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心理發育

不會爬就學走或影響心智

有的寶寶可能爬得不是很好或根本還沒學習爬行,就已經開始學習站立走路了。上海市人口與發展中心在母嬰健康社區進行的調研中顯示,不會爬就會走的幼兒比例高達24.4%(61/250)。年輕的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這樣子是代表寶寶長得快,長得好。實際上,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長大後會比較容易出現心智問題。

  寶寶運動能力發展順序:

  先會爬再學走

  人的腦神經系統是人所有活動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擁有錯綜複雜的網路結構,目標是傳遞信號和發布命令。

但剛出生的寶寶腦指揮中心是不會指揮的,經過1年的工夫(即在嬰兒時期),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舌頭味覺、鼻嗅等過程(醫學上稱感覺統合過程),腦中的各種信號路徑就建立和發達起來,這其中伴隨著寶寶的運動能力的順序發展,從3個月把頭抬起來,5個月時會爬了,6~7個月孩子會坐了,9個月孩子站起來,1歲會邁步行走,寶寶的運動發展直接影響感覺統合過程。

  缺乏爬行經歷易患感覺統合失調症

  寶寶如果爬行少或爬行練習不足或沒有經歷爬行,將引起對稱性頸緊張反射的動作不成熟,表現為身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覺地對抗,就容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症,如視覺和聽覺不協調、視覺和動作不協調、聽覺和動作不協調等。

  在幼兒期家長可能還看不出危害,但當孩子上學後,危害就逐漸表現出來了。缺乏爬行經歷的孩子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固執、容易有侵略性,有挫折感、難適應學習環境、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長時間坐著,身體動來動去等問題,這些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業和社會交往能力。那時家長就會著急了,感到孩子腦子挺聰明,可是怎麼學習能力這樣差,老在學校闖禍呢。

  可見,智力和心智不是一回事,感覺統合失調症就是心智方面異常了。當然,並不是所有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都將影響心智,只不過出現不同程度心智異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對於錯過爬行期的孩子,家長不必緊張,也不能消極等待,應該積極儘早補上爬行環節(即進行運動性心智訓練)。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發生,這才是明智之舉。

識別和調理嬰兒情緒

人們常常以為嬰兒只會哭喊、睡覺和吃奶,其實他們降臨人間後,就作為一個「社會成員」萌發了心理活動。嬰兒的情緒最初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滿足;另一種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獲得滿足或其他不適。哭叫正是情緒的反應之一。 

 

  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情緒會逐漸複雜起來。心理學家曾對五百名嬰兒進行觀察,發現嬰兒從滿月到3個月末,即有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駭和煩悶六種情緒反應。微笑是身體處於舒適狀態的生理反應。嬰兒的微笑也具有社會性,會影響成年人,能夠密切與母親的關係。母嬰不斷地強化這種應答,以從中得到滿足,這也是嬰兒的心理需求。 

 

 4-6個月的嬰兒,情感就更豐富,對母親情感的需要,甚至超過飲食。如果母親只會用乳頭喂進孩子的嘴,這並非上策,有時還會失靈;如果加以愛撫、哼唱歌曲,孩子或許會變哭為笑;注意改善嬰兒的情緒,可以從環境、衣被、生活習慣、玩具、輕音樂等方面加以調節,這樣就會取得滿意的效果。 

 

 7個月的孩子,感情色彩更為濃厚,明顯地表現出對母親的偏愛。當陌生人出現時,可停止微笑,並表現出察覺,甚至拒絕別人的摸、抱,對母親產生依戀感,從母親的愛撫中獲得安全感。 

 

 周歲以後的孩子,在情緒上較為成熟,開始嘗試與他人交往,喜歡探索周圍的環境,已經知道母親不會丟棄他,不再害怕離開母親,對新事物有「探求欲」。母親可適時地鼓勵孩子的交往,接觸社會,切忌嬌慣、溺愛。 

 

 是否注意觀察嬰兒的情緒,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的發育。稍有疏忽,就可能會使孩子發育成一個退縮型、冷漠型、孤僻型或焦慮型的兒童,長大以後情緒不穩定,性格懦弱,缺少自信心,適應性差。只有認真注意嬰兒的情緒,給予正確的誘導、教育,孩子才會健康、順利地成長。

九個方面!打造性格完美寶寶

  1) 活動水平

  留意什麼:你的嬰兒真的對從她的彈力椅上看世界感到滿意又或者她從看換尿布轉為看摔跤比賽

  如何處理:如果孩子的活動水平低,你可能不想用太多的身體活動來打擊他。相反,給予孩子足夠的選擇--懸掛儀器,路邊的活動帶--來激發孩子。

  相反,高度活躍的嬰兒對刺激有很高的忍受性。他可能在手腳上更快發展,例如比其他嬰兒更快學會走路。負面影響:你需要對孩子的安全十分警惕,因為他比其他成熟嬰兒更有可能惹上麻煩。在孩子學會到處滾動時就要移除嬰兒床上的配件,一定要在移動板上使用安全帶,而且永不讓孩子一個人呆在彈力椅上,否則他有從椅上翻下來的危險。然而可能有好的方面:他可能是一個好的睡眠者,因為所有活動都使他累透了!

  2) 規律性

  留意什麼:你的孩子是否像鬧鐘一樣有規律地睡眠、飲食甚至是排便或者他拒絕你給他強加規律的每個嘗試

  如何處理:對於一個有規律的嬰兒來說,現在應盡量圍繞孩子的習慣來計劃日子--他的安全感就是基於此--而且這會讓你好過些。當他長大一點之後,他能忍受日常錯過的小睡。

  如果是不穩定的孩子,盡量不要太嚴格以免讓自己難受。不要執著於常規,但嘗試每天保持相同的元素。例如,在同一張椅子上餵奶並堅持孩子喜歡的安撫方式。還有要明確地堅持睡眠時間--嬰兒仍然需要休息,否則他們會變得情緒不穩。

  3) 社交能力

  留意什麼:不管動作多麼突然,當你的孩子被任何人抱起時都會笑和發出叫聲么又或者他看上去天生就對陌生人不安,甚至抗拒祖母的親近

  如何處理:如果你的孩子善於社交,製造多點機會讓他與他人相處--參加遊戲團、去公園,和當你外出時帶上他一起。

  不要強迫害羞的孩子應對不熟悉的情形。保持你與他的親近知道他表現出他準備好與別人相處了--用過發出聲音來陪伴他,或者,如果他年紀稍大,通過嘗試讓他不再坐你大腿並嘗試到處爬行的方法。而且不用擔心:儘管孩子會有一點內向,他會交到朋友的--只是以他的步調。

一起來了解嬰兒的心理發育

嬰兒期是指兒童從出生到1歲的時期。胎兒剛出生後主要依靠皮層下中樞來實現非條件反射來保證他的內部器官和外部條件的最初適應,此時重要的非條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禦反射及定向反射。嬰兒期由於神經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經興奮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傳導,故興奮特別容易擴散,這也是小兒易激動的生理原因。

隨著腦的不斷發育,皮質中的暫時性聯繫也日益發展起來。新生兒明顯的條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後兩周左右。4個月的兒童能區別各種氣味,能分辨不同顏色的物體。4-5個月便能分辨出親人和生人。從第4個月起開始分辨出成人的聲音,如聽到母親說話的聲音就高興起來,並開始發出一些聲音以回答成人。

  5-6個月嬰兒就可以再認媽媽,這是由於條件反射的建立和發展,嬰兒出現的短暫記憶的表現。7-8個月時起,由於兒童多次感知某種物體或動作,並同時聽到成人說出關於這一物體或動作的詞,在他的腦里,就在這一物體或動作的形象和詞的聲音之間,建立起暫時聯繫,以後只要再聽到這個詞的聲音就能引起相應的反應。10-11個月起嬰兒開始「懂得」詞的意義,並對詞的內容發生反應,詞開始成為信號,即第二信號兒童的語言或說出的詞是從成人所發出的詞或者語言的聲音模仿開始產生的,因此,為了儘快開發兒童的語言能力,成人在與兒童接觸時應儘可能不斷給予語言刺激。

  兒童情緒自兩個月以後,積極情緒開始發展,當吃飽、溫暖時,可以看到兒童活潑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緒反應,如哭鬧、獃滯等。因此,為了培養兒童良好的情緒狀態,應經常和兒童交往,提供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提供適當的玩具,並多給予關心、照顧和撫愛。

教你親子交流50妙招

寶寶最好的學習範本就是你。跟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大笑——每天的親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學習。但有的時候,你是不是很難想到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新方法。給你推介50種有趣、科學的親子招術,相信一定能激發你的靈感!

1.眼神的交流。當可愛的寶寶睜開雙眼時,你一定要把握住這短暫的第一時刻,用溫柔地延伸凝視她。要知道,嬰兒早期就能認清別人的臉,每次當他看著你的時候,都在加深對你的記憶。

2.呀呀兒語。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張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小臉,但不妨給他一點機會,讓他也能和你交談。很快,他就會捕捉到與你交流的節奏,不時地插入幾句自己的「言語」。

3.母乳餵養。儘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寶寶。媽媽在哺乳的同時,給寶寶哼唱兒歌,輕聲細語地與他交談,溫柔地撫摸他的頭髮,這樣可以增進你們的親子關係。

4.吐舌頭。有實驗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兒就能模仿大人簡單的面部表情。

5.照鏡子。讓寶寶對著鏡子看自己。起初,他會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可愛的小朋友,他會非常願意沖著「他」擺手和微笑。

6.呵痒痒。笑聲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寶寶玩一些小遊戲,比如「呵痒痒」等,有助於提高孩子參與的積極性。

7.感覺差異。把兩幅較為相似的畫放在距離寶寶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畫中有棵樹,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一定會兩眼骨碌碌地轉,去尋找其中的不同。這對寶寶今後的識字和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8.共同分享。帶寶寶外出散步的時候,不時地跟他說你所看到的東西——「看,那是一隻小狗!」、「好大的一棵樹啊!」、「寶貝,有沒有聽到鈴聲了嗎?」……最大限度地賦予寶寶擴充辭彙的機會吧。

9.一起傻。小傢伙非常喜歡和你一起發出傻呼呼的聲音——「噢咯」、「嗯哼」等,偶爾還會發出高八度的怪叫聲。

10.共同歌唱。盡量多學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編歌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給寶寶唱歌,還可以讓寶寶聽一些優美動聽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樂的熏陶下,有助於孩子數學的學習。

11.換尿布時間到。利用這一時間讓寶寶了解身體的各個部位。一邊說,一邊做,讓寶寶的小腦袋瓜與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圍著你爬。這是最省錢的「運動場」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協調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購物時光。留點空閑,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顏色,會使寶寶歡欣鼓舞。

14.提前預告。睡覺關燈之前大聲地宣布:「睡覺嘍!媽媽要關燈了。」讓寶寶慢慢地領悟因果關係。

15.沒事逗著樂。輕輕地對著寶寶的臉、胳膊或小肚肚吹氣,逗寶寶「咯咯」笑。

16.揉紙巾。如果寶寶喜歡從盒子里抽取紙巾,就隨他去吧!看著他把紙巾揉成一團,再看著他將其展開,花幾分錢就能有一個可以訓練寶寶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樂而不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紙巾下面讓他找,不過,當寶寶找到的時候,一定要大加讚賞哦!

17.小小讀書郎。給8個月大的寶寶讀故事,兩三遍之後,他就能夠意識到文字的排列順序了。給寶寶讀書,對他的學習語言真的很有幫助哦!

18.躲貓貓。玩捉迷藏的遊戲能讓寶寶笑聲不斷。他會認識到消失的東西還會回來。

19.觸覺體驗。用不同質地的布料(絲綢、絲絨、羊毛、亞麻布等)輕輕地撫摸寶寶的面頰、雙腳或小肚肚,讓他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20.感受寧靜。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和寶寶靜靜地坐在地板上——沒有音樂,沒有亮光,也沒有遊戲。在寧靜中感受周遭的世界。

21.家庭影集。將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照片製作成影集,經常翻翻,有助於寶寶增進記憶。當姥姥來電話時,不妨讓寶寶一邊聽電話,一邊看著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22.與食物親密接觸。為寶寶準備一些小零食——青豆、麵包片或蘋果片,訓練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協調能力。

23.丟丟撿撿。看著小傢伙把東西從桌子上一樣又一樣地扔到地上,雖然你的頭都快氣炸了,可你還得堅持不懈地去撿哦,因為你的寶寶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奧秘呢。如果方便,你還可以給他幾個乒乓球,並在他的桌子下放一個籃子,讓他瞄準,發射!

24.試試運氣。挑選幾個空盒子,把一個小玩具放在其中一個盒子里,不斷地掉換盒子的位置,讓寶寶猜猜玩具在哪裡?

25.越過障礙。把沙發墊、枕頭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寶寶一起爬過去,繞過去,看看誰更快。切記要讓寶寶多贏幾次,這樣他才會更有積極性哦。

26.「走走看看」。在房間裡布置一些玩具,讓寶寶以不同的速度爬行,並可以不時地在一個有趣的地方停下來看一看,玩一玩。

27.接受挑戰。寶寶長大了,他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向你挑戰,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樣好了。譬如發出奇怪的聲音、向後爬或是啃玩具。

28.做鬼臉。鼓起你的腮幫子,當寶寶摸你的臉頰,你就吐氣;當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頭;當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鄒眉聳鼻……不時地變換方式,讓寶寶有一種新鮮感。

29.觸摸物品。抱著寶寶在房間里到處逛逛,用他的小手觸摸窗戶、電話機、冰箱及電視機摁紐等,一邊摸一邊告訴寶寶它們的名字。

30.編故事。挑選一些寶寶最喜歡的故事,把其中的主人公換成他的名字,他會覺得更有趣。

31.自製動物書。去動物園的時候,給動物拍照,結集成一本相冊。時常拿出來和寶寶一起欣賞,讓他找一找大象、海獅和老虎,你也可以在一旁為動物配音。

32.讓寶寶自己做主。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讓寶寶在兩者之間自由選擇,例如讓他自己挑選吃飯的小碗。這樣他會感到非常自豪,因為他的決定受到了你們的重視。

33.回憶「過去」。和寶寶一起觀看家庭錄像帶,回顧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媽媽,一邊看一邊講述,這不僅能增強寶寶的記憶力,還能提升其語言能力。

34.點點數數。數一數樓梯的台階,數一數寶寶的手指,數一數家裡有幾個人。養成一種大聲數數的習慣,很快的,寶寶就會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數數了。

35.看圖回答問題。找一本寶寶熟悉的圖畫書,指出其中的細節,從抽象到具體向寶寶提問,如「小兔子愛吃蘿蔔嗎?」(抽象)或者「小兔子在吃什麼呀?」(具體)

36.關掉電視。寶寶需要和你親密交流,這是電視節目無法給予的。

37.尋找「小汪狗」。不時地把書本合上,考驗一下小傢伙的記憶力,看看他是否還記得書中的小汪狗在哪裡。

38.轉起來吧,寶貝。抱著寶寶像芭蕾舞演員一樣旋轉起來。

39.匹配遊戲。挑選寶寶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特寫照片,一式兩份。將照片正面朝上擺放在地板上,幫助寶寶找出兩張一樣的。

40.雨中遊戲。在小水坑裡踩踩,在濕草地上坐坐。雖然有點臟,但非常有趣,寶寶會在快樂中感覺干與濕的區別。

41.捕捉昆蟲。和寶寶一起在書籍或雜誌中認識昆蟲(瓢蟲、蟋蟀及蝴蝶),然後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42.培養幽默感。指著爸爸的照片叫「媽媽」,然後告訴寶寶弄錯了,大家一起為「錯誤」而開懷大笑,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寶寶的幽默感。

43.穿衣遊戲。讓寶寶穿上爸爸的舊襯衫,看看他的反應,相信他的創造力一定會讓你感到吃驚。

44.感知容量。準備兩個大小不一的杯子,在洗澡的時候,讓寶寶把水從一個杯子倒入另一個杯子。有的時候會溢出來,有的時候卻裝不滿,那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哪個杯子大,哪一個杯子小吧。

45.認知顏色。選定一種顏色,帶著寶寶一起尋找家中所有相同顏色的物品。

46.幹家務。當小傢伙蹣跚學步時,他就會幫你扔垃圾啦!不信?!你就試試吧。

47.圖書館一游。千萬不要錯過了講故事、看書的好機會哦。

48.認識ABC。每周一個英文字母。例如,在冰箱上貼A字母磁貼,吃A字形的餅乾,把水果切成A字形,用樹枝在沙地上寫出A字母等。

49.老玩具新玩法。把一些舊玩具翻出來,你會驚奇地發現寶寶有了一些新的玩耍方式。

50.情感交融。臨睡前抱著寶寶,問他這一天里什麼讓他最高興,什麼讓他最傷心?幫助他回憶今天,感知過去,及時了解他的情感。父母應堅持這一職責,直到孩子跨入大學校門。

怎樣對待10個月的小"淘氣"

 認為剛滿10個月的嬰兒還不懂得什麼叫好,什麼叫壞,不管他幹什麼,都置之不管,這是不對的。現在的母親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不加斥責,說「責備也沒有用」,這是她們在該斥責的時候不加斥責的緣故。應該儘早讓嬰兒懂得做什麼可叫媽媽高興,做什麼會叫媽媽不高興。母親的感情變化,嬰兒從小就很敏感,儘管9個月的嬰兒還不能判斷好和壞,但能感到媽媽是高興還是生氣。

  嬰兒能自由活動手腳後,就非常「淘氣」,為了試驗自己的本領,「什麼都想做」,其中有使大人傷腦筋的「淘氣」,也有讓大人發笑和高興的行動。對嬰兒來說,什麼都是「嘗試」,大人高興與否,同他不相干。

  嬰兒做了使大人不高興的事情時,也不是可以置之不理的。吃飯時,嬰兒笨拙地弄翻咖啡杯,決不是嬰兒故意弄翻的,責任在於當母親的不該把咖啡杯放在嬰兒能弄翻的地方。

  嬰兒隨手把正在吃的麵包扔到地上,就應該讓嬰兒覺得這樣做是大人所不允許的。第1次扔時,可以對他稍稍綳著臉,瞪著眼睛說:「幹什麼!」呆一會,他還想扔時,可先說「幹什麼!」以示制止。這樣一來,嬰兒就會覺察到這是媽媽不允許做的。嬰兒不扔麵包時,就表揚他:「真是個好孩子!」對嬰兒來說,好壞的差別決定於媽媽的臉色是高興還是發怒。

  認為剛滿10個月的嬰兒還不懂得什麼叫好,什麼叫壞,不管他幹什麼,都置之不管,這是不對的。現在的母親們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不加斥責,說「責備也沒有用」,這是她們在該斥責的時候不加斥責的緣故。應該儘早讓嬰兒懂得做什麼可叫媽媽高興,做什麼會叫媽媽不高興。母親的感情變化,嬰兒從小就很敏感,儘管9個月的嬰兒還不能判斷好和壞,但能感到媽媽是高興還是生氣。

  如果嬰兒覺得媽媽絕對不會對自己發脾氣,那就有把握利用媽媽對自己的寵愛了。他會認為媽媽的斥責只不過是表演一種節目而已,從而使其失去應有的作用。

  嬰兒常常在吃飯時故意把匙子扔到地上,讓媽媽撿起來。給他揀起來,又扔下去。嬰兒一邊用「你沒有生氣吧」的表情望著母親的臉色,一邊往地上扔。這是嬰兒在做「什麼樣的『演技』能使母親生氣呢」的試探。決不能給嬰兒做這種試探的機會,從一開始就應該給嬰兒看嚴厲的臉色,不讓孩子試探,揀起匙子,就不再給他。

  嬰兒滿10個月,在託兒所里很容易理解大人斥責自己的意思。從這個月齡開始,阿姨說「不行」,嬰兒就會露出一副可憐相。

  只能偶爾對嬰兒擺出生氣的臉色,否則就沒有效果了。老是嚴厲,嬰兒會認為嬰兒就是那號人。有的嬰兒總是做不讓他做的事,對這樣的嬰兒,只能在他做特別危險的事時嚴厲地批評。凡是可用來「淘氣」的東西首先應該收拾起來。

  嬰兒的「淘氣」,可用大人的嚴厲臉色去制止,但體罰就不好了,體罰會使孩子疏遠母親,和母親的感情不融洽。感情融洽表現為母親的喜悅就是孩子的喜悅,嬰兒能體會到母親的喜悅。

從寶寶表情窺視內心活動

  雖然幾個月大的寶寶不會說話,但有時一些癟嘴、撅嘴或紅臉的表情也能「告訴」父母他們的需求。美國研究嬰兒心理學的教授分析了嬰兒的面部表情語言,大致歸納為以下幾種:

  牽嘴而笑,表示興奮愉快:嬰兒的笑是突然發出的,短暫而快速,口角牽動,笑容驟現,同時伴隨著滿目發光,兩手晃動,全身舒展。

  癟嘴,表示提出要求:嬰兒癟起小嘴,好像受到委屈,也是啼哭的先兆,而實際上是對家長有所要求,比如肚子餓了要吃奶,寂寞了要人逗樂等。

  撅嘴、咧嘴,表示小便的信號:通常,男寶寶以撅嘴來表示小便,女寶寶則以咧嘴或上唇緊含下唇來表示小便。

  紅臉橫眉,表示大便的信號:嬰兒往往先是眉筋突暴,然後臉部發紅,而且目光發獃,有明顯的「內急」反應。

  眼神無光,表示身體不適:健康兒童的眼神總是明亮有神,轉動自如。若發現嬰兒眼神黯然無光、獃滯少神,則是其身體不適的先兆。

寶寶哭了是需要什麼

  寶寶又哭了,這是在生活中常見的。但作為父母,你當然會想看到寶寶整天都能張嘴笑,享受快樂。其實寶寶哭是因為他們不能說話,但他們也有他們的需要,但卻不能表達出來,所以他們就通過哭來引起你的注意去滿足他們的需要。

  解讀寶寶的哭聲隨著對寶寶了解的深入,你很快就能夠成為了解寶寶哭聲的專家。寶寶的哭聲可能說明:

  ·飢餓:如果距上次吃奶的時間有三至四個小時,或者剛剛醒來,又或者剛換了尿片有開始哭 的話,他很可能是因為餓了,這時給他餵奶可能會讓他停止哭。

  ·疲勞:如果寶寶活動減少,對人和玩具都開始沒有興趣,不斷揉眼,而且還大哭的話,他很可能就是想要睡覺了。

  ·不舒服:如果寶寶覺得不舒服,例如太濕、熱、冷,不斷地想撓背後或者哭的時候弓著身體的話,就說明他想離開使他不舒服的源頭,這時你就應該儘快找出為什麼寶寶不舒服。

  ·疼痛:如果寶寶的哭聲突然而且尖銳的話就說明他有痛感,就像我們受傷時候會叫出來一樣。這時你就要看看寶寶的身體哪個部位會使他產生痛感。

  ·刺激:如果房間太吵,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寶寶注意力的時候,他可能會閉上眼睛或者扭轉頭,然後大哭希望能夠離開現場。

  ·生病:微弱而低沉的哭聲可能說明寶寶生病了。

  ·害怕:如果寶寶突然發現自己被一個不認識的阿姨抱著,他會從笑立刻轉為大哭,這是因為他想要見到爸爸媽媽。

  ·煩悶:如果寶寶坐在他的位置上超過20分鐘,不是飢餓、疲勞和不適,而你在旁邊吃飯或者聊天的話,他會開始發出厭煩的哭聲。

  ·腹痛:如果寶寶每天都會哭很長時間,而且用盡方法都不能讓她停止的話,他可能就是腹痛了。有腹痛的寶寶每天可能會哭幾個小時,特別是在晚上。寶寶腹痛可能是因為肚子還不能適應新的事物等,而且這種間歇性腹痛通常不會超過四個月。

  寶寶哭了,如何滿足他的需要呢?

  如果你暫時還不懂如何分辨哭聲的話,可以按以下的方法逐一試探一下寶寶的需要:

  ·抱起寶寶。無論寶寶哭的原因是什麼,一個溫暖而舒服的抱抱能夠讓他有安全感,可能會停止哭聲。

  ·給寶寶餵奶。這是一個很重要而且很有效的哄寶寶的方法。

  ·用襁褓包裹寶寶。在寶寶出生後的3-4個月內,如果你能夠讓寶寶重返那個緊密地柔軟的環境的話,他肯定會感到很舒服。

  ·移動寶寶。寶寶都喜歡重複有節奏的動作,例如搖擺、跳舞等。許多父母開始都會本能地搖擺寶寶哄他,因為這招十分有效。

  ·聲音。子宮其實很吵,而不久前寶寶還在那個環境中生活。有時寶寶反而會因為聽到這些聲音而停止哭,所以你可以放一些心跳、雨滴等聲音讓他聽。

  ·按摩。寶寶都喜歡被撫摸和輕拍,所以按摩也是其中一種很好的哄寶寶的方法。而其中一種就是輕輕而且有節奏的輕拍寶寶的小屁屁。

親子依戀與現代素質培養

怯生,怕與親人尤其是母親分離,是7—8個月孩子的一種正常心理現像,它說明寶寶已能敏銳地分辨親人和生人。因而,怯生標誌著親子依戀的開始。同時,它也說明孩子需要依戀你的基礎上建立更為複雜的社會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親子依戀是孩子在兩歲前與母親或主要撫養人之間建立的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結紐帶。母親不僅能滿足嬰兒的生理上需求和情感的「飢餓」,而且是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島」和快樂的源泉。只要母親在他身邊,他就能安心、愉快地玩耍,探索周圍的環境。而陌生人的突然到來,用眼睛盯著他看,走到近前要從媽媽懷裡抱走他——這對七八個月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心理刺激,將使他感到不安、恐懼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運用標準的「陌生情境」實驗,可以測查並區分出三種不同的親子依戀類型:

(1)安全型依戀:只要母親在場,他就感到足夠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玩耍,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當母親離開時,他明顯地表現出苦惱和不安,想尋找母親回來;當母親回來時,他又很容易平靜下來,繼續去做遊戲。

(2)反抗型依戀:這類嬰兒每當母親離開時他都大喊大叫,極度反抗,但當母親回來時,他對母親的態度又是矛盾的,既尋求母親的安撫,又拒絕母親的接觸,並不時地朝母親這裡看。

(3)迴避型依戀:母親離開或回來他都無所謂。實際上這類嬰兒與母親並沒有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聯結,在這三種依戀類型中,安全型依戀是良好、積極的依戀,而反抗型和迴避型依戀則是消極的、不良的依戀。

親子依戀的類型,是母子間相互作用的產物。母親與嬰兒交往的態度和行為以及嬰兒本身的氣質特點,是影響嬰兒形成不同依戀類型的兩個主要因素。那種負責任的、敏感的、充滿愛心的母親,其孩子常常是安全型依戀的嬰兒;反之,則可能是反抗或迴避型。研究發現,嬰兒的氣質特點也經常地、強烈地影響著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和行為:那些見人就笑、喜歡被人抱的嬰兒更易得到母親的歡心;而那些不喜歡被人抱、不容易撫慰的嬰兒則較少得到母親的關愛。而母親對孩子的態度及行為又反過來影響孩子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建立牢固的積極親子依戀關係,是培養孩子許多現代素質的基礎。從半歲乃至一歲半,是寶寶與你形成鞏固的親子依戀關係的敏感期。你不要長期離開自己的孩子,而且,只要寶寶樂意,你就要給孩子以更多的愛撫、幫助和鼓勵,無論是充滿感情的言語表達還是摟抱、親吻等身體的接觸。要知道,這時的寶寶是一個愛的「消費者」,只要及時而充分的享受母愛,他才能與你建立起積極而牢固的依戀關係,才能建立起對他所降生的這個世界的信任。同時,你還要盡量拓寬他的接觸面,讓他在陌生環境中經受「鍛煉」和「考驗」。在這裡,「行為脫敏法」是讓孩子克服怯生、適應陌生環境的常用方法:當生人到來時,你可先把孩子抱在懷裡,不要急於走近客人,要用你對客人熱情的態度和友好的氣氛去感染孩子,使他消除心、學會「信任」客人;再讓客人逐漸接近孩子,可以先給他一個漂亮的玩具,如果客人也帶著自己的小寶寶,就可以抱著小寶寶與你的孩子接觸,這會受到他的歡迎;如果客人靠近他時他就流露出害怕的表情,你就立即抱他離遠些,與客人談笑,待一會兒再靠近,使孩子逐漸適應、熟悉生人。

要讓孩子及早步入「同齡小社會」,鼓勵他與年齡相仿或稍大的孩子接觸、玩耍,特別是一歲半以後,要有意識地讓孩子進入一個從家裡走向外界的過渡時期。要把孩子從你的翅膀底下放出來,去接觸其他小朋友,去探索自然環境,去發揮好奇心,去鍛煉獨立性,而不要過度限制或保護。這樣,勇敢、自信、豁達、友愛、善於與人相處、富有同情心和競爭心等現代素質,就會在孩子的心裡紮下根,就能為孩子在未來社會中擁有健康、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礎。

在同齡小社會中成長

3歲前嬰幼兒與人打交道的許多知識和本領,並不都是由父母傳遞的,而是在與小夥伴的交往過程中獲得的。寶寶與小夥伴之間的交往,與他同成人的交往相比,有著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嬰兒通過互相模仿,可學會一個玩具的多種玩法,開闊了眼界,發展了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家裡孩子習慣於獨佔玩具,與父母做遊戲遇到問題時,父母往往遷就他,不能學會體諒別人。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一不能獨佔玩具,二要體諒別人,否則會遭到拒絕。而當他向小夥伴們表現出微笑、愉快地發聲或說話、友好的撫摸、高興地拍手、關切地注意等積極地社交行為時,就能及時得到同伴的肯定與接受,進而得到分享與合作的歡樂;反之,如果他去抓人、打人、搶奪別人的玩具,就會引起同伴的反感,或引起同樣的行為。這樣,就使他在各種各樣的社交情境與場合中,在各種矛盾與衝突中,有機會學習調整自己的社交行為,去掉不友好的行為,以獲得小夥伴的歡迎。這種學習機會是家庭與父母不可代替的。

·社交——戶外活動的重要任務

每當風和日麗之時,父母就抱著小寶寶到戶外活動了。多曬太陽,預防佝僂病;學認周圍的常見物;讓寶寶學爬、站、走、跑、跳等運動技能,固然都是戶外活動的目標,然而,為寶寶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則應是戶外活動的首要目標。因為在外曬太陽時,會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孩子,這正是鍛煉寶寶社交能力的大好機會。幾個月的寶寶最簡單的社交行為就是對視、相互注意。彼此逐漸熟悉後,您可以教他主動和小夥伴握握手、摸摸腳,互相親親臉蛋等。當寶寶學會稱呼後,每次見面都互相稱呼對方的名字,1歲半左右就可玩一些合作遊戲,如互相扔球等。

·選擇一個「搭擋」

嬰兒兩兩在一起活動比許多兒童在一起活動更有利於社交行為的發展。因此,您需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社交活動,幫他選擇一個他最喜歡的小夥伴經常在一起玩;也可在許多友好的小夥伴中經常兩兩在一起遊戲,進行較深入的交往。

·和大孩子在一起玩

讓寶寶與比他稍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玩有許多益處。一個2歲多的孩子,最容易理解比他小1歲的寶寶在交往情境中發出的1—2個字音的意思;小寶寶也往往能聽懂小孩子的吩咐,也喜歡模仿大孩子的語言,這對寶寶的語言發展十分有益。尤其是當寶寶會說8—10個字的寶寶複雜的句子之後,他往往喜歡參與孩子們的「娃娃家」遊戲,聽從大孩子的吩咐,幫著給娃娃看病、打針、吃藥、上街買菜、哄娃娃睡覺等,這時寶寶樂於參加到孩子們的「家庭」中當信小角色。大孩子們當爸爸媽媽,小寶寶自然就當孩子,各得其所,樂在其中。在這些角色遊戲中,寶寶能學會許多交往的規則技巧,獲得與人交往的成功體驗 。

·小玩具與大型玩具的作用

嬰兒的交往大都是圍繞著玩具或物品而發生的,而大多數的同伴衝突往往是因爭奪玩具而起的。當寶寶在玩一個小的、可以個人控制的玩具,如汽車時,別的小夥伴發現了,也想要,並試圖去拿,這時,寶寶就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將玩具給別人玩,要麼自己繼續獨自玩。前者可使兩個孩子的交往順利展開,後者則地發生衝突,在這種情況下,成人不宜過多干預。例如,當寶寶抓住玩具不讓別人搶時,您大可不必強迫孩子放棄保護自己的權利。當然,您可以在旁適當地指導,如讓別的寶寶用自己的玩具和寶寶交換玩耍,或讓寶寶和別的孩子在一起玩,共同分享。當兩個孩子發現他們共同玩一個玩具,各自都想控制玩具時,對方的存在,對自己有一定的約束性,從而學習注意別人的需求與情感反就,以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多帶孩子到有大型玩具的場所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大的、不可獨佔的玩具,如蕩船、滑梯、攀登架等,能減少小夥伴之間的衝突,使孩子學會按秩序、等待、謙讓、互助等更複雜的積極的交往活動,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健康發展。

嬰兒吮手指是智力發育信號

 很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最愛做的事情是「吃手」,專家說,嬰兒與幼兒吮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嬰兒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家長不要輕易打攪孩子的快樂。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主醫師李義民說,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其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到2個月至3個月時,隨著大腦的發育,嬰兒逐步學會兩個動作: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另一個便是吮吸自己的手指。對於他們來說,吮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接著是吮吸兩三個手指,最後發展到只吮吸1個手指,從笨拙地吮吸整隻手,發展到靈巧地吮吸某一個手指,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吮吸手指動作,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為5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它塞進嘴裡吮吸感知。

  李義民說,通常情況下,隨著嬰兒動作的迅速發展,他們逐步學會自由地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也愈加精細,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吮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大減少。此外,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吮吸手指的時候,通常是非常安靜,不哭也不鬧。實際上,有時嬰兒還以吮吸手指來穩定自身的情緒,這說明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嬰兒吮吸手指,父母不必焦慮煩惱,更不用強行制止。如果孩子的行為實在過於頻繁,父母可以經常對孩子的小手進行撫摩、擺動,以轉移其吮吸手指的注意力;會拿玩具時可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搖動、擺弄玩具,把嬰兒的雙手佔住,使他無暇去吮吸手指。

  李義民提醒家長,家長需要做的是保持嬰兒小手乾淨,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乾燥以免發生濕疹。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仍然經常吮吸手指,就可視為一種不良行為,需細心了解形成原因耐心糾正。

1歲:關鍵時刻saystop

自制力是一種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神經纖維尚未全部髓鞘化,傳遞的神經行動容易泛化,不夠準確,因此會常表現出自制能力比較弱。比如說:媽咪不讓孩子飯前吃零食,孩子也知道,但當他看到香噴噴的點心和甜甜的巧克力時,禁不住美味的誘惑;趁媽咪不在家就拿來吃了,到吃飯時就不能好好吃飯了。又比如:孩子去了醫院,在路上,他答應媽咪看病時不哭。但當醫生把聽診器放在他的前胸時,他又哇地哭了出來。孩子的這些行為都說明,他們並非有意和大人過不去,而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 孩子慢慢懂事,而你也需要懂得更多管理他們的「戰略戰術」。有時候你需要在關鍵時刻學會「喊停」,以便在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之前,及時地制止他們犯錯。不過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的「喊停」毫無效果。其實只要父母掌握了「喊停」的技巧,它就能大大地幫助你的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技巧,從孩子1歲起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了。

如果你掌握了「喊停」的技巧,就能大大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第一次不良行為say stop 。

確地界定不良行為,對不良行為的懲罰應當及時。當孩子第一次出現不良行為時,必須及時制止,並說明理由。而不是在孩子幾次行為之後才予以懲罰。給孩子一個關於「不被允許的行為」的清晰概念。

例如:幼兒開始學習自己吃飯時,可能用勺把碗里的飯菜弄得到處都是。父母應當在幼兒出現這種行為時就予以糾正,而不是感到好笑。如果在幼兒已經形成這種壞習慣後再糾正,會造成幼兒的迷惑:為什麼被允許的行為又被懲罰了?他們到底要我做什麼?懲罰的原則是「對事不對人」,避免人身攻擊以使孩子陷入自卑。在對孩子懲罰時,應明確告知,「你這件事做得不對」或「我不喜歡你那樣做」。不要對孩子說:「你就是這樣的,死不改悔。」「你是個壞孩子。」「你從來不聽話。」這樣容易導致孩子把懲罰歸結為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做錯事的原。

「喊停」的意義:

對孩子的自制力,不應消極地等待它能樹大自然直,務必從小積極培養。首先應建立一套家庭規範。父母應以一致態度對待孩子,使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允許做。有規可循,孩子才能逐步建立起抑制不良行為的能力。也許開始培養時,孩子並不一定完全理解某種做法的道理,而是單純地反射。如:父母不許孩子玩火柴,每當孩子拿起火柴時,就受到不能玩這個的約束,久而久之,看到火柴就不動手了,但對於火柴燃燒,玩火很危險的道理卻還不甚了解。隨著年齡增長,在培養孩子樹立約束自己準則的同時,要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及時進行道德教育。

當孩子做出了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事情時,如:打壞東西,弄髒了衣服等等,父母應當允許孩子的這種反應,耐心對他講明道理,不宜以粗暴的方式對待有過失的孩子,否則使孩子產生了反抗情緒,反而起不了教育作用。

就像是體育訓練一樣,比賽若不是進入緊要關頭,教練是不會輕易喊停的。他們藉助「喊停」,來進行心態的調整和獲得扭轉局勢的機會。這也正是父母們「喊停」的目的所在——把握時機,先發制人地讓孩子及時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調整好心態。

「喊停」的三大誤區:

1.「喊停」不及時。你最好多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到某些「預兆」,譬如他伸手要打小夥伴,開始提高嗓門說話,或者開始扔東西等等。如果你及時並且恰到好處地喊停,完全可以及時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2.把「喊停」作為一種懲罰。從時間上來說,「喊停」並不是對孩子做出錯誤行為以後採取的一種懲罰。有些父母把發泄自己情緒的大喊大叫誤以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有效懲罰。

3.無法提出對策。如果你發現你的「喊停」無法阻止某種行為的萌發,或者孩子常常徘徊在犯同樣錯誤的邊緣,那麼你就不只需要阻止,而應當進一步提出對策進行干預了。

「喊停」的最佳時機:

1、給予適當的警告。當你發現孩子即將失控的時候,可以說:「我發現你嗓門提高了,我知道你開始想要扔東西了。不過我警告你,請你馬上停止!」

2、如果你的警告沒有起作用,那麼就要想法主動讓孩子冷靜下來。對此,不同孩子不同時候不同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回平衡,而有的卻會因此而情緒低落。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消極反應太過於擔心,只要脫離了剛才令他激動的事件與環境,他們就容易平靜下來。你可以引導它把注意轉移到另一件可以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上去,比如一件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教給他一個他感興趣的新遊戲。

3、鼓勵孩子保持優良的行為習慣。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被關注著的;當他做得對,做得好的時候,會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孩子掌控好自己的行為時要加以讚揚。當他平靜下來,你應當適時地誇獎一下他:「很好,這樣就對了,很高興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你必須提高注意,以便及時地誇獎他,從而使這種行為保持下去並成為好習慣。

育兒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新手爸媽在育兒時常會遭遇一些問題。為此,我們特別歸納了以下7個育兒細節以及對策,希望能助新手爸媽一臂之力。

  媽媽怎樣與1歲以內的寶寶交談?

  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他渴望與媽媽交流。媽媽可以用這樣一些方法與寶寶交談:

  在給寶寶餵奶時、在哄寶寶睡覺時,親切地注視著寶寶,呼喚寶寶的乳名,與寶寶說話。

當寶寶發出聲音時,媽媽不斷地點頭微笑,用同樣的聲音回應寶寶。每次照料寶寶時,不要忘記與寶寶說話,如:「媽媽要給寶寶洗澡了,這是沐浴露,這是洗澡毛巾,這是替換的衣服……」這樣可以將更多的的語言信息傳達給寶寶。

  寶寶不會爬怎麼辦?

  一般8個月的寶寶就會爬了,但每個寶寶會爬的月齡是會有差異的。有的寶寶長得胖,使得四肢撐不起身體的重量而延遲爬的時間;有的寶寶在這之前缺少翻身、踢腳等活動的練習,也影響寶寶爬的動作發展。一旦發現了這個問題,媽媽每天要給寶寶做練習。比如:放一個好玩的玩具在寶寶的身體前方,逗引寶寶,同時媽媽一手托住寶寶腹部,一手頂住寶寶的雙腳,促使寶寶向前爬去拿玩具。

  怎樣給寶寶朗讀?

  朗讀是親子間一種特別有效的溝通方式。媽媽將寶寶抱在懷中,一邊看書一邊朗讀,親子身心的接近,使寶寶注意力集中,可營造一個寧靜舒適的朗讀氛圍。建議媽媽在每天固定的時間給寶寶朗讀,如睡覺前的時間。這時,媽媽可以一邊翻頁、一邊朗讀,注意語言的結構、韻律。朗讀時,媽媽要讓寶寶觀察圖畫,以幫助寶寶理解故事。有些優美的句子或寶寶感興趣的句子,你可以重複念,或者讓寶寶跟著讀。如果寶寶要求反覆朗讀某個故事,媽媽要滿足寶寶的要求。

  怎樣讓獨生子女與同齡寶寶一起玩?

  寶寶1歲以後,就渴望與朋友一起玩。雖然這時的寶寶還不會與朋友合作遊戲,但是他喜歡旁邊有朋友。寶寶們一起玩時,他們會相互觀察,有時會模仿其他寶寶的玩法,如看到對方敲積木,他也會學著敲積木;對方對他笑,他也對對方笑。這就是最初的交流。建議媽媽經常讓寶寶和同齡的寶寶交流,彼此問個好、握一下手、換一樣玩具、說一聲再見。這樣,寶寶最初的人際交往就開始了。

  怎樣給寶寶欣賞音樂?

  專家認為嬰兒欣賞音樂的能力是驚人的,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懂,只要是旋律優美的、格調高雅的,都可給寶寶播放。寶寶快要入睡時,播放安靜、柔和的音樂;遊戲時,播放愉快、活潑的音樂;進食時,播放優美、活潑的音樂。注意音樂的節奏要慢一些,每次不超過15分鐘。音量不宜太強,多反覆,以便寶寶識記。同時,請注意聽音樂時不要說話。

  家裡有許多玩具,可寶寶都不感興趣怎麼辦?

  這時我們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把寶寶不感興趣的玩具裝在箱子里遮蓋起來。過一段時間,再將這些玩具拿出來,這樣寶寶會感到新鮮,又高興玩了。同時,請注意每次給寶寶添置新玩具時,媽媽要耐心地與寶寶一起玩一段時間,使寶寶掌握基本的玩法,這樣寶寶會在此基礎上不斷開發、探索新的玩法。另外,媽媽要記得不斷讚美寶寶的遊戲作品,誇獎寶寶積木搭得好、拼圖拼得好等,使寶寶對遊戲產生興趣,建立自信。

  要不要介入寶寶的遊戲?

  專家認為,在寶寶專註地遊戲時,不要介入寶寶的遊戲。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智能建構模式,寶寶在自我的探索活動中,不斷地在積累、建構。成人的所謂指導往往佔用了他們探索、獨立思考創新的空間。所以,孩子遊戲時,你不妨在一邊靜靜地觀察。如果孩子有需要,你再回應。

5~8個月的嬰兒會用手拿東西

5~8個月的嬰兒有了力氣,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身體方面的發展

  會積極地用自己的手拿東西這個時期的嬰兒看到有興趣的東西,會自己伸手去拿來握著、搖著或放在口中舔舔看,以便確認一下那是什麼東西,因為只用眼睛看已經無法滿足他的好奇心了。旺盛的好奇心引起他觸摸的慾望。

  這段時期,笨拙的嘗試摸索可以讓手指運動能力獲得更大進展。這一時期的嬰兒之所以會將任何東西都塞在口中嘗嘗味道,是因為嘴巴的觸感較手的觸覺更發達。等指尖逐漸靈巧、敏感後,用嘴巴來確認的行為會隨之減少。

  8個月大時,抓小東西的動作會變得相當熟練,能使用手指與手掌抓住又小又圓的糖果。

  在人際關係的交流中成長

  這個時期,嬰兒的智力有了顯著的增長,對人、事、物及場所逐漸在意、關心,也同時出現了喜怒哀樂等感情。成熟的運動能力與發展的智能結合在一起,擴大了嬰兒的意欲範圍,此時他會運用智慧,採取積極的行動。

  5~6個月左右,智能活動變成了一種愉快的遊戲。例如,當他在做某種事情時,發現了一些他覺得有趣的事情,他會反覆嘗試,想使那件有趣的事再現。揮動棒子不小心碰到東西發出聲響時,他會反覆揮動棒子,想再碰出那種聲音,並找出發聲的原因。知道原因後,他會簡單地假設「這樣做就會得到這種結

  心智方面的發展

  果然後順著這種假設行動再重做一次」。基於同樣的原因,嬰兒喜歡將東西丟掉,叫別人撿起來,或不斷地按電氣開關。嬰兒的各種行動在大人眼中雖然好像是惡作劇,實際上是出於嬰兒對知識探索的一種好奇心。只要沒有危險,最好讓他自由探索,不要太限制。到了7個月左右,嬰兒會認真地觀察大人的舉止,如果和他一齊做些簡單的動作,例如敲鼓等,他會跟著模仿。

  感情發展,開始會怕生

  這段時期嬰兒對人、事、物或場所有很大的興趣,開始會區別看慣的東西和陌生的東西,這就是怕生。有時這種感情會從6個月大持續到1歲左右。相同的道理,在陌生的環境里,母親如果將抱著的嬰兒放離懷中,有些嬰兒會因為對場所認生而忽然哭起來。這些都是嬰兒感情的發展,對自己不認識的地方或人產生不安及恐懼感所造成的。反過來說,這段時間對親人的感情也在逐漸加深,比以前的任何時期都要依戀母親,隨時都要跟著母親,他已經認識母親的笑臉和生氣的表情,當母親擺出生氣的臉色說「不行」、「危險」時,他會露出可憐、委屈的表情。到了8個月時,嬰兒的好惡感情更加明顯,遇到不如意的事甚至會激動地哭泣或發怒。

寶寶的挫折感是怎樣形成的

帶養孩子的父母會感到,7~8個月以後的嬰兒「發脾氣」的次數越來越多。其實,哭鬧、憤怒、不高興等情緒的頻率增多,是孩子心理發育的正常過程,它來源於孩子的挫折感。挫折感增加,孩子的執拗行為也會增加,負性情緒將增多。

  為什麼8個月以後的嬰兒的挫折感會突然增加呢?這是因為:

  (1)孩子的發育與成人的限制:在生活的第二個半年,孩子學會了坐、爬、站,甚至行走。隨著孩子活動範圍的增大,自主活動的能力大大增強,隨之具有了更多的獨立性。另外,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發展很快,對外界充滿好奇心,探索行為更為主動、頻繁。然而,父母往往不了解孩子認識世界的方式,擔心孩子發生意外,受到傷害,因而過多地干預孩子的嘗試。限制孩子的行為隨著孩子探索行為的增加而增加,這就形成了孩子的發育與成人限制之間的矛盾,將使孩子心理受到挫折。

  (2)孩子的發育與環境的限制:儘管此時孩子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控制身體的行為、動作、能力並不完善自如;認知生活常識少,使得孩子在玩玩具或與同伴玩耍時,出現因自身不能控制而帶來的挫折感。

  怎麼樣對待孩子的挫折感及執拗行為呢?

  (1)孩子發育過程中,體驗挫折是必要的。發生執拗行為是正常的表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家長採取的處理方法。

  (2)減少環境對孩子探究活動的限制。儘可能將對孩子有危險的物品置於孩子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外,如:將藥物、化妝品等收藏好。

  (3)成人不要對孩子限制太多,盡量少用諸如「不行」、「不能動」等詞語。可以採用冷處理、轉移注意力、提示在先等方法引導孩子。

  (4)始終要向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夠這樣做、應該怎麼做等等。應循循善誘,不要強迫。例如,當孩子執意要繼續玩遊戲時,你需要向他解釋為什麼不能玩下去了,該做什麼了。應避免意氣用事,如:「我數幾下,你必須怎樣怎樣」,這隻能讓孩子的執拗行為增多。

  (5)儘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孩子的情緒行為,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

  (6)學習輔導孩子情緒的技巧,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吃手的習慣用不用糾正

3~6個月的孩子,甚至已經一歲了的孩子,都會有這樣一個動作特點:手裡拿到什麼東西都會「傻乎乎」地放入嘴裡。在這個時候,在旁邊的家長往往非常急切地將孩子手中的東西搶過來,並不高興地說:「不行!」隨著孩子月齡增加,這種行為會越阻止越多。許多家長非常疑惑,並且為此煩惱。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行為不衛生,孩子會吃下很多髒東西,會引起腹瀉,會使有毒物質進入體內影響孩子發育。為什麼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把任何東西都往嘴裡放呢?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這種行為是嬰兒學習的特殊行為。嬰兒觸摸和舔東西的時候,可以體會到冷、熱、硬、軟等不同的感覺及不同的味道。這種感覺刺激不斷被大腦記憶,嬰兒從經驗中認識了真實的物體。這種經驗積累得越多,日後孩子的感覺越敏感。基於這種認識,父母真的沒有必要阻止孩子的這種探究行為;相反,需要理智地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孩子將東西放到嘴裡時,父母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切勿大聲呼叫,嚇壞孩子。為給孩子提供條件,父母需要把危險的小物品、尖銳的物品、掉色的東西、含鉛的東西等收拾起來,而讓孩子隨意嘗試安全、衛生的物品。父母必須定期將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以備孩子玩耍。嬰兒通過看、聽、吃,接觸各種各樣的物品,才會理解這些物品與自己的關係,了解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等。

  讓嬰兒自己體驗、體會各種事物,可以成為嬰兒迅速成長的基礎,這是父母培養孩子的原則之一。相反,不讓孩子吃手,不許把玩具放入口中時,孩子在父母的「關心」過程中被剝奪了學習、嘗試的機會,這將不利於孩子的發育。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父母至今並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早產兒易出現心理問題

一項來自瑞典的研究發現,懷孕不足26周就出生的早產嬰兒,在11歲上小學期間,會比足月出生的同學有較多的心理和社會問題,不過,這些問題通常不太嚴重。

  瑞典于默奧大學的研究人員對86名極度早產的11歲孩子,和同樣數目同齡的足月出生兒童進行比較後發現,早產兒童有社會行為問題,有情緒沮喪的明顯較多,適應學校環境的能力差,而且較易患慢性病。

  研究人員指出,極度早產的孩子會有較多健康問題,在小學期間需要持續的特別醫療照顧。不過身體損害嚴重、無法完成日常主要活動的孩子極少。研究人員說,85%的早產兒童都能夠上學,大多數沒有嚴重的適應困難。

孩子最初的語言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要到1歲多才會說話,所以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說話的事不以為然。其實,孩子能說話只是說明了語言發育到了最後的表達階段,在這之前為了會說話,孩子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準備,也就是說,孩子在說話之前首先要學會發音和對別人語言的理解。這個準備工作實際上是在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了,因此,父母要有這個概念,孩子學習說話是從零歲開始的。

  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哭,這是他的第一次發音,也是孩子最初的語言,以後當餓了或感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會哭,哭表示發音器官已為言語的發展做好準備,同時哭又使發音器官進一步受到鍛煉。所以,孩子哭幾聲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要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哭,某種意義上來說哭也是一件好事,家長沒必要一見孩子哭就抱起來哄著,生怕哭壞了孩子。孩子滿月後,語言基本上仍是以哭聲來表示,不過這時候的哭聲就有了一定的意思了,孩子會通過不同樣的哭聲來表達不同的要求。例如,飢餓時,嬰兒哭聲很響亮,哭得很厲害,尿濕時,他也哭,哭的聲音就不太強烈,如果是醒後想尋找母親,他的哭就是哭哭停停、哼哼嘰嘰。母親或者經常照管孩子的人就會在天長日久中領會到孩子不同哭聲的含意,就能很好地對待孩子的哭。2個多月時,嬰兒高興時會發出1—2韻母聲如а、u、i。特別是在高興時或者在大人的逗引下表現得更加明顯,發出的韻母聲,主要是基本韻母,大多是一張嘴氣流從口腔中出來就能發出的音,不需要舌、唇較多的運動,這與他的發音器官不完善有關。3個多月時,嬰兒發音明顯增多,情緒好時常常會主動發音,如「呃」、「啊」,雖然這算不上是語言,但卻是嬰兒與成人相互交流的最初的一種形式。有時,在成人的逗引下,還會發出笑聲。

  既然孩子從零歲就開始了語言的發育,家長就要幫助孩子在這時候發展語言。對於1—3個月的嬰兒來說,家長要記住的是無論你在給孩子做什麼事情時,一定要對孩子說話,尤其當孩子主動地向你發出「咿、啊」聲音時,你要給以相應的應答。當你抱著孩子時,要同孩子親切地說話,用不同的聲調和手勢和他交流,這樣對他的語言發展和聽覺發展都有好處。

什麼聲音能給新生兒安全感

依照傳統方法,人們總是把坐月子的母親和新生兒的房間搞得靜靜的,生怕弄出聲音嚇著新生寶寶,其實這種現象是因為新生兒能聽到聲音,但不能分辨出各種聲響,而且也不知聲音從何而來引起的。這時他們的聽覺反射是簡單的「驚嚇反射」。所以,父母不必為新生兒聽到聲音驚哭起來而緊張,這是正常的神經反射。  

  經過研究實驗證實,新生兒對柔和、緩慢、純厚的聲音喜歡,表現為安靜、微笑;對於尖銳的聲音則表現為煩躁、不安。新生兒對有節奏的聲音更為敏感,可能與胎兒期天天聽到母親有節律的心跳有關,它給予新生兒一種安全感。  

  為了孩子的智力發展,儘早訓練嬰兒的感覺和知覺十分重要,聽力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如何訓練新生兒的聽力呢?  

  1、幫助新生兒能逐漸區分不同的聲響。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響的環境,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並開門聲,水聲,炒菜聲,說話聲,外界的雜聲,人聲等。  

  2、可讓新生兒聽有節奏的樂曲,但放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音樂。  

  3、母親和家人最好能和嬰兒說話,親熱和溫馨的話語,能讓嬰兒感覺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什麼是「撫愛式」教育?

「撫愛式」教育是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兒童主要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理應承擔對孩子的性啟蒙職能。這個階段的性教育主要通過接觸、裸體、防止自慰行為幾個方面進行母子間的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傳達的信息對於嬰兒的身心發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這個階段給予的是一種「撫愛式」教育,包括母愛與父愛。新生兒主要通過皮膚接觸感覺信息,以後隨著視覺、聽覺的發展逐漸認識世界。因此,嬰幼兒滿足性慾的方式與成年人不同。現代育嬰提倡母乳哺養,嬰兒吮吸母親的乳頭,得到豐富的乳汁,滿足飲食本能的需要,母親成了嬰兒的營養來源。同時吮吸可能使嬰兒產生快感,母親的乳房也是嬰兒快感的源泉,母親成了嬰兒第一個「愛的對象」。從母親的愛護中,嬰兒產生了信賴與感情心理。

  母親應多擁抱孩子,嬰兒在母親的懷抱中可以得到溫暖,獲取撫愛的體驗。因為胎兒在子宮內受到母親心跳節律的安撫及體溫的維護,一朝分娩離開母體,給新生兒帶來不適,而母親的擁抱可使嬰兒感到體溫與心跳的熟悉環境。這是新生兒來到人世後第一次體驗到的愉悅,也是個體性感的起始。許多母親不僅經常懷抱嬰兒,而且在勞動時用背帶將嬰兒伏在背上,睡覺時母嬰同床而卧,母親輕輕拍打孩子的身體,使其安穩入睡,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有助於樂觀情緒的發展。但是母子的這種接觸並不是成人意義上的性活動。

  現代育嬰還提倡母嬰同浴。嬰兒與母親濕潤的皮膚接觸,母親用溫水輕拍在孩子的裸體上,可起撫慰作用。只要室溫允許,孩子的衣服儘可能少穿,儘可能增加裸體活動的時間。被剝奪母愛或缺少父母愛撫的兒童死亡率常較高。即使長大成人,由於這一原因,也常常導致人際交往的障礙。

為什麼孩子哭了

不久前我見到一位年輕的母親,她非常焦慮地告訴我,她在「月子」里一點也沒有休息好。開始是寶寶「吃、拉、哭、鬧」,搞得她沒法睡覺休息,到後來是她擔心寶寶醒來後又會「吃、拉、哭、鬧」而睡不著了,她終日感到很疲憊。 

  這個問題,也是不少已婚青年男女擔心的問題,她們之所以結婚以後遲遲不要孩子,有的就是害怕孩子的「哭鬧餵養」會使他們招架不住。其實,寶寶的「吃、拉、哭、鬧」並不是「洪水猛獸」,而是事出有因和有規可循的。我們觀察到襁褓里的嬰兒「干著」五件事:吃、拉、睡、醒、哭。在這五件事中,吃、拉、睡是生理本能,餘下是醒著和啼哭。我們又觀察到嬰兒啼哭的時候比安靜地睡著的時候多,所以一說到嬰兒我們腦子裡馬上反映出一張透紅的臉蛋上閉著的雙眼張大嘴巴「嗚哇」地哭著。心理學家認為嬰兒啼哭是有原因的,細心的母親也能體察到嬰兒不同的哭聲所表達的意思和要求,所以應儘可能迅速地滿足嬰兒的需求,從而才能真正解除嬰兒的啼哭。一般來說嬰兒啼哭常見的原因有: 

  1.餓了 吃是生的本能,嬰兒感到肚子餓了就哭了起來。由於嬰兒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不可能像父母那樣有規律地一日三餐,嬰兒常常一日多餐,每隔兩三個小時吃1次奶,其間還要喝水。至於究竟隔多少時間吃,吃沒吃飽,吃的時候睡著了,不吃又醒了,吃得太快嗆著了等等,嬰兒都會用哭來表示。 

  2.冷了 嬰兒在母親腹中時,那是一個恆溫的世界,既不冷也不熱,而出生後其對寒冷非常敏感,如果室內溫度低於26度就哭了起來,若是包得暖暖的就安靜多了,但又不能捂得太緊太熱,一般室溫在31-32度比較適宜。 

  3.濕了 嬰兒拉了屎、拉了尿,寶寶都將用哭來訴說,如果母親能及時給嬰兒把小屁股洗乾淨並撲上護膚粉,嬰兒便馬上安靜下來。如果在半夜哭了好長時間也不見父母理睬,嬰兒則會傷心地哭上一陣子,任憑你怎麼「勸說「都不行。 

  4.倦了 嬰兒除了吃奶、換尿布、洗澡等之外,大多時間都是躺在床上,想動一下又難以翻身,這固定的姿勢常使他感到周身不適,於是哭了。 

  5.無人理睬 有時候嬰兒吃飽了,屎尿也拉乾淨了,包得暖暖的,可他還是要哭,因為他不甘寂寞,他需要有人理睬他,撫摸他,摟抱他,因為人是需要感情的。 

  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理解嬰兒的啼哭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作為母親應該仔細觀察。如果你懂了並且應答了,寶寶就會安靜。

小寶寶的心事誰能懂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或幾個月的小嬰兒,還不能像大人們一樣有實實在在的感情。他們在吃飽喝足睡夠之後,對周圍的世界只能做出無意識的反應,如果你看到他很高興,可別一廂情願地認為那是沖你來的。 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小寶寶的大腦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麼簡單,它比單純的隨意的反應複雜多了。

  很顯然,嬰兒的感情發展就像一個難解的謎,謎底很複雜。你能夠看到一個四個月的小寶寶自己翻了個身,你也能聽到幾個月的寶寶開始咿呀學語了,但是,你能看到或聽到寶貝的害怕、生氣或愛嗎?別灰心,只要多給寶寶一些必需的關注,你就能看到他的高興或恐懼。想想看,當你的寶貝手舞足蹈時,他是不是在說「我高興」?或者他聲嘶力竭地大哭,你會不會認為這是因為他害怕了?

  當小寶寶出生時,他們大腦中用以表達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經建立起來。這就是說,他具備了表達感情的物質基礎。他甚至已經可以識別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當你對小寶寶笑時,他就會知道「哦,媽媽現在很高興。」

  伴隨著嬰兒的成長,他的感情也日益複雜,並且他可以用更加複雜的方式把這種感情表示出來。嬰兒的這種感情發展同他所說的第一個詞同樣重要,這是因為:一個孩子健康的感情發展是行為和智力發育的基礎,(and vice versa.)

  讓我們來看看一歲內的小嬰兒的感情是如何發展的。

  0-6個月:快樂的小天使

  小寶寶也有個性,而且他們表達個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歡房間的亮度,周圍的聲音對他有沒有影響,這都可以從寶寶的反應上看出來。不管你是多麼經常地抱他或讓他緊緊地貼在懷裡,寶寶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還是不喜歡,這與你的懷抱無關。例如在出生幾分鐘之後,小寶寶就被抱到媽媽的胸前,緊緊貼著媽媽,這時,他會滿足地蜷起身體。或許那表示他很輕鬆,但有時那是小寶寶在表達他純粹的感情,「我喜歡媽媽,我愛媽媽。」

  在4個月到8個月之間,寶寶的"偉大的微笑"出現了,這和以前下意識的臉部肌肉動作不同,這回寶寶的笑是有意義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歡的人來了,比如父母到了身邊。研究表明,即使寶寶失明,眼睛看不見,當他聽到熟悉的人的聲音或感受到他的愛撫時,他也會露出這種甜甜的微笑。

  對許多初次品嘗父母滋味的人來說,寶貝的這個微笑很及時,這不僅給他們帶來自信,而且讓他們和寶貝的感情更貼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讓他們手足失措,此時來自寶寶的一個微笑如同一種無聲的鼓勵,像是寶寶在說:「媽媽,爸爸,你們做的棒極了,我喜歡你們。」

  當寶寶這樣對你笑時,別忘了給他一個回應,因為如果父母在此時能給他一個輕鬆的微笑做回應,他就會更樂意這樣做,並且開始知道了他的行為會有反應。能夠感受到別人的回應,比他自己的感覺更重要。

  伴隨著成長,小寶寶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多。高興時,開始咯咯地笑出聲,並且手舞足蹈,興高采烈,甚至開始等著你逗他高興。有試驗表明,當一個5個月的小寶寶躺在床上時,媽媽走近她,並且藏在寶寶的床後,雖然寶寶看不到媽媽,可她開始興奮地扭來扭去,等著媽媽和她藏貓貓。換一個陌生人,寶寶就不會有這種期待的表示了。因為寶寶知道媽媽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這是一種純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約3個月時,寶寶的語言能力開始發展。小寶寶嘴裡發出咿咿呀呀的童語,模仿他們喜愛的人的聲音,這是他們另一種表達自我感覺的方式。和微笑一樣,交流是感情發展的關鍵。如果你的寶寶在對你「說話」,你該學他的聲音,也對著他說,寶寶會很高興,並且繼續與你"對話",這對將來的語言發展是一種很積極的體驗。

  氣憤也是在嬰兒出生不久就出現了。假如你從一個6個月的寶寶手裡拿走他的玩具,此時他發出的聲音與肚子餓時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雖然寶寶還不會表達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從他手裡搶走玩具,可沒那麼容易了,他會抓得更緊,不讓你拿。這種抓握練習可以發展他的肌肉力量,並且學會自我控制。

  6-12個月,害怕與依戀

  想想看,還記得帶寶寶去遊樂園玩的情景嗎?這是她第一次和卡通人物面對面,雖然沒哭,但她一隻手緊緊地抓住你的胳膊,另一隻手甚至在顫抖。她盯著卡通人,但同時一直看著你,希望你能保證她是安全的,直到卡通人離開,你才聽到她輕鬆地出了口氣。這是嬰兒的一種很正常的反應:怕生。這個年齡的孩子害怕他們生活的秩序被打破,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更複雜了。

  在半歲到一歲之間,孩子開始急切地想知道誰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當他們會爬,甚至可以扶著人踉踉蹌蹌地走幾步時,他們渴望更加獨立自由,想去哪去哪。但仍然強烈地依戀爸爸、媽媽或照料人,希望與照顧他們的人更貼近。

  此時,一種新的分離焦慮的情緒出現了。當寶寶喜歡的人離開時,寶寶會表示出強烈的不安,他不知道這個他喜歡的人還會不會回來?往往是媽媽換衣服或爸爸拿起鑰匙要出門時,寶寶就開始變得急度不安,甚至聲嘶力竭地哭鬧,這種普遍的分離焦慮現象說明了一點:她的大腦已經發展到可以預期損失。

  當然,除了恐懼和氣憤的感情,這麼大的孩子也會表示出對周圍環境的喜愛。他們希望與其他人分享他們的喜悅。當他看到一隻可愛的小狗狗時,他會拉媽媽,讓媽媽也看。他們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來放到大人的膝蓋上,讓大人看他們的好東西。快一歲時,大多數寶寶可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詞,這些最早的詞一般是用來稱呼他們喜歡的人,例如爸媽或是經常哄她玩的小朋友。

嬰兒是如何探索世界的

八個月到一歲半的幼兒發展是快速的。

  八個月時,他能自己坐,能爬,試著站立,可能會靠著牆壁或沙發邊緣移動步子。此時,他開始手眼的協調、手指的靈活運用,比方他能用拇指與食指夾起一件小東西。這刺激了他對小東西的新興趣,卻也容易受傷。

  在行動、心智、溝通上的長足進步,更激發了孩子探索整個環境的慾望。

  他把自己向前推進,收集所接觸的每一個片段,組合成心中的大世界。他是探索者、資料收集者、一個活躍的參予者。

  寶寶在以眼睛看的時候,就會學到許多事情。所以,媽媽不妨為他創造一個視覺環境。比如在嬰兒床上可吊一些動的玩具,但是要注意保持安全的距離;也可在牆壁上掛幅顏色鮮明的圖畫。

  寶寶對形狀突出的東西、顏色鮮明的人像畫等,有較大的興趣。所以在寶寶卧室的四周,不要貼太多的圖片,以免妨礙他的睡眠。

  媽媽就是寶寶最敏銳的觀察者。對寶寶撫慰、注目,都是有必要的。寶寶歡鬧時,就是媽媽和寶寶玩遊戲的好時機。

  在餵奶、哭泣、換尿布等時候,寶寶會要求媽媽答腔,媽媽應該給他回應,寶寶一定會快快樂樂地給媽媽反應。

  淘氣的時候,媽媽就把他抱起來,給予微笑,和他說話、撫摸、搖一搖,表示對他的熱情。

  寶寶對親子之間所衍生的歡樂,將會銘刻心中。不管是安靜的時候,或是歡鬧的時候,寶寶都會自得其樂。因為壁上的畫、以及動態的玩具,對寶寶而言,都是有益的。

  在此後的幾個月里,寶寶將會自言自語,自己一個人樂在其中。寶寶和媽媽一樣,有必要將「社交時間」與自我的時間加以調整。

  寶寶對於聲音非常敏感,他知道哪些聲音是母親發出的,哪些不是,因而會對母親的聲音,表示出與其他聲音不同的反應。其實,早在出生一個月左右,有的寶寶就已經知道這些了。至於知道的時間早晚,大多是依寶寶的切身經驗以及他的天生氣質來決定的。

  寶寶有一種行為的表現,即在不同的場合,他知道如何去分辨是不是平常自己所熟知的父母或是別人。同時,他也可以知道母親和父親是不同的人物。

  早在二個月之時,將寶寶一會兒抱起來,一會兒又放下去的時候,他會表示抗議。這種抗議率出現頻率很高的時候,即是進入第三個月的前奏。有的寶寶在第二個月里,如果屋內只有一個人在時,也開始會抗議。隨著年齡的增進,抗議會逐漸減少,但仍會持續一年左右。

  如果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別人在的場合,大部分的寶寶查覺到的話,這就是他抗議的緣由。寶寶若看到有人在笑,他也會回以微笑。這是種社交性的微美,是因為眼睛的相互接觸而產生的,但在父母看來,實在是快樂無比的。

  知道了寶寶會認媽媽後,媽媽了解寶寶是在對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在對別人微笑時,會令媽媽興奮不已。這在寶寶會說話之前,是建立親子關係的一個強有力要素,也是唯一橋樑。

  每一個人,多少都會受到周圍事物的影響。我們都會有一種傾向,那就是對周遭的事物要不斷地去嘗試性探索,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媽媽對寶寶都會有一些期待,如準備喂他吃奶時,就期待他會張開嘴,這也是學習中的一個訊號。寶寶對媽媽的神態以及嘴巴的注意,也是學習的訊號之一。媽媽對寶寶行為的回應,乃是寶寶接受外來影響的一個結果,此時寶寶會立刻向媽媽的方向靠過去。

  「怎麼做,才會讓爸爸媽媽來?」

  「該怎麼做,才會使吊著的小玩意兒拿走?」

  「怎麼做,才能將那東西放進嘴裡」

  這時寶寶也開始學著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其實,媽媽不必一一回應寶寶的行為。因為媽媽一定已經發現,每過一周,寶寶都有著驚人變化,更能適應周圍的環境了。身體的發育,使寶寶具備運動身體去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的能力,這也是令寶寶感到非常滿足和高興的。

  不只是發現外界的學習線索,寶寶同時也會憑藉自己的能力,並從外界對自我表現的反應中去學習。寶寶一旦發現自己的行為順利進行時,就會很高興。

嬰兒雖小,但已有了情緒反應

人在認識世界過程中,對所接觸到的許多事物並不是無動於衷的,而是常常會持有不同的態度,這些態度在人內心的體驗就稱之為情緒。情緒有肯定的情緒和否定的情緒,如果能滿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願望、觀點的客觀事物就會使人產生肯定的情緒,如快樂、愉快、喜愛等。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或違背人的願望、觀點的客觀事物就會使人產生否定的情緒如憤怒、悲哀、憎恨等。

  嬰兒雖小,但他已有了情緒反應。早在新生兒時就有的最初的情緒反應,這時候的情緒狀態主要決定於生理需求滿足的情況和健康的情況。吃飽了、睡足了他就表現出愉快、安靜,就有了肯定的情緒。相反當飢餓、瞌睡和身體不適時就會哭鬧,出現消極不愉快的情緒。隨著需要和認識的發展,嬰兒的情感也在發展,2--3個月的嬰兒的情緒已經不再象新生兒那樣幾乎完全與生理的需要相聯繫,這時嬰兒由於產生了和成人接觸的需要,因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決定於是否有人跟他玩。如果有成人的陪伴,有人和他玩耍時,嬰兒就會表現出全身的活動和笑出聲,顯露出非常愉快的情緒。

  良好的情緒不僅能豐富嬰兒的情感世界,而且對健康和智力發育也很重要。情緒飽滿的小兒睡得香、吃得多,而且願意同外界交往,喜歡接受外界的各種各樣的信息。相反,小兒情緒不安,低落就會出現不思飲食,常哭鬧,容易生病,更談不上學習新知識以及同外界交往。因此,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情緒,不要等孩子哭鬧了,情緒變壞了才去哄他、安慰他。

嬰兒之間也能巧妙交流

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們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會很巧妙地和夥伴進行交流。查爾斯·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嬰兒可能不會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母親身上,把媽媽當成世界的中心。

  嬰兒會拉腳趾、摸對方,甚至「談話」的動作,顯示他們有轉移感情的能力,還會在媽媽轉過身去的時候,「策劃」嬉戲玩鬧一下。

  由布雷德利教授和臨床心理醫生塞爾比領導的這一研究,讓33個小組、每組三個不認識的嬰兒坐在一部特別設計的嬰兒推車裡,三個孩子可以互相摸碰對方。在實驗過程中,成年人,包括他們的母親都保持安靜,嬰兒們在一起玩了15分鐘。

  布雷德利說:「只是簡單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母親和嬰兒身上是不對的,嬰兒在調整自己和別的孩子相處方面非常突出。」

  布雷德利說,他們發現,有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離開房間時,她就擺弄自己的腳趾,像模仿母親用雙腳走路。過了一會兒,另一個女嬰也抓住了自己的腳趾。「我們認為她們這樣做是因為有趣,就好像第二個孩子在說我們一起玩腳趾吧。」

  塞爾比告訴記者,嬰兒不僅會設法嬉戲一下,而且他們表現出具有與夥伴交流的能力,比研究人員所想像的要早得多。她還說,參加研究的都是只有六至八個月大的嬰兒。

0-3歲寶寶的心理需求

 嬰兒來到了人間,從落地的最初一刻就開始接受人類社會的教育,慢慢的,他將從一個「生物人」逐漸變為「社會人」,他會產生作為人所具有的各種心理活動。

  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律,環境清潔衛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那麼,這些年幼的寶寶在想些什麼?他們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清晨醒來睜開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臉

  寶寶需求每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早上醒來後不必馬上被大人催著趕著要他起床;讓他睜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歡的親人的笑臉相迎::「寶寶早,寶寶睡好了嗎?太陽公公請寶寶起來啦!」幾分鐘後,等寶寶完全蘇醒,心情愉快了,再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臉。

  2歲以後的寶寶可以和父母同桌進早餐,早晨這段時間雖然短暫,但寶寶卻能在與父母短暫的相處中感受到親切和歡快。

  當爸爸媽媽離家去上班,要擁抱或親吻寶寶的臉,和他皮膚接觸,以滿足他的情感需求;說上幾句鼓勵他的話,微笑著和寶寶說再見。清晨的這一段時間,父母的笑臉和關心會給寶寶的一天帶來新的氣息和良好的情緒。

  可是,不少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視寶寶的心理需求,只顧自己趕時間,遇到自己起床晚了,上班時間快到了,更是心急,情緒不好,動作和語言難免粗魯甚至暴躁。

  這樣的情景十分常見:爸爸媽媽慌慌張張地做事,嘴裡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點起床。」「怎麼這麼慢?快點吃飯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總是遲到」。

  這樣慌張糟糕的開始,使孩子一清晨感受到的不是親切,而是煩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臉,而是緊張厭煩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後,情緒消極,心理不安,這會影響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想和父母說話玩耍

  3歲前的寶寶特別依戀父母,常想和父母親近,說說玩玩。因此,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應該花一點時間聽聽寶寶的述說、提問,並為寶寶念兒歌,講故事,唱唱歌或和他遊戲。所花的時間並不多,爸爸媽媽自己也可輕鬆一下,調劑在外工作一天的緊張情緒,又能給寶寶帶來快樂和安慰。寶寶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反而會很高興地獨自去玩或幫忙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有的爸爸媽媽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務,晚上還要讀夜校,有的要看電視或打麻將,常只顧及寶寶的生活需求,而忽視寶寶的心理需求,不把寶寶的情感要求放在心上。當寶寶拿了玩具找父母玩或對父母說話時,聽到的回答是:「別來打擾我,你自己去玩吧!」有的甚至嫌寶寶干擾了他而罵孩子:「真討厭,你沒看見我正在忙嗎?」

  一心想和爸爸媽媽親近,結果卻遭受到父母的冷淡和不歡迎,寶寶肯定會強烈感受到難過和沮喪,發脾氣哭鬧也是難免的。有的爸爸媽媽埋怨寶寶不乖,會「作」,卻沒有想到原因其實就在父母自己身上。

  需要在和睦的家庭環境里生活

  和睦的家庭是寶寶幸福的搖籃,寶寶需要在父母恩愛、家庭成員和睦、相互尊重的環境里生活,這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父母不和,家庭成員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出言不遜、行為粗魯,會讓寶寶緊張、擔憂;或者由於情緒不好,大人將怒氣出在寶寶身上,把寶寶當成「出氣筒」,更讓寶寶委屈、不知所措。尤其是父母矛盾深化到鬧離婚的時候,互相爭奪孩子,以孩子喜愛之物引誘他站在自己一方,反對對方,使寶寶不知何從,分不清是非,易形成自私、虛偽、說謊及見風使舵的不良行為,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發展,並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期盼得到父母的尊重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愛好,他們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從小受到尊重,才會產生自尊心,長大後也會尊重別人。因此,家庭中應該有民主氣氛,父母要求孩子幫助做事應該用請求或商量的語氣,不可強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後,父母也要對孩子說「謝謝」。

  父母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也要承認錯誤,若錯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後應該向孩子道歉。

  孩子難免會有錯誤和過失以及不能令人滿意的行為習慣,爸爸媽媽應該循循善誘,幫助他改正缺點與錯誤,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議論、指責孩子,如說孩子很笨、不聽話、喜歡咬人和打人等。這將會強化不好的行為,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把孩子當玩物,有的無意識地隨便戲弄孩子,如看看寶寶長得白白胖胖很可愛,叫他小胖豬。寶寶長得瘦的叫「小猴子」。寶寶反應遲鈍一點,父母一煩惱就罵他是「笨蛋」、「混球」。這都是對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一旦人格受到侮辱,心理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而且,萬一孩子喪失了人格尊嚴的心理要求,帶來的後患更是無窮的。

  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將會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1歲了,請關鍵時刻say stop

如果你掌握了「喊停」的技巧,就能大大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寶寶慢慢懂事,而你也需要懂得更多管理他們的「戰略戰術」。有時候你需要在關鍵時刻學會「喊停」,以便在他們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之前,及時地制止他們犯錯。不過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的「喊停」毫無效果。其實只要家長掌握了「喊停」的技巧,它就能大大地幫助你的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種技巧,從寶寶1歲起就可以開始慢慢培養了。

  「喊停」的意義:

  就像是體育訓練一樣,比賽若不是進入緊要關頭,教練是不會輕易喊停的。他們藉助「喊停」,來進行心態的調整和獲得扭轉局勢的機會。這也正是家長們「喊停」的目的所在——把握時機,先發制人地讓孩子及時約束自己的行為並調整好心態。

  「喊停」的三大誤區:

  1.「喊停」不及時。你最好多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捕捉到某些「預兆」,譬如他伸手要打小夥伴,開始提高嗓門說話,或者開始扔東西等等。如果你及時並且恰到好處地喊停,完全可以及時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

  2.把「喊停」作為一種懲罰。從時間上來說,「喊停」並不是對孩子做出錯誤行為以後採取的一種懲罰。有些家長把發泄自己情緒的大喊大叫誤以為是對孩子的一種有效懲罰。

  3.無法提出對策。如果你發現你的「喊停」無法阻止某種行為的萌發,或者寶寶常常徘徊在犯同樣錯誤的邊緣,那麼你就不只需要阻止,而應該進一步提出對策進行干預了。

  喊「停」的最佳時機:

  1、給予適當的警告。當你發現孩子即將失控的時候,可以說:「我發現你嗓門提高了,我知道你開始想要扔東西了。不過我警告你,請你馬上停止!」

  2、如果你的警告沒有起作用,那麼就要想法主動讓孩子冷靜下來。對此,不同孩子不同時候不同事件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回平衡,而有的卻會因此而情緒低落。但是不要對孩子的消極反應太過於擔心,只要脫離了剛才令他激動的事件與環境,他們就容易平靜下來。你可以引導它把注意轉移到另一件可以讓他感興趣的事情上去,比如一件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教給他一個他感興趣的新遊戲。

  3、鼓勵孩子保持優良的行為習慣。必須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被關注著的;當他做得對,做得好的時候,會受到表揚和鼓勵。當孩子掌控好自己的行為時要加以讚揚。當他平靜下來,你應該適時地誇獎一下他:「很好,這樣就對了,很高興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因此你必須提高注意,以便及時地誇獎他,從而使這種行為保持下去並成為好習慣。

5種方法緩釋寶寶嫉妒情緒

安吉利娜的困惑巴尼特躺在他的嬰兒床上嗯嗯啊啊地說著,咯咯地笑著。每當有人喊他的名字,他總是很熱切地轉過頭,一雙大大的澄澈的藍眼睛看得你心裡軟軟呼呼的。他那柔嫩的肌膚白裡透紅,總讓你有想要湊上去親一親,聞一聞的慾望……安吉利娜非常喜歡小表弟巴尼特,他實在比她成天抱著的布娃娃可愛多了。

她常常湊到巴尼特身邊,抱他,親他,撫摸他,和他說話。

  然而,巴尼特的到來很快改變了一切,安吉利娜的世界逐漸出現了從未有過的陰云:大人們常常圍著巴尼特逗笑,安吉利娜的要求總是不能及時得到滿足,雖然巴尼特的到來使這個家更加熱鬧,但是安吉利娜覺得自己被徹底地忽視了,她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寂寞與孤獨。在安吉利娜的眼裡,巴尼特還是那麼可愛,可是大人們圍著他轉的場景深深地刺痛了安吉利娜,因此,她實在無法再那麼無私地愛這個取代了自己地位的小表弟了。

  媽咪正笑意盈盈看著巴尼特,安吉利娜抬頭看了看媽咪,然後溫柔地抱著小表弟的頭,深情地親吻著嬰兒床上那可愛的小寶貝。媽咪誇讚了一聲安吉利娜,然後出去忙著準備烤麵包去了。聽到媽咪走遠的腳步聲,安吉利娜狠狠給了巴尼特一巴掌,巴尼特委屈的哭聲很嘹亮地響了起來。媽咪和姨媽都急切地跑進巴尼特的小房間,映入他們眼帘的是安吉利娜小小的耐心地哄著小巴尼特的身影。

  一切復歸於平靜。「安吉利娜真懂事,都會照顧小弟弟了。」小安吉利娜自豪而天真地笑著,一臉的滿足。然而,第二天,巴尼特的小胳臂上留下了一排齒痕,第三天,巴尼特的小腿上有一塊青紫……安吉利娜就這樣在愛與恨兩種情緒之間徘徊著失去了主張。

  嫉妒源自本能像安吉利娜那樣,1歲半的寶貝便開始滋生嫉妒情緒。家裡來了小客人分享了父母的注意力,父母在電話里聊天或者與來家裡的客人聊天而暫時忽略了寶貝,看到別的小寶貝受到表揚或者擁有自己沒有的玩具……總之,所有可以轉移家長注意力或者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能引發寶貝的嫉妒心。遇到類似令寶貝嫉妒的事情,通常內向一點的孩子會通過吮吸拇指,撫弄頭髮來緩解這種情緒,而外向一點的寶貝則會以尖叫、哭鬧或其他具有攻擊性的行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嫉妒是寶貝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情緒,正是因為嫉妒,寶貝才能通過這種方式及時有效地向媽咪表達自己的情緒,藉此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嫉妒是寶貝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本能,沒必要把它看得像洪水猛獸似的過於嚴重。

  緩釋嫉妒情緒5招

  嫉妒是寶貝成長過程中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緒長期發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為寶貝人格的一部分,影響寶貝的成長,並影響他的身心健康,讓寶貝將來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因此,如果寶貝的嫉妒情緒過強,媽咪就有必要對寶貝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寶貝克服他的嫉妒情緒,或者以適當的方式來發泄他的嫉妒情緒——

  1.發展寶貝的內省智能幫助寶貝提高自我認知水平 發展寶貝內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的有效途徑之一。一旦發現寶貝產生嫉妒情緒,千萬不要拿寶貝的短處比他人的長處。「你看看,露西從來不欺負小弟弟。」「傑克畫畫比你好多了。」類似的比較對緩解寶貝的嫉妒情緒毫無意義,這種比較可能嚴重地挫傷寶貝的自尊心,因而更進一步誘發寶貝對比較對象產生更深的敵意。如果媽咪能溫和地對待寶貝,並幫助寶貝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那麼寶貝就能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與他人,慢慢地擺脫他內心對別人的嫉妒情緒。

  2.傾聽寶貝並理解他的感受 當寶貝滿心嫉妒地對待他人時,不要責怪寶貝,而是要充滿愛憐地將寶貝抱在懷裡,耐心地聽聽他描述他的感受。比如,寶貝可能因為鄰家小弟弟新買了一個自己沒有的很可愛的小玩具而對對方充滿了敵意,媽咪在認真傾聽寶貝感受的同時,可以對他說:「哦,你很喜歡那樣的玩具,但是你沒有,所以你很難過對不對?」每逢這種情況,媽咪只要對寶貝的感受表示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千萬不要對寶貝說:「你很喜歡那樣的玩具,那我們也去買一個吧!」這樣的處理方式於事無補,甚至會變相鼓勵寶貝以嫉妒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受,從而誘發他的貪慾與攀比欲。

  3.減少使寶貝產生嫉妒的環境刺激 如果寶貝因為鄰家小弟弟擁有某個玩具而產生嫉妒情緒,因為寶貝對玩具的價值新舊沒有概念,因此,他不會在乎玩具本身的貴賤,那麼,媽咪可以換家裡的另外一個寶貝喜歡的玩具來玩一些有趣的遊戲,或者使用那種可以實現同樣功能的玩具的替代品來滿足寶貝的需求。如果寶貝因為媽咪的注意力轉移到小弟弟身上而產生嫉妒情緒,媽咪可以給寶貝看看他小時候的照片,告訴他媽咪非常愛他,只是小弟弟太小,就跟他小時候一樣需要更多的照顧。為了加深他與小弟弟的感情,媽咪可以和寶貝一起逗小弟弟玩耍,哄小弟弟高興,讓寶貝在照顧小弟弟的過程中體驗到做哥哥姐姐的樂趣與自豪感。

  4.和寶貝一道玩競賽型遊戲 競賽型遊戲可以為寶貝提供更多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機會,經歷自己不如他人時的那種來自心理上的矛盾衝突,鍛煉寶貝的心理調試能力。針對3歲以內的寶貝,可以選用那種比較簡單的寶貝能較好駕馭的遊戲,讓他先跟媽咪玩,然後慢慢過渡到跟其他小朋友玩。在與寶貝玩耍的過程中,媽咪可以經常跟寶貝討論輸贏的關係,讓寶貝逐漸明白輸贏都很正常,贏了可能會輸,而輸了也可能會贏的道理。

  5.讓嫉妒成為寶貝進取的動力 嫉妒有它消極的一面,也有它積極的一面。有心的媽咪可以利用寶貝的嫉妒心,讓寶貝擺脫嫉妒的困擾,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比如寶貝畫畫得不太好,他可能因為嫉妒而撕了受到表揚的小朋友的畫。此時,媽咪因為寶貝的這種行為而勃然大怒已經無濟於事,不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引導寶貝。「小姐姐畫畫不錯,不過你拼圖很在行啊。現在你撕壞了小姐姐的畫,小姐姐多傷心啊,我們幫小姐姐把畫拼好吧。」通過媽咪的誘導,寶貝發揮自己的長處,幫小姐姐拼好了撕壞的畫,同時也對自己拼圖的能力有了更好的認識。「這幅畫拼好了,簡直就跟沒撕壞一樣好。」拼圖不錯的寶貝在拼圖的過程中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長處,他會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這樣,通過這種迂迴曲折的方式,寶貝找到了一種積極的釋放自己嫉妒情緒的方式,並且因此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寬容。一個寬容而又十分自信的寶貝當然也就不會嫉妒別的小朋友了。

不同年齡的孩子怕什麼

 害怕或恐懼是一個人的本能,但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近年,國外醫學、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表明,害怕或恐懼其實從一出生便開始了。作為父母,了解孩子的這種感覺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指導父母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這種感覺非常重要,促使兒童的身心健康生長發育。

  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恐懼

  兒童存在的害怕或恐懼,一般情況都較輕微,並有年齡特點,也是暫的。有些恐懼,會隨著兒童正常發育過程消失。不同年齡的兒童會有不同害怕的對象,某個年齡段存在的恐懼特定內容以及恐懼強度,取決於每個兒童的學習和體驗的歷程。隨著他們認各水平的提高,經驗的積累,兒童會有更多的經驗來判斷新環境是否具有新廳性或威脅性,對這些環境的反應也會隨著年齡而改變。

  1~6個月

  嬰兒在早期,聽覺是較為敏感的。因此,較大的噪音會使嬰兒產生恐懼。但偶爾的一兩次刺激,不至於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在嬰兒哭泣時,給予足夠的安撫就可以了。避免連續讓嬰兒接受令他們恐懼的噪音繼續強化。

  6~9個月

  在嬰兒期,對於新奇刺激,特別是陌生人,產生的反應取決於多種情境因素。比如,嬰兒所熟悉的人在場還是不在場,與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所在的環境是否熟悉,以往與陌生人接觸的經歷,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反應方式(嬰兒能否爬到媽媽或的人那兒去)及嬰兒個性特徵,陌生人的特徵,陌生人接近嬰兒的方式等等。

  嬰兒對陌生人普遍有恐懼感,但在不同情況下表現卻不同。在某個環境,嬰兒見到陌生人會哭泣或迴避,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卻可能對陌生人產生興趣,並做出願意接觸的姿態。因此,在這一時期,父母要對嬰兒與陌生人的接觸保持警覺,儘可能為他們提供比較安全的環境。在嬰兒出現不安情緒時,父母應該及時進行安慰。

  同一時期,嬰兒還會對高度產生恐懼。因為嬰兒在這時已經對高度產生感知。到了九個月,身體發育已經使他們能夠翻身和爬行了,但這些運動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們應付對高度產生的恐懼,對高度的恐懼幾乎是天生的。不過,隨著嬰兒年齡地增長,身體控制能力的增強,這種恐懼會慢慢消失。

  12~24個月

  兒童與看護者分離所產生的焦慮,高峰出現在18~24個月時,而且是極為普遍的反應。兒童對分離產生的反應,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年齡、過去的分離經驗,對環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特點,母親與孩子關係的好壞以及在分離時母親的行為。

  當兒童進入學齡前期時,與監護人的分離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場,環境是否熟悉,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如何等。通常,和母親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在母親離開時分離性焦慮要明顯輕得多。他們知道母親會回來,在母親離開期間會呆在比較適宜的環境中。

  由此可見,母子之間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極為重要。同時,還應注意母子分離要逐步進行。比如,一開始先短時間分離,然後再逐漸拉長時間。需要提醒的是,看護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證的時間內回來,讓孩子心理有底。

  2歲以後

  在進入第二年後,兒童的恐懼變得更為個人化。對於較為具體的刺激產生的恐懼反應,讓位於對想像出來的東西的恐懼以及對求知情況產生的預想性恐懼,比如獨處、黑暗、死亡、綁架者及搶劫者等。一般來說,這些恐懼在四歲時達到高峰,並且在四到六歲這一年齡段維持高峰,此後高峰開始下降。

  6~12歲

  在6~12歲期間,恐懼大多與學校,身體損傷和自然災害有關。更為抽象的社會焦慮和對成績的焦慮出現,對於損傷,自然時間 和社交產生的恐懼可以維持一生。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認識到死亡。有時他們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訴媽媽:「我的手出血了。」很可能孩子說這些話的潛台詞是「我會死嗎?」媽媽對這種出血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保證,會成為孩子的定心丸。

  兒童除了對自身關注外,也會對父母關注。他們害怕父母死亡,那樣,就會沒有人照顧他們了。因此,讓孩子擁有一起受保護的感覺,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利。這種感覺,可以來自父母口頭上的保證,也可以來自父母的實際行動。

  注意觀察孩子的異常恐懼

  在對兒童的恐懼進行分類和診斷時,必須考試兒童所處的發育階段和行為的嚴重性。某些恐懼在特定的年齡或發育階段被認為是正常的,但同樣的恐懼出現在一個不同的年齡段,就可能被認定為不正常。比如,分離性焦慮出現在幼兒身上是預期之中的,但若出現在學齡兒童身上就是不正常現象。因此,父母需要密切觀察孩子,如果預期中的恐懼過於嚴重,以至影響孩子的適應或發育,則這種恐懼是異常的。

  害怕或恐懼是有限度的,當對外在,無危險的物體或環境產生極端,持久及適應不良的恐懼時,就成為了恐怖症,比如,陌生人,孤獨一人,黑暗,動物等。兒童一般在有極端不愉快的經歷或創作後,才會產生對特定物體或環境的恐懼,如在醫院打針的疼痛經驗、被狗追咬及意外事故等。除非創傷極為嚴重或不斷被強化,否則這些恐懼會自行消失,不會變為恐怖症。

  當孩子害怕和恐懼時

  這時,父母的正確應對極為重要,否則,恐懼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心理發育。當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時,父母對他們的撫摸和摟抱則是最好的肢體語言。除此,輕聲安慰的話語也可以降低孩子的不良反應;當孩子學會表達後,父母除了對身體安撫外,還要認真傾聽孩子對恐懼的表述,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心情,不要一味解釋恐懼是不必要的。

  另外,父母還應該學會聽孩子說話的弦外之音,以便了解孩子到底怕什麼。如果孩子的恐懼以屬於正常發育範圍,父母不必過於擔心。不然,父母對孩子的恐懼表現出過分的焦慮,很可能使他們的恐懼感被強化,日後不易消失。如果孩子的恐懼屬於異常,父母的各種安撫都不能緩解,那麼最好及早找專家進行診治。

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喜歡在新的地方進行探索和獲得新發現的孩子,當遇上體型巨大、不太熟悉的人物時,如在商店裡遇上聖誕老人或者在遊樂園裡遇上米老鼠,或許會受到驚嚇。

父母們常常這樣安慰受到驚嚇的孩子:"別擔心,匹諾草不咬人。那個大復活節兔子是假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話都不管用。解決這個問題更成功的方法是使孩子不要那麼敏感。例如:父母假如知道孩子被米老鼠嚇壞了,就需要在接下去遊玩之前,跟孩子玩一個捉老鼠的遊戲,給孩子翻閱有米老鼠的畫冊或雜誌,並對孩子說:"找一下米老鼠。你找到了。咱們還再找一個嗎?"當父母帶孩子去公園時碰上米老鼠,孩子仍然可能會害怕的。但如果是由人扮演的米老鼠,其形象和畫片上的一樣,也許會對孩子有吸引力。

許多一周歲的幼兒對醫生產生了恐懼感。給孩子一套玩具醫用器械玩,是解除孩子對醫生的恐懼感的好辦法。父母可以幫著孩子為其玩具娃娃檢查身體。"咱們來看看它的耳朵裡面。"(把耳鏡放在玩具娃娃的耳朵上。)"該你了,你來給它看看。"父母一邊讓孩子擺弄醫用器械玩具,一邊只是給孩子談一談其用途,對消除孩子對醫生的恐懼感就很管用。雖然孩子對父母的解說不一定完全聽得懂,但這種交談對孩子接受醫療方面的事情會有所助益。患病當然不是什麼好玩的事,但讓玩具娃娃假裝患病了還是挺有趣的。

寶寶吸吮手指的心理原因

寶寶3個半月,最近開始經常吸吮手指。起初是將整個手放到嘴裡,後來慢慢變成了吸吮1~2個手指,而且還很用力,有時甚至能聽見吸吮的聲音。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以為他肚子餓,可是給他餵奶,他卻並不領情,而且還為此哭鬧,一旦把手放回嘴裡,他就不再哭了。 在這背後往往隱藏著許多潛在的原因,讓我們來做個測試,針對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危險和傾向:

  1、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2、害怕父母減少對他的愛。

  3、父母之間的感情出現不和諧的表現。

  4、家中發生了較大的變故,例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

  5、父母對孩子的管教上存在很大的分歧。

  6、父母對孩子吸吮手指過於緊張,過於誇大。

  7、孩子初入幼兒園等陌生環境。

  8、與孩子同齡的小夥伴比較少。

  9、在幼兒園或者在家受到了不該得到的批評或委屈。

  10、孩子由爺爺奶奶帶大,長期與父母不見面。

  如果上述10條中有超過一半的現象,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更為細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儘快糾正寶寶的「吮指癖」。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吃手指頭,久而久之,則不利於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質的健全,甚至導致內向、孤僻心理的萌生與形成。

  切記,要孩子戒掉吃手指頭的習慣並不比大人戒煙來得容易,也需要相當多的耐性才能如願。與其一味無理、蠻橫地制止小孩子吃手指頭,還不如仔細探討其原因,好好謀求改善之道。

  典型病歷

  病歷一:女士,某公關公司部門經理,寶寶3歲半。女士和丈夫平時工作很忙,到幼兒園接寶寶全都成了爺爺奶奶的「工作」。寶寶每天看著別的小朋友全是爸爸媽媽來接,心裡多麼盼望能有機會看見媽媽在幼兒園外等自己啊!但這一切都是奢望。據幼兒園老師反映,寶寶白天和小朋友在一起總是鬱鬱寡歡,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經常在上課和午休時自己一個人吃手指頭。長期以來,白嫩的小手慢慢地開始脫皮,變得紅彤彤的。老師帶他到校醫室抹葯,並告訴了寶寶的父母。

  女士為此很是著急,諮詢了醫生之後才知道寶寶得的是小兒「吮指癖」,並有抑鬱症的傾向。之後,女士就算多忙也會到幼兒園去接送寶寶,晚上回到家問問寶寶白天在學校有什麼新奇的事情,或者和哪個小朋友比較要好等等。慢慢地,寶寶逐漸開朗了起來,在幼兒園和小朋友相處也很融洽,老師和同學都反映寶寶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病歷二:女士,某外企財務總監,寶寶5歲。在事業上女士是個名副其實的女強人,依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在婚姻上卻事事不順,半年前與丈夫離婚了。寶寶和媽媽一起生活。突然失去了一半天空的家,陡然變得陰雲密布,寶寶整天哭鬧要見爸爸,女士每當聽到這些,就開始數落起孩子來,心裡的不如意一下子發泄到了寶寶身上。可憐的寶寶每當這時就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具熊,躲在牆角啃手指頭,像小嬰兒饑渴時玩命的吃奶一樣。寶寶的姥姥看在眼裡,疼在心上,把他接到姥姥家生活,但啃手指頭的毛病依舊改不了。

  為此,姥姥帶著寶寶來到了醫院。當得知寶寶得的是「吮指癖」時,姥姥本以為沒什麼大不了,慢慢就好了。醫生糾正了姥姥的錯誤想法,寶寶的「吮指癖」是由於心理上的壓力而導致的,而不是單純的小孩吃手指頭,因此要從心理上去醫治。現在由於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寶寶的心理健康,往往給寶寶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轉變了寶寶本身所固有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怪異、孤僻的性格。通過醫生的分析,女士流下了滾燙的淚水。

  有別於嬰兒時期的「吮指癖」,幼兒時期如果寶寶出現了此病,更重要的不是因為吃手指頭不衛生或者本身的一種慾望,而是孩子心理上的問題,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性問題。如果您的孩子有「吮指癖」的傾向,如果您的身邊有以上十條中所描述的現象,如果您無暇顧及孩子的想法,那麼是時候好好陪陪孩子,是時候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多一些家庭的溫暖,是時候為孩子做些事情了!

寶寶心理健康三階段

嬰幼兒心理發育的特點是,對有具體形象的、直觀的事物易於接受理解,對有興趣的新鮮事物易於興奮。因此,培養教育時要合理利用自然現象、實物,多樣化地給以啟發和引導。

  嬰兒心理健康關鍵詞:母愛

嬰兒期(一歲以下)的心理健康是成年人心理健康的起點,不僅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重要影響,並對成人的心理素質產生深遠的影響。嬰兒對周圍事物、人物、環境產生相應的感知能與運動能。客觀條件良好,會使嬰兒產生愉快的情緒與情感,反之會產生煩躁與恐懼。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營養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託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母愛般的護理、照顧,使嬰兒情緒愉快,對周圍人物產生信任感;反之,則使嬰兒變得獃滯、膽小恐懼。

  幼兒心理健康關鍵詞:語言

  幼兒期(1-3歲)大腦生理結構逐漸發育完善,機體各系統器官加強了調節作用;並且斷奶後,開始攝取幼兒飲食,接觸周圍環境日漸增多,促使情感、想像等心理活動逐漸發育,語言發育更為迅速。

  除母愛外,家庭、保教人員應與幼兒交流語言,防止發生口吃此期是關鍵時期。解答所問或滿足合理要求時應親切耐心,循循善誘,使幼兒生活在輕鬆、愉快、親切的環境中,對幼兒語言、思維、想像力以及性格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學齡前兒童心理健康關鍵詞:性格

  學齡前期兒童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功能逐漸平衡,大腦結構繼續發育,為大腦機能完善提供了生理基礎,但興奮過程仍佔優勢,注意力易於分散,易於激動,常表現多言多語,爬上爬下等,此為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的發育過程,不能誤認為兒童多動症。此期給兒童以正面啟發教育,會促進大腦抑制過程優於興奮過程,能較好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和控制調節自己的行動。思維活動仍以具體形象為主,抽象概括思維尚屬初級階段,

  此期安排學習,應在遊戲活動、手工作業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兒童的興趣愛好,如練琴、學畫。要因人施教,不能強迫兒童多種內容一起學。學齡前兒童開始形成性格,兒童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父母採取的培育方法,可使兒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如父母親切和藹、鼓勵向上,正確培育則易於引導兒童形成自強上進、活潑開朗的性格;反之兒童經常受到訓斥、責罵則易於形成憂慮、違拗的性格。父母與幼教機構對兒童不合理的健康教育,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發育及性格特徵的形成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發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對象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對象,如:

  0-6個月 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6個月-1歲 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歲 一般意義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傷、排便;

  2-5歲 害怕黑暗、孤獨,想像中的怪獸、強盜、醫生等。

  測試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嗎?

  懼怕與兒童身體發育的狀況和應對能力有關,會隨著兒童體力,智力和經驗的發展而不斷消失和變換。一般來說,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害怕和恐懼,為時短暫,一種懼怕很少持續一年以上,多數在三個月內消失,很少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

  孩子的害怕屬於正常還是病態,可以根據下列問題進行測定:

  1、孩子的膽怯不安是否只是針對某個事物或現象,與這個事物或現象相關的其他因素不會引起他的恐懼?

  2、離開了受驚物或現象後,孩子的懼怕反應是否隨之消失?

  3、在看圖片、電視或一般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看到或聽到他所懼怕的事物或現象,他是否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4、經歷了後,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不受影響?

  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說明孩子屬於正常發育過程中的膽小害怕;否則,說明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尤其是孩子害怕到了如下程度就是不正常的了,比如懼怕的持續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以致於喪失某種能力,伴隨明顯的癥狀:心律過速,頭暈眼花,噁心和失禁等,這需要到兒童醫院就診。

觸摸:寶寶必需的心理營養素

加拿大蒙特利爾兒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母親摟抱嬰兒時間的長短對孩子日後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是觸摸與愛撫的神奇作用。

  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為了寶寶的健康,年輕父母都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食品。然而也有人不太了解,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還需要另外一種特殊的「營養物質」——觸摸。

  觸摸與愛撫的神奇作用

  據報道,美國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曾做過這樣的試驗:每天給早產兒進行45分鐘的按摩,10天後,接受按摩的早產兒體重比其他早產兒增加47%,睡眠也得到了改善,性格變得更加活潑。到了8個月之後,他們顯出了較好的智力和肢體能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接受過按摩的早產兒脫離暖箱的時間,比不接受按摩的早產兒平均提前6天。

  美國芝加哥的另一所育嬰院里,起初由於缺乏保育員而採用自動餵奶裝置,每天到一定時間就給嬰兒「灌」牛奶。結果這些嬰兒整天睡在床上,死亡率很高。後來增加了保育員,並且規定每天要把孩子抱起來餵奶,還要多次地抱起他們邊拍邊走。從此以後,嬰兒的死亡率便大大降低了。

  加拿大蒙特利爾兒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母親摟抱嬰兒時間的長短對孩子日後的智力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

  這就是觸摸與愛撫的神奇作用!

  據育兒專家的分析:觸摸能刺激寶寶體內分泌更多的激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生長激素。生長激素的水平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生長發育,分泌過少會形成侏儒症,分泌過多將導致巨人症。當然,觸摸後增加的生長激素自然不會超過生理範圍,但即使是微量的增加也可使寶寶的正常生長得到保證。此外,觸摸還能誘發分泌另外一些激素,這些激素可以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使寶寶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撫摸是一種愛的語言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和其他所有熱血動物一樣具有一種天生的特殊需求,即互相接觸和撫摸。這是一種無聲的愛的語言,是必不可少的良性刺激,是寶寶發育的心理營養素。

  相反,如果寶寶長期缺乏這種觸摸,就會發生「皮膚飢餓」的現象,出現種種病態表現。這是一種情感上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是無法從飲食中得到滿足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發現,有些寶寶因父母工作忙,被寄養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由於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撫愛、摟抱,於是便在睡前抱枕頭、抓衣服,否則就不容易入睡或哭鬧不止。

  還有些寶寶由於父母經常爭吵、感情不和而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得不到雙親的撫愛,表現為食慾下降,發育不好,體重減輕,而且變得孤僻、畏縮、抑鬱、少言寡歡,性格內向;稍大一些的孩子還會因「皮膚飢餓」出現一些反常行為,如動轍就發脾氣,故意互相推擁、擠壓、碰撞甚至尋釁鬥毆。

  可能不少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當寶寶玩耍不小心跌倒時,只要父母將他抱起來,「吹吹」傷口,並一邊摟抱、一邊說些安慰的話,很快孩子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又高高興興地繼續玩耍去了。又如下雨打雷時,倘若父母將孩子摟抱在懷中,孩子便會覺得有了依靠,而不會一驚一顫地發抖了。還有,如果孩子坐了一天的汽車或火車犯困,只要父母緊緊地摟住孩子,他們就會感到安全而又舒適。

  這些事例說明,正是在父母輕柔的撫摸中,孩子心中的恐懼感消失了,安全感建立起來了,這種天然的感情需要,若能給予適當的滿足,寶寶與父母的感情就會更加深厚,心理上就會產生良好的刺激,大腦的興奮與抑制也會變得協調,從而能更好地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提高。

  警惕寶寶心理營養失調

  有報道說,有位年輕夫婦單位距家遠,每天早出晚歸。每當他們回到家中時,孩子早已睡著了。為此他們感到很內疚,雙休日時給孩子買來愛吃的食品和玩具,可是孩子又砸又摔的,一點也不領情。爸爸看到兒子如此「無理取鬧」,氣急了就狠狠地打他的屁股。可這時孩子卻靜靜地趴在爸爸的腿上任其打,表現出一副很滿足的樣子。這種情況以後又多次發生,令家長大惑不解。

  原來,這正是孩子長期得不到親人的愛撫與觸摸,心理營養失調而產生的變異現象。這種「無理取鬧」,實際上是一種無意識地企求父母「皮膚觸摸」的反常態行為。

  解除「皮膚飢餓」4條妙計

  1、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在溫馨和睦的家庭和親密無間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大多數性格開朗活潑,心理素質好,長大後也能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各種事件。

  2、盡量用母乳餵養。母乳不僅營養成分豐富,容易消化吸收,適合嬰兒生長的需要,而且含有許多抗體,可避免寶寶感染疾病,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同時,通過哺乳,可以增加母嬰之間的皮膚接觸,增進母子間的親子感情。寶寶在母親溫熱的懷抱中,安靜地「享受」著母親甘甜的乳汁,對促進身心健康、解除「皮膚飢餓」大有裨益。

  3、掌握「皮膚飢餓」的周期性。人的某種需求是有周期性的,孩子的「皮膚飢餓」同樣也有周期性。對於嬰幼兒而言,年輕父母每天至少要摟抱多次,每次臨睡前再做一次背部或頸部的按摩。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則要用整個身心真誠地摟抱孩子,讓他感受到父母心中濃濃的愛意,同時可撫摸其背部、頸部或按摩手臂,使孩子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4、親密接觸你的寶寶。工作極其繁忙的年輕父母,如果沒有時間與孩子接觸,可託付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照料,但要囑咐他們每日摟抱、撫摸孩子,時間每天不少於2小時。充分利用時間與你的寶寶親密接觸,如果帶寶寶外出散步、遊玩時,也不要總是推著童車,也要適當安排與孩子摟抱或撫摸的時間。

觸摸的心理效應

心理學家弗爾德對早產兒進行過每天45分鐘的撫摸實驗。一般認為,早產兒應該生活在一個隔離的,猶如子宮般的環境中,撫摸只會給他們壓力感,會有礙他們的生長。然而他對20個早產兒每天做3次、每次15分鐘舒緩而有力的撫摸。10天中,接受撫摸的嬰兒比沒有得到撫摸的嬰兒平均重47%,而且睡眠和靈敏性也都有很大改善。到第8個月末,他們的體質和智力有明顯提高。最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撫摸的嬰兒離開保育箱的時間比其他嬰兒平均提前了6天。弗爾德說:「撫摸能有規律地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聰明兒童需要什麼

父母能給予新生兒心理上最重要的恩惠就是愛的擁抱。這指的是站立著多抱抱嬰兒,多用眼睛與他接觸。這能讓嬰兒感到安全,繼而為探索、學習以及今後的自立打下基礎。但要注意不能給予嬰兒太多的擁抱,這樣會把他們寵壞的。

  美教授布拉澤頓對尚比亞的新生兒做過研究,結果發現;在剛出生5天時,他們就比美國嬰兒進步得快,到10天時更是如此。在2歲前他們一直保持這種優勢。2歲時,他所研究的美國嬰兒才開始在簡單的心理測驗中趕上他們。他認為這種早期優勢可歸因於對待嬰兒的方式。尚比亞部落的婦女通常用布帶子把孩子拴在背後。嬰兒哭時母親就喂他,睡覺時有母親在身邊,按照西方的標準很粗略地對待他。後來孩子的進步慢了,可能是因為他的媽媽又生了一個小寶寶,通常就把他擱在了一邊,失去母乳的供養,開始了營養不好的飲食。

  母嬰之間密切的身體接觸使他們彼此之間更容易了解。當母親把嬰兒抱在身上看著他時,她就便於對嬰兒發出的信號作出迅速的反應。反應越快,嬰兒就越容易使新的學習保留下來,嬰兒不太善於記住以前發生的事因此做母親的必須反覆對同一信號作出反應。如果在適當的時候母親能在身邊,那麼母嬰之間的交流對雙方來說都會容易些。

  從一出生起嬰兒就有建立一種親密關係的真正需要。他們需要有機會來探索身邊的世界,大多通過與別人進行「交談」來實現。這正是理解力和語言產生的基礎。儘管嬰兒積極地嘗試使自己的生活更快活,但他們的活動並不僅限於使生活更舒適。

  嬰兒生來就偏愛社會生活,這使他們能及時地發展成社會化的人。新生兒需要愛身體和情感方面的以及成年人及時的反應、激勵和接納。

嬰兒哭鬧請試試心理治療

嬰兒的哭鬧對於年輕的父母來說,無疑是件煩心事。嬰兒長時間地啼哭不止,不僅使大人們心神不安,影響睡眠和工作,甚至會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年輕的父母一般只考慮嬰兒哭鬧可能是某種不適,如尿濕、患病等造成的。這裡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對一向安靜的嬰兒,一連幾天哭鬧不止,而且父母抱在懷裡時不哭鬧,一放到床上就手腳亂蹬、哭鬧不止,這是心理問題,是由於家長不良的強化過程造成的。

  醫生曾經在門診接待過這樣的一對青年夫婦,他們的孩子一歲半了,從小很乖巧,聰明伶俐,但近一段時間,孩子一放在床上就哭鬧不休,夜間必得抱著才能睡覺,弄得他們心煩意亂、疲憊不堪。父母和爺爺奶奶都以為孩子身體不舒服,得了什麼病,到醫院兒科去檢查,還驗尿、化驗血,未發現任何軀體疾病,孩子身體挺健康的。在兒科醫生的推薦下到心理門診諮詢,醫生詳細地了解了患兒近幾個月的病史,原來患兒在兩個月前生過一次病,受到了大人們的特別照顧:抱在懷裡哄逗、舉起來搖晃,真是百依百順,結果病癒後一放到床上就哭鬧不休。這就是大人不良的強化行為造成的。嬰兒此時的哭鬧是為了得到大人的注意和呵護。

  治療這種哭鬧行為,比較行之有效的心理療法是「消退法」——去除相應的強化因素,如多餘的注意和過多的懷抱和搖晃等。把嬰兒定時放在床上,即使哭鬧也不予理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可以使哭鬧行為消失。

  實施「消退法」,首先要做好患兒年輕父母的思想工作,要他們「忍痛割愛」才行,要不自己的寶貝一哭鬧,他們就捨不得、受不了,繼續強行溺愛孩子,嬰兒的哭鬧哪能「消退」掉?

  在上述患兒父母的配合下,心理醫生讓小孩的父母每晚把小寶寶單獨放在床上便離開,無論如何哭鬧也不予理睬,結果,第一天哭鬧了一小時,第二天哭鬧時間就明顯縮短,只哭了二十分鐘,第三天便不怎麼哭了,一周後就不再哭鬧,哭鬧行為得到了矯正。

  年輕的父母們,如果您的小寶寶也出現了以上所說的哭鬧行為,您不妨試試心理治療。

寶寶眼睛的秘密只告訴你

在你的眼裡,寶寶永遠是那麼可愛、漂亮,恨不得每看一眼就想咬上一口。可你想過沒有:在他的眼裡你是什麼樣?這個世界又是什麼樣?還是讓我們來問問寶寶,他都看見了什麼吧!

  你們問我都看見了什麼,讓我告知天下?那可不行,這是個秘密!

  不過既然你問,我就悄悄地告訴你,但只告訴你!你要替我保守秘密——因為他們誰也不知道,雖然現在的我是火眼金睛,連個小飛蟲都逃不過我的法眼,但我那雙水靈靈滴溜溜的眼睛可不是一生下來就是這樣的啊!

  這個嘛,說來話長……

  0~3個月

  霧裡看花,媽媽是我最大的「眼前利益」!

  還記得那會兒我剛從媽媽溫暖的肚子里出來,又冷又餓又亮又吵,就聽見周圍一群嗡嗡說話的人中有一個我特別熟悉的聲音讓我一下有了精神:是媽媽!我真是好不容易,我迫不及待,終於可以見到媽媽了!我睜開雙眼——天哪,這肚子外的世界居然是一團漿糊!我只能模模糊糊、迷迷濛蒙地看見許多不知什麼東西的輪廓,一塊一塊、一團一團。我有點兒憂傷了:我親愛的可憐的媽媽,原來她就生活在一團漿糊中啊!……我累了,就又睡過去。不一會兒一股溫暖甜甜的水引得我不由自主吸吮起來,伴隨著的還有媽媽香香的氣息,我又睜開眼睛——啊!媽媽!這就是我的媽媽!我看見她了!她正懷抱著我給我餵奶呢!我輕輕地摸著她的乳房,貪婪地吸吮著乳汁,肆無忌憚地拚命斜著眼看她:媽媽真好看!我真喜歡看她呀!於是我知道了,雖然現在我的視線大多是一片模糊,但媽媽給我餵奶時的距離,正是我能看清楚她的距離(大約有30厘米吧)。所以,只要媽媽一給我餵奶,我就抓緊時間欣賞她親切的臉龐。有時候我為了這「誘人」的「眼前利益」,就故意哭兩聲,媽媽會立即把我抱到懷裡讓我吃奶,我卻不怎麼吃,就只是看著她!媽媽時常奇怪,為什麼懷抱著我我就乖,一放下我我就哭?那是因為我想你,想看著你呀,媽媽!

  什麼時候眼睛才能夠「正常」工作呀!

  這時候我的眼睛也很難焦距,太遠或者太近或者太快的東西,我都是看不清的。甚至有的時候一隻眼睛轉向了另一側,我會同時看到兩個不同的模糊圖象!據說這是因為,我那負責從眼睛向大腦傳送信息的視神經還不能像大人一樣正常工作,而且眼部的肌肉還不能協調的原因。而且負責接收色彩信息的錐狀結構也沒開始正常運行,所以那些相似的顏色,比如紅色和橙色,在我看來幾乎就是一樣的,只有黑和白能讓我更分明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更喜歡看大人們的額頭而不是眼睛的緣故,額頭和頭髮之間的黑白分明讓我的視覺更舒服一些。

  這期間,媽媽常常用一個紅色的球兒,在我眼前適當的距離緩慢地移動,讓我練習追視,練習眼部肌肉的功能。有一次我還通過小鏡子看見了我自己——我可真可愛呀!

  4~6個月

  「黑白畫片」換成了「彩色電視」!

  你一定猜不出這時候我的世界出現了什麼戲劇性的變化!那些模糊、顏色近似的一團一團的東西,變得逐漸分明和清晰了。紅的、黃的、綠的、藍的……怪不得人類要用彩色電視替換黑白電視,繽紛的色彩就是讓人愉快;高的、矮的、深的、淺的,圓的、方的、扁的、立體的……敢情那視神經這麼厲害,當它正常工作時,能傳達這麼多的細節和不同,讓我不僅能看清很多東西的具體模樣,還有了深度的感知和3D畫面的效果!真棒啊!

  你跑我也能看見你!

  感謝我的眼睛開始「正常運轉」了!感謝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的視覺訓練!感謝姥姥姥爺為媽媽製作豐富多樣又下奶的飯菜,從而保證了我的營養的充足和均衡!於是,我的眼睛現在焦距能力大大增強,可以把兩隻眼睛接收的畫面綜合起來反應了,視野也擴大的許多。很多小個兒的東西我都能看得很清楚了。也可以根據視覺的一些基本的評估,來指揮身體的運動。而且我隨時都可以捕捉到那些哪怕是迅速移動的東西,並且仔細地研究它是怎麼回事。

  那會兒媽媽已經開始上班了,有時候早晨她為了避免惹我哭,就想趁我不注意一下溜出門去。誰知,什麼也逃不過我的法眼,在她出門的一霎那被我看見了!我就狠狠地哭了一場!

  這時候爸爸會在家裡把各種小玩具用繩子吊起來,抱著我去夠它們。剛開始我雖然看見了,但不一定就能夠著,後來慢慢地就能「瞄準」了——聽爸爸跟媽媽說,這叫「手眼協調能力」。他們還經常用我最喜歡的維尼熊來逗我,我一看就想要,於是努力、努力、再努力,我居然就會爬了!

  7~12個月

  從「鱷魚的眼淚」到我的眼淚!

  聽專家說,此前我的眼睛是不生產眼淚的,而是會產生一種粘稠的、被稱為黏液素的東西,附著在我的眼球表面,用來保持眼球的濕潤——知道了這個你就不會奇怪,為什麼我小的時候睡覺即便眼睛半睜著,也不會感到不舒服的原因了吧。所以,以前就算我哭,我也是不流眼淚的。但現在情況變化了,我開始有了自己的眼淚了!從今往後,我就可以真正地用有眼淚的哭來打動你們了(據說很多小朋友自從有了眼淚,一哭,眼淚就啪嗒啪嗒地,看得爸爸媽媽心疼得只好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我要好好保護眼睛!

  好了,接近1歲的我,視力已經基本和爸爸媽媽差不多了。你們能看到的精彩世界,我也能一覽無餘了。現在開始我要好好保護眼睛,不看或很少看電視、不挑食、注意用眼衛生、預防近視和弱視。讓自己保持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更好更美地看世界!

把「快樂」送給小寶貝

  快樂,是父母送給小寶貝最好的禮物。怎麼才能讓還在襁褓里的孩子感到快樂呢?爸爸媽媽又怎樣才能知道孩子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呢?

  剛出生的寶寶

  剛出生的寶寶大多數時間除了吃就是睡覺。但他們的內心其實很渴望來自外界的良性刺激。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觸覺、視覺、聽覺方面的良性刺激,寶寶是會在心裡「偷著樂」的,對他以後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也有很大益處。

  1~3個月寶寶

  這個時候的寶寶知道如何把快樂寫在臉上———他開始出現微笑,這種微笑通常發生在看見媽媽、爸爸和他喜歡的親人時。如果父母對他的這種微笑作出反應,逗他哄他,寶寶會更加快樂,而親子之間的美妙關係也在這樣的時刻逐步建立起來。

  媽媽給寶寶餵奶時,寶寶的眼睛和媽媽的臉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30厘米,這個距離是寶寶最喜歡、最能看清楚東西的距離。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應該微笑並專註地看著他,這樣會讓寶寶感到非常快樂。

  寶寶感到不快樂的時候會啼哭,不快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就是渴望爸爸媽媽的撫摸和擁抱。另外,寶寶還非常渴望接觸外面的世界,多出去走走,也會帶給他很多快樂。

  如果這個時候你發現寶寶會一個人獨自玩耍———把自己的小手伸到眼前凝視、晃動並陶醉其中,千萬不要打攪他,「自娛自樂」也能讓他體會到快樂,而且這也是培養寶寶開始具有「自我意識」的關鍵。

幫助孩子化解羞恥感

在嬰兒即將屆滿一歲之際,他們逐漸從爬行慢慢開始學走,此時,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方式也開始有了改變。舒爾指出,研究者觀察到,12個月大的幼兒從母親那邊獲得較多的正面回應,而18個月的孩子則獲得較多的教導與指引。

而研究發現,母親平均每9分鐘就對他搖搖學步的孩子發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這可能是因為開始學爬、會走的嬰幼兒喜歡探索充滿危險性的東西。

一位母親,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牆上亂塗,「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剎那間她了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後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牆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並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品。但是傳統的研究者並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並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麼做

舒爾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恥感來促進其社會化是很重要的。」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生。

孩子與興奮(開心地在牆上塗鴉),忽然間掉落很泄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牆壁吧。」)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並且產生許多連結,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前額腦區底部,orbitofrontal cortex)與感情部位(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發展,並且促進這兩個系統的連結,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展。

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兒童心理發展

知覺是對感覺的加工過程,發生較晚。生後4~ 5個月才出現手眼協調動作,這是最早出現的知覺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間知覺、距離知覺、自我知覺、時間知覺、深淺知覺等。

知覺是觀察力的萌芽。約3~4月時出現形狀知覺,24個月時有整體知覺,能把外顯的和部分被遮蔽的物體看成同一物體。l歲末開始有淺表的空間和時間知覺,但要到3~4歲才能辨別上下,前後,昨天、今天和明天,早晨和晚上,5歲才能辨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研究表明,知覺發育的早晚和小兒與外環境的接觸有密切關係。把6~7個月還不會爬的小兒放在「視崖」( 一種模擬的觀察場景)上,他們並無害怕感覺;而同齡會爬的嬰兒即便有母親保護,也不肯從「崖」壁往下爬,而是設法後退或迴避。這說明,後一類小兒已經有了深度知覺。在知覺的基礎上觀察力逐步發展。年齡越小,觀察越短暫,空間越狹窄,觀察的目的性和時間性越缺乏。小年齡兒童只會觀察外表現象,不會觀察事物內在聯繫。要加快知覺發展應多讓小兒作各種遊戲,尤其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多擺弄各種物體。

注意的發展

注意,是對一定對象的有意識的指向性認知過程,它是「心靈的門戶」,獲取知識和發展智力的起點。出生後不久即具備無條件的定向反射能力,以後逐步發展成兩種注意。一種沒有預定目標、是不由自主的注意,稱無意注意;另一種有預定目標,是通過主觀意願來支配的注意,叫有意注意。小兒年齡越小,無意注意越佔優勢。2個月時,當發亮或色彩鮮艷的物體出現在視野內時會睜眼注視,並發出喜悅的聲音;3個月後能集中注意一個新鮮事物;5~6月時能穩定地注意某事物。這些注意一般不持久、不穩定、容易分散。6~7個月後小兒開始對周圍色彩鮮明、發響、能活動的東西產生較穩定的注意。這是有意注意的萌芽。隨著年齡增長,注意逐步明確,注意時間越來越長。1歲半小兒只能集中注意5~6分鐘;3歲時為15~2O分鐘,5~6歲時為25~35分鐘。小兒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越強,智力發育水平越高。但是,無意注意不等於注意力不集中。它是一種特殊的注意方式。讓小兒充分利用其無意注意的優勢可傳授許多知識,是早期教育的基礎。帶著孩子郊遊時,可讓他們觀察各種新奇事物和自然景色,不時穿插一些講解和說明,使小兒在「無意」中學到許多在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方法要靈活多樣,語言生動有趣,配以直觀形象的教具和身邊實例,也能取得良好效果。隨著年齡增大,無意注意將不能完全滿足兒童的學習需要,應逐步訓練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求的內容和活動上,促進有意注意發展。

記憶的發展

記憶是將感知、思考和體驗過的事物保存在大腦中的過程。人類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掌握、習慣的形成都和記憶有關。記憶力越強,記憶內容越廣泛,智力水平就越高。記憶從時間上分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從目的上可分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從方式上可分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小兒的認知發展遵循從無意記憶向有意記憶、機械記憶向邏輯記憶過渡的過程;與此同時,長時記憶的能力越來越強。

新生兒即開始有最簡單的記憶,如對媽媽抱成吃奶姿勢的記憶。只要抱成這一姿勢,小兒即會四處尋找奶頭。2~3月時,如果注意的物體從視野中消失,小兒會用眼睛尋找。4~5個月能記住母親和其他親人,但此時的記憶能力只能保持幾天。隨月齡增加,記憶時間將越來越長。小兒在l~2歲後,隨著言語的發育,記憶能力逐步增強,能記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幾個小朋友的名字。2歲半時能記住兒歌和童謠。記憶再現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如2~ 3歲的小兒和父母分開幾個月後仍能認識。但是,嬰幼兒的記憶是無目的、無意識、短時為主的;利用形象鮮明和有興趣的物品,能促進其記憶。因為缺乏知識和經驗,小兒的記憶常不準確,有必要在生活中進行反覆的記憶訓練。

思維的發展

思維是大腦對客觀現象的概括反應,包括概念形成、判斷和推理,即:先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形成各種概念;再用許多概念來組成判斷,用判斷來推理,產生思想。所以思維是智力發展的核心,是獲得新知識的必經途徑。高層次的思維發生必須有言語作基礎,其發展比前幾個認知過程都遲。嬰兒有較低級的,以具體形象為特點的思維,又稱前言語性思維。l歲後小兒在言語發展的基礎上出現抽象邏輯思維萌芽,但其形成主要靠直覺行動,概括水平也低。如3~4歲時已知道橘子是好東西,知道自己吃了媽媽會高興。但此時小兒還不會推理到「因為橘子是好東西,所以吃了媽媽會高興」的較高思維階段。促進小兒思維發展,必須從兩方面做起:(1)前言語性思維主要靠動作發展來形成,所以要盡量增加他們接觸、認識環境的機會。(2)思維方式向抽象性、邏輯性發展需有豐富的言語作基礎,所以要創造言語發展的環境,鼓勵其提問,並用盡量完整的句子來回答問題;不斷豐富小兒的辭彙,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啟發性。

情緒和情感

情緒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為媒介的心理活動,又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反映。情緒是這種反映的較短暫狀態,有:滿足自身需要而引起的態度及體驗,如愉快、高興、歡欣、滿足、舒暢等;因違背自身意願而引起的否定態度及體驗,如憤怒、憂愁、哀怨、憎恨、煩惱和絕望等。情感則是指這種反映的穩定、持續的態度反映,如責任感、義務感、道德觀、美感等。小兒生活經歷短暫,尚不足以形成情感。但他們未來生活中的健康情感形成,卻有賴於早期生活中健康、良好的情緒體驗。情緒反應能力是小兒適應生存的手段。新生兒就有各種情緒表現:吃飽後就安靜,飢餓或不適時就哭鬧。2~3個月時,吃飽、睡好後會微笑;有人逗他時,會全身活躍或笑出聲;5~6個月時,對新鮮玩具有欣快和躍躍欲試感;6~7個月時產生與(父)母親的依戀,對陌生人的怯生情緒;8~10個月開始表現出分離時的焦慮情緒,並越來越強;12~16個月達到高峰,18個月後開始減弱。1.5~2歲的孩子已有鮮明的個性情緒,如快樂、高興、害怕、厭惡。情緒表現多是短促的、爆發性的,而且容易從一種情緒迅速轉變到另一種。如對小朋友有媽媽抱表現出妒忌,但當小朋友受到責罰時又迅即表現出由衷的同情。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逐步變得比較穩定。小兒3~4歲時,隨著活動空間擴大和自我意識的增強,加上一些不切實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產生憤怒、妒忌和恐懼等不良情緒體驗。例如,3歲時易對動物、黑暗、雷電等產生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恐懼情緒將減少,而憤怒情緒可能增長。小兒通過憤怒來達到某種期望,或試圖引起別人注意。妒忌也是一種憤怒和不滿的情緒表露。

依戀

依戀,是小兒與其雙親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屬小兒早期重要情緒之一。小兒喜歡和其依戀的人接近,感到舒適和愉快;遇到陌生環境和人時,雙親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戀感建立後,小兒會感到無後顧之憂,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願意與別人相互接近,從而對今後的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良好影響。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依戀將逐步發展成一種安全性依戀。它不僅促進小兒智力的發育,而且還能較容易地在成年後產生自信心和對別人的信賴,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在將來依戀自己的家庭、社會團體和後代。

依戀主要在後天環境中形成。如雙親能滿足小兒的需要,和他經常交流,給予各種愉快的刺激,依戀容易形成。如果雙親不能很好照料小兒,不注意與其感情交流,很少提供各種刺激,甚至因夫婦失和而使小兒失去安全感,就會出現各種不安全依戀或無依戀。這些小兒易在童年時出現心理行為問題,成年後也多不能正確面對現實或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意志的發展

意志,是通過自覺克服困難來完成某種期望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有兩類。一類是積極的意志品質,包括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製性等。另一類是消極的,包括任性、依賴性、頑固性和衝動性等。

意志出現較晚。隨著言語的發展,行動開始具備目的性,小兒懂得要靠自己來達到某種 目標,說明他逐步有了意志。3歲左右經常說「不」,「我要」,「我就要」等,也是意志發展表現。年齡越小,積極性意志越弱,消極性意志往往越強。隨著年齡增長和教育過程,小兒逐步學會服從別人,或按照自己的目標去行事,減少了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影響,積極的和消極的意志間將逐步出現此長彼消過程。

意志的形成和發展,有助小兒在有意注意、有意記憶、有意想像等方面取得進步。同時意志和情緒、性格、動機、興趣等共同組成所謂的非智力性因素,是促進創造性的有力因素正如居里夫人所說:「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任何創造性勞動和發明,都不可能一舉成功,要經得住失敗考驗,還要抵禦各種社會輿論和壓力。因此就發展小兒創造能力而言,意志往往比智力因素更為重要。

意志是通過培養獲得的,途徑有:

(1)自幼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對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經常叫嚷「媽媽,來幫我」,「老師,我不會」的孩子,要努力培養其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2)在成人指導下,進行各種需克服障礙才能完成的遊戲。

(3)培養意志的目標要穩定,不輕易變動。

(4)通過集體遊戲,訓練自制能力,克服衝動性。

(5)培養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意識屬於個性的範疇。所謂個性,指個體的傾向性心理特徵。其中的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調節。自我意識不是天生的,它受社會生活制約,在後天學習中形成。

小兒5個月前,自我意識未形成。他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存在,所以吃手、吃腳,把自己的手腳當成和別的東西一樣來玩。此後,小兒開始認識到手和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說明自我意識出現。1歲後雙手不停地玩各種物品,用手將它們到處移動。這是因為他逐漸把自己和別人、別的東西分開;認識到球可以由自己踢,蘋果可以由自己一口一口吃掉,枕頭可以被自己從床上扔到地下,因此自己是有力量的。隨著言語發展,小兒知道自己名字,能用「明明(自己)吃飯」的方式把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別開。2~3歲後,小兒逐步學會使用代詞「我」、「你」、「他」,自我意識發展真正進人實質階段。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提示,在適應社會的過程中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只有具備明確的個性傾向,其他個性品質如需要、動機、理想和世界觀等才逐步形成。自我意識通常要到青春期發育完成後才真正建立。

性格的發展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是人在對客觀事物表明態度時採用的行動方式。性格的形成有遺傳影響,但主要靠生活環境和教育。性格的發展有以下特點:隨年齡的發展逐步形 成,但嬰幼兒時期是關鍵;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穩定性;在強大的外來影響下,某些性格特徵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人的性格非常複雜,由許多特徵綜合反映,如:對現實的態度,即對人對己、對工作、對團體的態度;意志方面,如道德規範、行為控制能力、克服困難的毅力等;在情緒方面,如不同情緒體驗、控制水平和自我調節能力等。性格有積極性和消極性之分,前者如機靈、大膽、獨立、善協作、善思考;後者如任性、頑固、被動、投機取巧等。各種性格特徵可在一個人身上混合存在,形成幾種主體特徵。

根據艾里克森的個性發展論,性格是在人的內動力和外環境產生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具有階段性:嬰兒期(信賴-不信賴),所有生理需要都仰賴成人,如果與成人無依戀關係,將產生不安全感和情緒問題;幼兒期(自主-懷疑),開始有自理能力,學會言語,產生自主性,但仍需依賴成人,故依賴性和違拗性行為交替出現;學齡前期(主動-內疚),自理能力提高,有主動行為,但經常因失敗而產生失望和內疚;學齡期(滿足-自卑),因學習能力提高和某些行為得到認可而滿足,又因經常失敗而產生自卑;青春期(自我評價-自我意識混亂),發育接近成人,認知能力提高。如果對自己的體格、智能、情緒等感到滿足,行為得到社會認可,有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自我評價即基本確立。但青春期心理發展似驟風暴雨,如果因為性發育的困惑得不到正確疏泄,或在感情、夥伴關係、職業選擇、價值觀上處理不當,可發生自我意識混亂,使潛在的消極性格特徵浮升為主體特徵。

小兒沒有社會經驗,集體觀和自我意識未形成。但是家庭的物質和精神支持、家庭成員的關係、家長的育兒態度等,都給性格的形成打下深深烙印。因此,嬰幼兒期是性格的形成 時期,又是奠定性格特徵的關鍵階段。父母的養育態度對小兒的性格形成有重要影響。養育態度較民主的,小兒易形成大膽、機敏、善交往、獨立性強、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容易任性和驕傲;養育態度放任自流的,小兒易養成機敏、大膽的性格,但也容易產生任性、驕傲、依賴性強、情緒不穩等不良性格;家長過於保護的,小兒性格中依賴、被動、缺乏獨立性、缺乏自信、膽小的成分較多;家長過於苛嚴的,小兒易養成倔強、頑固、冷酷、缺乏自尊心等性格;父母雙方養育態度不一致的,小兒性格中警惕性高、取巧投機、易說謊、兩面討好等成分較多;家長完全居於支配地位的,小兒容易養成順從、依賴、缺乏獨立性、不善思考的性格,但也可能倔強、違拗。所以,父母要學習科學育兒方式,注意從小對孩子主動性、獨立性的培養,並在開始需要辨認是非時給予良好的道德教育,既要善於發現孩子積極的性格特徵,又要注意小兒性格發展中潛在的消極面並及時排除。可在民主育兒方式的基礎上適當提供「挫折教育」。家長還應注意自己言行的表率作用。

氣質的形成和調整

氣質,是人在心理活動時表現出的行為特徵,具體表現在行為速度、強度、靈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氣質和性格、自我意識一樣,屬於個性心理範疇,但它的表現是所有個性特徵中最為穩定和持久的。

新生兒即有自己的氣質表現。有的出生後即很活躍,活動多,急躁,對刺激反應強烈;有的很安靜,活動相對少,對刺激的反應緩慢而平靜;還有的介於兩者間。

一般認為,小兒氣質主要由先天遺傳因素決定,但在發展過程中受環境影響,會出現某些改變和調整。小兒氣質大體分四類,特徵是:

(1)難養型:生理功能不規律,對新事物和陌生人退縮,適應慢;較難撫養,易出現行為問題。

(2)易養型:生理規律性強,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情緒多為積極性,反應中等,適應快,易撫養,將來不易出現行為問題。

(3)啟動緩慢型:對新事物和陌生人的最初反應是退縮、適應慢、反應強度低,出現消極情緒多。

(4)除上述三類外,為中間型。

氣質類型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也不決定小兒的智力發展水平。每種類型都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面。但氣質在下述兩點上很重要:

(1)它明顯影響小兒活動方式,對性格形成起很大作用。如易養型中樂天派相對較多,獨立而機敏,善於人際交流,而難養型者趨向被動、違拗。倔強。

(2)對小兒行為問題的發生有較大影響。易養型者不易發生行為問題,而難養型在學齡期情緒和行為問題較多見。

小兒氣質基本由遺傳決定,表現比較穩定。但在外界影響下會有一定調整。如社會經濟狀況低下家庭中出生的難養型小兒被素質良好的家庭收養後,氣質中的許多消極面將明顯減輕。母親在孕晚期出現情緒障礙,小兒易表現出適應性低、對刺激反應強、情緒消極等氣質。

但是,如果母親產後焦慮和抑鬱狀態得到控制,家裡有親屬的有力支持,發生行為偏離的可能性將大大減少。易養型小兒中獨立、機敏、善交際者多,但情緒容易波動。如果青春期出現性困惑,人際交流困難和學習環境不良等問題又不能及時疏導,也會表現出消極、被動、利 縮、無自信等行為。雙親了解小兒的氣質特徵後,可注意發揚其積極面,克服消極面;對孩子的行為方式加深理解,減少親子間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發現小兒氣質與環境不和諧時,能主動採取於預措施,如注意及時溝通等;通過改變不良環境,增進氣質中的積極因素,消除不利因素,減少行為偏離問題的發生。

嬰兒心理健康關鍵詞:母愛

  嬰兒期母愛的溫暖是首要的因素,如護理、哺乳時母親的微笑面孔、愛撫動作、親切的語言,不僅為嬰兒提供物質營養同時又培育了心理健康。除母愛外,家庭人員、託兒所保育員等,同樣給嬰兒以母愛般的護理、照顧,使嬰兒情緒愉快,對周圍人物產生信任感;反之,則使嬰兒變得獃滯、膽小恐懼。

  幼兒心理健康關鍵詞:語言

  幼兒期(1-3歲)大腦生理結構逐漸發育完善,語言發育更為迅速。除母愛外,家庭、保教人員應與幼兒交流語言,防止發生口吃此期是關鍵時期。解答所問或滿足合理要求時應親切耐心,循循善誘,使幼兒生活在輕鬆、愉快、親切的環境中,對幼兒語言、思維、想像力以及性格的正常發育非常重要。

  學齡前兒童心理健康關鍵詞:性格

  學齡前期兒童注意力易於分散,易於激動,常表現多言多語,爬上爬下等,此為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的發育過程,不能誤認為兒童多動症。此期給兒童以正面啟發教育,會促進大腦抑制過程優於興奮過程,能較好地分析綜合外界事物和控制調節自己的行動。思維活動仍以具體形象為主,抽象概括思維尚屬初級階段,此期安排學習,應在遊戲活動、手工作業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兒童的興趣愛好,如練琴、學畫。要因人施教,不能強迫兒童多種內容一起學。

  學齡前兒童開始形成性格,兒童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父母採取的培育方法,可使兒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徵,如父母親切和藹、鼓勵向上,正確培育則易於引導兒童形成自強上進、活潑開朗的性格;反之兒童經常受到訓斥、責罵則易於形成憂慮、違拗的性格。父母與幼教機構對兒童不合理的健康教育,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發育及性格特徵的形成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孩子常聽音樂可變美

我們知道,喜、怒、哀、樂都是通過接收外界的資訊而產生的,即資訊通過耳、眼等器官傳遞到大腦,大腦再經過處理指派面部某個部位的神經發生變化。常接收悲傷、恐懼、驚嚇等不愉快的資訊,與常接收喜悅、歡樂等愉快的資訊比較,兒童面部的某些肌肉有著根本的差別。

經常讓幼兒聽些歡快的樂曲,用音樂來刺激神經,調節精神,會使幼兒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日本幼兒開發協會曾做過試驗:他們把幾十位出生不久的孩子集中起來,一一拍照、錄像,作為原始資料。然後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3次播放莫扎特的小夜曲。開始時沒有什麼變化,可4個月以後,這些孩子的面容發生了很大變化,表情也比一般孩子活潑,動作協調,就連眼神都與一般孩子有根本區別。

寶寶一出生就需要交流

當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他們就準備好與父母交流了,他們具有發出信息和使父母樂於接受的社交本能。6個月以前的寶寶同家人的交往會比較多,寶寶想聽,想看,想對你的主動做出反應,他點頭,搖晃,做嘴部動作,伸長舌頭和擺動身體,媽媽要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建立雙向「對話」。餵奶是建立聯繫的最好時候,媽媽可以依靠眼與眼,皮膚與皮膚的接觸,與寶寶交往,把寶寶抱近一些,看著他的眼睛,輕輕地說說話。6個月以後寶寶已經能對同伴表示微笑,並發出聲音,如看一看,笑一笑,抓一把同伴等。所以說,半歲以後的寶寶戶外活動應該多些,爸爸媽媽應該多抱寶寶出去走走,接觸人與事。注意不要只是抱出去走,關鍵是要同別人交往,把看到的人或事講給他聽,比如說:看到小朋友在玩,你要對他說:「看,小姐姐玩得多好,寶寶長大和他們一起玩」。 

  如果你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成為一個開放的,有愛心的人,不妨從一出生就注重培養他的交往能力。

好父母成功教育嬰兒的3大原則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中發現: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嬰兒時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則與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自學傾向於使用無錯、無批評、無壓力三大原則。 <br>

  無錯原則<br>

  當嬰兒發生淘氣、打架、損壞物品等行為時,傳統教育觀念認為嬰兒犯錯誤了,並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說服教育甚至打罵。<br>

  無錯原則認為:這是嬰兒對客觀世界進行探索的行為,在嬰兒自己的意識中,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實際上,嬰兒的淘氣、損壞物品是由於不正確的認知,他並沒有主動犯錯誤的動機。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為他是一個令人煩惱的故意惹人生氣的「討厭」嬰兒。嬰兒的對、錯的觀念與成人有很大差異,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和人的。

  示例一:嬰兒在跑動中衝撞另一個嬰兒 <br>

  他這樣做不是為了把別的嬰兒撞倒取樂,這是他與其他嬰兒交流的一種手段,也許他只是希望另一個嬰兒同他做追逐遊戲。<br>

  示例二:嬰兒總喜歡翻箱倒櫃,拆裝玩具、電器等 <br>

  他絕不是一個淘氣的嬰兒,而是一個好奇心強、非常聰明的嬰兒!嬰兒需要不停地對周圍事物進行探知,從而積累經驗。他不停地翻亂物品、拆裝玩具等,正是認識事物的行為。

  示例三:嬰兒到鄰居家裡拿了東西,回家後就據為己有 <br>

  這並不是道德問題。這是嬰兒對物品佔有慾的一種表現――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樣應該屬於自己。在嬰幼兒期,這種現象是非常自然。無論是長大後道德上多麼好的人在3歲時也難免會這樣。對於這種現象當然不能鼓勵,但也不可大聲呵斥他。父母應逐步引導,讓嬰兒分清楚自己家的東西和別人家裡的東西是不同的,可以讓他玩一會兒再送還給人家,並且盡量在嬰兒愉快情緒下讓他歸還物品。

  無批評原則

  一些父母在日常嬰兒教育中,一旦嬰兒出現不能令人滿意的行為,就對其大聲呵斥、批評或表露出十分厭煩的情緒。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會使嬰兒不知應該怎麼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於是只會什麼也不做,喪失應有的自我行為主動性,長大後會表現出退縮、自卑、缺乏主動性等個性問題。

  對0-3歲的嬰兒來說,說理性批評是有好處的,但是他並不能完全聽懂。因此,教給嬰兒正確的行為方式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並且,在不斷地嘗試中,嬰兒會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歡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招人喜歡的。<br>

  示例一:哭鬧不止的嬰兒<br>

  沒有嬰兒是喜歡哭的。面對哭鬧的嬰兒,對其進行嚴厲地批評毫無意義。父母應該把力氣放在分辨嬰兒的哭泣原因,再想些幫助他的辦法。如果嬰兒是因為針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父母應耐心告訴他不能滿足他的原因。如果解釋和勸導都無效,可以適當採取不理睬行為,讓他哭夠就可以了。<br>

  示例二:嬰兒咬人<br>

  無批評人代表縱容嬰兒,必要的時候採取措施,如隔離辦法。咬人行為是不被允許的,這時可以採用隔離的辦法。首先向嬰兒指出這種行為是不可以的,然後讓他暫時離開這種情境。同大聲斥責、批評比較起來,隔離辦法會立即見效,而且用行為是嬰兒意識到行為不被允許更直接、效果會更好。<br>

  需注意的是,隔離一般不會造成對嬰兒感情的傷害,但不要把嬰兒關在小黑屋等令嬰兒恐懼的地方。隔離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嬰兒得不到他人的注意,得不到他的一些權利,就像比賽中罰出場幾分鐘一樣。 <br>

  無壓力原則 <br>

  一點兒壓力也不給嬰兒,讓嬰兒在一種極為順利的環境中成長,那麼嬰兒長大後遇到困難了豈不手足無措?事實上,無壓力原則並不是這樣理解的。 <br>

  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認為,一個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產生合理、創新的思維。 <br>

  示例一:一些語言是家長不該有的 <br>

  有些父母在養育嬰兒過程中,盲目運用自己的權威地位,食嬰兒內心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和緊張。 <br>

  「你要是做不好,長大只能要飯了」! <br>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關進小黑屋」! <br>

  更嚴重的:「你表現這麼差,真不是我們生的孩子」!「你再不聽話,將對你如何如何……」 <br>

  此類語言或者做法,都會給嬰兒造成不必要的恐懼,使嬰兒失去對自己的肯定和勇氣。嬰兒在恐懼和緊張情況下往往產生自我被動、退縮、怯懦。 <br>

  示例二:幼兒園教師讓嬰兒在冰雪天穿不多的衣服做室外活動<br>

  平時我們說一個應該有壓力才會奮進,這種壓力是指挑戰,它是在已經有了戰勝困難和戰勝自我的思想準備和勇氣。這些嬰兒是在鼓勵、進取、內心充滿勇氣的情況下去做的,這個活動鍛煉了他們的耐寒能力和意志力。<br>

  示例三:愛迪生童年的故事 <br>

  愛迪生的整個小學教育是在母親的身邊完成的。因為在學校里,教師完全是專制式的,並且教師不允許他提所謂愚蠢的問題。相反地,愛迪生的母親對他很有耐心,十分親切,樂於回答他各種各樣的問題。有趣的是,愛迪生正是脫離了那種壓制式的不良的教育,和成為一個偉大的發明家。 <br>

嬰兒需要父母均衡的愛

5天,1歲的寶寶突然寢食難安,情緒激動,喜歡驚叫。經過了5天的鬧騰,父親不得不帶孩子去醫院向專家求助。經診斷髮現,孩子的精神、身體發育皆正常,體格檢查也無異常情況,只是怕生人。另外,據孩子父親介紹,由於他長年在外出差,孩子一直由妻子撫養。上周五,妻子因公出差,孩子便由自己看護。

  專家由此作出診斷:這是由於親密餵養人的離開而導致幼兒患上了「情感依賴症」。

  專家解析,孩子的童年期需要足夠的安全感。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媽媽照理。媽媽的一切,他都習慣了,包括媽媽的行為、氣味與生活方式。生活的突然改變會使孩子感覺缺乏安全感,對外界的敏感性增強,從而引起上述嬰兒寢食難安情況的發生。

  撫養孩子並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責任,父親也應參與進來,使孩子得到父母均衡的愛。

建立是非觀,始於嬰兒期

研究表明,兩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喜歡看人的面容。據觀察,即使寶寶在生理上睏倦或飢餓時,看見熟悉的面容也會微笑、手足揮動。這說明寶寶不僅有生理需要而且也有社會性需要。但有的媽媽忽視了寶寶這種最初的反應,只是一味滿足他生理需求,對寶寶的無理取鬧也無條件地遷就忍讓,長此以往,寶寶便養成了不正確的是非觀以及許多不良習慣,而這些問題會影響寶寶一生。因此,爸爸媽媽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統一是非標準

  在寶寶飲食、排便、睡眠、衛生、禮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嚴格執行並取得全家人的共識與行動的一致。如果寶寶拒不執行「規章制度」,甚至以哭鬧進行頑強「抵抗」,此時,無論誰都不要理會他,慢慢寶寶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對。但是,寶寶還不會說話,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只會用哭表示自己的感覺。因此,父母要學會判斷寶寶哭的真正原因,以便及時對症處理。

  ·評判寶寶的行為

  利用表情動作、簡單的語言對寶寶的行為加以肯定或否定。半歲以後的寶寶,逐漸對成人用表情和語言表示的稱讚和責備有所反應。如果寶寶表現出色,父母可以試著溫柔地撫摸寶寶,獎勵他最喜愛吃的或玩的東西,以此不斷鼓勵強化寶寶正確簡單的是非觀。當寶寶表現差時,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裝怒容。值得注意的是:評價寶寶的行為一定要客觀,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情去判別寶寶的是與非。

  ·豐富寶寶的生活

  只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才能給寶寶更多的鍛煉機會。寶寶幾個月時,可以用音樂、玩具等逗引;稍大一些,可以帶寶寶多外出活動,與成人或小夥伴交往,教寶寶正確的禮貌行為。如用動作表示「你好」、「再見」等;教小夥伴不搶玩具;到公園不攀折花木等。在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時,也為他建立良好的人生是非觀打下堅實基礎。

寶寶為什麼愛玩自己的聲音

當嬰兒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就發現利用舌頭、牙齒可以製造出各種奇怪的「音響效果」,他們對玩這個「新玩具」樂此不疲。

  四個月大的寶寶,已會拼湊出類似說話的聲音,有時還會出現一些奇特的、將來不會在他的母語中出現的發音與音調。

  到七八個月大時,寶寶的興趣會從單純地玩自己的聲音轉而模仿自外界聽到的聲音,寶寶會使用自己母語範圍內的音素來表現,所以雖是模仿動物的叫聲或玩具所發出的聲音,也不會模仿得一模一樣。不過,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很少會發出自己生活中不存在的語言或聲音了。

  爸爸媽媽所說的話語,是寶寶最愛模仿的,這種模仿是寶寶學習語言的基礎。因為寶寶還不能正確地發音,所以會學大人說話的節奏、韻律或整體感覺,用自己容易說出的語音不斷的重複。

  寶寶接近一歲時,由於聽覺機能的進步,嘴、顎、舌頭的動作也更靈活,呼吸、發聲構造也較成熟,於是他發出的音節就更準確了。但不同於以前的直接模仿,隨著寶寶視野和活動範圍的擴大,他會漸漸了解哪些音節是指稱某些事物的聲音,進而產生有意義的溝通。

  總之,寶寶的語言學習必須通過模仿,從聽大人的語言到學會分辨,再發出與聽到的聲音相似的語音,同時以聽覺、視覺來認識外界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再把現象和語音聯繫起來,才得以學會使用語言。雖然寶寶聽不懂你的語言,你也聽不懂他們的語言,可你們還是可以在抑揚頓挫的音調中進行對話和情感交流的。

嬰兒心理發育需要環境刺激

在南美州的一所孤兒院,一些嬰兒出生三個月就被他們的母親遺棄了。這些嬰兒在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受到適當的照顧,食物、衛生和醫療等方面都很好,但是,結果他們在社會行為方面都存在明顯的缺陷,其原因主要是母愛被剝奪,另外也與缺乏與外界進行社會交往有關。

  美國布魯納教授曾做了一項有限的人類嬰兒隔離實驗。他將一批嬰兒分為兩組,一組放在排除了一切外來刺激的房間里,另一組放在有良好外界刺激的房間里。幾個月後,布魯納教授對他們的智力作了調查。他拿著一個發光物體在嬰兒眼前晃動,觀察嬰兒什麼時候有產生觸摸這個物體的念頭,以此來評價嬰兒智力發育程度。結果,兩組嬰兒產生觸摸物體的念頭的時間竟相差三個月,也就是說,在沒有刺激的刺激的房間里發育成長的嬰兒智力落後三個月。

  上述實驗和觀察結果說明了什麼問題呢?說明了發展中的有機體需要各種各樣的環境刺激,而多樣化的社會經驗最能提供這類刺激。

  許多母親希望把自己剛生下的嬰兒放在一個有著潔白的天花板、潔白的牆壁、能夠隔絕一切外來聲音的寧靜的居住環境中,並設法排除其它一切外界"干擾",唯恐嬌嫩的嬰兒受到驚嚇。顯然,這種培養"溫室里的花朵"的想法是錯誤的,完全沒有刺激的環境對嬰兒的發育成長來說,只有害處而無任何益處。

  四歲之前的智力發育速度相當於四~十七歲的發育速度,而嬰兒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心理發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需要經常不斷的環境刺激來促進。在嬰兒期因缺乏良性環境刺激、缺乏社會交往造成的也是難以彌補的,往往造成終生的心理變態、智力落後、社會適應不良,缺乏自衛能力。曾有這樣一件事,一對年輕夫婦在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只有一間狹小的房子,全家擁擠在一起。不論母親做什麼這個嬰兒都可以看到或者聽到,父母親經常和嬰兒逗笑、說話。結果這個嬰兒七八個月就會說話了,分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不久,他們搬進一套三居室的住宅,並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由於房間多了,他們就讓生後不久的嬰兒住在一間安靜的房間里,母親平時也很少與這個嬰兒逗笑、說話。結果第二個孩子到一歲還幾乎什麼話不會說,以後也寡言少語,遠不如第一個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年輕的親們,從第二個孩子的不幸中你們得到什麼啟發呢?

  許多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的能力通常隨嬰兒期受到的環境刺激的多少和種類的不同而異。今天,人們在研究哪些刺激能夠最有效地促進嬰兒心理發育。心理學家懷特說:"在促進嬰兒早期發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創造良好的環境。"


推薦閱讀:

胎兒發育過程清晰照
想寶寶發育好?千萬別忽視「猛長期」!
這菜要常給孩子吃,健腦提高記憶力還促進生長發育,教您好吃的秘訣_【今日爆點】
0-3歲寶寶發育過程詳解(圖文版)
過早坐推車影響寶寶脊柱發育

TAG:嬰兒 | 心理 | 發育 |