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報告丨中美「爭奪戰」,東盟該往哪走?
作者/彼得·喬克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宣布,它計劃在2015年底之前建立一個涵蓋經濟、政治、安全和社會領域的全面一體化共同體。這樣一個區域性組織將首次為東南亞國家提供一個政府間合作的單一體系,可以起草、實施、完善共同的政策和行動綱領。這將大大推動未來的積極主動規劃、發展全面且制度化的「超國家」合作與治理。
上述變革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東盟實現「向心性」這一核心目標——發明這個詞是為了強調,「內部凝聚力」如何能夠既被用來推動經濟發展,也能用來管理東盟與外部夥伴的關係。
對於擬議中的東盟共同體的發展來說,一個很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的外部變數就是日益凸顯的中國影響力。中國現在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大國,而且在過去25年里大大加強了與東盟的關係。這兩個因素使得北京具備了改變東盟一體化未來走向的巨大潛力。
在經濟方面,中國的整體影響可能主要是積極的。自從2003年簽署戰略夥伴協議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雙邊財政和商業關係迅速發展,過去十年間商品與服務的雙向流動翻了6 倍多,在2013年突破4億美元。東盟與中國的發展與繁榮將高度取決於互惠互利經濟夥伴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而雙方無疑都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
在政治和安全領域,東盟對中國的看法則不確定得多,對於中國在東南亞的戰略意圖尤其如此。由於擔心中國會利用「反介入/區域拒止」平台來限制進入南中國海,並建立由北京決定的區域秩序,東盟沿海國家可能會指望華盛頓作為該地區國家防禦以及更廣泛防禦的終極保證人。
北京的軟實力對東盟的社會和文化一體化也有重大影響,不過這種影響的程度難以確定。一方面,中國官方強調和平發展和共同的亞洲價值觀,這似乎與東盟自己致力於穩定和團結的承諾充分吻合。另一方面,中國努力在外交上將自己塑造成一個不具威脅的大國。
要取得成功,東盟共同體還需要得到東南亞地區另一個主要大國——美國的大力支持。
華盛頓有三大理由來支持建立東盟共同體。首先,經濟一體化將有助於加強它與東盟之間不斷發展且十分重要的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其次,推動更加多邊化的安全合作方式,將直接有助於責任分攤。第三,一個全面一體化的東盟將有助於制衡中國和印度,確保南中國海重要航道的暢通,也使得美國代表所參與的東亞重要論壇變得更加對稱。
美國可以有多種方式幫助支持東盟共同體的制度建設。在經濟上,它可以通過增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東盟成員,來深化區域一體化和鞏固貿易自由化。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美國可以建議開展支持軍事互操作性的共同努力,為東盟國防部長會議當前的審議注入內容。最後,美國也可以運用軟實力來推動旨在讓整個東盟民間社會充分參與的項目。
雖然中國和美國都有能力影響東盟一體化進程,但能否鞏固內部團結、實現「向心性」從而在亞洲新秩序中保持自己的重要地位,最終都將取決於東盟自己。就這一點而言,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為在許多方面,東盟成員國仍繼續奉行一致性、不干涉、非正式等古老原則,而這些原則已經形成了它們做事和經商的方式。
如今已成立近60 年的東盟正處於一個重要關口,它要麼會在未來的區域合作中處於主導地位,要麼就會被邊緣化,成為歷史的殘餘。(作者為蘭德公司高級政治學家彼得·喬克)
來源丨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
推薦閱讀:
※韋森:中國經濟不會蕭條的四個原因
※英國《現代工業戰略》解讀
※陳勇博士受聘中國投資協會國家優質投資項目審定委員會委員
※長短活用法 - MBA智庫百科
※提琴智庫71:學習小提琴總失敗?那是你還沒讀懂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