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四禪八定的靜坐工作
06-06
佛家四禪八定的靜坐工作楊政河㈠修禪定的步驟禪定,有時說它為禪觀,「禪」是從佛陀妙覺的心中所衍生出來的;定者,定其身心;觀者,觀其內心,純然是一種精神集中與安定身心,制心一處的修養方法。當禪定工夫日漸精純時,目然就有其次第修證的禪境產生,即由世間禪的修證,到達出世間禪的境界。對於這種禪觀的修法,是有其所人的階梯;在「天台止觀修行法要」中,我們介紹修行中的二十五種方便法,及為掃除昏沉、散亂、失念三障,使能觀的心勇往直前的「九次第定」的觀法,目然有其修行步驟,只要我們有明師傳授,或如法奉行,由解而行,或由解行而證驗,將可令知、行、意的作用不起,所有雜念目然消失,氣息幾乎斷絕,將能呈現心靈上的一片光明,內不見身心,外不見世界,而體驗到言亡慮絕,不可思議的直覺境界。如果不達到這種境界,不能體現覺心,不論千言萬語,都是空談理論,於事無補。對於有志學佛者,不僅要修世間禪,還要鋒出世間禪,因為如果不修禪定不能人於天界。而且禪的本體,就是在究明目己的內在覺性,啟發自己的菩提心,圓滿達成佛果菩提的妙境也要從禪定中去體會,才能如實地獲得智慧解脫。張澄基教授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禪定之理論與實踐」,曾對禪定下一個嘗試性的定義,他說:「禪定是一個特殊的心理生理;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心理方面的顯著現象,是心注一境,或無波動式妄念起伏的現象;生理方面的顯著現象,是呼吸作用、血液循環,和心臟跳動的緩慢、微細、以至於絕的停止。」換句話說,當人在入定時,心識的作用已經幾乎達到停止活動的狀態。根據張教授實際修行的經驗認為:妄念之流,是一個非常可怕、非常不易調伏的東西。而且妄念之流也唯有在修定中有了相當成效時,才會覺察到。有關修習禪定的境界,張教授分為三部;首先會覺察到妄念特別鄉,煩惱盛,心不能安。第二步,由於心氣集中和刺激,精神上會產生種種虛幻境界,如定中見光明……千萬不可執著。如果心生執著,就會著「魔」」萬一著魔,就必須用般若慧來觀照,目然能冰消瓦解。至於第三步,要克服妄念煩惱的千擾,不執著幻境以為是真實的,不斷的精進修習,將身心氣息調勻,定力增長,便自然入於正定境界。此時妄念不生,心注一境,氣息微細或留住停滅,次第產生樂、明、無念的境界。㈡修禪定的方法因此對於修禪定的方法,張教授特別提出比較重要的六種:(1)依專註修禪定:這就像道家修守竅(丹田)的方法,或心緣外境,如觀目前的木、石等物,或在暗室點一柱香,著意於這一點亮光。這裡所說的專註,也就是以心專緣一處而修禪定。攀緣外境的某一點或緣身內的某一點都可以。(2)依觀想修禪定:像凈土宗觀無量壽經裡面的十六觀法與密宗的壇城觀、本尊觀。這裡所說的觀想,就是在訓練我們的心意識,讓它們能連續的觀想或意繪一物,用心理的意念來轉化生理,具有心物合一的作用。(3)依調息而入禪定:這就是佛家的數息觀,在密宗有金剛誦法,寶瓶氣等修法。在道家的調息方法也有多種。(4)依念誦而修禪定:如一心專持一佛名,或一咒語(真言),也能人定。在佛家認為若因持佛名號,像阿彌陀佛萬德宏名,能得佛力加被。(5)依運動而入禪定:如道家太極拳;佛家也有以運動來遺除定障的方法,如達摩易筋經,密宗裡面的拳法等。6)依心性而入禪定:當人能了解當下一念,便能如實知道目心,那麼不論是處於任何時間,都能經由觀心而修習禪定。心無一物,萬緣始空,繫心一處,無事不辦。一切眾緣,種種差別:只要能提撕運用,總屬此心。所以修習靜坐者,在調和氣息,收飲元氣,以達心定、心細、心閑,若無一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依據「天台止觀」文中九次第定的修法,從粗住、細住、安庄、近住、調順、寂靜、最最寂靜、專註一趣、等持,最後進到欲界定時,內外雙泯,身心目然明掙,定境一如。故當能與定相應時,就以定法持身,而任運不動,經此一坐而無散意,忽失欲界身,稱為「欲界定」。(佛家所說的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眾生有食慾與色慾,本為散地。容易分散他的心思,並不是說沒有少分定心,而是要取其少分的定,稱其名為欲界定。因為這種定心不永久,也不能相續,遇到外緣很快就散去,所以叉稱為電光定。依據楞嚴經裡面的記載,如果不斷色慾,永遠無法開展甚深禪定,所謂煮沙是不能成飯是也。當欲界定的境界慢慢轉深,則身心泯然虛豁,便會完全泯失欲界身相。坐中不見己身,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地定」,也可稱之為初禪方便定。為將入禪定而未入禪定,所以才稱其為末到地。從此再深入就能達到初禪的境界。(三)靜坐時所生八觸的相狀在靜坐修禪定時,起初會覺得身熱,體溫漸增高,出汗等現象。這時除了空氣流通外,應防風寒侵入。功夫用得好,身心調得暢,日久功深,會有八觸產生:(1)動:氣息既調,血液流暢,便聞後頸部似有響聲,身體內部自然會微微動;起初體外是看不見這種現象,而且當發生這種現象時,身體好像被風吹動似的,微微運動,從頭部、腰部、足部次第發生,或前後、或左右不一定。(2)癢:像螞蟻在身上爬時,微微的發癢,然後部分或全身,甚·至如無置身之地。這是氣在全身流動到神經末梢時所產生的現象。(3)涼:有時覺得全身清涼,如泡在涼氣房中。(4)暖:全身發暖,定力功深時,甚至可使冬雪融化。㈤輕:感到身體輕鬆無比,如羽毛狀,或白雲、飛塵,有飛行之感。(5)重:有時卻覺身重加大石,不能動彈。(7)澀:忽然覺得身體表皮粗澀,猶如木皮。這是血液循環,新陳代謝的作用,如蠶蛻皮狀。(8)滑:覺得身體變得柔滑如乳。對於這八觸發生的原因;這是因為當我們要想修得初禪定時,對於上界的極微要入於欲界的極微而生相替的作用,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才使得身中生出八種感觸。如果一個修行者不知道有這種法相的話,他們的心中必生狂怖,以致於會認為是走火入魔,擾亂修道的心情,甚至變成發狂。在摩訶止觀卷八說:「八觸者,心與四人合則有四正體觸,復有四觸,合成八觸。」對於這八觸:入息順地大而有重、澀。入息順水大而有冷、暖。出息順火犬而有熱、粗。出息順風大而有輕、滑。以上這八種觸境,在修習禪定的靜坐中,有時會生出一種或兩種或發三、四種,及五、六種、七、八種不定,並不是同時而發,也不一定是八觸全發。在修行前如果不知道這種道理,往往修行到這種地步而退失功行,甚至誤認是魔境現前而退失道心。在寶靜法師的全集中曾說:「當八觸發起時,要能了達這是定中的境界,不為所動,身心安定。如果八觸發過之時,身心即得寂然虛明,清凈快樂,無法用譬喻來形容這種現狀,由於有這種禪定之樂,真是別有一種殊勝的意味,絕非人間五欲之樂所能比的,是名息道。」所以當我們透過這些感觸後,身心寂然虛明,而清掙安穩,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如果我們未能善加調節,有時會令頭痛,全身僵硬,或染患風濕癥狀等,下次再坐時,心中生起煩悶,或急燥不安。(四)修習禪定時所生十種善法功德為眷屬修行者入定漸深時,身心虛寂,不可名狀,便會目然產生十種善法功德為眷屬:(1)空:當八觸過後,心地全空,毫無堊礙的境界便油然而生,並且能逍遙目在而不覺得有任何負擔,叫做正空。相反的,如果毫無感覺的狀態,乃是太過之相。倘若好像有一物障礙住時,這是不及之相。(2)明凈:像中秋滿月,萬里無雲,明潔凈皎,不可名狀,有如被太陽光所照一樣的光明。相反地,如果生出種植變幻的光色,那是太過之相。如果毫無所見,那是不及之相。因為我們修行者,如果不能修至隨時隨地開眼閉郡是光明之相時,那仍然還處在大黑天的無明之中,未能真正了道。(3)定:一心安穩,毫無故動,乃是正定。相反的,若心似頑石,毫無動靜,為太過之相。倘若心散動於外境,不得安靜,為不及之相。(4)智:遠離昏沉,歷歷分明,如印印物,有如獲得睿智之明。5)善心生:在修持禪定法門後,忽然對於這些以前所未曾學過的法門,生起未曾有的歡喜。對於未曾習得的,將會生起慚愧心,認為必須要通達到先聖先賢所習得的境界為究竟,目然會發起四弘誓願,具備無上法門,各種善心念便油然而生。 (6)柔軟:對於前面修持禪定的過程通達到初禪之境時,便會生起脫離欲界身的粗獷,獲得柔和心境的相狀。(7)喜悅:當我們精進修行,而修得某一種境界,自然會深感驚喜,有時候會覺得那些毫無修行的俗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粗獷笨重得可笑8)樂:身心似乎完全解放,有如脫殼的烏龜飛上天那樣的目在,目己覺得無限的安慰與快樂。(9)無累解脫:當入徹底脫離貪慾、嗔恚、睡眠、悼悔、懷疑五蓋時,身心毫無墨礙、沒有絲毫累罪、任運目在,逍遙無礙,才可算是解脫。(10)境界相應:這是捐真心與八觸融合後,便能生起各種善法功德,所以能夠鎮定不亂。(五)禪定境界中所具足的五種境在修禪定境界時,因為工夫漸進,便可從八觸、十種善法中闡發出定體,所以證得初禪時,必須具足五種境:1)覺境:最初所領悟的境界,即指身根與身識的相應稱之為「覺」。(2)觀境:這是指細心分別,即意根與意識相應,稱之為「觀」。證得初禪時,覺觀二境最為顯明。(3)喜境:對於所得的定相產生喜悅之心。(4)樂境:這是指以安穩而恬澹的心為樂。(5)一心:即心住於靜寂之境時,寂然不散的定心。未到地定中雖然具有單靜的定心,可是沒有覺、觀等境,共相扶持,所以定心淺薄而且容易散失。如果能證得初禪,那麼定心安隱,牢固而不滅壞。(六)四禪八定從禪定境界的深淺有別,顯明的有四禪八定:(1)初禪—定生喜樂:當一位修行者在得到未到地定時,由於入定漸深,身心虛寂,心一境性,毫無紛雜思念,目然不見有內外,或經一日、七日,或至一月、一年。而定心不壤,收穫增長,定中忽然覺得身心凝然,任運而動。當動之時,還覺其身,如雲如影。漸漸引發生理上、生命本能上肘快樂,這種快樂與我們平常感覺上的快樂,或心理上的喜悅不同。如果我們要想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像道家那樣,要先打通任督二條氣脈。氣是我們生理上的本能活動;脈是指我們神經系統的狀態。打通氣脈,遇事都能心平氣和,如此才能達到心一境性的地步。在前面的五境中完全具備,其中以覺、觀二境最為明顯。(2)二禪—離生喜樂:對於初禪中未到地中之覺觀二境還會擾亂,因覺悟有如入睡覺中得醒,貧窮人家忽然得到寶藏,末世陰修行者以為得到這種覺悟的境界為極則的事,他那裡知識要想入於二禪,但是尚有覺有觀都是病患如果知道覺觀為亂源,會逼惱定心。因為從覺、觀所生的喜樂定為粗。它會障礙二禪的內凈。現在要想遠離,就必須常修三法:1、不領受不執著才能遠離。2、要加以訶責才能遠離。3、不斷觀察分析才得以遠離。由於修此三法,便能遠離初禪覺、觀的過患,覺、觀既減,對初禪的五境及默然心均謝。在已離初禪,然二禪未生時,稱之為「中間禪」。對於中間禪,又可稱之為轉寂心。在此定中,必須依據六行觀來修。即厭下的有苦、粗、障。欣上的有勝、妙、出。修行者必須從深定中才能獲得,所以必須首先要有這六行觀。如果到達初禪,而不用這六行觀,將會常生憂悔心,而生憂侮心一生,便永遠不能修至二禪的境界,乃至於令轉寂心散失,甚至令退轉到初禪,或連初禪的境界也散失。因此修行者應該深知六行觀法,令心不憂侮,一心專精,加功修行,其心澹然澄靜,沒有分散,稱末到地,也就是二禪的前方便定。久而久之,不失不退,專心不停止,其心豁然,明凈皎潔,則定心與喜境俱發,就好像人從暗室中走出來,看見屋外的日月光明,豁然明亮,則十種前面所講的功德俱發,具足初禪時所見境界,而且喜境甚為美妙,勝過初禪境界。所以如果就二禪來說,具有四境:1、內凈:這是對外窿來說稱為內凈;如果對內垢來也稱內凈。在初禪中所得的觸樂時,由於觸是身根與身識相應,故稱為外境。二禪是心識相應,故稱內凈。初禪心為覺觀所動,故稱內垢;二禪心無覺觀之垢,所以稱內凈。既然已離覺觀,依內凈心發定,皎潔分明,沒有垢穢,這是內凈的定相。2、喜境:這是深心目慶,由內心中所生起的喜定等十種善功德,則悅豫無量。3、樂:深受喜中之樂,恬澹悅恰,綿綿美樂。在初禪中的喜、樂是由覺觀而生,與身識相應;可是二禪的喜樂是從內心中生起,與意識相應;這些喜、樂之名雖然相同,而內容卻不是,不可不加辨別。4、一心:雖有喜樂,可是內不緣喜樂,外不緣思想,一心不動。故這四境圓滿具足,或默然於心時,是比初禪更深,稱「聖默然定」。(3)三禪—離喜妙樂:對於二禪又稱喜俱禪,因為其定與喜俱發屍而三禪又稱樂俱禪,這是說其定遍身與樂俱發。所以要想修到三禪,又應當訶責二禪的過患。二禪雖然是內凈所發;但是大喜涌動,令定不牢固,應當捨棄,要用不受、訶責、觀心窮檢以遣除之。在窮檢而知過患,知過患要訶貢,知訶責而不受,那麼喜及默然漸次退謝。不過在三禪未修到前,中間有定,還·要一心三思的精進修行,令心湛然,不加功力,其心自然澄靜,這是一二禪的未到地。等到其心泯然能入定,這種入定是不依內外,而與樂境俱發,當樂產生時,也具十種功德,但並無涌動之喜,而綿綿之樂,從內心而發,美妙難用譬喻形容。而且在樂定初生時,既然能遍及全身,將會有三種過患:1、樂定如果淺,則其心沉沒,少有智慧之甩。2、樂定如果微少,心智涌發時將會顯示出不安穩。3、樂定之心,與慧力相等時,綿綿微妙,將會生起貪著,令其心迷醉。所以經上說:此樂惟聖人能舍,餘人舍為難。所以三禪達到時,會具有這三植過患,那麼樂定就不得增長而充滿其全身,所以修學者必須了解如何加以調適,其對治的方法有三種:l、心若沉沒時,要用念、精進、慧等法而第起之。2、如果心涌發時,應當用三味禪定法在含攝之。(《加果心迷醉時,應當用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以自醒悟,令念心不執著。能夠如是,那麼必能增長樂定,遍滿身心,令百駭萬竅悉皆欣悅」所以佛說:「三禪之樂,遍身而受·」至於三禪也有五境:1、舍:舍前喜心,並離三過。2、念:既得三禪之樂,要憶念用三法守護,令樂增長。3、智:善巧使用三法,遠離三過。4、樂:快樂遍身感受。5、一心:感受快樂的心息後,一心寂定。按初禪的樂,是從外而發,與外識相應,內樂不充滿。二禪之樂,雖然是從內發,可是卻從喜心生,與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樂依喜生,喜尚不遍,何況於樂呢?三禪之樂,樂從內發,以樂為主,遍身內外,為純真清凈妙樂充滿恬愉。為遍凈天所居,遍凈天為三禪第三天,也是色界第九天。此天最快樂,容易令修禪的入墮落,所以一般修行者不應停留此境,要很快到四禪天去。(4)四禪——舍念清凈:當我們修行達到三禪境界時,深見樂境也有過患,便能一心厭離,訶責不執著,力求四禪不動定。得入到地定,即為四禪方便定時,心無散動。然後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穩,出入息斷,是為修成四禪之境。當四禪定發時,沒有苦樂之境,與舍心俱生,所以又稱「舍俱禪」。心如明鏡不動,也加掙水無波,斷絕諸種亂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無諸垢染,所以稱之為「不動定」。又稱「世間真實禪定」。住於此定之中時,心不依善,也不附惡,無所依附已無形無質,而神通變化,皆從此定而發,所以佛經中說佛於四禪為根本。其中也具足四境。1、不苦不樂:當此禪初發,與舍受俱發,舍受的心不與苦樂相應,所以說:不苦不樂。2、舍:既然說得到不苦不樂,定舍之境勝於樂,而且不生厭悔,所以說:舍。3、念清掙:禪定分明,智慧照了,所以說:念清凈。4、定心:定心寂靜,雖然面對眾緣,心無動念。所以說:定心。以上從初禪到四禪,為色界四天,在第四禪中學一切事,皆得成就。不像外道服食勤煉,勤希望延年益壽,反而勞形敞骨,萬舉萬敗。(5)空無邊處定:修行者達到四禪時,甚為微妙,少得為足者就不再前進。有些感覺心識生滅,虛誑小寶,便想追求涅槃寂靜的常樂。如果不遇明師授點,不知波色與斷色系縛之力,直接強制其心,斷諸思慮,久而久之,心無憶念,證取涅槃既然未能斷除色縛,如果遇到捨命之時,即生無想天,造成大錯特錯。所以要求空無邊處定,應該深思色法的過咎。倘若還有色身存在,則內有肌渴疾病,大小便利,臭穢敝惡等苦,外面又深受寒熱力杖,刑罰毀謗等苦。從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就是苦本。而且色法系縛於心,不得目在,是心的牢獄。怎可貪著。虛空無色,虛豁寂靜,沒有其他過患,因此要求取滅色的方法。修行者在四禪中,一心諦觀己身,一切毛孔九竅,悉見虛疏,猶如羅谷,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賈。作此觀時,即便得見。既然能見己身如此,更應該細心觀察,見身如篩,如甑,如蜘蛛網。漸漸微末,身分皆盡。如是觀時,眼見色壞,聲香味觸,次第皆滅。一切色法既滅,一心緣空,而色空便謝,空定未發,亦有中間禪。這時,懼忽憂侮,要專心精進,念空不舍,其心泯然,任運目住空緣,這是未到地相。於後豁然,便能與空相應。其心明凈,不苦不樂,更能增長於深定之中,唯有見到處空,沒有各種色相,雖然能緣無邊虛空,而心無分散。既無色縛,那麼心識澄靜,無礙目在。如鳥出籠,飛騰目在。(6)識無邊處定:修行者既得空無邊處定後;再加行用功,從此而進,須舍空緣識。因為如果只緣虛空入定遠是屬於外法,定從外來,此定不安穩。而識無邊處定是內法,緣內人定,心多寧謐。於是便舍空處,一心系緣現在心識,念念不離。常念於識,要能得與識相應,所以必須加功專致,不數月,便能泯然任運,目住識緣,是末到地定。此後豁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便能於定中不見餘事。惟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慮廣闊,無量無邊。《:能於定中,憶念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也無量無邊。完全現在定中,與識法相應。識法持心,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凈,則心識明利,目得識無邊處定。㈩無所有處定:既然得到識無邊處定,仍然不應停留,還要加功運行,從此而進,修熙所有處定,也稱不用處定。因為空為外境,心識為內境,舍此二境而不用。此定一切俱舍,而意根猶余少分法塵故稱少處空。或稱無想定。這時應想前緣空入定,是為外定;今緣識入定,是為內定,而依內依外,皆不是寂靜。如果依內心,便以心緣心入定,此定已依三世心生,並不是真實法。所以惟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稱安穩。故要捨棄識處,繫心無所有處,內靜息求,不同一切心識之法。知無所有法,非空非識,無有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己,靜息其心,惟念無所有法。其時識定即謝,而現中間未到地定。這時,修行者心不可憂悔,專精不懈,一心內凈,空無所依,不見諸法。寂然安穩,心無動搖,這是證無所有處定。入於此定時,怡然寂絕,講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他法。(8)非想非非想處定:既然得到無所有處定,仍不滿足,還要加功用行,更求非想非非想處定。深切了知無所有處定,如痴如醉,;如眠如暗,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前識處定是有想,無所有處定是無想,今雙離之,即使觀於非有非無。那麼到底何法非有?何法非無呢?答,此心非石,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有形相,亦無處所。為何是此心非無呢?倘若此心是無,便無覺無緣,不可稱心,故若心不無,更無別無,因為無不目無,破有說無,無有則無無。所以說: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而能在一心緣中,不念餘事,這是修習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方法。這時,無所有處定便即謝滅,而得中間禪,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恬然清凈,如涅槃相。是定微妙,三界中無過患,才可以證得中道實相,涅槃常樂我凈。愛著此法,便不前進。如蟲行至樹表,更不復進,認為樹外無有,實堪可憫。以上所說:初禪為離欲界入色界,二三四禪皆色界中攝。四定中:空無邊處定,破色故稱空。識無邊定,彼空故稱識,為有想。無所有處定,彼識故稱無想。非想非非想處定,破無所有處定,此定浮沉正等,空有均平,世間禪中最為尊勝。由於四空定已經遠離色界,為無色界所攝。(9)滅受想定:非有想、非無想處定,雖然沒有粗的煩惱,但是卻仍有十種微細煩惱,凡人不知,誤為真實,世間外道,誤入此定,不見有然而覺有能知非有非無的心,故稱之為真神不滅。因此在這時,如果有明師指點才可知道受想行識是四陰和合而有的自性是虛誑不實的,從此不受不著,即能破無明惑而入於滅受想定,獲得阿羅漢果。在楞嚴經中,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七)修四無量心將可轉小向大以上所說是修習禪定時通常所說的四禪八定滅受想定的一般狀況,並非佛法的究竟。但是倘若能先修四無量心,便可以毫無染著而轉小向大。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是也。慈者愛念眾生,常常想把快樂的事來饒益有情眾生。悲者,應該憨念眾生之受五道中苦,常想以善法來濟拔他們。喜—者,應該要令眾生皆得歡喜心。舍者即舍以上種心的成就不著其相,但念眾生得離苦,不為目己求安樂。所謂無量,是—認為以上四心,無親、無怨、無近、無遠,心遍十方,平等不隔·所以說為除眾生嗅覺而修慈心;為除眾煩惱覺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不悅樂覺而修喜心;為除眾生僧愛覺而修舍心。(1)修禪定者在修慈無量心時,應先作誓願,為使一切眾生都能獲得快樂,我在定中都能看見他們和我一樣,能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因此在修禪定時,就應該以一念清凈心,首先令一切我們最親愛的人都能得到安樂,令三昧力相續不絕,由身心喜悅,了了分明。如此從最親愛的人漸漸推擴到怨親債主,乃至十方五道一切有情眾生,悉得安樂。由此定心就會漸漸轉深,而達湛然不動,遠離於嗔恨怨惱,觀想這種樂事能擴及到一切眾生,這就是增加眾生的慈緣;以法給眾生,就是為了增加眾生的法慈緣;以無為心、無取捨、無能所令眾生得到利益,是為無緣慈。其餘的悲喜舍心皆是如此。(2)修禪定者如何修悲無量心呢?也就是說修行者要人禪定時,看見眾生受種種身心之苦,使其心生起憐憨心而認為五道眾生受到這種大苦,而我怎可不能知、不能見,皆因長時間的懈怠,如果不生起救拔的心,就如同有目而不見。故發願要在禪定的修行中悉知、悉見,才能夠隨緣救護。這種立願,即能先在禪定,了知親愛人深受苦相,乃至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能以三味力得見明了,如此悲心轉深成同體大悲心,成就眾生就是成就目己。(3)如何修喜無量心;這是從悲定中悲憨眾生受苦逼迫,我應當利用何法來拔濟,舍彼眾生,離苦得樂,皆生歡喜。如此去除煩惱病,得涅槃樂。從慈悲觀行法門中,一一皆得無量受喜樂相,了了分明,其心喜悅,不可明狀,而心無動轉,則定功逐漸轉深。(4)如何修舍無量心呢?當我們發心修行時,必須深心思維,當慈能與眾生樂,悲能拔眾生苦,又能以喜悅心令眾生歡喜,雖然我是利益者:可是此行並非勝行,如父親幫助目己的小孩,並不求施恩望報,而我能施與眾生樂喜也是不求恩德,所以也要捨棄這三種慈悲喜心,希望能與眾生皆得妙莊嚴。如此入定,即能見眾生受不苦不樂相,其心平等,沒有愛僧。如此三昧定力轉深,堅固其禪定心,並能安穩,便能在舍心中去作種種利益眾生的事,而不取不著,這就是舍無量心的成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對女性而言,好婚姻更重要還是好工作更重要?
※如何持之以恆的堅持一件自己談不上喜歡但也不討厭的事?
※工作後,你遇到的第一件困難的事情或者困惑是什麼?
※岩土工程小碩糾結於出國和工作,求指導?
※每天都在猜疑老大不喜歡自己,每天都覺得自己做的活是雞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