)、第一哀歌集《純粹的輓歌》(1909)、第二哀歌集《溫和的輓歌》、第三哀歌集《悲哀的輓歌》(1910)、《春之組曲》(1910)以及著名的自傳性散文詩集《柏拉特羅與我》等。1916年,詩人在美國與波多黎各女詩人兼翻譯家塞諾維亞結婚。這一結合使希梅內斯在人生和創作道路上發生重大轉折,從此詩人生活、精神和詩歌面目一新。由此詩人創作進入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現代主義影響明顯消退,形成了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獨特風格。這一時期主要作品有長詩《一個新婚詩人的日記》(1917)、《永恆》(1918)、《石與空》(1919)、《一致》(1925)和《全集》(1936)等。西班牙內戰時間,詩人站在共和國一邊,後被迫流亡國外。二次大戰期間,他為和平奔走,呼籲人民反戰。這時期主要作品是散文集《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1942)和「20世紀最傑的象徵主義代表作」長詩《空間》(1954)。晚年,詩人對西班牙獨裁政治不滿,定居波多黎各,從事詩歌理論研究,主張創作「純粹的詩」。他的詩歌和詩論對西班牙詩歌產生重大影響。「由於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1956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白睡蓮》、《紫羅蘭的靈魂》、《詩韻集》、《裴哀的詠嘆調》、《遙遠的花園》、《純粹的輓歌》、《溫和的輓歌》、《悲哀的輓歌》、《春之組曲》、《柏拉特羅與我》、《一個新婚詩人的日記》、《永恆》、《石與空》、《一致》、《全集》等。
[法國]阿爾貝·加繆 1957年
阿爾貝·加繆(AlbertCamus,1913-1960)法國作家。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幼年喪父,靠獎學金讀完中學,在親友的資助和半工半讀中念完大學並取得哲學學士學位。希特勒上台後,加繆參加反法西斯的抵抗運動,並一度加入法共,後退黨。1944年法國解放,加繆出任《戰鬥報》主編,寫了不少著名的論文。加繆1935年開始從事戲劇活動,曾創辦過劇團,寫過劇本,當過演員。戲劇在他一生的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劇本有《誤會》(1944)、《卡利古拉》(1945)、《戒嚴》(1948)和《正義》(1949)等。除了劇本,加繆還寫了許多著名的小說。中篇小說《局外人》不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誕小說的代表作。該作與同年發表的哲學論文集《西西弗的神話》,在歐美產生巨大影響。長篇小說《鼠疫》(1947)曾獲法國批評獎,它進一步確立了作家在西方當代文學中的重要地位,「因為他的重要文學創作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1957年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在一次車禍中不幸身亡。加繆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義者,儘管他自己多次否認。1951年加繆發表了哲學論文《反抗者》之後,引起一場與薩特等人長達一年之久的論戰,最後與薩特決裂,這時人們才發現,加繆是荒誕哲學及其文學的代表人物。加繆的創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極其客觀地表現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筆簡潔、明快、樸實,保持傳統的優雅筆調和純正風格。他的「小說從嚴都是形象的哲學」,蘊含著哲學家對人生的嚴肅思考和藝術家的強烈激情。在短暫的創作生涯中,他贏得了遠遠超過前輩的榮譽。他的哲學及其文學作品對後期的荒誕派戲劇和新小說影響很大。評論家認為加繆的作品體現了適應工業時代要求的新人道主義精神。薩特說他在一個把現實主義當作金牛膜拜的時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代表作《誤會》、《卡利古拉》、《戒嚴》、《正義》、《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話》、《鼠疫》等。
[蘇聯]帕斯捷爾納克;1958年
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Борис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астернак,1890-1960)前蘇聯俄羅斯詩人、小說家。生於莫斯科一個猶太家庭中,父親是著名的畫家,母親是很有才華的鋼琴家,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從小就受到多方面的藝術熏陶。少年時代的凰斯捷爾納克,還曾有幸先後邂逅了大文豪托爾斯泰和德語詩人里爾克。1909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後轉入歷史哲學系。1912年,他又赴德國馬爾堡大學攻讀德國哲學。帕斯捷爾納克的處女詩作發表於1913年,191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詩集《雲霧中的雙子星座》。接著了又出版了詩集《在街壘上》(1916)、《生活啊,我的姊姊》(1922)、《主題與變調》(1923)等,確立了他在詩壇上的地位。其中,《生活啊,我的姊姊》集中體現了他的美學觀點:著重表現人與大自然的一致性。十月革命後的蘇聯現實對凰斯捷爾納克的創作影響很大。1926年,他寫成長詩《施密特中尉》,接著又發表長詩《1905年》。詩人將視角轉到現實與歷史方面來,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蘇聯反法西斯戰爭前夕,詩人完成了組詩《在早班車上》(1943),文字風格趨向明朗。1956-1957年編著的《詩集》,則列為集中地表現了他早在《生活啊,我的姊姊》中確定的美學觀點。帕斯捷爾納克在從事詩歌創作的同時,也陸續寫了一些散文和小說。1922年發表了中柳威爾斯的童年》。1931年,發表了自傳體中篇《安全證》。1957年,他完成了長篇小說《日瓦爾醫生》。這部對歷史深沉思考的長篇小說在西方出版後,立即引起強烈反響。「因為他在當代抒情詩和偉大的俄羅斯敘事文學傳統領域中,都取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195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獲獎,在蘇聯輛引起軒然大波,不僅作品受到嚴厲批判,作家本人也被開除作協會籍。有人甚至揚言取消作者的公民權,驅逐出境。在這種情況下,帕斯捷爾納克被迫拒絕諾貝爾文學獎,並寫信給赫魯曉夫,懇求不要對他採取極端措施。1960年,作家有孤獨中病逝。 代表作《雲霧中的雙子星座》、《在街壘上》、《生活啊,我的姊姊》、《主題與變調》、《生活啊,我的姊姊》、《施密特中尉》、《1905年》、《在早班車上》、《詩集》、《生活啊,我的姊姊》等。
[義大利]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1959年
薩瓦多爾·誇西莫多(SalvatoreQuasimodo,1901-1968)義大利詩人。生於西西里島的文化古城錫臘庫札,父親是一個小車站的站長。1916年考入西西里首府巴勒莫技術學校,1919年進入羅馬工學院學士木建築。由於家庭經濟困難,中斷學習,當過繪圖員、營業員等。1926年,被分配到勞工部卡拉布里亞大區土木工程局,擔任測繪員。1931年轉入米蘭土木工程局。1938年離開建築工程部門,擔任著名作家、電影編劇柴伐蒂尼的秘書。隨後,進入《時報》編輯部任文學編輯。1939年,由於從事反法西斯活動,被解聘並遭到官方刊物的攻訐。1941年,由於從事反法西斯活動,被聘任為米蘭威爾等音樂學院義大利文學教授。1948至1964年,先後在《火車頭》、《時報》、《小時》等報刊編輯部主持專欄。1968年6月,因腦溢血突發而逝世。誇西莫多與蒙塔萊、翁加雷蒂並稱為當代義大利最傑出的詩人,是「隱逸派」詩歌的重要代表。早在1916年就開始發表抒情詩。1930年,第一部詩集《水與土》的問世,使他一舉成名。此後,他陸續發表了詩集《消逝的笛音》(1932)、《厄拉托與阿波羅》(1936)、《瞬息間是夜晚》(1941)。這一時期的詩作鮮明地體現了隱逸派詩歌的特徵。詩人對童年的追憶,對故鄉西西里的懷念,對母親和戀人的情思,無不以富於古典美的和諧韻律和微妙而明晰的意象訴之於詩。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使誇西莫多的詩歌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自此,他的抒情詩注入了「社會詩」的內涵。個人的憂鬱和感喟化為對整個社會和人類命運的深沉思索和對黑暗勢力的鞭笞。這一時期,最出色的詩歌結集為《日復一日》(1947)。隨後,相繼出版的詩集是《生活不是夢》(1949)、《假綠與真綠》(1956)、《樂土》(1958)、《墨汁中的米蘭》(1963)和《給予和獲得》(1965)等。誇西莫多精通義大利古典文學和外國文學,他的翻譯和研究都發生過廣泛的影響。此外,他還著有文藝評論多卷。1959年,由於「他的抒情詩以高貴的熱情表現了我們時代生活中的悲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消逝的笛音》、《厄拉托與阿波羅》、《瞬息間是夜晚》、《日復一日》、《生活不是夢》、《假綠與真綠》、《樂土》、《墨汁中的米蘭》等。[法國]聖瓊·佩斯;1960年
聖瓊·佩斯(Saint-JohnPerse,1887-1975)法國詩人。生於法屬西印度群島瓜德羅普群島。父親是種植園主,1899年因地震與經濟危機,全家遷回法國。1910年,佩斯畢業於波爾多大學法國系。1914年入外交部,歷任法國駐中國使館秘書、外交部長辦公室主任、外交部秘書長等職。1940年因反對政府與法西斯德國妥協而被撤職。次年,流亡美國,在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任顧問。在戰爭斯間,任羅斯福總統有關法國事務的顧問,因而被當時的法國政府取消了國籍,沒收了財產。1944年恢復了外交部工作。此後,多次到世界各地旅遊,將主要精力用於文學創作。早在本世紀初,佩斯就開始了詩歌創作活動。1901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讚歌》,受到冷遇,經過一段長久的沉默,於1922年發表長詩《遠征》。1930年,此詩被艾略特譯成英文,引起英美一些著名詩人的注意,但讀者仍屬寥寥。又是一段冗長的沉默,1942年出版《流放》,1950年獲美國學院大獎。同年夏秋之際,著名刊物《七星筆記》出版了向佩斯致敬的專號。從此,名聲始著。此後,又陸續出版了《雨》、《雪》(1944)、《風》(1946)、《海標》(1957)、《鳥》(1962)、《榮興》(1964)等詩集。這些詩宏偉而壯麗,具有史詩的雄渾氣魄,娓娓動人地訴說著富於歷史感的文明社會的奧秘、令人驚嘆的異國風光、強大而嚴酷的自然力量,但也浸潤著神秘的宗教情感。佩斯善於使用奇特風雅的隱喻和生僻的專業術語,在事物與思想之間建立起對應的聯繫,把它們統一在大自然中,同時也造成了艱深晦澀。他避開現代派和超現實主義的潮流,重新採用了一種近科品達式和聖書式的抒情詩體,他的詩行特殊,既有古典詩行的嚴謹,又有散文詩的瀟洒。他變換詩中的停頓,延長亞歷山大體的詩句,使之多達十六個或十八個音步。1958年,他因全部詩歌成就獲國際詩歌大獎和國家文學大獎。1960年,「由於他詩歌中的振翼凌空的氣勢和豐富多採的想像,將當代升華在幻想之中」,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讚歌》、《遠征》、《流放》、《七星筆記》、《雨》、《雪》、《風》、《海標》、《鳥》、《榮興》等。
[南斯拉夫] 伊沃·安德里奇 1961年
南斯拉夫小說家。生於特拉夫尼克的一個手工工人家庭,童年在波斯尼亞的維舍格列城度過,故鄉大橋的種種傳說和故事在他心靈深處播下文學種子。1914年,他由於參加民族解放運動,曾被奧匈帝國監禁。從20年代起,他數度出任南斯拉夫駐外使節。德國法西斯侵佔南斯拉夫以後,他隱居在貝爾格萊德,從事寫作。南斯拉夫解放後,他長期擔任南斯拉夫作家協會主席。1956年,曾來中國訪問,參加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大會,寫下《魯迅故居訪問記》等文。1975年逝世于貝爾格萊德。國家為他建立了幾座紀念博物館,並設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文學獎金。 安德里奇1911年開始寫作。1918年出版了散文詩集《黑海之濱》和《動亂》。二三十年代,他先後出版了三部《短篇小說集》。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他發表了長篇小說《德里納河上的橋》、《特拉夫尼克紀事》和《薩拉熱窩女人》,並稱為「波斯尼亞三部曲」。此外還有《新短篇小說集》(1948)和中篇小說《大臣的象》(1948)、《邪惡的庭院》(1954)等。 安德里奇擅長歷史題材。他描繪了南斯拉夫四百年的歷史畫卷,表現了南斯拉夫人民在苦難中可貴的鬥爭精神。 1961年,「因為他以史詩的氣魄從其國家中攝取題材和描繪人的命運」,安德里奇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約翰·斯坦貝克 1962年
約翰·斯坦貝克(JohnSteinbeck,1902-1968)美國作家。生於加利福尼州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小時候生活在小鎮、鄉村和牧場,熱愛鄉野的自然風光。受其母親的熏陶,很早就接觸歐洲古典文學作品,深愛《聖經》亞瑟王傳奇故事的影響。1919年,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大學。讀書期間,當過牧場農工和修路隊的運輸工。他熟悉並嶼社會底層的人們,他的許多作品都以他們為主人公,表現了底層人的善良、質樸的品格,創造了「斯坦貝克式的英雄」形象。30年代末,蓬勃發展的工人運動使斯坦貝克受到很大的影響。1937年和1947年,斯坦貝克兩次訪問北歐和蘇聯。斯坦貝克一生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30年代前後,以《相持》(1936)和《憤怒的葡萄》(1939)為代表。後者是作家創作的高峰。也是20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該作品曾獲普利策獎,由此作家名聲國內外。40年代是他創作的第二個時期。在這個時期里,由於美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加,美國人的價值觀念發生了變化,他的主要作品《月亮下去了》(1942)、《珍珠》(1947)以頌揚開朗、樂觀的生活方式來比襯貶社會中的傾扎和狹隘的現象,其中心主題是探討金錢、文明和人性的關係。50年代初,斯坦貝克離開加州遷居紐約。這一時期的創作受生物學上的「生命循環論」的影響較大,寫出了兩部長篇小說《伊甸園以東》(1952)和《煩惱的冬天》(1961)。前者用寫實和象徵手法描繪了善與惡的鬥爭,後者描寫了社會道德的淪喪,表現了作家對美國精神危機的憂慮。他認為:「戰後的美國社會是富有了,但產生了一種厭倦情緒、一種消耗性的病態。」斯坦貝克一生寫了17部小說,許多短篇故事、電影和電視劇本,以及非小說作品。由於他「通過現實主義的、富於想像的創作,表現出富於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感的觀察」,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相持》、《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園以東》、《煩惱的冬天》 分享:
推薦閱讀: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陪跑史
※Bob Dylan|你了解真正的鮑勃·迪倫嗎?
※陳崇正:月光籠罩的諾貝爾文學獎
※魯迅為什麼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雜談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石黑一雄作品 《去日留痕》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